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发布时间:2020-08-12
1

用兵如神的孙武生平立下哪些战功?来看看孙武事迹简介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武字长卿,田氏后裔。齐景公时(约公元前512年),他看到当时齐国内部矛盾斗争激烈,执政的贵族之间不断互相倾轧残杀,颇感失望,遂离开齐国,去到新兴的吴国寻找发展机遇。

孙武到吴国后,结识了伍子胥。后来吴王阖庐当国,任命伍子胥为行人(今外交部长),参与计议军国大事。伍子胥便向吴王推荐了孙武。吴王读了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大为叹赏,很想起用他为将军,便决定先试他一试。

一天,吴王把孙武召来,请他操练宫女,以考察他的军事实践能力。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二队,指定吴王最宠爱的两位美姬为队长,向她们耐心讲解操练要领,并且申明军法。第一次操练,宫女们掩口而笑,谁也没有按号令行动。于是孙武先严肃地自我检讨,又把操练要领仔仔细细交代一遍,同时特别关照领队的两个队长要带头听令。然后,亲自擂鼓,指挥第二次操练。谁知宫女们还是你推我搡,挤作一团,队伍大乱。孙武见状大怒,喝令军吏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急忙派人拦阻,但孙武以“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绝,坚持把两个领队的美姬杀了。另外指定两个队长,下令继续操演。众宫女这回个个全神贯注,随着鼓点操练起来。不一会儿,便练得步法纯熟,动作整齐。吴王见孙武确有才能,便拜孙武为将军。

公元前506年,吴王拜孙武为将军,倾全国兵力,大举出兵攻楚。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行至淮汭(今安徽凤台附近,一说今河南潢州西北),突然舍舟登陆,昼夜兼程,直扑楚国东北境。楚国得到吴军来犯消息,急忙派令尹子常(即囊瓦)率领20万人马,星夜赶赴汉水南岸立营相距。孙武见楚军大规模出动,便下令吴军在豫章地区休整待命,以静制动。

楚将子常与左司马戌商定,子常与吴军相持,左司马戌绕到吴军侧后,断其粮道,然后夹击吴军。后受武城大夫黑和史皇的怂恿,担心左司马戌独得头功,便不顾前约,下令强渡汉水,在大小别山一带连营数十里,摆开了与吴军决战的架式。孙武见楚军行动露出破绽,立即乘其立足未稳,发起攻击,与楚军大战三次。吴军因深入敌境,处境险恶,个个奋勇杀敌,终于击败了楚军。

楚军退到柏举(今湖北麻城以东),重新集结实力,欲与吴军决战。但经不起吴军先锋夫概五千劲旅的冲击,部将史皇死于乱军之中。吴军乘胜追击,在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之涢水)、雍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等地又连败楚军,赶来救援的左司马戌也因兵败自杀。至此,楚军全线崩溃。孙武抓住战机,直捣郢都(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北),楚昭王慌忙出逃。

柏举之战,孙武指挥数万吴兵,以少击众,大破楚军20万,五战五克,攻下郢都,表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经此一战,吴国声威大震,楚国受到了立国以来最大的打击。后来孙武辅佐吴王夫差建立霸业后,遂退隐林泉,从事著述以终余年。另一种说法是,他重返齐国,在家乡隐居授徒。

孙武不仅用兵如神,还写下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十三篇,内容丰富,言简意赅,博大精深。不仅包括有关战略战术等用兵之道的理论学说,而且涉及政治、伦理、...

查看详情>>
2

著名军事家孙武生平有哪些事迹?关于孙武的死有两种说法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45年,卒于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孙武的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学盛典,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后世人所不可超越的兵法典著。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范围内广泛的被应用。

公元前512年,孙武被伍员推荐给吴王阖闾,那时候他已经写成了《孙子兵法》,带着兵法的他被吴王极力赞赏,从此后孙武在吴国军队中大展身手,屡立奇功。孙武在吴国的三十年,励精图治,立下卓越的战功,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他觉得一场战争的胜败不是由鬼神决定的,而是由政治经济甚至自然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正是他在军事科学方面总结和概括了丰富多面的哲学道理,确定了他在春秋末期和“孔子、老子”并列的地位。

在孙武晚年时期,他的好友伍员被夫差所杀,孙武厌倦了世事无常,决定退隐,专心修订《孙子兵法》一书,不久后,因为忧国忧民,劳心劳力,又长期的郁郁不得志而亡,最终葬于吴都郊外。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在一些史书上也有人说道,孙武是因为和伍员一起进谏,惹怒了夫差,是被夫差所杀,或是他因为是伍员的好友,被夫差迁怒,最后才被杀身亡。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关于他的死亡一直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其中两个比较让人们信服的说法。公元前512年,孙武被伍员推荐给吴王阖闾,那时候他已经写成了《孙子兵法》,带着兵法的他被吴王极力赞赏,从此后孙武在吴国军队中大展身手,屡立奇功。公元前506年,曾经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几乎让楚国就此灭亡。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是他在军事科学方面总结和概括了丰富多面的哲学道理,确定了他在春秋末期和“孔子、老子”并列的地位。

孙武的一生励精图治,屡立奇功,但是关于他的死亡历史上共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公元前503年,在孙武晚年时期,他的好友伍员被夫差所杀,孙武见夫差不仁,厌倦了世事无常,决定退隐,在吴国专心修订《孙子兵法》一书,不久后,因为忧国忧民,劳心劳力,又长期的郁郁不得志而亡,最终葬于吴都郊外。第二种说法是孙武见阖闾疏于政事,沉迷酒色,贪图享乐,屡次进谏,最终触怒了阖闾,被夫差所杀。《史记》中并没有记载关于孙武被杀,此说法仅出自《汉书》中,书中说,孙武、商鞅等人都是功业完成后,失去了利用价值,再加上遭受猜忌所以最后被杀而亡。并且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所以对这个说法的真实性有待质疑。

查看详情>>
3

孙武简介: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孙武的生平故事有哪些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武是谁?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有什么意义及影响?一起来看看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个人简介

孙武,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将军。字长卿,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初。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推荐,向吴王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重用为将。吴、楚争夺霸权,长期战于江淮。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列传》),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

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

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13篇,5900余字。《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论述了、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他也被后世尊称为“兵圣”、“武圣”。

孙武的故事:孙武治军

孙武素爱兵法,以兵书十三篇求见吴王阖庐。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就说:“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庐又说:“可以就近调我宫里的妇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

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他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孙武向他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他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代清楚,便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戒,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

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地交代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这些既已交代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这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

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于用兵了。我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他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全体肃然,没一个敢出声。

这时,孙武派人向武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真的善于用兵,终于用...

查看详情>>
4

兵家孙武一生有哪些传奇事迹?孙武献给吴王的十三篇兵书叫什么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武孙长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号“兵圣”。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至今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

青少年时期《史记》记载他生在齐国,因其祖父和父亲都是齐国将领,所以青少年时接受了大量的军事熏陶,阅读了大量的兵书。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而且特别尚武。每当孙书、孙凭自朝中回到家里,孙武总缠着他们,让他们给他讲故事。他特别喜欢听打仗的故事,而且百听不厌。时间一长,在一旁侍候孙武的奴仆、家丁也都学会了。于是,当祖父和父亲不在家时,孙武就缠着他们给他讲。 成年后对军队作战有很深的造诣,

在齐国时期,如果不是齐国发生内乱的话,孙武也是很乐意留在齐国的。因为当时的齐国是天下四大强国之一,孙武又对于兵法十分精通、善于谋略,所以齐国应当是很适合孙武发展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不确定性,虽然齐国人才很多,但是内部的声音并不一致,他们分成了众多势力,暗自争斗,这显然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

不仅如此,之后掌握齐国军政大权的四大家族正式开启了战争,为了权利和野心,他们不择手段,战乱就这么在齐国蔓延开来了,这显然是齐国百姓不愿意看到的,战乱就意味着死人,意味着百姓遭殃,当然这也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自己有一身的本领又不想在这纷乱的齐国待着,于是,他决定去到吴国。

在吴国时期孙子生活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公元前532年,齐国的田、鲍、栾、高四大家族争权夺利,发生内乱。作为田氏宗族支脉的孙氏,担心田氏宗族一旦失势,会殃及自己,于是便弃家奔吴。孙武就这样在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不远的边邑定居了下来。

孙武奔吴前后,楚国的伍子胥也因先父祖被楚王无辜杀害,逃到了吴国,想借助吴国的力量,替父祖报仇。这时候,孙武正在边邑过着种田与研究兵法的隐居生活,伍子胥恰好是他的近邻。孙武身处战争频繁、诸侯间兼并异常激烈的年代,加之他的父祖都是有名的将领,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身世,都为他写作兵书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伍子胥很器重孙武,对他的军事才能和造诣非常钦佩。公元前515年,吴国发生宫廷政变。吴国公子光与伍子胥密谋,派专诸刺杀了吴王僚,光自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阖闾。阖闾即位后重用伍子胥,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孙武。

孙武向吴王上兵书十三篇,吴王读后击节赞叹,决定任用孙武整治军队。从此,孙武与伍子胥一起,为吴国的争霸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506年,吴国举全国之兵伐楚,以伍子胥、孙武为将军,千里迂回,深入楚境,大破楚军,攻占了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吴国发动的这次战争,从规模和实际效果来说,都是春秋时最大的,所以有的历史学家称此战是“东周第一大战”。

孙武献给吴王的十三篇兵书,就是后来的《孙子兵法》。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专敌分”(即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兵贵神速”、“出奇制胜”、“避实...

查看详情>>
5

孙武生平事迹有哪些?因兵法十三篇获得赏识,屡立战功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因朝代更迭、 抵御外侮、反抗暴政而爆发的战争数不胜 数。在这些战争当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 的优秀将领,以及众多影响深远的军事著 作。其中,"孙子兵法的战争艺术"无疑在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这部著作是出自于何人所写的呢?历来人们对此都是众说纷纭,第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由春秋时期人物也即吴国的孙武所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由孙膑这个人整理而成,还有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隐士所编撰,甚至有的说是三国时代的曹操编写的。

直到公元1972年4月时,在山东临沂银面山发掘的两座古代墓穴之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如此,数百年的争论才到此休止,《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他是齐国人,同时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春秋至战国时期思想名家辈出,然而孙武却是这其中以强化军事力量为基准的兵家,孙武与孙膑皆被称为孙子,两人虽然都是孙家人,但孙武的年代较早,孙武在入吴之前所著的《孙子兵法》被称为兵法书史上的经典,它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古老体制,不再以精部队之勇战、力战为前提,而在于集团战及谋略说导。

孙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都曾立下过赫林战功,家风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寻找到战争的制胜之道,以实现将来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在战争的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大动地的事业。

可惜当时齐国内乱,几大家族之间争权夺利不断,孙武不愿卷入到这无谓的家族战争之中,便徙家到了南方的吴国,射耕隐居,潜心著作兵书,以侍机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当时吴王阖闾刚刚夺得王位,一心想扩大军备,成就霸业,急需统兵的帅才,孙武因好友(即时任吴国大臣的伍子胥)的推荐而入宫,并把自己写的兵法十三篇呈献给了吴王。

吴王将这十三篇兵法一一观看,有些怀疑孙武是否能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战之中,于是问他道:"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可以小试一下指挥队伍吗?"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可以用妇人来试吗?"孙式答:"可以。"

于是,吴王派出宫女共一百八十人,交由孙武操演。孙武把一百八十名宫女分成两队,以吴王宠爱的妃子两人担任两队队长。他命令所有人都要拿着戟,问她们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后方吗?"宫女们回答道:"知道。"孙武又解释说:"向前,就是看前心所对的方向;向左,看左手方向;向右,看右手方向;向后,转朝背的方向。"宫女们皆回答"是。"孙武命人将执法用的斧钺竖立起来,反复重申军法,然后击鼓发令向左,然而宫女们听见鼓声,觉得好玩极了,一个个地捧腹大笑了起来。

孙武说:"这是由于我规定不明确,你们军令军法不熟悉,错在将帅。"于是再度三令五申,击鼓...

查看详情>>
6

军事家孙武有哪些生平事迹?兵圣孙武有多厉害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被后世尊称为"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等等。与孙武同样出名的还有其所著巨作《孙子兵法》,此书共十三篇,是现存最早的兵书,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孙武是屹立于时代顶点的军事家,"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吴有孙武,西破强楚,入郢而差点亡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能够助吴无敌于南方,兵圣孙武有多厉害?带你看看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先祖曾贵,流落蛮荒

虽然孙武因为齐国动乱而流亡吴国,但孙武的先祖也是阔气过的。孙武的先祖有两个转折点,其最早有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的。虞阏父为虞舜后裔,周武王时任陶正,主管制陶,周武王灭商后,"追思先圣王"和"兴灭国、继绝世",念及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周武王就将长女嫁给了他的长子满,还给了女婿一块封地,并赐以妫姓。满在封地上建立名叫"陈"的国,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从满开始,陈国经历了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但国终有乱,陈国在桓公时经历了一场内乱,好不容易平息了内乱,陈厉公即位,但陈厉公又被自己的侄子杀死,陈厉公之子完不得不逃亡到了齐国,为了避姓改为田氏。

曾经,陈厉公在位时,有一个周太史经过陈国,因为刚生儿子不久,陈厉公热情接待了这个周太史,并请他为儿子占一卦,这个周太史也是个能人,不久算出陈完具有光大一个国家的"观国之光",还预言他的后代必然在一个姜姓之国发展壮大,"姜姓,太岳之後。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陈国内乱后,陈完去的齐国正是姜姓之国,在陈完和后代的积极发展下,至四世孙时田桓子已官为"上大夫",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田书也被称为孙书,孙书生凭,凭生孙武。孙武的早年生活并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他成长于齐景公早年那段动荡内乱时期,在目睹齐国大族把持朝政,齐景公终日沉溺声色犬马后,不知道抱着怎样心态的孙武来到了吴国。

大破强楚,助吴称霸

孙武辗转到吴国,在吴国完成了《孙子兵法》,此时恰逢公子光发动政变,力士专诸刺杀吴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但吴王阖闾并没有高兴多久,因为此时的吴国尚有内忧外患,国内常受江河海水之灾,军事实力不足,而国外有雄踞中南的楚国,背后还有虎视眈眈的越国,吴王阖闾正是求贤若渴之时,伍子胥向他推荐了孙武。阖闾亲自召见了孙武,与他讨论天下大局,在孙武讲述兵法时如痴如醉,对其称赞不绝于口,孙武也趁机献上所作兵法十三篇,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将军。

吴王阖闾决心先富国后强兵,经过几年发展,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

查看详情>>
7

孙武简介:除了战功显赫,他留给后世的军事名著永垂不朽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武,春秋东期齐园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已不可确考,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古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春秋末期吴国将军。亦称孙子,字长卿。他撰写的(孙子兵法}一书,对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避隐吴国著兵法

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孙武的祖先叫妫(gui)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部分 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妫完年轻有为,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妫改姓田,故他又被称为田完。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大家族, 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勢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面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土,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 ,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淫乐,不近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

查看详情>>
8

“兵圣”孙武简介: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谋臣替国家出谋划策,孙武这样的武将就为国家出生入死。在军事领域,孙武是 里程碑式的人物,孙子兵法是世界级的兵书,“兵不厌诈”、“反间计”等都是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世人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 鼻祖等等,这些荣膺是孙武应得的。据《左传》所记,孙武的先祖其实不姓孙,而是姓姬,是春秋时期卫国公子惠孙的后代。孙武是卫国的贵族 后裔,父亲孙书,祖父孙蒯,后来逃难到齐国直至长大成人。

孙武从小就爱看书,并对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出生于贵族家庭,优渥的生活条件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 籍《军政》,了解古代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方法,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战争十分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 战的将领。

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就爱好行兵打仗之事。每次父亲从前线征战回来,孙武都要缠着父 亲讲讲自己打仗的故事,出身武将世家,又饱受兵法的熏陶,年纪轻轻的孙武很快就掌握了作战的一些方法。在孙武正式领兵作战之前,孙武前 往蒙山求学并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这段丰富的游学经历,为孙武日后编写《孙子兵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后来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看重,他觉得孙武一定会有所作为。于是,孙武带着他的《孙子兵法》前去面见吴王阖闾,吴王看到孙武文绉绉的 样子,不相信他竟是个会用兵的人,于是为了试验孙武阖闾命他以兵法训练宫中美女,这就是人们所传说的孙子“吴宫教战斩美姬”的故事。孙 子把佳丽们分别为两队,担任两队队长的是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

操练的时候,孙武事先已经将规则说好了,妃子们听后竟然捧腹大笑,扭捏作态,孙武发号命令的时候,没有一个妃子听号令,反而嬉闹甚至队 形都乱了,孙子见到这种情况,便召来军史。根据兵法,要斩吴王最宠爱两位的妃子,两位宠妃不相信孙武能够处死她们,但是孙武的语气里满 是坚定的口气,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吴王见孙子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解释:我已经知道孙武是能够用兵的人了,不要杀掉我的两个爱妃, 没有了她们我的生活就会失去很多乐趣。孙子毫不留情,声称:“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于是还是杀掉了这两个妃子。所有的妃子都吓到 了,孙武解决了两个不听话的队长以后,重新击鼓发令,这下这些妃子们就听话多了,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

孙武凭借“教战斩美姬” 获得了吴王的赏识,而把军事全权托付给孙武,在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军事力一时强盛,吴国大军威震四方,而他进献的巨著《孙子兵法》也与他一道声名远播。


查看详情>>
9

“兵家至圣”孙武简介:孙武一生立下哪些战功,有什么巨作?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淹城春秋乐园里,兵家东邻儒家,西与道、墨隔路相望。大门两厢,战车破墙而出,三辕马对称而驰;大门内茅亭围棋残局,兵器架剑戟刀枪,“兵法”竹简当门列,望楼下泉溪不涸,干戈肃飒。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汉书·艺文志》承刘歆《兵书略》把兵家分为四类: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涉及战略战术,攻防布阵,军事哲学和武备建设,显示中华军事科学的早期成果。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出生在一个祖辈都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里。同在朝中为官的祖父孙书和父亲孙凭希望他继承和发扬将门武业,报效国家。事情果真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随着孙武的长大,逐渐显现出对军事的爱好和特有的天赋。也许是受到将门家庭的熏陶,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而且特别尚武。

孙武少年时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为了避开复杂险恶的环境,孙武离开齐国,到南方新兴的吴国居住。从此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了,一方面潜心研究兵法,著成兵书十三篇;一方面结交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深知吴王阖闾对人才的渴望,也了解孙武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才能,于是向吴王多次举荐孙武。

吴王经过与孙武交谈和对他的考验,最终决定重用孙武,任命其为上将军。孙武的军事生涯也就此开始了。孙武为将后,不但为吴王治军讲武,勾画富国强兵的蓝图,而且亲上战场,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带兵出征,并任命孙武为主将,伍子胥为副将。他们率领吴军主力三万余人,沿淮河逆流而上,迅速通过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三个隘口,进抵汉水岸边,与楚军隔河而阵。两军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展开了决战,楚军惨败。

吴军乘胜追击,又五战五捷,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城南)。此战是孙武参与指挥的一次最重要战争,它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沉重打击,改变了春秋时期群雄之间的战略格局,为吴国争霸中原创造了条件。此次战争之后,孙武名扬天下。他提出的许多战略战术思想,诸如“兵者诡道”、“上兵伐谋”、“避实就虚”、“因敌制胜”等,在战场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吴王夫差取得霸主地位后,骄奢淫逸,目空自大。孙武同夫差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隐退而去。据《越绝书》记载,江苏吴县东门外,有孙武的坟墓。那么孙武应该是退隐山林,终老其身。

孙武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

查看详情>>
10

孙武被后世尊奉为兵圣,来看看著名军事家孙武简介

孙武生平事迹简介
孙武简介
春秋

孙武是中国历史上名传千古的军事家,他被后世尊奉为兵圣,尊称为孙子。孙武一生的军事兵法其著述为《孙子兵法》,是后世军事家必读的兵家经典。孙武在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孙武是春秋时哪国人,孙武最后是怎么死的?

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45年,逝世于公元前470年,表字长卿。孙武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出生于齐国乐安。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文字记载,孙武的祖先为陈国王族陈完。

19岁之前,孙武都在齐国故乡专心治学研究,没有重要的事件记载于史书。

公元前526年,孙武到文化名地山东蒙山求取学问。2年后,公元前524年,孙武学有所成开始周游列国,进行实地的研究考察,孙武到访了各地的古代战场进行兵事实地研究。公元前522年,孙武游历回了齐国,他开始钻研古代军事书籍,整理归纳历代的战争军事理论。这一时期,为孙武以后著作《孙子兵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数据。

公元前521年,孙武与齐国权贵结亲,迎娶了齐国大夫鲍国家族的女子鲍姜。公元前515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斗争,高昭子和栾、鲍、田三大权贵家族结盟一起恶斗齐国相晏婴,孙武作为鲍氏的女婿也积极的出谋划策,结果诸家联盟败给了晏婴,孙武为了躲避事后牵连株连,于是逃到吴国进行政治避难。在隐居的这段时期,孙武完成了之后流传千古的《孙子兵法》。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恭请孙武入吴都演练兵法,孙武献兵书13册,宫廷练兵斩姬,此后为吴王所重,出任吴国军队元帅。此后数年,孙武为吴出谋划策,南征北讨,先灭徐与钟吾两个小国,后又败楚越联军,数度伐楚。

公元前506年,吴国以孙武为元帅,统帅大军,吴王阖闾连同伍子胥一同出征全面攻楚。大败楚国大军,一举攻入楚都,占领了郢都。此后,又多次领兵为吴国攻伐诸侯,为吴国的霸业奔波。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杀相国伍子胥,孙武见此心怀意冷,遂辞官隐退。公元前470年,孙武在吴国姑苏逝世。孙武的死是寿终正寝吗,他是怎么死的?

第一种说法是历史上的主流观点,孙武见夫差不仁,于是隐退于吴国,专心著书研究学问,最后于公元前470年病逝。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