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袁天罡推背图预言了武则天称帝?
《推背图》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本奇书,是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师徒二人一起推演出来的未来千年之后发生的事情,这本书被唐朝皇室秘密收藏,后来被人奉为至宝。因为它非常的神奇,里面很多事情的发生都被他们预言到了,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本书是非常神奇的。那么推背图哪些预言应验了呢?这本书究竟是不是真像传言一样预言精准呢?
因为这本书非常的特别,所以在宋朝的时候就将这本是列为了禁书,即使是这样还是在之前的时候被人流传出去了。宋太宗为了让这本书不被人知晓其中的预言,所以就将在这本书的顺序打乱,并且伪造了很多的假图流传出去。所以在民间有很多的推背图的版本,而这些推背图并不是真正的原著,真正的推背图一直在皇宫中收藏着。
推背图中有预言唐朝的国运,是当时唐太宗命著名的预测家袁天罡预测一下大唐之后国运的,没有想到袁天罡的徒弟李淳风会将两千年以后的事情也推算了出来。当时李淳风夜观天象进行推算,没有想到这一推算就不可收拾,一直推算到了中国成立两千年之后的国运,而袁天罡见他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非常的痴迷于推算,所以就推了他后背,告诉李淳风,天机不可泄露,让他休息,这也是推背图的来历。
当时的李淳风已经推算出了60个卦象,里面已经清晰的预言了未来千年的国运和重大时间,因为本书的神奇之处,所以很多的人都想要收藏这本书,只是这本书都是由图画,卦象,以及古代文言文所铸成的,几乎很少有人能够看懂这本书。
第一象说,天下治乱的历史就跟日月循环、昼夜反复一样。之后的五十八象,每一象都是对未来的历史事件的推测,比如前十象,详细地预言了唐朝未来的历史,包括武周代唐、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接下去就是唐朝以后到现在新中国的历史,提及了赵匡胤统一、王安石变法、靖康之耻、燕王朱棣夺位、魏忠贤乱国、太平天国、日本侵华、文化大革命等。而之后十几象则是目前尚未发生的未来,其中有机器加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最后是世界大同。最后一象呼应第一象,表示治乱说不尽道不完。
在《推背图》的第3幅,也称为第3象,这幅图有“丙寅”的字样,接着便是八卦中的卦象。箴言诗表达的较为含蓄,但是结合“颂”的内容就可以很明了地表达出意思了。图中的女子手握一把刀,意是从武,然而头上的装饰更可看出是帝王的装扮,隐含之意便是一女子称帝。在箴言诗中提到“日月当空”、“不文亦武”,很显然是在指武则天了。武则天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在14岁那年被选入宫成为李世民的一个才人。
太宗死后,李治继位,把身处感业寺的她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又册立为皇后。由于李治体弱多病,所以常把朝中之事交予皇后处理。在高宗死后,武则天也曾立过两个儿子当皇上,但仍然是大权在握,亲临政权。不久,她便自己当上了皇上,并改国号为“周”,诛杀了大批宗室大臣。这段真实的历史在《推背图》的预言中是有据可循的。“参透空王”,“重入帝王宫”,说的就是武则天削发为尼并两次进宫的经历,“遗枝拨尽”说的就是诛杀宗室大臣...
查看详情>>与“袁天罡推背图预言了武则天称帝?”相关的文章
谈谈历史上武则天为什么最后能称帝,走向权利巅峰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无能而又优柔寡断,且非常的宠信武后,故而她早在高宗在世之时便已经攫取了最高权力,其实际上统治中国的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极度轻视女子的儒家思想开始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武则天何以能突破重重束缚,走上权力之巅呢?虽然后唐乃至后世的历史学家对武则天极尽歪曲污蔑之能事,但始终无法改变这样的基本事实,即武则天之所以能登上权力之巅,最根本的原因乃是由于她身上具有的许多特质。
第一, 显赫的家世。
后唐的史学家诬蔑武则天是商人之女,可实际上她的父亲武士彟出身于山西
太原的名门望族,与唐高祖李渊早已相识,李渊甚至在太原起兵之前曾多次登门拜访,交情自然非同一般。隋末天下大乱之时,武士彟为鹰扬府队正,先资助李渊起兵,后追随李渊任行军司铠。 唐武德年间,出任工部尚书的要职,后迁荆州都督,加封为应国公。而武则天的母亲,即武士彟的侧室,乃是唐高祖李渊亲自指定的,是隋朝皇室杨氏家族的女子。
武士彟所谓的商人身份,乃是因非家族中的长子,不能继承爵位才做过几年木材生意而已。要知道,初唐门阀制度的影响仍然远远超过科举,假使真的是商人之女,如何能被选进皇宫?
第二,无可争议的美貌。
武则天十四岁便入选唐太宗的“才人”,入宫后与高宗李治相识,后者
随即一见倾心,念念不忘,容貌之美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 具有过人的政治天赋、精于权谋。
武则天正式入唐高宗后宫之时,立刻面临两位看起来拥有压倒性优势的
对手的竞争:早已受到高宗宠幸并且诞下皇子的萧淑妃和家世显赫的后宫之首王皇后。然而,武则天发挥自己精于政治的天赋,通过一系列的阴谋手段,迅速完全彻底的将前两者击败——公元655年阴历10月,朝廷以阴谋毒杀高宗为由,将她们贬为平民,而其家族全部成员都被削职为民,并流放到岭南,与此同时,胜利者武则天则迅速被正式立为皇后。
武则天依靠自己的魅力迷住、进而完全控制住唐高宗,然后再利用手中的皇后地位和权力,向朝廷内部、以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和诸遂良为首的,反对自己的官僚集团发起攻击。武则天选择了同样是元老重臣的李世绩和科举出身的李义府为同盟,进而再利用朝廷中那些野心勃勃的中层官僚,通过持续不断的诬告和陷害削弱了高宗对长孙无忌等人的信任。最终,长孙无忌在流放地被迫自尽,诸遂良则死在流放的途中,武则天再次获得了胜利。
第四, 武则天意志顽强且心狠手辣到冷酷的地步。
王皇后因为膝下无子,又喜欢小孩子,故而经常逗武则天生的小公主玩,武
则天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等到某天皇后逗弄完公主离去后,她立刻把公主,自己的亲生女儿给闷死,然后让被安排的高宗来看女...
查看详情>>与“谈谈历史上武则天为什么最后能称帝,走向权利巅峰”相关的文章
为什么武则天改朝换代如此的顺利?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公元705年(即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
武则天建立的周朝前后总共存续了15年之久,考虑到她在称帝之时已经是67岁的高龄,足以说明其改朝换代的过程肯定是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制和反对,原因何在呢?
改朝换代,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都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但凡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都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我们就从武则天称帝之时大唐帝国内部的这些集团的角度出发,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第一, 李唐皇族。
武则天早在被唐高宗李治正式立为皇后之时起,便已经在深度参与大唐的国是,更是在公元674年被尊称为“天后”,与李治的“天皇”并立,史称“二圣临朝”。由于李治一直重病缠身,基本上都是武则天在行驶皇权,深谋远虑的她自然而然、竭尽所能的利用一切手段,对李唐皇族的诸王们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屠戮和贬谪,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轻易放过。
如此一来,等到武则天改朝换代之时,宗室王爷们手中既无可供立足的尺寸之地,也没有足以反制的军队,以至于企图发起挑战的李贞和李冲父子,仅仅依靠散家财来募兵,结果召集起来的几千名散兵游勇在得到朝廷发兵平叛的消息之后随即溃散,李贞父子兵败自杀,没有对武则天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武则天随即用更加酷烈无情的手段对付李唐皇族,无论有罪无罪的都遭到蓄意的杀戮,侥幸生存下来的,只有流放到大唐帝国偏远之处的儿童和她自己的直系后代。
第二, 朝廷内部的文武官员。
精于权谋的武则天采取了两个关键性的措施来实现她对整个朝廷的严密而有效的控制:扩大手中的帝权,削弱宰相们的相权;扩大科举的规模,用新晋士族来压制旧的门阀贵族。
唐朝的宰相职位可以授予三省六部之内的高级官员,总数最高可以达到15人之多,其职责是辅弼天子处理国政,指导下级官员和直接掌管政务,从而使宰相集团成为了政府内部文武官员的首脑,不可避免的与皇权发生冲突。对此,经历过立后风波的武则天体会比其他人更加的深刻,于是乎她通过频繁的任免宰相来缩短其任期,再不断的将宰相外派地方和安排很多的兼职等措施,让宰相集团内部完全无法形成统一的集团意识,将其最大限度的削弱。
武则天扩大科举制度的范围,首创了殿试,加强了皇权本身对新晋士族的影响,再通过在试题中反复强调对人君的忠诚:“夫人臣之于君也,犹四支之载元首,耳目之为心使也。”从而成功的获得了中下层官员的忠诚和支持,牵制和制衡了上层的宰相集团。
第三, 地方官吏和底层民众。
武则天虽然改朝换代,但是对帝国的统治基本上完全沿袭了唐朝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权力斗争基本上局限在京城之内,对地方官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以至于将她的“周”朝当作唐朝的自然延续,心安理得顺理成章的接纳了。
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来说,武则天算不上一位特别苛刻的皇帝,甚至可以算得上“仁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