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荀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有多大?看看毛主席对他的评价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为建立中华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评价荀子说,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
荀子的一生一不为权,二不为钱,执着的为解除从春秋到战国,中华民族数百年分裂战乱之苦,建立统一的中华封建帝国,奔走于列国诸侯之间,不论是受到尊崇或是遭到诽谤和污蔑,他都矢志不渝,真诚的为真理和理想而奋斗。在他掌握了方权利治土一方权利的时候,他认真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被罢官为民的时候,他著书立说收徒授业。他既广泛吸取其他学派所长,又敢于面对现实,拨乱反正,标新立异,发现真理,并坚持真理,具有不屈不挠的创始精神。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荀子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这二人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秦始皇从执政之日起就起用李斯,李斯在秦国推行尊师荀况的帝王之术,富国强兵,法礼兼用的方略力助他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字同文,车同辙,量同衡的历史使命。直到秦始皇命丧沙丘里,李斯都是他倍加信任的宰相。这两位君臣一起致力于统一,不仅是政治的统一,也是思想的统一。这个运动的顶点就是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坑儒,另一位学生韩非成为了法家的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
与“荀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有多大?看看毛主席对他的评价”相关的文章
关羽大意失荆州可悲可叹,看看毛主席是怎么评价他的
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诸葛亮制定三分天下的策略,以荆州、襄阳之地作为往东北伐的基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尽地利之优势。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之士出兵以向宛、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如此则大业可成。诸葛亮未出隆中,就已经为刘备做好了以巴蜀为大本营,以荆州为基地,往东吞并东吴,向北征伐曹魏的战略部署。
蜀国之中可以独当一面的上将非关羽莫属。赤壁之战刘备兵不血刃占领荆州三郡江夏、长沙和桂阳,让东吴方面感到非常不满。孙权和周瑜早就把荆州视为囊中之物,所以多次派人到刘备方面讨要荆州南部被占领的地方,刘备和诸葛亮的态度是能不给就不给。毕竟荆州的战略地位摆在那里,占领了荆州,就是扼着了东吴的咽喉。
荆州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所以一开始是诸葛亮和关羽共同镇守。刘备西进占领巴蜀及汉中之地,军师庞统不幸中箭身亡,诸葛亮被调往成都方面指挥作战,镇守荆州的重担就落在了关羽身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与曹魏方面的夏侯渊、张郃等部相持,曹操败退,刘备全据汉中,进位汉中王。关羽倚仗兵势,悍然发动发动襄樊之战,攻打荆州北部的襄阳和樊城。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击败曹仁,水淹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曹操甚至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襄樊之战前期关羽打得很顺利。但是司马懿向曹操献计,将东吴也拉了进来。东吴的加入,直接改变了整个战争局势。
东吴大将吕蒙从后方袭取荆州断了关羽的退路,关羽在樊城又遭到曹魏大将徐晃的抵抗,一时之间进退不得。战事急转直下,而关羽对吕蒙占领荆州竟然毫无察觉,直到荆州方面的败军逃到樊城前线。荆州方面,镇守公安的傅士仁,镇守南郡的糜芳因为受了关羽的气,选择投降了东吴。关羽处于曹魏和东吴双方两军夹击之下,败走麦城,最终因为得不到上庸方面刘封、孟达的救援,被东吴方面擒获斩杀。
襄樊之战的失败,直接导致了隆中对战略部署的全部落空,前功尽弃。关羽遇害的消息传入成都,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至此蜀汉政权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毛泽东对关羽的评价: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不懂统一战线。
诸葛亮当初离开荆州前往成都协助刘备入川,一再交代关羽: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襄樊之战前夕,孙权其实在帮曹操还是帮关羽上左右摇摆,踌躇不定。于是孙权派诸葛瑾为媒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两家结秦晋之好,共同对付曹操。关羽不仅拒绝和亲,而且大骂孙权:吾虎女安可嫁汝犬子乎!
孙权贵为一方诸侯,关羽居然骂他是狗,孙权不要面子的吗?于是委派吕蒙为都督,袭击荆州,孙权亲率大军接应。刚愎自用,毫无政治斗争经验,关羽也太自以为是了。破坏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关羽难辞其咎,以致于后来被孙权擒获,劝降无果之下与儿子关平一同被斩杀。
关羽败走麦城,得不到上庸兵的支援,世人皆怪刘封和...
查看详情>>与“关羽大意失荆州可悲可叹,看看毛主席是怎么评价他的”相关的文章
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最厉害?毛主席一句话道出真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1]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说到三国大才,很多朋会想起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确此二人都是三国时期顶尖人才。
诸葛亮还未下山之前就名声大动,特别是在荆襄一带,后来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其名声更是传遍天下,直到现在他在茅庐之中提出的《隆中对》依然被后世所夸赞。反之,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起来,在老司马身上却看不到大放光彩的一面,更多的是“阴”的一面。为什么说司马懿阴?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最厉害?
众所周知,当年曹操在打败张鲁之后,就放弃了进取西川,而是直接率兵回到了老巢,并未对当时立足不稳的刘备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此时司马懿就看到了战机,于是向曹操进言建议他应该趁刘备孔明等人实力不济之时,迅速将他们一网打尽!不过曹老大却说,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了,还留下了“得陇望蜀”的成语。说的就是他曹操当时野心不大,知足。
其实司马懿就和赤壁之战时的周瑜一样,他和周瑜一样,是诸葛亮生平少有的劲敌。冢虎和卧龙到底谁更强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和他们生平的对阵来分析。
当年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于五丈原,司马以坚壁拒守,其实他这里并不是害怕诸葛亮,百是采取了当时最为管用的兵法。如果当时真的硬碰硬即使可以打败诸葛亮,那么曹魏兵马估计也是损失惨重!在孔明四次北伐之时,曾经也利用魏延等将与司马斗法,不过这次斗智却是司马输了。但最终司马却在五丈原找回了自信,他们二人的对阵也以孔明先生的离世而告终!
很多人说孔明与冢虎二人是半斤的八两。其实这话,本人也比较认同。那么到底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最厉害?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了。
在近现代时期有一位伟人,他便是毛主席曾经对卧龙和冢虎分别做出了评价。毛主席夸赞司马善权变,智谋不在孔明之下,有几处甚至比曹操还高!(当年应该迅速征讨刘备。)。然而对于孔明的评价却没有司马这么高,主席认为,《隆中对》就是一个错误,千里这地,多分兵力,注定要失败!综上,孔明在主席心中估计只能占8两。因为孔明用兵过于谨慎,过于守旧。对于这一点,孙权也说司马用兵厉害,基本上在三中之中没有对手!这里当然包括了孔明。
查看详情>>与“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最厉害?毛主席一句话道出真相”相关的文章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毛主席也称赞他是位勇敢的年轻人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兰陵王产生比较深的印象,也是通过同名电视剧开始的。电视剧中的兰陵王可谓是既帅气又武功高强,简直就是少女杀手,同时又配合一定的虚构神话故事,演绎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兰陵王是北齐皇室的第三代子孙,第二代皇帝的四儿子,字长恭,在电视剧中也是被称作高长恭。地位虽然显赫,但是却有一点遗憾,就是历史中根本没有兰陵王母亲的记载,所以到现在这也一直是一个谜团。电视剧开头的一段占卜剧情,直接就引出了高长恭是当时主导历史之人,能征善战,被称为战神,在我看来,高长恭被称为战神,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是神秘。历史中有记载,兰陵王打仗的时候都是带着面具,从来不以自己的面目示人,这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根据史书的记载,是因为他的面貌非常的秀气,虽然身为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但是脸蛋却像个姑娘,这样的容貌在战场上自然是没有太高的杀伤力,没准还会影响士气,所以他在打仗的时候,都会带着面具,这样既能够遮住自己的容貌,还能够起到震慑敌军的作用。
第二点是战斗力高强。出生在皇室中,注定了这一生的不平凡,从始至终都在战斗,因为其能征善战,也被皇帝重用,作为军事领袖。其最著名的一仗当属金墉城一战,长恭带领500人马杀入敌阵,最终解金墉之围,此役过后,军中战士无一不对其是啧啧称赞。除了这次的战役,他几乎参加了和北周对抗的各个大的战役,并获得胜利,成功保卫了北齐不被北周吞并。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称赞兰陵王是一个很会打仗的年轻人,非常的勇敢。
第三点就是相貌好,简而言之就是长得帅。一个人,非常的神秘,同时又武功高强,能真善战,再加上非常的帅气,这样的特点可以说都集中在兰陵王身上了,这就让他拥有了被人们称赞的各项条件,以此看来,被称为战神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在中国的古代,尤其是处在宫廷当中,本身就充满了相互的猜忌与不信任。作为一名武将,经过这诸多的战役,成功的在军队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尽管兰陵王本身是非常的存守古代的君臣礼节,但还是遭到了皇帝的迫害。先是当时高纬的母亲担心兰陵王功高盖主,动摇皇帝的根基,于是以赏赐妃子的名义,派一女子刺杀他,但是该女子进门之后,虽然下过几次手,但是未能成功,长时间的共处之后,还被兰陵王的正气所感化,这也可见兰陵王自身的魅力。
而后,皇帝竟然直接派遣使者,带给兰陵王一壶毒酒。北齐国的皇室素来以心狠手辣,喜好杀人著称,几代人下来都是给人这样的印象,到了高纬这里,虽然此人比较的懦弱,但是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的稳固,不受到兰陵王的侵蚀,这样的操作也真的是把皇室中权利的争斗体现的淋漓尽致啊。兰陵王见到毒酒之后,心里应该是真的凉透了。
想想自己一生为了国家是鞠躬尽瘁,每场战斗都是身先士卒,现在却换来这个结果,一时也是心灰意冷,便喝下了毒酒。一代战神,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美男子之一的兰陵王就这样的死去了。要知道他当时才三十三岁,正当风...
查看详情>>与“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毛主席也称赞他是位勇敢的年轻人”相关的文章
毛主席是如何评价唐玄宗这个人的?带你看看唐玄宗的一生
李隆基:一曲雨霖铃,愧对荒茔月
半个世纪前的一天,一辆解放牌卡车上,载着十数位当时叫作知青及行囊的青年男女,在川陕公路上颠簸的行进着,淌过了一条不算太深的漫水河后,便要向大山的深处去了。
河边有个小集镇,低矮的木质房屋沿河排列,昏暗而又显得沉郁,在沿途经过的集市中,虽然很不起眼,却有个相当大气的名称,此处唤作转斗铺。
时光越千年,大唐天宝年间,也有一队人马,灰头土脸的走到了这里,为首的便是大名鼎鼎之唐玄宗,他们是从长安出发,经金牛古道狼狈西行,在过七盘关时,有飞马来报,当时剑南道官员已在前接驾,一时龙颜大悦。
下得山来,夜宿河边小镇,当夜,星光灿烂,北斗七星转斗位于正北,四周还环绕着六圈彩道,随行天官以为大吉,预示着祸乱将平,龙辇回銮指日可待,玄宗大喜,遂将此地命名为“转斗”,此名一直沿袭至今。
在中国历史上,这唐玄宗肯定是最为百姓熟悉的皇帝,没有之一,他的风头,直盖住了那开大唐盛世,以纳谏著称的唐太宗,他是中国封建王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因他同杨贵妃的爱情,身边故事一堆,被民众亲切的称作唐明皇。
政治上,他创开元盛世,使我大唐帝国雄据东方,万国来朝;经济上,人民富裕,疆域广大;在他的周围,李白、杜甫星光灿烂,杨玉环的舞姿,惊艳千年,贤相姚崇、宋璟、张说和张九龄次第登场。
加上张旭、公孙大娘、李龟年、吴道子、颜真卿、怀素等等,一起将大唐荣耀,推进到一个无以复加的辉煌之地。
但是,随着李林甫、安禄山和杨国忠一众人等的出现,“渔阳鼙鼓动地来”,唐玄宗成为大唐跑跑第一人,马嵬坡上还使得那美艳绝伦的玉环姐姐命丧黄泉,痛哭着去剑门蜀道上吟《雨霖铃》去了。
接下来,太子李亨擅自即位,他便成为太上皇,在孤独中走完了78年的人生之路。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这是他回銮长安时所作的一首《幸蜀西至剑门》,不过,此时的他还大权在握,能够对政局发号施令,所以,在这首中,还是能看出他昂扬的豪情。
剑阁巍峨,秀入云端,伴着回銮时的愉悦,李隆基豪情万丈;此诗基调高昂,境界开阔,对仗整饬,用典契默,不失盛唐气象。
虽然唐跑跑转身为西蜀狩猎归来的勇士,有自欺欺人之嫌,但丝毫不妨碍他壮怀依旧,一句“五丁开”,力度千钧,暗含着“今天我又来”的潇洒。
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后共计44年,在他的统治下,开元盛世, 泱泱大国,万国朝拜,这是对大统的交待;后来他贪图享乐,是对自己的交待,但是,代价很沉重,直将自己弄去“夜半无人私语时”之境地。
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后世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及洪升的一部《长生殿》,将这缠绵的爱情悲歌响彻天涯,其中更有杜牧等人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让人对其的功过是非,看得个透透彻彻。
后人是将其功过以重用李林甫这样的奸臣,以及宠爱杨玉环这样的“红颜祸水”为界,即前期英明伟大,后期昏聩庸懒,而相...
查看详情>>与“毛主席是如何评价唐玄宗这个人的?带你看看唐玄宗的一生”相关的文章
如何评价秦始皇?来听听毛主席是怎么分析的
秦王嬴政自公元前230 年灭韩国为始至前221 年灭齐国止,十年间统一六国,完成了大一统的伟业,结束了春秋以来五百多年动荡不安的纷乱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秦始皇统治期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诸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与货币、实行郡县制等;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也推行了不少暴政,如严刑酷法、横征暴敛、焚书坑儒等。
正因为秦始皇功过显著,所以后世对其褒贬不一,整体是褒少贬多,誉之者称赞他为“千古一帝”,毁之者便称其为“残暴昏君”。诸多评价中,对秦始皇攻伐最多的就是他实行“焚书坑儒”。
司马迁的《史记》,极少提及到嬴政的政治作为,但对秦始皇“求仙”、“巡游”、“焚书”等事的叙述不惜笔墨,揣摩司马迁的春秋笔法,便可体会出其中隐含的臧否之意。
毛泽东生平点评最多的帝王是秦始皇,与历代史家的评论不同,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是褒多贬少,他主张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秦始皇的功过。
关于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曾在各种场合有过多次赞誉。
1958 年 11 月10 日,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反对其他人否定秦始皇的功绩时说到:“说秦始皇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太武断了。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统一了原来各国的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变分封制为郡县制……秦国因此富强起来,终于把六国吞并了。能说这不是好事吗?”
1964 年 6 月 24 日,毛泽东又一次在会议中提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时说:“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1973年 7 月 3 日,毛泽东提到:“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早几十年中国的国文教科书,就说秦始皇不错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毛泽东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是他对秦始皇实行大一统,创设诸多制度以维护统一的充分肯定。
法家思想是主张厚今薄古的,秦始皇赏识重用李斯、韩非等人,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所以毛泽东称“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事件中,最能反映他厚今薄古、尊法反儒的思想,毛泽东对此事件的评论并不是如其他史学家一样全盘否定,而是觉得此事“应当有分析”。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改变了战国以礼治国,国君礼待“士人”的政策,自然会遭到后世的唾骂,但毛泽东却不以为然,认为此事还应“商量”,毛泽东在 1973 年 8 月 5 日曾给郭沫若写过一篇关于读《封建论》的七律,诗中写到“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此诗反应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的态度。事实上,关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毛泽东在其他场合也多次评论,如在...
查看详情>>与“如何评价秦始皇?来听听毛主席是怎么分析的”相关的文章
八路军最厉害的一个师,出了3名元帅2位大将 ,后续发展出60万军队
师长林彪(林育容),堂兄林育英(化名张浩)和林育南都是革命先驱,他们带领小弟林育容走上革命道路。
1925年秋天,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这一时期,将名字改为“彪”。
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井冈山会师,一步一步从基层军官成长。在反“围剿的大小战斗中,这个小排长锻炼成长,历任连长、营长和团长。因指挥作战有方,他的机智灵活、善用疑兵的战术风格赢得了毛主席赏识,提升很快。
经历了三年战斗磨炼,1930年6月,他已经被提升为第4军军长,时年23岁。两年后,担任军团长,已经名声鹊起。他带领部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政委聂荣臻,性格沉稳,小时候广读博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和进步杂志《新青年》中吸取政治营养。他积极加入进步学生的行列,常对同窗好友说:“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每遇国家民族大事,他总是感慨陈词,忧国忧民思想溢于言表,常书于文卷之上,教师曾誉其“资赋不凡,终非池中之物”。
五四运动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10月,奉命到莫斯科学习,学习军事。他在国外共度过了五年多时间,于1925年回国。
他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1年12月,他撤离上海,前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
他比林彪大8岁,做事风格互补,从1932年起,就开始搭档。
罗荣桓,出身乡绅世家,性格内向。从少年时代起,他就酷爱读书,不仅在学校里专心致志,而且只要一有空闲便手不释卷。参加革命之后,无论工作、军务多么繁忙,他都不改如痴如醉的读书嗜好。他常说:“不认真读书,是要受社会这把‘戒尺’惩罚的。”每逢战斗后,打扫战场时,他都要去找书。只要是有益的书籍,找到什么就看什么。1932年,红军打下了漳州城,他第一件事就是逛街买书,新书买不起,只得光顾旧书店,打起了每本一二角钱的旧书的主意。结果最后倾囊而出,高兴地买了一摞旧书。长期读书,他眼睛高度近视。
1927年,他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参加鄂南暴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
红军时期,他主要从事部队的政治工作,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款,扩大红军队伍。
师长都是精英,旅长藏龙卧虎,都是杰出人物,两位去世,另外两位成为大将:
陈光,343旅旅长,外号“陈猛子”,脾气火暴。每当危急之际,他从来没有畏惧生死。越是困难,越是有风险的大事,他都是争着干、抢着干。
周建屏。343旅副旅长,1892年生,是一位老革命。1938年因旧伤复发,在河北平山病逝。
徐海东,344旅旅长,外号“徐老虎”,一生九次负伤。抗战中转战到新四军,后来长期病养。
黄克诚,344旅副旅长,外号“黄瞎子”,眼睛高度近视。他性格很耿直,敢于直言。他有个本事--“撒豆成兵”,到哪里都能很快发展出大量队伍。
115师的团级干部将星闪烁,出名的将领很多,仅上将就有12名:
萧华,师政治...
查看详情>>与“八路军最厉害的一个师,出了3名元帅2位大将 ,后续发展出60万军队”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