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唐朝灭亡

发布时间:2020-06-03
1

经历了漫长的安史之乱,唐朝在灭亡前还发生了什么?

唐朝
安史之乱

比起安史之乱前,大唐王朝远播四方的强大荣耀来,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却也有个公认亮点:命硬。

安史之乱竣事后,差点被要了老命的唐王朝,也基本是被大放血:河西走廊和安西尽数陷落,吐蕃的铁蹄一度杀到长安眼皮底下。中原大地也是藩镇四起,各处藩镇画地为牢,动不动就与唐王朝叫板,内部另有阉人朋党往返折腾。中晚唐一个半世纪里国都陷落了六次,天子也外逃了九趟,每一次都是眼看要凉凉的容貌。但纵然这样,这内外交困的大唐,竟把这绝大多数的难关都挺了已往,硬是苦撑了150年。

而且除了硬撑外,这岌岌可危的一个半世纪里,唐王朝还又缔造了一系列治国业绩。一度打服藩镇重创吐蕃,险些追近了盛唐时代的荣光。如“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历中兴”等辉煌时代,更是闪耀史册。再对比一下安史之乱刚落幕时,唐王朝那一片烂摊的容貌,就更得感伤一声:百病缠身的唐朝,能苦撑一个半世纪,确实是个奇迹。

因素一、通海夷道

一场安史之乱,唐朝遭受的一大重创,就是被“断血”。作为丝绸之路主干道的河西走廊与安西要地,险些全落入了攻其不备的吐蕃之手。除了取道回纥的草原丝绸之路外,大唐对外的陆路交通险些被隔离,经济损失无比凄惨,战略态势更严重被动。坐拥丝绸之路的吐蕃,除了能轻松享受“红利”,更拿丝绸之路当跳板,一次次对唐朝提倡攻击,甚至连长安都一度落入其手。

可是,就是在这昏暗的态势下,千里之外的东南大地,另一条对外要道,却悄然为唐朝搭起了“新血管”:通海夷道。随着唐朝造船技术的进步和对外商业的火热,东南的海上商业,也进入了繁荣期。以同时代阿拉伯人的纪录,其时性能优良的唐朝船由于体积太大,竟连波斯湾都开不进去,每次造访中东,都得提前换小船进港。

而在安史之乱大幕落下,河西走廊一片血雨腥风的年月里,劈波斩浪的大唐海船,却早为唐王朝开出了新路:以《新唐书》纪录,这条“通海夷道”以广州为起点,主要分为一条线路,一条向南抵达印尼爪哇,一条向西抵达伊拉克巴格达,另有一条更是延伸出去,直达东非海岸。换句话说,其时从广州搭船出发,就可通航全世界。

于是,从中晚唐年间起,原本就商业火热的广州,更进入了高速生长阶段。其时唐朝在广州实行优惠的商业政策,“百分之三十”的低关税与唐朝政府高效的行政效率,更叫广州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外商。唐代宗大历年间时,每年造访广州的外国商船,就有四十艘之多,广州的口岸上停泊着“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条记里估算,中晚唐时期,仅广州一地的“外国常住人口”,就有十二万人之多。

同样重要的另有政治意义,安史之乱后,广州除了是经济重镇,更是外交的“窗口”。唐朝除了要应对一拨拨藩镇叛乱,西线更要面临吐蕃的磨刀霍霍。唐德宗年间时,名臣李泌制定“困蕃之策”,通过联络大食、南诏、回纥等“邻人”反制吐蕃。可河西走廊已经陷落,联络大食就只能走海路。于是大唐的外交使节们也临危受命,一次次...

查看详情>>
2

农民战争给唐王朝以致命的一击,唐朝从此走向灭亡

唐朝
唐朝灭亡的原因

唐朝是被灭的。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帝自立,改国号“梁”,建都开封,朱温就是梁太祖。

但是因为黄巢覆亡后,唐朝中央政府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割据局面已经存在,“后梁”并没有继承唐的全部国土,只继承了唐能够控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中国开始进入又一个分裂局面,直到才统一中原及江南。元统一全国。

唐朝后期,由于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之间连年战争,向百姓增加赋税、徭役,掌权的宦官更加有恃无恐地欺压百姓,强占土地,勒索钱财,引起人民的极大不满,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到懿宗、僖宗时期,连年的天灾,使得粮食产量锐减,人民,而朝廷仍然加派赋役,于是,唐朝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爆发了。起义的领导者是王仙芝与黄巢。

起义爆发于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黄巢先后起义,后协同作战,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河南、湖北一带。不久,王、黄又分兵作战。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其众投奔黄巢,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黄巢决定东攻洛阳,而唐朝派来大军,打消了黄巢的计划。之后,黄巢率军转战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发展、壮大农民起义军。广明元年(880年)7月,黄巢利用淮南节度使高骈与中央相猜忌并畏惧起义军的形势,迅速北渡长江,于同年11月占领东都洛阳,12月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

这次农民战争,给垂死挣扎的唐王朝以致命的一击,唐朝的统治瓦解了。叛变投降的朱温,成为左右唐末政局的人物。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将内侍省数百名宦官全部杀掉,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就地正法,局面结束。天佑四年(907年),朱温废而自立,改国号梁,定都开封。唐朝灭亡了。

查看详情>>
3

唐朝灭亡后,李世民的后人都怎么样了?聊聊李世民后人的结局

李世民的后人后来怎么样
李世民的后人的结局

历代无不亡之王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寿祚至多不过300年,江山换主是一件太稀松平常的事情。每一个王朝的覆灭,命运最悲惨的无过于皇室。草不除根,后患无穷。亡了国,下面的臣子还可以摇身一变另投新主,而皇室宗亲却只能引颈就戮了。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王朝之一的唐朝,其灭亡时的惨状让人呜咽无语,朱温对待李唐宗室之狠毒,古来罕见。大家都知道,朱温本是黄巢部下,因在黄巢手下混得连命都快没了,为求自保,不得不降唐。朱温投降的消息传来,远在蜀地避难的唐僖宗高兴坏了,他兴奋得对臣子道:“上天赐给朕一员勇将啊!”

大喜之下,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兼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成了王重荣的副将。唐僖宗还给朱温赐一个名字:朱全忠。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朱全忠,一点也不忠,反成了李唐王朝的掘墓人,皇室成员几乎被气屠戮一空。

朱温降唐之后,官越做越大,做到太尉、中书令一职,权势滔天,手握重兵,宛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朱温开始有了篡唐自立的打算。

天佑元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这时一些节度使打着讨伐朱温光复李唐的口号联合起来,准备对朱温用兵。朱温整顿兵马,在出征前,担心唐昭宗在背后搞些小动作。下令手下将士闯入皇宫将唐昭宗杀害,年仅38岁。杀害了唐昭宗后,朱温立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

次年,朱温指使蒋玄晖将唐昭宗诸子-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祕、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琼王李祥等人全部缢杀,然后投尸于九曲池中,算是彻底断绝来自皇室的隐患。唐昭宗仅余一子,因先前被心腹大臣带回婺源老家,得以保存血脉。

在完成对李唐皇室的清洗杀戮之后,再无人能阻挡朱温之立为帝的步伐。元祐四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封为济阴王,仅过了一年,也被朱温毒杀,时年17岁。子孙遭此厄运,这或许是大唐盛世奠基者李世民所没有想到的。

不知道是冥冥中自有定数,还是历史的轮回。700多年后,李自成在陕西起事,战火绵延大半个中国,农民军“凡所攻陷,劫掠焚毁,备极惨毒,而宗藩罹祸尤甚”。朱明皇族子孙被捕杀者不计其数,仅在山西一地,李自成农民军就杀掉朱姓子孙10000多人。兵锋所向,朱姓王爷几无活口。需要说明的是,李自成并非李唐宗室后人,朱元璋跟朱温也无宗亲、血缘关系。


查看详情>>
4

立国二百九十年后,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唐朝落幕

唐昭宗
唐朝
唐朝历史
唐朝灭亡

乾宁五年,朱全忠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唐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全忠手里。于是,乾宁五年八月,唐昭宗从华州回到长安,同时宣布改元“光化”。唐昭宗回到长安后,宦官和朝臣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发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进行垂死挣扎,策划废黜唐昭宗,拥立太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唐昭宗幽禁于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饭食从墙脚挖的小洞里送进去。但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想将包袱甩给朱全忠。朱全忠并不是傻瓜,相反,他派人将搞政变的宦官一个个都暗杀了。光化四年,李全忠拥立唐昭宗复位,唐昭宗改元为天复。

在唐昭宗后期,面对朱全忠日益强大的势力,李克用、李茂贞等藩镇联合起来与之对抗,双方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宫廷内,唐昭宗希望能够诛尽宦官。枢密使宦官韩全诲,早有防备,他拉拢李茂贞,挟持唐昭宗逃往李茂贞所在的凤翔。朱全忠见状,也率领大军西进,企图夺回唐昭宗。朱军包围了凤翔,李茂贞困守其中。凤翔完全与外界隔绝了一年多,粮食及各种物资越来越缺乏,大雪天寒,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唐昭宗虽贵为天子,但也同样少衣缺食,他的子女连粥汤都喝不上。唐昭宗万般无奈,只得出卖自己的御衣以及皇子们的衣服买些豆、麦,“于宫中设小磨,遣宫人自屑豆麦以供御”。围城中,因饥饿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直到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李茂贞实在守不下去了,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并将他们的首级连同唐昭宗,都交给城外的朱全忠。朱全忠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朱全忠回到长安,命令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统统赶到内侍省,并将他们全部杀掉。

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全忠“解决”了,但唐昭宗却完全落入了朱全忠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大概是为了“报答”朱全忠,唐昭宗任命朱全忠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其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将御笔题《杨柳词》五首,赐与朱全忠。而此时朱全忠的狼子野心已现,怎会看中是这些呢?

天复四年正月,朱全忠将唐昭宗迁到重建的东都洛阳并在途中杀害了所有的皇帝侍从。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八月十一日夜,唐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全忠部将蒋玄晖等带领一百多人来到皇宫,说有紧急军情面见皇帝。唐昭宗的一个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被乱兵挥刀杀死。蒋玄晖等闯入内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唐昭宗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宫外嘈杂,暗觉不妙,急忙起身,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李昭仪用自己的身体护着皇帝,蒋玄晖等便将时年三十七岁的唐昭宗连同李昭仪一起杀害了。

纵观唐昭宗的一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