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襄樊之战

发布时间:2020-05-28
1

是孙权背盟还是关羽作死?襄樊之战为何两败俱伤?

关羽
孙权
襄樊之战

历数三国时期几次大的战争,尤其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吴国对蜀国,往往取得胜利;蜀国对魏国,往往取得胜利;魏国对吴国,往往取得胜利。一言以蔽之,魏蜀吴三方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实力相对均衡,谁发动战争谁失败,且往往都是以弱胜强,这可算是一条定律。

从早期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开始,曹操就以弱胜强,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之后曹操发动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态势;曹操发动的关中之战,刘备虽立足益州未稳,但苦战两年仍然拿下了关中;孙权发动的合肥之战,张辽威震逍遥津,打的领军十万的孙权差点被擒;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虽威震华夏,但是到底兵败身死丢了荆州;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陆逊以逸待劳,火烧连营直接导致了蜀汉的元气大伤。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明白一点,那就是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或手段,如果背离了天下大势和政治平衡,单靠军事或某某大将,很显然最终的失败是一定的。

而襄樊之战,恰是最好的范例。从战术上讲,关羽北袭樊城围攻襄阳,也许是配合了刘备的关中之战,似乎也符合了诸葛亮当年隆中对里定下的“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呼?” 这一战略决策。

但是,前提是,一,待天下有变;二,蜀汉自足自立。那么我们看看,当时的政治格局和三方势力是怎样的呢?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着手内部治理和解决西北问题。足可见赤壁之败,曹操元气并未大伤,并仍然掌握着政治上的主动。而刘备自入川到夺取汉中则连年在打仗,并没有得到相对充足的休整。而关羽在镇守荆州这数年里,几乎没有战争,与各方可以说相安无事。可以说关羽有点憋得慌,但是除了马良没有几个得力的文臣武将了,自保有余出战则危险。而孙吴在西击合肥失败后也在养精蓄锐,静待时机,尤其是在吕蒙接掌帅位之后已是蠢蠢欲动。

最关键的还是刘备,诸葛亮说的“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个将军应该是刘备,出于秦川,应该是指攻向长安?还是夺取汉中?关羽北攻襄樊,可能以为刘备夺得汉中之后,乘势北进长安,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夺得汉中后刘备没有接着打,而是回成都进位汉中王去了。这就造成了关羽独当一面的态势,并且一打就不可收拾,在政治和军事上孤立了自己也使荆州成为危城。但即使如此,刘备那时可以派谨慎持重的赵云,勇猛异常的张飞,亦或是诸葛亮本人去支援荆州,但遗憾的是没有。当然,可能性有两种,一是刘备深信关羽能胜,因为关羽先期打的确实捷报频传;二是关羽的自傲可能没有料想到吕蒙的偷袭,后期败的也很快,刘备即使想救援也来不及了。最终关羽兵败被吕蒙偷袭得手后被杀。

当然,在这中间,我们不能否认关羽的狂傲和大意确实也是军事上失利的原因之一,久攻襄阳不下可以撤军啊,但是关羽也同样一意孤行,在荆州后方已然危险的情势下孤注一掷,并且之前还大大的羞辱了孙权一番。但归根结底,还是刘备权欲日盛,能用诸葛之...

查看详情>>
2

蜀汉为何由盛及衰,刘备到底做错了什么?

刘备自立汉中王
襄樊之战的历史推动

219年5月曹操退出汉中,历时近两年的汉中之战结束,刘备夺取汉中意义重大,东西两川合二为一,至少他不用时时刻刻担心曹操的威胁了;同年6月刘封和孟达拿下东三郡,加上关羽镇守的荆州四郡,刘备拥有一个半州二十余郡,麾下兵马十余万,实力达到了顶峰,拥有了可以和曹操一争天下的实力。

219年7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随之发动搅动天下风云突变的襄樊之战,随后的局势眼花缭乱变化得太快,关羽先胜后败,在孙权偷袭荆州之后匆忙回师却兵败被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之后刘备兴兵大举伐吴,却在夷陵之战中一败涂地,蜀汉的实力自此一落千丈。

后世不少观点认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蜀汉也由此从顶峰跌落到了谷底,这话其实也没说错,不过究其根源还在于刘备自立汉中王,此举弊大于利,这才是蜀汉由盛而衰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一分析一下。

第一,大失人心

刘备是汉室宗亲,称王之前是东汉朝廷册封的左将军、豫州牧,刘备能走到今天和他汉室宗亲的身份以及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有莫大的关系,现在刘备却公告天下自己要称王了(至于群臣劝进和上表汉献帝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虽然汉室衰微,汉献帝也只是个傀儡,但刘备此举摆明了就是有不臣之心,其争霸天下的野心也暴露无遗。

刘备自立汉中王不仅得不到东汉朝廷的承认,就是自己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雍茂、刘巴等人就不支持,所以刘备称王大失人心。

第二,孙刘联盟关系生变

原本孙权和刘备结盟共抗曹操,大家表面上还是大汉的臣子,现在你刘备撇开孙权率先称王是几个意思?莫非要压我孙权一头?刘备一称王其实就是宣告了不仅要和曹操争,也要和孙权争,虽然之前大家心知肚明,但现在摆上桌面了,孙权难免心里犯嘀咕。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之所以背弃孙刘联盟暗中向曹操称臣,除了他对荆州势在必得的决心之外,刘备称王带给他的压力也未尝不是原因之一。

第三,经济上得不偿失

汉中之战打了近两年,刘备虽然取得胜利,但是损失也不小,甚至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大兴土木,刘备称王难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些都增加了原本就疲弱不堪的蜀汉经济。

第四,促成了关羽提前发动襄樊之战

诸葛亮的《隆中对》早就提出了荆州、益州兵分两路北伐的战略,所以关羽提兵北上主动攻打襄樊是迟早的事,但5月刚结束汉中之战,7月就发动襄樊之战时机并未成熟。

刘备这边刚刚进位汉中王并授予关羽假节钺,关羽就马上发动襄樊之战,时间上太过巧合,要么是刘备的意思,他需要一场更大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称王的必要性,要么是关羽假节钺在手有了可以用兵的权力,总之如果刘备不称王,关羽没有假节钺,襄樊之战很可能就不会这么快发动。

襄樊之战直接导致了关羽的败亡和荆州的丢失,随之孟达献东三郡投降曹丕,接着刘备伐吴损兵折将无数,蜀汉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刘备自立汉中王,如果刘备不称王,而是休养生息几年,襄樊之战也就不会这么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