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跟随时代流转的端午节习俗,是如何被丰富流传的?
作为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端午节(2009年9月),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内涵丰富,其风俗习惯在历史上亦有一个演变流传的过程。一般认为以民间驱邪除秽的端阳(端午)节形成在前,以纪念屈原为主的具有文化仪轨的端午节日形成在后。而从古至今这么多时光和岁月流转,很多习俗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时代的转换,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这种变迁会跟随时代一起流传,也会被再次丰富。
汉代吃粽子
端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不过那时端午的风俗还主要是避恶毒。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当时各国风俗不同,但是五月五日已逐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节日。秦国统一天下后,各种关于五月五日的风俗活动开始大量融合。到了汉代,逐渐兴起了系彩绳、吃粽子等活动。《风俗通》中记载汉代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线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五色缕”。据说用它可以驱瘟病,除邪、止恶气。
而吃粽子则是汉代端午的重要习俗。粽子又叫“角黍”,据《风俗通》记载:在五月五日节日前一天,用菰芦叶裹糯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吃。不过当时,吃粽子并无特殊的纪念意义,只是当成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谚。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转入夏季,这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不单单是个点缀。其实,阴历五月正是酷热季节将临之际,吃这种米制凉食,能清热降火,让胃肠舒适,不失为时令佳品。
魏晋“傍”名人
到了汉末魏晋时期,端午开始被赋予了纪念历史人物的内容。最初关于纪念哪个历史人物,也是说法不一的。东汉末年蔡邕在《琴操》中认为,五月五日应是纪念介子推,这一说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山西一带人民十分推崇介子推,每逢此日都纪念其人。而南方人心目中的英雄却是屈原。传说屈原是五月五日怀抱沙石投江而死的,于是,就把屈原之死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据说,龙舟竞渡本是古代越民族龙图腾崇拜之遗俗,此时却附会为屈原投汨罗之日。就连时令食品角黍粽子,也被当地人按照自己的心愿与屈原联系在一起。
除了纪念屈原与介子推之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陈临之说。但是,随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与战乱,所以陈临、曹娥、伍子胥、介子推的影响未能扩散到全国。但是,诗人屈原却在这几百年的动乱岁月中,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因此,五月五日作为屈原逝世纪念日得到了全国人们的公认,把各地原有的端午风俗与纪念屈原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这个节日散发出爱国的民族意味。
隋唐变娱乐
“端午”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在隋唐时期,那时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是,节日大多演变为了娱乐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曾记述了一次皇宫端午日盛况,他召来大臣,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当这位风流皇帝联想到端午风俗时,他也只是“感婆娑于孝女(曹娥),悯枯槁之忠臣(屈原)”而已。这时,他最感兴趣...
查看详情>>与“跟随时代流转的端午节习俗,是如何被丰富流传的?”相关的文章
明清两朝的端午节,百姓与贵族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作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历代多有笔墨书绘,更有经过历史积淀的习俗传承。端阳节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值佳节,不妨追溯佳渊源,品察端午盛景。
一、端午由来
民间传说中,端午节的起源是美好的:先民们驾乘龙舟赶去救落水的贤臣屈原,无果后抛粽子入江引诱鱼虾食用以保护屈原遗体。然而,端午节作为民间节日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其形象更是“恶日”而非美好佳节。
中国先民讲求阴阳平衡,认为只有阴阳和谐万物才能滋长。五月位处盛夏,昼最长夜最短,是阳极盛阴极衰之时;此月中,阴阳二气斗争激烈,万物半生半死,疾病多发,可谓大大的不吉利。端午节更是恶中之首,由西晋名将周处写就、最早记录端午节的书籍《风土记》中,涉及到的端午习俗便多有去除恶气、强身健体的寓意。
五月颇多忌讳:不宜晒被褥、不宜给房子加顶,甚至五月出生的孩子都会遭遇“被夭折”的噩梦。相传在这个“邪恶”月份出生的孩子克父母,端午节出生的尤其厉害。不幸出生在五月的孩子往往会被父母送人、遗弃甚至杀死。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田文、西汉末年大将军王凤、南朝刘宋名将王镇恶都险些被被家人“处理”掉,全靠家中有见识的长辈庇护方才存活。不幸的总是大多数,遍布大江南北,五月出生的孩子多因父母迷信丧命:东汉时西北武威郡“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湖南长沙,五月出生的孩子也常常“产乳不举”。
面对五月“生子不举”的陋习,政府和有识之士展开了长久的斗争。东汉名将张奂出任武威太守后,“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长沙则在太守宗庆上任后,下令“禁民杀子”,违者严惩不贷,不过几年间就“养子数千人”。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在其著作中也对此行为进行抨击,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十月怀胎而生,不会因为出生在哪个月份就有所区别,更不会有吉凶之分。通过先贤的不懈努力,五月“生子不举”的情况终于在南北朝时得到了改变,五月出生的孩子的噩运终于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二、明清端午
到了明清两代,端午节发展已臻成熟,极具民族色彩。
1.食粽
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便是粽子。粽子早在西晋便成为端午节指定食品,到了明清已经演变成现代流行的角粽,口味上也形成了南咸北甜的格局。
民间喜食粽子,宫里也不例外。清宫端午节当日几乎不吃他物,唯食粽子,称为“粽席”。席上粽子数量按皇帝、皇后、嫔妃的级别递减,开席之前还要进行“射粽”的游戏:将粽子盛在盘中,宫女们用小巧角弓搭无锋箭射粽子,射中者可先享用,并另有赏赐。乾隆很喜欢“射粽”,在自己浩如烟海的诗篇中也留下了“亲教宫娥群角粽,金盘射得许先尝”的吟咏。
2.饮雄黄
饮药酒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明清主要饮菖蒲酒和雄黄酒,菖蒲酒可通血脉,雄黄酒则更为特殊:雄黄本身具有毒性,加热后在一定情况...
查看详情>>与“明清两朝的端午节,百姓与贵族的习俗有什么不同”相关的文章
“有文化”又养生的过节方式,古人居然这样庆祝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人们养成了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端午的诸多习俗。
什么?你以为端午节就是吃粽子这么简单,那你一定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庆祝端午节的。 生活缓慢而精致的古人们,光是一个粽子,就吃得百转千回,吃一口,还得作诗一首,三个字概括,就是“有文化”。一起来领略一下古人们闲适的端午时光吧。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挂钟馗图、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驱五毒的习俗多流传至今,比如: 古人以艾草、菖蒲或榕枝,用红纸配上蒜头、石榴花等植物花朵,编织成人形或剑型的“艾人”、“蒲剑”,插于门眉或悬于厅堂之上,以防蚊虫叮咬,并祈祷消除毒灾;
端午节必挂香囊,香囊内有艾草、菖蒲等香草,还有朱砂、雄黄等物,再包以丝布,配上五色丝线而制作成。香囊有不同形状,香气四溢,具有避邪驱瘟的功效而又玲珑美观;
在手臂、脚腕上系着五色丝织物或丝线,称做“辟兵”或是“合欢索”,有祈求战争和瘟疫不要发生的意思;
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是由菖蒲和雄黄等物泡制而成的,虽然古人明知雄黄有毒,但他们认为喝了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这是“以毒攻毒”。在戏曲《白蛇传》中,白素贞就是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吓死了许仙哒。
大人们还会在端午节这天,在小孩额头写上一个“王”字,并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以祝福孩子。在江苏南京一带,人们还用放有少量雄黄的清水洗眼,据说可以防治眼病。
当然,“驱五毒”只是走走过场,吃粽子才是正经事。在我国古代,越是文化人,就越讲究吃。文人们吃粽子,那粽叶非得是太湖里的,那糯米非得黄河边上的才好。粽子的形态也更加繁多,有粽子小如初生绿菱,十分精巧。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有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可见他对“迷你卖萌”粽子情有独钟。
同为风雅之人,苏东坡的口味却又不同:“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说明他对以蜜饯为馅的粽子赞不绝口。
而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则暴露了他对火腿粽子的心心念念。
可见,“甜咸粽子之争”自古而有之。
然而,宅在家里吃粽子可不能满足古人的精致生活情怀。真名士自风流,端午“party”也是许多文人雅士庆祝节日的首要之选。宋代陆游就写过“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的诗句,看来陆游算是个比较喜欢热闹的“派对达人”。
吃粽子、开party,不洗得香喷喷的怎么行?
西汉戴德在《大戴礼记》中提出,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这里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
查看详情>>端午节在古代被视为不吉不利的“凶日”,它“凶”在何处?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主要大节之一。隋唐统一全国后由南方发展为全国性节日。端午节流传至今的民间习俗,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的起源,大多数认为与战国时代楚国屈原有关。屈原忠心爱国,但受谗被贬流放,最后自沉江中。老百姓听说后纷纷赶来营救,这就是赛龙舟的起源;老百姓为了屈原遗体不被水中蛟龙所食,投江粽子,这就是吃粽子的起源。其实,吃粽子和赛龙舟在以前就已存在,只是人们的追思和寄托,把它们联系了起来。这是闻一多先生等考证过的。
在现代,端午节是一个“有吃有玩”的美好节日,但是在古代却是个不吉不利的“凶日”。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恶日。恶到什么程度?有诸多不宜,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不宜是,认为连端午出生的孩子都不能要,因为以后会克死父母。例如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宋徽宗赵佶,也都不得不寄养府(宫)外,宋徽宗登基后甚至改了生日(十月十日)。再如东晋大将王镇恶,也是因为生于端午“恶日”,祖父才给他起名“镇恶”的。
当然,端午恶月、恶日的原因,也不是古人凭空想出来的。主要是因为端午五月(阳历六月),接近夏至(有些年端午就在夏至),中午时太阳在天空位置最高,几近天中(因此端午也称“天中节”),阳光热辣,气温猛升。且南方气候潮湿,因此细菌、蚊蝇孳生,疫病开始流行,用古人说法就是“五毒俱出”(五毒指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戾气”致病、死亡者增多的缘故。例如据现今气象资料,屈原沉江附近的长沙,端午所在的六月平均气温,已从五月的21.6℃(晚春),猛升至六月的25.9℃,接近当地盛夏。
因此端午古习俗中除追思纪念、吃粽赛龙舟外的另一主要内容,便是防瘟、避疫和祛毒。下举几例。例如古书中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以沐浴”。后来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宋代苏轼《浣溪沙端午》中也有,“明朝端午浴芳兰”等。当然,此处“兰”非兰花,而是菊科佩兰,后来还有蒲、艾等有消毒、杀虫作用的芳香植物,对天热引起的皮肤病等十分有效。
但是古人端午最普遍的习俗,还是挂艾草、菖蒲等,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挂在门上。此外还有在身上挂香囊的习俗。香囊也是利用佩兰、艾草、白芷等的香气,通过口鼻吸入,达到通经络,去病强身,消毒避疫的作用。这就是《荆楚岁时记》中说的,“悬于户上,可禳毒气”。据《旧唐书》卷五记载,当初马嵬坡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返京后念旧情改葬,但挖开坟墓后发现,尸体、衣物等已经腐烂,只有香囊完好。
此外,古代还有饮雄黄酒(酒中加入微量雄黄)的习俗, “饮了雄黄酒,疾病都远走”。其实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是有毒的,所以现代已不饮。但雄黄酒有杀菌驱虫的功效,古代曾用来治皮肤病。不能饮酒的小孩,多在他们耳鼻、手心点涂雄黄酒,额头画王字,像涂碘酒一样,虫豸不咬。此外,雄黄酒还常洒在墙角旮旯,起到消毒作用,蚊蝇不生,蛇虫不至。古代还饮菖蒲酒,《本草纲目》记载,“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