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吴起变法

发布时间:2020-08-14
1

吴起变法在哪国 吴起的悲剧也有自身的原因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在哪国
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

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目的,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如子产在郑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等等,这些改革家,除子产得意善终外,李悝的身世因不为史籍记载而不详,吴起和商鞅,都因改革而下场悲惨。

吴起,卫国人,曾任鲁将,后任魏将,屡建奇功。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守,防御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遭陷害,投奔楚国,楚悼王十五年时,升任令尹(楚国最高军政官),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措施是“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具体来说就是,国家让出一些官职以增加收入,减少国家对贵族的供养,收回传世三代的旧贵族爵禄,以节省钱粮支援军队打仗。变法还让一些旧贵族迁“广虚之地”,以开发土地。还有“选贤用能”,为国家选拔人才,“明法审令”,强调效率与公平。等等。

吴起变法的措施,史书记载的较为简略,难以得知全貌,但能肯定的是,其变法主要目的是强兵,并不是综合性的改革。《史记》《资治通鉴》等都记载其改革“要在强兵”,而且可以说达到了目的——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史记》记载说,变法使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陈”,成为诸侯中的强国。

只是吴起选择了以楚国旧贵族作为变法的突破口,像“废公族疏远者”,让一些旧贵族迁到“广虚之地”等措施,无疑会损害到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他也因此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嫉恨。仅仅过了六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旧贵族在楚悼王灵堂作乱而攻击吴起。旧贵族的这一举动估计吴起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按照《史记》记载,面临突变的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吴起跑过去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即使这样,旧贵族还是没有放过他,他们“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吴起堪称有识之士,在当时危急的时刻,还想到了为自己复仇的问题,楚悼王下葬,楚肃王登基后,立即下令全部诛杀当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旧贵族,受牵连者达70余家,这也算间接为吴起报了仇。

其实,吴起的悲剧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史书记载,他刻薄寡恩,《史记》说:“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一个“尽”字足以说明吴起的人缘之差。吴起的死,也让楚国的强大成为昙花一现,之后便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自己的改革举措献身的改革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改革之难,利益的重新分配之难。


查看详情>>
2

历史上吴起变法在哪国 吴起曾经在三个国家占一席之地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在哪国
战国

吴起是历史上充满争议的人物,支持他的人认为吴起胸有大志,在8年不到的时间,将弱小的出国治理称强大的诸侯国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比。

但是批判吴起的人又认为吴起是个追名逐利之人,并为此不折手段。那么历史上吴起为哪些国家效过力呢?他的变法是在哪个国家?

吴起先后在鲁国、魏国、楚国三个国家效过力。吴起出生在卫国,但是在卫国吴起到处碰壁,家财散尽还遭到乡里人的嘲讽,吴起一怒杀掉了哪些嘲笑自己的乡里人,然后出逃最早是在曾申门下学习儒术,但是因母亲病逝,吴起没有回家奔丧,曾申怒而和这个不孝子断绝关系,之后吴起来到了鲁国。

吴起在鲁国的时间是最短的,当时齐国来攻打鲁国,鲁穆公想任用吴起为将,但是又忌惮吴起因他的妻子的关系而对齐国手下留情,结果吴起杀妻以明志,吴起得以帅军打败了齐国。

打了胜仗的吴起遭到了鲁国群臣的非议,有人对鲁穆公说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吴起在卫国生事逃来鲁国,在鲁国出名的话,鲁、卫可能也会反目成仇的,结果吴起没有封赏反而被罢免了官职,在季孙氏死后,吴起离开鲁国到了魏国。

吴起来到鲁国,魏文侯听从了李悝的建议让吴起为将军,辅佐乐羊攻打中山国,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占领了中山国。此后公元前409年,吴起为主将,攻打了秦国,攻克秦国河西地区,并成为西河郡守。在西河期间,吴起也为魏国争夺土地,与其他国家大战76次,没有打过败仗。

到了魏武侯时,田文成为国相,吴起本来很不高兴,但是经过田文的分析也释然了,吴起继续为将为魏国讨伐其他诸侯国。但是公元前279年,田文死后,公叔成为国相,设计陷害了吴起,吴起不得不离开魏国去了楚国。

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身居高位,不仅能主持国事还能主持战争,可以说揽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人,而且令尹当时大多是楚国贵族担当,吴起是少数的外姓令尹。为了报答楚悼王的知遇之恩,吴起决心彻底的改革。

吴起首先削弱了大贵族的特权,限制贵族的权力,然后又在整顿吏治、吏风,是国家的行政能力提高,积极奖励农民耕种,使军队的公粮问题得以解决,还将一些贵族发往边远地区,让他们开发这些地区,在整治、经济改革的同时,吴起也对军制进行了改革,因此著有《吴起兵法》。


查看详情>>
3

吴起变法主要有这几点内容 吴起推行变法后楚国的变化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公元前386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实行变法改革,史称吴起变法。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北伐魏国,南平百越,诸侯敬服。

不幸的是变法仅持续了七年,楚悼王病逝。悼王去世后,吴起的变法改革,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复辟势力大举反攻。最终,吴起被害身死,变法以失败告终。

吴起,战国初期卫国人。先至鲁国学习儒家,后改学兵法。公元前410年,齐国攻鲁,鲁穆公任用吴起为将,大败齐军,吴起的军事才能崭露头角。因为吴起杀妻求将,鲁穆公并没有取信于他。于是吴起去鲁就魏,魏文侯用吴起为将,讨伐秦国,夺得秦国河西之地,并设立西河郡,魏文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守。然而魏武侯即位后,受人挑拨离间,疏远了吴起。

吴起只好离开魏国,来到楚国,此时的楚国国君正是楚悼王。当时三晋崛起,楚国向北发展正屡屡受挫,国内又大臣专权,封君众多,奢糜之风滋长。吴起之名,各国诸侯早已熟知,悼王深知吴起才能过人,十分重视吴起的到来,想用他来富国强兵。悼王先任用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提拔为令尹,执掌楚国军政大权。吴起执掌朝政后,开始全面实行他的变法革新。

吴起所主持的变法内容:

首先是制定法令,强化王权,削弱贵族特权。改革爵禄制度,削减大臣的封爵,收回封君三代以后的爵位和俸禄,废除世袭制度,并强迫他们搬到地广人稀的边疆。

第二是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节省国家开支。整顿吏治,打击循私舞弊,任贤用能,提高办事效率,改变社会风气。

第三是在经济上下令打击游手好闲之人,奖励“耕战之士”,鼓励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产发展。

第四是扩充军备,提高战士待遇,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并由国君统一指挥。

吴起推行变法之后,楚国迅速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显著效果。向北方,伐魏救赵,收复了被三晋占领的陈国、蔡国故地,将势力扩展到黄河岸边。向南方,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占有洞庭、苍梧之地,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自此“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逝,吴起入宫祭奠悼王,旧贵族发动叛乱,包围王宫,用乱箭将吴起射死。

楚肃王继位后,以“丽兵之罪”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因为此事受到牵连,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从此,吴起在楚国的变法运动,也以失败宣告结束。


查看详情>>
4

战国吴起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 核心要义只有一句话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吴起是战国早期的卫国人,也是先秦时期极具才华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裕家庭,他一生最大的抱负就是功成名就、留名青史。为此,他曾散尽家财,但没得到一官半职,因此受到乡里人的嘲笑与讥讽,为此他怒而杀掉了嘲笑他的三十余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国。"

吴起在鲁国曾为求将而不惜杀害自己齐国籍的妻子,但在击败齐军后,却因此受到鲁国的猜忌而被迫进入魏国。在魏国,他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郡守,期间训练了一支名动天下的魏武卒,成功抵御了秦国的东出。魏文侯去世后,吴起逐渐被冷落,公元前390年,因受魏武侯大臣王错的排挤,吴起由魏国进入楚国。

当时,韩、魏、赵三国已经相继崛起,尤其是魏国在李悝变法后相当强大,俨然成为了战国早期最强大的国家,对楚国形成了咄咄逼人进攻之势。在内政上,楚国的屈、景、昭三大家族势力强大,他们依仗权势,侵害国家军政利益,严重制约了楚国的发展。

楚悼王是一个有抱负的国君,很想让楚国再度强大起来,但又不知从何下手。为此,他积极寻访人才,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正好在这个时候,吴起从魏国来到了楚国。

吴起的到来,对楚悼王来说,真是喜从天降,楚悼王用很高的规格接待了吴起,决定启用吴起进行变法。为此,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南阳郡守,除了抵御韩魏的进攻外,更主要地目的是使他尽快熟悉出楚国的国情,为变法做准备。

任南阳郡守一年后,吴起被升为楚国令尹,成为楚国的首席执政官,开始进行变法。这一年是公元前381年,足足比秦国的商鞅变法早了25年。

吴起变法的措施虽多,但很有章法,核心要义也很明确,按照刘向在《说苑·指武》篇中的说法,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通俗来说,就是要通过剥夺楚国旧贵族的“有余”,来补充国家军政开支的“不足”。

吴起认为,楚国的疆域很广,本该成为大国强国,但现在却“积贫积弱”,完全与大国地位不相称,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臣太重,封君太多”,而且这些封出来的贵族都是世袭的,父亲去世了儿子来继承,势力越来越大,到了肆意妄为甚至“上逼其主而下虐其民”的程度,给国家整个带来沉重的负担,是楚国不能强大起来的重要障碍。

因此他主张对待“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其爵“,同时他大量削减官吏的数量和俸禄,精简”无能“、”无用“的官员,减少国家在行政机构方面的支出,用节省下来的钱来供养”选练之士“。

这个政策,革除了楚国贵族的世袭特权,精简了国家机构,增强了楚国的军事力量。

另外,楚悼王时期,楚国地广人稀,而且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以国都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边境及荒凉地区的人口非常少,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很多的土地因此荒芜。

吴起认为这是资源的极度浪费,于是根据楚国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把一些贵族及其封地的人民,从人口集中的地方迁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去生活耕种,在打击了旧贵族的同时,促进了边远荒...

查看详情>>
5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有哪些 吴起为改革事业献出生命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有人说,变法的吴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恨不得一下子扫清楚国所有旧势力,使国家迅速变得强大;也有人说,变法的吴起勇气可嘉,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他的死何其悲壮!

吴起变法,是指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但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吴起被反对者杀害、政令多被废止,以失败而告终。

战国初期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人。先到鲁国学习儒家,后又改学兵法。公元前410年,齐国进攻鲁国,鲁穆公任用吴起为将,大败齐军,其军事才能展露锋芒。后鲁穆公听信谗言不信任吴起,吴起又来到魏国,魏文侯用吴起为将,讨伐秦国,夺西河之地。吴起驻守西河二十三年,秦不敢东向。但魏武侯即位后,受人挑拨离间,撤吴起。吴起只好离开魏国,来到楚国。

楚悼王(生年不详—前381年) ,芈姓,熊氏,名疑(一作类),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声王之子。楚声王六年(前402年),在位仅6年的楚声王被“盗”所杀,熊疑继承王位,为楚悼王。

主要成就:任用吴起变法,富国强兵;平百越,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变法背景

当时的楚国,好似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大清帝国,处处受到欺侮与凌辱,向外发展屡屡受挫,国内又大臣专权,封君众多,奢糜之风滋长。严峻的内外形式,让楚悼王身心疲惫,焦虑不安。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疆域辽阔、地大物博的楚国毁在自己的手中,希望通过努力尽快摆脱当前的局面。

楚悼王将积贫积弱的楚国与富强无比的魏国进行认真的对比,通过分析,他找到了魏国在短时间内崛起的奥秘:魏文候启用李悝,通过变法,不仅解放了生产力,且调动了国民开疆拓土的积极性。楚悼王先用吴起为楚国北部重镇宛(今河南南阳)地的地方长官,一年后,又提拔为令尹,执掌楚国军政大权。吴起执掌朝政后,实行变法革新。

变法主要内容

一、制定法令,加强王权,削弱贵族特权。改革爵禄制度,削减大臣封爵,收回封君三代以后的封爵和俸禄,废除远房公族的世袭制度,并强迫他们搬到地广人稀的边疆。

二、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节省国家开支。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枝官”,整顿吏治,打击循私舞弊,任贤用能,提高办事效率,改变社会风气。

三、在经济上下令打击游手好闲之人,奖励“耕战之士”,鼓励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产发展。

四、扩充军备,提高战士待遇,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并由国君统一指挥。

变法之结果

推行变法后,收到富国强兵的明显效果。向北方,伐魏救赵,收复被三晋占领的陈国、蔡国故地,将势力扩展到黄河岸边。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占有洞庭、苍梧之地,史称当时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但是,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前381年,楚悼王病死,旧贵族发动叛乱,包围王宫,杀死吴起,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查看详情>>
6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旨在加强王权 但牵动贵族利益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吴起变法,是指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

吴起变法变法背景:

楚国正是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在位,当时三晋崛起,楚国向北发展正屡屡受挫,而国内又大臣专权,封君众多,奢糜之风滋长。悼王早已知道吴起才能过人,十分欢迎吴起的到来,想起用他来富国强兵。悼王先用吴起为楚国北部重镇宛(今河南南阳)地的地方长官,一年后,又提拔为令尹,执掌楚国军政大权。吴起执掌朝政后,实行变法革新。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一、制定法令,加强王权,削弱贵族特权。改革爵禄制度,削减大臣的封爵,收回封君三代以后的封爵和俸禄,废除远房公族的世袭制度,并强迫他们搬到地广人稀的边疆。

二、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节省国家开支。整顿吏治,打击循私舞弊,任贤用能,提高办事效率,改变社会风气。

三、在经济上下令打击游手好闲之人,奖励“耕战之士”,鼓励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产发展。

四、扩充军备,提高战士待遇,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并由国君统一指挥。

吴起变法结果:

吴起推行变法后,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明显效果。向北方,伐魏救赵,收复了被三晋占领的陈国、蔡国故地,将势力扩展到黄河岸边。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占有洞庭、苍梧之地,史称当时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旧贵族发动叛乱,包围王宫,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楚肃王继位后,按律法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查看详情>>
7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吴起变法受到楚国旧贵族的激烈反对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中原大国魏国进行李悝变法之后,国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增强,迅速成为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

此时南方的楚国,长期受到中原各国的攻击,损兵折将,丢失土地,完全没有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气概和风采。处境艰难的楚国,也希望能够进行一次魏国那样的变法。正在楚悼王为没有变法人才而苦恼的时候,上天给他送来一位顶级人才——吴起。

这位大神可是在魏国全程参与过李悝变法的,而且变法当中军事的那一部分,就是由吴起亲自操盘。创建了威名赫赫的魏武卒,并且保持七十二战不败的战绩神话。

这么一位有变法经验的熟练工来到楚国,楚悼王是大喜过望,先是任命吴起宛城太守,负责楚国北方边境的整体防御。过了一年,就将吴起提升为令尹,负责整个变法工作。

在楚国,令尹这个职务比其他国家的相国权力还要大。对内,可以总领一国政务;对外,可以主导国家之间的战争,可以说集大权于一身。

吴起担任令尹之后,也不含糊,立即着手开始筹备变法。第一步要做的规定动作,就是取信于民。吴起采用“倚车辕”的方法,即搬得动车辕的人,就能够得到奖赏。后来商鞅的“徙木立信”,就是从吴起这儿学过去的。

树立了威信之后,吴起颁布了具体的改革内容,主要有这么几条:

1、 制定律法,并且向官员和百姓公布;

2、 取消贵族的世袭爵禄,将贵族安排到地广人稀之处,充实人口;

3、 裁撤闲散官员,削减官员工资,用于补贴军用;

4、 纠正官场中饱私囊的风气;

5、 移风易俗,统一楚国的风俗。

从这么几条看,吴起的变法确实切中了楚国的病根。但也正由于吴起的变法过于刚猛,造成文武偏科,手段缺乏柔和,最终遭到楚国旧贵族的猛烈反扑。我们来品味一下吴起变法的不足之处:

文武偏科,过于强调军事

吴起虽然拥有改革家的称号,但是他最为人称颂的身份依然是军事家。一部《吴子兵法》,闪耀千古。事实上,无论是在魏国参与李悝变法,创建魏武卒,打下秦国的河西之地,还是在楚国,向北抗衡三晋,向南拓展疆域。这些都基本上是军事上的成就。

在这次变法中,吴起的核心思想在于裁撤行政费用,用于训练士兵,“文”辅助“武”,保证给养。这在短时间内确实迅速增强了楚国的国力。但对于楚国内部长期的结构性和制度性改革,却没有太大的帮助,无法让楚国进入国富兵强的良性循环。

没有培养新的集团

历史上的变法,想要获得成功和延续,都必须要在原有的旧势力之外,树立起一个新的利益集团,这样才能保证在变法者本人不在之后,变法本身能够延续下去。而那种变法者单挑整个利益集团的变法,其结果一定是人亡政息。

例如李悝变法,虽然打破了奴隶贵族对于官职的垄断,但也鼓励旧贵族开垦荒地,积极向地主阶级转化,利用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与旧势力博弈。

再比如商鞅变法的二十等爵制度,虽然将旧贵族全都得罪了,但是依靠变法兴起的功勋贵族集团会本能的维护变法,成为推动变法继续下去最强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商鞅亡故后,秦国的变法却一代代传下去的原因。

楚国自周天子分封以来,就一直处于最南方,不...

查看详情>>
8

战国吴起变法内容是什么 吴起最后的下场居然这么惨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卒,魏武侯继位。约在公元前390年(魏武侯六年,楚悼王十二年)左右,吴起受到大臣王错排挤,被迫奔楚。由于吴起在魏国政绩卓著,军功赫赫,所以一到楚国,就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先任为宛(今河南南阳市)守,防御韩、魏。一年以后,晋升为今尹,主持变法。

吴起在楚国期间,注意调查研究,对楚国国情了解至深,故其变法措施,切中时弊,干净利落。主要内容如下:

(一)“明法审令”,实行法治。吴起总结了李悝在魏国变法的经验,深知法治的重要性,故他在变法中制定法令,公布于众。为确立法治的权威性,吴起还采取“倚车辕”(《韩非子·内储》。)的办法,即立一车辕,有能够搬动的予以奖赏。为使思想认识和舆论一致,禁止纵横家进行游说,“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战国策·秦策三》。)这些措施,都有力地贯彻了“明法审令”的精神,在楚国臣民中增强了“废其故而易其常”(《说苑·指武》。必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变法的进行。

(二)减爵禄,进而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淮南子·泰族训》说:“吴起为楚减爵禄之令。”《说苑·指武》说:“(吴起)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对无功劳的贵族及其后代,实行均其爵、平其禄政策,对立有军功和其他有功人员则授予爵禄,以解决分配不公,提高将士和新兴封建势力的积极性。在此同时,进而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韩非子·和氏》),即解决“封君太众”的问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史记·吴起列传》。)

(三)“卑减大臣之威重”,整顿吏治。吴起认为,“大臣太重”与“封君太众”是楚国政治两大弊端,故在废除贵族特权的同时,又削弱大臣威权,“禁明党以励百姓”(同上),禁止大吏结党营私,奖励百官尽忠守职,不超越所规定的权力。

在此同时,吴起还着手整顿吏治。一是“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战国策·秦策三》),杜绝权门请托之风,廓清吏治;二是“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战国策·秦策三》。),要求官吏公私分明,言行端正,不计较个人得失,立志为变法的新兴政权效力。三是“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同上),裁减冗官,选贤任能,罢除无能无用之辈。显然,这些措施,不仅使吏治得到了整顿,而且对权贵大臣也是一种束缚,有利于削弱权豪的威势。

(四)徙贵族于边境,以实广虚之地。据《吕氏春秋·贵卒》载,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余,臣不得而为也。”楚悼王果断地支持吴起,“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一方面在政治、经济上继续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贵族把人口集中在地少人多地区的局面,有助于对荒蛮的边境地区的开发,促进楚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吴起变法,“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史记·吴起列传》),以“争利于天下”(《说苑·指武》。...

查看详情>>
9

历史上吴起变法内容有哪些 吴起变法符合楚国历史吗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吴起先去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3] 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作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弃儒学兵。

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总结这一历史现象,一方面要弄清变法产生的背景,即楚国国情之所然,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既是符合楚国历史发展的一场改革。

一、均爵平禄。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吴起认为楚国积弱的原因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对上威逼君主,对下欺凌百姓,导致国贫兵弱。吴起实行"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百吏之禄秩“的政策,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吴起还根据楚国地广人稀的特点,把旧贵族及所属迁到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区。这一方面打击了贵族势力,同时也对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二、 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精简政府机构,重用贤能之士,为了整治官场腐败,禁止官员之间私下请托,要求官吏做到”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合,行义不顾毁誉“。同时裁汰”无能“,”无用”之官,节约经费“抚养战斗之士”。

三、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

四、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

五、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

六、加强军事力量。吴起早年在鲁,魏都以军功见长,吴起认为强国”要在强兵“。而”强兵“的开支,吴起则用”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的方法来解决,用财政提高士兵待遇,增强战斗力。


查看详情>>
10

吴起变法内容有哪些 吴起变法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完结的改革

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战国

历史上有过几次很著名的变法改革运动,有李俚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胡服骑射等,其中吴起变法是唯一一个没有完成变法的改革。

吴起是卫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先后辗转于鲁国、魏国和楚国,最终在楚国楚悼王的支持下,进行变法运动。楚悼王一死,楚国的旧贵族们便联合起来,发起宫变,连同楚悼王的尸体一起,乱箭射杀了吴起。吴起的变法被迫终止,但是他的变法所带来的影响却在楚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楚国之后的政治都受到了吴起变法的影响。

在战国初期,各诸侯国进行了激烈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了魏、赵、燕、韩、楚、秦、齐这七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其他的小国有中山国、卫国、邹鲁之国等。在这些国家中,魏国最早进行了李俚变法运动,对魏国的政治进行了改革,魏国变得强大起来,成为了战国七雄之首。随后,秦国、楚国、韩国等国都在国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法,使国家富强起来。楚国地处整个东南,后来还吞并了越国,成为了南方的霸主。楚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楚王召集军队的话,楚国甚至可以征集上百万的军队。在战国时期,上万的军队,几十万的军队就已经是某些国家的极限了,更何况是百万的军队呢,怕是将整个国家的算上才行吧!楚国的人口多,地域广,就决定了楚国的大国地位。

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楚国虽大,却也有令他烦恼的事情。楚国是七个国家中和周王朝的政治体系最为接近的国家,老牌的世家贵族权力极重,威胁了王权。不仅如此,旧贵族们掌握着国家的各个重要官职,楚国朝中的官员关系错综复杂,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能。楚国的政治体系极度腐败,导致楚国虽然强大,但却外强中干。在这些年里,其他国家都进行了变法改革,唯有楚国迟迟没有动作。眼看着其他国家强大起来,秦国、韩国、魏国更是动不动就来攻打楚国,楚国因此而损失了很多土地。

到了楚悼王时期,他非常希望改变楚国的现状,刚好吴起来到了楚国,给楚悼王分析了楚国如今面临的困局,以及只有经过变法改革才能挽救楚国的这一个办法。楚悼王听后很兴奋,他终于找到了让楚国改头换面的人,于是封吴起为令尹,在楚国全权负责变法事宜。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楚国的政治制度方面,吴起提出了要均爵平禄。具体的是指已经有封君的楚国贵族,若是已经传这个爵位传了三代,那么这个家族就会被取消爵禄。贵族们一般都是楚国王室宗族之人,这血缘关系都是越来越疏远的,所以吴起认为那些关系疏远的贵族的供给就可以停止了。

其次,吴起认为应该将楚国的这一大批贵族迁移到楚国的其他地方,例如比较偏远的地方,否则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容易发生混乱不说,偏远的地区也没人打理。仅仅只是这一条改革项目,吴起就已经将楚国的贵族们全部得罪了。

第三个方面是楚国的律法,吴起制定了楚国法律,并且将法律公之于众,还专门让人向老百姓解答对法律的疑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