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唐太宗李世民

发布时间:2020-04-10
1

关于西夏皇帝为什么姓李,缘由我们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时高兴

西夏
西夏皇帝为什么姓李
西夏皇帝姓什么

我国的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史,有关西夏的历史只是附属修订在《宋史》、《辽史》、《金史》的后面。至于为何没有专门的西夏史,除了和蒙元降而复叛的复杂关系之外,还有就是西夏偏安河套一隅,版图辽阔的蒙元在修订《宋史》、《辽史》、《金史》的时候,只是把西夏作为地方政权来考虑。

隋朝开始有党项部落内附中原,唐武德年间党项相率归属唐朝。吐蕃兴起后向外扩张并威胁到党项羌,消灭吐谷浑后吐蕃人也取代了吐谷浑在青海湖的地位,迫使众多党项人逃离故土。

由元昊领率建立了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的党项人,组成其实是比较复杂的,这恰恰反映出我国古代多民族融合的鲜明特点。

党项人的主体羌人,种落繁多,但因地域辽阔和地形地势复杂而高度分散、各自为战,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像汉人那样具有强烈共同心理和文化的民族共同体,而其领袖家族则是被唐朝赐姓为“李”,自称鲜卑拓跋氏后裔。

关于西夏皇帝为什么姓李

唐末党项族平夏部首领拓拔思恭在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后起兵勤王,黄巢被平定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并赐姓李。此后李家世代领有定难军。唐太宗一高兴,直接对拓跋赤辞说:“你以后不用姓拓拔了,赐你国姓,改姓李,封为郡公”,这就是党项人改姓“李”的源头由来。

直到三百多年后,党项贵族李元昊以夏州为中心,建国称帝,废除唐宋赐给党项王族的李、赵国姓,改姓“嵬名氏”,更名“曩宵”,自号“兀卒”,并自创西夏文,国号为“夏”,史称“西夏”。大概在西夏仁宗时期,才又改为了“李”姓。

查看详情>>
2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李世民晚年却自贬自己

李世民是个什么样的人
真实的李世民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对李世民做过一个惊人的评价:李世民只有中人之才。

吕先生在史学界以大胆质疑著称,他的很多高见都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引用,但这一观点,却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

在我看来,吕先生固然是杰出的历史学家,但这一观点未免有些偏颇,李世民绝非只有中人之才。在隋末唐初的激荡岁月中,李世民早已表现出他超人的能力,非如此,他绝不可能在群雄逐鹿的时代成就大业。

老人家曾如此评价李世民: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而朱元璋则如此评价李世民: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

老人家评判历史人物的标准非常高,连诸葛亮也没少被他批评;而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是一个无比雄才大略的帝王,连他们也对李世民予以如此高的评价,足见李世民绝非中人之才。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统帅,千百来年,质疑李世民的人少之又少;但作为一名政治家,李世民却不乏质疑的声音,有人甚至认为李世民是昏君。

传统史家眼中的李世民,是英明神武、从谏如流、爱民如子的形象,可是,有人在史料中发现,李世民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英明神武,也不是那么的从谏如流,更不是那么的爱民如子。

比如李世民晚年沉迷丹药,贪图享受,可见他不是那么英明;比如李世民曾推倒著名谏臣魏征的墓碑,可见他不是那么从谏如流;李世民效仿隋炀帝,发动高句丽之战,晚年还大兴土木,可见他不是那么的爱民如子。

于是,有人上纲上线,李世民如此多毛病,怎能是明君呢?他就是个昏君!进而认为,李世民早年虽然励精图治,但也不能说他英明,那不过是伪装,不过是沽名钓誉。李世民自诩从谏如流,却推倒魏征的墓碑,就是最好的证明嘛!

关于李世民晚年的事情,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如果想为李世民辩护,说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也非长篇大论一番,说个几天几夜不可。

今天就不掉书袋了,只谈一些宏观性的看法。

我认为,评判一个历史人物,当然需要在意细节,但不能沉浸在细节里,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而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为李世民早年英明,便对他晚年的错误视而不见。同样,也不能因为李世民晚年犯了错误,便否定他的一生。

如果抛开那些细枝末节,从整体上评价李世民,他无疑是个非常出色的帝王,他所创造的贞观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盛世。连柏杨也曾经如此评价李世民: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至于李世民晚年的问题,与其说是李世民的问题,不如说是制度的问题。在君主专权制度下,李世民式的问题,几乎不可避免。早年英明、晚年犯错的帝王,不是只有李世民,比比皆是,连汉武帝也不例外。

网红教授戴建业评价唐玄宗时,说过这样一番“趣论”:我真是太佩服唐玄宗了,他做了那么多年皇帝,到晚年才开始腐败,要换做我,早就腐败了!

戴教授这番话,可谓对封建帝王有深刻的认识。当一个人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而且几乎不受任何约束时,试问,...

查看详情>>
3

唐太宗李世民居然是外族人?看看他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何人

李世民
李世民的真实身份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生疏,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天子,也是一位良好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唐朝建设初期.他被封为案王,立下了赫赫战功。登位为帝后,他努力听取朝中众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主动梢灭各地盘据势力,虚心纳谏,在海内厉行节约,使黎民休养生息,社会泛起了国泰民安的繁荣局势,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却因为身世之谜引起了后人对他的推测和争议。有考古学家推测,凭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显示,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是胡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良久以前王、卢、崔、李、郑这五大姓氏是山东太行山地域五台甫门望族的姓氏,其中李姓是鲜卑族的一大姓氏。有人认为,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另有人据此判断李氏一族是消灭的贵族。那么,李世民的祖先究竟是哪个民族呢?这还要从他的门第祖籍和先辈们的情况说起。

李世民的祖籍是如今河北省赵县,父亲李洲生于关陇,并自称祖居关陇。因此,民间流传他们就是西凉王李皓的后裔。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还是李洲为了自抬身价才说自己是西凉王李皓的子女呢?李世民到底有没有胡人的血统呢?

我国历史上就有过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历代朝臣里也有许多是少数民族。这其中的原因无非是两点:第一,因为文化状态差别从而负担各民族融会纽带的作用,只要是对文化生长有利,不管是哪个少数民族,都市接纳接纳的态度;第二,南北朝时期,自己就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凭据对上述两个原因的分析得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役有清晰的界线划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在此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和国力壮盛的巅峰时期,民族之间的融合现象就更为普遍了。而唐太宗李世民又是我国历史上众人称颂的明君楷模,因而人们不会泛起种族歧视现象,也不会对李世民的身世发生疑虑,更不会去探究李世民究竟是汉人还是胡人这个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李洲的母亲独孤氏和隋文帝的皇后是姐妹,她们是鲜卑贵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李洲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并非汉人。由此得出一个较为确切的说法就是:“李世民是深受胡人影响的汉人。”这种说法相对来说比力中立,原因在于魏晋时期许多人都恒久同胡人往来,所以深受胡风影响。另外。从唐朝文子的服装以及其时骑马狩猎的行为来看,其时文子的行动是很是自由的。

同时,李世民还是一个好战的人。贞观年间,李世民平定了东突厥,俘虏了颇利可汗,排除了北部边疆的威胁,五年后,平定吐谷浑;贞观十四年,又平定高昌氏。到了晚年,还亲征高句丽。一生都过着戎马生涯。这些是不是也间接证明晰李世民的血统呢?

后世考古学家针对李世民的身世之谜,曾对昭陵做过详细考证,从中找到新的证据。昭陵是李...

查看详情>>
4

什么原因导致了唐太宗的“猝世”呢?原来是服用了这种药

唐太宗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很高的声望,他执政期间,开启了贞观之治,为盛世唐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古语有云五十知天命,唐太宗李世民活了51岁也不算短命了,但李世民早年一向身强体壮、精神充沛,似乎应该有更长的寿命。

然而,令人感应意外的是,这样一位身体强壮的雄君明主,却在51岁时就去世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唐太宗的“猝世”呢?

1、常年征战受伤

唐朝建设时李世民只有十九岁,随后就频繁的带兵出征,在征战历程中风餐露宿的难免会受些内伤外伤。

年龄轻可能以为没什么,但这些伤病一旦积累到年迈时就会是他康健的隐患,极大的影响到了他的寿命的是非。

若李世民不妥天子且与李建成相安无事的话,也许他还能活得久一点,可是他却当了天子,以一人之力治理一个国家难免操劳过分。

加上李世民就是难过的千古一帝,勤政爱民是最基本的,唐朝也是在他的手上成为万邦来朝的超级大国,他也被各族人民亲切的称为“天可汗”。

2、政务操劳

忙碌的国是让李世民没有多的休息时间,也会影响到他的寿命。

李世民接手的大唐王朝可不是宁静盛世,而是大乱之后的民生凋敝,外增强敌环伺,李世民刚上位就跟东突厥签订渭水之盟。

这还是李世民努力的效果,如果其时东突厥进攻长安,李世民能不能以少胜多还是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仍然缔造了为后世称道的贞观之治,贞观君臣为此支付了几多辛苦,恐怕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把大臣的建议贴在寝室的墙上,收支寓目,三更方寝;将各州都督、刺史的名字和事迹写在屏风上,坐卧横看,夜半不寐。

为了当好这个天子,李世民可是把自己熬成了实打实的事情狂。

3、迷恋丹药,慢性中毒

唐朝盛行一种炼丹技术,说是吃了这种丹药就会永生不老,李世民也不破例,为了治愈他的类风湿和哮喘,一直吞食这种丹药。

火药就是唐朝时期炼丹的时候发现的,说明丹药里边含有重金属,其实这种丹药不仅含有重金属,另有一些有毒物质。

重金属在体内越积越多,最后就会发生重金属中毒,越发速了李世民的死亡。


查看详情>>
5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兄弟?他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吗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这个大唐王朝的开国天子。可以说大唐王朝的盛世就是在这位天子的戎马生涯和弑兄弟中坐稳了大唐的山河。

在自家兄弟李建成的竞争皇位中,李建成起了杀心,而作为兄弟的李世民也不会坐以待毙。于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发生了。先发制人的李世民终于在这场兄弟残杀中夺得了皇位。可是夺得皇位的李世民却没有继续滥杀无辜,他深得安生立民才是治国安邦的稳定基础。所以李世民亲自造就了一个千古太平盛世贞观之治,这也成为了后世封建主义治国安邦的一个蓝图。

有人说李世民是一个薄情寡义的无义之人,不是一个治世明君,更没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可是在其时谁人情况下,试问在座的列位你是束手待毙做那被自家兄弟赐死的砧板上的鱼肉,还是一搏为自己去争取那一线生机?所以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不外是被李渊和李建成逼急了的狗急跳墙之法而已。

而且取得了皇位的李世民也没有继续赶尽杀绝,而是厚葬了自家兄弟和善待太上皇李渊。这可比起杀兄弑父的隋炀帝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再者对于治世来说淘汰钱粮,与民生息。革新死刑制度增加死刑复议等不都是明君仁君的佐证吗?在《资治通鉴中》还纪录了一段在贞观六年唐太宗放了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的事件,如果李世民是个穷极恶之徒怎么可能如此斗胆的放这样数量的死囚回家探亲。而且这些死囚时候都返回来坦然赴死时李世民却善心大发的赦免了这些人的死罪。有人说这不外是买卖人心的手段或者说是妇人之仁。可是谁人年月李世民手握整个大唐还用得着用着就百个囚犯的人心?


查看详情>>
6

唐太宗李世民是胡人?聊聊李世民的身世

唐太宗李世民是胡人吗
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
李世民与胡人有什么关系

公元602年的一天,在一个幽深的巷子里,一个中年人带着孩子迎面碰到了一个书生。当这书生一看到这位大爷后,不由得脱口而出”公是贵人啊,且有贵子”。书生再一看这孩子更加激动的说到,“此小儿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貌,只需年近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书生说完后就消失了。中年人听完后也是感到无比震惊,然后就给孩子起名“李世民”。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李世民则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为唐朝的社会繁荣,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祥和局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据说,李世民出生的时候“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显然,这完全都是编造,因为古代的帝王成就霸业之后,往往会被世人赋予一些比较神奇的色彩。但是,四岁的李世民,当时确实是有着龙凤之姿,天日之貌,龙睛凤颈,长得非常阳光。

在唐朝画家阎立本一幅关于李世民的画里,给人的感觉并没有太多出奇之处,但史书上对于李世民体貌特征的描写却有点像胡人,浓眉大眼,眼窝深陷,胡须微卷,脸部线条非常硬朗,身形矫健,英俊而不失勇武,因此,也有记载说他是混血儿,还有的说他纯粹就是胡人。

对于李世民“胡汉”混血的说法,要从他的上三代或四代算起,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李渊的父亲叫李炳,李炳的父亲叫李虎。李虎是西魏北周时“八大柱国”,所谓“八大柱国”就是西魏北周的国家体制,它是依托一套“府兵制”,而府兵体制里最高级别的八个领兵将领就是“八柱国”,这就类似于满清的八旗军。

在这八大柱国里,有一个叫独孤信的将领,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老丈人。他一共生了七个女儿,号称“七仙女”,其中有三个女儿当上了皇后。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七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杨坚,成为独孤皇后,也就是后来隋炀帝杨广的母亲。这位独孤皇后非常有个性,是历史上有名的“怒妇”。第四个女儿嫁给了李虎的儿子叫李炳,而李炳就是李渊的父亲李世民的爷爷,所以李世民的奶奶就是纯粹的胡人。

因此也可以推论出,李渊和隋炀帝杨广就是表兄弟,李渊比杨广大三岁。据历史记载,隋文帝杨坚非常喜欢李渊,从小将李渊养在宫中。李渊的老婆窦氏也是典型的鲜卑人,因此,李世民身上最多也就留有四分之一的汉人血统,所以,正史记载他的体貌特征有四个字“状貌类胡”。

当时,整个唐朝的人在民族身份的认同上,都不同于之前的朝代,所以“汉人”来界定唐朝人是不合适的,非要界定的话只能称“唐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以来,不管从血统还是文化上的民族大融合。至今还有很多外国人称华人聚集的地方为“唐人街”,称中国的传统服饰为“唐装”。

李世民当皇帝以后,“胡汉”混血的身世带个他一个很深的影响,他跟历史上很多皇帝不一样,唐太宗最被称道的民族政策就是“羁縻”政策,对待周边的少数民族多了些宽容和尊重,少了隔膜与歧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盛唐之风”。

李世民出生除了“胡汉”混血特征之外,他跟隋朝和北周皇室都是亲戚,当时相当于属于贵族出身。而李世民母亲窦氏,也就是后来的窦皇...

查看详情>>
7

为什么唐太宗会这么畏惧魏征呢?说说李世民怕魏征的理由

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
李世民怕魏征的原因

说起魏征,大家都知道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而李世民也是唐朝的一代明君,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那么作为一代皇帝,李世民为什么怕魏征呢?原因估计有三点:

1、能够犯颜直谏

李世民畏魏征是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比如有次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它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还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可以说魏征说话太直接,而且不留情面,甚至在公开场合也敢说皇帝的错误,有时候让李世民很郁闷,觉得很伤面子,甚至有时候气得大发脾气,回宫以后跟皇后发牢骚:“气死朕了,早晚一天宰了这小子!”

2、安抚太子、齐王余党的需要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登上皇帝的李世民,一直以来怎样处理东宫、齐府余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他刚刚夺权,地位并不稳固,若将宫府余党赶尽杀绝,容易激起他们的殊死反抗,破坏社会安定;且唐朝刚刚建立九年,内则民生凋敝,外有突厥威胁,李建成在地方也有势力,如果再激化出一场内战,百姓、政府都承受不起,东突厥可获渔翁之利。所以用李渊的名义大赦天下,下诏:“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余党与,一无所问。”,原属于太子党的魏征被重用,此举便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连魏征这样,敢当面顶撞我的太子余党都没有被处分,那其他余党呢,就更不用说了,组织定会对他们宽大处理、既往不咎。在这件事中,魏征就是唐太宗树立的典型。

3、巩固帝位

贞观十一年,马周上奏:“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世民执政十一年,户口尚且如此稀少,贞观初年的经济情况便可想而知了。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突厥铁骑就打到了渭水便桥,给新政府很大的压力。李世民全程参与了打天下的过程,懂得帝位的来之不易,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纳谏,巩固既得利益,这个时候李世民知道魏征说的话对治国有用。

总之因为巩固帝位、安抚太子、齐王余党的需要、治国需要才让李世民忍着魏征直言进谏,毫不给他面子。


查看详情>>
8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搞得是热火朝天,为什么最后却是名不见经传的李治获取的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们争夺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们都有谁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但是为什么是李治最后获得了皇位,在他前面还有李泰和李承乾,他第一不是嫡长子,再者也没有李泰有才华。

大家可以这么想,一个什么优势都没有的人,你觉得会和你竞争一个位置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也有大意的成分,但也不是全部的原因。作为一代明军,就算是李世民也无法阻止自己的儿子因为继承皇位而内斗。

李承乾身为嫡长子是幸运的,因为按理来说,他就是太子,事实也是如此,在李承乾八岁的时候就被唐太宗立为了太子,并且接受唐太宗的培养和锻炼,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李承乾长大以后,拥有独立思想以后,一切都变了,归根结底也是李承乾自作自受,做出了很多令唐太宗不满的事。比如,李承乾在农忙的时候却是广招民夫充当兵役;自己私自引突厥人进宫,并且因为太子詹士王志宁的劝说而感到恼怒,还派刺客秘密刺杀他。还对臣子经常恶语相向,对那些劝谏自己的臣子常常暗中伏击。让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失望到了极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的其他儿子也开始慢慢长大,开始威胁到了李承乾的太子地位。

李泰也是在这之后开始慢慢显名,随着李世民对李泰的偏爱,李泰的名声渐渐响了起来,这使得李承乾感觉到了危机,所以开始到处笼络人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和李泰的斗争上。

身为父皇的李世民,给自己孩子跟前留些谏臣本来是出于好意,希望这些人能带领着太子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身为儿子的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些臣子都是父皇派来监视自己的人,慢慢的谏臣和太子之间的矛盾激化了,李世民原来的期望也是破灭,随着谏臣对自己不断地吐槽太子的不好,父子俩的信任也慢慢丢失。

就在李世民和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候,有个儿子叛变了,不是李治,大家不要瞎想,是齐王李佑。这个李佑是庶出,这个时候他的舅舅看着长安城中的太子之争传的沸沸扬扬,便劝说李佑率兵叛乱,要说这世上小人还是不少的,舅舅坑侄子还是第一次见,李世民在世的时候,你率兵叛乱不是找死吗,他作为唐朝皇帝可是民心所向,这个李佑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就被镇压了。

被镇压是小的,这个事却把太子李承乾彻底的拉了下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朝廷在审查齐王反叛的案子是,有个颇得太子信任的宦官为了活命,把李承乾也想谋反的说法拱了出来,这个事就大了,在李世民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震惊,但是也觉得匪夷所思,作为太子,为什么要谋反呢?这个事情要扯到李世民了。

李世民曾派吏部尚书侯君集去平定高昌,但是因为侯君集滥杀无辜,这不是最重要的,他还私吞了高昌的国宝(兄弟,李世民就这么大度吗?),被李世民打进了监狱,经过朝廷大臣的一众劝说,李世民也是念及旧情,所以由把他放了出来,但是这个侯君集确是因此把李世民记恨上了。

而为了自己的前途,侯君集也是把宝全部压在了李承乾的身上,也是经常劝说李承乾谋反,但是这个时候齐王李佑先率兵反叛了,但是却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对此李承乾说:“我宫西墙距大内不过二十步,与卿(爱卿,...

查看详情>>
9

唐太宗李世民谥号是什么?说说李世民谥号的由来和原因

李世民谥号是什么
李世民谥号的由来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短短十六个字包括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位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同样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称呼的格式怎么不太一样呢,汉和唐都是朝代名称,这个好理解,重点是后面两个字,“武帝”和“太宗”。其实啊,“武帝”是谥号,“太宗”是庙号,两者还真有很大不同。

谥号是帝王驾崩后,继任者或大臣们对其的褒贬评价,“文”、“武”这些都属于褒义的评价,“炀”就属于很恶劣的贬义评价,如隋炀帝。庙号则是帝王驾崩后立身于庙中被供奉祭祀的称号,西汉时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就没有庙号。但是,这么崇高神圣的称号也会被滥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混乱,政治更迭频繁,各地各族武装势力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庙号原本的审慎取用原则被踩得稀巴烂,已然成为每一位皇帝都能享受的荣誉,不管其德行是否配位。简而言之,谥号是评价一个人(不止帝王有)生前的功过是非,庙号是帝王驾崩后被子孙供奉于庙时的称号。

汉武帝

那么,李世民有谥号吗?答案当然是有,那叫什么呢?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李世民的一生与军事紧密相连,从鼓动李渊起兵建立大唐,到纵横疆场大杀四方割据势力,为大唐统一立下不世功勋,再到玄武门之变、亲征高句丽。种种光辉武功事迹皆表明李世民是个“很能打”的皇帝,谥号怎么说也得跟“武”字挂上钩吧。然而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李世民一开始的谥号竟然是“文皇帝”,真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李世民他爹李渊的谥号是“太武皇帝”,作为儿子,为了避讳,“武”字肯定是不能用的。别小看讳名这种事,古人是极其重视、非常认真严肃的。先秦时期,农历的正月不叫“正月”,叫“政月”,意思是朝廷在每年的第一个月集中颁布政令,以指导接下来一整年里地方百姓的生产生活,后来为了避秦始皇赢政的讳,就把政月改称正月。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但“病已”这名字在民间有太多人用了,登基后汉宣帝体恤民情,不想让民间深陷大规模改名的麻烦,就自个儿改名为刘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勣,原来是叫徐世勣,因忠诚被赐姓李,于李世民坐上皇位后,为了避皇帝讳,就去掉名字中间的“世”字,成了“李勣”。

唐太宗

当然,上面的描述只说明了李世民的谥号为什么不能用“武”字,却没有解释为何用了“文”字。其实李世民的武功赫赫,文治也不差,“贞观之治”可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李世民即位之第一年,关中地区发生大饥荒,米价飞涨,一斗米的价格与一匹绢相当,第二年,全国多地发生大蝗灾,蝗虫所过之处,庄稼不留,第三年,又发生了洪涝。先前被迫立下渭水之盟的大唐帝国此时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难过后一灾接着一灾,整个国家似乎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然而到了第五年,在李世民和各级官员的勤政抚育之下,百姓惶惶不安的内心逐渐平息下来,当年天下粮食大丰收,流散的百姓都回归乡里,一斗米不过三、四钱,一年被判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

查看详情>>
10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什么样的?昭陵的简介与由来

唐太宗李世民的墓名称由来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什么样

昭陵简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40公里处礼泉县烟霞乡九嵕山上。唐太宗李世民(597~649)墓。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

昭陵名称由来

昭陵的陵名,史书上没有专门的解释。古代谥法解释“昭”字说:“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 ”古代谥法也有谥曰顺、贞、献等美好的字眼。

根据唐代帝王陵墓如献陵、贞陵、泰陵等选取吉利、祥顺、平和等美好字眼的做法来看,昭陵的定名,显然也是选取了一个“集帝王之气”和“文治武功”之意歌功颂德的美好字眼。

陪葬墓

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载:“九嵕山下陪葬诸王七、嫔妃八、公主二十二、丞郎三品五十有三、功臣大将军以下六十有四。”《唐会要·陪陵名位》载,前后陪葬昭陵者有妃7人,王5人,公主10人,宰相13人,丞郎三品50人,功臣大将军60人,计155人。游师雄《题唐太宗昭陵图》作165人。宋敏求《长安志》作166人。此数尚未含子从父、孙从祖及宫人(下等妃嫔宫女)陪葬者。

现代考古通过对整个陵园的实地考察,已确认昭陵有193座陪葬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夫妇合葬墓,因而,陪葬人数远远超过200人,或有300多人;陪葬墓数目之多,是历代帝王陵寝之冠。

陪葬墓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秦琼、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徐懋功(李勣)、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

昭陵还分布有功臣贵戚等陪葬墓167座,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园。陪葬墓的石刻极为精美,温颜博墓前的石人,魏征墓碑首的蟠桃花饰、尉迟敬德墓志十二生肖图案和石椁的仕女线刻图等,皆为当时艺术精品。从墓内还发现大量的精致的工艺品,例如李绩墓中出土的“三梁进德冠”,花饰俊美,据说唐太宗亲自设计了三顶,赐予最有功之臣,李绩得了一顶。众多陪葬墓衬托了主陵的宏伟气势,加之各墓之前又多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之属,更能点缀陵园繁华景象。

昭陵地面建筑虽被毁坏了,又屡遭战乱的破坏,但陵园遍布着丰富的古迹和文物,还藏有大量的古代美术工艺品及其他文物,有待发现。昭陵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墓碑和墓志,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唐代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史料,展示了初唐书法艺术的高度水平。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