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清平乐》曹皇后

发布时间:2020-05-26
1

曹皇后竟然对大才子苏轼有救命之恩?

《清平乐》曹皇后
曹皇后
曹皇后救苏轼
苏轼

  《清平乐》收官了,一代明君宋仁宗的一生在他人生落幕的那一刻令人动容,个人觉得江疏影和王凯的那最后一场戏真得是“极好的”。但仁宗走了,曹皇后还活着,还有路要走。那么,我们也来看下曹皇后的人生落幕。

  那一年,是元丰二年。

  曹皇后这一生经历了大宋朝的两次变革,第一场是陪着她的丈夫仁宗一起经历的“庆历新政”,由范仲淹等一干人主持,也是《清平乐》中所呈现的那一次变革;第二次则是晚年所经历的“熙宁变法”,由王安石等主持。这两次变革都点到了大宋王朝的痛点堵点,但却因为主政官员及当家的官家个人品质和才能而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局面。王安石变法虽然得以推行,但其用人的确值得考究,所谓的“新党派”蝇营狗苟争名夺利者居多,从神宗开始,新旧党争此起彼伏,整个朝堂再无宁日,这也导致了北宋王朝的最终覆灭。而这其中一桩著名事件便是乌台诗案。

  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在《清平乐》中他只是个打酱油的,匆匆一瞥,那句“何须出处”让世人为之惊叹。但苏轼毕竟文采飞扬,棱角分明,在安石变法初期,他在故乡丁忧,返京途中所见所闻令他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新党派”的对立面,但是个人觉得其实从苏轼自己而言,他并无所谓新旧党派之分。但政治上从来就没有你想不想,只是看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本来以苏轼的才能做京官是没问题的,但与新党不和,只好外派了,从杭州到密州,又到湖州,到了元丰二年,刚刚到任湖州的苏轼被罗织到一桩大案——乌台诗案。可能很多人都读过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的那两首绝命诗,我们可想他在狱中所饱受的摧残有多么严峻。

  可是就在苏轼等着上断头台的时候,转机出现了。后宫里垂危的老太后仁宗的曹皇后发话了。据说,曹皇后之所以知道苏轼以诗下狱将死之事,是因为王安石的上奏。私下里,王安石与苏轼关系很好,而且一度苏轼也在王安石归隐的钟山一代寻找最后栖息地,以便日后归隐,好与王安石朝夕相伴。政治上的对头,并不妨碍个人生活里的知己。曹皇后听闻苏轼将被处死,很震惊,她便找到神宗,“嘗憶仁宗以制科得軾兄弟,喜曰:『吾為子孫得兩宰相。』今聞軾以作詩繫獄,得非仇人中傷之乎?捃至於詩,其過微矣。吾疾勢已篤,不可以冤濫致傷中和,宜熟察之。”“吾为子孙得两宰相”这句话在《清平乐》中苏轼兄弟首秀时有显示,那个桥段处理的也很感人。仁宗真的很爱惜人才,对苏轼的才学很欣赏。曹皇后便说起了这段故事,国朝从没有因为写诗而下狱致死士大夫的,大宋朝一直是善待士大夫的,苏轼不就是写了几句子虚乌有的诗吗?“其过微矣”。而且现在我也病重了,就看在我的面子上,网开一面吧。神宗难道不爱才吗?也爱,但有时候局势并不一定由他来左右。但有曹皇后出面,苏轼逃过了这一劫,贬往黄州。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苏东坡,那一篇篇惊世之作便是在这场劫难之后出现的。我们都应该感谢曹皇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