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二十四节气表

立夏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6-05
1

立夏:衔接春日与夏季的独特节气

立夏是什么意思
立夏的含义
立夏的日期

立夏与夏至

立夏同夏至一样,在二十四节气中,不光都是反映季节的节气,而且都是反映进入夏季的节气。

地球绕太阳公转,到达运行轨道45°时,便是立夏节气。立夏节气从5月5日或6日开始到5月21日或22日结束,太阳直射点从北纬16°19‘到20°16’,日照时间明显加长,气温明显升高,人们感受到初夏的味道和风景。

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6月21日或22日开始到7月7日或8日结束),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走到了运行轨道的90°时,太阳直射点几乎对准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日照时间最长,气温高,人们感受到了炎热,真正的酷夏不久将至。

立夏与晚春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但从《1960~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我国达到夏季的气象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22℃首日为夏季的开始)的城市分布来看,这一时期,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以及以北地区都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夏季,我国大部真正进入夏季的时间一般是在6月以后。另外,按照公历划分四季的方法,5月属于春季(3~5月)的晚春时节,6月1日才进入夏季。

但80年代后期,我国进入偏暖时期,在北方4、5月份出现30℃以上的日最高气温屡见不鲜,甚至有时出现北方比南方最高气温更高的现象。因此,说5月初的立夏进入夏季,也较顺理成章。

立夏这个节气,衔接了夏日与春日,迎来送往之中,又参杂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气息。作为夏季的第一节气,他让我们感受到属于夏季的气温升高,带着世界一起奔往炎炎夏日。



查看详情>>
2

立夏节气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每年都在5月5号或6号

立夏是什么意思
立夏的含义
立夏的日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每年阳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开始。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鸣叫,接着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2020年5月5日8时51分,人们将迎来立夏节气。《历书》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立夏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正式开始。

此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仲春和暮春时节。逢此时节,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一片怡人好景致。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它将天文、自然节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根据气候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时年八节”。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