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历史人物 人物事件
虞姬和项羽的故事始于一见钟情,他们两个有子嗣吗?
《史 记》记载略有记载:“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这几句话描写了项羽与虞姬相识只是的大 致情景,也就是说项羽在一次酒会上认识了歌姬虞姬,虞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还会弹奏琵琶,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 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就是因为这样出色,所以项羽对她一见钟情。
不过还有人说,项羽和虞姬两人从小就认识,因为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姬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项 羽和虞姬之间的爱情成为传唱的佳话,但是有一个遗憾,后人似乎并不知道项羽和虞姬有没有孩子。关于项羽的后代一说,在已发掘的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就连司马 迁的《史书》中对于项羽嫡系的后人也未有记载,一般来说,对于项羽这么大的人物,有无子女一定会被记载的。但是就连史记中都没有相关记载,由此看来,项羽 并没有儿子,那也就表示项羽和虞姬之间也没有。
大家对于项羽和虞姬的孩子非常感兴趣,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猜想。有的人认为项羽和虞姬之间可能是有孩子的,但是因为当时正处战乱时期,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所以两人的孩子都秘密的交给亲信抚养,而没有带在身边,所以后人并不知晓。
不过也有人说,项羽和虞姬之间确实没有孩子,因此当时项羽只是称王但还没有稳固的打下江山,而且当时正处乱世,自己天天征战沙场,也担心虞姬的安全,所以更不敢要孩子了。所以说项羽和虞姬其实本来就没有孩子。
关于项羽的结局,有一个典故能很好的说明,那就是四面楚歌。本来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趁项羽部队最弱的时候消灭他。于是刘邦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
刘 邦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几乎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就在此时,听见四面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 吃惊地,项羽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并开心的唱歌庆祝了,于是项羽心里就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 歌。唱完,众人皆泣不成音。
但是项羽的还是有点不甘心,也不愿身边仅剩的战士们就死送命,所以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准备从南突围逃走,一路边逃边打,到乌江畔前路已断,已经无路可退了,项羽和虞姬就双双在此自刎而死。
对 于虞姬的结局,《楚汉春秋》作了详细描述: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由此可以看出虞姬对项羽的爱,也能看出虞姬是一个非常懂得安 守本分的人,此时虞姬知道自己是项王的包袱,所以便诀别项王拔剑自刎。而在虞姬死后,项王也心灰意冷,于是说一句:“无言见江东父老”便自刎而死。
查看详情>>与“虞姬和项羽的故事始于一见钟情,他们两个有子嗣吗?”相关的文章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项羽为何没给虞姬正式名分?
项羽为何没有给虞姬名分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汉时期的项羽人称霸王,他一生中骁勇善战,自然也有美人的陪伴,在那时项羽最喜欢的莫过于虞姬了,虞姬同样也是深深爱着项羽,那为什么项羽却一直没有给虞姬一个正式的名分呢?
至于项羽为什么一直没有给虞姬一个正式的名分也无非是以下这几个原因。
第一:项羽妻妾无数,且已经有正妻
项羽年少英俊,天生神力,身材魁梧,而且出身楚国贵族,虞姬是吴中虞氏美女,项羽最初跟随叔叔项梁起事的时候,转战到吴中,那一年遇到虞姬的项羽24岁,虞姬是项羽手下一名战将虞子期的妹妹,虞姬和项羽互相爱慕,因此项羽纳虞姬为妾。
古人结婚很早,而且大多三妻四妾,项羽在此之前肯定已经结婚,有正妻,因此就没办法给虞姬正室夫人的名分,虞姬并非项羽的妻子,只是时刻跟随项羽的女人而已,也只能称为“王的女人”。
第二:项羽虞姬双方都不在意名分
之所以虞姬一直没有名分,还有个可能是双方都不在意,既然是真正的爱情,何必在意这些?当时项羽已经有妻子,虞姬不可能不知道,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没必要纠结,两人在一起是两情相悦,当时兵荒马乱的,英雄美女在一起,高兴就好,双方自然不在乎名分。
第三:项羽正妻身份高贵,对项羽有扶持作用
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说项羽的正妻,然而在《史记 陈丞相世家》中记载陈平和刘邦的一段对话,称项羽在用人方面“任其所爱,非诸相即妻之昆弟”。
也就是说项羽任人唯亲,喜欢任用自己妻子的兄弟们以及自己家族的人,而项羽正妻必然也是出身楚国贵族,家族都极力支持项羽,因此项羽正妻地位无法撼动,自然没办法给虞姬名份。
项羽的正妻是谁,史料上面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不是虞姬。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常幸从”说明项羽的女人不止虞姬一个,只不过项羽喜欢带着她四处征战罢了。“常幸从”绝对不会用在正妻身上。
比如刘邦喜欢带着姬夫人,《史记·吕后本纪》记载:“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只有年轻的妾才会带在身边,以解作战的单调孤独,这是人之常情。君主的正妻身份尊贵,是不能带着四处征战的。所以虞姬只是小妾,一个没有背景的小妾能得到“美人”这样高贵的封号,正说明项羽对她的重视。
谁才是项羽的正妻?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说过:“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陈平的意思是说项羽任人唯亲,只信任自己的宗族和妻子的兄弟,哪一个才是项羽正妻之昆弟呢?
陈平说过:“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正因为项羽任人唯亲,这几个人中一定有一位是项羽的妻弟。
除去年老的亚父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三人谁才是?《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这个中途叛变的周殷首先排除。如果他是项羽的小舅子...
查看详情>>与“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项羽为何没给虞姬正式名分?”相关的文章
西楚霸王项羽并不是只有虞姬一个女人?聊聊项羽和虞姬的故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首《垓下歌》回荡在历史里,千载悠悠,至今读来令人对霸王项羽追思,对虞姬消香玉损唏嘘,他们的爱情被定格在时光深处,打动了无数人。
不过,在动人之外,也有人对他们之间的爱情提出疑问,霸王的爱情里,他真的只拥有过虞姬一个女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何以见得?答案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
在历史上,项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不仅仅对后人如此,在当时亦是如此,作为楚国的贵族,项羽英雄出少年,当年楚国被灭,楚国王室流落民间,项羽举兵造反,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并且尊称为“义帝”,后来项羽灭秦,作为灭亡秦朝的统帅,楚国义帝的部下,扬名天下。作为人人歌颂的大英雄,可想而知,项羽身边投怀送抱的美人不少,只是这些美人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具体名字罢了。而项羽对这些美人,究竟是接纳了,还是拒绝了,没有明确的史料正面记载,不过我们依旧可以从史料里的蛛丝马迹侧面推断出项羽除了虞姬之外,另有正妻——在《史记 陈丞相世家》中,载有陈平与刘邦的一段对话,称项羽在用人方面“任其所爱,非诸相即妻之昆弟”,即项羽用人唯亲,不给籍籍无名的怀才人士机会之意,而一句“妻之昆弟”,显然阐明了项羽有妻子。
除了从上面的角度解读,项羽是否只有虞姬一个女人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之外,还有另一方面,可以从虞姬的角度入手调查证实这个答案。
虞姬其人在历史上一直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朦胧感,她出现在霸王别姬的凄美爱情里,却又没有清楚的被写在史书里,就连在《史记》里,也只是一句“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一笔带过。那么,这位性格刚烈的传奇女子,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答案很遗憾,虞姬在历史上或许并不存在。
首先,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霸王和虞姬的故事,是在陆贾的《楚汉春秋》里,其次是司马迁的《史记》里,这两本书也是最接近那个时代的文献,前者是后者的参考资料之一。在司马迁的《史记》和陆贾的《楚汉春秋》里,有两个共同的细节,第一虞姬形象模糊,第二并没有虞姬自刎一事。“霸王别姬”是到了明代甄伟所著的小说《西汉通俗演义》,才形成了比较成型的故事版本。也就是说,真实历史上的虞姬很单薄,是在口口相传里,这个人物形象得以丰满。在往前推测,无论是陆贾还是司马迁,他们最开始记载历史都会通过民间收集的资料整理,而项羽本身在民间就具有传奇性,人们对他的悲剧结尾很是惋惜,这个时候在他的故事里加上一位美人为伴,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虞姬如果真实存在,作为能够日日陪伴在霸王身边的女人,她极其受宠,为何没有生下子嗣?在当时,拥有子嗣会令项羽在军中的威望更高。可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任何关于项羽与虞姬育有子女的只言片语。
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不难推测出,霸王项羽并不是只有虞姬一个女人,甚至虞姬很有可能并不是真实存在历史上的女子。不过,无论他们之间的爱情究竟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是文人墨客添油加醋后的故事传说,现如今霸王和虞姬...
查看详情>>与“西楚霸王项羽并不是只有虞姬一个女人?聊聊项羽和虞姬的故事”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