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勾践灭吴

发布时间:2020-08-12
1

勾践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灭掉吴国,一举成名天下知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时常发生,吴国和越国是两个邻国,这两个国家呢,经常发生争夺地盘的战争。公元前496年,越国的诸侯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即位。吴国趁越国大丧之际,吴王阖闾亲自率兵攻伐越国。越王勾践不得不停止发丧,迎战吴军,双方在槁李发生激战,越军将领均着丧服出战,吴军看后士气低落,越王乘机发动进攻,大败吴军。吴军战败,吴王阖闾更是受伤严重,不久死去。临终前,吴王嘱托太子,一定要灭掉越国。

5年以后,越王勾践听说吴军在日夜练兵,准备复仇。为了抢占先机,越王勾践不听劝阻孤注一掷,准备先发制人。吴王夫差闻讯,举全国之力迎击越军,越军大败,仅余5000残余逃至会稽山。吴军随兵围会稽山,为了免遭灭国风险。越王勾践采纳大夫文种范蠡建议,贿赂吴国太宰伯豁,向吴王夫差乞和投降。

投降以后勾践率领吴国大夫范蠡等300余人前往吴国,侍奉吴王。服役期间,越王穿着粗布衣服为吴王驾车养马,越王夫人更是每天在王宫打扫卫生,甚至吴王夫差生病时勾践竟亲自口尝夫差的大便。这让吴王夫差感觉越王已经被废了,同时呢,越王还给夫差和吴国大臣送去了好多的美女和珠宝。最终越王不顾伍子胥的反对,释放勾践君臣回国。

越王勾践回国后,首先向全国民众检讨了自己的失败。

他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平民抚养阵亡者的遗孤,他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悬挂了苦胆,吃饭的时候也要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在对内政策上,越王实行了与民休息,发现生产,并身自耕作,衣不重彩等一系列惠民亲民的措施。

在对外战略上,勾践年年给夫差进贡优厚的礼物,麻痹吴王夫差,他还用离间计使夫差对佞臣偏听偏信,对忠臣更加疏远。在军事上,越王勾践挑选精兵强将进行秘密训练,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复仇吴国。

同时期内,吴国在战胜越国以后,领土得到扩张,实力日益强大,吴王夫差也因胜而骄。

公元前482年,为了炫耀武力,称霸中原,吴王夫差率领3万精锐部队参加黄池会盟。国内仅留下一些老弱的军士,夫差的愚蠢行动,给了越国一可乘之机。越王勾践随调集越军5万余人兵分两路,一路由范蠡率领,切断北去吴军的归路。另一路由大夫畴无余,欧阳为先锋,勾践亲率主力,从吴国南面直插吴国国都姑苏,很快,越国占领吴国国都。

此时的吴王夫差正在黄池,与其他诸侯争做霸主,听说了越军攻下国都太子被俘,恐怕影响了自己的霸业,遂封锁了不利消息。同时用武力威胁其他诸侯国让步,勉强做了春秋霸主。之后夫差率军急忙回国,为了麻痹越王,夫差在中途派遣使者,向越王求和。勾践和范蠡估计自己的力量还不能马上把吴国灭掉,于是同意议和撤兵回国。

夫差回到吴国,此时正值国内闹饥荒,于是他颁布一系列惠民措施,休养生息,企图恢复力量。文种和范蠡见吴国开始致力于休养生息,觉得应该抓住有利机会,完成灭吴大业,如果坐等吴国实力得到恢复,再想灭吴恐会更难。公元前478年吴国大旱,越王勾践集结重兵,大举攻吴。同年3月吴越军队在笠泽发生大战,越军把军队分成左右两翼,越王勾...

查看详情>>
2

勾践成功灭吴的原因是什么?复仇之战等了将近十年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勾践(约公元前520~前465)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6年—前465年)在位。姓姒(因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姓姒),名勾践,又名菼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

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子。公元前496年-前465年在位,长达32年,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

勾践即位时,邻国吴国的国君是阖闾。

由于其父允常不肯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又支持阖闾弟夫概自立,两家结下了怨仇。阖闾趁越国有丧事之机,兴兵讨越。在槜李之战中,越军射死了吴王,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夫差继位后,发誓要报越国杀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中,勾践一败涂地,被困在会稽山。

打了败仗的勾践听取了臣下文种、范蠡的意见,答应卑辞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以再图大业。文种通过吴臣伯喜否说服吴王接受了越国的求和,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在阖闾墓旁的石室里喂养马匹。他们小心地侍候著吴王,百依百顺,忍饥挨冻,毫无怨言。整整三年,吴王终于相信他们已臣服了,决定放他们回国。

回到越国后,勾践迁都会稽,重修政制,用最快的速度复兴国家。他尊贤礼士,敬老恤贫,以百姓为念。为了牢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意志,他撤下锦绣被,铺上柴草祷,餐钦时先尝一口悬在床头的苦胆,给后人留下了卧薪尝胆的成语。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发展生产,增殖人口,减缓刑罚,轻徭薄赋,博取了军民的爱戴之心。他令国中男女入山采葛,赶织黄丝细布献给吴王,表示自己的忠顺,用来麻痹对方。这一招十分有效,吴王增加了越国的封地,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

勾践君臣同心努力,发愤图强,国势蒸蒸日上,吴国却一天天走向衰败。

经过了近十年的耐心等待,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吴王发兵北征之机,发动了复仇战争,越国大获全胜。但考感到吴国实力犹存,匀践答应了伯喜否的求和之请。公元前475年,越军攻打姑苏城,围了二年以后,最终攻下了这座城,夫差逃至姑苏山。历史惊人地重演了,这一次品尝胜利滋味的是越王勾践。他没有接受吴国的投降,夫差自杀,越国吞并了吴国。勾践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勾践成为霸主的原因是什么?

1.卧薪尝胆.积蓄力量。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天天舔尝苦胆,乘夫差北上会盟,国内空虚,出兵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吴越的霸业已是尾声,春秋时代宣告结束了。

2改革内政.发展经济。没有稳固的内政,没有发达的经济,一个国家能立足吗?何谈报仇。


查看详情>>
3

越王勾践为了灭吴,总结出三个强国之路的道理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在吴越交界地夫椒山(今太湖洞庭山)被吴军打败。勾践选择做吴国人质,侍奉吴王夫差三年。为雪耻,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后终于灭吴。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在能臣文种、范蠡(lí)的辅佐下,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攻破吴都,灭亡吴国,完成了他春秋霸业的关键一步。

然而,越王勾践在这场称霸之路上,最初的一个动力竟然是雪耻。二十年前,勾践在吴越两国的夫椒之战中,兵败被围困在会稽山。

战败后,勾践带着夫人以及谋臣范蠡前往吴国称臣。期间,勾践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吴王,受尽屈辱,同时也骗取了吴王夫差的信任。

三年后,勾践终于被赦免归国。为报仇雪恨,他开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强国之路。

首先,勾践学会了隐忍。为了不消磨复仇大业,越王勾践选择躺在草堆上,枕着兵器睡觉;他还有一个更狠的做法是,在自己房间悬挂一块苦胆,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尝尝苦胆,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前耻。这就是典故“卧薪尝胆”的由来。

其次,勾践懂得凝聚人心,积蓄国力。这时的勾践已经不再是往日在深宫里发号施令的做派,而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还宣布免除老百姓十年的赋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最后,勾践还从夫椒之战的那场败仗得出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越国现在跟吴国比实力,最主要还是差在了水军上。吴国擅长水战,兵力十足。

于是,越王勾践着力培养属于自己的精锐水军,而且这支水军还有专门的名称“习流”。为了增加兵源,勾践更是向全国颁布奖励生育、增加人口的律法政策。

终于到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等到了检验实力的机会。

此刻,吴王夫差正集结全国兵力,北上邀请各国,前来参加自己主办的黄池之会,争夺晋国的中原霸主之位;所以,吴国国内空虚。越王勾践顺势成为这场螳螂捕蝉游戏背后的那只“黄雀”。

他亲率“习流”两千、精兵四万,兵分两路伐吴。结果,吴都陷落,太子友被杀,逼得吴王夫差不得不急忙回国,以重礼求和。越王勾践知道自己目前还无法吞并吴国,于是同意了两国媾和。

之后,越王勾践又两次伐吴,取得了笠泽(今江苏吴江)之战的胜利,吴军从此一蹶不振。

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围攻吴国三年之后,再次打进都城,逼得吴王夫差连夜逃往姑苏台(今苏州)。

已经丧失昔日霸主威严的吴王夫差派大夫公孙雄,代表自己去向越王勾践求饶。这个公孙雄赤胸袒背而来,双膝触地跪在了勾践面前。他恳切地复述了夫差的话,说夫差现在愿意臣服于越国,希望越王能像当年在会稽山上吴王饶过越王那样,免夫差一死。

越王勾践见到这种情形,开始犹豫了。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反对饶恕吴王夫差。他就是勾践的智囊范蠡。

范蠡劝说道,“我们越国苦心奋斗二十年,不就是为了灭掉吴国么?千万不能错过时机。”范蠡见越王勾践还是有所迟疑,当机立断,命人击鼓整兵,攻破吴王夫差躲藏的姑苏台。

就这样,吴王夫差最后兵败被围,连求饶之路也断绝了。

夫差顿时想起被自...

查看详情>>
4

勾践灭吴的故事:厚积薄发,找准时机给敌人致命一击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为南方的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向来关系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阖闾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于是就率兵攻打越国。当时,吴越两国在携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地方,发生了一场激战。阖闾自信满满,原以为这场仗自己可以稳赢。结果却被打败了,而他自己又受了箭伤,再加上年纪大了,回到吴国没多久,就去世了。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的时候提醒夫差道:“千万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从此,差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这个嘱托,并叫人经常提醒自己。每当他经过宫门的时候,他手下的人就扯开嗓子高喊:“夫差!你忘了越王将你父亲杀害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夫差还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難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攻打越国。当时,越国很有能力的大夫分别是文种和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已经快要三年了。看来他们这次前来是决意要报仇雪恨,来势汹汹。我看我们不如牢牢守住这座城,千万不要和他们展开战斗。”

勾践不同意,便带领大军前去跟吴国人战斗。两国的军队在太湖一带交战,最终,越国惨败。

勾践带着五千名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这时候,勾践已经走投无路了,他连忙向范蠡求教说:“我如今真的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以至于到了今天这步田地。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呢?”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便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卑辞重币,在夫差面前说了越王勾践愿意投降。夫差想要答应,但是大臣伍子胥却坚决反对。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于是就私下将一批美女和珍宝送给他,请求他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讲好话。后来,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劝说,夫差最终不管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前提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做人质。文种便回去向越王勾践报告了此事。于是,勾践便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之后,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如此这般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真意地归顺自己,便将他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担心眼前的安逸生活会消磨自己的志气,于是,就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就会先尝一尝苦味,还扪心自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勾践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做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颂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变得富强,于是,他就亲自参加耕种,让自己的夫人织布,以此来鼓励老百姓开展生产。由于越国遭受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于是,勾践便制定出了一整套奖励生育的制度。勾践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则虚心听从他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心中都拧成了一股绳,一心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强盛。

后来,在勾践的发愤努力下,经过“十...

查看详情>>
5

勾践灭吴不是忍辱负重这么简单,为何说吴越之争的胜败早已注定?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勾践(?-前464年),本名鸠浅(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末期,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两国爆发了延续30多年的争霸战争。期间,公元前494年春,越王勾践伐吴,却被吴王夫差打得大败,不得已屈膝求和,众所周知,勾践忍辱负重,最终回到越国,积蓄力量,看准时机灭掉了吴国。

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但是,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复国灭吴,靠的绝不仅仅是忍辱负重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后的一系列正确的谋略和决策。

假痴不癫,设计脱身。

勾践战败之时,为保全越国不被夫差吞并,派出能臣文种前去议和,尽管吴国老臣伍子胥竭力反对,但吴王夫差还是被文种说动,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请求。

随后,勾践将国家托付给文种,自己则成了吴王夫差手下的奴仆,勾践不仅要为夫差做劳役,还要经常忍受夫差的百般羞辱。但是,勾践从来不露愠色,做起苦工毫无牢骚,对待吴王更是百依百顺,俨然一副卑贱下人的模样,骄横自大的夫差也逐渐对勾践放松了警惕。

暗处,文种则时常会派人带上贵重的礼品“拜谒”吴国的太宰伯嚭,求他在吴王夫差面前为勾践美言几句。伯嚭既是爱财如命的奸佞小人,也是吴王夫差身边得宠的红人,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果然,三年后,夫差认为勾践已不构成威胁,便放勾践回越国。

身体力行,休养生息。

归国后,勾践下“罪己诏”,检讨自己草率的决定,并亲自看望战伤士卒和战死兵将的家人。连年征战,越国早已是民生凋敝,勾践采取了休养生息的决策:鼓励生育,多生孩子官府要奖励钱粮家畜;而家中死了儿子的,则免除一定时长的劳役;减轻刑罚;鼓励开荒种地,免除十年税赋,自此,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

不只是颁布法令,身为大王的勾践和王后,也和百姓们一起过上了清贫的农家生活,每日耕田织布,不穿华丽服饰,不住高屋大房,更不吃膏粱厚味。为了警醒自己勿忘前耻,勾践还留下了“卧薪尝胆”的美谈,凡此种种,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民心所向,勾践大王的声望在越国无人能及。

假意顺从,瓦解吴国。

为了继续麻痹吴王夫差,以示自己再无二心,归国之后的勾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人向吴王夫差进献奇珍异宝和美女奴婢,这其中就包括被后世誉为“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如此“猛烈”的糖衣炮弹可谓是对症下药,狂妄自大的夫差不仅彻底放下了...

查看详情>>
6

勾践是如何灭掉强大的吴国的?勾践竟然使用了如此奇葩的手段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越王勾践,姒姓,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期越国国君。越王勾践刚即位时,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南)大败吴国,使得吴王阖闾重伤而死。两年后,又被吴王夫差击败于夫椒(无锡太湖马山),带领5千残兵退守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被迫向吴求和,一度为夫差服役三年。被释放回国后重用范蠡、文种等能臣,养精蓄锐,厉兵秣马,使越国国力迅速增强。终于在勾践24年(前473年),一举吞并吴国,进而迁都琅琊,窥视中原,会晋、齐、鲁等诸侯于徐州,并致贡周室,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少康帝的儿子被封在会稽,恭敬地供奉继承着夏禹的祭祀,经过二十多代后,传到了允常。允常在位的时候,不断开疆拓土,国力大增,开始自称越王(估计也是和楚国学的),并与吴国争霸。允常逝世后,儿子勾践即位,史称越王勾践。

话说吴王阖闾在“槜李之战”中被越人重伤而亡后,他的儿子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军队,发誓一定要为父报仇。两年后,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越国。大夫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只能坚守城池,不要跟他们作战!”勾践不听,率大军正面迎战,两军在夫椒大战一场,越军惨败,勾践率仅剩的五千残兵败将退守都城会稽,吴军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越国危在旦夕!

勾践在被包围之后追悔莫及,当初不听范蠡的建议,落到如此地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范蠡又建议他向吴王夫差求和,委曲求全,暂时向吴王称臣,以图再起!勾践想了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叹息道:“难道我将这样了结一生吗?”大夫文种安慰他说:“当初商汤被桀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纣王关押在羑(yǒu,有)里,晋文公重耳逃亡翟国,齐桓公小白逃亡莒国,最后都能成就王业霸业。由此观之,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

勾践后来派文种去吴国求和,表示只要吴国撤兵,他愿意入吴为臣,终身服侍吴王。吴王夫差此时刚刚取得大胜,志得意满,欣然同意勾践之请,但是相国伍子胥反对此事,认为上天要吴国灭越,不能同意勾践的请求。

文种回到越国后,将吴国的态度告诉了勾践,勾践见求和不成,就准备杀妻灭子,焚烧宫室,与吴国决一死战!文种劝阻他说:“吴国太宰伯嚭生性贪财,可以送予财货美女,以离间吴国君臣”。勾践认为可行,就派人送予伯嚭财货美女,伯嚭果真接受了越国的贿赂。他对吴王夫差进言道:“若继续进攻越国,必然使得勾践杀妻灭子,焚烧宫室,与吴国拼死一战,到时越国会上下同心,仅剩的五千人也会同仇敌忾,您将付出相当的代价,还不如答应越国的请求,对我们更有利!”吴王夫差认为有道理,于是接受了越国的请和。伍子胥又告诫吴王:“如今赐良机,不灭越,此后将会追悔莫及。”吴王不听,从越国撤回了军队。

按照约定,勾践夫妇俩来到吴国服役,吴王夫差让他们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给前任吴王看坟,还让他们负责养马。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受尽了嘲笑和羞辱。为...

查看详情>>
7

勾践能够成功灭吴除了尝苦胆之外,还采取了这些措施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卧薪尝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公元前494年吴越之战中,吴国大胜,越王勾践不但战败,还被迫到吴国作奴隶,忍辱负重得以放回,此后睡稻草、尝苦胆以磨砺心智,历经20年终于一举灭吴。很多人看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强意志,却不知道他为了灭吴,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表面降服,麻痹吴国

为了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越国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的方针,积极与他国发展友好关系。为迷惑吴国,越国一方面不断送给吴王优厚的礼物表示恭顺,暗中贿赂吴臣,争取他们的同情和帮助;另一方面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使其内部粮价高涨,造成供应困难,以此破坏吴国的经济基础。

勤俭治国,厚待民众

为安抚民心,勾践下诏罪己: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同时,勾践下令“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勾践本人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在他这种自励精神和抚民优惠政策的鼓舞下,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

寓军于民,整顿军备

越王勾践刚刚被从吴国放回来的时候,面对的是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烂摊子。当时,由于越国的士兵大批阵亡,需要抚恤;大量武器及打造武器的青铜制品被吴国收缴,越国连剿灭土匪都捉襟见肘。为了积蓄战争潜力,越国及时掩埋旗帜、化军为民休养生息。同时,编设兵役组织,对青壮年定期进行训练,寓军于民,并制造兵器,训练水师,经过军事范蠡的苦心经营,越国军队逐渐变成了一支训练有素、进退有据、骁勇敢战的精锐之师。

奖励农耕,增加人口

针对当时民生凋敝的情况,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辅助下,减免赋税,制定出各种政策,奖励人民开垦荒地、督促农桑,增加生产,积极为重启战争准备足够物资。为了补充大战之后后备兵员的不足,勾践规定老百姓生男生女都有奖励,生二子,由政府代养一个,生三子,代养两个,同时在国内对6至8岁的儿童进行训练,积极储备后备力量。

经过20年苦心经营,越国国力迅速恢复,大胜从前。公元前473年,越国一举灭吴,报仇雪耻。


查看详情>>
8

勾践灭吴花了多长时间?吴国的灭亡真的是勾践的原因吗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如果现在让你给你的孩子或者朋友讲一下卧薪尝胆的故事,你肯定会脱口而出:2500多年前,在长江中下游有两个小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两国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越国惨败,只剩下五千军队被困在会稽山上,无奈之下,越王勾践只好向吴王夫差投降,和夫人一起到吴宫做奴隶,讨得夫差欢心后才被放回国,回国之后开始励精图治,终于使越国富强,一举灭掉了吴国。然后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番,失败没什么,要学会忍辱负重,默默努力,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更不要像夫差那样听信谗言,杀害忠臣,最终导致国破身亡。

然而如果你翻一下《史记》,就会发现整个故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简单。

故事要从一个微缩版的“卧薪尝胆”说起,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夫差他爹)趁着勾践刚刚登上王位,立足未稳之际,发兵进攻越国,结果在檇李被打得大败,阖闾自己也受了伤,没几天就嗝屁了,夫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王位,此时的吴国刚刚经历大败,越国又虎视眈眈,夫差当时的处境并不比后来勾践的处境好多少。

夫差在国内整经备武,准备为父报仇,勾践这个时候坐不住了,不顾范蠡的劝阻,率军攻打吴国,在夫椒被击败,国都会稽沦陷,勾践只得退保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向吴国投降。

这个时候吴王夫差面临着接受与不接受的选择,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夫差接受了勾践的投降,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卧薪尝胆,但是在这里我们却不妨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是吴军战败,被围的是夫差,越王会不会接受夫差的投降?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在夫差还没完全准备好进攻越国的时候,勾践就决定先发制人,击败吴国,而其后发生的事也证实了这一猜测,二十一年之后,越军包围吴国都城,夫差先后八次派人请和,都被勾践拒绝。

对比之下,夫差不免有些妇人之仁,勾践则干净利落,两人的性格也决定了两人最终不同的命运。

还有一件事也能反应出两个人性格之间的差距,那就是在对待功臣上,如果说夫差杀伍子胥有谗言的部分,那么勾践杀文种则完全是出于本意,出于一种本性的残忍,范蠡如果不是早早看出了这一点,趁着灭吴之前早早的溜了,恐怕也难逃一样的命运。

吴国的灭亡真的是勾践的原因吗?

在我们的印象里,越国之所以最终能够灭掉吴国,是因为勾践二十多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得国家最终走向富强,然后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仔细阅读《史记》上关于吴越争霸这一段的记载之后,就会发现,吴国之所以最终走向灭亡完全就是夫差自己在作死,越国只不过是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最终才灭掉吴国。

夫差的作死之路要从一个人的死开始,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齐国发生内乱,夫差感觉找到了机会,于是开始率军北上进攻齐国,在艾陵大败齐军,要知道齐国在当时绝对算是一个强国,打败齐国就像是给夫差注射了兴奋剂一样,从此之后夫差便像是中了毒,开始不断地对外用兵,打鲁国,打齐国,打齐国,打齐国,估计齐国心里面也一定很苦逼:我招你惹你了我,这么打我?旁边那么多国家你不打,就使劲怼我?

打其实打了也没什么,毕竟身处于战...

查看详情>>
9

勾践为灭吴做了哪些努力?当上霸主之后他的人生才刚开始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大家也知道他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不过,灭掉吴国并不意味着勾践就是霸主了,他为了灭吴还做了哪些事情?当上霸主之后他又有哪些举动呢?

按照春秋时代的惯例,成为霸主一般要在诸侯会盟上成为主盟者,也就是盟主,这表明各国对霸主地位的承认。勾践灭掉吴国后,随即与晋国、齐国等诸侯国在徐州(在今山东滕州市境内)会盟,这也是越国第一次参与中原诸侯的会盟,并顺利被诸侯推举为盟主。以前越国在中原诸侯国眼中就是个蛮夷小国,几百年来无数次会盟就从来没有叫过越国,为什么越国第一次参与会盟就成为主盟者了?这里面有三点原因:

第一,几年前吴王夫差在黄池之会上,以武力胁迫诸侯,取得了主盟者的位子,而越国又灭掉了吴国,勾践携灭吴之威剑指中原,无人敢撄其锋,皆避让三分。

第二,当时晋国、齐国两个大国国内卿大夫之间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不愿在邦交上花费更多精力,既然之前已经向吴国妥协,那么继续向越国妥协也无妨。同时勾践对鲁国、宋国等小国则施加恩惠,将之前吴国所侵占这些国家的部分土地还给了各国,令他们对勾践感恩戴德。

第三,当时另一个大国——楚国一直是越国的盟友,对勾践称霸中原持默许态度。当年吴王阖庐攻陷过楚国都城,楚国一直耿耿于怀。勾践灭吴,楚国也帮了越国不少忙,当然,越国也给了楚国大量好处,包括大片吴国的土地。

所以,勾践很顺利地成为了徐州之会的主盟者。

会盟之前,勾践按照历代霸主的惯例,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得到了贡品,也乐于做个顺水人情,派特使在会盟仪式上正式授予勾践“伯”(即霸主)的称号,并将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用的祭肉赏赐给勾践,这在当时叫做“天子赐胙”,是极高的荣誉。

在取得了霸主之名后,勾践把越国的国都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境内)迁到了琅琊(今山东青岛境内),并大规模修缮和扩建琅琊城,同时还在海岸修建了一座周长达七里的琅琊台。登上琅琊台便可眺望东海的无限风光,后世秦始皇进一步扩大了琅琊台的规模,使之成为东海之滨一处恢宏的人文胜景。越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凸显了勾践称霸中原的雄心。

越国历来有重视水军的传统,迁都后勾践建立了一支拥有八千名士卒、三百艘战舰的强大水军,使越国足以和齐国、楚国这两个拥有庞大水军的国家相抗衡。越国疆域从山东绵延到浙江,陆路运输多有不便,有了强大的水军就可以保障水上运输的安全。

上述这些还只是能说明越国的强大国力,真正能体现勾践霸主地位的是他先后介入邾、卫、鲁三个诸侯国的内部政治斗争。


查看详情>>
10

越王勾践灭吴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带给他决心和力量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吴国讨伐越国,越王勾践被困于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感慨万分地叹息道:“难道我真的要命丧于此了吗?”大夫文种安慰说:“当年商汤被夏桀囚禁于夏台;周文王被商纣囚禁在羑里;晋文公重耳为公子时,惨遭骊姬的迫害,出逃戎狄;齐桓公为公子时曾逃到莒国避难,但最后都成就了王霸之业。由此来看,你今天的处境,怎么知道不是将来转祸为福的开始呢?”后来勾践获得了吴王夫差的赦免,决心向吴国报仇雪恨。大夫文种献上计策说:“据我观察,吴王在政治上已经非常骄傲蛮横了,请你让我再去试探一下。"于是就向吴围借粮来借此试探吴王的态度。伍子胥劝吴王,不要借粮给越国,可吴王不听劝告,非要借粮给国。伍子胥说:“大王听不进我的劝阻,不出三年,吴国一定会成为废墟。”太宰伯嚭听了这些话,向吴王进谗言说:“伍员(子骨)外貌看似忠厚,实际上是个残忍的人。”于是吴王便杀了伍子胥。

伍子胥逃亡至吴的第三十九个年头,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人生的诸般况味,痛苦、悲伤、等候、忍耐,以及复仇的快感、征服的欲望、不被理解的失落和无奈,他已一一尝过,但他很可能早已忘记发自内心的喜悦的滋味。一个人被深仇大恨煎熬十余年,即便大仇得报,也难以从扭曲的心态中净脱出来。 伍子胥早已心硬如铁,在死亡面前他没有恐惧和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含着嘲讽的怜惘。伍子胥仰天长叹:唉,伯嚭小人作乱,君王却要杀我!我曾助你父为王,又曾冒死立你为太子;你立为太子后,还曾许诺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从不抱此希望,如今你竟然听信小人之言,杀害忠信长者! 伍子背慨然赴死,死前特意可嘱手下:在我坟前种上標树,其木可以做成棺材。他还说:把我的眼晴挖出来,悬挂于国都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见越人灭吴! 夫差被伍子背的遗言激怒,他令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袋子里,扔到江中,任其漂浮而去。吴人怜悯这个从楚国逃亡而来的人,为他在江边山上立了祠,那山后来得名胥山。

伍子胥死后没多久,勾践为报国仇,忍辱在吴国做仆人。每天守坟、喂马、除粪、打扫,夫差骑马出门时,他恭敬地献上缰绳,帮夫差牵马穿过市井。忍辱负重,每天都睡在柴草堆上,让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家仇国恨。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吴国受辱的情景。他睡觉时,躺在一堆乱柴草上,夜夜不得安眠,睁眼便是励精图治,早日报复!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先尝尝苦味,提醒自己时时不忘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

他穿着粗布的衣服,顿顿吃粗糙的饭食,连过年过节也不沾一点儿酒肉,平日就在四乡里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妇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几年后,夫差率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并要求勾践也领兵前去助威。勾践见时机一到,遂率领三千精兵攻入吴国,杀了吴国的太子,生擒了夫差。夫差非常懊悔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导致了吴国灭亡的结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