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人物事件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06-04
1

焚书坑儒的原因分析,都是秦始皇个人野心作怪

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 嬴姓、名政,又叫赵政(因为出生在赵国)秦庄襄王的儿子,于公元前221年覆灭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提起“焚书坑儒”,大家估计都会想到这是由秦始皇发起的一场“思想屠杀”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不过还是批判较多……)作为一场“思想的灾难”真如大多数人们所言,此举全是弊端吗?

焚书与坑儒的动因

首先必须要提出的是“焚书”与“坑儒”是两个独立的事件,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连在一起读可能只是顺口吧。。) 焚书发生于公元前213年,儒士淳于越向始皇帝进言废除郡县制,延续分封制。遭到李斯驳斥,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列国史记,以及《诗》《书》等名篇。 引用“秦始皇 三十五年 以儒生是古非今,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史称坑儒”

原因分析

对于“焚书”,不少人会认为儒士向皇帝建议实属正常,何以会成为焚书的导火索?的确,建议无可非议,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前213年,郡县制在全国实行已久,用句俗话说就是生米都煮成稀饭了,大局已定。在这时提出废除郡县,延续分封的建议岂不是自寻死路?其二,孔子曾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儒家只谈文学,不涉军国政治。但儒士公然违逆始皇,可见其背后有极其猖獗的反叛势力(秦虽一统,但诸子百家与其余六国贵族势力是反秦的主要力量)。试想如果你是始皇,难道会甘心一统大业由于儒生而崩溃吗?焚书之举一则是为了加固思想的统一,二则也是对其他反秦势力的震慑。 说句题外话,就算是延续分封又能怎么样呢?大周天下共主八百年,还不是倒在了分封制上。晋帝司马炎实行分封制,结果又如何呢?时代在发展,旧的制度终究会被淘汰!

坑儒呢,主要动因是因为儒生“是古非今”非议嬴政,被始皇坑杀于咸阳。古有伴君如伴虎一说,见不得朝臣与读书人非议是历代皇帝的通病,不过这种简单粗暴手段实在是太过残酷,也给秦始皇带上了“暴君”的帽子。

不管是焚书还是坑儒,其根本原因就是,秦一统天下,但要坐稳天下还需要一个共同的声音来维护国家秩序。近代以来,有不少大家为始皇辩护,其中康有为曾言 秦焚书,六经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绝。”虽然言之有理,但焚书坑儒可说是好坏参半,...

查看详情>>
2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看完重新认识了他!

秦始皇
秦始皇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人生中做的大事之一。在公元前213年焚烧了书籍,还坑杀了犯禁者四百六十多人,所谓焚书坑儒,焚书不用解释,就是烧毁书籍,但是坑儒却是人们的一个误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坑儒就是挖一个坑,然后讲这些人全部都活埋,但是历史上的坑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这样。

  其实坑这种方式并不只是秦朝才有的,翻阅相关的古籍可以发现,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坑杀,是在公元前260年,白起将40万敌军全部坑杀。其实观察仔细一些的历史爱好者会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代离开了“坑”的事件。很多的历史著作都将坑当成是秦朝刑罚的一种,但其实从史记上的记载来看,似乎只有坑儒符合刑罚的定义。

  从各种古籍汇总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坑”并不是指活埋。在湖北的云梦睡虎山的秦墓中发现了关于秦朝的法律,里面明确的写着对于活埋的叫法叫做生埋,从这里开始后世关于活埋的记载都被称为生埋,知道唐代以后才开始有用坑来表示活埋的事例。

  其实我们不分析这些记载也可以想象,如果焚书坑儒是用活埋的话,在技术操作上也有很大的困难。按照活埋一个人要挖一个两立方米体积的泥土,而当时的壮丁的一个工作日就是两立方米,因此想要挖一个上百人的坑,需要挖的土地体积是非常大的,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耗费的时间也多。

  在很多古籍中对于“坑”事件的描述,几乎都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想要在一夜之间完成,所以坑是活埋的可能并不大。而且在很多的资料上,坑都与其他的字一起连用,比如坑杀,坑斩这些,所以很明显坑并不是活埋,只是说使用兵器进行屠杀而已。

  还有一点证明坑儒不是活埋的,那就是很多资料都记载,那些受害者的尸体并不是在土层之下的,相反,这些尸体是全部堆积在地面上的。在《资治通鉴》中就说道曹操为他父亲报仇,坑杀了男女数十万于泗水,造成水不流,也很明显是将受害者的尸体堆积起来的。所以说焚书坑儒很大可能并不是活埋。

  而且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只是焚书,而并未坑儒。在西汉以后,人们都说这些人是儒生,但是在原文中,却是坑术士,术士和儒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也不排除在这些术士中还有儒士。对于秦始皇,他也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蛮横无理,希望大家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


查看详情>>
3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聊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

秦始皇因为什么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这时候各路诸侯征战不休。此时虽然是周天子时期,但是这时候的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了,换句话说周天子已经成为了傀儡。这时候每一个诸侯国都想一统天下,经过了百余年的战争,进入了战国时期。

在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战国七雄的局面。战国时期虽然有战国七雄,但是仍然是存在很多小国的,最终39岁的秦始皇一统六国,这时候天下就统一了。此时战国的局面消失,进入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现如今的人们对于秦朝肯定是不陌生的,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秦朝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奠定了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这一点就已经是其它朝代无法超越的了。不过作为封建王朝的奠定者,秦始皇的名声在历史上可不好。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将三皇五帝的皇帝两字拿了出来,组成了后世熟悉的皇帝。从这时候开始,皇帝正是出现在了历史上的舞台上。对于后世的汉朝来说,对秦始皇的抹黑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才能让百姓相信汉朝才是正统。

古代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视正统的,也就是说接替的朝代必须要合乎正统。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汉献帝时期,曾经三次禅位曹丕,到了第三次曹丕才接受的,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后世对曹丕不说三道四,显得自己是“迫不得已”接受皇位的。

那么秦朝灭亡之后,汉朝的史官对秦始皇进行了模糊。焚书坑儒就是其中一个。现如今的人们对焚书坑儒肯定是不陌生的,在人们的眼中,焚书坑儒简直就是灾难。说到焚书坑儒,就会想到烧毁珍贵图书典籍,坑杀儒生。这应该是大部分人心中的焚书坑儒。可是在历史上,焚书坑儒是有很大区别的,与人们认为的有不同之处。

这里说的坑儒,其实是因为术士的原因。秦朝曾经发生朝中术士胆大包天贪污朝廷下发的科研经费的事件。其次这些术士对秦始皇进行了蒙骗,当时的秦始皇想要寻找长生不老药,术士没有找到,反而是带着家眷选择了逃跑,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秦始皇身为皇帝,肯定是接受不了自己被骗的。更为可恨的是,术士借着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机会,骗取了秦朝巨额的金钱,可是金钱到手之后,术士根本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反而是大肆挥霍了起来。试想一下,秦始皇能让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所有的术士中,以侯生和卢生为代表,进行了对秦朝骗取资金的行为。后来卢生逃之夭夭,这样的情况秦始皇才勃然大怒。为了找出这些骗取秦朝资金的人,秦始皇命人彻查此事,结果逮捕了460名罪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儒生”。

其实这时候秦始皇杀的全是术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江湖骗子。不过在被杀的术士中,肯定是存在儒生的,因此这样的情况才被汉朝的史官所痛骂。可是虽然有儒生,但是秦始皇也不可能赦免他们,毕竟他们骗取了秦朝的资金。

现如今看来,术士就是一些装神弄鬼、坑蒙拐骗的人。那么秦始皇耗费巨资追求了长生不老药,到底是不是存在此事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对于后世的王朝来说,秦始皇的功绩肯定是无法抹去的。秦始皇在汉朝及以后的王朝中,受到了很大的争议。

不过到了明朝...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