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刘季孙

发布时间:2020-06-03
1

官二代刘季孙,生不逢时到处碰壁,却又朋友相助

刘季孙
王安石
苏轼

官二代出身的刘季孙生不逢时,虽然父亲刘平曾经是北宋时的将军,但是到了他这一代,不仅家道中落,而且他只喜舞文弄墨,刀枪剑戟一窍不通,不能上战场建功立业,所以只能混迹于文人墨客之中。

文采虽出众,但也只限于风花雪月友朋唱和,既不能安邦定国也起不到励志作用。

宋仁宗嘉佑年间,靠着父辈的荫凉,刘季孙勉强在政府部门谋了一个职位,如果是抄抄写写起草个文件也就罢了,偏偏让他当了一个酒官,也就是烟酒专卖局局长。

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小商小贩打交道,无论哪个商家想卖酒,必须要得到专卖局批准,同时也必须到专卖局这里来提货。

沉浸于吟花诵月,游山玩水的刘季孙,对于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但也没有能力逆转,久而久之心情很不爽。

于是,他患上所谓的抑郁症,曾经滴酒不沾的他,学会了喝酒,不仅学会喝酒,而且每喝必醉,工作上马马虎虎,结果就出事了。

那天,不知什么风把王安石给吹来了,时任纪检委书记的王安石突击检查工作,而刘季孙醉卧在办公桌前,根本就不知道王书记来了。

王安石心里那个气呀,准备给刘季孙撤职查办,刘季孙被吓得醒了酒,哆哆嗦嗦地站在旁边等着处理。

王安石怒气冲冲地指着刘季孙,刚想开口训斥,结果眼睛被写上屏风上的一首诗吸引过去了。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这首《题屏》诗虽然有些纤柔,但也颇有韵味。

王安石是名家呀,读懂了诗中之意,风骨凛然的文人,每天与商贩打交道心里不爽呀,这是借诗明心迹呀。

后来,检查工作演变成诗歌讨论会,两人就诗词创作进行了交流,王安石点赞之后大笑离去,处分报告则扔进垃圾桶里。

醉后方知酒意浓,醒后方知心里空,后来读书成了刘季孙慰藉心灵的一种解脱方式,但他的薪酬不多,到手的钱买完书便所剩无几,家里因为他没有节制的花销,而常常陷入困顿之中,甚至为此断米断柴。

刘季孙心里烦,只能跟好朋友苏轼吐槽,隔空喊话没诚意,两人手写书信重现了“见字如见面”的友情联络方式。

工作压力大,人身不自由,经济入不敷出,家里穷得只有藏书,刘季孙把鸡零狗碎的琐事全部打包寄给苏轼。

苏轼很快回了信:“占雨又得雪,龟宁欺我哉。似知吾辈喜,故及醉中来。童子愁冰砚,佳人苦胶杯。那堪李常侍,入蔡夜衔枚。”

苏轼调侃刘季孙想雨雪兼得特不靠谱,但也肯定了他的生活态度,赞美他与当时的名士李常有得一拼,李常抄书藏书著作颇丰,也是为社会做贡献。

刘季孙被苏轼洗了脑,于是把“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念头抛开, 不仅戒了酒,还研习历史通读古书,偶尔刻个名戳把玩一番。

随着时间推移,在患得患失中,刘季孙学识渊博,正应了那句“酒好不怕巷深,”他的才气渐渐传开,虽然是酒类专卖局局长,但却往来无老板,而是和一些写诗的、画画的、书法家打成一片,米芾、张耒等等都与他谈得来。

刘季孙的朋友圈逐渐扩大,这让他在心里多少有些平衡,虽然不能外出访亲会友,但朋友们的关注以及诗词唱和,还是让他爽歪歪了。

但是,家里人却不爽了,算算刘季孙在那个...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