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历史人物 人物事件
荆州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羽失荆州最关键的原因是“刚而自矜”
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向北可提荆襄之兵以向宛洛,向西可逆流而上攻取蜀中,荆州在江东上游,向东可顺江而下直取江东。
对东吴而言,荆州相当于自己的国门,不在自己手中始终是不安全的,占有荆州还可以成为伐魏灭蜀的跳板,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何况只是盟友,所以孙权才会一次次的找刘备要荆州甚至不惜兵戎相见;对蜀而言,诸葛亮隆中时就已经明确了荆州在刘备霸业中的重要地位,“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对曹魏而言,一则可以御敌于外,二则可以削弱吴蜀。总的说来,荆州对东吴最重要,蜀汉次之,曹魏居末。这其实也就是后面孙权背盟袭击关羽的根本原因所在。
赤壁之战后,荆州一分为三:刘备占有武陵,桂阳,零陵,长沙荆南四郡和南郡一部分,孙权控制了西起夷陵(今湖北省宜昌)东达寻阳(今江西省九江)的长江防线,并占有江夏郡;曹操占有南阳郡个南郡的一部分。大体来说,荆南属刘备,荆北属曹操,荆东属孙权。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主要精力放在和曹操争夺汉中上,所以孙刘双方谈判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所以后面东吴袭取荆州其实夺取的就是南郡、零陵、武陵三郡。
关羽所谓的大意失荆州过程不表,阐释下失荆州的几个原因:
1.根本的原因在战略上的失误:荆州远离蜀汉中心,不能说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有误,但是刘备和诸葛亮显然都忘了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你想想有关羽在上游驻守,相当于掐住了东吴的脖子,孙权简直是如鲠在噎,对于荆州孙权是必欲得之而后快。以关羽一人之力去面对东吴和曹魏两大强敌,稍有失误就是万劫不复。所以当曹操提出吴魏联合的建议时,孙权根本没考虑就背弃吴蜀联盟偷袭了关羽。
2.时机选择得不对,刘备汉中之战刚刚结束,关羽就贸然发动襄樊之战。当时关羽是假节钺(就是说拥有自由决定战争的权利,而不必请示),所以襄樊之战很有可能是关羽私自发动的,这使得刘备比较被动,反应的速度也跟不上,后面关羽失败蜀中的援兵迟迟没到就是这个原因。
3.关羽的“刚而自矜”是导致荆州之失的重要原因:关羽太骄傲了,孙权和他联姻,你不同意婉言拒绝就好了,何必说出“吾虎女岂配犬子!”的话,这话搁谁都受不了。对内和下属是压制和轻视,刻薄寡恩不懂得宽容,活活吓得驻守公安的傅士仁和江陵的糜芳投降了东吴,断了关羽的归路。
4.蜀汉人才积累有限,关羽身边没有得力的文武干才辅助,也就马良、伊籍,赵累,廖化,糜芳、傅士仁等等,一个马良,其实也就外交能力强点,作为军师他其实是不合格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关羽一人独大,没有够资格的人可以在旁制约他,荆州差不多就是关羽的一言堂。当然,遍观蜀汉除了刘备自己估计也就诸葛亮的话他能听得进去。骄傲自满加上一意孤行能不失败吗?
5.刘备和诸葛亮主观上对荆州重视不足,两次分兵造成关羽兵力不足是一方面,重点放在了和曹操争夺汉中是另外一方面。同时两人在客观上也纵容...
查看详情>>与“荆州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羽失荆州最关键的原因是“刚而自矜””相关的文章
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有七点,值得后人多多反思
俗话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荆州之失,责任不全在关羽,也不是大意而失,有多种原因,概言之有七。
一是刘备错用关羽。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战略时,曾提出以益州为根据地,荆州为前哨,外结孙权,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则由荆州出兵,夺取中原。荆州归属关乎刘备集团霸业的成败,所以自刘备“借”到荆州后,便由诸葛亮亲自镇守,庞统战死,才不得不奉命进川。接下来由谁来主持荆州大政呢?按《三国演义》的叙述,刘备给诸葛亮信中已暗示,让关羽接印。诸葛亮对关羽感情用事、孤傲自负、没有全局观念的性格弱点,是很不放心的。可主公内定他哥们儿,不得不交权。后来事实证明,刘备错用了人。
二是失和东吴。诸葛亮交印前,一再告诫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吴”,是保全发展荆州的关键。然而关羽却忘记了军师之言,压根儿就瞧不起孙权,平时疏于交往。孙权为了测试孙刘联盟能否维持下去,派特使为儿子向关羽之女求婚,欲结儿女亲家,却遭到关羽辱骂。于是孙权采纳吕蒙、陆逊意见,不顾联盟破裂,下决心取荆州。
三是东吴少壮派将帅吕蒙、陆逊多讲现实功利。为夺回荆州,不像老一辈如鲁肃看重联盟关系,屡次劝说孙权出兵。他们“诡计多端”,针对关羽性格弱点,先是去其疑,换下吕蒙,以名气不高的年轻人陆逊充任陆口前线指挥官,让关羽放松对东吴的警惕。接着,增其骄,让陆逊给关羽写封谦卑恭维的信,给关羽戴高帽子,并求两家之好,麻痹关羽,暗中却派水军特战队,趁关羽率主力部队离开荆州攻打樊城之际,打掉沿江岗哨,奇袭了荆州。
四是糜芳、傅士仁叛变。糜芳、傅士仁因没有做好出征部队后勤保障,受到关羽责罚,并声言取樊城后再处治二人。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既然对糜、傅已不信任,却又命二人守公安、南郡。糜、傅惧怕关羽秋后算账,一经孙权策反,立即投降,交出城池,关羽失去了支援保障基地。
五是陆逊善待关羽队伍中荆州籍官兵的留守家属,按月发放粮米,有病遣医治疗,人道主义的关怀动摇了军心,使其纷纷逃亡。关羽只知硬碰硬,不会打心理战。
六是刘封、孟达拒绝支援。关羽残部退至麦城时,曾派廖化向附近上庸守将刘封、孟达请求支援。但二人强调“山郡初附”,人心不稳,拒绝出兵解救。实际是刘封对关羽反对他这个“义子”做刘备接班人的报复。
七是诸葛亮指挥思路不明。《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探子报告说曹操欲联合东吴取荆州,诸葛亮便命关羽“起兵取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曹吴联合是实,但取荆州的是孙权而非曹操,曹操只做了策应,这已使关羽腹背受敌。再说诸葛亮命关羽攻樊城,是虚张声势打了就走,还是动真格的?攻下后谁来守,攻不下又如何?尤主力部队已随关羽出征,荆州如被偷袭怎么办?自从离开荆州后,诸葛亮就未再过问荆州事,好像有了万人敌的守卫,他便无须干预,乃至魏吴联手袭荆州,益州竟没有高度重视。关羽失荆州,走麦城,陷入孤立无援境地,却迟迟不派军支援,这不合诸葛亮的指挥风格。
倘若不是小说家有意突出描写...
查看详情>>与“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有七点,值得后人多多反思”相关的文章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因为什么?关羽失荆州的原因
关羽失荆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不是因为关羽本身太傲气,得罪了太多的同僚,再加之东吴偷袭的太成功,荆州也根本不会丢。
先简单介绍一下关羽失荆州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羽北上,荆州空虚。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率领两万精兵北上樊城,发动樊城战役。随着关羽在樊城郊外水淹于禁七军,关羽的优势大大加强,拿下樊城的希望非常大。为了拿下樊城,关羽督促荆州方面赶紧派援军过去。于是荆州的城防兵力也就不足了。
第二阶段——东吴偷袭,荆州守将投降。
三个月后,孙权瞅准了关羽大军在外,荆州兵力不足。同时留守荆州的大将糜芳和傅士仁属于三心二意的半卧底,抵抗意志并不强烈的机会,发动了荆州偷袭战。很快糜芳和傅士仁就向东吴开城投降,荆州也就这么迅速的丢了。
第三阶段——东吴继续扩大战果,关羽回师不及时,未能夺回荆州。
吴军在攻陷荆州后,迅速向西推进,将东吴的战线推至夷陵的三峡口,并且用高压强迫武陵和零陵两郡投降。这样一来,既能堵住益州方面的援军,同时也堵住了关羽从夷陵走水路退回益州的可能性。荆州基本被东吴收入囊中。
注意了,这个时候的关羽其实并不知道荆州丢了,他以为荆州还在自己人手上。于是他赶紧从樊城撤兵,打算来个内外夹击,与荆州的守将一齐打退东吴的这一波偷袭。
但是我们知道,关羽在回师前,荆州已经沦陷了。因此当关羽率军抵达当阳,知道了荆州已失的消息后,关羽军队的士气迅速跌落到了谷底。不过这个时候的关羽其实也还有反扑的机会。
然而,陆逊太老谋深算了。他早在关羽回师之前就派人散布消息,说东吴对荆州的父老乡亲非常的好,让关羽身边的荆州籍士兵放心。结果他的这一举动,瞬间导致了关羽军队的军心涣散。几天时间,关羽的两万大军就军心瓦解了。
第四阶段——关羽兵败北逃,被吴军在临沮活捉后杀害。
军心涣散后,关羽打算逃到益州,但是此时东吴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抓他。最后关羽逃到离益州只有二十多里的临沮被抓获。后被东吴方面给斩杀。
以上这四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也就是糜芳和傅士仁没有守住荆州是关羽失荆州的最关键的一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荆州不丢,关羽率主力回师与东吴在荆州打野战。就凭东吴军队一贯的作战风格,最后一定会撤军。并且更关键的是,荆州不丢,江陵以西的夷陵和武陵也会丢!这样的话,益州与荆州的连接就不会被吴军所隔断。刘备在成都可以派出援军增援荆州方面。
因此,荆州丢失的关键点就在于——糜芳和傅士仁没有守住荆州(江陵城)!如果他们能守住江陵城不失,孙权是断然不会跟关羽在荆州死磕的[lizhigushi.com]。这既是孙权的性格所致,也是东吴当时的外部压力所造成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刘备能派一员老持稳重的大将随关羽镇守荆州,最起码保证陆逊在偷袭荆州时,江陵城不丢,那么荆州也有很大的概率不会丢。
另外,就是关羽主力的问题。
很多人都以为关羽的主力是被徐晃在樊城打败的。其实,这是个错误的印象。因为徐晃顶多是击退了关...
查看详情>>与“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因为什么?关羽失荆州的原因”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