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文景之治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文景之治是“无为而治”
“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被高度推崇的一个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个盛世。既然是“文景之治”,其治理手段和政策措施,肯定是这个盛世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原因。
“文景之治”究竟有哪些“治”的内容?
一是“轻徭”。“徭”就是徭役,也就是政府把老百姓征集起来,修建大型工程。比如修水利工程,修道路交通,修边防设施,修皇家宫殿等等。
在征集老百姓的过程中,有一些是老百姓义务劳动,也有一些会发一定的补贴。不过这些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要搞国家建设。
而“轻徭”,就是很少征集老百姓干这些事,当然也就是很少搞国家建设。
二是“薄赋”。“赋”就是税收。“薄赋”就是减免税收。汉文帝在位期间,有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汉文帝十三年的时候,还全年免田税。
汉景帝虽然在收税上略有增加,但大致也是照搬汉文帝的政策。
三是“减刑”。秦朝的时候有很多严酷的刑罚,汉文帝的时候,把很有严酷的刑罚都减轻了。而一些包括“黥、劓、刖、宫”这样的肉刑,汉文帝都予以了取消。
四是“节用”。也就是从上到下讲究节约。汉文帝非常讲究节约,他在位期间,基本上没有修过什么房子。衣服也是穿了又穿,有时候甚至穿着草鞋上朝。
如果我们仔细看上面的四条措施,我们会发现,其实根本就不叫什么措施。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不做事。或者用一个比较书面的语言,就叫做“无为而治”。
我们都有个概念,一个政府要把当地的经济搞上去,那必须大干苦干。修桥补路,搞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推进等等。只有这样搞,经济才上得去。
但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文景之治”,秘诀竟然是“无为而治”,竟然是“不治”,这个怎么还能称作“治世”呢?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说没有提倡的东西。“文景之治”的时候,非常提倡一点,就是“德”。选拔官员的时候以“德”为先,官员要做道德修养的表率,同时在地方治理上要“以德化民”。
不过,“德”却是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务虚的东西。这对促进经济的发展,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所以说,当孩子们在学习这个“文景之治”的时候,会觉得迷惑不解。历史老师在讲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有些说不清,因为实在没什么“治”可讲。
然而,恰恰是什么也不做的“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理经验。
中国古代社会和其他地区的古代社会不一样。比如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社会,其能够强盛,那就是要出一位战神。只有出现了战神,他才能带着大家结束北方四分五裂的状态,征服别的地区。这样,北方才能富裕,北方的社会才会出现盛世。欧洲古代,由于处在非常复杂敏感的地域,又是海洋文明,大致和中国北方的游牧社会是差不多的,也是要能打。希腊能打,所以战胜波斯,强盛起来。罗马能打,所以战胜希腊,强盛起来。英帝国能打,所以到处都是其殖民地,让它强盛起来。
但是中国古代不一样。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社会。不打仗,不搞大型工程修建,让老百姓安心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粮食生产自然就会丰收。粮食生产丰收了,人...
查看详情>>与“文景之治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文景之治是“无为而治””相关的文章
王充赞成的无为而治是不是真的无为?
王充赞成“无为而治”,这意思在《论衡·自然》中说得明白:“蘧伯玉治卫,子贡使人问之;‘何以治卫?’对曰:‘以不治治之。’夫不治之治,无为之道也。”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与孔子同时代人,孔子到卫国时曾在他家住过。子贡是孔子的弟子。此典出自《淮南子》,最后一句“夫不治之治,无为之道也”,则是王充的点评。“不治之治”的两个案例及王充之诠释,却极易产生负面作用,有必要作点剖析。
王充说的第一个案例是曹参:“曹参为汉相,纵酒歌乐,不听政治,其子谏之,笞之二百。当时天下无扰乱之变。”汉初崇黄老之术,“萧规曹随”确是一个“不治之治”典型的案例,“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其要义在于不要扰民,不要折腾,不要朝令夕改。《史记·曹参传》有一段曹参与汉惠帝的对话,大概可以作为“萧规曹随”的经典诠释:“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皇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为汉相的曹参可以“纵酒歌乐,不听政治”。大政方针如何灵活把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具”的“法令”如何贯彻落实,以使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如此这般,“参等守职”真要“遵而勿失”并不容易。倘若相国“不听政治”,官吏扰民,何人去管?倘若相国“纵酒歌乐”,上下效之,岂不扰民?
王充所说,并非出于他的杜撰,《史记·曹参传》还有更详细的记载。“其子谏之”,乃是汉惠帝所“使”,而曹参与汉惠帝的对话,正在曹参笞子“二百”之后。对于他的“日夜饮醇酒”而“不事事”,卿大夫以下之官吏以及宾客亦“皆欲有言”,而曹参常让他们一起喝酒“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史记》以此种种来诠释“萧规曹随”,取材大有偏颇,叙述过多渲染。然王充之《论衡》,无论圣人贤人所言,经史子集所书,凡有虚妄的,夸张的,言过其实的,往往都有挑剔并以常识评说,对于“萧规曹随”的“不治之治”,却偏偏只述“纵酒歌乐,不听政治,其子谏之,笞之二百”,窃以为大有误导之嫌。
王充说的第二个案例是汲黯:“淮阳铸伪钱,吏不能禁,汲黯为太守,不坏一炉,不刑一人,高枕安卧,而淮阳政清。”汲黯是汉武帝时的大臣,以不畏权贵,敢犯龙颜,为官正直而有操守著称,以至当面批评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使帝“默然,怒,变色而罢朝”。故虽为汉武帝所敬畏却不为汉武帝所倚重,其官越当越小。他为淮阳太守,乃是“黯坐小法,会赦免官”之后的事。因为“吏不能禁”,汉武帝方才想起汲黯,让他去啃这块硬骨头的。
汲黯亦“学黄老之言”,认为“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但他的“黄老之术”与“无为而治”,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在高层辅政,他认为大政方针应当相对稳定。因此,“黯务少事”,一有机会就谏汉武帝“与胡和亲,无起兵”,多次...
查看详情>>与“王充赞成的无为而治是不是真的无为?”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