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边塞诗

发布时间:2020-07-31
1

初唐四杰杨炯的一首边塞诗,洋溢着乐观进取的精神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今天小编要介绍初唐四杰杨炯的一首边塞诗,洋溢着乐观进取的精神。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免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唐代,中国古代社会揭开了她最为光辉灿烂的新篇章李唐王朝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的数百年内乱,一个充满活力的封建大帝国开始冉冉浮现。这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在久负盛名的唐诗中,雄奇壮美的边塞诗无疑是一簇奇葩。杨炯的这首《从军行》较早且清晰地展现了初唐边塞诗中那飞扬灵动的青春之美。

可以说,杨炯的《从军行》洋溢着年轻人的豪气、朝气与青春壮阔的赤子情怀,因为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这也恰恰体现了新兴王朝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与昂扬姿态。

不管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还是李颀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都散发出一种红日初升的清秀挺拔之气,贯穿着珍惜时光、及时努力、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李泽厚说:“当时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在初唐东征西讨、大破突厥、战败吐番、招安回纥的天可汗(太宗)时代里,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社会氛围中。文人也出入边塞,习武治兵,初盛唐的著名诗人们很少没有亲历过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的生涯。”(《美的历程》)唐代重视边塞军功,有“节度使人相天子”的制度。

这当然为唐后期尾大不掉、藩镇割据的局面埋下了一定的隐患,但也确实为唐的繁荣兴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寄身幕府由军功入仕,也成为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蹑取进身”的重要途径。此外,国力强盛、凯歌频奏也使得社会尚武之风日浓,这就大大激发了文人们对国力强盛的自豪和对民族崛起的自信。杨炯虽然没有从戎作战的经历,也没任过什么军职,但他的边塞诗很有气势。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伴着诗句的展开,一幅壮美的雪地作战图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实,虽然同是唐代边塞诗,细品下来也颇有不同的味道。同是慷慨雄壮的品格,《从军行》没有盛唐边塞诗中那么浓厚强烈的雄壮豪迈,还不具备中唐《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那一缕淡淡的哀伤,却多了一份不曾有过的飞扬与明快,这也是与唐王朝的时代气息一脉相承的。

随着初唐社会经济日渐繁荣,整个社会日益沉浸在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的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的思想氛围之中。一种飞扬着青春与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成为初盛唐文艺的一个显著标志,诗曲歌赋等也一洗六朝之綺靡,全新出镜,使整个社会为之兴奋,为之疯狂。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明确提出投笔从戎,爱军习武的口号,大有当年班超之魄力。在中国传统“武亦载道”的儒家社会中,“从古知兵非好战”,除非在道义上师出有名,否则不会轻言战争。这可能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生产的特点有关,战争没有好处反而劳民伤财破坏农耕,只有稳定有序的状态才是理想的社会。

战争给社会、家庭带来的苦难使中国的战争文学...

查看详情>>
2

唐朝两首著名的边塞诗,你更喜欢哪首?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今天小编要介绍唐朝两首著名的边塞诗,你更喜欢哪首?

提到边塞二字,想必大家眼前立马会浮现出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的悲壮场面。是啊,充满杀气的沙场,成就了多少英雄好汉,又葬送了多少鲜活的生命。而边塞生活对于将士来说,是残酷无奈的,更是豪情雄迈的。

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及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皆道尽了边塞将士的无奈。

接下来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两首“同名”的边塞诗《从军行》,这两首边塞诗豪情万丈,没有一丁点儿的苦涩之味,可以说是世上最有名的两首边塞作品,不过对于两位诗人的水平,至今都难分高下,相信你肯定全部背诵过!

一首是来自“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在初唐四杰中,杨炯的造诣仅次于王勃,他的突出表现主要在对文学意识的革新上。这首诗就是杨炯最为得力的代表作,作者通过荡气回肠的语言组织,把自己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表达出来,字字掷地有声,读来让人深受鼓舞。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连续不断的战火照亮了西京城,面对敌人的入侵,我的内心怒气不平。作者这里先从烽火写起,将自己的心情作了描写。其实换做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都不会对此情景无动于衷,相信每一个爱国人士的心情都和诗人的一样,心中的愤慨是真情流露。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四句都是对战争情况的描写。大意可以理解为:将士率军辞城而去,精锐士兵包围了敌人的军营,天色昏暗,大雪纷飞,城楼上的战旗显得暗于颜色,狂风声和战鼓声夹杂在一起。从这几句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方战士的英勇以及战斗的艰苦程度。其实作者写这些都是在为最后一句作铺垫。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两句完全将作者的雄心体现出来,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决然弃笔从戎,可见他作为男儿的血性,比起那些贪生怕死的无能鼠辈,作者的形象显得十分高大。

回头再看整首诗,作者从烽火写到战争的具体情况,最后再表明自己的决心,脉络清晰思维缜密。当然,除此之外,最能感动我们的还是诗人不甘袖手旁观而弃笔从戎的伟大精神。所以,在国家与个人面前,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另外一首边塞诗,就是来自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本人就是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那么在他众多做边塞诗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这首边塞诗是其中最为经典的绝唱。

这首诗的意思很明了,我们就再不多做解释了。想必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肯定是被诗人笔下这种慷慨激昂的气魄所深深感染。尤其是诗的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铿锵有力,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作者的满腔热血和誓死决心饱含在字里行间。

读王昌龄这首边塞诗的时候,相信我们每...

查看详情>>
3

​初唐一首传颂千古的边塞诗,刚健的初唐之气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初唐一首传颂千古的边塞诗,刚健的初唐之气。

历史上的边塞诗不在少数,其中优秀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唐朝,出过很多杰出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来说说初唐的边塞诗,虽说,这个时期的边塞诗较少,比之盛唐,没有它的丰富多彩,比之晚唐,没有它的哀怨动情。但是,少并不代表不优,相反,这个时期也曾出过不少优秀的边塞诗人。比如杨炯的《从军行》,这其中,述说了作为一个文人,心中燃烧着的爱国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出了战事的紧张,边塞的警报已经传到了长安,烽火自然不可能传到遥远的西京长安,这里诗人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意在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而后面的“不平”,既在说战士们,也在说自己,表达的是一种对外敌的愤慨之情。

颔联的精髓则是在一个“辞”字和“绕”字,将军手拿兵符,辞别君王的画面立即呈现出来。“辞”这个字特别有力,比如辞别和离别相比,前者更加大气慷慨,更符合诗境,而后面的“绕龙城”则描写了军队的壮观之态,势不可挡,读来都是振奋人心的力量。

颈联转笔写到了边塞的场景,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图画都变得模糊暗淡,大风呼啸,伴随着战鼓作响。写的是士兵们誓死保卫边塞的情景。如此恶劣的环境,是有一颗赤子之心在支撑着他们,抵抗外敌,守卫自己的家园。

尾联可谓是点睛之笔了,没有继续写战争,而是抒发了自己的感想,他宁作那百夫长的小官,也胜过一个只会写诗作画的书生。诗人在前面的愤慨,激昂,振奋后,开始叹息起自己,他也想去抗战杀敌,想要为保卫祖国出一份力,可恨只是个无用书生。

这首诗也算是杨炯的代表作之一了,作为初唐四杰,他的诗很有影响力。他写过好几首边塞诗,而这首诗里,他也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的想法,不过,想入战场并非易事,终其一生,他都没能从戎,这可能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突厥进犯边地时,杨炯有感而发,诗中尽显的是他想要杀敌报国之情。与他同时期的诗人骆宾王也写过很多边塞诗,并且,骆宾王曾多次参与战事,诗风也是雄浑有力。

初唐的边塞诗继承了北朝的风格,又有建安风骨,没有南朝的浮华,多的是刚健有力。这时的文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手无缚鸡之力,而是潇洒有力之态。从这首诗也可看出,没有胭脂之气,而是刚健的初唐之气。这也为后面的盛唐诗歌奠定了雄浑有力的基调。


查看详情>>
4

边塞诗的发展,为什么边塞诗会在盛唐达到鼎盛?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小编今天要说说边塞诗的发展,为什么边塞诗会在盛唐达到鼎盛?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读书之时起这些读来气势充盈的边塞诗总能让人心生澎湃之感。

边塞诗的起源很早,可以直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类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以边疆地区汉族的军民生活和塞外风光为主。隋唐之前边塞诗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由现在统计的数据来看,在唐以前保存下来的边塞诗不足两百首。进入唐以后,边塞诗逐渐地成为了一种主流诗体。光在《全唐诗》中就存有边塞诗两千余首。在我们熟知的诗人中,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人均是边塞诗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所创作的边塞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能够将读者直接带到塞外,亲身体会一番适中的画卷。在爱诗人的心中,唐朝就是边塞诗的黄金时代,只有在这个时代,那些诗中的诉说的情感才能清楚又热烈。

01边塞诗在唐朝

从事实上可以肯定的是边塞诗在唐朝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在诗歌内容方面,整个唐朝的四个时期内因为时代的不同,边塞诗主要传递的情感与精神也各有不同。初、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得益于国家在边防实力上的上升,主要涉及到的内容为:边疆风光以及将士在艰苦生活中,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更多的边塞诗人,例如骆宾王、岑参、高适、王翰等人均成为了边塞诗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所作的诗歌在民间与军队中流传甚广。这一时期边塞诗在内容情感上的关键词就是“雄浑、磅礴与瑰丽”,诗人们也更多将山关、日月、黄河、风沙等意象融入自己的诗歌之中。

到了晚唐时期,因为大唐时局的变化,国家整体逐渐走向没落的边缘,诗人们寄于文字中的情感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早期边塞诗中所传递的“盛唐气候”也不再成为主流,感叹边疆悲凉开始被诗人们关注。正如晚唐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意外无定河岸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人将疆场寒士骨与春闺梦中人相联系,生与死的惨烈对比真的直让人心生悲凉。此时的边塞诗在艺术的表达手法上与盛唐之时差别不大,但在整体的气势与情感方面就相差甚远了。

在唐朝,是诗歌文学创作的巅峰时刻,众多的诗人们在这个时代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边塞诗派作为其中之一,其庞大的诗人群体用现实的意象,撰写出一首首让人百读不厌的诗歌。唐朝边塞诗就像一部史书,它贯穿了整个大唐王朝的发展历程,它用短小精悍的文字告诉后世之人发生在边关的过往之事。

02为何唐朝会是边塞诗发展的黄金时代

诗歌可以说是唐王朝在文学创作上的专属,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世界大通路的发展等方面都促进了边塞诗在唐朝的繁荣发展。

1. 边疆战争频发,疆土得到扩展,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得以交融发展,文人群体们对边塞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翻看唐王朝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它与吐蕃、回鹘、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在疆土上紧紧相连。对于任何一个中原王朝来说,与少数民族在疆域上的争执总会引发战争。据历史记载,整个唐...

查看详情>>
5

边塞诗是​什么,唐代边塞诗有哪三个阶段?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今天小编想说说边塞诗什么,唐代边塞诗有哪三个阶段?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坛中的一朵奇葩,是古典诗歌题材中不容忽视的一类,从它在文学殿堂中薪露头角开始,历来对它的关注便连绵不断。边塞诗也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边塞诗指和边塞相关的诗歌。它包括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等。在不同时期,对边塞诗的时空界限也有一定的限制;狭义的边塞诗则特指唐代,甚至是盛唐边塞诗,对边塞诗涵义有更严格的限定。结合对中国古代边塞诗的渊源研究,更多人已经开始对边塞诗采取诗歌史的视角进行观照,边塞诗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成长轨迹在人们面前越来越清晰边塞诗作为古代诗歌题材的一大类,它的发展也经历了萌芽、发生、发展、成熟等过程。虽然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但在唐代之前,边塞诗也开始了它的萌芽和发展时期。

边塞诗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因素多有变化,边塞、边塞观念等是先民们在与人文和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的。边塞诗,顾名思义便是与边塞相关的诗歌。古代的“边”和“塞”又根据各个朝代边疆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虽然‘边塞’这一特定名词在汉代才出现,但在性质和功能上,‘边塞’之源实可溯至远古城邦时代,‘边’起自‘封疆’,‘塞’源于‘城邑’。”古代的边塞总是与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有关,而在秦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内,那些各部落和“国家”之间因“边塞”而引起的矛盾,主要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斗争与融合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成长历程。

随着秦统一全国,这一矛盾也随之消失。在这一进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始终与中原各部落矛盾不断。但在中华民族内部矛盾的冲突下,始终处于次要地位。秦帝国统一全国后,中原的秦汉王朝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代表一匈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秦汉时期也是人们边塞观念完全确立的时期。经过秦之前的长久民族斗争与融合,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边塞”防御功能的认识逐步提高。

因此,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经常骚扰,秦汉时代终于修筑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这一工程的结束,“意味着国家边塞防御体系的基本成形、人们边塞观念的完全确立”,意义重大。唐之前的边塞诗,一般认为是边塞诗的萌芽发生期,处于为唐代边塞诗蓄势阶段。我们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三个阶段简论之。先秦边塞诗集中反映在《诗经》中,它记载了边塞诗早期的多种形态和内容。先秦边塞诗幵创了后世边塞诗的基本模式,己经初具后世边塞诗的雏形,各种要素也初露端兒。秦代修筑长城,筑城为塞、以塞固边、“严华夷之辨”的军事策略,客观上为后世边塞观念及边塞诗旳创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长城从此成为胡汉分界,成为全国统一的陆地边境线。长城沿线苍茫辽阔的大地所特有的自然风貌、严酷的生活条件和胡汉两地迥异的民俗风情,以及频繁激烈的征伐,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以及由此生发的各种社会现象及人文关怀等,最终形成了边塞现象。围绕此现象所产生的多方面的思想情绪和理想理念等就成为历代边塞诗人乐此不疲的...

查看详情>>
6

岑参的那些著名边塞诗的创作历程,岑参得到两次出塞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今天小便要谈谈岑参的那些著名边塞诗的创作历程,岑参得到两次出塞。

岑参是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雄奇瑰丽,气势豪迈,在诗坛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

岑参(715年一770年)祖籍是荆州江陵(今属湖北),后移家郡都南阳(今属河南)。他自幼爱好学习,遍览典籍。天宝三年(744年),他应试考中进士,被授右府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和十三年,他两度出塞,先后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他返回长安,经杜甫引荐,任右补朗。后来,他被贬为州长史。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他人蜀,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幕僚,不久担任嘉州刺史,所以,他被人们称为“岑嘉州”。

岑参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今存的就有300余首之多,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展示生活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天宝八年(749年),已是35岁的岑参应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邀请,到达安西幕府(今新疆库车县)任职,这是岑参的第一次边塞之行。这一年初冬,他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赴安西的漫长征途。一路经敦煌,出阳关,过蒲昌海(今新强罗布泊),北行至西州,然后由西州向西南行进,在经过银山破、铁门关后,于年底才到达安西,行期长达两个多月。对岑参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来说,这样的长途跋涉的确是非常艰苦,然而,苦中有乐。西域虽然荒寒险远,却是一个奇异的天地。

岑参在旅途中,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景象:辽阔的沙摸,连天的白草,奇丽的火山,险峻的关塞等等,这一切都使岑参感到新鲜、好奇和惊讶,正是这些奇观异景打开了他的眼界,陶冶了他的情怀,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这次出塞期间,岑参写下了《敦煌太守后花庭》、《经火山》、《银山破西馆》、《破中作》等优秀的诗作。其中,有的是表现为国从军戍边的豪迈精神,有的是反映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更多的是描绘边塞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戍边人士的思乡情绪。

天宝十三年(754年)夏秋之际,岑参又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邀请,赴北庭幕府(今新疆吉木萨尔)任职,从而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边塞之行。这一次,岑参同样是从长安起程,他度陇山,经临挑、金城、武威等地,在经过贺延碳(今新疆哈密)后,抵达庭州。在北庭、岑参生活了近三年。在此期间,岑参不仅官至北庭支度副使,还经常往返于庭州、轮台(今新疆米泉)、玉门关等地。天宝十四年,封常清自北庭率军队西征,岑参送他到轮台,并作《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两首诗,以壮行色。在封常清征伐胜利后,岑参又作《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以示祝贺。

这一年底,“安史之乱”爆发,封常清人朝,任范阳节度使,但他在与安禄山作战中兵败撞关,随后被唐玄宗下诏处死。岑参也就于757年离开北庭,结束了这一次的边塞生活。但是,岑参这一次出塞,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边塞之行,也是他创作边塞诗大丰收的鼎盛时期。他写下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即事》、《火山云歌...

查看详情>>
7

唐朝边塞诗的主要特色,纳兰性德边塞词有什么特点?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今天小编要谈谈唐朝边塞诗的主要特色,纳兰性德边塞词有什么特点?

唐朝边塞诗主要特色:

一.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

盛唐边塞诗题材丰富,既有反映边塞生活的佳作,也有描绘边塞景色和边塞风情的名篇。而在众多的边塞诗章中,又以表现边塞征战为主要内容。边塞诗可以窥见盛唐边塞诗反映边塞战争生活、表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说盛唐边塞诗反映了广阔的边塞军旅生活,具有题材的开拓性;那么,盛唐边塞诗人用七言歌行体抒写边塞战争引起的复杂生活现象,以揭示出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表达丰富深厚的思情内容,则是一种写作上的创新。高适的《燕歌行》就具体显现了这一创新特点。

二.豪放的风格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随着国家强盛而逐渐形成的豪迈壮勇、自豪自信、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在展现边塞生活,特别是边塞征战的诗篇中有着具体而又鲜明的表现。盛唐边塞诗人追求从军边塞以建功立业,这种追求功名的精神反映到边塞诗里,便呈现出豪迈昂扬的情调,展示出雄浑阳刚的盛唐风骨。王维的边塞诗具有豪壮的风格,他的《老将行》是写一个老将“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可是最后被朝廷抛弃搁置了;这个老将虽然被人遗忘了,但他不甘心衰老下去,还想要从军戍边报国立功。诗歌表达了老将欲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读之令人感动。

三.悲壮的格调

读盛唐边塞诗,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感觉。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通过描写塞外荒寒壮阔的景象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艰苦和思家的哀怨,流溢出悲壮的情调。

四.新奇壮丽的美感

盛唐边塞诗人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诗歌来描写边塞风光,读这些描写边地风光的佳作,有一种新奇壮丽的美感展现在眼前,让人称奇叹妙。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刻画了祖国大西北雄奇壮丽的美好景致,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境高远,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又给人以明朗雄壮的审美感知。

纳兰性德边塞词主要艺术特色:

纳兰出生正值满人入主中原,满汉交融之际。受儒学的影响加上自身性情过于惆怅。让纳兰的边塞词少了范仲淹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豪情壮志,少了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怀才不遇的凄切落寞。 纳兰的边塞词更多的是凄切惆怅。纳兰的边塞词特别偏好寒、秋、荒等字。

纳兰的出塞词可分为思乡、咏史写景以及行猎之作。

(一)意象凄凉

《青玉案·宿乌龙江》中“几时相见,西窗翦烛,细把而今说。“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虚实相生。思念是实,离别是实。翦烛是假。欢聚也是假。真真假假,似梦似幻中营造出一副夫妻相见图。正好用来衬托现下的凄苦。更加深刻的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和思念。词人将自己放入这首词的意境中,有情有景,...

查看详情>>
8

中唐时期的边塞诗,一共四句用了三个典故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今天小编要说一首中唐时期的边塞诗,一共四句用了三个典故。

说到边塞诗,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唐代的边塞诗歌。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和高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人,注重在诗歌当中展现将士们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成就了那些在今天读来依然感觉到热血沸腾的诗篇。

不过在盛唐时期过去之后,很少有人能够再写出那样大气磅礴的诗篇。即便是距离盛唐不太久的中唐时期,所写出的诗歌也大多是为了展现将士们在边关思念故乡的情绪,抒发的情感偏于感伤。

而李益的那首《夜上受降城闻笛》,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但今天谈到的这首古诗可以说是中唐难得一见的慷慨激昂边塞诗,继承了盛唐边塞诗歌的文学传统,28个字有3个历史典故。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塞下曲》,全文都在展现出激昂慷慨的诗词风貌。而且其中运用了三个文学典故,都在极力展现戍边将士们的报国雄心。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诗歌的一开始,那种大气磅礴的悲壮气势就展现出来了。“伏波”指的是汉朝名将马援,马革裹尸就是专门来形容他的。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

“定远何须生入关”这是涉及到另外一个文学典故,也是指的汉朝人物班超。在我们的认识当中,班超经营西域,是汉朝开拓西域之路的重要人物,投笔从戎也是来专门形容他的。只不过他在年老之时,上书皇帝渴望能够回到故乡,写出了“但愿生入玉门关”,意思是说渴望着自己能够活着回到家乡。

班超此番作为和马革裹尸的马援相比,其中境界显然就差了一层,也能够看得出诗人所表达出的那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后面一句则是运用了另外一个文学典故。“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就是诗人的豪情壮志。“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这首古诗的内涵非常丰富,是中唐时代不多见的具有盛唐气息的诗篇。而其中的三个历史典故,今天的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


查看详情>>
9

为何到了中晚唐时期边塞诗就落寞了呢?原因原来是这样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盛唐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边塞诗,而为何到了中晚唐时期就落寞了呢?原因原来是这样。

唐朝的雄风依旧在我们眼前飘荡,而在那接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中,边塞诗歌更是那诗歌文化里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大唐的边塞诗歌大多都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前。而在安史之乱后,那个风靡大唐的边塞诗歌瞬间销声匿迹。让我们引起无限的遐想,难道有某一种神奇的力量将边塞诗歌从安史之乱后打压了吗?

大唐前期的边塞战争多,安史之乱后军队损失严重,没有了边关战斗的力量

事实并非如此。在安史之乱前,大唐王朝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常常在边关开战。诗歌以现实为主体,源于现实,有高于现实。而作为一个诗人,为了更好的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歌,边塞变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

大唐前期的边塞战争,大多数都是以胜利收场,而作为一个诗人,更作为一个盛唐的诗人,那种一往无前的气魄是从骨子里,随时散发出来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昂扬向上的气息,这种壮阔雄浑的气魄,便成为了那时的主旋律。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内乱严重。那时候的内战消耗了太多的大唐军队。没有了军队的支撑,唐朝的诗人们再也不敢随意的跑去边关体验生活。而没有了实践的结合,唐朝的诗人再也写不出那充满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那壮丽雄浑的诗歌。

大唐诗人在安史之乱前气魄雄浑,安史之乱后没有了一往无前的气魄

我们看着杨炯,看着高适,看着岑参,看着那一个个留下了不朽名篇的边塞诗人,无一不是带着自己的自傲,带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写下的诗歌。那种精神与大唐王朝前期的实力和精神是分不开的,而在安史之乱后,那种自傲却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充满了盛唐气息的诗人在边塞中游走,留下一句句令人脍炙人口的诗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这句诗将空间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让我们有了情感的共鸣。而共鸣恰恰是一篇诗歌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了气魄的共鸣,边塞诗就这样渐渐的没落了。

安史之乱后,没有了情感,没有了气魄,没有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只有无尽的叙事的诗歌再也写不出好的边塞诗了。而最后一篇边塞诗当属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连那个狂人李白都充满了无奈,大唐的诗人的一往无前的气概岂不是已经快消失殆尽了。

安史之乱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都是家破人亡。正如李白写到: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大唐的气势消失了,只剩下匈奴豪情万丈地驰骋。没有了一往无前的雄浑气魄的大唐诗人,没有了相应的胸怀,又怎么会写出相应的诗歌?

安史之乱后国内动荡,大多诗作都在反映国内百姓,无法关注到边关的无奈

在战争后的人们总需要朝廷的安慰,而诗人们则充当了一个桥梁,不停地反映着大唐的现状。国内的动荡,百姓的苦难,这些都需要朝廷看到。而诗人,就是这样一个最好的媒介,一个反映社会现实的媒介。

新乐府诗人的崛起,渐渐取代了那些活跃在白塞的诗人;而那个乱世,是人们更愿意在田园中了此余生,而不愿去那个明知道活不下来的边关。...

查看详情>>
10

唐代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中诗人反映了什么?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唐代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中诗人反映了什么?

不知道大家是因为什么喜欢读诗呢,可能有的人是喜欢霍华丽或缠绵或质朴的文字,也有人是为了了解古时的历史风貌,也有人是单纯的因为喜欢某一个诗人而爱上了诗,但更多人的人,其实是因为诗中所蕴含的那种种真挚的情感。诗文的种类有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感情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了感情的诗也就没有了灵魂,但凡能够流传千古的佳作都有着真挚动人的情感。

而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则是一首唐代边塞诗,有很多人不喜欢读这类诗文,或者说是不忍心读,因为边塞诗大多都很悲壮很苦涩,他展现给我们的是当时的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与悲伤,这对于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而诗人之中的那种沉重,更是不由得使人泪流满面。今天分享的这首诗很短,只有4句,可是却极为催泪,那种沉重那种坚定,甚至让人不忍心读。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陶,关于他具体的出生其趋势时间均为不详,大约是在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根据仅有的资料记载,早年的他在长安游学,因为数次参加科举步骤,于是干脆放弃,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自称三教布衣,之后便没了踪影,销声匿迹。

不过虽然他的名字很多人不了解,但是这首诗的却得到了广泛的传颂,甚至有许多作家根据这首诗改编出许多小说或戏曲。陇西是现在的甘肃宁夏陇山以西,在古代那里一直充斥着战乱,受到突厥吐蕃长期的侵扰掠夺。而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就是汉代李陵伐匈奴最终却全军覆灭的历史事实,诗人以此来反映战乱所带给人们的痛苦。

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与第二句中,诗人以非常精简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为悲惨的凄惨场面。匈奴这两个字我们都不陌生,可以说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战乱的代名词,经常疯狂的入侵中原。这两句诗大概意思是说,发誓一定要扫灭这些疯狂的入侵者,结果5000精锐的将士却全部葬身于此。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历代的边疆,士兵们都以生命为代价保护着国土,也是,因此在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此为题材的诗作,各个可歌可泣,让人感到悲痛。

不过诗人在这里写战争的惨烈,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凸显战争为人民所造成的痛苦。前方那些惨死在战场的战士早已经变成了无定河边的枯骨,可是妻子却在一个个午夜从梦中醒来,盼望着自己的丈夫能够凯旋而归。虽然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去写人们生活是怎样,是否痛苦,是否有灾难,反而描写到妻子期盼丈夫的归来,但是这才是最令人心酸的事情,妻子在家苦等,但是根本不知自己的丈夫已经死去。这其实是比知道了现实更为残忍的一种感情,毕竟希望越大,最后所要承受的痛苦也就越深。

这首诗文中诗人一方面反映了战争的惨烈,而另一方面也是反映了战争为人民带来的痛苦,更是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的那种关爱与同情。这绝对是一首催人泪下的诗,越是细细品读,越是痛彻心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