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其实这些都在列强的计算之内
1862年,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忧惧之下的咸丰帝于热河行宫病逝,6岁的载淳即位,同年,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祺祥政变”,攫取了清政府的权利,改元“同治”。
在这之后的十余年里,清政府在外交,政治,经济上迎来了一个罕见的快速发展期,也涌现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这个腐朽的帝国似乎有的新的生机,《清史稿》记载:“咸、同之际,兵革四起,册报每缺数省,其可稽者,只二万数千万口不等。光绪元年,三万二千二百六十五万五千七百八十一口。”这个数据是整个清朝历史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史上的最高值。
就像一个一只脚已经踏入棺材的老人突然重返20岁,这种堪称诈尸的情形是因为什么才发生的呢?下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经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后的触底反弹
咸丰末期,北方,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烧毁圆明园,咸丰帝慌忙逃窜至热河,整个北方局势一度无法掌控。南方,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清政府失去大半个南方统治权。
在这种情况下,新当权的慈禧太后跟恭亲王奕䜣也痛定思痛的决定干一番事业。军事上,提拔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镇压了发、捻、回乱;民生上,降低农民赋税,鼓励耕作,安抚人民的情绪;文化上,大兴科举巩固统治;外交上,兴办洋务,与列强加深交流。
第二、列强放任清政府发展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自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到1874年同治驾崩,这十年里,清政府对外没有签订任何一个不平等条约。
这里的原因一个是由于洋务的兴起,清政府有了对外交流的途径,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欧洲列强对远东的放任自流。为什么列强突然变的这么友好了,难道是他们突然接受了上帝的感召吗?
咱们把眼光投向欧洲,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的主题是普鲁士的德意志复兴之路。在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在欧洲大陆疯狂搞事情。先后发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一举粉碎了法兰西帝国的欧陆霸权,直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在这一系列席卷欧陆大半部分的战争条件下,英法列强对远东只能采取维稳政策,一方面与清政府合作镇压天平天国运动,另一方面施压沙俄,限制其对中国的过分干涉,以保证远东局势的稳定。
查看详情>>与“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其实这些都在列强的计算之内”相关的文章
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同治中兴期间汉人开始了掌权之路
同治继承皇位,是最没悬念的必然继承人。因为他老爸咸丰皇帝只有两个儿子,同治是咸丰的长子,咸丰后来还有一个儿子,但未来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后追封这位未曾谋面的弟弟为悯郡王。
有清一代,就是太宗皇帝用了两个年号,一个是天聪,一个的崇德。其他的每位皇帝都用一个年号,所以一般就以年号称呼这位皇帝。
同治这年号用了十三年,看似也是这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实际上,这是一位用了两个年号的皇帝。咸丰临去世的时候留下遗诏,让顾命八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帝,这顾命八大臣确定“祺祥”为年号,并且公布。
“祺祥”是载淳登基后所立的年号,原定于1862年正式使用,但这个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年号在咸丰十一年因为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与恭亲王联合发动“辛酉政变”夭折了,只存在了六十九天。
制作的“祺祥”的铜钱,有祺祥重宝和祺祥通宝。但还没有正式发行,就因为政变停用,现在只少量“祺祥”铜钱的样币存世,非常稀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也就值钱了。
那么为何要改变年号呢?
“祺祥”在满文读作fengsengge sabingga,fengsengge是由“福祉”这一名词fengsen派生出来的关系形容词,意为“有福的”,同理sabingga也是由名词“吉祥”(sabi)派生出来的,意为“吉祥的”,
当时认为“祺祥”存在“意义重复”问题,“祺”与“祥”两个字的含义重复问题,而是“祺祥”满文意思与祖先的年号意义重复。被重复的是清仁宗嘉庆皇帝。“嘉庆”满语读作saicungga fengsengge,这一年号的构成方式属于第二种,偏正型结构。saicungga有“吉祥,美好”之意,fengsengge是由名词“福祉、喜庆”(fengsen)根据元音和谐律,在词干的基础上加上后缀“-ngge”派生出的关系形容词,意为有福的。
为此在两宫太后主持,重新确定了年号为同治。
我们说晚清的国力比较弱,是因为内忧外患,内忧就是存在起义军,有的地方还出现叛乱,外患就是西方列强的侵略。而同治年间,一个比较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就的内忧外患都同时解决了,所以晚清这段时间被称为“同治中兴”。
晚清规模最大、危害也是最大的就是太平天国,同治三年六月,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标志着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同治四年,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与捻军作战中战死,这事件被认为也是标志意义,就是在满蒙掌握的军权为主,因僧格林沁是晚清最著名的蒙古王爷,他去世以后,满蒙就缺乏有足够领导能力的军事统帅。而在平定太平天国过程中,几位汉族大将崛起,代表晚清汉人开始掌控权利,特别是军权。
同治六年,东捻军被平定。 同治七年,西捻军主力被平定。 同治十二年,亲政,同年陕甘回民起义及云南回乱大致平定。除了太平天国以外的内患在同治年间也基本全部平定。
在同治年间,恭亲王、文祥等满洲改革派,积极进行改革开放的洋务运动,与西方列强友好相处,所以这段时间,西方列强也停止了对大清的侵略。...
查看详情>>与“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同治中兴期间汉人开始了掌权之路”相关的文章
当年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大家对它的评价是怎样的
当年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同治中兴是中国晚清历史上有名的改革活动,在同治时期恰好碰上了清朝政府和英法等外国列强合作,太平天国又已经走到末路,被镇压了,所以在当时的清朝上下出现了一段平静的时期。
历史上对于同治中兴的看法基本上是比较正面的,认为同治中兴是近代中国比较进步的一个时期,也是对于后来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治中兴最重要的成就是洋务运动,在当时很多思想较为先进的人就提倡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在当时高层的许可下,出现了很多的近代工业,包括大名鼎鼎的“江南制造总局”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后来民国时期的“实业救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出现埋下了火种,在整个近代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同治中兴的根本其实只是慈禧等人的垂死挣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外抗强敌,内镇乱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强不息,所以根本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这场“自强”的抗争最后毁在了落后无知的封建统治者的手中。
总的来说同治中兴还是一场有着一定历史影响力的改革,对于中国近代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延续了清王朝的寿命,然而这场革新虽然是以同治来命名的,但是实际上和同治并没有什么关系,都是慈禧做主的。
同治中兴的评价
同治中兴是清政府发起的从中到下的改革,因为不是从上到下,它始终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说,改革并没有动摇最根本的固有利益。它在太平天国动乱后肃清了社会环境,使得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大兴科举,笼络人才,希望广纳贤才将清政府挽于危亡。同治中兴的评价不一,它在近代史中呈现一个特殊的地位。
有的人关于同治中兴的评价过于偏激,认为同治中兴打着学习西方的幌子,其实是清朝统治阶级的一次洋洋得意的鼓吹变法,它与明治维新出现于同一时期,但与明治维新所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虽然政策上也有学习西方的内容,但由于清政府的自我吹捧,实际效果并不大。
教育上的招贤纳士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对内经济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上的调整,收拾太平天国的烂摊子。总的来说,变法的雷声大,雨点小。
但是,不得不说洋务运动使一直遭到压抑的中国资本主义得以发展,因此,有些人对同治中兴的评价是正面的。他们认为同治中兴在近代史中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给中国社会潜移默化的播下了近代化的种子。一方面镇压国内的人民运动,给人民安定可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学习西方,明白了发展要靠科学技术,船坚炮利才能够抵御外侮。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的近代史由此开端。
查看详情>>与“当年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大家对它的评价是怎样的”相关的文章
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其实这更像是晚清自我吹捧的一个噱头
首先讲一下同治年号的由来。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载淳成为大清的接班人,也就是同治皇帝。其实载淳的年号本来不叫同治,大臣们原定的年号叫“祺祥”,准备第二年改元。但还没来得及改元,慈禧就联合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䜣等人,发动了一场夺权事变,把咸丰临终前委托的辅政顾命大臣给除掉了。
之后在慈禧的建议下,就把原来“祺祥”的年号改为了“同治”,寓意是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共同治理朝政,1862年也就成了同治元年。同治登基后,不管是从国内局势还是国外局势来看,清朝都已经风雨飘摇,处在艰难挣扎之中。
那么同治中兴有着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首先从国内背景来看,清政府内部混乱确实减少了一些。多数人会认为在咸丰死后,慈禧就立刻纸执掌大权了,其实不然,在早期虽然顾命八大臣被扳倒,但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相互制衡,慈禧到1865年才逐步掌握最高权力,大约十年之后,慈禧才真正开始独裁统治,而历史所说的同治中兴,就是在慈禧独裁之前的这十年左右,大约是1862-1874年。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朝廷真正掌权的是由恭亲王奕䜣为首的文官集团来掌控,这些人的思想不一定会有多少西方的现代性,但他们确实精明能干,一直试图扭转大清的颓势,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教训确实是深刻的。在同治中兴期间,天平天国运动被彻底消灭,饱受战火的江南地区终于得到了喘息,很多江南学子又开始恢复科举考试了。咸丰死后,朝廷里原来很多满人重臣被清洗,这就空出了很多职位,汉人重臣顺势而出,因为在满清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满人优先的政策就越来越靠不住了。在这期间很多满汉隔阂的政策都有所放松,甚至是直接被取消,除了八旗制和满汉不通婚这两条没变,其他界限基本上都被消除了。
再来看一下国外背景,同治中兴之所以顺利,很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列强对清朝的“好感度”增加,但这种好感度也仅仅是基于自己的利益来考虑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忽然意识到,如果不承认清政府的统治地位,那么他们与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等于作废了,特别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太平天国号称主权独立,就不承认清政府与欧洲各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以,欧洲各国为了维护在华权益,对清朝的态度就有所缓和。
就例如1869年,台南的民众捣毁了英国人在当地的教堂,英国驻台代领事吉必勋和一名海军军官就使用了武力,英国所作出的处理办法是:降了吉必勋的职,还归还了索取的赔偿。这一切都体现出英国对清朝的态度出现了转变,从入侵变为了维护。英国作为当时欧洲头号强国,他的所作所为也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他们纷纷效仿英国,都对清朝的态度很友好,因为他们也都认识到,支持清廷才有利可图。在国内和国外都出现有利条件的时候,同治中兴也就出现了。
同治中兴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第一、国内局势得到稳定
咸丰到同治这段时间,共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运动,分别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杜文秀的“平南国”运动,北...
查看详情>>与“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其实这更像是晚清自我吹捧的一个噱头”相关的文章
清朝时期的同治中兴是什么 对于同治中兴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存在
清朝时期的同治中兴是什么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中叶后,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也有人把清代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中兴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中兴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
一、简介
“同治中兴”是指清中叶后,同治在位期间(1862-1874年)为维护满清统治的一个惯性恢复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合作,及太平天国崩溃(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平静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亦有人把清时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惯性恢复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恢复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
二、措施
自然修补内部的政治秩序。基于封建统治者利益,部分儒生与农民在官僚带领下,收编武装力量,试图剿灭太平天国。
对内乱后的经济调整。降低农村赋税,鼓励耕作及发放粮种,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
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取录名额以笼络人才,防止类似太平天国的出现,笼络更多人才维护清廷统治,客观上造成近代中国人思想进一步腐化。
办洋务,主要在外交方面,与外国列强谋求共同合作。
三、影响
中兴的主持大臣主要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他们在镇压反抗人民和平定社会动乱方面发挥了很大效果,同时亦成为了之后洋务运动的重要官员。
钱穆《国史大纲》有提:
"曾氏同治元年五月七日日记,详论洋务,谓:“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云云。"
四、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同治中兴”是某些历史学家歪曲历史、刻意美化清朝的做法。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以后,无能的清朝政府就在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各族人民也不堪清朝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年间的实际掌权者是慈禧,这个慈禧老妖婆的统治时期居然也是什么“中兴”,那岂不是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统治时期是“洪宪之治”?在同治年间,清朝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缓和是有原因的。就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他们看到中国爆发了为民族独立而战的太平天国起义,发觉到一个强势的汉人政权必然会损害它们的殖民利益,因此扶植清朝政府来压迫中国人民才是明智之策。就清朝统治阶层来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一伙仓皇逃窜,满清统治者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不好对付,还是服从合作比较好,反正非己所有、弃如敝屣。于是新老殖民者就勾结起来共同压迫中国人民,慈禧还提出了那个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两个殖民者的最初合作就是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在随后的中法战争中,清军虽然战胜,却仍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就是慈禧的统治政策。所以“同治中兴”是中国殖民地化加深的一个时期,而不是什么所...
查看详情>>与“清朝时期的同治中兴是什么 对于同治中兴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存在”相关的文章
为什么说同治中兴是清朝的回光返照 同治中兴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同治中兴,是清朝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并且度过了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危机之后,人们对政局的一种笼统说法,尤其为当时的统治者津津乐道。但是,同治朝之后不到40年,清朝就灭亡了,所以后来人们对同治中兴有不同的解读,觉得它完全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何来中兴之说,这个问题,对于认识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甚至直至清亡的中国政治格局都有极大的关系。
同治朝建立之初,清政府解决了或者说至少暂时缓解了几个对其生死攸关的问题。
国家重新统一
同治时期,曾胡左李领导的湘淮军集团战胜太平天国、捻军,重新统一国家,至少暂时稳定了统治秩序。这是清王朝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没有这个问题的解决,无所谓“中兴”。
不仅如此,湘军多以儒生为将。嘉庆白莲教造反时,也有乡绅组织堡寨抵抗教军,但像湘军这么多士人为维护清朝血战,有清一代前所未有。所以,曾胡左李镇压太平天国,也意味汉族士大夫对清王朝统治的最终认可,这一认可对清王朝的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须知清朝建立之初,曾有相当多汉族士大夫不愿出仕清朝,也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康雍乾严酷的文字狱,固然是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也是少数族群统治者的过度反应,但还是与有的汉族士大夫不合作乃至反抗意识有关。现在,这种情况最终改观。
与此相应,同样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由于找到征收厘金这个办法,弥补了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不足。厘金因为病商病民历来受到抨击,但对财政体系仍处传统时代的
清政府确有一定好处。厘金加上海关关税等收入的增加,从太平天国败亡之后到甲午战争,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有了相当程度的缓解。正是有这一缓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才有可能调动资金,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建设新式海陆军,并取得了收复新疆的胜利。
所有这些,都意味清朝统治的危机得以缓解。我们观察,从19世纪70年代起,直到20世纪到来时,除了一些沿边省份外,局势是大体平静的,可以作为“中兴”的“佐证”。另外,孙中山、杨衢云领导的兴中会1895年发动反清起义,社会上少有同情者,即民心认可大清朝的统治,鄙弃反抗者。孙中山自己回忆,1900年以前他所到之处,“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也可以作为“佐证”。只是到辛亥革命的前几年,各地民变、抗粮、抗捐、抢米之类的事情才多了起来。
建立新的、稳固的统治核心
同治朝建立了以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䜣为新权力核心的政治联盟。此后权力格局虽有变化,但慈禧太后一直牢牢掌握最高权力,是统治核心。
众所周知,咸丰帝去世后,清廷内部发生了剧烈的权力争斗,最后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䜣胜出。面临内忧外患的惊涛骇浪,没有权力核心的政权是危险的,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都是在缺少强有力权力核心的情形下灭亡的。另一方面,权力斗争往往会削弱统治者的统治,但有时斗争结果为新的权力核心的胜出反倒可能加强其统治。唐朝李世民击杀兄弟,建立起以他为首的统治核心,而后有贞观之治和大唐延续近30...
查看详情>>与“为什么说同治中兴是清朝的回光返照 同治中兴解决了哪些问题呢”相关的文章
晚晴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同治皇帝跟中兴有关系吗
晚晴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所谓“晚清”,我们一般是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这段时期。当然,晚清也曾出现过短暂的中兴,很多历史书上称之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关于这段晚清中兴的具体时间,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一说为“咸同中兴”,时间是咸丰和同治皇帝在位的这段时期(1851年-1874年),另一说为“同光中兴”,时间是同治皇帝在位到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这段时期(1864年-1894年)。不管怎么说,同治皇帝在位的这段时期(1864年-1874年)被人们称为“同治中兴”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众所周知,同治在我们的印象中并不是一个多么有能力和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前面十二年都是两宫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自己则仅仅亲政一年便病逝了(死时年仅19岁,官方死因是天花,但民间流传其死于花柳病)。那么问题来了,这段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为何会被称为“同治中兴”呢?
首先,从时间上来看,1864年刚好是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被曾国藩湘军攻陷的那一年,而天京失陷又刚好是轰轰烈烈太平天国运动走向灭亡的标志。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这十几年里,清廷疲于应付国内太平天国和国外英法等列强的进攻,其中太平天国北伐军一度打到了天津附近(1853年),而英法联军则直接攻占了北京(1860年),火烧了圆明园,所以说清朝统治者(咸丰皇帝)在这段时间里绝对是处于寝食不安的一个状态。
1864年同治皇帝继位后,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眼看就要灭亡,国外列强也通过威逼利诱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从而使得清廷在政治上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和谐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清朝统治者采取了降低农民赋税,鼓励耕作等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休养生息。与此同时,国家实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年财政收入一度达到了8000万两(战争时期,清廷财政收入还经常亏空几百万两),这些都是大家称之为“中兴”时期的重要原因。
其次,因为经历了各种战争的洗礼,清朝统治者逐渐意识到了“自强”的重要性。关于这一点,著名历史学家钱穆也在其《国史大纲》提到:“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说白了就是鼓励开展洋务运动,想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段时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能干实业的洋务派“中兴名臣”,比如说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沈葆桢等等。
可惜这些人大多比较注重军工业的发展,李鸿章算是其中比较开明的人了,记得当时他还说过一句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及”,一语道出了当时统治者们虚荣顽固的心态。正所谓“竭天下之物力,八分以养兵勇”,他们一味模仿西方造船造炮,但并没有取得任何技术上的突破,结果造出来的枪、炮、船“皆不如人”,最终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打回原形,连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也被日本打得全军覆灭。
再者,虽然同治时期主要依靠...
查看详情>>与“晚晴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同治皇帝跟中兴有关系吗”相关的文章
清末时期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在哪呢
清末时期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在清朝建朝开始历经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数代的繁荣鼎盛,成为了封建晚期最后的繁华时代。之后清朝长期积累的政治问题经济军事问题全面爆发,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强大,发动了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落后的清朝内部还出现了各地的农民起义以及民间的邪教组织运动。咸丰时期遭遇鸦片战争,之后同治时期却反而由衰极盛,出现了历史闻名的同治中兴局面。同治时期之所以被称为中兴并不是歌颂这个时代的和平盛世,而是相对于之前的外患内乱,以及之后大清的彻底灭亡而出现的短暂的和平稳定。清朝四百年多的统治时期成为了中国封建时代最后的王朝。这一时期,大批企业兴起,着重围绕造船,重工业,纺织等领域创立的企业。以同治中兴四大名臣为首的洋务运动还包括各式学堂的兴办,以及大量的人才出国留学深造。虽然这是以学习西方科技技术,接受西方先进文明来发展中国,但是整个封建王朝已经气数将近。终归无法挽回清朝灭亡的命运。
同治中兴指的就是封建末期接触资本主义改革的历史趋势而出现的短暂的经济发展社会和平的阶段。这个时期许多的措施实行使得许多中国人接触并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对之后中国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和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644年明朝没落,满族入关建立了大清王朝。从皇太极到康熙雍正乾隆朝代,大体上是封建鼎盛时期。到了咸丰时期,朝政开始逐步松懈,地方出现了许多反清组织。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广泛,此时还有沙俄侵占北方大片土地,外忧内患下的清朝到了同治时期却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同治时期,邪教组织盛行,无恶不作对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平定邪教组织内乱的清军得到了平民的支持。这个时期出现了四位大臣。这四位大臣辅佐清朝同治帝平定了内乱,同时面对西方势力的入侵,清政府和他们达成了协议进行了洋务运动。当时咸丰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朝出现了以学习先进西方技术自救的官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更好的掠夺中国资源免受中国内乱影响,与满清政府站在了一个战线上。满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同时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国内反叛势力。以洋务运动学校西方科技为自救的核心在中国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洋务学堂,开采煤矿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出现的。以上就是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
统治者美化自身对这一时期的描述进行夸大也是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从整体来说,同治中兴还是出现了短暂的国内和平时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风潮。同治清朝晚期,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已经走向没落。清朝的腐朽主要表现在外交,政治,经济等方面。外交上同治时期几乎成为了半殖民主义政权,慈禧等清朝掌权者和西方殖民者共同达成协议来换取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有它必然的历史原因。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繁荣恢复社会稳定发展阶段。这里有着官僚大臣们粉饰太...
查看详情>>与“清末时期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在哪呢”相关的文章
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短暂的中兴把清朝往相反的方向推动了
清末时期的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晚清的时候,从1862年到1874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十多年的“同治中兴”。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出现了“中兴”,必然会带来盛世,整个王朝将会由此往前延续很多年,但是,清朝晚期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同治中兴”,国家却很快就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在“同治中兴”中,有什么变化。
其一,慈禧确立了领导权。由于同治是小皇帝,又由于慈安皇后不太管事。因此,在这个阶段,基本确立了慈禧的领导权,慈禧太后逐渐成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国家做到了政令统一。
其二,汉人官员逐渐走上最高政治舞台。由于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及回民叛乱中的优异表现,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内的一大批汉人官员走上了清朝最高的政治舞台,和满人官员分庭抗礼。改变了满人官员在朝廷中一枝独大的局面。
其三,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由于在对外国列强的战争中,清政府看到了自己武器的落后,因此以奕訢、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代表,大力展开“洋务运动”,让中国的近代工业兴盛起来。并且因此收留了不少流民,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
其四,加大科举力度吸纳了不少民间有才之人。由于洪秀全因为科举失败,揭竿而起的事实,因此,清政府在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加大了科举考试的力度,把更多的人吸纳进来,让整个社会的怨气得到了较好的疏解。
因为有以上一些措施和做法,因此使得清政府在那一段出现了短暂的和谐安宁,似乎出现了复兴的景象。
但是,“中兴”以后,清朝却不断受挫,一泻千里。因此,让人产生怀疑,这个“中兴”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兴”以后,清朝反而更衰了呢?
有人说,所谓“中兴”,其实是虚构的。是慈禧太后以及李鸿章之类的大臣为了笼络人心,哄骗全国人民的。
诚然,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等大臣,确实会大肆宣扬这个“中兴”。因为对于慈禧来说,那是她“垂帘听政”的政绩。为了她能够继续“垂帘听政”,确实需要这样做。对于李鸿章等汉人大臣来说,也是需要大肆宣传的,因此这是整个清朝时期,汉人大臣第一次主宰朝廷。他们需要表达汉人很厉害,很管用,比满人大臣管用,这也符合他们的心理。
不过,这个说法却抹杀不掉,在那一段时期,清朝确实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和谐蓬勃。虽然比较微弱,但至少是一个反弹。那么,既然那时候已经出现了好的局面,后来清朝为何恶化得那么快呢?
我认为,恰恰是这一个“中兴”的状况,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为什么说呢?
首先,我们要看看,这个“中兴”,究竟“中兴”了什么?
从上面的列举,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中兴”实际上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在政治层面上,就是造成了慈禧的一家独大。而且这种一家独大,还在往极端方向发展。特别是同治皇帝早死,以及慈安太后越来越边缘化,以至于后来莫名去世以后,整个朝廷,就完全到了慈禧的手里。一家独大,确实可以保障政令畅通。但是却也因此造成独断专行,造成思想僵化和武断。在西方逐渐走向民主的同时,中...
查看详情>>与“同治中兴是盛世吗 短暂的中兴把清朝往相反的方向推动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