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蔡京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0-05-30
1

北宋末年的高俅怎么死的 他与蔡京的结局有什么不同吗

北宋
高俅怎么死的
高俅的下场

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能,最后靖康之耻,宋皇室以及王公大臣基本都成了金人的俘虏。而当时,赫赫有名的高俅和蔡京这两个大奸臣却销声匿迹了。那么,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去了哪里,还有高俅怎么死的?

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秘书,不仅会诗词歌赋,写得一手好字,还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他先是被苏轼推荐给了宋徽宗的姑父王诜。后来,他又被推荐给了宋徽宗,他对宋徽宗百般讨好。老板很高心,大手一挥将高俅安排去管理禁军。

高俅不仅恃宠营私,将禁军当自己的私役,而且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就是哄一哄宋徽宗开心。于是军队纪律废弛,成了无用的摆设,面对金兵南下,北宋的禁军不堪一击。

靖康元年,宋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而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随行,组建了宋徽宗的亲信小班子。

后来,高俅和童贯闹矛盾,高俅以生病为由,没有继续南行,提早回到了开封,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躲过一劫。而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恶人没有恶报,天理不公呀!

但是他在回到开封不久后,就病逝了,这也是一种报应。但就这样一个大奸臣,死后,天子竟然挂服举哀,给足了他死后的各种殊荣,真是好大的讽刺呀!

说完了高俅,再说蔡京。蔡京通过科举制,一路升迁到宰相之位。这是一个大狠人,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他写得一手好字,位极人臣,但却是一个贪婪自私的小人。他为了上位,诬陷忠良,贪财好利,并且大兴花石纲,劳民伤财,致使北宋糜烂不堪。

正是由于蔡京的贪婪,才是宋徽宗对其越来越讨厌,最后令其辞官回家。但他却不甘心,利用自己的势力,第四次东山再起。但这次的好运气可算用完了,靖康元年,因金军南下,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边事日紧,蔡京举家南下,逃避战乱。

当时,天下人都认为蔡京为六贼之首,各种弹劾满天飞,他被接连贬官,最后客死潭州,终年八十岁。

总之,这高俅和蔡京两大奸臣均在靖康之耻之前就去世,因此躲过了成为金人俘虏,被各种羞辱的悲惨命运。

查看详情>>
2

祸国殃民的蔡京怎么死的?他最后死在什么地方呢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祸国殃民的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想必很多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兴化仙游人(也就是今天的福建莆田),《宋史》评价他为奸臣,说他惑乱人主、结党营私,致使官风败坏、民不聊生,是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是祸国殃民的“六贼”之首(蔡京、朱勔、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排名分先后,哈哈。

简单说说他的生平,24岁中进士第,要知道当时考进士可比现在考清华北大难多了,接着开始当官,从辽国出趟差回来,当上了中书舍人,这个官应该是正四品,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位不太清楚,有知道的同学可以科普一下。他靠支持王安石的变法起家,他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对了,他们兄弟两个同年考中的进士,很牛吧?王安石也很赏识他,有意栽培他,后来司马光上台,废除变法,他又投靠司马光门下,八面玲珑的政治本领开始显现。

艺术家宋徽宗赵佶即位后,他受弹劾被贬杭州,三年后才通过讨好来杭州出差的太监童贯得以翻身,从此开启他四起四落的宦海浮沉之路,四次罢免宰相,又四任宰相,第四次当宰相时已是78岁高龄,简直就是个政坛不倒翁,说白了离不开他会钻营,投徽宗所好,在徽宗面前,“专察其意图,竭四海九州之力以奉之”,徽宗喜欢奇花异石,他弄了个“花石纲”;徽宗崇尚道教,他编了个“道史”,全国各地建道观,同时他自己也没闲着,穷奢极欲,生日时大小官员都要送礼,名曰《生辰纲》,水浒里面“智取生辰纲”说的就这事。

历史对他的理政建树以及文采、书法造诣的评价就不在这里叙说了,说个他的小故事,由于争权夺利的原因,后期蔡京跟他儿子蔡攸各立门户、反目成仇,第四次罢相时,徽宗让童贯和蔡攸去找蔡京,让他主动写离职申请,蔡京摆酒招待,边喝边哭说:“京衰老宜去,而不忍遽乞身,以上恩未报,此心二公所知也。”旁边的人听说他称儿子蔡攸为“公”,皆窃笑。第二年金军南下打过来了,徽宗让位钦宗赵桓,把蔡京贬到韶州(现在的广东曲江),走到长沙时就死了,时年八十岁,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查看详情>>
3

臭名昭著大宰相蔡京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死前他都想着要吃包子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臭名昭著大宰相蔡京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蔡京(1047-1126),福建仙游人,字元长,为徽宗朝“六贼”之首。“元更化”时,他力挺保守派司马光废免役法,获重用。绍圣初,又力挺变法派章变行免役法,继续获重用。首鼠两端,投机倒把,是个被人不齿的机会主义分子。徽宗即位,因其名声太臭,被劾削位,居杭州。

适宦官童贯搜寻书画珍奇南下,蔡京变着法儿笼络这位内廷供奉,得以重新入相。从此,赵佶像吃了他的迷魂药一样,言出必从,计无不售。从此,无论蔡京如何打击异己,排斥忠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宋徽宗总是宠信有加,不以为疑。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掀起,宋徽宗虽然迫于情势,不得不降黜一下,外放一下,以抚平民意,但总是很快地官复原职。从他登基的崇宁元年(1102年),任蔡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起,到靖康元年(1126年)罢其官爵止,二十多年里,赵佶四次罢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赵佶还倚重这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直到自己退位。

在《水浒传》、《金瓶梅》和《大宋宣和遗事》这三部古典小说里,都读到了蔡京。一般来讲,历史人物都在史籍中存在着,而他却进入口述文学的话本范畴,被说话人予以演义,说明这个人物值得关注。一位曾经拥有天大的权力,曾经贪下天大的财产,曾经陪着那个帝王宋徽宗,将北宋王朝玩到亡国的,坏得不能再坏的败类,最后的下场,却是谁也无法想象得到,竟活活地被饿死了。这样的一个离奇情节,着实匪夷所思。其侈糜豪富,其穷奢极欲,其享尽荣华富贵的一生,反差之强烈,对比之悬殊,令人咋舌。

回想昔日权衡一时又是大书法家的蔡京,身后落得饿死,不由的使人想到因果报应一说。根据宋人罗大经的记载可想而知,太师府的厨房里,有缕葱丝者,那也必有剥蒜头者,择韭菜者,切生姜者的各色人等,是毫无疑问的了。连料理佐料这般粗活,都如此专业化分工,以此类推,红案白案,酒水小吃,锅碗瓢勺,油盐酱醋,更不知该有多少厨师、帮手、采买、杂工,在围着他的这张嘴转。即使当下一个五星级大饭店的餐饮部门,也未必细到连缕葱丝都专人负责。由此可见,这位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权奸,也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巨贪。在其当朝柄政,权倾天下,为非作恶,丧心病狂之际,那腐败堕落、淫奢糜烂的程度,到了何等地步。

宋徽宗做皇帝,在政治上一塌糊涂,在经济上一塌糊涂,在军事上,抵抗外侮上,尤其一塌糊涂,在私生活的荒淫无耻上,最为一塌糊涂。

而所有这些一塌糊涂,无不与蔡京这个位列中枢的决策人物有关。这位混账帝王,对蔡京四起四落,信,疑,复信,复疑,到最后深信不疑,终于,金兵渡河,国破家亡,他和他的儿子,徽、钦二帝,成为俘虏,被押北上,关在黑龙江依兰,也就是那时的五国城,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北宋完了的同时,蔡京终于走到头了,老百姓等到了看他垮台失败的这一天。据《宋史》:“钦宗即位,徙(蔡京)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年八十。”“虽谴死道路,天下...

查看详情>>
4

蔡京怎么死的?其实说他饿死街头并不靠谱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蔡京怎么死的?

关于北宋奸相蔡京之死,有个《饿死街头》的轶事典故,出自南宋人王明清的挥麈三录三卷之《挥麈后录》。文中记载“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指出蔡京被贬儋州时,携带大量金钱,但因老百姓痛恨他,不卖他东西,最终饿死在路上。这真是事情真相吗?

经查,王明清所作《挥麈后录》,原名为《挥麈第三录》,成书于南宋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内容主要杂记宋朝野史实。也就是说,关于蔡京饿死街头就一段野史,并不一定真实。一般来说,野史有两个出处:一是来自民间传说,当然民间传说也有真实的,比如前段时间发掘的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二是作者的虚妄之言,往往个人感情比较重。再查,王明清的家庭背景,发现他的外公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曾布。曾布原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的重要助手,后因不满市易法,政治倾向转为中立,继而同新党重要人员进行内斗,先后与章惇、韩忠彦、蔡京等人爆发矛盾。由此可见,王明清可能受其外祖父的影响,夸大其词,造谣污蔑于蔡京。

此外,抛开王明清外公与蔡京的恩怨不说,就是蔡京怀惴万金,饿死街头也有悖于常理。在信息网络不通的过去,寻常老百姓怎能个个识得蔡京本人?就是个朝廷通辑犯,也没有听说饿死街头的呀!何况,蔡京贬官路上,怀惴万金,难道就没有一个贪财之人昧着良心出高价卖他食物?是他手下之人不为他服务?还是他们被都被人认出,而买不到食物?寻常老百姓当真能将他手下之人认了个全乎?一系列疑问,都说明,蔡京怀惴万金不可能落到饿死街头的下场。

事实上,蔡京当时虽被贬官,但毕竟余威尚在,当时朝中仍有许多官员,不乏宰相吴敏、国子监祭酒杨时等朝廷重臣,认为宋钦宗对蔡京的处罚太过,为他作过辩护。朝中尚且如此,民间又何以至人人喊打的境地呢?何况,他之前也多次被贬官,都没被饿死。那么,蔡京是怎么死的呢?南宋著名史家宋·徐梦辛《三朝北盟会编》巻的记载应是真相:

蔡京于德安府被南迁之命,七月甲申到潭州。据随行干当人魏觌状:蔡京鄂州扶疾前来潭州,沿路大暑,愈觉羸困,昏卧不省,粥食不进,乞差医职前来看治。州差医助教谭从义、易缓看医。是日,管押官修武郎监德安府税赵康转申:蔡京於此日为患身故。州差保义郎城东巡检王从礼、迪功郎长沙县权县事董陟前去审实,得在崇教寺因患身故。州司於崇教寺之侧拘葬。

写明蔡京在鄂州生病,又长途跋涉前往潭州,再加上中暑昏死,最后吃不进饭衰竭而死。

查看详情>>
5

要说蔡京怎么死的,其实都是人们恨死了他而编出来的故事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千百年来,蔡京都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千百年来也都为人所不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流行为很多历史上的恶人翻案,当然也有人为这位“大奸臣”站出来说话。

我们先将小说中描写的那个蔡京扔到一边,从历史的角度重新来看这个人。蔡京四岁就能背诵经典,二十三岁中进士。后来蔡京被王安石看中,于是有机会出使大辽,为大宋立下了大功。在宋徽宗时期又五次当上当朝宰相,这样一个人忠奸与否也很难判断。

但是蔡京没有干过坏事吗,当然不是。蔡京干的坏事也不少,就如蔡京拥立新法,为了维护新法所以大肆铲除异议。另外蔡京就是常常给宋徽宗进谗言,向宋徽宗传递的价值观就是,人生短短数十载,在及时行乐。以至于宋徽宗真的觉得自己很有钱,大兴花石纲,导致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另外就是和高俅、童贯等人沆瀣一气,把北宋搞的乌烟瘴气。

但其实把北宋搞乱的也并不是蔡京,蔡京只不过是一个阴险聪明又自私的人罢了,真正得宠的是高俅,真正掌权的是童贯,所以说要是蔡京把北宋给覆灭了,还真是高看蔡京了。那么蔡京难道还是个忠臣了吗,也自然不是。蔡京绝对算不上一个好官,因为他没有以天下人为己任,但是说蔡京是大奸臣,高帽戴的未免也太高了。至于他到底是忠是奸,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蔡京怎么死的

靖康元年的时候,金朝的军队南下,宋徽宗禅让了皇位给宋钦宗,边关的战事日益紧张。于是蔡京就举家开始南下,逃避当时的战乱。但是当时的人都认为蔡京是导致朝廷败坏的“六贼”之首,于是关门纷纷开始上书弹劾蔡京。

蔡京也因为受到弹劾,而遭到了贬官,先是被贬成了秘书监去到了南京,后来又遭到了接连的贬斥,迁官韶、儋二州,最后在潭州的时候,病死在了那里,时年八十岁。但是民间又有很多留言说,蔡京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活活饿死的,而这个饿死也不是简单的饿死,而是被百姓们活活饿死的。

据说当时蔡京被流放之间,压着已经给自己装了一大船的珠宝,所以蔡京显然是有钱能够买东西吃的,所以饿死就没那么简单了。其实是因为沿路都百姓都非常憎恨这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都不肯卖给他事物。从开封到长沙,这三千多里的地,蔡京很难能够买到东西吃,一路上都是饥寒交迫,年过八十的蔡京病困交加,很快就死了。而且死了之后连棺木都没人卖给他,只能草草地用布裹了尸体。埋到了专门收葬那些贫病没有家人的地方。

其实这个说法并没有多大的可能性,因为蔡京是政府的高官,不可能一路上的百姓都认识,当时又没有电视网络,所以这一点很难做到。另外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蔡京有那么多钱,怎么可能一口饭都买不到。要说蔡京怎么死的,其实都是人们恨死了他而编出来的故事。

查看详情>>
6

关于蔡京的结局,虽然他活到80但不是寿终正寝而死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翻开《宋史》,有一个劣迹昭著的名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他就是北宋头号弄臣蔡京。这个连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的权相,活了八十多岁,跨越了三朝皇帝六十余年的统治期,在朋党势力此消彼长的这六十余年,蔡京的宦海生涯绝对算是个奇迹,然而,这样的为官奇迹,对北宋而言实际是一场灾难。1126这个年份也许不被人注意,就在这一年,蔡京被罢相,而时隔不到一年,风雨飘摇的北宋便宣告了灭亡。

说起蔡京的发迹史,不能不提及那场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由于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依托裙带关系,蔡京很快便由一介推官升任负责朝廷机要的中书舍人,不久又知开封府。举步维艰的王安石需要变法的得力助手,但这位激进的改革者在扩大新党阵营的时候,却吸纳了太多的投机分子,身负京畿要职的蔡京便是其一。当神宗贲志而殁,少年哲宗被保守的高太后控制,王安石变法也便走到了尽头。彼时,司马光等一班旧臣再执权柄,开始实行“元祐更化”,全面推翻变法成果。按理说,身为新党成员,蔡京少不了成为旧党的攻击对象,但见风使舵的性格却使其避过了党争的锋芒。据说司马光当政后,曾限令各地在五日之内将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改回原来的差役法,当时很多官员都觉得时间太短,偏偏蔡京欣然受命,“悉改畿县差役,无一违者”,看到昔日为王安石变法摇旗呐喊的新党干将转过头来为旧党不遗余力,雷厉风行,司马光不禁大喜道:“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

由于蔡京“及时”改变了阵营,使得其安然躲过了党争的漩涡,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而此后,当高太后一命呜呼,哲宗亲政,重续神宗遗志,本已是“旧党”一员的蔡京再次使出了他“随风倒”的本事,看到新党再次当朝,蔡京摇身一变又回复到了他“新党”的身份,当新党首领章淳提出要改革现行的差役法,蔡京立刻举双手拥护:“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当年创下五日之内执行差役法纪录的人是蔡京,彼时,第一个站出来积力要废除差役法的人依然是蔡京,其首鼠两端左右逢源之功由此可见一斑。很快,这位“识时务”的臣子便获得了宋哲宗的信任和赏识,禄位官爵自不消说。

蔡京真正凭借投机钻营的手段爬上北宋权力的巅峰,是在徽宗朝。元符三年(1100),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徽宗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久蔡京便被徽宗赐了个杭州洞宵宫的闲差。但守着西湖的蔡京哪肯甘于寂寞,当他听说徽宗宠信的宦官童贯到江南为新皇帝搜罗奇珍墨宝,书得一手好字有着极高艺术悟性的蔡京,终于发现了一条可以向徽宗这位艺术家皇帝示好的捷径,他不仅厚贿童贯,而且替其广泛搜罗了大量江南书画。满载而归的童贯回京后便对徽宗极力美言,而徽宗对这位先朝臣子的艺术鉴赏力也颇为认可,于是不久便将蔡京召回京师。摇着蔡京手书的折扇,独创“瘦金体”的宋徽宗不仅将这位书家臣子看成了自己艺术上的知音,更因其曾是新党“干将”,对其青眼有加,他曾语重心长地对蔡京道:“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之,两遭更变,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

查看详情>>
7

最后蔡京怎么死的?饿的老眼昏花的他只能吞口水而去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最后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书法极佳。就连恃才傲物的大书法家米芾都曾表示,他的书法赶不上蔡京。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谁最牛?”米芾答道:“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

米芾说:“当然是我了。”

都说“字如其人”。这规律至少不适合蔡京。当年他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但因为其声名太恶劣,被人用书法远不及他的蔡襄替换了。

蔡京是个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这用咱老百姓的语言就是,“墙头一棵草,风吹两面倒”。当初王安石变法,火头正旺之时,他积极表态,支持《免役法》,从此成为变法大军中的有生力量。变法失败后,司马光上台,命令各地方5天内废除所有新法。大家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担任开封府一把手的蔡京,却奇迹般地在5天之内废除了府界十多个县的免役法。司马光由衷地表扬他有水平。由此,蔡京也就摇身一变成为保守党中一员干将。

蔡京在政治上的两面三刀也一度给他带来了麻烦。司马光死后,他屡屡受到谏官弹劾,倒了好几年的霉。

宋徽宗刚上台时,蔡京被贬到了杭州。那段日子无疑是蔡京人生中最失意的阶段。他天天都在冥思苦想,如何重新回到中央去。

是童贯给他带来了机会。

当时,内廷供奉官童贯受宋徽宗的派遣来杭州设明金局,收罗文玩字画。蔡京闻讯大喜,立刻与童贯拉上了关系,请他吃喝玩乐,“不舍昼夜”。蔡京还站在专业的角度为童贯出谋划策,使杭州城里流藏民间的几件传世之作,全部落人童贯手中,其中,有王羲之的字、顾闳中的画,还有宋徽宗梦寐以求的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让童贯在宋徽宗面前格外得宠。

在童贯的大力举荐之下,加之宋徽宗十分欣赏蔡京的字画,蔡京终于再一次回到权力中心,做了宰相。

虽然偶有起伏,蔡京还是牢牢掌握朝政达20多年,硬生生地把北宋王朝变成一个政治极度腐败、小人猖獗横行的最差时代——这样的时代,多半以闹剧开场,以悲剧收场。

等到北宋玩完的时候,蔡京也就走到了尽头。

宋徽宗迫于内忧外患,提前把皇位传给宋钦宗。宋钦宗一上任就把蔡京拿下审查。虽然蔡京罪孽深重,无奈宋太祖老早就立下祖训,不得擅杀文臣,因此判了一个流放,把已经80岁的蔡京踢到岭南去了。现在的岭南当然是富庶一方之地,引来无数外来工竞折腰,但在北宋时期还未得到开发,瘴气凶险,加之路途迢迢,实在是惩罚罪人的绝佳去处。

可蔡京还没品尝到美味的荔枝,就死在路途上了。他是被饿死的。

是他身上没带足够的钱财吗?不是。蔡京从首都出发时,把平时搜刮的钱财装了满满一船,还带了三个女人路上解闷。他也没做好挨饿的准备,毕竟在商业高度发达的宋朝,有钱能使鬼推磨嘛。可诡异的是,一路上没有一家商贩做他的生意。老百姓似乎不约而同地商量好了,不卖给蔡京一粒粮、一滴油、一根菜。到旅店住宿,老板一见他的面,哐当就把门关了。

最后,在一家破庙里,饿得老眼昏花的蔡京,吞着口水死去了。

查看详情>>
8

大宰相蔡京的结局,权力盖天的他最后却客死他乡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大宰相蔡京的结局

作为福建仙游人,蔡京24岁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历任钱塘县尉、舒州推官、起居郎、书舍人、图阁待制、知开封府、部尚书、翰林学士兼侍读、太师,在北宋官场摸爬滚打20多年,经历了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等四朝,多次任宰相。而且,他在宋徽宗一朝,三次致仕退休,又三次被重新起用,荣贵至极。

一、与宋徽宗保持高度一致,种下祸根。蔡京虽然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个万人之上好当,一人之下却不好当。为何?要时刻揣摩上面皇帝的好恶呀,他赞同的,自己厌恶也要赞同;他厌恶的,自己赞同也要厌恶。这就让人有点飘了。

蔡京出任首相后,为了满足宋徽宗的欲望,蔡京百般迎合,皇帝贪玩,他就陪玩;皇帝喜欢珍宝,他就设法搜寻;皇帝要建万岁山,他就马上安排人在江南设立“应奉局”,专事搜刮。为了把这些奇花异石、珍禽宝贝运到京城,他还在全国各地征调船只无数,大兴“花石纲”之役,将珍宝通过运河、汴河运到开封。

为了支持宋徽宗追慕宋神宗时期的改革思路,他顺从宋徽宗,大力打击元祐、元符年间的保守一派大臣,他把司马光、苏东坡、文彦博、秦少游等300多人列为奸党,刻“元祐党籍碑”,发至全国各地,搞臭他们。其中许多还没去世的人,他也将他们贬至岭南或海外,许多人因此客死于异国他乡。

二、国家有难,蔡京成为罪人被收拾。在人治时代,最难的是站队,队站得好,可以一世安稳,队站得不好,就会引火烧身。当金军南下侵宋后,宋徽宗将皇位传给儿子赵桓,自己先逃跑了。金军围城,老百姓和朝廷大臣们便纷纷谴责当局不作为乱作为,要找出将国家糟蹋得如此不堪的罪魁祸首,其实这个罪魁是宋徽宗,但总不能找皇帝算帐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蔡京就成了替罪羊。

三、蔡京之死。1126年,也就是宋钦宗靖康元年,成为众矢之的的蔡京,先贬为秘书监、分司南京,不久又贬为崇信军、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再后又贬到韶州、儋州,一年之内,连贬五地,历史上少见。当蔡京到达潭州,即今湖南长沙时,因为病痛折磨,加上心痛交集,八十岁的他,最后贫病交加,饥饿难受,死在了发长沙城南的东明寺那个破庙里。

死前,蔡京曾作《西江月》一词,词曰:“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恋此荣华。便有如今事也。”没有官场险恶的切身感受,是写不出这么好的词的。是啊,“止因贪恋此荣华”,落得今天这般下场,后悔不迭。但是,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再有钱也买不到,一是长生丸,二是后悔汤。

查看详情>>
9

历史上蔡京的结局是什么?81岁的他却被皇帝给贬了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历史上蔡京的结局是什么?

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数不胜数的权臣。当权臣这个词汇出现的时候,我们大多会想到蛰伏五十年的伪君子王莽,毒死皇帝的跋扈将军梁冀,祸乱朝纲的凉州军阀董卓。这些人无不张扬舞爪、穷凶极恶,固定住的脸谱化形象尤为严重。

权臣当道的政治环境森严,只有在他们倒台或者死后,史学家才敢挥毫泼墨、笔耕不辍,将其恶劣罪行一一记录,其中不乏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不论权臣是好是坏,口碑风评如何,一般他们是没有好下场的。历史上的权臣多是武将出身,但万事皆有个例,执笔的文人墨客同样能够坐上权臣的位置,例如北宋末年的太师蔡京。

两宋时期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人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科举制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而蔡京就是沾了政策的光,逐步进入权力的巅峰。蔡京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说得一口流利的闽南语,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南方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地区。蔡京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就在蔡京赴京赶考的前一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相开始进行变法。时任丞相的王安石此时自然没有注意到无名小卒蔡京,但他不知道的是,数十年后这个口音浓重的福建少年,会成为变法的积极拥护者。

王安石更没有料到,口口声声喊着支持变法的新派人物蔡京,会利用改革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惹得天下民怨沸腾。赴京赶考的这一年,蔡京顺利地考中进士,步入前途光明的官宦之路。王安石的改革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光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这一项,就足以让老百姓歌功颂德,再加上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无不透露着他对民情的深入考察和闪耀光芒的政治智慧。然而事实证明,王安石终究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王安石罢相倒台后,保守派领袖司马光重新上位,他主张恢复全部旧制度,竭力打压新鲜事物,这时蔡京表现出对废除变法的极大热情,哪怕之前他凭借着弟弟蔡卞是王安石女婿这层关系,博得了王安石的深切信任。树倒猢狲散,蔡京这只猢狲不仅没有四散而逃,反而用“临阵倒戈”的方式牢牢地站在了政治舞台上。直至偏向新派的宋哲宗亲政,新派官员再一次得到提拔重用,新派领袖章惇采用司马光的报复方式,针对保守派人士来了一次大清洗。“叛徒”蔡京凭借出众的交际能力,不但没有靠边站,而且事业还有了新的起色。

新旧两党的争斗持续了几十年,反复无常的蔡京从中获利颇丰,表面上看最终是新派赢得胜利,实际上不过是一群打着变法旗号的蝇营苟且之辈。蔡太师的巧就在于他碰上了“艺术天子”宋徽宗赵佶,在宋徽宗的眼里,繁杂沉闷的国事无趣到极点,处理政务是在消除他的艺术细胞,剥夺他的艺术灵感。宋徽宗追求有品位的高雅生活,饮食饮酒要遵守礼仪,既然要过艺术家的生活,政事就需要委托值得信任的“忠臣”,宋徽宗挑选的头号人物就是蔡京,这个和他趣味相投的书法家。蔡京溜须拍马的本领极其强大,仗着满腹经纶的学识,故意将《周易》关于帝王言行的理论歪曲,强行解释一波,给宋徽宗找个寻欢作乐的借口。蔡京迎合...

查看详情>>
10

蔡京的结局你知道吗?最后他却死在一个破寺庙里

北宋
蔡京怎么死的
蔡京的结局

蔡京的结局你知道吗?

蔡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也是著名的权臣。在良相层出不穷的北宋,蔡京竟然可以四度为相,可见,此人在做官方面,的确有一手。

但是,与名垂史册的王安石、司马光等宰相不同,蔡京的这个宰相,真可谓是臭名朝著。后世之人论起北宋的书法大师时,经常会刻意地忽略蔡京,正是由于他的人品过于低劣,实在为世人所不齿。

蔡京权倾朝野,凭借着徽宗的信任,他贪下的财物数不胜数。南宋的文人罗大经著有《鹤林王露》,里面就记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开封城中的一个人刚刚纳了一位小妾,他听说小妾之前在蔡京家为蔡京做过包子,于是,便兴冲冲地让她做做看,以此来体验一下蔡太师家包子的感觉。不料,小妾见夫君如此询问,竟然,直言说:“做不了。”

那人见小妾不肯做当即生气道:“你既然在蔡太师家做过包子,怎么在我家就做不了呢?”小妾见夫君生气了赶快解释道:“我确实为蔡太师做过包子。但是,蔡太师家做包子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分工也很细致,我只是负责切葱丝,至于别的步骤,我真的是没做过。”

连处理包子馅都要专门雇人,蔡京生活的奢侈程度可见一斑。

其实,这还只是蔡京饮食生活中的冰山一角。身为太师的他,每次家宴都要做一千多缗的蟹黄馒头。在北宋,一缗就是一千文钱。一千多缗,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就是五十多万左右。一场家宴,花在馒头上的钱就足足有五十多万,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讲究饮食之外,蔡京还特别喜欢收藏玉器。大臣们为了和他搞好关系,都想方设法地向蔡京送上玉器。对于这种事情,蔡京向来是来者不拒。很快,他的屋中便摆满了玉器,甚至,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无奈之下,蔡京只好暂时住在仆人的卧室中。

蔡京的这份无奈,可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蔡京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贪腐,还是因为宋徽宗的暗中支持。每次朝臣们一起弹劾蔡京,徽宗总是降职一下做做样子。等到这一阵过去,徽宗便立即将他官复原职。

自崇宁元年(1102年)到靖康元年(1126年)二十多年间,蔡京四次被罢,又四次重新被起用,可谓是备受恩宠。甚至在蔡京七八十岁的时候,徽宗仍然对他极为倚重。君臣二人沆瀣一气,使卖官鬻爵成为了当时官场中的潜规则。

当时,朝中的人若想要迅速升迁,则必须要走蔡太师的门路。而在蔡京不断的吹捧下,徽宗自认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直到金兵浩浩荡荡地袭来,徽宗才大梦初醒,赶紧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赵桓。赵桓虽然坚决不接受皇位,但还是被徽宗逼着做了皇帝,是为钦宗。

徽宗下台后,大臣们联合起来弹劾蔡京,坚决要对他的罪行进行清算。蔡京见后台倒了,赶忙向朝廷请罪,表示自己知错了。最终,钦宗念他年老,并没有赐死他,而是将他发配到岭南,以示惩戒。蔡京见死罪可免,不由地长出了一口气。

过惯了奢华生活的他,决定将自己搜刮起来的钱财带到岭南颐养天年。

据说,光装自己的金银财宝,蔡京就装了好几天,到最后整整装了一大船。手握重金的蔡京,自以为可以在岭南为所欲为。不料,北宋民众见蔡京下台,纷纷拍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