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退避三舍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11-06
1

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和道理
退避三舍的故事概要

我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宽容和让步是很重要的,你宽容别人,等于是宽容自己,在古代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君主,为了报答恩情,在两国交战时选择了让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退避三舍的故事吧。

退避三舍的意思

1、意思

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用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2、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uploads/image/2020/11/06/timg (7).jpg

3、退避三舍的近义词 :

委曲求全、避君三舍、远而避之、望而生畏、退徙三舍

退避三舍的反义词 :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长驱直入、争权夺利、挺身而出、你追我赶、以牙还牙、迎头赶上、周旋到底、迎难而上

退避三舍是哪次战役

退避三舍这个时间发生在城濮之战中,因为晋国的重耳为了报答当年逃亡之后受到楚王善待的恩情,所以在晋、楚两国交战的时候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免冲突的发生,从而退让、回避的行为。

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退避三舍的感悟和启示

1、信守诺言。

当晋楚两国交战,涉及国家利益之时,晋文公仍然没有忘记诺言—退避三舍。与其说是时代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不如说是晋文公的人品成就了他的霸业。退避三舍,让他与对手作战时站在了理义的高度。一个人只有信守诺言才能取得成功,一个国家只有诚信才能愈发繁荣昌盛。

2、知恩图报。

退避三舍中,晋文公深知退避的不仅仅是三舍的距离,更是军中的士气、作战的机遇,但他依然做出退避三舍的行动,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感恩之心—感恩当年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