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谋士

发布时间:2020-05-28
1

谋士鲁肃拥有多重人格,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国
鲁肃的人物形象
鲁肃的性格特点
鲁肃简介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许多谋士,鲁肃依然凭借自身的才智与深远的战略眼光在三国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国鲁肃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三国演义》中鲁肃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出现,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赤壁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予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周瑜去世后,鲁肃代周瑜成为水军都督,数年后病逝。

后人眼中的鲁肃人物形象

后人对鲁肃的印象多是虽有远见与才智,却非大才,尤其是在诸葛亮与周瑜的对比之下更显得木讷,认为他性格老实懦弱,是一个无用的滥好人。

但仔细看来,鲁肃的形象更符合一个深受传统礼教影响的古代文士。他在大局上与诸葛亮持相同意见,始终坚持联刘抗曹。

当周瑜数次想要杀诸葛亮时,他看似左右不讨好,是一个迂腐的滥好人,实则多次护下诸葛亮,使得刘吴两家能够继续联盟,为三足鼎立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书中多次描写他的忠厚老实,被诸葛亮的计谋戏耍数次,但以他的聪明才智是当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也无人可知。

鲁肃为孙权指明路,料事如神

鲁肃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他第一次出场是在孙策死后,周瑜将鲁肃推荐给孙权。先是借周瑜之口说:"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接着便是著名的"江东对"了,"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天下大势皆了然于胸,为孙权指了一条明路,鲁肃的见识谋略可见一斑。

后来,曹操率兵南下,张昭等人都劝孙权投降,鲁肃却坚决反对,支持孙权反抗曹操。这里也可以看出鲁肃并非懦弱之辈,他的忠诚果敢在赤壁之战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鲁肃坚持联刘抗曹,深谋远虑

后来曹操兵败,周瑜只是看到了诸葛亮的威胁却忘记了虎视眈眈的曹操,一味地想要杀掉诸葛亮,夺回荆州。

而鲁肃却知道,此时曹操依然强大不可忽视,刘吴联盟必须稳固,也正是在鲁肃的涡旋下,三足鼎立的局势才逐渐形成。赤壁之战后,鲁肃仍然坚持联刘抗曹的策略,此举引来了孙权的埋怨和众人的不解,但鲁肃不为所动,这是因为他看清了现实处境,也明白若蜀吴联盟破裂的后果

吕蒙和陆逊夺荆州,...

查看详情>>
2

曹操手下谋士荀彧之死是怎样的?荀彧死后曹操懊悔不已

三国
荀彧之死
荀彧怎么死的

荀彧从曹操起家就开始跟着他,而且还是荀彧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最讽刺的就是荀彧竟是被曹操逼死。荀彧一生都忠于汉室,不愿意曹操自立为王,所以和曹操发生了非常大的分歧。荀彧的死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曹操赐了空饭盒所以自杀,还有就是被贬最后由于致死。反正都是因为曹操才死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只有死也显得过于悲哀。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然而称得上足智多谋的却没有几个。郭嘉可以称得上才高八斗,而且毫无疑问是最受曹操信赖的。还有一个人,曹操对他也非常信任,也很倚重他。只不过后来和曹操观念不同,被曹操逼死了,这个人就是荀彧。

荀彧以前在汉朝做过官。董卓废掉少帝之后,荀彧看不惯董卓的横行霸道,就弃官回到家乡,还把家族搬迁到冀州。冀州这时候在袁绍手里,袁绍知道荀彧的名气,就想把他招揽过来。荀彧觉得袁绍不是做大事的料,就投奔了曹操。曹操高兴的说,我的子房终于来了,我再无忧虑了。

曹操率军打陶谦的时候,吕布趁机进攻曹操的地盘。荀彧和程昱设计死守住了最后三座城池,坚持到曹操回来。荀彧不仅计谋多,眼光也很长远。献帝从长安回洛阳的时候,荀彧磨破嘴皮,劝说曹操把献帝迎接过来,在许都建立国都。其实,荀彧这样做,不仅仅让曹操能够挟持天子从而命令诸侯,也是在完成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的使命,就是对皇帝的一片忠心。因为献帝虽然被曹操控制,但是比之前颠沛流离随时可能死掉的环境好得多。不过,也正是因为荀彧对皇帝的忠心,导致了他和曹操逐渐产生间隙。

荀彧在政治上选拔人才,经济上发展农业,帮助曹操控制下的汉朝维持着最后的荣光。不过,曹操也看出来了,自己手下的谋士虽然是在为自己出力,但是一颗心还是在汉献帝身上。就算曹操没有当皇帝的想法,自己手下的人帮着别人,也会让他不爽。随着曹操势力逐渐增加,享受的特权也就多了起来。荀彧敏锐的发现,自己以前追随的那个想要重振汉室的曹操已经慢慢被权力改变,他已经不再是想要涤荡朝堂的曹操,而是一个试图掌控天下的曹操。这对于荀彧这种骨子里还是传统的文人来说,臣子始终是臣子,权力和地位盖过天子是无法被接受的。这时候荀彧就上书,认为曹操不需要再加九锡了。九锡是汉朝臣子最高的待遇,荀彧觉得曹操地位已经很高了,再索求的话就显得权力欲望很重,给人直逼天子的感觉。曹操就在这个时候恨起了荀彧,也许曹操不想逼退献帝,不过出于对后人的考虑,不能不想想以后曹家人怎么对待献帝,荀彧不帮自己也就罢了,还在说自己坏话,这是曹操不能忍的。曹操就找个借口,把荀彧发配到寿春,又赐给他一盒毒药,荀彧便服毒自尽了。

不得不说,曹操即便狠毒,对荀彧还是有感情在的。知道荀彧死后,曹操也是不断懊悔。毕竟除了郭嘉,曹操可以说最偏爱的谋士就是荀彧了,只不过两个人观念不一样,才导致了曹操对他下手。荀彧死后,曹操还是官至魏公,权力达到人生的巅峰,基本上已经算是汉朝背后的皇帝。不过曹操一直到死都没有篡位,也许是心里还割舍不下,曾经那个在自己还...

查看详情>>
3

谋士荀彧怎么死的?曹操一生有信任过他吗

三国
荀彧之死
荀彧怎么死的

荀彧,一位让人熟知的谋士。有关他的事情,知道的人或许有,可是真的要了解他的人不多。他即使在历史上的名声,或许不如诸葛孔明那么响亮,但是他的才华是一点都不低的。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曹孟德,一生都不太相信别人,多疑是他的个人标签。毕竟,他的天下,是通过自己手段从汉室王朝那里夺过来的。要和刘备那样,自己打出来的天下相比较有很多的不同。曹孟德的基业,是建立在忠于汉朝的势力之上的。那么荀彧,究竟有没有得到曹孟德的信任?荀彧怎么死的?

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去讨论的事,因为他和曹孟德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如果说他没有得到信任,那也是很难去说清的,因为他是曹孟德最重要的大臣。如果曹孟德连自己最重要的大臣都不信任的话,那他做出了那么多重要的决定,这是不符合情理的。

可是也有很多的争论,因为他和曹孟德经常会意见不合,而且有几次曹孟德都不去听他的。两个人的意见发生很大差距的时候,曹孟德如果信任他,为什么又要固执地做自己认为的事。在一些大的方向上,发生了不同意见不是要讨论的吗?

可是曹孟德在有一次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观点得到了他的反对而生气。既然是自己信任的大臣,那么有些意见不同自然是正常的,为何还要生气。或许这是曹孟德的个人性格问题,并不能代表就因此而不信任他。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郭嘉这样的大谋臣就是由他举荐的。除了郭嘉,在曹孟德的势力范围中有其他很多的大臣也都是他举荐的。如果说对他都不信任,怎么会认同他举荐的这些人。

尤其是郭嘉,到后来为了曹孟德的统一北方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功劳。两人之间不信任那么就会对曹孟德构成很大的威胁。谁都是聪明人,军事也好还是政治也好,重臣都是要由自己相信的人去做,不会随意找一个有才能的人去做。所以说,曹孟德对他还是足够信任的。

一定要说两者之间有什么矛盾的话,我认为那就是政治的抱负是不一样的。荀彧是一个想要维护汉朝统治的人,他辅佐曹孟德也是因为想要看到汉朝能再次振作起来。

可是曹孟德却不一样,他想要改变政治局面,不想让已经腐败的汉朝继续统治下去。其实谁都没有错,两人都希望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可以好起来。但是,两人之间的想法又是不一样的。

对于他是如何去世的?有很多种的说法,即使在史料上记载也并不相同。

有一种说法是,在他带兵去出征的时候,因为感觉到了自己身体有状况,所以就留在了寿春。在养病的期间,因为过于忧郁,所以就突然离世了。

还有其他的一种说法,也是被记录在史书上的。一天曹孟德给他赠送食物吃,当他打开器物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并没有食物,而是空的。然后他就以为是曹孟德想要他死,于是就服毒自杀了。

第二种是比较主流的说法,也是很多人以为的死因,死于曹操之手。不过这有些不符合常理,如果曹孟德想要他死有很多种方法,为何要用这样的方法让别人去批评。并且他的一生,也没有不忠于曹孟德,还帮助他做出了何等的贡献。如果曹孟德认为他因为意见不同,而要他死的话,就有很多种做法,依照曹孟德的智慧程...

查看详情>>
4

三国最强谋士是郭嘉还是诸葛亮?两者综合能力对比谁更聪明

三国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郭嘉和诸葛亮谁聪明

说起三国乱世的“最强大脑”,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想必绝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都是诸葛亮。作为罗贯中浓墨重彩所描写的一个人物,诸葛亮的演义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真实形象了,甚至连鲁迅先生都认为“诸葛之智多近妖”。然而在当时还有一位智谋卓绝之人,被许多人认为是比诸葛亮还要聪明的存在。

人正是曹操麾下的郭嘉,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就足以证明后世对他的抬爱。但是两人所活跃的时间是一前一后,从未有过正面交锋,要比较二人哪个更胜一筹也的确有些困难

郭嘉字奉孝,是那个时代少有的青年才俊。未及弱冠就已预料到天下将要大乱,待弱冠之后便开始隐居,期间广交天下英豪。袁绍占据河北后声势浩大,加上四世三公之名号,吸引了众多人才前往投奔。21岁的郭嘉也在其中,但当他见到袁绍之后便一眼看出他难成气候,即便他当时是天下诸侯中最强的。很快郭嘉便离开了袁绍重新隐居,这一走便是6年,直到荀彧将他推荐给曹操。当时曹操的实力远不如袁绍,但是郭嘉却认为他是可以辅佐的对象,这才有了他后来的舞台。

在曹操帐下,郭嘉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屡次为曹操献上奇谋。但是这样一位聪明绝顶的谋士,却在37岁时英年早逝,给曹操留下了诸多的遗憾。郭嘉只在曹操帐下效命了10年出头,却完成了许多谋士无法做到的功绩。用曹操的原话来说他“忠良渊淑,体通性达……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

能得到曹老板如此高的评价,郭嘉的能力和贡献也可见一斑。郭嘉去世的第二年,诸葛亮初出茅庐,正式登上了三国的历史舞台。抛去罗贯中所移花接木过来的“草船借箭”和艺术加工的“借东风”,诸葛亮的军政能力依旧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诸葛亮并不输给郭嘉,在茅庐之中便已经有了“三分天下”的蓝图。而且他也知道挑选自己的明主,曹操和孙权再强,他也愿意辅佐实力最弱的刘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诸葛亮都是刘备集团内的重要角色,但并非是演义中的那般“近妖”。

众所周知,刘备得荆州后入蜀征战带的是庞统,诸葛亮则被留在荆州承担看守大本营的重任。在得到益州之后,刘备所倚仗的谋士则是法正。可以看出,诸葛亮在蜀汉集团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偏向于内政方面。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拜相,他治蜀的美名至今仍在流传。如果用更早的历史人物来做比较的话,郭嘉于曹操而言,更像是张良对刘邦的作用。而诸葛亮于刘备而言,则偏向于是刘邦的萧何。比较郭嘉和诸葛亮,就更比较张良和萧何是一样的。放在同时代而言,曹操帐下承担与诸葛亮相同职能的,应该是同样抓内政的荀彧而不是郭嘉。

换言之,郭嘉而诸葛亮根本不是一个领域的人才,那么将二人强行做比较要以什么为标准呢?是比奇谋妙计,还是比治国能力呢?所以说,二人根本没有可比性,所谓的“郭嘉不死卧...

查看详情>>
5

“三国第一谋士”郭嘉真的很厉害吗?和诸葛亮一比就知道了

三国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郭嘉和诸葛亮谁聪明

对中国人来说,汉末三国是大家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谋士扎堆,猛将如云,各种势力斗智斗勇,精彩纷呈,但在后来人看来,这段历史则是充满了争论,甚至产生了无数谣言。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郭嘉不死,孔明不出”这句著名的话出现了。初读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是,郭嘉比诸葛亮厉害,他如果不死,诸葛亮就没机会出山施展才华了。据一条不知出自哪里的资料,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告诫诸葛亮、徐庶、庞统三人说:“奉孝锋芒太盛,他死之后,你们方能出山”,就连毛主席也夸赞郭嘉,说他“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于是,郭嘉声名鹊起,不仅得到了“鬼才”的称号,还得到了“三国第一谋士”的称号。

在《三国演义》中,郭嘉智谋超群,妙计频出,提出“十胜十败”之说鼓励曹操迎战袁绍,先是料死孙策,后是料死袁熙、袁尚,对天下大势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只可惜他患病早亡,年仅38岁就死了。后来,曹操在赤壁战败,历尽艰难险阻,侥幸逃回南郡,曹仁置酒与曹操解闷,众谋士俱在座,曹操忽然仰天大恸,众谋士不解,便问其故,曹操答道:“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曹操于是捶胸大哭说:“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闻言,一个个都默然自惭。

毕竟,《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不是正史,想要了解真实的郭嘉,还必须回到《三国志》中,《三国志》对郭嘉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三国志》中的郭嘉

郭嘉,字奉孝,是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禹州人)。他早年曾投奔名闻天下的袁绍,当他看到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性格缺陷后,知道自己难和袁绍“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于是果断离开了袁绍。

后来,郭嘉在老乡荀彧的推荐下,接替另一个老乡戏志才的岗位,成了曹操身边的“筹画士”,担任司空军祭酒一职。郭嘉和曹操论天下事,志趣相投,对彼此都十分敬佩,于是一见如故。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东征吕布。吕布屡战皆败,固守下邳,曹操久攻不克,士卒疲惫,于是,曹操心生退堂鼓,便想撤兵。这时,郭嘉和荀攸一起劝曹操急攻已是强弩之末的吕布,吕布因此败亡。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尽有江东的孙策谋划渡江袭击许都,众人对此感到担忧,郭嘉却说孙策经常在江东杀戮豪杰,又轻而无备,必将死于刺客的手里。同年,孙策果然死在了刺客手里。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曹操进军河北,连败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诸将提议趁胜深入河北,郭嘉却持反对意见,建议曹操先南征刘表,待袁谭和袁尚发生内讧后再征讨河北,坐收渔翁之利。曹操依计行事,袁谭和袁尚果然在曹操撤兵后兵戎相见,袁谭被袁尚击败,被迫向曹操求援,曹操随后再次出兵河北,不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冀州。

河北平定后,曹操想要北征袁尚和三郡乌丸,众人又对占据荆州的刘表会派刘备袭击许都表示担忧,郭嘉却说袁尚借助三郡乌丸的力量重新崛起才是心头大患,刘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

查看详情>>
6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他们是一个水平的谋士吗

三国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郭嘉和诸葛亮谁聪明

三国中,有很多的经典名句现在依旧被人津津乐道。其中就有“卧龙凤雏,得一者便可得天下”的经典名句。从这句也是可以看出以智谋出名的诸葛孔明有着极高的影响力。虽说诸葛亮的谋略十分的厉害,不过依旧有很多人不认为他就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因为在魏国也有一位可以与之媲美的谋士,他就是郭嘉!而关于他们两人之间,谁是第一谋士的问题也是被很多人争论。

诸葛亮

诸葛亮,早期归隐于卧龙岗中,不过在刘备的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出山。辅佐刘备的诸葛亮为刘备出了很多的妙计。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水师浩荡,曹军更是在战斗中所向披靡。最终诸葛亮想到以火攻的方式打败了当时的曹军。火烧曹军铁索战船只是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冰山一角。而在诸葛亮刚出山时,为刘备规划的扩张计划也是能够很好的看出诸葛亮的高超智谋,当时的诸葛亮一到刘备帐中就对刘备说,以后扩张之时,必须要以益州和荆州作为根据地。要知道但是的荆州和益州四通发达,是当时的经济中心所在。从这儿也是能够看出诸葛亮高超的谋略与远见!

郭嘉

郭嘉,作为曹操最为忠心的部下之一,郭嘉在曹操身边被得到了重用,当然郭嘉也是具备这个被重用的实力。郭嘉最早是在袁绍手下做事,不过很快他发现袁绍难成大器,最终选择了曹操。在曹操身边的郭嘉也是十分的厉害,他为曹操预料了很多大事,结果每件事全部都发生了。第一件事就是他预料刘备会是曹操称霸路上最大的障碍,结果后来的刘备成立了蜀国,第二就是他预料孙策虽然实力强大,但最后一定会死,结果孙策后来真的就死。他还预料袁绍死后,袁尚与袁谭必将自相残杀,结果不出所料,两方最后同归于尽。

总结

从两位的生平事迹都不难看出,郭嘉与诸葛亮都是聪明绝顶人物,但因为在诸葛亮出山之时,郭嘉就因为身患疾病去世,两人也没有过直接的较量,这也才导致了很多网友的争论。不过这样的争论中,还是当时的曹操给出了答案。曹操当时在赤壁之战兵败后,发出:有郭在,不使孤至此的感叹。曹操的评价也是十分中肯。从他的评价可以看出在他眼中,诸葛亮与郭嘉都是一个级别的谋士,没有谁强谁弱之分,只是他们二人在出谋划策上的风格不同罢了!


查看详情>>
7

谋士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郭嘉真的不如诸葛亮吗

三国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郭嘉和诸葛亮谁聪明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顶级的谋士,这些谋士辅佐一代君主。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谋士的存在,君主才能够建立王朝大业。在历朝历代中,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谋士,那么在三国时期,出现的优秀谋士就更多了。比如说诸葛亮和郭嘉。

郭嘉和诸葛亮是非常出色的,诸葛亮是蜀汉的顶级谋士,郭嘉是曹魏的顶级谋士。两人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绝代双骄。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郭嘉,对各自的主公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哪一位,都是对各自主公建功立业。

诸葛亮有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蜀汉一统天下的步骤,郭嘉有十胜十败论,让曹操有了一统北方的计划。无论怎么看,两人都说建功立业的。对于各自的君主来说,两人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可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诸葛亮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刘备占据荆州之后,诸葛亮的隆中对给刘备安排了很好的计划。在隆中对中,出现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可是这样的情况下,蜀汉的军力就会分兵两处。由此说来,这就是隆中对的弊端。

对于这样的分兵,有人评价为“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不得不说这样的评价,一语说出了隆中对的致命缺点。可是后来,刘备改变了用兵的计划,没有完全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行事。

夷陵之战发生后,刘备病逝白帝城,由此蜀汉走向了下坡路。诸葛亮虽然非常厉害,但是他也有弱点,这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是有不同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进行了五次北伐,不过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最终的蜀汉在诸葛亮病逝时,仍然没有北伐成功。

对于诸葛亮的评价,陈寿给出了很客观的答案。就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诸葛亮是治理朝政的人才,可他军事才能一般,由此说来,可以说军事谋略上,郭嘉要略高一筹。

曹魏阵营中,郭嘉是最为优秀的谋士之一。当初的郭嘉投靠了曹操,此后郭嘉开始为曹魏建功立业。郭嘉总能在纷乱复杂的乱局中一眼看清事物本质,对未来局势发展做出精准预判。这样的人才对曹操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同时也是非常厉害的。

郭嘉要有很大的冒险精神,这一点是诸葛亮不具备的。在官渡之战中,郭嘉就出现了很多冒险的行为。官渡之战的胜利,让曹操有了一统北方的资本。逐渐的,曹操统一了河北、河南、山东、淮北地区,接着又兵不血刃收取荆襄。

每当曹操有危险时,郭嘉必定会提出风险最大但获利也同样巨大的方案。这样的情况下,曹操是如虎添翼。不过曹操犯了一个大错,就是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开始膨胀。此时的曹操发动了赤壁之战,可是这时候的郭嘉已经去世。

没有了郭嘉的辅佐,赤壁之战的出现让曹操战败。同时孙刘联盟的出现,也是曹操意想不到的。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此时的曹操损失惨重。不过在当时来说,没有了郭嘉,才是曹操最大的损失,在曹魏阵营中,郭嘉是建功立业的。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也深知没...

查看详情>>
8

蜀汉谋士庞统怎么死的?庞统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三国
庞统之死
庞统怎么死的

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有很多非常知名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特殊的本能。如果没有一点厉害之处,也不可能让后人,这么牢记的。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历史上的庞统,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而且他又是怎么死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们一起来一下吧。

整体来说,庞统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曾经和诸葛亮一起,在刘备的军队中辅佐刘备。而且,他的名气也非常的高,他就是历史上传说中的凤雏。就比如说,有人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如果能得到凤雏和卧龙这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那么那个人就会非常的厉害,得到天下是很可能的事情。于是,刘备也专门找到了这两个人,在他真诚邀请之下,他们也都到了刘备的军队里。可见刘备是非常幸运的,但是为什么他拥有这两个人,却还是没有那么成功呢?当然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说庞统,他三十多岁就死了,所以对于刘备来说也是非常痛惜的。

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庞统他是打算辅佐孙权的。大家都知道孙权的手中有一个厉害的人,那就是周瑜。当时的周瑜是非常看不上庞统的,所以,他就一直拒绝庞统的加入,最后的孙权也是没有办法,他于是就失去了一个这么厉害的人。庞统在看到自己跟随孙权无望的情况下,才到了刘备那里。他之所以能到刘备那里去,那就是因为,他被当时的诸葛亮,还有鲁肃极力推荐,才有机会到了刘备那里。

投靠刘备之后,他的能力被刘备也真正见识到了,所以刘备对他也是非常的重用。觉得身边又多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但是不幸的是庞统在一次战争中,中箭身亡了。

当时刘备真的是非常的伤心,自己在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庞统却这样死去了,对于刘备来说肯定是很心疼的。于是在庞统死了之后,刘备就给他封了一个非常厉害的称号,那就是靖侯。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庞统在刘备的心里,位置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毕竟那个年代是非常混乱的,也有人曾经怀疑过,庞统的死与诸葛亮有关系。但是,这些原因并不成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毕竟当时是诸葛亮和刘备推荐庞统,后来如果真是因为诸葛亮,庞统死了,那前后可以说是非常矛盾的。而且当时的刘备,为人也是非常的不错,他看待诸葛亮和庞统的时候,都是相同态度对待的。在庞统出兵之前,诸葛亮曾说过他,当时的一些条件不利于打仗。但是庞统没有听诸葛亮的,一直坚持己见,所以自己失去了生命,其实这与诸葛亮也是没有关系的。

毕竟诸葛亮的为人大家也是非常清楚的,他的一生对刘备非常的忠诚,他也是想帮助刘备,能够让他完成自己的大事业。所以,看到刘备身边有这么厉害的庞统,诸葛亮肯定是非常开心的,如果他们一起,齐心合力帮助刘备的话,肯定也是很不错的,所以他没有理由去陷害庞统。

毕竟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也许庞统和诸葛亮的性格本来就是不一样。诸葛亮做事非常的稳当,庞统的性格有点急躁,就包括他的最后一战,他曾经如果听取诸葛亮的建议的话,可能结果就不是那样子的了,所以,这也是很多人都阻挡不了的事情。


查看详情>>
9

徐庶和诸葛亮相比,谁才是真正的实力谋士

三国
徐庶和诸葛亮相比
徐庶和诸葛亮谁厉害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徐庶才算是刘备的第一个谋士,而并不是名气更盛的诸葛亮。而徐庶虽然后来被曹操逼得不得不去了他手下,却并没有为曹操献出过什么计谋,摆明了不愿意为他效忠的态度。那么,这位没有表露过才能的谋士,和卧龙诸葛亮相比,到底哪一位更胜一筹呢?

徐庶与诸葛亮的关系

徐庶和诸葛亮是早年的知己,不过在后来徐庶效忠刘备,而诸葛亮隐居茅庐。徐庶为人豪爽虽是文人但是有武艺,性格与关羽、张飞投合爱行侠仗义。这主要是和徐庶的出身有关,徐庶家庭贫寒,所以少年时的徐庶并没有多大的名声,反而因杀人被捕,直到后来洗心革面发奋学习、投身刘备幕下。

诸葛亮能成为蜀汉的丞相,最主要的两位人物就是徐庶和司马徽。诸葛亮其实是望族出身,诸葛三兄弟在三国时都是名士,哥哥诸葛瑾和诸葛均都是吴国的大臣。诸葛亮博古通今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但是有些文人的傲气,不过诸葛亮最后帮助刘备定下数十年的国策,,并在刘备死后,协助刘禅治理蜀汉,成为一代名相。

徐庶和诸葛亮都是谋士,但是二人的结局不同,徐庶在三国中进入曹营后基本是销声匿迹了,而诸葛亮在蜀汉却活得风生水起。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二人的服务对象不一样,徐庶在正史上没有功绩最主要还是因为他自身看淡了功名,而且不想为曹操效力,导致了他最后的猝年都没有记载。

徐庶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徐庶和诸葛亮两个人应该是差不多的,不过就是徐庶比较谦虚,说诸葛亮比自己强数十倍。徐庶的好友司马徽、诸葛亮、崔平洲等等都不是等闲之辈,能与这些人结交为友,所以小编认为徐庶与诸葛亮应该是不相上下的。

徐庶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的贡献,反观诸葛亮在刘备的蜀汉成为后世敬仰的诸葛武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忠臣智者的代表。这最大原因就是是后世受到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印象,因为在小说里诸葛亮几乎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了。在《三国志》里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在火烧博望的时候,三国演义里说是孔明,但实际上是徐庶给刘备出得计谋,不过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都把一些奇谋勇事都写给了他。而且曹操以徐庶之母要挟徐庶为自己出谋划策,可见徐庶的能力就不一般了。而且徐庶在曹操那里真的能不献一计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由于历史上徐庶没有特殊的表现,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不想表现。而诸葛亮帮助刘备定四川,促成刘备于孙权的联盟,这些确实是值得让人称赞,但是我们也要正视诸葛亮在蜀汉几乎是独揽大权,刘备在世时有大量的人才,诸葛亮没有把该用的人培养起来,这是诸葛亮死后蜀汉却日渐衰亡的原因之一。


查看详情>>
10

庞统和诸葛亮谁更厉害?谁才称得上三国最厉害的谋士

三国
庞统和诸葛亮
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

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被人们称呼为一“龙”一“凤”。庞统号凤雏,而诸葛亮又自称卧龙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诸葛亮和庞统只要得到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那么统一天下不成问题。”由此可见,这二人的能力那是老大了,那么他们两个人到底谁更厉害一点呢?

庞统有意要投奔刘备,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有了诸葛亮这个军师。在赤壁大战一结束,庞统就找刘备来了,为了不让刘备难做,庞统甘愿才最基层做起。过了一阶段,庞统的才华被刘备所认可,就连诸葛亮也谦虚的承认道:“庞统的才华比我高十倍啊”

但是诸葛亮真的是这么想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史记中我们得知,庞统之所以能够顺利的进入刘备的领导圈子,那是因为诸葛亮在攻打西川的时候无能为力了。所以庞统来了,二人一个镇守荆州,一个攻打西川,同时也成为了刘备的左膀右臂。要说这庞统就是比诸葛亮有才,他让刘备直接和刘璋摊牌!然后选用了黄忠和魏延这两个诸葛亮看不上的将士就实现了西川的突破。

庞统立下大功,诸葛亮就沉不住气了,眼看别人就要取代了他第一军师的地位。于是孔明向庞统发出了一封死亡恐吓信,诸葛亮是想利用庞统对刘备的忠心和刘备对庞统的喜爱,先动摇刘备之心,再灭掉庞统。可谓是一石二鸟。

在是否攻打西川上,诸葛亮和庞统意见不统一,刘备是不想看到他两闹意见的,于是决定折中,打算退回荆州。庞统这个时候已经看透了刘备,他知道自己和诸葛亮让刘备现在左右为难,现在刘备这种犹豫不决的做法让他很是失望,这个时候庞统对刘备的忠心已经是急剧下滑了。庞统有了让位的打算,不打算再和诸葛亮争了。第一他宁可马革裹尸也不当逃兵。他完全可以全身而退留住性命的,但是作为男子汉的性格不允许他这么做。这也是他与刘备性格的最大区别。第二是为了不影响诸葛亮,可以让诸葛亮继续完成收服西川的大业。庞统的马一直以来都不曾出问题,偏偏在出战的时候马失前蹄,难道是马也知道要死了害怕???他知道刘备迷信,在和刘备换了马以后不仅没有取到好的战果,反而战死了,这个锅,刘备只能背了。

刘备的到了龙和凤的帮助都没有得到天下到底是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没有真正的收服她们!不具备驾驭这些人才的能力,做不到物尽其用,浪费人才,这只能说是刘备的悲哀,也是这些谋士的悲哀。可惜庞统一代人才,最后落得一个死在无名小卒手里,实在可悲。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