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晚清

发布时间:2020-05-26
1

清平乐·雨晴烟晚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清平乐·雨晴烟晚
清平乐·雨晴烟晚原文及翻译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

清平乐·雨晴烟晚原文

五代: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译文

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注释

砌:台阶。

特地:特别。

砌:台阶。

朱阑:一作“朱栏”,红色的栏杆。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

词的上片写明节候、环境以及这位少妇所见的景物特色。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一个“晚”字点名时间;“绿水”二字交待气候-----此时正值春天。这两句乃是写寻常春景:雨后放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这景色春意盎然。这是女主人公乍一放眼就看到的自然美,与一般人的赏春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未充分显现出她观景的独特感受。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作者在写景中表现主人公观景有一个心理过程。她乍一看春色挺美,但继而看到暮色中归来的双燕在种着垂柳的庭院中翻飞盘旋,她的心弦就被触动了,与前面两句不自觉地感到春景之美就有些不同。燕子尚能在傍晚双双归巢,那么人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是写这位少妇把阁中画帘高高卷起。她的卷帘,既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双飞燕,也是为了使燕子进入画梁栖宿。这一无言的卷帘动作,蕴含着她的独特而微妙的心情,既有对成双晚归的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双燕在这里有鲜明的映衬作用,微露了她的复杂心境。在词中,用双飞燕、双鹧鸪、双飞蝶、双鸳鸯等形象来衬托女子的孤独感,是常见的,这里也是如此。至此读者看到春色虽美,但在女主人公眼中却有一个转折,从一般的观赏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赏景中那种希望成双团聚的潜意识觉醒了。

词的下片以女主人为中心,描绘她孤独凄冷的处境。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上片之景原来都为女主人公独倚栏所见,“黄昏”对应上片的“晚”,“独倚”与上片“双飞”对举,点明她的孤单处境。那么,她黄昏倚栏是为了眺望远景吗?自然不是黄昏时分,大地一片模糊,还能看见什么呢,她是在盼望远人归来。“西南新月眉弯,”月出于东而落于西,她自黄昏独倚,直到月色偏西,可见其倚栏之久,盼望之切。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从卷帘望飞燕到倚阑盼归人而望月,地点是不断移动的。此刻人依然未归,她又来到了阶砌再伫立等待。她真是心绪不宁,在住所凡是可看到归人的地方多次徘徊。直到夜风卷起阶前的落花,拂动她的罗衣时,她才感到春寒袭人。“落花风起”再次点明了暮春的季节特征,兼有春思撩人的象征意味。“特地”可解作“特意”或“特别”,在这里作“特别”解为宜。春夜的风使她感到特别塞冷,不仅仅由于她...

查看详情>>
2

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其实这更像是晚清自我吹捧的一个噱头

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清朝

首先讲一下同治年号的由来。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载淳成为大清的接班人,也就是同治皇帝。其实载淳的年号本来不叫同治,大臣们原定的年号叫“祺祥”,准备第二年改元。但还没来得及改元,慈禧就联合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䜣等人,发动了一场夺权事变,把咸丰临终前委托的辅政顾命大臣给除掉了。

之后在慈禧的建议下,就把原来“祺祥”的年号改为了“同治”,寓意是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共同治理朝政,1862年也就成了同治元年。同治登基后,不管是从国内局势还是国外局势来看,清朝都已经风雨飘摇,处在艰难挣扎之中。

那么同治中兴有着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首先从国内背景来看,清政府内部混乱确实减少了一些。多数人会认为在咸丰死后,慈禧就立刻纸执掌大权了,其实不然,在早期虽然顾命八大臣被扳倒,但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相互制衡,慈禧到1865年才逐步掌握最高权力,大约十年之后,慈禧才真正开始独裁统治,而历史所说的同治中兴,就是在慈禧独裁之前的这十年左右,大约是1862-1874年。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朝廷真正掌权的是由恭亲王奕䜣为首的文官集团来掌控,这些人的思想不一定会有多少西方的现代性,但他们确实精明能干,一直试图扭转大清的颓势,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教训确实是深刻的。在同治中兴期间,天平天国运动被彻底消灭,饱受战火的江南地区终于得到了喘息,很多江南学子又开始恢复科举考试了。咸丰死后,朝廷里原来很多满人重臣被清洗,这就空出了很多职位,汉人重臣顺势而出,因为在满清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满人优先的政策就越来越靠不住了。在这期间很多满汉隔阂的政策都有所放松,甚至是直接被取消,除了八旗制和满汉不通婚这两条没变,其他界限基本上都被消除了。

再来看一下国外背景,同治中兴之所以顺利,很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列强对清朝的“好感度”增加,但这种好感度也仅仅是基于自己的利益来考虑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忽然意识到,如果不承认清政府的统治地位,那么他们与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等于作废了,特别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太平天国号称主权独立,就不承认清政府与欧洲各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以,欧洲各国为了维护在华权益,对清朝的态度就有所缓和。

就例如1869年,台南的民众捣毁了英国人在当地的教堂,英国驻台代领事吉必勋和一名海军军官就使用了武力,英国所作出的处理办法是:降了吉必勋的职,还归还了索取的赔偿。这一切都体现出英国对清朝的态度出现了转变,从入侵变为了维护。英国作为当时欧洲头号强国,他的所作所为也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他们纷纷效仿英国,都对清朝的态度很友好,因为他们也都认识到,支持清廷才有利可图。在国内和国外都出现有利条件的时候,同治中兴也就出现了。

同治中兴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第一、国内局势得到稳定

咸丰到同治这段时间,共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运动,分别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杜文秀的“平南国”运动,北...

查看详情>>
3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从他的死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晚清的堕落

同治怎么死的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清朝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咸丰帝只有过两个儿子,次子在出生当天就夭折了,所以其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就顺理成章地被当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历代大清皇子都需要经过激烈竞争才能得到的江山,载淳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手了,当真是命好,然而他执政十三年就驾崩了,逝世时他才19岁,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死的最早的,那么他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在生龙活虎的年纪忽然逝世呢?历史上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就是民间盛传的版本:他死于梅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性病。一个高高在上,整日待在皇宫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的皇帝,怎么可能染上这样的病呢?据说这和慈禧有一定关系。

同治帝上位时才6岁,因此朝中大事多由生母慈禧打理,慈禧霸道专横,连同治帝长大后宠幸谁都要插手,久而久之同治帝就不太喜欢去后宫了。就在这时他又受到旁人挑拨,开始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产生了兴趣。

他常常偷偷跑出去,流连于民间的花街柳巷之间,不经意间就感染上了性病,等他发现的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慈禧为了不让皇帝得性病的丑闻传出去,让太医按照治水痘的办法给同治帝诊疗,因药不对症,同治帝就这样痛苦死去。

第二个说法是史学家们都觉得比较靠谱的。同治帝其实死于天花,天花在古代算是一种不治之症了,康熙与咸丰帝都得过天花,只不过他们命好,仅在身上留下了难以去除的麻子印记,但并没有暴毙。

而顺治就是因天花而死的,同治帝的授读师傅曾说过,同治帝死前一年左右就已经有得天花的端倪了,天花是可以迅速传染的,就在同治帝死后不久,大公主也死于了天花,这就间接验证了同治死于天花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那么,既然同治皇帝的真正死因是天花病,那么民间为何会流传出他死于性病呢?

因为晚清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当时老百姓对皇室不满,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所以才编造出了这么一套谎言来。谁知这谎言引起了反清人士的注意,为了让大家对清朝皇帝失去期待与希望,他们不断以讹传讹,同治帝在民众心目中慢慢就变成了贪图享乐,为美色而死的形象。从根源上来说,民间流传出同治皇帝死亡原因的说法的根源正是大清的腐败。

其实野史很多内容都是为吸引大家眼球而捏造出来的,我们要正视历史,而不要相信这种没有实据可考的小道传说。

查看详情>>
4

晚清统治有多羸弱?清王朝走向败亡的原因是什么

晚清
清朝

中国的封建制度到晚清,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繁荣,到了晚清时期越发显示年迈无力的虚弱之态,而同时期的西方封建王朝早已走向了末日,东方的大国——清王朝还在苦苦支撑。但是好景不长,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西方列强,纷纷把资本扩张的矛头指向了大清王朝,这个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的道理。

在西方列强的眼里: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可以说早已进入暮年,清王朝的统治层过着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下层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导致社会内部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不断。这样的王朝却不思悔改,身处内忧外患的绝境而不自知,清王朝病了,早已病得虚弱不堪,到底有多虚弱?在这种情况下,无数后人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深刻揭秘清王朝败亡的历史真相。

骨架子(政治腐朽1)早已羸弱不堪

经过了繁荣的康乾盛世后的清王朝,日趋显得腐朽,而这种腐朽在乾隆晚年就已显现出来了,只不过被王朝的盛世繁华的景象所遮蔽住罢了。

那么清王朝的政治到底有多腐朽不堪呢?吏治腐败、贪污成风、固步自封竟然成了当时清王朝的政治腐败的真实写照,当时的官员皆以无利不起早,无过便是功,成为了当时官员升迁的锦囊妙计。我们引用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的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清王朝的真实官场。

“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

朝廷上下卖官鬻爵蔚然成分,就拿乾隆时期的重臣和珅来说,1799年被嘉庆皇帝抄家之时,从其家中查封了数量庞大的财富,仅白银就有八亿两之多;1841年道光皇帝时期的大学士琦善被抄家,家有存有大量的金银细软,黄金万两,白银1800多万两,珠宝十余箱。本作为强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仅仅依靠朝廷俸禄是不可能积攒到如此财富的,因此说清王朝上下,用无官不贪来说,一点都不夸张。

清王朝的上层过着贪污腐败的糜烂生活,而下层的百姓却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不断被苛捐杂税压得喘不上气,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仅晚清时期的农民起义就已经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规模巨大的如: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广州黎族起义等等,这些起义范围遍及全国,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前仆后继,不知疲惫,一次次给清王朝的腐朽给予迎头痛击,此时的清王朝却治标不治本——选择了武力镇压,因此花费颇多,成效却不甚明显,因此清王朝更是日趋衰弱了。

肉身(经济凋敝)虚弱不堪

清王朝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过度集中化,各种封建势力剥削残酷。而土地资源做是封建经济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不仅地主疯狂掠夺,而且封建贵族和官僚也通过各种方式巧取豪夺大肆掠夺农民手里的土地,据不完全统计贵族占地就多达130多万亩。可想而知,数不胜数的官僚和地主又会有怎样的土地资源。

土地过于集中造成的后果就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贫困,无敌少地的农民沦为了佃户和流民,最终造成佃户和流民数量越来越多。农民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只能向有地的地主租赁,支付巨额的地租,与...

查看详情>>
5

为什么曾国藩前面用了12年却只升了半品的官,而后来却平步青云?背后站了一个和珅一样的人

晚清历史
曾国藩
曾国藩升官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刚进入官场时,曾国藩也是如此。他饱受摧残,被官场折腾得七荤八素,无法释怀,也无处诉苦。

自从步入官场后,整整十二年的时间内,曾国藩“毫无进步”,他眼看着那些有钱的、有势的、有朋友路子的同学,都各自纷飞、谋求财富去了。他只能像一个“留了级”的学生,遭受着同僚的白眼,感叹着世间的无奈。

在曾国藩的眼中,即使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有什么用呢?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面对金钱和权力,真才实学往往不值一钱......

就这样,没有靠山、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曾国藩的升迁之路就可想而知。当时,曾国藩只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翰林院内部考试中拔得头筹,从“任翰林院检讨”升迁到了“补授翰林院侍讲”。

“任翰林院检讨”,是一个七品官员。“翰林院侍讲”的官职为从六品,也就是六品半。

可见,用了整整十二年的时间,曾国藩才升了“半品”。照这个速度升上去,等曾国藩位极人臣时,他的坟头都长满草了。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上天终于垂青了这个“穷翰林”,曾国藩开始了自己“如火箭般”的升迁之路。

看看他是如何升迁的:道光二十年(1840年),30岁,居庶吉士散馆,任翰林院检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33岁,升任翰林院侍讲(实习)。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33岁,补授翰林院侍讲。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35岁,升翰林院侍讲学士。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35岁,任文渊阁直阁事。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37岁,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头衔。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38岁,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9岁,升授礼部右侍郎。同年,署兵部左侍郎。道光三十年(1850年),40岁,署工部左侍郎。(根据传统,左比右大。)就这样,从道光二十三年开始,曾国藩几乎每年跳一级,六年七迁,连跳十级,从一个六品小官一跃成为国家二品大员,他的仕途真是一路平坦,青云直上,堪比火箭上天。

要知道,虽然这句话很难听,但这种恐怖的升级速度,跟曾国藩个人的勤奋、努力一点关系都没有。唯一的解释,是曾国藩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

凭借着这棵大树、这座大靠山,曾国藩才能够扶摇直上,一飞冲天。这个提拔曾国藩的贵人,就是穆彰阿。殊不知,这个穆彰阿,是清朝一个著名的大贪官,还是一个“巨贪”。

穆彰阿(1782—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郭佳氏,满洲镶蓝旗人。自康熙朝开始,郭佳氏一族就是威震天下的豪门。所以,从穆彰阿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骄傲、自豪的豪门之子,一个含着金汤匙的富n代。显赫的家族背景下,他根本不会出现意外,从考中进士的那一刻起,穆彰阿就开始了自己平步青云,一路顺风的官场之路。

从嘉庆朝开始,穆彰阿就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等重要职位。最终,他官拜国家一品大员、内阁大...

查看详情>>
6

胡元炜,太平天国在晚清政府里最大的眼线

太平天国
晚清政府
清朝历史

据《清稗类钞》记载:

胡元炜当初走向仕途的时候,是向亲友借钱,借得几百两银子,准备去京城捐一个九品杂职。

当时正在渡口准备租船出行,忽然有一个人过来一起乘船。在船上二人言语谈的甚欢,因此就结伴同行。

到了京城后,又一起租房同住。

过了一个多月,这个人忽然问胡元炜说:“你来京城做什么事?”胡说:“准备捐一个官做做。”

这个人说:“那你将你的履历给我看看。”胡将履历拿给他看。

过了几天,这人忽然对胡说:“我已经为你交了钱了,捐的是一知府。你带来的银子,就当回去的路费吧。大丈夫活在世上,何必龌龊地当一个小官呢。朋友之间互通有无,互相接济,我有多余的钱,为什么不帮你实现愿望呢。”胡元炜惊喜拜谢,说此生不敢忘你的大德。

胡元炜离开都,回家不久,即奉任命为庐州知府。

当时是咸丰癸丑年,太平军正攻打庐州。胡元炜资望很浅,忽然奉命驻守要郡,大概也是这个人帮他运营的结果,胡元炜当初并不知道。

等到被围在城中。一天,忽然有人拿着名帖进了府衙,胡元炜看到他,大惊,这人就是当初代他捐知府的那个人。离开京城后,很久没有联系了。

这人叫胡元炜不要隆重相迎,恐引起别人注意,让外人知道。

胡元炜迎接他进了府内,再次拜谢前面的恩德。这个人说:“你不别如此,我们将于十二月十七日全面攻打庐州,到时你如果能投降必受封为王;不然你的命危在旦夕。况且你受我大恩,现在庐州军马粮饷两项都短缺,决不能守,与其执迷不司而自寻死路,还不如以报我的恩德获得富贵。”

胡踌躇良久,决意投降。

到那天,太平军由胡元炜把守的城门进城。庐州百姓听说胡元炜通敌消息,到城破的时候,争相打进府衙,杀了他全家。

胡投降后,太平军最初让他担水烧火。尔后才授他官职。

后来清军光复安庆后,抓获并杀了他。

胡元炜是清末战乱时期的奇葩。清末,因为战争,国家财政困难,只能出售官职。

胡元炜本来野心也不大,借几百两银子只想捐一个九品的科级干部。谁知道赴京捐钱的路上,撞了狗屎运,碰上太平军的特情人员,帮他运作,做了战略重镇庐州知府。

谁知这一切都是套路,入了太平军的套后,就很难脱身了,最后,只能向太平军投降,并作了内应。 清末,太平军地下情报网,通过捐官特例,在清王朝各级政府安插了很多间谍。太平天国与清廷两军对磊十四年,向太平军投降的清廷官员并不多,即便有也是低级公务人员在走投无路时迫不得已时的权宜之计,但是作为政治军事战略重镇的主官,胡元炜主动通敌是个例外。

胡元炜的危害还不仅仅是向太平军献出庐州,最关键是让清廷损失一员杰出军事将领江忠源,因为听信了胡的鬼话,分兵驰援庐州,结果兵力不足,城破自杀。他的死,成了太平军攻克庐州最大战果。

福兮祸之倚。胡元炜通敌献城,自己也并没有捞到多大的好处,乱军中全家被杀,城破后,自己也只得替太平军担柴烧水。

最后,清军平定太平军后,落得身首异处。


查看详情>>
7

开启中国留学先河的容闳,一腔热血,不忘故国

晚清历史
曾国藩容闳
留学之父容闳

据《清稗类钞》记载:

容闳,字纯甫,广东香山人。

七岁的时候,跟随英个传教士学习。十三岁的时候,跟随美国传教士普拉温学习。

普拉温爱惜他的才智,带他去了美国,19岁的时候,送他去叶尔大学学习。

学用了七年时间,毕业回国。

又过了十年,开始被曾国藩的赏识。

同治中期,朝廷批准在上海设置机器制造局。曾国藩准备派容闳赴美国采购机器与原料。

容闳趁机建议,派遣聪颖英俊的学童去美国留学。

曾国藩听从了他的建议,让他担任监督,并兼任驻美副使。

当时正遇上华工在秘鲁、古巴等国受到虐待,听说了这事后,朝廷就派容闳就近去那几个国家调查,结果情况属实,于是下令禁止华工去秘鲁等国。

正在此时,曾国藩去世,李鸿章下令召回留美学生回国,当时全部没毕业。

容闳很失望,于是留在美国二十年,没有回国。

起初,容闳在美国已经娶了一个美国媳妇,并生了二个儿子,都已三十来岁。

光绪甲午年中日战争,容闳虽然身在海外,但是仍不忘故国。

当时张文襄主战,幕客当中有个人与容闳相识,容闳因此向张文襄献计,其中:

一计为:“请求亲自去英国伦敦借款一千五百万元,购置现成铁甲舰三四艘,招募洋兵五万,由太平洋西边向日本的背面进攻,以阻挡日本西侵的态势。”

另一个计为:“向欧洲某个国家借款四亿元,用台湾来抵押,九十九年后归还,大兴海陆两军,以挽救清朝政权颓势。”

张文襄采纳了第一条计策,并飞电催促容闳赶赴英国。容闳紧急去了伦敦,与英国巨商谈判,英国巨商想要以海关作抵押,李鸿章与赫德都不同意,这条建议功败垂,只好作罢。

后来几年后,日本的儿玉大将任台湾总督。

一天,有个白发身材矮小的人来,投剌的名贴上写着“容闳”两个字。

儿玉出来接见他,极具仰慕的意思,对他说:”今天我很为您的安危一事担心。“

容闳不明白,倾身问他。儿玉说:”前些时候,闽浙总督曾来信,说如果容闳敢来台湾,请求缉捕引渡移送我们。“

这大概是外面传闻容闳是康有为同党的原因。

容闳泰然若定说:”您如果要抓捕我,我一定没有办法逃。虽然我为祖国谋事,为反对者中伤,这也是士人的荣誉。“

儿玉笑着说:”我不会为贵国抓捕你,请你不要顾虑。“

然后拿出报纸给他看,说:”这件事是谁提出来的呢?“

上面登载的正是容闳的第二条建议。

容闳拿着报纸看后,说:”不是他人,正是我的计策。“随即用右手拍了胸口三次。继续说:”这上面说借款亿元,不是事实,才是我要借的一半不到。“

儿玉笑着同意他的说法。

容闳:”如果以后再遇上国难,我还将建议这条计策,没有谁可以剥夺我的志 愿。“

后来儿玉将要调回日本,劝容闳一起去日本。容闳正患哮 喘,不能长途旅行。在台 湾住了些日子后,准备去香 港。儿玉派兵了四名士兵昼夜为他警 卫。

徐珂的这段记事,基本是事实,只是中国第一代留学生也不是全没有毕业,有二个是毕业了的。詹天佑和欧阳庚两人还是取得耶鲁大学文凭的。不过第一代留学生,虽然学无所成,回国后基本上都投入到洋务运动中去了,并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

至于台湾租 借...

查看详情>>
8

聊聊晚清时期那些存于小说中的中国梦

中国梦
晚清小说
梁启超

二十世纪初,中国兴起了一阵小说热。有文献显示,晚清短短十几年间,翻译、创作的小说总数竟达两千余种,几乎相当于现存的全部古代白话小说的总和。这场由梁启超先生发起的“小说界革命”运动,促使晚清出现了中国小说史上空前的繁荣兴旺景象,也强烈表现出了变革强国的“中国梦”,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政治与文化的遗产。

19世纪末,大清帝国在一次次对外战争中失败,一次次赔款求和,亡国的危机迫在眉睫。中国主张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为承担起“救国”重任,首先把眼光盯到了过去为他们所不齿的小说上。梁启超把小说归入文学,并且列为“文学之上乘”,在他发动的晚清“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中,小说成为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文学体裁。尤其是梁启超开创的“政治小说”,更是领导了晚清“新小说”的潮流。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时,便亲自动手创作《新中国未来记》,试图为“新小说”提供一块模板。尽管这部小说是连梁启超自己都觉得“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文体”的艺术上失败之作,但它还是引起人们的仿效,称得上是开风气之先之作。

按照梁启超原先的构想,《新中国未来记》用幻梦倒影之法开头,叙述皆用史笔,从义和团事变开始,写中国后来五十年的事情,也就是他的一个“中国梦”。

作者设想:中国南方一省先独立,几年之后各省独立,合成一个联邦大共和国。又大破俄军,倾覆其专制政府,领导黄种人国家与白种人国家抗衡,终于在中国召开万国和平会议,中国宰相为议长,议定黄白两种人权力平等,互相和睦。小说描绘了改革后的动人景象,叙述了2062年“我中国全国人民举行维新五十年大祝典之日”的盛况,展示中国已经称霸世界的美景。

在小说中,梁启超的“中国梦”是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1902年前后,梁启超的思想有一个较大反复,徘徊于革命与改良之间。他在主张革命时构思了《新中国未来记》,但他在受到康有为痛责后,政治主张又由革命改为立宪,这种思想矛盾在小说中主人公黄克强和李去病的辩论中已经显露出来。于是,他原先的构思只好全部作废,只写到主张维新的主人公回国就搁笔了,从此再也没有将它续完。

在盛极一时的晚清政治小说中,推翻满清专制,向往自由民主,是作家“中国梦”的一大主题。

陈天华的小说《狮子吼》托言梦境,叙事人梦见来到一繁华都会,参加“光复五十周年纪念会”,并在“共和国图书馆”中读到《光复纪事本末》。书中写到了舟山岛上的“民权村”,村中有议事厅、警察局、工厂、医院、学堂等,俨然民主共和国缩影。学堂教习文明,宣讲卢梭“民约论”和“民族主义”,激发学生国民思想。学生们“游外洋远求学问,入内地暗结英豪”,参与革命党人的活动。

政治小说中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颐琐的《黄绣球》,女主角发誓要绣出一个新地球,叫“黄绣球”。她梦中得到法国罗兰夫人指点,致力于男女平权,妇女解放,带头并劝说妇女放脚,兴办女学,与劣绅斗争,实行了“自由村”的自治。...

查看详情>>
9

晚清时期这些措施,控制住了最大的鼠疫疫情

晚清控制鼠疫
晚清鼠疫
清朝历史

话说在1910年的10月到1911年的4月期间,在东北曾经爆发了一场非常严重的鼠疫,短短时间之内就迅速蔓延到了整个东三省,还波及到了河北和山东,仅半年就造成6万多人丧生。而那次鼠疫的中心哈尔滨,据统计有四分之一的人在这场瘟疫中丧生。

这场瘟疫最初是自俄国境内传入满洲里的,随即再传入东三省,并继续蔓延。其罪魁祸首是一种叫做旱獭的生物,当年旱獭的皮毛很受欧美市场的青睐,虽然旱獭这个东西主要生活在蒙古,但是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却也存在贸易,此外有很多华工被招募到俄国进行捕捉旱獭的工作,频繁的人员和贸易往来在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鼠疫病毒流窜到了这里。

再加上大清国开始对疫情认识不够以及防控上的不当,使得疫情一发而不可收拾,当时造成了很多聚集性感染,甚至很多家庭为此而“灭了门”。可以说,当时的疫情相当严重,一时间东北三省尸横遍野。

就在这时,俄日两国却对东北虎视眈眈,想要趁着疫情之乱蚕食掉东北。可以说,当时的清廷真的是内忧外患。然而,就在这紧急时刻,时任清廷外务部右丞的施肇基力排众议,主张筹办“万国治疫会议”,并且推举当时为剑桥大学医学博士背景的南洋华侨伍连德主持防疫工作。

抵达疫区之后,伍连德发现疫区的人们对鼠疫完全没有认知,根本没有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消毒措施,于是赶紧拟定防疫知识和公共卫生防疫措施,第一时间分派宣传和落实。恰逢当时鼠疫爆发之时已临近春节,有大量华工自俄国境内返回中国,清廷下令务必严格排查铁路沿线的疑似感染者,做好隔离工作。同时关闭了哈尔滨至山海关的沿线铁路。与此同时,清廷还大量加派了医护人员前往疫区协助伍连德展开疫情的防控工作。

为了弄清楚病毒的机理和传播途径,到达疫区之后,伍连德大着胆子私下做了尸体解刨,摸清了病毒的路数,原来这种鼠疫病毒是通过人的飞沫传染的,于是防止飞沫传染就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时,伍连德建议以纱布和吸水药棉为主要材料制作口罩,虽然不及现在口罩的防护效果,但在当时科学界还不相信这种疫病会在人类间传染的情况下也算是一个创举了。当时疫区的人们出行必须佩戴口罩,胆敢有人不遵守是会受到严惩的。

除此之外,伍连德还把疫区进行了有效的分割,根据严重程度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实施有针对性的定点定时消毒。期间设立多个隔离营,一旦发现有人感染,立马实施隔离。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人们入土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但是如果患病者的尸体如果不做妥善的处理,会成为新的传染源,为了能够消灭隐患,伍连德建议尸体一律要焚烧处理。这个建议在当时是极具挑战性的,然而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施肇基的大力支持,第一时间说服清廷下令,凡是因感染疫病而身亡者,其尸体一律焚烧处理。

就这样,在一整套防疫措施实施下来,防疫工作终于看到了成效,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东三省的疫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时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天要死近200人,而到了1911年3月1日这天,已无新增病例。

最终,中国人战胜了这场中...

查看详情>>
10

清政府真的是因为无力抵抗敌军,才被八国联军打败的吗?

八国联军
晚清政府
清政府无能

"强盗炮摧千秋梦,大厦将倾无力回。"将八国联军后清朝的遍地狼藉形容的淋漓尽致。八国联军用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醒了慈禧的千秋美梦,仅仅数千人的军队把数十万的清军打的落荒而逃,战后的掠夺和索取更是让本就衰落的清朝不堪重负,彻底倾塌。

令人不解的是,明明在八国联军前就开始了洋务运动,更换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人数还几十倍杀对方,清军为什么依旧惨败,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

战前气势轩昂

八国联军前清政府已经历了多次战争的失败,洋人的趾高气扬早就点燃了民众的怒火,"义和团"就在此时应运而生。这给原本就对清政府虎视眈眈的八国政府提供了出兵的借口,"中国政府不以团匪为匪,而以我教众为匪,是明于我各国为难。"

只可惜当时慈禧一心只想着稳固自己的权利,费尽心思希望废掉光绪帝,这与西方帝国的想法相悖,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到阻拦。而义和团初期捷报频传,又进宫表演犹如神功附体,在慈禧完全不了解义和团实力的情况下,就想着借八国联军之手除掉义和团的同时,也消消西方列强的气焰。

恰巧当时的清军建立了武卫军、虎神营、神机营等游击之师,又有湘、淮等防卫之军,装配上当时最为先进的如克鲁兹火炮之类的武器,看上去确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装备完全的军队给慈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自以为有了对抗列强的资本,"与其苟且图存, 贻羞万古, 孰若大张挞伐, 一决雌雄。"的念头一萌生,便势不可挡的牢牢盘踞在慈禧的心头。

在清政府的号召下,几十万的军备力量被凝结到京津附近,义和团的有生力量也前往庄王府领取军备武器,看似一切准备的妥妥当当的。然而令清政府所料未及的是,它们迎来的不是幻想中的胜利,而是足以载入史书的惨败。

战时溃不成军

"荣耀战死在荒漠,苟且在繁华间偷活"无数义和团的壮士赤胳上阵,用鲜血拖延了八国联军的有生力量,用杀敌二百自损一千的方式在差距悬殊的战斗中为清军争取时间进行反击,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令义和团部队众未曾想到的是,和英勇无畏,以身捐躯的义和团相比,装备更加精良的清军却被八国联军打的唯唯诺诺,毫无士气可言。

连当时的八国联军都曾感叹,"华兵虽众,皆不足为虑。"八国联军所行之处畅通无阻,抵抗的清军少之又少,不出一月,天津,北京就先后沦陷,慈禧带着残部犹如过街老鼠一般在自己的领土上仓皇逃窜。

就在慈禧如丧家之犬一般逃亡之际,胜利的联军打开了所占领的天津附近的武器库,里面的武器装备精良到让原本嚣张的不可一世的联军长官大吃一惊。即使到如今,不少看到这份清军武器清单的人,都在感叹只有打开清军的武器库,那么多枪炮咋还输了?八国联军这才明白,能打赢这场战争是多么的侥幸!

因为清军所使用的的武器比联军所使用的更加新式,光是毛瑟枪和卡宾枪就有3万多条,远远超过了联军的总人数。英国公馆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也提到...

查看详情>>

搜索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