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陆逊之死:陆逊犯了这个低级错误,导致了他的死亡
陆逊是东吴四大都督中在位时间最长,功劳最卓著、地位也最高的一位,但结局也是最惨的。陆逊晚年,被孙权接连派中使(宦官)斥责,愤恨而死。
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呢?虽然有孙权晚年昏庸多疑的因素,但陆逊在关键问题上的犯错,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犯的错,和900年后岳飞犯的错,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个错就是,手握重兵的军方大佬,切忌插手皇位继承的敏感议题。
陆逊“叩头流血”劝谏孙权巩固太子地位
孙权最初的太子孙登英年早逝之后,虽然孙权立了孙和为太子,但内心里对鲁王孙霸也很喜欢,因此孙权就违背惯例,给予太子、鲁王同等的待遇。这种暧昧的做法,让很多东吴大臣的心就乱了,纷纷选边站队,弄的朝局一片混乱,史称“南鲁党争”。
陆逊、诸葛恪、顾谭和顾承(顾雍儿子)、朱据一派,支持太子孙和。全琮、全寄(全琮儿子)、布骘、吕岱一派支持鲁王孙霸。
陆逊对此非常担心,两宫势均力敌,必然会产生矛盾,这是古人的大忌。他多次上书孙权,要求明确巩固太子的地位,鲁王的待遇应该和太子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彼此各得其所,上下相安无事。陆逊甚至在奏章中用到了“谨叩头流血以闻”这样的字眼。
应该说,陆逊并不是刻意支持孙和,他只是一个正统派,要求明确太子地位。
但是孙权对陆逊的谏言非但不听,而且开始对陆逊一派采取清除行动。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附太子,含冤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同陆逊通信,下狱死去。陆逊本人最后连续被孙权派人斥责,愤恨而死。
岳飞因劝宋高宗早日立储被斥责
无独有偶,900年后精忠报国的岳飞也和陆逊遭遇了同样的境地。宋高宗因为一些生理原因,一直无法生育,早年唯一的皇子又不幸早夭。金国敌对势力想利用宋朝接班人的问题做文章,想把宋徽宗的儿子(曾经正式当过太子)弄到南京来,搅乱南宋军民抵抗的决心。岳飞有鉴于此,劝谏宋高宗尽快明确自己的继承人,不要让金国有可乘之机。
宋高宗对岳飞的劝谏也是非常感冒,明确对岳飞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就是说,岳爱卿,你的话虽然出于忠心,但你手握重兵在外,这事不是你应该干预的。当时把岳飞吓的面如死灰,“声落而退”。事实上,在岳飞去劝谏宋高宗之前,已经有一个幕僚薛弼劝过岳飞,“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岳飞有点大大咧咧,回答说“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
当时宋高宗已经选了两个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作为皇位的可能继承人。其中一个赵伯琮(后来的宋孝宗),还被封为建国公,显然是被作为太子来培养的。但为什么宋高宗迟迟不明确他为太子呢?就是宋高宗还想努力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有可能生一个亲生儿子出来。如果先立了太子,到时候有了亲儿子之后还要再废立,总是很麻烦的。
但显然岳飞没有洞察宋高宗如此复杂的内心世界。虽然不敢说岳飞最后惨遭毒手,和他干预立储大事有直接关系。但至少宋高宗对武将干预立储非常忌讳,这是肯定的。
陆逊犯的错和岳飞同出一辙
“南鲁党争”时,陆逊在东吴的地位非常超然。他...
查看详情>>与“陆逊之死:陆逊犯了这个低级错误,导致了他的死亡”相关的文章
被孙权排挤的陆逊怎么死的?孙权和陆逊之间有什么仇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一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
在《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故事中,有一个叫陆逊的,因为火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所以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其实,他是东吴开创基业以来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著名将领,在刘备为报关公之仇御驾亲征的关键时刻,被孙权拜为大都督,帅军五万抵御刘备大军。"书生拜大将"遭到东吴老臣张昭、顾雍以及前敌将领韩当、周泰等人的反对,原因是"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顾雍语),"年幼望轻"是陆逊留给世人的印象。
陆逊,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年仅十二岁便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他本是一介温文尔雅的书生,后参与到孙权聘请名士的活动中,成为了孙权的幕僚,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足智多谋,夷陵一战让他一举成名,成为后来魏,蜀两国所忌惮的大将军,战功赫赫。
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简直到了老少皆知的地步,孙权的确出色,毕竟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凡是通过了他的测试,他都能给予其全身心信任,让人家放开手脚做事。很幸运的是,陆逊就是其中一员。
但是陆逊这个身份是孙权比较忌讳的。首先孙权把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是希望陆逊像周瑜一样支持他,因为当时孙权自己没有女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孙权这种借花献佛的手法是很臭的,陆家和孙家的仇恨是化解了,但是因为陆逊不是孙权的女婿,孙权到最后还是会猜忌陆逊。
后来陆逊很多次被孙权排挤,他们之间发生的矛盾也特别的多,他常常被孙权骂。而晚年的孙权对下属的猜忌很重,甚至单独设置秘密警察来监督下属的言行。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时间一久陆逊就很郁闷,然后就成为了一种疾病,所以很年轻就已经去世了。
后来江东很多家族慢慢的衰弱了,陆逊成为最厉害的一个势力,可以说东吴的军事政治都集中在他这一块,如果孙权和陆逊两个人想法比较一样的话还挺好,但是如果出现了矛盾,很多人就可能都支持陆逊了。
与“被孙权排挤的陆逊怎么死的?孙权和陆逊之间有什么仇”相关的文章
忍辱负重的陆逊之死原因有三,看看刘备逼死陆逊的过程
“忍辱负重”是指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为了国家建设,忍辱负重的先烈们大有人在。可是你知道“忍辱负重”这个成语的出处吗?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陆逊为了吴国的胜利,忍辱负重,最终在夷陵这个地方火烧蜀军连营四十余寨,蜀军死伤惨重,很多大将投降了吴国。史书描述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陆逊也因此一战成名。
陆逊为吴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后来的石亭之战,打的魏国十几年不敢对吴国用兵,而孙权也借此资本称帝,实现了皇帝梦。陆逊也出将入相,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甚至把自己的印信都给陆逊保管,在做决策之前也都询问陆逊的建议。
陆逊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并且在陆逊一开始加入孙权的政治集团时,孙权为了拉拢陆逊,将哥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陆逊是孙权的侄女婿。但为何孙权要将陆逊逼死呢?
小编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功高震主
陆逊在彝陵之战后,就一直坐阵荆州。陆逊虽然说担任的武职,但他自己还是以书生自居,因此陆逊对荆州的治理是完全的“文官化”,使荆州十分井井有条。而且陆逊在练兵上也是完全的军事家,荆州之兵无有不精者。但是,就是因为陆逊在荆州表现得太出色了,使得荆州就有了“只知陆伯言,不知孙仲谋”的情况。
这些情况在头几年也就算了,但是随着孙权的称帝,这一切就都变了。此时声望至隆的陆逊和东吴的太子孙登,将领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将相交好。而这,显然是一个让孙权感到不安的情况。
第二:血脉关系
众所周知,孙权在东吴的主公地位,是来自于其兄长孙策。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也即当时自己的儿子年龄太小,很可能孙权不会成为东吴的主公。这里并不是说孙权不是正统,而孙策的血脉才是最应提领江东的一脉,孙策顾大局,将江东托付于孙权,世人称赞孙策的气量时也给孙权心中留下心结,而孙权对待孙策之子的做法又显得小人之心,孙权之子皆封王,孙策之子以侯而终。
在这个问题上陆逊成为另外一个心结,那就是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为妻,那么陆逊之后亦为孙策之后,虽已然成为陆家人,但血脉里流淌着“小霸王”的忠肝义胆,那么是否会造成陆逊日后作乱的名义或者动机,不得而知,也不得不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陆逊作为孙策的女婿,显然很难得到孙权的完全信任。特别是孙权本身就是一个猜忌性格较重的人,自然不会忽略这一情况。
第三:夺嫡之争
陆逊身为朝臣,与太子交好,但鲁王亦受孙权厚爱,二宫势均力敌,当有言论传太子不安之时,陆逊挺身而出,为其辩护,这就给孙权造成一种印象,那就是陆逊与太子结党,而且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与太子关系亲密,这就更加使孙权断定陆逊没安好心,而太子孙和为人倒是有圣人之风,但相对陆逊这等权谋家来讲,还是嫩了很多,一旦孙权去世,陆逊辅助孙和即位,不敢保证陆逊是否会居拥立之功而把持朝政,这一点对于孙...
查看详情>>与“忍辱负重的陆逊之死原因有三,看看刘备逼死陆逊的过程”相关的文章
三国陆逊怎么死的?陆逊功高震主不得不死
陆逊,本名陆仪,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世代为江东望族。在吴蜀争夺荆州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吴国杰出的后起之秀。
在赤壁之战后,关羽欲功襄樊,而当时刘备拒不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有所破裂,而魏国趁机插入,劝说孙权抄袭关羽的后方,东吴大将认为关羽野心极大,是东吴的威胁,不如先同意魏国的要求。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准备趁机消灭关羽。
于是吕蒙为了掩盖企图,称病返回建业,在经过芜湖的时候,陆逊前去拜见,与吕蒙详谈,之后吕蒙便向孙权举荐陆逊,陆逊被封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攻袭关羽后方。
而陆逊到地方后,给关羽写信表示很尊敬关羽,不想与关羽为敌,导致关羽轻敌,只一心袭击曹操,军中有所异心均没有发现,之后关羽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再之后,刘备为了报仇,进攻吴国,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一举攻破四十余营,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经过几场战役之后,陆逊在东吴的威望很高,但却遭到了孙权的猜忌,因为陆逊出生望族,在官场中可谓是上至太子下至将相都愿意和他交好,而孙权之兄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在陆逊势大之后,也是隐形的威胁,所以在陆逊成为丞相没多久之后,孙权便借由立太子之名逼死了陆逊,一代名将的下场也是凄惨。
陆逊可谓是三国时期比较年轻的名将,只是仍旧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陆逊北伐
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四次参与了东吴与曹魏的作战。四次战役的结果是陆逊三胜一平,伤亡情况却没有具体统计,不过曹魏要略大于东吴。而四次作战中,陆逊一方的主要指挥官是陆逊、诸葛瑾、全琮。
四次作战中,只有第一次石亭之战,是陆逊唯一一次奉命率领主力和曹魏作战,虽然战绩和蜀汉的兴势之战,而且只是一场反击战,但是陆逊和诸葛瑾全琮配合默契,大破魏国大司马曹休,并且获得牛马车辆万辆,也逼死了曹休,唯一可惜的是在追击时被贾逵吓退,丢了不少的辎重。
第二次是孙权北伐派陆逊和诸葛瑾进攻襄阳,当时孙权主力战况不好,诸葛瑾又看到水位下降,担忧孤军深入,所以和陆逊商量之后撤退,陆逊虚张声势,撤退非常顺利,但是他撤退之后又派兵马袭击县城,导致百姓血流成河,被后人所诟病。
第三次是进攻庐江,当时庐江虽小,但地理位置可有防守,但是陆逊在听到慢庞带兵进攻之后,慌忙撤退,双方算是平手。
第四次是陆逊占领了一个小镇。
这四次,陆逊大部分是不主张主动进攻,都是消极守城,所以他的战绩已经算是辉煌了。不过四次战役中,可以看出陆逊很少主动进攻,而且陆逊在和刘备对战的时候,也是先避其锋芒,之后寻找机会再火烧连营,由此也不难看出,陆逊此人,主张防守要多于进攻,而且喜欢用计,而不是硬拼。
陆逊怎么死的
陆逊跟随孙权很久,在吴国有很高的声望,孙权甚至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而吕蒙死后,陆逊更是成了对抗蜀国、魏国的支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作为支柱存在的人物,孙权却一直没有给陆逊相应的权力,甚至于最后可以说是孙权逼死了陆逊。那么,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呢?
其实,孙权...
查看详情>>与“三国陆逊怎么死的?陆逊功高震主不得不死”相关的文章
陆逊怎么死的?陆逊的一生虽然精彩但也充满了遗憾
提到陆逊,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三国演义》中比较后期登场的一位重要人物,陆逊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火烧夷陵大败刘备,不过在夷陵之战后陆逊的出场就不多了,后期由于《三国演义》把主要的视角放在了魏蜀之间的战斗,关于陆逊这样一位名将的最终命运却没有任何的交代。这让不少人对于陆逊的结局非常感兴趣。陆逊怎么死的?
年龄相仿 君臣融洽
陆逊在历史上的死因跟孙权有着莫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从这两人的君臣关系角度入手来说说,陆逊的死。由于陆逊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晚,造成了很多人认为陆逊非常的年轻。其实事实上陆逊生于公元183年,之比诸葛亮小两岁比孙权小一岁。年龄上的相近让陆逊很早就得到了孙权的注意。
作为江东重要的士族集团“吴郡四姓”中陆氏的代表人物,陆逊从小就展示了非凡的才能。而孙权为了坐稳江东也非常注重拉拢这些士族,因此出于政治的需要和喜爱陆逊的才华,孙权把侄女嫁给了陆逊,此时的陆逊意气风发,他与孙权的关系也是非常融洽。
名震天下 社稷之臣
让陆逊名闻天下的是夷陵大战,不过其实早在袭取荆州的时候,陆逊就已经是东吴的最高统帅了。当时吕蒙称病,孙权让陆逊接替吕蒙镇守陆口。陆逊到达陆口之后先是给关羽去信示弱于人,让关羽认为他不敢与自己为敌,在关羽麻痹大意后,倾巢而出攻打襄樊的时候,陆逊建议孙权出兵,并亲自领兵与吕蒙配合攻下了荆州。
而随后陆逊又在夷陵大破刘备,当然夷陵之战并非如《三国演义》所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相持了半年以上都没能分出胜负。最终陆逊抓住机会用火攻击败了刘备。这一战不但让陆逊名震天下,也让他在东吴的声望无人能及。而孙权也多次夸陆逊说他是社稷之臣。
二宫争位 忧国身死
由于对于陆逊的信任,孙权让陆逊辅佐和教导太子孙登,这本身是莫大的荣耀,但是却没想到成为了陆逊的催命符。陆逊对于孙登的教导可以说尽心尽力,而这位东吴太子也足堪大用,可惜他的寿命太短,33岁就去世了。孙登死后,孙权的两个儿子太子孙和同鲁王孙霸在不断争夺皇位。
这时太子孙和因为害怕孙权想要废掉自己,于是派人在孙权的床下窃听,听到孙权确实有想要废掉自己的心思后,他十分害怕让陆逊的族侄陆胤向陆逊求援,陆逊也认为长幼有序,多次上书孙权。这让孙权察觉到了有人窃听了他的谈话,这使得多疑的孙权非常愤怒,他不但严惩了相关人员,而其中有一个杨竺的人诬告陆逊二十大罪状,孙权虽然不信但是却发去了一封信斥责陆逊。这让一心为国的陆逊非常气愤,最终郁郁而终。
可以说陆逊的一生,虽然精彩但也充满了遗憾,本来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为东吴开疆拓土。但是主君的猜忌最终逼死了一心为国的他,可惜可叹。随着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不断深入了解,很多真实历史中的故事也逐渐被用在了很多影视、游戏等文艺作品中。如在《三国志14》中陆逊的厌恶武将是一个叫做吕壹的人,而这是历史中一位著名的吴国奸臣,陆逊就曾经遭他构陷过。
与“陆逊怎么死的?陆逊的一生虽然精彩但也充满了遗憾”相关的文章
陆逊之死的深层次原因你知道吗?原来孙权是故意拉拢陆逊
孙权逼死陆逊是因为陆逊参与到了“南鲁党争”之中,公开站在太子孙和这一边,引起朝堂分裂,惹恼了孙权。
孙权有7个儿子,他称帝后任命长子孙登为太子,不过孙登在241年就去世了。由于孙权当时没有立皇后,所以没有嫡子这一说,其他儿子都有继位的可能性。
正常来讲,没有嫡子当立长。孙登去世前也请求孙权立老三孙和为太子(老二孙虑早于孙登去世),孙权于是立孙和为太子。
不过孙权却对老四孙霸也宠爱有佳,不仅赐封孙霸为鲁王,在礼仪上和太子也没有差别。孙霸便开始觊觎太子之位,和太子孙和斗争,朝臣分为两派,相互攻击,大有分裂之势。
陆逊身为丞相不好表态,于是保持中立。而孙权也对此不闻不问,放任事态发展。
不久太子孙和因受到鲁王党羽陷害而被孙权冷落,其生母王氏被逼死。孙权有了废太子之心,便私下和鲁王党羽杨竺商议,杨竺建议册立鲁王孙霸为太子。
凑巧的是孙权和杨竺密谈时,太子的心腹就藏在屋内,听的真真切切,并把内容告知孙和。太子没有办法,于是请求心腹陆胤让陆逊出面解决此事。陆逊得知孙权要废长立幼,自己不能再继续中立下去了。于是他上书孙权,为孙和说话。
孙权很纳闷,这件事只有他和杨竺知道,这陆逊是从哪得到的消息?而陆逊又公开为太子求情,这意味着朝堂正式分裂为两派。
孙权大怒,彻查泄密之事,最终杨竺被处死,陆胤被下狱。为警告陆逊,孙权便派人多次到府上责骂陆逊,陆逊贵为东吴丞相,哪能受到此等侮辱?最终于245年忧愤而死,终年63岁。
陆逊之死看起来是因为参与“南鲁党争”,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因为陆逊是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和孙权是两路人,孙权心里一直在提防陆逊。
我们都知道蜀汉是一个外来政权,其实东吴也一样。虽然东吴的统治中心在江东,但实权却掌握在淮泗集团手里,江东士族则是东吴的重点打压对象。
孙策平定江东时,依靠的就是淮泗集团(周瑜、鲁肃、张昭、张纮、诸葛瑾、步骘、周泰、蒋钦等人),并对江东士族进行了血腥残酷的镇压。陆逊一族在陆康的带领下死守庐江两年,宗族死伤过半,城破之后陆氏一族又遭到孙策的镇压。
所以陆氏和孙吴有一段血海深仇。
孙策因为杀伐过重被刺杀身亡,孙权接班后为稳定局面立即和江东士族缓和关系,于是启用陆康之子陆绩。再加上自己没有亲信,于是征召年龄相仿的陆逊担任自己幕僚,将其视为心腹培养,并把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
陆逊虽然心有不甘,但总得向现实低头,便和孙权合作。陆逊能文能武,很快成为孙权身边的得力干将,在219年接替吕蒙成为大都督。夷陵之战时,孙权又让陆逊统帅三军,奠定了陆逊在东吴军队中的地位。
孙权称帝后,封陆逊为上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并坐镇武昌辅佐太子孙登,掌控东吴军国大事。244年丞相顾雍死后,陆逊继任丞相,出将入相,东吴仅此一人。
当然孙权如此重用陆逊一方面是因为陆逊确实有才华,更重要的是要给江东士族做个样子,拉拢他们为自己效忠。
不过淮泗集团对陆逊为首的江东士族掌握军政大权非常不...
查看详情>>与“陆逊之死的深层次原因你知道吗?原来孙权是故意拉拢陆逊”相关的文章
一生文韬武略陆逊怎么死的?陆逊到底有多牛
陆逊,字伯言,今苏州人,父亲陆骏是东吴九江都尉。陆逊是一介书生,在这动乱的年底,他本可以踏实的作为孙权的入幕之宾,为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度过余生。但陆逊从来就不想做文官,他以书生身份投效东吴,暂时成为了孙权的入幕之宾。一听说吴郡、会稽等地有反贼,陆逊立即申请招兵买马去平乱,因功而被拜定威校尉。
在做了孙权十数年的文秘后,陆逊正式开始了其军事生涯,先是在荆州献计打败关羽,后火烧连营败刘备,又数次北伐拒曹魏等。陆逊功勋卓著,屡次征战,几无败绩。如果要评选一个东吴文韬武略定乾坤的社稷之臣,陆逊一定能够上榜。那么,陆逊到底有多牛?陆逊怎么死的?
荆州妙计灭关羽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不得不联合孙权共击关羽。吕蒙与孙权定下擒获关羽的计划,被陆逊识破。吕蒙诈病诱关羽,孙权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陆逊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写信给关羽,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示仰慕之情,且绝不与关羽为敌。关羽看信后,十分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陆逊见破关羽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于是命吕蒙与陆逊攻取荆州。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吕蒙则趁机夺战公安、江陵。关羽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只得领兵退守麦城,最终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并斩首。陆逊在此役中,破关羽军数万人。孙权即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 ,地位已位于吕蒙之上。
火烧连营败刘备
关羽被杀后,刘备震怒,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孙权。孙权恐惧,求和不成,只得应战。他一面派陆逊为大都督,统率诸将及五万人抵御蜀军;一方面派人与曹魏修盟,以防止腹背受敌。当时刘备兵势强大,锐气正盛,陆逊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后退,退至夷陵,并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继续进兵。陆逊坚守不战,蜀军将士逐渐丧失斗志,当时又正值酷暑时节,热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奈,只得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百里连营,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陆逊认为时机成熟,趁蜀军疲惫,巧用火攻,火烧连营700里,大破蜀军。夷陵之战,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刘备羞于夷陵惨败,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不久后即病亡。
四次北伐拒曹敌
经过夷陵之战,陆逊名声大噪,成为继周瑜,鲁肃,吕蒙后,东吴新一任最高军事长官。石亭之战,孙权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引诱曹休,曹休果然中计引兵前来。孙权随即拜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统领六师和禁卫军并摄行王事。孙权则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陆逊不负所望,在石亭大败曹魏军队,斩擒魏军一万多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曹休率领残兵,幸得贾逵接应,才逃脱,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后陆逊又和诸葛瑾攻占襄阳,破魏军数千;并多次抵御了曹魏军队的入侵。陆逊率领东吴军队,四次对魏作战从未一败,战...
查看详情>>与“一生文韬武略陆逊怎么死的?陆逊到底有多牛”相关的文章
陆逊之死:陆逊为何会被活活气死?他不适合当丞相吗
公元245年,陆逊“愤恚致卒”。“愤恚”是愤怒、怨恨的意思,“愤恚致卒”,说白了就是被活活气死。陆逊足智多谋,出将入相,为巩固和发展东吴势力居功至伟,是孙权最为器重和信任的人,最终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呢?
一、陆逊居功至伟,深受孙权器重
陆逊一生对东吴贡献良多。对内,他首先提出“腹心未平,难以图远”的战略思想,主张大力清剿境内贼寇和叛乱,主张不拘一格招纳天下人才,忍辱负重,维护内部团结。对外,他曾先后参与和指挥打败关羽袭取荆州之战、打败刘备的夷陵之战、打败曹休的石亭之战等重大战役,为巩固和发展东吴势力立下汗马功劳。
正因为陆逊足智多谋,为东吴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孙权才会十分器重和信任陆逊。
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辅政,吴蜀联盟恢复。孙权让陆逊全权负责处理吴、蜀关系,还特意刻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的住所,让陆逊可以便宜行事。孙权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的住处,实际上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权柄假手于人,如果对陆逊没有足够的器重和信任,是绝对不可能的。
石亭之战前夕,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统领六师和禁卫军而摄行王事,还亲自在前执鞭为陆逊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战后,陆逊准备回镇荆州,孙权特意安排盛大酒宴为其送行,不仅将自己的车盖赠送给陆逊,还命左右覆盖陆逊出入宫殿的大门。酒宴之中,孙权又将自己穿戴的裙帽、腰带和裘衣赠送给陆逊,亲自为陆逊穿戴上,与陆逊对舞,对陆逊的尊荣之意,无人能比。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地位在三公之上。同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孙登、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征召陆逊为监护人到武昌辅佐太子,统领留守武昌的宫府事宜,主持军国大事,并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
二、为人正直,得罪权贵
陆逊虽然足智多谋,深得孙权的器重和信任,但由于性格耿直,也得罪了不少权贵。
夷陵之战,孙桓不听陆逊调遣,自行与蜀军前锋交战,被围。吴军诸将都认为,孙桓是孙权的族人,必须出兵救援。但陆逊却拒绝派兵救援孙桓,说:“孙安东(孙桓,安东将军)深得官兵拥戴,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没有什么令人担忧的。待我的计谋全面施行,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围也自然被解。”
陆逊拒绝派兵救援孙桓,虽然是为大局考虑,战后孙桓见到陆逊时虽然也说:“开始我确实怨您不来相救,如今胜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调度自有良方 。”但孙桓没有因此而对陆逊心存芥蒂是不可能的。
黄武元年十月陆逊上表劝孙权广施恩德、减轻刑罚,放宽田赋的征收,停止户税的收稽。孙权于是命令有关主管官员写好全部的法令条款,并派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过目,让他们增削修改。
陆逊主张减轻刑罚,权贵们或许还能赞同,但主张放宽田赋的征收,则触及到权贵们的利益。权贵们迫于孙权的压力,虽然敢怒不敢言,但对陆逊心怀怨恨是一定的。
孙权曾令陆逊教导诸皇子公子,建昌侯孙虑喜好斗鸭,陆逊当即毫不客气地严厉批评说:“君侯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射声校尉...
查看详情>>与“陆逊之死:陆逊为何会被活活气死?他不适合当丞相吗”相关的文章
一生为国的陆逊怎么死的?如果他功成身退就可以幸免于难了
陆逊,是东吴前四都中的最后一位。所谓东吴前四都是指东吴在荆州地区的军事主官,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陆逊威风八面,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你知道他的英雄事迹,但是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陆逊身为一代名将,早年帮助吕蒙偷袭关羽立下赫赫战功,而后镇守荆州在猇亭之战中杀的刘备丢盔弃甲,抱头鼠窜。陆逊之后的经历恐怕在三国演义里面讲的不多,但陆逊在公元228年,与曹魏爆发石亭之战,在石亭之战中陆逊打败魏国的名将曹休,斩杀了一万多人。
这场战役不仅杀敌众多,还有两个出乎意料的收获。首先,曹休被拉下神坛,司马家族开始崛起;其次,曹休病故,曹氏大权的掌舵人变成了草包曹爽;第三,淮南地区从张辽开始苦心布置的防线开始倒戈。
然而,陆逊常年的领兵在外,功高震主,孙权已经将三公以上的职务给了陆逊,陆逊还接受了教育和辅佐太子孙登,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孙权在丞相顾雍去世后,任命了陆逊担任丞相这个职务,同时还兼任荆州的军务。
然而晚年的孙权对下属的猜忌很重,甚至单独设置秘密警察来监督下属的言行。陆逊也在孙权的猜忌中被逼身亡。
孙权的晚年,太子孙登去世,孙和以及孙霸对争夺东宫已经水火不容。封建太子斗争中的站队比较重要,而陆逊认为太子是有能力的人担当,如果差不多能力就立嫡长,所以没有政治倾向。
当时东吴权臣全琮一家基本已经导向孙霸,全琮也想拉陆逊入伙。可是陆逊不同意,全琮的妻子孙鲁班是孙权的女儿,有机会给孙权说孙和的坏话,孙和渐渐地失去圣心,最终孙权决定更换太子。
陆逊的侄子陆胤是孙和的人,陆胤打算让陆逊上表保太子孙和。陆逊认为这样对国家有利,于是上书,孙权对于更换太子的事情只有杨竺知道,如此机密的泄漏,加上陆逊的位高权重,不得不让孙权后怕,而且陆氏家族在江东地区盘根错节,实力很强,可以威胁到东吴孙家的存在,所以孙权让人把杨竺下狱,杨竺在狱中咬了陆逊20多条大罪,孙权不分青红皂白的贬损陆逊,陆逊气不过忧愤而死。
陆逊一生为国没有什么错误,政治选择也基本正确,足智多谋,对人看的也比较准确,但是没有逃脱掉君臣猜忌的怪圈之中,陆逊的死,虽说有孙权的很大成分,但是谁有能说陆逊一生弄巧,对实力盲目自信,不知道功成身退就不是一个因素呢?
与“一生为国的陆逊怎么死的?如果他功成身退就可以幸免于难了”相关的文章
东吴丞相陆逊怎么死的?为什么说陆逊自食其果
陆逊出身吴郡大族陆氏,这个家族在东汉较为昌盛,族中涌现了不少大官。陆逊的祖父陆纡是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是九江都尉,叔叔陆康则是庐江太守。
陆逊生平简介
陆逊年少时父亲便亡了,陆逊便跟着叔父陆康一起生活。陆康后来被朝廷委任为庐江太守,陆逊也便在庐江长大。汉末丧乱以后,庐江也并不安定平稳。作为长江的枢纽位置,遭到了不少军阀觊觎。其中以袁术最为势大。袁术身处扬州淮南,急需控制长江以向外发展,自然而然会盯上庐江。
于是袁术便派出手下骁将孙策大举进攻庐江,时任庐江太守的陆康带领宗族子弟保卫庐江。长年累月的战争下,陆氏子弟损失惨重,一百多族人足足折损大半。最终也没能护住庐江郡,被孙策所攻下,不久后陆康病逝。
陆逊与陆绩等剩余陆家子弟则被送回吴郡老家。陆氏遭此大劫,已无往日辉煌,甚至不得已要将刚刚成年、资历尚轻的陆逊推出来执掌门户。
衰败的陆氏不甘于现状,急切想要再度崛起。正逢孙策横扫长江,在江东逐渐成长为一股独立势力。陆氏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便抛开旧恨,使陆绩出仕孙策幕府。但陆逊本人并没有出仕孙策,可见陆氏并不敢在残酷的乱世中完全押宝在孙氏身上。
陆逊仕孙氏要迟至孙权继承孙策数年以后了,这时的孙氏已经稳定控制江东,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割据政权。陆逊在孙权手上入为心腹,出为爪牙,在新一代江东士人中算仕途极为顺利的。
陆逊在孙氏帐下不断建功,得到了孙权高度认可,孙权越发想将其培养成肱骨,于是想与其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便将孙策的女儿嫁与陆逊,孙陆二族结为姻亲之家。
后来江东军队在陆逊的率领下,接连袭取荆州、打赢夷陵之战、于石亭摄行王事从而大败曹休南侵大军。大功加于身,陆逊不断得到孙权的加官封赏,一时风头无两。
孙权迁都建业后,留太子孙登及尚书台部分机构在武昌,并任陆逊辅佐太子,掌管武昌宫府及监督荆州诸事。也是在这时,陆逊与太子孙登产生交集,被太子吸纳为党羽。
在顾雍死后,陆逊更是进官为东吴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陆逊怎么死的
可好景不长,太子孙登早逝,孙和被立为太子。这导致东吴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二宫之争。孙和在国内威望不比昔日孙登,他当太子有很多人不服,加上老年孙权极为宠爱另一个儿子鲁王孙霸,导致举国大臣渐渐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陆逊等太子孙登旧党为首,支持太子孙和;另一派则以全琮、步骘等大臣为首,支持鲁王孙霸。两党互相攻讦,东吴一时混乱不堪。
陆逊涉入其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杨竺与孙权密谈废太子孙和,正巧被孙和所安插的宫人听到。宫人将消息传递给孙和,孙和则慌忙通知正要前往武昌的陆逊之侄陆胤,想通过陆胤来劝陆逊上奏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陆逊得悉后便痛陈孙权不该废太子,当分清嫡庶。这使得孙权极为不满——明明是密谈,为何远在武昌的陆逊会知道?便怀疑是杨竺泄密,将其下狱。
杨竺自然冤枉,可最后屈打成招,承认是自己泄密,并反咬陆逊一口。加上孙权调查发现,之前陆逊便常常与身处建业的太子太傅吾粲互通有无。
孙权大怒,遣使...
查看详情>>与“东吴丞相陆逊怎么死的?为什么说陆逊自食其果”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