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燕昭王

发布时间:2024-03-04
1

燕昭王原文及译文(含注释)

原文及翻译
燕昭王
燕昭王含注释

《燕昭王》是由陈子昂所创作的,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这首诗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燕昭王》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燕昭王》原文

唐代: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燕昭王》译文

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

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燕昭王》注释

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有名的贤明君主,善于纳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了当时的强国——齐国。

碣(jié)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碣石,指墓碑。碣,齐胸高的石块。

黄金台:位于碣石坂附近。相传燕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

尽:全。

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在安哉”的倒装,在哪里之意。

霸图:宏图霸业。

已矣:结束了。已,停止,完结。矣,语气词,加强语势。

驱:驱使。

复:又,还。

《燕昭王》赏析

《燕昭王》是一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这首诗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诗的开篇两句,首先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和凭吊的事物黄金台,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集中表现出燕昭王求贤若渴的风度,也写出了诗人对明君的盼望,为后四句作铺垫。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的向往。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接下二句紧承诗意,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借古以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反映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

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

查看详情>>
2

战国的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竟然爱才爱到这种地步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国的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燕昭王招贤纳士,使当时的燕国达到典盛时期。

在他继位之后,下定决心要让燕国强大,所以要找到治国的人才,可惜人才一进难寻,不知从哪开始,刚好在这时,有人告诉他,有一个名叫郭隗的老臣挺有见识的,大王可以去找他试试。

燕昭王求贤若渴,于是亲自登门拜访郭隗。见到老郭后对他说说:“先前齐国趁我们内乱来攻打我们,这个耻辱对我们来说很大,这个仇一定要报,可惜现在我们国的实力太小了,贤才之人又少,如果有这样的人才,我愿意自己来服侍他,不知您可有人选推荐?”

郭隗沉思了一下告诉燕昭王:“现成的人才,我也不知道哪个合适,要不,我给你说一个故事先听听吧。”

故事是这样的开始的,在古时候,有一个国君,很喜欢千里马,于是他派人到处寻找,可是,三年过去了,也没能找到。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听说在一个比较远的寺方有一匹很名贵的千里马,于是把这告诉了这位国君,还说这马要一千两金子才能买回来。国君听到有自己喜欢的千里马,于是让这个侍卫拿着一千两金子出发了。然后,没有让侍卫想到的是,等他到达的时候,这匹千里马得了病死掉了。侍卫想着,如果自己就这样空手回去,可能不好跟国君交待,于是,他花了一半的金子,把马骨买回去交差。

国君看到马骨后,很生气的对侍卫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没让你把死马的骨头带回来?”

侍卫的回答:“如果别人听说你肯花钱把好的死马的骨头买回来,自己也会把更好的马送到您的手上。”

国君听完后半信半疑,事情也就让他这样过去。然而,国君的这种做法,让别人认为,他是真的很爱惜马,如这位侍卫所说的一样,不到一年,就有很多人从远处把好马送到国君的面前。

郭隗讲完这个故事,对燕昭王建议说:“大王如果真想求到贤才之人,可以把我当成这马骨来试试看。”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按照老郭的意思,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选好一个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很恭敬地把郭隗请到里面住。昭王拜郭隗做老师,每天像学生对老师一样前去看望他,昭王还修筑了一座黄金高台,用来招纳天下贤士。

理所当然,昭王如此爱惜人才,所以那个时候很多人才听了燕昭王如此真心对待,便不远万里来到燕国拜见。

乐毅也就是因为知道了昭王如此惜才,来到燕国,帮助昭王,实现了他的梦想,联合其它几个国家,把了齐国的仇,把当时的燕国发展到了巅峰。

可以说,当时的燕国势力还是很微弱,但昭王没有放弃,而是重用贤臣,开疆括土,让燕国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后人也评价说他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

查看详情>>
3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曾亲自扫大街来欢迎人才的到来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唐·陈子昂·《燕昭王》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燕昭王,姬姓,名职,燕王哙之子。早年曾在韩为质子,‘子之之乱’后,赵武灵王派兵将其送回燕国,得以继位。

燕昭王继位之初,刚刚经历过一场几近灭国的战乱的燕国,伤痕累累,百废待兴。为了能够振兴国家,燕昭王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不敢有丝毫倦怠。

燕昭王清楚的知道,想要振兴燕国,必然要有大量的贤才辅佐。他听说郭隗是一个有本领的人,便亲自登门造访,向其请教。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千金买骨’的故事,并建议燕昭王依次行事,将他当做‘马骨’,以吸引真正的‘千里马’来投。

燕昭王果断的取信了郭隗的建议,为其兴建了一座新的房舍,并以师事之。此外,他还在沂水之滨兴建了一座高台,用来接待各方贤才。高台上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与前来燕国的‘贤才’们的见面礼。这,便是著名的‘黄金台’。

燕昭王爱贤敬贤的名声不胫而走,风传天下,各国才俊争先恐后的前来燕国。其中著名的有赵国的将军剧辛(兵家代表人物)、魏国的乐毅、齐国的邹衍(阴阳家代表人物)等。

燕昭王对于怎样将这些贤才留下,让他们尽心尽力的为燕国服务,也有其独到之处。比如他对待邹衍,因为邹衍本身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于各国都有着很高的威望,许多诸侯、卿大夫都对其非常的敬重。燕昭王为了能够让邹衍感受到自己对他的尊崇,不惜用衣袖拴上扫把,亲自扫街相迎。还特意为其修建了‘碣石馆’供其讲学,以弟子之礼请其为自己授业。

又比如对待乐毅,因为知其能,燕昭王不拘一格将其拜为亚卿,托以军国大事。

得益于燕昭王对人才的重视,得益于贤才们的尽心尽力,很快,燕国就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拥有了极为强大的力量。

燕昭王二十八年,通过同乐毅、邹衍等人的商议,燕昭王作出了合纵攻齐的决定。他先是诱齐功宋,引起了秦、赵等国的不满;继而联合了秦、赵、韩、魏等国,以乐毅为将,共同攻齐。联军于济水之滨大败齐军,而后,乐毅率领燕军直奔齐都,攻占了除莒和即墨外的齐国全境,一报当年的大仇。

乐毅在齐,久攻莒、即墨不下。骑劫鼓动了太子(燕惠王),诽谤乐毅有依齐地自立的野心。燕昭王甚至将在外的种种弊端,他当众鞭打了太子,命使节持节见乐毅,欲立其为齐王。燕昭王的这一举动,使得乐毅更是死心塌地的为燕国效力。

在对齐作战的同时,燕昭王还曾派大将秦开入东胡为质,以安后方。等到对齐作战胜利后,对东胡的一切了如指掌的秦开回到了燕国,担起了驱胡的重任。他一举将东胡逼退了两千余里,将其逼至满番汗(今朝鲜境内)以东,大幅扩张了燕国的领土。

另外,关于秦开驱胡的具体时间,史书中并无记载。后人考证,有认为是燕昭公时期,有认为是燕昭王时期,也有认为是燕武成王时期。

查看详情>>
4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他的伟大之处原来体现在这些方面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战国时代最伟大的君王之一,既在于他的功业,也在于他的人格。燕昭王在位时间共计三十三年,他继承了一个经战乱亡国后破败的国家,却终于以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他恢复了一个万乘之国所应有的尊严,他以弱伐强,创造一段战国历史上的奇迹。与功业相辉映的,是他人格的伟大,他以谦恭之心礼待贤士,为邹衍扫地开道,为乐毅挡住流言的飞箭。不用说在燕国,就是在齐国占领区,他都能废弃暴虐的苛政,善待百姓,尊重贤人。比起当年齐宣王占领燕国时犯下的累累暴行,燕军即便不能称为仁义之师,恐怕也相去不远了。

公元前279年,即燕国伐齐的第六年,齐国的土地多数已落入乐毅之手,他攻占了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未被攻陷,即莒城与即墨。

这时一个危险的信号出现了。这个危险不是来自前线,而是来自后方。明枪易挡,暗箭难防,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的坏话:“乐毅智谋过人,连下齐国七十余城,每座城都是在短时间内就攻克的。如今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他却一直攻不下来。依我之见,并不是乐毅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根本就不想进攻。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看他是想当齐国的国王。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没称王,只是因为妻儿子女还在燕国。不过齐国的美女很多,我看他也把妻儿子女忘得差不多了。大王,乐毅野心昭然,您可得要及时动手啊。”

这种谗言,完全是捕风捉影,没有证据,只是充满信口雌黄的猜测。可是我们必须说,进谗之人,抓住君王的一个死穴,只要“诬以谋反”,不管这个谋反是不是真的,总会令君王生出莫名的恐惧。对此,多数君王采取的办法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保住自己的宝座与权力是最重要的。

可是,在这一点上,又足以证明燕昭王的伟大之处。燕昭王并没有直接回答进谗者,他不在私底下处理这件事,而是要公开处理。他大宴群臣,在宴席上,他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当着众人的面,对进谗者说:

“先王(指燕王哙)曾经把君位禅让给大臣子之,并不留给自己的子孙,这是认为贤人才配统治国家。只是先王所托非人,子之的品德不够,不能胜任,国人也不听从他。齐国趁我动乱时,攻打我土,杀我先王。寡人即位后,每念及此,就痛入骨髓,故而广招天下贤才,以求报仇雪恨。倘若有人能助我复仇成功,我还打算与他共同统治燕国。如今乐毅先生为寡人击破强齐,夷其宗庙,报先王之仇。齐国本来就应该是乐毅先生所有,并非是我燕国所应得的。乐先生倘若能统治齐国,与燕同属诸侯之列,结欢同好,共同抗击其他国家的入侵,这是燕国之福,也是寡人的心愿。你竟在寡人面前诽谤乐先生,该当何罪?”

说完后,燕昭王喝令刀斧手将进谗者推出斩首。燕昭王所说的话,是不是由衷之言,我们不好断定,但都无损于他的英明。如果他说的是真心话,说明他的胸襟宽广,非他人之所及;如果他的话只是一种权谋,说明他的统御术炉火纯青。

杀了进谗者之后,燕昭王把王后的衣服送给乐毅的妻子,把王子的衣服送给他的儿子,并派一百辆马...

查看详情>>
5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燕国在他手上达到了最强大的时期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国在建国以来,不论是春秋五霸时期,还是战国七雄的阶段,在相对其他诸侯国各有强盛时期,一直都处于落后。这里主要是因为燕国地处北方,跟中原的诸侯国文化经济交流较少之外,还没有跟随时代变革的脚步,使国力强盛起来。公元前320年,由于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子之,国内出现子之之乱,燕国陷入内乱的尴尬处境。而邻居齐国在这时趁着内乱,齐宣王在孟轲等大臣的极力劝谏下,起兵攻打燕国。齐国大将匡章起兵攻打,直入燕国的国都,燕国不战自败。这次内乱导致国家濒临灭亡,燕王哙自缢,非常惨。相比燕国,到燕昭王之前,一直都是被压迫状态,燕国整体都是被欺负的份,由此燕昭王发誓要变法变强,一个有志青年,开始了他奋斗史。

秦国有商鞅变法,赵国有胡服骑射,魏国有李悝变法,这些变法不但让他们在经济高速发展,军事力量空前强大,还进一步巩固封建法权,国内赏罚分明,出现另一方面的气象。公元前311年燕昭王上位,一心想要匡扶燕国,找到了郭隗,向他讨教治国之策。《战国策.燕昭王招贤》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郭隗告诉燕昭王,要想成就霸业,单靠说是不行的,还需要人才,只要人才不断为国家出谋划策,国家就会强盛。但人才不是自己会来得,所以,一定要想办法使天下豪杰能被自动吸引过来。燕昭王非常认可,拜郭隗为上卿,两人开始了招贤之路。

燕昭王首先就把郭隗先供奉起来,把他当老师一样看待,以礼相待。燕昭王在此基础上,还做出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就是修建黄金台。自古都有礼贤下士,丰厚财富求得贤臣,但是,燕昭王这招不可谓不厉害。不说自古从没有听说,为了人才,专门修建建筑,还黄金奉送,其一,一下子让人眼前一亮,在古代信息没有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口碑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燕昭王吸引眼球。其二,黄金奉送,求人才,“黄金之下,必有勇夫”,财富永远都是最有效的办法。“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延请天下名士”。郭隗主持这事,燕昭王的口碑越打越响。

燕昭王为广招天下贤士,做出的口碑,很快就招到人才了。乐毅代表魏国出使燕国,燕昭王早就听说乐毅的才能,于是,非常热情的款待他,打算向魏国挖墙脚,收乐毅为己用。乐毅原本推辞,终于在最后被燕昭王诚恳的邀请下,愿意为燕国效力。乐毅的到来,无疑使燕国军事大大改善。在日后联合赵魏等诸侯国,攻打骄横跋扈的齐国,为燕国夺取了七十多座城池,创造了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此,乐毅还为燕昭王制定法律,清除燕国官吏不良作风。其二,还建议燕昭王,应该任用有才之人,而不是有王公贵族,亲戚朋友等这样的人,避免结党营私,有利于清正廉明。燕国在乐毅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带领下,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国家强盛。

而后,齐国的邹衍,赵国的剧辛,都纷纷来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也没有闲着,人才来了,在举国上下,安慰国人,和老百姓一起同甘共苦,燕昭王拉拢人心,燕国的百姓纷纷愿意为国出力,士气...

查看详情>>
6

你知道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的精神真的难得可贵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唐代的陈子昂,站在时代的背景之下,吟诵着几百年之前的伟大的燕国君主。燕昭王这个被历史铭记的名字,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他的事迹更为人所知。

你知道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燕昭襄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职,春秋战国时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燕王哙之子,燕太子平之弟,史称燕昭王,简称昭王或襄王。燕昭王本来不是嫡长子,但是幸运女神很眷顾燕昭王。在这个时期,春秋的风云早已经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越国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掉了吴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作为燕国国君的子嗣,燕昭王其实也有过想要与各路诸侯,角逐天下的雄心。越王勾践为了复国而甘愿受到吴王的羞辱,在吴王面前没有任何尊严,而越王勾践复仇是段悲剧的历史,也是个极其励志的故事,它是中国许多帝王的标杆。燕昭王也深受其影响,演绎了个战国版的勾践复仇。

燕昭王姬职,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平的弟弟。他是燕国国君的小儿子,按理说这个皇位是怎么也不会轮到他的,只能老老实实地在韩国做人质。谁知道,这个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得太快了,燕国大乱,齐宣王趁着混乱占领了燕国。齐国在占领了燕国之后,在燕国为非作歹。燕国人不肯屈服于齐国,秦,赵,楚看到齐国在燕国捞到了这么多好处,都表示出了不满,甚至还放话,想要和各个诸侯国一起侵犯燕国。燕国不能够不可一日无君,燕昭王在赵武灵王武力支持下,燕昭王最后成为了燕国国君,不得不说燕昭王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燕国在经受了齐国的侵犯后,伤痕累累,看着满目疮痍的国家,自己的哥哥和父亲都死在了齐国的铁蹄之下,燕昭王发誓一定要复兴燕国。在此前已经有了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经历。于是,他仔细思考了关于越王勾践的事迹,他也想要向勾践学习,燕昭王发现勾践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是锲而不舍、忍辱负重的精神,极其重视人才。

首先,第一步就是招贤纳士。勾践身边有范蠡,有文种,这些人才,但是燕昭王在上台之后,身边并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才,或者说是没有一个真正上的贤才,隔壁的齐国人才济济,计上心头,燕昭王突然想到秦孝公颁布的招贤令,招贤令一发出便收获了商鞅,使得秦国迅速走上了富强的道路。燕昭王也同样发布求贤令,招纳天下英豪。

虽然招贤令发出去了,但是收效甚微。于是,周围人便向燕昭王献计,燕昭王要想统络天下豪杰,一定要真心对待人才,燕昭王一听便立刻实行了这个计划,他迅速地展开了计划,修筑黄金台,招纳贤才。天下人才见燕昭王如此对待贤才,就纷纷投靠燕昭王,此举不仅笼络了贤才,还笼络了天下的百姓民心。之后,燕昭王奋发,兢兢业业了三十年,终于将燕国发展起来,并且将齐国宗庙毁坏,算是报了当初了仇了。

查看详情>>
7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成为复国的中流砥柱呢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篇,封建王朝第一次大一统的缔造者秦国就来自于战国时代。在这个时代,无数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大放异彩,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其中有一段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昏庸的国君无力治理国家,致使国家灭亡;有人担心这个国家的灭亡会影响到自己的国家,于是计划扶持一个傀儡,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傀儡在登基后,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成功复国,成为了国家的中兴之主,后来甚至将国家打造成了不逊色于秦的强大帝国,实现复兴。

这个国家就是在战国七雄中存在感最弱的燕国,而这个傀儡就是国家的中兴之主燕昭王,作为质子,他上任伊始的一系列举动,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他。那么,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成为复国的中流砥柱呢?

千金易骨,天下贤士皆为己纳

当公子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祖国时,他发现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比他所想像到的还糟糕百倍,子之叛乱的最大影响就是朝堂里的大臣们纷纷被排挤或者杀害,剩下的大臣为了避祸,或是逃亡外国,或是藏匿民间,他作为新王,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国内无人可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面向全天下广泛招揽人才。可是由于此时人们对他和他的国家没有什么信心,所以无人来投,使得他很苦恼,于是他去向郭隗请教办法。据《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三》中记载:

"燕昭王於破燕之後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原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

于是郭隗给他讲了千金易骨的故事,说有人喜欢千里马,但是好的千里马是有限的,而且争抢的人也有很多,即使用千金也难以买到,但是他用千金买死去千里马的骨头,天下的千里马见到他如此诚心,对待死去的马尚且如此何况优秀的马呢?还担心千里马不肯来找他吗?昭王听到后大受启发。

笔者初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受到了启发:昭王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所给的待遇不够优厚,故而天下的人才不肯来投,听到这个千金易骨的故事后,他应该用更丰富的物质赏赐来刺激人才,才能吸引到人才。但是这个故事还有后半段,笔者理解的也非常不够深刻。但是笔者是一个普通人,只理解到上述的层面,并不丢人。

作为一个优秀的国君,昭王的理解显然比笔者更深刻,他敏锐的感觉到郭隗就是那匹千里马,听完这个故事,二话没说就给郭隗建造了一座华美的房子,并且拜郭隗为老师。要知道,假如此时的公子职是太子,他拜老师无可厚非,但是在战国时代的封建思想中,国君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有人都对国君唯命是从,按照礼法来说,没人有资格做国君的老师。所以昭王的行为,无疑是对天下宣告重视人才他的态度。

从此以后,天下的贤士纷纷来投靠昭王,以图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他所用。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名震天下的乐毅。在这些贤士的辅佐下,燕国衰败的国力渐渐得到了恢复,朝纲清明,军力...

查看详情>>
8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历史对他评价又是怎样的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公元前312年,看似很平静的一年,对于一个人很不平静。这个人就是姬平,因为他即将要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继位为王,成为燕国的一国之主。但是他的祖国刚刚经历了子之之乱,也刚刚被齐国灭国,在其他国家的帮助下,艰难复国。

他即位后,励精图治,招揽人才,意图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并且他想报仇,报当年齐国乘虚而入的仇,这是他一生的目标。他也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付出了不懈努力。

高筑黄金台

燕昭王为了能够招纳有才之士能来燕国发挥才能以帮助他实现复仇的愿望,他于是询问大臣郭隗有什么好的建议。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10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郭隗通过这个故事告诉燕昭王:如果你想招纳天下有才之士,你不如先重用我,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觉得郭隗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重用郭隗,并筑了一个黄金台来招纳天下人才。消息一传出去,许多有才能的人来到燕国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不断努力,燕国逐渐强大起来。

五国灭齐

燕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助下,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8载,不仅国家日渐殷富,积累了相当实力,而且培养了奋发图强的民风。燕国上下同仇敌忾,举兵伐齐的条件一天天趋于成熟。但是燕昭王清楚地认识到燕国虽然强大了,但是以一国之力去灭齐国还是痴人说梦。于是,他又选择隐忍去等待一个机会。

宋国的定陶是中原地区最繁荣的商业大都市,齐、秦、赵三国均想染指。一旦齐国灭掉宋国,就必然会加剧齐与秦、赵的矛盾,同时也会对韩、魏、楚诸国形成严重的威胁,引起这几国的不安。昭王便定下诱齐灭宋、孤立齐国的方略。燕国表面上臣服于齐,使其对之放松戒备。其间两次派苏秦出使齐国,进行离间,唆使齐王轻率地决定西向攻秦,南向灭宋。

当齐王被利益冲昏头脑后,决定下令灭宋。这一举引起了秦、赵、韩等国的不满。燕昭王这时觉得他等了28年的机会到了,他派了人成功说服赵、韩、魏、秦、楚五国出兵,并以乐毅为主将统领五国军队,打算一举灭了齐国。齐国方面:齐泯王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觉燕军已攻入齐国时,才仓促应战。齐泯王尽起全国之兵,度过济水,西进拒敌。齐军因连年征战,士气低落,加之其民望对作战不利的士兵以挖祖坟、斩首级等残忍手段相威胁,更使齐兵寒心。联军发起进攻,齐军一触即溃,连连败北。乐毅厚赏秦、韩两国军队后遣其归国;然后命赵军进攻河间,命魏军转向东南收...

查看详情>>
9

当时的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燕国在他领导下走上强国富民之路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的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2000年前的战国史,似乎就是西陲小国秦国逆袭史,而说起那些战国名君,大家可能对秦国的君王比较熟悉,毕竟近年热映的大秦帝国很好地带领大家温习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毋庸置疑,战国时代是我华夏历史群星璀璨,英雄辈出,群贤汇集的时代,而小编今天想要说的这位,他的故事一定会激励正在迷茫中的你。

燕昭王,姓姬名职,是燕国第39任君主,公元前312年继位,死于公元前279年,前后一共在位33年,他的父亲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燕王哙,因为专任奸臣子之而导致燕国内乱继而引发强邻入侵,差点亡国,因此到了燕昭王时候,燕国基本上就是个山河破碎的烂摊子,他的父亲和哥哥太子平都在战乱中被杀了,接手的燕国列强环伺,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昭王心里清楚,想要振兴燕国,首要的任务的招贤纳士,可是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操作这件事情,他便问计于大臣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仇。爱卿可有贤士来帮助我报仇雪耻”。郭隗却另起话题说道,从前有个君主让他臣子去寻找良马,但找到的时候良马已经死掉了,于是大臣把马骨买了回来,昭王不解,忙问道,爱卿,这是何意?郭隗说,君上如果能将一匹良马的尸骨视为宝物,还怕天下人不来投靠你吗?昭王大悟,立即修筑了黄金台,用来吸引人才,不得不说昭王筑巢引凤的工作那是做的很好,一时间一大批潜力股都来投靠,其中最著名就是乐毅。

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佐下,锐意进取,改革弊政,整顿军队,制定了严谨的法律,改革吏治,加强对百官的审查和考核,与此同时,昭王十分注意联系群众,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20几年的蛰伏,燕国变得日益强大,他时刻紧盯齐国,发誓要一举雪耻当年的国仇家恨。

公元前284年,在争取到多国支持后,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掌五国相印,举兵伐齐,齐泯王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觉燕军已攻入齐国,仓促应战的齐军一触即溃,连连败北。燕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气攻占了临淄。齐泯王被迫出逃,辗转之莒地(今山东莒县)固守,后被楚将淖齿所杀。

历史是神秘而又神奇的,但也不得不叹服历史的巧合之处,当年齐国乘人之危,害人父兄,如今五国倒齐,国破身灭,当真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查看详情>>
10

历史上的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爱才如命的他做过哪些事呢

战国
燕昭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在前边的战国大将里,木易说到了一位齐国大将匡章,就是这位曾经造就了五十日灭燕国的壮举。而至此,燕国是一蹶不振,直到到了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位燕昭王姬平手中,不惜代价广纳贤才,才有了改善,使得情况一步步好转。而后更是一手造就了燕国盛世,让燕国跻身战国七雄之一。

而燕昭王的上位就是在刚刚结束内乱的情况下,此时的燕国也更加的虚弱。可能是看多了这种情形,燕昭王满怀着雄心壮志决意要改善燕国弱小的局面,于是想尽办法广纳贤才,要重振燕国雄风。

为了招纳到更多的贤才,燕昭王是这么做的呢?首先他请教自己的大臣郭隗,郭隗就说了何不如就先从我身上做起,如果国君对我这种不才的人都如此尊敬的话,名声一传出去,那些真正的贤才们都会来到您的身边。

之后,燕昭王为郭隗盖了一座宫殿,请其入住,对其恭敬有加,并以学生晚辈自居。而后又筑造了一座高台,在上边放置了几千两的黄金,以此馈赠前来的贤才们。也就是著名的高筑“黄金台”。

果然,燕昭王爱才敬才的名声传遍天下,很多人都竞相前来。在迎接大名鼎鼎的阴阳五行家邹衍的时候,他亲手拿着扫把在邹衍前行的道路上边扫边退身走,以表达自己的尊敬,并以弟子晚辈自居,也为他修建了一座宫殿。

随着燕昭王名声越来越大,前来的人才也更多,燕国也发展得愈加的快速。而其中最厉害的人物,莫过于乐毅了,在国政和军事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艰苦奋斗二十八载,燕国终于是强大了起来。

既然强大了,那就要对外扩张了,首先就是早已结下梁子的齐国。可惜这时候的齐国也正是巅峰时期,单单凭燕国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在乐毅的提议下,燕昭王决定“以天下共图之”的方法来瓦解齐国。就是联合秦、赵、楚、韩、魏国等一起攻打齐国。

此战,齐国损失惨重,几乎被灭。而乐毅居功甚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燕昭王的无限信任。当时燕太子听信谗言说乐毅是想要当齐王,就跟自己的老爹告状。燕昭王一听,气得把太子大打二十大板,表明了自己对乐毅的信任,也使得乐毅对燕昭王更加的忠心。

就这样一步步的,燕国在燕昭王和一干贤才的带领下进入正轨,迎来盛世,终于是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