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春秋五霸都有谁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故事
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还有最后的越王勾践。齐桓公在春秋时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各地的诸侯们,一起保卫安定,救济贫困的百姓,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春秋五霸的首领。
春秋五霸
关于晋文公来说,他的功绩是成功地抵抗了楚国大举对中原地区的强烈进攻,而且在城濮的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强大的楚国,而且那时候的楚国是当时的中原第一强国。所以晋文公可以说是有再造华夏的大功劳。所以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而且晋国因为这个强大了快200年,所以晋文公对晋国的发展可以说功劳不小。
楚庄王在位执政时期是楚国历史中最强大的时期,当然以前的楚国也是十分强大的,但是一直以来受到中原势力的一系列压迫。楚庄王后来打败了大国晋国,以此可以问鼎中原,而且他的影响力大,范围极广。所以他当上这个春秋霸主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使楚国由盛转而渐衰,从此以后很难跻身进入中原。
吴王阖闾他是唯才是用,他任用了孙武等一些优秀的人才,而且自己本身奋发图强,勤于执政。他拥有晋国的鼎力支持,使吴国从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国,一下子竟然把强大的楚国给灭国了,这让所有的中原地区的国家可以说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其中晋国特别开心,因为吴国终于帮他消除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最后一个就是越王勾践,他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卧薪尝胆,使用美人计,最终一举消灭了吴国,报了自己的屈辱的仇恨。
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他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处于在位执政时期,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任君王,他姓姜,属于吕氏,名为小白。齐桓公是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子,是齐僖公的第三个儿子,同时也是他最小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卫国人。
在当时的王位之战中,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想尽办法,各处奇招,最后公子小白获胜,坐上了君王的位置。
齐桓公坐上王位以后,他任命管仲作为丞相,并且在天下进行广推改革的政策。在军事方面,他实施的是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由此一来,齐国的兵力慢慢地开始变得强盛,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慢慢开始提高。
在公元前681年的时候,齐桓公在齐国召集了一些诸侯进行了会盟,他是春秋战国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去替代周天子,来充当会盟的盟主。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华夏的诸侯们一直烦恼于一些游牧部落对他们的攻击和骚扰。于是,齐桓公便发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他向北攻击山戎,向南讨伐楚国。就这样,他成为了中原地区第一个统治的霸主,还受到了周天子很大的赏赐。
但是晚年的齐桓公却变得昏庸多疑,自从丞相管仲不幸去世后,他开始任用起易牙和竖刁等一些小人奸臣。后来,齐桓公在内乱中饥饿难耐,最终的结局就是饥饿而死。
与“春秋五霸都有谁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管仲改革,让齐国奠定了称霸的基础,齐桓公也成了当时最强的诸侯
周幽王被杀后西周就灭亡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从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大致与《春秋》一书记载的历史相当,所以称这一时期为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共主地位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结束了,周王室仅仅是诸侯国争霸所利用的一个旗号。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诸侯国开始强大起来,他们纷纷在内部进行变法图强,对外则兼并小国,展开争夺霸主地位的斗争。
齐国管仲改革
齐国是周公东征后分封功臣姜尚所建立的国家。并且给予齐国对夷狄的专征之权,这样就使齐国成为了东方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公元前686年,齐襄(xiang一声)公堂弟公孙无知发动内乱,弑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亡鲁国和莒(ju三声)国,后来公孙无知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开始争夺王位,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为了阻止公子小白回国,曾带兵追杀公子小白。刺杀失败后,公子小白提前归国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继位之后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后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他有治国之才,若要成就霸业,非他不可。齐桓公也比较开明,于是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上卿,委以国任。于是管仲在齐桓公等人的支持下,全面推行改革:
一、政治、军事改革
1、管仲将“国”按照四民分业安居的原则划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工乡三个,商乡三个,士乡十五个。其中士乡为服兵役的军士所居住的地方,从士乡所占的比重就可看出,齐国的军队人数是不少的,是在为以后争霸做准备。士乡又分为三个部分,即“参(叁)其国”,每五乡为一军,共三军,由国君与国、高二卿(曾辅佐齐桓公登位)各帅一军。士乡的编制为:五家为轨,设轨长,十轨为里,设有司,四里为连,设连长,十连为乡,设良人。管仲在国内建立轨、里、连、乡四级行政单位,他的目的就是“作内政而寄军政”,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行政制度。2、对鄙、野的行政制度进行改革。以三十家为邑,设司;十邑为卒,设卒帅;十卒为乡,设乡帅;三乡为县,设县帅;十县为属,设大夫,全国分五属,即“伍其鄙”,属设大夫和正。鄙、野五属制,也是一种带有军事性质的行政建制。管仲还选拔鄙、野庶人中的“秀民”去当士,进一步提高士的社会地位。管仲在国、鄙实行的行征改革,所设的各级职务并不是世袭封职,而是带有僚属性质的官吏,平时为行政官吏,战时为军队各级长官,这样的做法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世袭贵族对封邑的管辖权。
二、对官吏荐举制的改革
各国在激烈的斗争中,迫切需要大量人才,于是管仲在世卿世禄制度之外,在齐国建立了制度化的荐举制。规定:各乡良人要进贤能于国,由国家任之以事,分派到各部门进行考察;各部门长官选拔其中优秀者推荐给国君,由国君亲自考核,合格者授予官职。地方官如果埋没和压制 人才的话,就会治其“蔽贤”、“蔽明”之罪。这种荐举制度在世卿世禄制时代,为出身下层的人才参与政治创造了机会,为齐国的政治增加了活力。...
查看详情>>与“管仲改革,让齐国奠定了称霸的基础,齐桓公也成了当时最强的诸侯”相关的文章
齐桓公能够成为一方霸主,管仲改革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葵丘之盟,齐桓公作为盟主,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开创了春秋时期首位霸主的先河。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是因为当时齐国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被后世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的管仲。
在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过程中,齐相管仲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尤其是管仲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为齐国的强大、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在齐桓公的支持下,管仲于丞相任期内大兴改革,发展商业,富国强兵,这是齐国能够在天下纷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管仲注重全面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说只有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才谈得上“礼节”和“荣辱”。为此,他采取“相地而衰征”政策,把田地按土质的好坏、产量的多少分为若干个等级,再按着确定的等级的高低,征收数量不等的实物税。实施改革后,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抓农业搞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管仲重视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在农耕时期,盐和铁是最为重要的两大支柱性工业,无一民众能够顷刻脱离。于是,管仲主张利用国家濒海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渔盐贸易,设置盐官、铁官,积极引导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这样既富裕了商户,又增加国家税收。同时,他还设立“轻重九府”,根据年成的丰歉收售谷物,既可平抑粮价,又可增加国家收入,以达到通货积财的目的,保证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管仲还进行了政治、军事、法制等一系列改革。管仲推行“作内政而寓军令”政策,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平时生产,战时从军,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为国家遇有战事而做好充分军事准备。他还建议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这样既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了人们因就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管仲实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使齐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国家强盛,民康物阜,自然就有了话语权。齐国的日益强盛,为齐桓公首个称霸天下奠定了坚强基础。不得不说,齐国的强盛壮大,是管仲推行改革变法的结果;齐桓公能够称霸天下,管仲这一贤相,功不可没。
查看详情>>与“齐桓公能够成为一方霸主,管仲改革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相关的文章
齐桓公为什么会任用管仲?管仲改革跟齐桓公也有关系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
齐桓公对于齐国是至关重要的,在他之前,齐国经过齐襄公时期的动乱,国力大减,但是幸好齐国的底子还在,优势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土地让齐国有着崛起的资本。在齐桓公上位之后,他选贤举能,任用管夷吾为相,积极改革,推行军民合一的制度,改变经济政策,使得齐国国富民强,而且根据当时中原地区受困于四方蛮夷骚扰的局面,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国家对抗戎狄的侵略,获得了大小诸侯的信赖。
同时齐桓公积极地和大小诸侯联合结盟,是当时最早当上盟主的诸侯,因此在声势和威望上都非常高,超过了当时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等大国,成为了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霸主,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新篇章,被后世人称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他的晚年比较昏聩,因为被一些小人“无私”的杀子、自宫等行为感动,重用这些无能小人,最后导致了国家动乱,社会不安,等到动乱结束的时候,齐国已经不复鼎盛之势了,而他自己也饿死在了这场席卷了宫廷的动乱之中。
齐桓公改革
众所周知,齐桓公在上位之后任用管仲,改革齐国的各项制度,使得齐国国力大增,最后才成功的成为了当世霸主,那么当时齐桓公时期的改革到底是哪些方面呢?接下来小编我就为大家系统的介绍一下齐桓公的改革。
首先齐桓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政治优势,毕竟祖上是姜太公,名声赫赫,通过自己的政治地位,大力发展当时的齐国军队,实行民军制度,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就是务农的老百姓,到了要打仗的时候就可以出征,这样既可以很好的解决国家的军事压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农业的发展,同时一个地方的农民都编在一起,保证了士兵之间的熟悉,有利于增强战斗力,之后齐桓公还通过频繁的军事训练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同时经常以“周礼”为借口,以“周天子”为幌子,发动战争,在经过多次战争之后,齐国的兵力得到血与火的洗礼越发强大,建立起了三军的编制。
除了在军事上之外,在经济上齐桓公也积极变革,他实行“相地而衰征”通过把土地按照土质的好坏分类,来区别的征收赋税,改变了一直以来井田制的土地形式,并且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积极鼓励老百姓自己种植。同时减少赋税,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宽裕,让老百姓多生几个孩子,增加了齐国的人口,这对于人口就是财富的古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推行准平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也保证了农民的生活。
齐桓公会盟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
查看详情>>与“齐桓公为什么会任用管仲?管仲改革跟齐桓公也有关系”相关的文章
齐桓公伐楚还没开始却因为听了人家这两句话决定班师回朝
春秋霸主齐桓公,娶了蔡国的公主,名蔡姬。
蔡姬生性活泼,爱玩爱闹,一天,她陪齐桓公玩浪漫,泛舟于湖中。
蔡姬会游泳,齐桓公却不会。她故意开玩笑,将小船荡起来, 齐桓公唯恐落水,吓得脸色苍白,双手死死抓住船帮,大喊大叫: 别闹了!
蔡姬咯咯大笑,荡得更起劲了。
蔡姬玩够了,才停下来,扶着狼狈不堪的齐桓公上了岸。
齐桓公的脚一踏到岸上,马上翻脸了,下令将蔡姬送回娘家去。
对蔡姬的处理,史书的说法是“归蔡姬,勿绝”——不是闹离婚,只是将她送到娘家去补课,等学会了妇道,还要接回来的。
蔡国是小国,却是正宗的公子王孙,跟周天子同姓(姓姬),蔡侯的脾气也有几分执拗,一看妹子被人家灰头土脸地赶回了娘家, 觉得很没面子,心想:我姬家的女子不是甩货,你嫌不好,还有人抢着要呢!
结果,蔡侯一气之下,将妹妹改嫁给了楚成王。
齐桓公听说这个消息,大怒,立即点起兵,杀往蔡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蔡国打崩了。
可是,蔡姬已经被楚成王娶走了,想抢回来,还得再去找楚国的麻烦。
楚成王见齐军杀来,一面派兵阻拦,一面遣使询问:为什么来到我们的土地上?
齐桓公不好意思说“我是来抢老婆的”,否则就成了重女色轻仁义,必遭天下耻笑。他振振有词地说:因为你们楚国没有尽到向周天子进贡包茅和备办祭礼的义务,所以我来质询;周昭王南巡时没有回去,我也想问问他到底哪儿去了!
周昭王南伐楚国时,掉进汉水淹死了,据说是被楚人凿沉了船。由于周王室忌谈这件事,一般人不知道。
楚王回复说:没向周天子纳贡,我承认有这事,我敢不跟你一样么?至于周昭王为什么没有回去,只好去向河水问责了!
齐桓公理屈词穷,却赖在楚地不肯走,他希望楚成王识相一点, 将蔡姬送回来,事情不就结了吗?谁知楚成王装傻充愣,好像不知他来干什么似的,事情就僵住了。
齐桓公兴师动众,全凭一时冲动,属于“激情犯罪”,时间长了,激情燃尽了,劲头就不足了,觉得再闹下去没什么意思,带兵回去 了,齐楚终究没有打起来。
查看详情>>与“齐桓公伐楚还没开始却因为听了人家这两句话决定班师回朝”相关的文章
齐桓公伐楚带了八国军队为何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中国有多达上百个诸侯国。在楚国有一种看着不起眼的野草叫苞茅,它是产于湖北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一种茅草。据说楚国建立初期,环境非常艰苦,周天子为了优待楚人,就让楚人进贡这种廉价的茅草。而用这种茅草过滤酒浆,来祭祀祖先。而现在“苞茅缩酒”的遗俗,至今在湖北南漳一带可见。而在2000多年前,这种野草,竟然成为齐桓公率八国军队讨伐楚国的理由之一,就是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苞茅,周天子“无以缩酒”。
公允前656年 ,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军队,驻兵在楚国边境,随时都有可能攻入楚国。楚国建国数百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威胁,此时的楚成王集结了楚国的全部军队,严阵以待。但是与八个老牌中原国家相比,楚成王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后来,楚国大臣屈完临危受命,代表楚国前去齐军大营议和。齐国丞相管仲质问屈完,楚国多年不按周礼向周王室进宫祭祀缩酒的苞茅,更何况周昭王之死,楚国也脱不了干系。而管仲也点明了此次八国军队伐楚的原因:第一,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苞茅,违背了周礼;第二,楚国使诈,导致周昭王南征途中落水身亡。
面对气势汹汹的管仲,屈完做出了这样的答复:没有向周天子进贡确实楚国的过错,以后会按时进贡;但是周昭王的死,与楚国无关,推掉了周昭王之死的责任。屈完轻重分明,管仲没有可乘之机,但是齐桓公仗着八国大军压境,威胁说随时都可以攻入楚国。但是屈完也没有示弱,说楚国也已经做好各种最坏的打算,大不了鱼死网破。
在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大多是让各国遵守当时的国际秩序,也就是周朝的秩序,而不是一定要灭掉其他国家。齐桓公发起的这次军事行动,目的不是掀起一场大的战争,而是要求楚国遵守周礼,所以后来屈完表示以后楚国会按时进贡,同时也考虑到楚国强大的实力,最后齐桓公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转而与楚国在召陵举行会盟。
查看详情>>与“齐桓公伐楚带了八国军队为何最后还是无功而返?”相关的文章
为何齐桓公伐楚之战仅仅以订立盟约结束,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公元前657年,齐桓公和宠妾蔡氏在水中嬉戏,蔡氏女孩心性摇晃船只戏耍齐桓公,谁知齐桓公不熟水性受到惊吓,一气之下将蔡氏送回娘家蔡国。蔡国国君误以为蔡氏不再受齐桓公待见,将蔡氏另嫁他人。齐桓公知道后感觉自己受到奇耻大辱,公元前656年发兵攻打蔡国,紧接着率领诸侯联军攻打楚国。最后以楚国与诸侯联军签订盟约,恢复向周王室的朝贡告终。
在这一事件中,有三个问题并未交代清楚。其一,诸侯联军为何要攻打楚国,真的只是因为楚国不向周王室缴纳朝贡那么简单么?其二,齐国为何以不朝贡、昭王南巡未归为由攻打?其三,如此大规模的多国联军,为何只是签订盟约而已?
齐桓公为何攻打楚国?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史记·齐太公世家》
史籍上并未记载齐桓公为何攻打楚国。只是说齐桓公因为蔡国的事生气,攻打蔡国。管仲借着联军攻打蔡国的机会,把矛头指向楚国。如果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要从当时的形式分析。
当时,周王室衰微,齐桓公已经称霸中原。其中,强大的诸侯国有秦国、齐国、晋国、楚国。
秦国,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才崛起的大国,地处九州西部,与西戎混居。因为地处偏远地区,所以对中原之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齐桓公会盟之事也从不参与。换言之,对齐国称霸并没有威胁。
晋国,国内发生骊姬之乱,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的缘故想要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国内局势紧张。那一年,骊姬设计逼死太子,逼走其余公子。晋国因为内乱的原因,已经无法和齐国抗衡。
楚国,自楚成王即位以后,内修政理,外联诸侯,借着周天子给予的征伐之权不断扩大领土,到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已经跻身强国之列。成为当时唯一能和齐国争霸的强国。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左传·僖公·僖公三年》
楚国与齐国之间有个郑国。郑国的归属关系到楚国能否北上称霸中原。可是,郑国亲齐,给楚国北上造成很大不便。所以,楚国多次攻打郑国,想要打开北上的大门。
齐桓公当时已经称霸中原,楚国北上意味着挑战齐桓公霸主地位。而齐国地处北方,楚国地处南方,发兵攻打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所以,管仲借着攻打蔡国的机会让齐桓公把矛头指向楚国,也是理所当然。
齐国为何以不朝贡、昭王南巡未归为由攻打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僖公四年》
前面说了,这次伐楚是以齐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最初只是攻打蔡国。管仲借着这次机会把矛头指向楚国。楚国,是当时南方的强国,若是想不出一个说服众人的理由,这次的军事行动势必会以联军内讧告终。
所以,管仲以楚国不进贡王室的包茅,使周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以此来问罪。简而言之,楚国没有尽到诸侯国应该尽到的义务,向周王室进献朝贡。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但仍是天下共主,齐桓公称霸打的旗帜就是“尊王攘夷”。也正是因为如此,众多诸侯国才臣服齐国。以这个理由讨伐楚国...
查看详情>>与“为何齐桓公伐楚之战仅仅以订立盟约结束,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齐桓公伐楚的起因原来是因为这个女人,最后齐国只能慢慢走向衰弱
一
公元前657年,东周霸主齐桓公家里突然闹出了点小纠纷。这一天,齐桓公“偷得浮生半刻闲”,放下家国大事,和老婆蔡姬相约,一起到私家花园里的湖里去划船。
齐桓公是春秋首霸,纵横天下、傲视群雄。高高在上的周天子,都得常常仰仗于齐桓公,靠齐国来摆平各类麻烦。在周王室日渐没落的大环境下,齐桓公就成为东周江湖上的事实“第一人”。春秋霸主权倾天下、富有四海,这样的老公,天下女子都梦寐以求。蔡姬就成为幸运儿,与齐桓公走在了一起。更加难得的是,蔡姬也是齐桓公最喜欢的女人。
齐桓公喜欢蔡姬到了什么程度?
齐国为海洋之国,地理位置优越。两千年多前,地球上还没有大规模的工业污染。天空湛蓝如画,空气清新如氧吧,海水透彻如水晶,黄金般沙滩平整如新;……。这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每天到海滩上散散步,晒晒太阳,与美女在海边风花雪月,足以羡煞旁人。然而,富有四海的霸主齐桓公却无福消受——齐桓公生平“天不怕、地不怕”,却从小怕水,根本就近不了水。因为怕水,所以每次坐船时,齐桓公都会心跳加速、浑身冷汗直冒,生怕会掉落入水。
可是,爱情的力量却是无比巨大。
深患“恐水症”的齐桓公,为了讨好蔡姬,居然愿意抽空特地陪她来划船,可见,蔡姬在齐桓公心目中是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了。
因为男人的宠爱,蔡姬也侍宠而娇,经常性地捉弄齐桓公。往常,只要不是太过分,齐桓公男子汉大丈夫,忍忍也就过去了。
坏就坏在蔡姬太自以为是,这次有些收不住了。
二
在船划到湖中央后,蔡姬突然间又冒出捉弄齐桓公的念头。老公平常就怕水,现在又刚好在“贼船”上,还不得任自己摆布?在世人面前傲然独尊的老公,能在自己面前惊慌失措,那一定很有成就感,蔡姬想。男人去征服世界,女人就只需要征服男人;征服了齐桓公这样天下独一无二的男人,才更会显出蔡姬的魅力无穷!
虚荣心一起,蔡姬就随性起来。
她不停地左右摇晃着小船,来吓唬齐桓公。看着船在水中央左右摇晃,随时都像是要翻沉,不识水性的齐桓公立刻被吓得面如死灰,双手紧紧抓着船沿大叫,拼命让蔡姬赶紧停下来。可蔡姬难得看到齐桓公有这么“hold”不住的时刻,玩得正嗨,根本就停不下来。所以,她大声嬉笑着,不依不饶地继续摇船。
小船漂浮在水中央,侍卫们都不在身边,齐桓公孤立无援,只能任由蔡姬摆布。众目睽睽之下,齐桓公在小船上被吓了个半死,天下唯我独尊的派头,一下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然而,男人都是要脸面的,尤其是像齐桓公这样的男人。众人眼目中被自己老婆搞得威严全无、颜面扫地,齐桓公心里猛地就生出一股无名怒火!等到船靠岸之后,他二话不说,立刻宣布把蔡姬遣送回娘家,让她好好自我反省一段时间,先灭灭老婆的威风——在船上丢的脸,下船后一定得找回来!可在内心深处,齐桓公还真是舍不得蔡姬。所以,虽然把老婆赶回了娘家,齐桓公却也没有把“离婚协议书”顺带就送到蔡国。齐桓公是想着,等过段时间,蔡姬知错主动求饶后,自己的面子就找回来了,那时再光明正大地把...
查看详情>>与“齐桓公伐楚的起因原来是因为这个女人,最后齐国只能慢慢走向衰弱”相关的文章
齐桓公伐楚意义究竟有多重大?齐桓公除了伐楚还征伐了哪个国家
齐桓公伐楚是春秋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这样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没有出现刀兵相接,血肉横飞的交战场面,而是充分利用外交手段和语言智慧,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双方你来我往,表面上谦和有礼,言辞中却互不相让,内在中则是包含着尔虞我诈的诡计多变。楚国更是凭着智慧,不仅保护了自己,还给后人留下了“风牛马不相及”的名言。那么,齐桓公伐楚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齐桓公继位第三十年(前656)春天,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联军讨伐蔡国,在打败蔡国以后,紧接着讨伐楚国。
楚成王带着军队迎来,并派出使者来到诸侯联军,问:“齐国住在北方,我楚国处于南方,相隔遥远,两个国家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率领军队进入我国境内?”齐桓公让管仲回答使者说:“过去召康公命令我国的先君太公:‘五侯和九伯,你都有权征讨,以共同辅佐周室。’赐给我们先君征讨的地域范围,东到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国应该进贡的包茅没有进献(包茅不入),天子祭祀用品不全,我们因此来追究。昭王南征到楚国没有回去,我们为此前来问责。”楚王的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进献,确实如此,是我们的责任,今后不敢不供上。至于昭王一去不返,并没有在我楚国领土,请您到汉水边上去问罪吧!”诸侯军队又向前开进,驻扎在陉地。
两国军队一直对峙到夏天,双方有意讲和,楚成王就派了屈完到齐国营地。齐国为了表示诚意,就向后退到召陵。齐桓公将诸侯的军队排列成阵,然后和屈完同乘一辆兵车观看。这种情况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阅兵,实际上是齐桓公向楚国炫耀实力。齐桓公对屈完说,诸侯的军队一起兴兵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先君的友好关系应该保持。我们两国重修旧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君王惠临敝国谋求福祉,安抚我君,这正是我国国君所希望的。齐桓公接着说,你也看到我们的军队了,用这样多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用这样的军队攻城,什么样的城池攻打不下?屈完说,君主您如果用德义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如果用武力,楚国有方城山作为山墙,有汉水作为护城河,您的军队就是再多,只怕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够用的上。齐桓公就和屈完签订了盟约,退师离开了楚国。
这件事《左传》、《史记》都有记载,人们在说到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都说是齐桓公的胜利,可我们并没有看到两国交战,即便是齐桓公想炫耀实力也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齐桓公在这次伐楚中究竟得到了什么?难道千里迢迢兴师动众,就是为了给周王室要一点儿祭祀用的包茅草吗?
实际上,齐国这次伐楚意义重大,的的确确是一场胜利。他让楚国取消了王号,向周王室进贡,也就是臣服周王室,本质上是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741年,楚国国君蚡冒去世,弟弟熊通杀死蚡冒的儿子即位,这就是楚武王。楚国是在周成王时期被封在丹阳(今河南南部)地区的一个子男爵位的小国,这在诸侯当中等级是很低的,到楚武王时期,其实力范围已经到达长江流域。楚武王三十五年(前...
查看详情>>与“齐桓公伐楚意义究竟有多重大?齐桓公除了伐楚还征伐了哪个国家”相关的文章
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浅谈春秋五霸的称霸之路
春秋,是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左右的一个时代,当时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数百小国纷争不断,一些比较强大的国家,连年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强大起来比较有影响力的五个诸侯被称为:春秋五霸“。
而称霸的主要标志是诸侯会盟,说白了就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搞个聚会邀请小诸侯国参加,并认小弟的故事。
关于春秋五霸的人选,历史上说法有所不同,《史记》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一说。也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不管哪个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是当仁不让的五霸成员。
今天咱们以《史记》说法为准。
1、齐桓公—五霸之首
齐桓公名叫姜小白,是齐僖公的三儿子,在经历了大哥姜诸儿被堂兄弟公孙无知剁成肉泥篡位,过了一年公孙无知被刺杀后,当时齐国国君宝座空缺,因与同样在外流亡的二哥姜纠拼速度获胜,先回到齐国而坐上国君的宝座。
齐桓公能称霸,离不开一个人——管仲。他不计前嫌,任用曾经姜纠的拥护者管仲为相,开启了足以震撼世界的称霸之路。
为了发展经济,齐国不仅实行垄断盐铁的政策,还大力扶植ji院产业,使商人们长期逗留。这样齐国很快称为当时的贸易中心,大量的税收使得齐国很快就国库充盈。有了钱干啥,必须发展军备!管仲又空前的想出了——预备役,这一概念。凡是成年男子都要定期参加军事培训,培训期间有工资拿,平时除了训练别无要求,等到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冲锋陷阵,保家卫国。
有钱了的齐国没有忘记上面还有个顶头上司——周王室。所以齐桓公在第一次诸侯代表大会上(算上齐国只有五个国家参加),要求大家必须尊重周王室,另外还告诉众小弟挨打了或者缺钱了尽管来拿!接着齐国又出兵打了几个没参加诸侯会议的小国,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齐国的霸主地位就这样确立了。
2、晋文公
重耳晋文公的上位之路比较波折,同样也流浪过的他相比较齐桓公过得实在是惨。
因受后妈迫害,17岁的重耳开始被亲爹追杀,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他先后去了翟国,他在翟国过得还算可以,最起码娶到了一个漂亮媳妇,后来因为晋惠公的刺杀而流亡到齐国,后来又流亡到了曹国,不过由于曹共公爱偷看他洗澡,重耳跑了。接着到了宋国,由于宋国刚刚战败,宋襄公受伤,没空招呼他,他只好选择去了郑国,却被赶走,后来他又到了楚国和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他才得以重回晋国,登上王者宝座,而他的流亡时间长达19年之久。
即位后的晋文公在先轸、狐偃、赵衰等人的帮助下,晋国的国力大增,在依次完成”北御蛮夷,南战雄楚,九合诸侯“的标准后,晋文公召开了停滞多年的诸侯代表大会,在大会上,晋文公受到周襄王的肯定,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3、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后,开始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愉快,因为当时在楚国若敖氏家族势力庞大,楚庄王一没军权,二没话语权,于是过了三年的扮猪吃老虎,声色犬马的日子,在经历了公子燮的绑架挟持后,开始发愤图强,招募人才,最终一鸣惊人,先是打败长期骚扰...
查看详情>>与“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浅谈春秋五霸的称霸之路”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