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大禹治水

发布时间:2020-08-18
1

2024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教案分享

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教案

作为教师,精心设计教案至关重要。编写教案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份优秀的大禹治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

3、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贴有生字的大转盘、印有“识字小博士”字样的小奖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标然段;

(2)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

(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

(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

(1)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

(2)评选出小组的“朗读小状元”。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这一环节把主要活动放在“读”上,读书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引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注重读的面,让全体同学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读的要求明确,学生易于操作。)

5、交流识字情况。

(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淹没农田冲倒百姓父亲带领

修筑才能制伏挖洞水势辛苦入学

a、小组合作认读。b、开火车检查。

(2)做“大转盘”游戏认读生字。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很多,在引导学生读文时,教师巡视可发现:有一些字是学生普遍认读困难的,如:“势、淹、伏、制、领”等。因此可以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贴在课前准备的转盘上。〉

(通过大转盘的游戏,帮助学生加强认读,突破识字难点。)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1、用心读课文,想一想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不分日夜、走遍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1)自己练习讲故事。

(2)小组内互相讲述。

(3)指名讲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评议。

3、大禹为人们制伏了洪水,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同学们,你认为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学生充分说,抒发自己的见解、感受和思考,既挖掘了课文的内涵,又使学生获得的启迪,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

四、。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三、识记字形。

1、请大家观察...

查看详情>>
2

大禹治水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大禹治水文言文原文
大禹治水文言文翻译

“大禹治水”自古以来一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神话传说,很多名人、很多名著都有记载其中的故事缘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妨随着好工具小编一起往下探索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禹治水文言文原文

鲧禹治水

佚名 〔先秦〕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吕氏春秋》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淮南子》

翻译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一说是鲧被流放,老死于东方海滨的羽山)。鲧的部落里分出了禹氏族,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

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人以后,没有因为家事耽误公事,每次回家住4天,再去治水。

禹治理洪水,要打通轩辕山。禹化作大熊开山,又怕妻子涂山氏看见,便嘱咐妻子:“要送饭,听我敲鼓再来。”禹化熊开山,踏动石块,误落在鼓上。涂山氏听到鼓声,前来送饭。她见丈夫这副样子感到十分羞惭,于是逃开了,来到嵩高山脚下,化作一块大石。她此刻已经怀孕,就要临盆。禹赶来说:“把儿子还我!”大石朝北的一面应声破裂,禹的儿子——启诞生了。

注释

1.鲧:人名,禹的父亲。

2.帝:指天帝。

3.息壤:一种神土,传说这种土能够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故名。息,生长。

4.堙:堵塞。

5.祝融:火神的名字。

6.羽郊:羽山的近郊。

7.复:通“腹”。传说鲧死三年,尸体不腐,鲧腹三年后自动裂开,禹乃降生。

8.卒:率领部下。

9.布:同“敷”,铺陈,即陈设,布置。

10.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西汉以前认为禹治水后划定九州。

11.私:家事。

12.害:耽误。

13.化为熊:古人觉得熊的力量大,所以认为禹化作熊有了强大的力量。

14.饷:送饭食给人叫“饷”。

15.跳石:踏动石块。

知识拓展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

大禹治水在中...

查看详情>>
3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因为忙 司马迁一语道破真相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指大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了家乡,踏上治理水患的道路,但为了竭尽全力治理洪水,尽快解除民众所受的水患之苦,大禹争分夺秒,三次路过家门口而不回家探望家人,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的崇高行为,与大禹治水典故一样为我们所熟知。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怎样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同样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传说,话说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不但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更淹没了房屋,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对于水患给百姓带来无边的灾难,尧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开始寻访能治理洪水的人,起初使用了鲧,但是鲧治水九年而无果,等到舜即位之后,任用了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接到这个任务,禹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带领着伯益、后稷以及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其间,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经过十三年的艰苦疏导,终于治水成功,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公元前24-21世纪,北半球水患,从尧帝到舜都找治水人才。期初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但治水失败被杀。大禹子承父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堵为疏,终于治好了水患。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吗

“大禹治水”究竟是神话还是真实的历史呢?如果翻看先秦时代的众多典籍就会发现,上面都记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等等。

而经过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不懈研究,如今已经可以确定,在大禹生活的那个时代,确实曾经发生过一场足以毁灭华夏大部分聚落的大洪水,既然证明了大洪水存在的真实性,那么,治水一说就并非只是无稽之谈了。

无独有偶,在一九九八年,曾经也发生一场特大洪水,虽然已经过去了二 十年,至今依旧令很多人刻骨铭心,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才艰苦的挺过了这场天大的难关。

而这样一场洪水今天治理起来都困难重重,放在上古时期会如何呢?当时的先人们应付得了吗?这样高的水位,可能漫过大运河一带底矮的平原吗?这个平原,是一个冲积平原,也就是说,洪水的水面,应该远远高出这个平原。

所以,当发生洪水的时候,即使没有大运河,河水也一样会漫过这个区域,进入太湖流域的,因此,太湖是个洪泛区,底部是不可能有大量文化遗存的,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量的文化遗存却明明存在。

这就说明一件事,在文明诞生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如此大的洪水,所以,如果不是大禹拓宽了三峡,那就一定是气候变化了的原因,但是,不管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有冲击平原存在,就证明曾经有过无数次漫过平原的大洪水。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出一...

查看详情>>
4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大禹治水真有那么忙吗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在尧帝时代,中原发洪水,当时百姓受灾,尧帝叫鲧去治水。

鲧受命之后呢,用“堵”的办法,就是垒起河堤、土堆等障碍物,去阻挡洪水,可是呢,这个办法刚开始可以,但是越往后,就越不行,因为后来水位涨得越来越高,最终还是淹过了河堤、继续漫延四方。

所呢,鲧治水,治理了9年都没有治好,后来呢,鲧的儿子禹,接过父亲的任务,继续治水。

禹的看法和他父亲不同,禹认为:对于洪水这种东西,堵是堵不住的,要疏导,所以呢,禹带领老百姓,挖土,挖开各种大大小小的河道,把洪水往低处引流。

不过,这个办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所以,以禹为的首的治水大军,忙得不得了,说一共治了13年,最终才把洪水给疏导出去了。

这,其实就是汉语“洪水宜疏不宜堵”说法的来历。

禹带领老百姓治水,功劳巨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个“大”字,伟大的禹,简称“大禹”,所以我们说“大禹治水”,就是这么来的。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大禹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大禹治水真有那么忙吗?路过家门口,闪进家门,和妻子儿女抱一抱,说几句话,两三分钟,就这两三分钟,都抽不出来?

其实,这就是老百姓和政治家处理问题的不同之处:

老百姓路过家门,必然要进门,再忙也要和家人小聚一下,这是老百姓的的想法,这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你要知道,大禹是谁?大禹是大政治家,大禹在当时的一举一动,都是被人盯着的,大禹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的。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其实是做给世人看的,他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做出一个表率,他要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现在治水很紧迫,大家要抓紧时间,努力挖河道,你看,我大禹作为大领导,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你们要以我大禹为榜样,卖力干活啊!这其实就是大禹心里面的潜台词。

而且要知道,在灾患的时候,老百姓容易造反,当时大禹作为统治阶层的一员,要向老百姓发出一个“统治者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的信号,以安抚民心,所以要“三过家门而不入”。

你要这样理解,就能恍然大悟了。你想想,大禹是不是高人?绝对是个高人。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分析政治家的行为,是不能以老百姓的视角去分析的。

政治家之所以能成为政治家,思维,就是和老百姓不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故意做给下面的人看,给世人做了表率、树立了榜样,鼓舞了当时所有参与治水的人员的斗志。

而且更重要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使大禹流芳百世。什么叫做“品牌营销”?这个就是!大家看明白了吗?那么读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要问,当年大禹所治理的那场大洪水,到底存不存在呢?

依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地质学研究,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时期,也就差不多是大禹生活的那个年代,黄河原本是从山东流入大海的,到了大禹那个年代,当时的黄河发生了一次大改道。

什么叫做大改道呢?就是说,黄河由于某些原因(通常是由于持续的暴雨,或者决堤),突然泛滥了,溢...

查看详情>>
5

大禹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 不是不想而是吸取了父亲的教训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呢,我们上篇文章做了详细论述。夏朝仅仅存在于后世的文献中,如《史记》、《竹书记年》,至今也没有当代考古资料的发现。

因此,对于夏朝,我们了解的并不多,最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具体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来说说,真实的大禹不入家门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大禹兢兢业业治水,没有时间回家吗?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这就要从失败的英雄说起了。

鲧被舜以治水失败的理由流放致死

鲧其实是个失败的英雄,而且是个非常有群众基础的英雄。他的“失败”其实并不在于治水的失败,严格地说起来,鲧的治水根本说不上是失败。

那样的大洪水,谁规定必须九年要治理好?大禹不是在鲧已经治理的基础上又用了十三年吗?为什么没有人在大禹治水的第九年说他治水已经失败了呢?

所以,鲧被舜以治水失败的理由流放致死,其中的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在治水中的威望和影响,已经威胁到了作为接班人的舜的地位。说治水失败,只是为处理他找个理由,他实际上应该是政治权力斗争的失败者。

从史籍记载来看,不仅善于治水,还善于建城。《吕氏春秋》《淮南子》都有“鲧作城”的记载,《吴越春秋》更具体地说: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看来,是中国城郭的创始人。在古代,之所以“城”,应该是起源于古人防治洪水的活动。相传在尧、舜、禹的时代,黄河流域连续出现特大洪水,古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千方百计与洪水抗争。

而最初的办法就是“堙高坠庳,壅防百川”,即用泥土石块将氏族成员居住的地方筑起一道道堤埂式的土围子,以拦阻洪水,让氏族成员的居所和耕地、财产不受洪水的侵袭。

这种用以防水的土围子就是“城”的雏形。正因为如此,史书上才有“作八仞之城”和“洪水”[8] 的记载。

在传统的历史评价中,说治水只“陻”不“导”,就是说他只会堵不会疏。说鲧治水只“陻”不“导”是不客观的。

治水就只能“疏”而不能“堵”吗?必须要看具体情况。历史上的治水,堵与疏都是必要的,黄河、长江,以及大大小小的河流,不是都有“堤”吗。所谓“修堤”,就是堵水;年年“修堤”,造成有的河流都成了“悬河”,这不正说明“堵”的必须吗?

所以,是因为政治斗争原因被舜流放死的,而氏族也都明白鲧是怎么失势的。

但死了,洪水还得继续治,而在鲧之后,除了禹,似乎也没有更合适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舜不得不“举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大禹不是不想入家门,而是不敢

《史记》对这一点的描述非常精当:“禹伤先人父鲧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司马迁的描述非常细致:大禹之所以悲痛,因为“父之不成受诛”,而不是“父鲧之不成”,这里的重点是“受诛”。

禹为什么“过家门不敢入”,而不是过家门不入?一个“敢”字,包含了多少意思。因为,禹如果治水不成,的下场就在那里等着他。《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步不相过...

查看详情>>
6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不敢进家门是有原因的

夏朝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

上古时期洪水肆虐,大禹接受帝舜的任命前去治水。由于灾情紧急,所以大禹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期间他有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但却没有进去探望家人。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个“大禹治水”以及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早已被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很有正能量,倡导大家在工作中要学习大禹的献身精神,具备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不过,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大禹之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真相并非是没时间,而是另有隐情。

《史记·夏本纪》中写道:“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於鲧者,原帝试之。於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帝尧时期,洪水肆虐。大家推荐让有崇部落首领鲧前去治水。结果鲧折腾了九年时间,治水行动却以失败告终。舜继承了尧的帝位后,到地方去巡视,看到鲧在治水方面没有取得成果,于是对其进行问责,命人将鲧诛杀于羽山。之后,舜又任命鲧的儿子禹承袭父业,继续治理洪水。杀其父而用其子,由此可见舜对大禹的德行和能力都是非常看好的。

禹在接受了任命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接下来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个“大禹治水”的故事了。不过,这里面有一段却道出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相。

《史记·夏本纪》中写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我们的印象中,大禹是因为工作忙碌,所以即便路过家门口也没时间进去和家人团聚一下。但太史公司马迁在对这件事情的描写上用了“不敢入”这三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上面已经提到过,大禹的父亲鲧是因为治水失败遭到问责而被诛杀的。大禹虽然又被委以重任前去治水,但他作为罪人之子,自然是诚惶诚恐。所以,大禹不仅在工作方面全力以赴,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小心翼翼。他在负责治水的十三年时间里,虽然数次因工作原因路过家门口,但却不敢进去和家人团聚,深怕给其他人落下话柄。

最终,大禹花费十三年时间,耗尽心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大禹也因此声名鹊起,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

在以往的印象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虽然可歌可泣,但总感觉不近人情,甚至有点夸大其词。但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大禹不进家门的原因并非是不想入、不能入,而是不敢入。虽然这样的描述并没有传说故事中那么正能量,但这样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大禹,而不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大禹。

查看详情>>
7

大禹治水是真的吗 治水期间三次路过家门却不进入

夏朝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作为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全国最著名的几个神话故事之一。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大禹治水”究竟是单纯的神话故事,还是确有其事呢?

“大禹治水”发生于上古时期。据记载尧帝时期洪水滔天,民不聊生。漫上丘陵,包围高山,老百姓们只能在高山顶上躲避这旷世浩劫,生活苦不堪言。身为五帝之一的尧帝爱惜百姓,让群臣推荐有能者来治水。群主一致推荐鲧来治水,尧帝接受了这个提议,让鲧去治理洪水。但鲧苦干九年,洪水依旧。

九年的时间,尧帝年老,让舜帝代为摄政。舜进行巡视,发现九年过去洪水仍未治理成功,一怒之下将鲧流放至羽山,不久后鲧就因病死亡(也有说法是鲧直接被杀死在羽山)。尧帝去世后舜帝继承了帝位,第一件事就是让群臣再次推荐治水之人。群臣经过商议,推荐了鲧的儿子,也就是大禹来治理洪水。舜帝英明大义,没有因为大禹是鲧的儿子就轻视大禹,遂将治理洪水的重任交给大禹。

当时大禹刚结婚才4天,大禹为了天下安危,挥泪告别爱妻,踏上征程。大禹吸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带着助手到各地勘察地形,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各种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大禹一行人的足迹。对于自己父亲没能成功治理洪水,大禹感到十分的愧疚与懊悔,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治理好洪水。

一路上,大禹看到无数的人都在洪水中挣扎,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尸骨遍野,大禹一次次的流下两行热泪。而听说大禹是治理洪水的人,所有的百姓都把大禹当成救世主,纷纷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大禹。大禹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当然不会收下这些礼物,但他感觉到了人民的情意,这情意太深太重,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治理洪水的决心!

在考察的过程中,大禹总结了父亲的失败经验。大禹的父亲鲧使用共工氏修筑堤防,并一直加高加厚的方法,对此《淮南子·原道训》评论道:“达三仞的高度,而不疏导河道,水无归宿。”因此修建堤坝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洪水问题,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治水失败。大禹决定发明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要点是疏通水道,让洪水能顺着睡到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四处考察的好处体现出来了,他确定了最佳的水道开辟点,然后去各部落发动群众施工。每次施工,大禹没有一点架子,和人民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搬山移石,披星戴月地挖掘水道。

大禹一心扑在治水上,“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次大禹路过自己家,听到小孩子的哭声。原来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大禹的心当时就软了,非常想进自己家抱一抱自己的儿子。但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大禹向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含泪水转头离开。

大禹有着大智慧,在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时尤为体现。当时大禹将水从积石山引出,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大禹仔细勘察,发现无法绕过龙门山,就决定要凿开龙门山。但龙门山如此蜿蜒雄伟,如何是好呢?大禹运用了他的大智慧,考察数天后,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开了一个80步宽的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极高,许多逆流而上的鱼无法...

查看详情>>
8

历史上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条河流 大禹治水位于现在哪个省

夏朝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是我国上古时期规模最大的水患治理行动,据《史记》记载:夏后氏首领大禹以“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决心,完成了舜帝的重托,成功治理了滔天洪水。当然,大禹也在这一过程中在华夏各部落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威望。

而夏朝能够得以建立,也是得益于夏部落在治理水患中时对部落联盟人力的集中调配,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集权。无独有偶,《圣经》当中也有洪水从天而降的记载,不同的是,西方面对洪水采取的是造方舟逃难,而我国采取的方式却是与自然抗争。

当然,《圣经》中上帝降洪水的故事是虚构的,而我国的大禹治水却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大禹治水究竟是在哪里治水呢?按照《大戴礼记》的说法,大禹“巡九州,通九道”,治水的地域覆盖天下九州之地。显然,在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上古时代,大禹是不可能走遍大半个中国治水的。

商汤曾经说过:“古禹、皋陶久劳于外……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也就是说,大禹治水的范围其实是在四渎之内。

那“四渎”又是哪里呢?由于记载大禹治水的文献都为春秋以后,距大禹所生活的龙山文化时代已经过去了千年之久,所以,想要弄清楚大禹治水的准确地域,我们还是要寄希望于考古发现。

上世纪20年代,甘肃礼县秦始皇先祖坟墓出土的一件国宝:秦公簋,上面发现了“鼎宅禹责(通绩)”四字铭文,与商汤“设都于禹之绩”的记载形成印证。秦人本是东夷部族,如果按照秦人对先祖的记忆,大禹治水的地方就在商汤的亳都,也就是山东菏泽曹县一带。

孤证不立。为了印证秦人的说法,菏泽的考古工作者对曹县龙山文化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网坠、陶纺轮、螺壳、鱼刺、石铲。随后,北大考古系对另一处遗址进行发掘时,又发现了大量具有明显使用痕迹的蚌镰、蚌刀。

这充分说明,在上古时期,鲁西南一带是沼泽河流密布的区域,先民以渔猎为生,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具备了天降暴雨时,积水无法排出造成洪涝的先决条件。

此外,鲁西南地处黄河、济水、淮河、沂水之间,又刚好符合商汤提到的“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可见,考古发现将大禹治水的区域指向了我国的发达省份:山东。

当然,上述发现还无法形成证据闭环,我们还需要填补更多的考古发现。

在对山东龙山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时,考古专家们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并存的区域,前者的遗址总是占据更高的地理位置,这也就意味着龙山文化时代的先民相比仰韶时期,向高地进行了普遍的迁徙。

而叔弓钟铭文的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叔弓是宋国后裔(殷商直系),在姜姓齐国为臣,按发现的记功铭文记载:其先祖成汤“剪伐夏后,处禹之堵(通都)。”这也说明了夏禹的势力区域的确在鲁西南一带。而《禹贡》全文提到了13处古兖州地名,也说明大禹治水的施工区域就在山东,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形成了二重证据。


查看详情>>
9

大禹治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原来大禹治水藏着私心

夏朝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

《山海经》是我国一本志怪古籍,里面记载了很多,远古时期的神奇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超乎人们的想象,并没有任何的历史依据,这本书非常的神秘,小编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

相信大家对于神话故事都不陌生,都也听过不少的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应该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他是人类的始祖,为了梳理河道,他做了很多的事情,当时的继承制度是禅让制,他能成为统治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治水的功劳。

古代的科技不发达,人们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来防范一些自然灾难,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在那个远古时期,大禹居然有办法,所以大家都很崇拜他,自然而然他就顺利的成为了统治者。

在山海经的记载中,大禹治水并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伟大,当时他们家族,之所以要选择这么困难的一个事情去克服,就是为了,想要积累百姓的信赖,他们整个家族几代人,都在为了治水而努力,到了大禹这一代才成功。

在当时的百姓眼里,大禹的家族,就是代代都为了人民服务,所以在百姓的心中,他们自然是好的统治者了, 他们做出的什么决定,百姓也都是支持的,他积极的治水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当上统领。

坚持了这么多年,他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有人就猜测他就是为了能当上统领,才会去选择治水,毕竟一个人没有杂念,去做一件事情,还能坚持这么多年,必须是要有一个目的才可以,或者是为了自己,或者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要是他能完成这件事情,治理好了河道,那么他就是老百姓心中的大英雄了,毕竟当时那个年代,没有人愿意去完成,这么困难的事情,而且也没人能做的了,他要是做成功了,算是前无古人了,拯救了所有的百姓。

禅让制度就是要靠百姓的爱戴,他做了这么一件大好事,在百姓的心中,他一定是爱戴百姓的,还愿意为了百姓,做更多的好事,所以他就是一个大好人,这样一来,下一任的统治者也是非他莫属。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猜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大禹家族能代代如此,坚持治水,他们也一定有自己的目的,当然这个事情,已经距离我们太久远了,所以没办法考察其真实性。

要是这件事情被证实了,那么一定会颠覆大家的认知。


查看详情>>
10

大禹治水究竟在什么地方 大禹治水有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

夏朝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说了,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丰功伟绩奠定了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基础,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大禹精神也成为了华夏民族精神的代表。那么大禹治水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还是神话传说呢?

大禹治水的事迹虽见于中国各种文献,但因大禹建立的夏朝在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一直没有得到确认,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被怀疑为神话和传说,进而怀疑大禹人物的存在,否定大禹个人的真实身份。

史料中虽明确记载大禹的父亲以堵的方法治理水患,九年而不成;大禹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治理洪水,采用疏通河道的方法,终于治水成功,得到各地氏族部落的拥戴,华夏大地成为统一的王朝。

对于大禹父亲鲧以堵的方法治理水患失败和大禹以疏通河道的方法治理洪水成功,不仅普通民众感到很迷惑,相信史学界与专业学者也会感到很困惑。大禹父亲鲧怎么会以堵的方法去治理洪水九年而失败,这不违反自然规律与基本常识吗?鲧的方法怎么会得到圣贤尧帝、四岳长老的赞同以及民众的认同,同心同力、千辛万苦地堵塞河道,阻挡洪水?难道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只是一个神话,只是一个传说,缺乏合理性缺乏事实依据?

如果事实是这样的话,那夏朝的历史将会被否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将无法确认,中华文明的信使地位也将会被否定,中国文献的真实性也会被否决。事实当然不会是这样,虽然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无法证实夏朝的存在,但大禹的故事与夏朝的历史地位不容怀疑与否定。

全国各地流传有许多大禹治水的地方,尤其是大禹治理黄河水患的故事,也让大禹治水的真实性更加的扑朔迷离。黄河中上游,河水穿梭在崇山峻岭、黄土高坡之间,河道亿万年前已经形成定型,人力无法改变。黄河下游流域,自然降水无以形成黄河下游地区的水灾;黄河水源基本来自青藏高原的高山融水,在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奔流到海不复回”,在上古时代无需治理,也无力治理。华北平原基本为黄河泥沙沉积而成,其泥沙完全为黄河所夹带而来,已是自然状态,真不是生产力低下的上古人民所能治理的。

那么真实的大禹父子治水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大禹父子以堵以疏的治水方法,为何会得到尧舜的支持与民众的拥戴呢?

在清嘉庆《怀远县志》记载:“旧县志:淮河在县东南二里,源发豫之胎簪山,至桐柏山而始大,书曰遵之,东行数百里至于荆山,至淮浦入海。水经云:淮水出荆之左,迂回以入涡,麓高水汇为患,禹鑿(凿)荆涂二山之峡,使淮出于其间,水乃安流。所鑿(凿)处有遗迹,冬月可见。”。

《怀远县志》明确记载了大禹在疏通荆涂二山之间的淮河水道之前,淮河流至荆山之东,因受荆涂二山的阻挡,被迫迂回至荆山西麓,先入涡河东流后,流入东海。但因为荆涂二山的阻挡,而产生“麓高水汇为患”,于是尧舜命令大禹父亲鲧治理荆涂地区的水患。

淮河水位的抬高,必然淹没淮河上游大片的良田,威胁到淮河上游人民的生活生产;荆山北麓为广阔的淮北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淮河抬高的水位必然对淮北平原人民的生活与农业生产带来更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