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关于端午节的诗

发布时间:2020-06-05
1

从古诗词中,感受古代端午的独特魅力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诗

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在端午节都以写诗填词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吟咏端午佳节盛况,尤其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几乎都有“端午诗词”留世,让后人充分感受到端午的独特魅力。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演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以他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也以他气魄宏伟的诗篇“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在端午节都以写诗填词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吟咏端午佳节盛况,尤其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几乎都有“端午诗词”留世,让后人充分感受到端午的独特魅力。

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反映了端午佳节最盛大的民间娱乐活动——竞渡,历来为人传诵。诗的开头为:“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为把竞渡的热闹场面加以衬托,诗人接着写道:“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连妇女也梳妆打扮出来观看,一饱眼福,可以想见江边是何等热闹。继而,诗人笔锋一转,由明快而变热烈:“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顿时跃然纸上。

在端午节中,由于食粽的风俗盛行,因此在古代诗人笔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唐代诗人郑谷“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就反映了当时吃粽子的普遍。南宋词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在古代吟咏端午节的诗词中,也有的是反映离愁别恨、触景生情这方面内容的。如元代散曲家贯云石的《殿前欢》:“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以隔世知己的口吻,尽情表达了自己和屈原见解一致,但却替其不值的心痛。久久让人回味,堪称经典。

明代诗人高启在《端阳写怀》中也写道:“黄伞回廊朝旭淡,玉炉当殿午熏微,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说明诗人对“竞渡”根本不感兴趣,却另有一番惆怅。

清代诗人李静山则是写的平常人家的端午生活:“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在端午节,老百姓除了要吃粽子,还要喝雄黄酒,有些地方还吃桑葚。且家家户户都要贴符水,以祛邪。诗的最后两句说门口贴了黄符,让人怀疑怕债主来收账,用灵符使他避开,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千百年来,这些诗词依然能让今人感受到端午节的文化底蕴和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