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屈原与端午节

发布时间:2020-06-05
1

端午节与屈原,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附庸者”?

屈原与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独特传统魅力的一个中华民族节日,同时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它也具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初步形成的端午节是源于古人对自然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给与当时节俗有足够的动力进行传承,但是由于魏晋时期的原始信仰和之前相比淡化许多,所以导致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消弱,但是由于在当时的端午节下形成的习俗并不十分重视家庭成员的团聚以及对祖先的祭祀,这也就导致了端午节习俗文化与儒家文化并不十分契合,因而在魏晋以后儒学占据主流的时代出现了传承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传承力不足的这个问题,这时人们加入了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通过纪念历史名人,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

到了近现代,端午节仍旧没有被重点对待保护,直到2004年、2005年发生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引起了中央政府以及民间群众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中国全体人民的不断努力下,最终中国端午节在2009年加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中,端午节虽然是最不引人注目的节日,但却是唯一一个进入该名录的,由此可见,端午节其实是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5261节、4102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1653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但是由于此时的端午节还处在发展的雏形期,节日活动并不多。

汉代端午节成功的沿袭了战国时代的节日格局进行了传承、发展。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都记载了在汉朝时关于人们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将危害父母、要尽早将之遗弃的习俗。应劭《风俗通义》还记载:五月五日,人们会把早早准备好的彩色丝带系在大人和小孩子的手臂上,这样做寓意着人们不仅可以躲避兵役和驱逐鬼魅,同时还能预防疾病和瘟疫。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不仅是端午节趋于定型的时期,而且吃粽子和划龙舟的这两个流传至今的习俗也在此时同时出现。“端午”一词也第一次出现在西晋名士周处所做的《风土记》书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这里是书中有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端午”一词,但是这时人们过此节却已经不是在午月午日,而是在五月五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汉代以后人们已更多地使用数字来纪月纪日。

自唐代以后,端午节就主要按着...

查看详情>>
2

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传说还是事实?

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纪念屈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人们也将这一天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夏节等。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人们总是举办很多活动,其中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是必不可少的。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还有纪念孝女曹娥说。不过流传最广的要数纪念屈原了。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为了国家富强,倡导联齐抗秦,不料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之后楚王听信了贵族子兰的谗言,将屈原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的诗篇,至今仍被人传诵。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屈原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任人侵略宰割,于是在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怀沙》,然后投汨罗江自尽。传说楚国的百姓知道屈原投江之后,悲痛万分,他们纷纷来到汨罗江凭吊屈原。正巧那天下着小雨,渔人们也不顾雨水,自发地行动起来,他们奋力划动着船只,在江上走了很多个来回,但终究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哀思,常常荡舟于江水之上,渐渐的,就发展成了龙舟竞赛的活动。

当时有位老渔夫拿出饭团等吃食投到江水之中,说是这样就能使鱼虾吃饱,免得侵蚀屈原的尸体。人们见了纷纷效仿,回到家中拿来吃食投到汨罗江中。这时有位老医师站出来,拿了一大坛酒倒人江中。人们不解,纷纷问为什么倒酒?老医师解释说:“老一辈的人说过,这汨罗江中有条蛟龙,侵害了屈原的尸体就不好了。这是雄黄酒,可以药晕蛟龙,这样它就不会伤害屈大夫的尸体了。”后来就发展成了喝雄黄酒的风俗。

后来人们怕吃食太少,如果很容易被河里的鱼虾等生物吃掉了,屈大夫的尸体必定会遭到侵害。于是想到这样一个办法即用叶子把饭包起来,外缠彩丝,这样鱼虾就不会吃得太快了。之后,这种做法流传起来,就成了今天我们吃的粽子。

后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以及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自尽的屈原大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