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边塞诗人有哪些?三个著名的边塞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边塞诗人有哪些?三个著名的边塞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边塞诗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与想象力,极强的艺术性,在中国诗词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边塞风光独有,多为战乱纷争之地,远离中原,所以众多诗人描写了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乡愁等等,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边塞诗人中最著名的当属王昌龄, 岑参 ,李贺。
王昌龄是盛唐时最著名的边塞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其一生仕途不畅,与高适、岑参、李白等人为友,其中李白因王昌龄谪居龙标而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为经典七绝之一。
王昌龄最著名的一首边塞诗当属《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时前两句写景,道出边塞萧瑟场景,让读者看罢也感受到战前寂静中的紧张感。后两句直抒胸臆,道出戍边战事必胜信心,现仍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用以鼓舞人心。
岑参为荆州江陵人,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时确是边塞诗中一等一的佳作,哪怕在唐诗中也有一席之地。写景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既有生动比喻,也有夸张描写,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送人却无法通行的苦闷之情尽数融入到冰天雪地中。
李贺原是唐宗室,但终身报国无门。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他最出名的边塞诗当属《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全诗对于边塞景色的描写,将战场的惨烈表现淋漓尽致,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最后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是难得的边塞佳作。当然,李贺最好的诗作却不是边塞诗,而应该是《李凭箜篌引》,诗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相较于白居易的《琵琶行》有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上三位诗人的边塞诗,代表了边塞诗的顶峰,三人的诗作各有其特点。从作品的艺术性而言,岑参的《送武判官归京》更胜一筹,而从诗人对于边...
查看详情>>与“边塞诗人有哪些?三个著名的边塞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相关的文章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哪些?王之涣的三首名诗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哪些?王之涣的三首名诗。
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岑参并称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由于他所写的很多诗现已失佚,无法全面总结其卓著的文学成就。
但仅从他留存于世,收录在《全唐诗》中的6首诗,尤以《凉州词》、《登鹳雀楼》、《送别》这3首而言,就极负盛名。凭此,王之涣就可以誉为唐代顶极的优秀大诗人。
我们就聊聊大诗人王之涣的故事,赏析赏析他那3首不同凡响的"千古绝唱"。
一、王之涣其人
公元688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的王之涣,尽管来自于名门望族,但其个性豪放不羁,不谙做官之道,入仕之路也就平淡之极。
王之涣没有走科举考试之路,在28岁时以"门子"的身份调任衡水主簿。35岁时,得到衡水县令李涤的欣赏,把小他17岁的女儿许配给他。但后来,王之涣还是遭人诬陷,说他出言不恭,有意犯上。
王之涣原本不屑于"主薄"之职,便顺水推舟辞官而去,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55岁的王之涣又才补缺出任文安县尉,但任职没多久,就病逝于官舍。
王之涣的仕途就这样简单,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颇为不顺。
但王之涣却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谱写了不朽的辉煌,他在唐代诗坛的显著地位无可撼动。从有名的"旗亭画壁"故事就可略见一斑。
有一年,王之涣与大诗人高适、王昌龄在长安相遇,便邀约一起去旗亭小饮,正碰上4个妩媚的梨园女子在演唱他们的诗歌。三人当即来了兴趣,便打赌:他们的诗,这些女子点唱到谁的诗句,谁就在墙壁上划一下,谁划得多,谁就最优秀。
于是,王之涣三人就认真倾听梨园女人的演唱。当王昌龄划了两下、高适划了一下,大家都还没有听到传唱王之涣的诗,王之涣面子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便说:之前这些女子长得不漂亮,所唱的不过是"下里巴人"之类不入流的歌曲,待她,那位最漂亮的梨园女子传唱"阳春白雪"这样的雅曲时,一定会有我的。
说着,王之涣便指了指还没传唱的那位的确是很最漂亮的梨园女子。王昌龄和高适想,肯定是好友王之涣找的托词,以便有个台阶下,便都哈哈大笑说:好,期待。
哪知,王之涣说的话果然应验,轮到那位最漂亮的女子演唱时,果然唱起了他的代表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就是"旗亭画壁"的故事。
二、被誉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的《凉州词》
刚才提到的"旗亭画壁"这个典故,虽说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民间轶闻,但足以说明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的确已配乐传唱,广为流传,颇受人们喜欢。
后来慈禧太后对这首诗的认可更说明了《凉州词》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有一位擅长书法的大臣很喜欢王之涣的《凉州词...
查看详情>>与“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哪些?王之涣的三首名诗”相关的文章
边塞诗人有哪些?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作
边塞诗人有哪些?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作你知道吗?
盛唐有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诗派,边塞诗。尽管作者们并不是专门写边塞诗,由于此类诗篇的艺术感染力甚强,人们往往称作者为边塞诗人。边塞诗的两大巨擘分别是高适和岑参,扩展到四个的话,不妨加上王昌龄和李颀。当然,这个有不同版本,且不说它。
唐玄宗天宝四年(745),高适与李白、杜甫相遇,结伴游玩,饮酒赋诗,传为千古佳话。高适年老后官位日隆,公务缠身,后期的诗作明显不如前期。高适最得意的边塞长诗《燕歌行》,是三十多岁时候创作的,共同欣赏一段: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此诗对战场渲染很到位,勾勒出悲壮画卷。
个人认为高适的七言边塞诗不如岑参,但五言诗作得甚好。他的作品描述现实居多,雄浑厚重,偏向古朴一路。此外他的送别诗也是一绝,《别董大二首》说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酒后送别友人即兴而作,伤于离别,读之又令人振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出自岑参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笔者最喜欢的唐诗之一。每看到这首诗,我都要情不自禁品味半晌。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么好看的文字。
与高适的古朴相比,岑参的七言歌行格调清新明快,意境雄奇中不乏俊逸,兼有热情奔放,令人读罢口有余香。若论边塞诗的成就,岑参位居榜首当之无愧。边疆战士思念亲人的伤感,岑参看在眼里,作了一首《逢入京使》,其中说道“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恻然之心浮于纸上。
王昌龄与高、岑同时代,号称“七绝圣手”。他的风格独具特色,笔触含蓄内敛,典雅中透着遒劲,颇具淡远的韵味。比如他写“边愁”的句子,“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由此就可以看出,王昌龄作诗不求“奇”,善于娓娓而谈。再如王昌龄的《出塞》诗,曾被推为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
再说李颀。李颀跟高适、王昌龄、王维、崔颢等文艺圈名人都是好友,他的边塞诗有些燕赵之士慷慨悲歌的味道,“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再如“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勇武豪迈之气虎虎生威,与李白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格调相近。
边塞诗写得好的,当然还有王之涣。王之涣比前四位诗人年辈要老,只因他留下的诗极少,故而放到后面说。
少归少,王之涣的《凉州词》第一首和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可谓妇孺皆知。他善于用简练的文字营造氛围,或者说用白描的手法写意,极显文字功夫。在《宴词》中王之涣写道,“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这种宁静优美的意境甚是醉人。
与“边塞诗人有哪些?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作”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