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甜咸粽子之争

发布时间:2020-06-08
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南北方的粽子咸甜之争又是怎么来的

甜咸粽子之争
端午节吃粽子
粽子的口味

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相信很多人知道的估计就只有端午节、春节、国庆节、清明节等这些法定节假日吧。毕竟在这些法定节假日里面我们都可以休息,也算是对自己长久辛苦工作的一个“赏赐”。不过,说到端午节大家只知道端午节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吃粽子的,也是用来纪念先人屈原的。但是,关于它的具体由来和一些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其实关于端午节粽子,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南方人普遍倾向于咸粽子,而北方人都倾向于甜粽子。可想而知,这一个粽子的学问还是很深奥的,毕竟甜咸粽子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众所周知,南方和北方比起来,南北方差异在两地文化和习俗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一般情况下,往往都是北方显得更加正统和主流一点。

但在端午与粽子这方面,这条就似乎不太适用了,端午节起源与粽子的口味差异不能单单以南北风俗差异来解释,某种程度上倒与历史沿革有关,准确来讲是节假日的习俗有关。

这里我们先来讲讲端午节起源。其实,端午节节日并不是后来所说为了纪念屈原而有的。实际上端午的起源非常早,端午起源于我国南方吴越一带,吴越一带大致方向就在今天的南方。

这一点非常的奇妙,这种节假日的起源地,为何会在南方?一般来讲,由于在早期南方经济水平文化不高,一般节假日的起源,往往都是在北方。但是端午节确实是最先在南方的起源,因为早期南方多瘴气,南方人为了避免被瘴气毒害,于是经常集中地进行防疫措施。

后来,由于民间往往在五月初五的日子里进行大规模防疫措施,慢慢流转下来,就变成了端午,这就是端午的来源。

再后来,这种习俗流入北方,五月初五被谣传为“恶月恶日”,同时北方将南方的防疫措施流传下来,即为“祛病防疫”风尚。再往后,由于爱国文学家屈原由于不得重用自杀身亡,为了纪念屈原,在历代统治者的竭力造神运动中,这才形成了如今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而在端午节文化内涵形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南方与北方的内涵都逐渐发生了些许改变。

我们先说一说南方,我们都知道,在南方过端午往往要赛龙舟,往往要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汨罗江自尽时,老百姓得知后非常不舍,于是纷纷划着船来试图把屈原的尸体捞回去,尽管屈原并没有打捞回去,但是最后就给南方人留下了赛龙舟的生活习俗。

再来说一说北方,由于北方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政治中心,所以受政治因素比较大,朝廷的控制欲望也比较强,端午节传入北方后,在北方很多读书人被官府邀请参与吟诗作赋来纪念,至于赛龙舟,几乎没有。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沿革下的南北方的端午,在习俗方面逐渐产生了一些差异。

但是,由于端午节这个节日本来就是南方为了防疫防止身体受到病魔的损害,所以端午节这个节日,不管在南方,还是后来传入北方,其实核心思想还是一直没变,那就是规避灾害的,而由于古人认为所谓的灾害往往就是邪恶,所以端午节的思想就是为了避邪。

因此,南北方均有端午挂艾草辟邪习俗,除了习惯用菖蒲、艾条插在门口,还有一些习俗比如用香囊...

查看详情>>
2

端午话粽子:“甜党”与“咸党”之争,从何而来?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粽子

最早的粽子何时出现?粽子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吗?早期的粽子是什么馅的?粽子的甜咸之争又从何开始?端午之际,大小编为列位解密粽子的千年之战~

明天6月18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我国端午节的重要节庆民俗之一。今时今日的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称,甚至有人称端午节为粽子节,足见粽子作为端午的文化象征符号,在我国的影响力之深厚。

其实,我们今时在端午节吃到的粽子,跟古代的粽子差别很大,我们今天能够接受的诸般美味粽子,基本都属于经过历史上无数次食品pk战的胜利者。

本期为列位读者听友奉上的,就是粽子的形状与味道的千年变化史、演进史。在本期开始之前,要向一年以来大力支持我们的读者听友们,提前道一声端午节快乐。

根据目前历史学者的研究,粽子是不是在端午节诞生之际就与端午节绑定,还存在有较大的争议。虽然南北朝时期的《续齐谐记》中记载,当时人吃粽子是因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缘故,不过这只是粽子起源的说法之一。

此外就有学者认为,历史上的粽子实际要比端午节出现的时间要早。春秋时期有用牛角祭神的习俗,而粽子起初的名字叫做“角黍”,这个名字就是取自粽子的三角形状,有学者认为,粽子之所以是三角形,最初的用途就是模仿牛角,因此粽子可以说是牛角祭神的一个替代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粽子并不是端午节食品,起初是纪念夏至的食物,在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一书就记载说,当时人们已经习惯于在夏至吃“角黍”了。

虽然我们现在叫“粽子”,但是其实“角黍”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粽子的专称,使用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清代,一直有人使用这个词来称呼粽子。

所谓“角黍”,“角”描述的是粽子的形状,而“黍”则描述的是粽子的馅料。也就是说,在南北朝时期粽子大量出现于历史文献之际,这时候的粽子只有一种馅料,那就是“黍”,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也即是我们俗称的黄米。

这一时期处于初始状态的粽子,虽然叫做角黍,但是实际有两种形态。一种就是用菰[gū]叶包裹黍米的角粽,一种则是用竹筒盛装黍米的筒粽。角粽大多见于当时的北方,而南方则流行用筒粽。《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都记载说,当时人食用的粽子,都是用新竹制成的筒粽。

不过,要制造筒粽,必然要用到竹子,在我国广大北方,要制作筒粽,在取材方面可不容易,因此经过魏晋南北朝之后,筒粽逐步在民间消失,角粽成为一家独大的粽子代言人。

当然,作为南北生产生活习惯交融的一个例证,角粽在取代筒粽的同时,自身也根据南北地域差异做了改变,那就是包裹粽子的叶子的种类有了很大拓展,兼容了南北的材料差异,从最初的菰叶发展到荷叶、芭蕉叶、箬[ruò]叶(一种竹叶)、芦苇叶等等。

进入唐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经扩展到大江南北,内地边疆。唐玄宗时期,宫中每到端午节,都要制作角黍、摆粽子宴。这种官府参与端午节吃粽子的风气,历经唐宋时代逐步建立了起来。

1994年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