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岳飞之死

发布时间:2020-05-27
1

从南宋的朝堂和文官集团角度看岳飞之死

南宋
岳飞
岳飞之死

在人们最初认知的里,害死岳飞的是大奸臣秦桧。大家觉得,秦桧是从金国回来的人,又主张与金国媾和,从他平常的行止看,秦桧很可能是金国间谍,为了金国利益,所以要不折手段害死岳飞。后来,人们的认知更进一步,认为秦桧虽然想害死岳飞,但仅凭秦桧的能量,是做不到的——皇帝不点头是杀不了岳飞的。于是,人们又觉得,害死岳飞的是秦桧后面的皇帝——宋高宗。

为什么呢?普遍是这样认为的:岳飞坚持北伐,假如北伐胜利了,势必要迎回徽钦二帝。这二位要是回来了,宋高宗的帝位也就不稳了。因此,宋高宗为了自己的私利,怂恿或默许秦桧害死了岳飞。

岳飞之死真的那么简单吗?

岳飞是南宋初年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当时所有的抗金队伍中,岳家军实力最强,纪律最严明,战功最显赫。金兀术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便知岳家军的分量之重。

当时,岳飞因战功迅速提拔,官至太尉、少保,位居正一品,在武将中军阶最高。另外,岳飞的权力极大,宋高宗诏命他:“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浚、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当时岳飞的兵权之重,可谓当世第一。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担负着南宋中兴重任的军事统帅,后来说杀就杀了,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审视一番当时南宋的朝堂。

如果将南宋的朝堂比作一驾天平,宋高宗就是调节这架天平的无形之手。无论哪一派占上风,天平都会在“宋高宗的调节”下,向另一方倾斜,以使这架天平保持平衡。在这架天平中,岳飞无疑是主战派的重要砝码。因为岳飞在前线打几个胜仗,便可直接影响宋高宗调节天平的决心和力度。因此,岳飞自然是主和派的眼中钉,总是想法设法污蔑、打压岳飞。

最初,岳飞独立成军时,部曲仅有一万人,在这个时候,主战派自然是大力支持岳飞的。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逆转,连主战派也开始打压岳飞了,为什么呢?

原来,岳飞在镇压杨幺起义后,吸收了大批起义军士兵,军力大增,总兵力增至十万,大大突破了朝廷的编制限额。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引起了朝廷的不安。

岳家军因为军队庞大,战功显赫,前线防区自然比其他部队多得多,岳飞在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自然很大。这是战局的需要,但不得不引起朝廷的担忧。

更让朝廷担忧的是,随着岳飞队伍的增大以及所管辖州县的增多,大批读书人加入岳飞的队伍,岳飞的幕僚队伍也逐渐扩大。这些幕僚,不仅为军队书写文书、布告、奏章,还参与谋划军事行动。更有甚之,幕僚们还常常激扬文字、宣泄情绪、抨击时政。凡此种种,都是文官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总之,岳家军的壮大,引起了文官集团的不满。不满的人中,除了主和派,还有主战派。在主战派看来,你岳飞只不过我们与主和派斗争的砝码罢了,可你现在却要喧宾夺主,这怎么行?

于是,主战派也和岳飞发生了冲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主战派代表人物张浚。张浚原是翰林院编修官,因抗金有功,受到宋高宗信任,迁知枢密院事,相当于今天的军委秘书长。当时,张浚只是一个二品文官,而岳飞确是一品武将,二人的关系,自然...

查看详情>>
2

这份文物告诉你,天子谋权,岳飞为何非死不可?

岳飞之死
秦桧遗嘱
高宗谋权

秦侩遗嘱出土的地方早先名为麓洱,现名为壶侑,因风光优美,出产茶叶,宋代时一度是高官们的庄园。所发掘的宋墓,专家估计为秦氏子侄辈的墓穴,时间应在1178年(宋孝宗淳熙五年,为岳飞平反昭雪)后,秦氏此时逐渐失势,一些身前文物成为族人累赘和朝野忌讳,干脆采用殉葬方式掩藏。

发掘出一份罕见的历史文物,这个文物是一份遗嘱,遗嘱的作者却是秦桧。遗嘱写于岳飞被害三年之后,是秦桧专门留给家人的政治嘱托。

遗嘱中,秦桧肯定了自己死后将留下青史骂名,这个骂名会对子孙后代有重大影响。为了子孙后代免受连累,秦桧为他们谋划了政坛进退方略。除此之外,秦桧还对自己参与谋害岳飞进行辩解,称致岳飞死地的主凶是高宗皇帝不是自己,高宗与岳飞有矛盾并疑其不忠,自己不过是替主子效命的狗腿子而已。

遗嘱中还称,岳飞也应该为自己的死承担责任,因为他不止一次的“迎回二帝”言论危及了高宗的帝位,屡次向无子嗣的高宗建言立嗣也令其羞怒。帝将不和,将必身亡,秦桧称这是岳飞的必然结局。遗嘱中还顺带诅咒了文人士大夫一番,称他们清谈误国,自己的青史骂名自然也由他们赐予。

也许在杀岳飞问题上,高宗与秦桧是各怀鬼胎、互相利用的关系。在秦桧看来,不杀岳飞,难成和议;而在高宗看来,更重要的是杀鸡儆猴,以便他更自如地驾驭诸将,控制朝政与军权。所以,高宗与秦桧玩弄的是"交相用而曲相成"之把戏。于是,岳飞非死不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