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发布时间:2020-07-30
1

唐朝将领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全是这些小说电视剧的错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唐朝将领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在隋唐英雄相关的演义、小说和电视剧中,有一个最大的反派就是苏定方。他先跟在夏王窦建德身边,在进攻燕山时,射杀了燕山公罗艺,后又和唐军作对,战败后投奔窦建德余党汉东王刘黑闼。在紫金关外,他用计射杀了隋唐第七条好汉、罗艺的儿子罗成。由于受到秦王李世民的垂青,苏定方投奔大唐,成为唐军中的一员。

不过苏家和罗家的仇恨却无法一笔勾销。

当罗成的儿子罗通北伐突厥的时候,罗通设计杀死了苏定方的儿子苏麟,苏定方的另一个儿子苏凤逃往西凉,在那里结婚生子,生了苏锦莲和苏宝同两姐弟。苏定方为报子仇,陷害罗通,结果反被罗通杀死。

苏定方的孙女苏锦莲嫁给了西凉国主,孙子苏宝同成为西凉国大元帅,并率军进犯大唐。罗通及秦琼的儿子秦怀玉、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林和尉迟宝庆先后战死在苏宝同的手里。直到唐军中的薛仁贵和薛丁山父子出现,才将苏宝同姐弟收服。

总之,在小说里,苏家就是名副其实的乱臣贼子,大反派。但当你去翻阅相关的正史,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苏定方不但不是反派、大坏蛋,反而是大唐盛世的重要开创者,凌烟阁功臣。真实的苏定方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1、苏定方从小就武勇过人,成为乡里的英豪,率领乡勇抵抗乱军的骚扰,保一方安宁。

2、隋末大乱,苏定方先后随义军首领窦建德、刘黑闼起义,兵败后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3、唐朝建立后,苏定方才应召入朝,随李靖征突厥。苏定方率200骑直突东突厥颉利可汗牙帐,使颉利可汗逃窜,后被唐军俘虏,东突厥灭亡。

4、随后,苏定方又随程知节(即程咬金)征西突厥,但因程知节不听苏定方的建议无功而返。唐高宗便任命苏定方为总管再征西突厥。这次苏定方采用分化瓦解和重点打击的策略,软硬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于将西突厥打败,俘获其可汗阿史那贺鲁,西突厥灭亡。

5、这之后,苏定方又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使吐蕃不敢乱来。苏定方又率军远征西域,平定了思结阙俟斤都曼连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等三国的叛乱,将唐朝的西部疆域拓至咸海(一说里海),臻于极致。

6、在东线战场,苏定方先率军从黄海横渡,跨海直击高句丽南部的百济国。并神奇般的将百济灭亡,使朝鲜半岛结束了长达600余年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随后,苏定方又趁势从百济出发与辽东的唐军夹击高句丽。苏定方大破高句丽军,本想一鼓作气拿下高句丽,不过由于天气原因,及新罗援军迟迟没有到来,最终苏定方无奈班师回朝。但在苏定方死后,新罗又联合唐军灭了高句丽,朝鲜半岛于是只剩下了新罗国。后来新罗又分裂为三国,被称为朝鲜半岛的“后三国时代”,高丽就是其中之一。所以高句丽和高丽不是一个概念,大家不要搞混淆了。

苏定方人生的最后一战在吐蕃。当时吐蕃又蠢蠢欲动,72岁的苏定方又奉命披挂上阵,前往西北边陲防备吐蕃的作乱。最终苏定方在这里待了4年,最终死在了前线。

唐德宗时期,为了追思苏定方的功绩,将其画像挂于凌烟阁,算是对苏定方...

查看详情>>
2

人们为什么抹黑苏定方呢?他的功劳其实数不胜数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人们为什么抹黑苏定方呢?

说到唐朝的苏定方其实大家应该知道这个人其实挺厉害的,但是他一点也不出名,他的功绩真的是好多好多,有什么破东西突厥、伐高句丽、平定吐蕃都是苏定方的功劳,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更多,所以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就是不出名呢,而且经常性的被别人黑,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了!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十五岁时就随其父亲南征北战,保卫家乡,可谓英雄出少年。

隋朝末年,由于隋统治集团的分裂,各方农民军起义席卷全国,苏定方当时投奔了窦建德、刘黑闼的河北义军,在乱世中屡建战功。后义军在虎牢关一役被李世民击败,贞观初年苏定方为“降将”归顺李唐,随名将李靖北伐,开始了他传奇的戎马生涯。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显庆二年,苏定方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特别是在公元659年,苏定方以一千唐军大败吐蕃八万主力,并且导致吐蕃大将达延莽布支战死,史称“乌海之战。”后文献中也曾提到次战役,西藏寺庙中保留的吐蕃大将在打败薛仁贵后,写给松赞干布的书信中忆苦思甜的回忆道: 当年唐军将领苏定方在世时,以八千骑兵与吐蕃十万精锐交战,大战之后,吐蕃十万精锐仅仅只剩八千。这让苏定方的名将地位上升到了“战神”的高度。

如此功绩显著的历史名将,为何不得世人的褒颂呢。

其一:苏定方与朝廷内部众多大臣关系恶劣,又性情耿直不懂圆滑,戎马一生,却多招人嫉妒,因此朝内大臣故意针对他,隐瞒他的功劳,特别是“乌海之战”在后世汉文中就没有记载。

其二:唐初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名将很多,而且常常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胜利,比如李靖以三千骑兵灭东突;李绩率三千唐军击败薛延陀八万大军。正是因为这样战例太多,所以导致大家对苏定方的战绩有些“麻木”。

其三:苏定方是降将,又出身低微(当时还是士族门阀掌权),被门阀贵族所轻视,所以他的不少功绩都被埋没了。

其四:所谓功高震主,虽然苏定方在去世后,唐高宗说道:“朝廷对他的嘉奖不足以彰显他的功勋”,但苏定方毕竟是“外臣”,不是嫡系部队,唐朝的皇帝不能看他一人做大,对于群臣对他的压制也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苏定方很少被后人歌颂,甚至在一些演义的小说中故意抹黑他,但我们应正确面对历史,这位历史名将还是应得到我们后人对他的称赞与尊敬!

查看详情>>
3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他其实并没有杀死罗成,罗成是个虚构人物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唐演义中的一字齐肩王罗成,是隋唐时期的第七好汉,眉清目秀,齿白唇红,面如团粉身穿白袍,外罩鱼鳞铠甲,手持五钩神飞枪,是个响当当的英雄,最终被嫉贤妒能苏定方乱箭射死,无人不对罗成的死感到惋惜,也增加对苏定方的厌恶,真正的历史上,苏定方却是个勇冠三军的大将,为唐朝立下不世之功,而罗成却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苏定方的父亲是苏邕,其家族是冀州武邑响当当的名门大户,在隋朝末期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组织了民间兵勇数千人守卫郡县,抵抗外敌武装的入侵。当时苏定方虽然还是十多岁的少年,但是英勇无比,跟随父亲征讨强盗土匪时,经常带头攀登城围,冲锋陷阵。苏邕死后,郡守令苏定方继续带领乡勇民兵,保护百姓。

定方骁悍有气决,年十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邕卒,代领其众,破剧贼张金称、杨公卿,追北数十里,自是贼不舍境,乡党赖之——《新唐书》

张金称流窜入境,在郡南一带烧杀抢掠。苏定方知道后,带领人马围剿张金称,对阵时张金称根本没有把这个十多岁的少年放在眼里,以为苏定方是白白送死,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苏定方的刀下之鬼,仅仅几个回合,就被苏定方斩于马下,之后苏定方的名声大振,附近流寇只要听到苏定方的名字,都望风而逃。

之后,苏定方参加过窦建德、刘黑闼的起义军,刘黑闼死后,心灰意冷的苏定方回到家乡。直到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苏定方才应征参军,任职匡道府折冲校尉。

公元630年,苏定方跟随兵部尚书李靖出征突厥颉利可汗。李靖派苏定方率二百骑兵为前锋,快速先行,由于当时大雾弥漫,在多年守边的老兵的指引下,才没有迷路,待大雾散去之时,发现颉利可汗的牙帐已近在眼前。苏定方快速冲向敌营,颉利可汗狼狈逃走,被包围的部下纷纷投降。班师回朝后,苏定方因功加封为左武卫中郎将。

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去贼一里许,忽然雾歇,望见其牙帐,驰掩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余众俯伏,靖军既至,遂悉降之。军还,授左武候中郎将。——《旧唐书》

公元656年十二月,苏定方跟随左卫大将军程知节,出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大军行至鹰娑川(今新疆伊宁)时,突然遭遇二万突厥兵,苏海政出阵交锋时,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苏定方判断前方有敌增援,立即率领五百骑兵,杀溃来增援的突厥兵,又向前追击了二十里,杀敌无数,死马及遗弃的盔甲旗帜漫山遍野,不可胜计。

但是此次出征,由于副大总管王文度一直在中间捣乱,并假传圣旨,让部队结成方阵,将辎重粮草围在中心,四面列队,慢慢向前移动。结果将士终日穿沉重的铠甲,疲惫不堪,毫无斗志。

苏定方向程知节建议改变策略,不然待突厥进攻之时,肯定要吃败仗,并建议立即拘捕王文度,火速上报朝廷。但是其意见未被采纳。大军行至恒笃城时,一支突厥兵前来投降,王文度居然下令将其全部斩首,将财产占为己有。回军长安后,王文度的所作所为终于被揭发出来,被依法斩首。

公元657年...

查看详情>>
4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的那么惨?演义里他的形象跟史实不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中国文学有“雅”“俗”之分,以前的雅文学、书面文学都掌握在社会精英士大夫阶层中,传播内容及形式有局限性;文化知识一直是底层民众心中的高地,而俗文学、口传文学构成了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直至明朝活字印刷术才大大提升了文化的传播效率和广度,并且将“雅”和“俗”从传播内容及形式上进行糅合,形成了以历史演义小说、戏曲等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底层人们接受和传颂的形式。在传播的过程中,创作者为符合广大群众口味,吸引眼球,在正史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难免会对历史情节和人物做出调整和修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演义小说逐渐代替了正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至于“乱象”频出。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历史上是一位政绩卓著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成就非常高,但在演义小说中,被后人写成“清平之奸贼”,更是因为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被冠以自私自利的小人形象。《杨家将》中的潘美,历史上是一位战绩卓著、忠君爱国的名将,只因在一次撤退阻击战事件中,因一个籍籍无名的监军指挥错误而背负千古骂名,被写成了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奸诈小人。戏曲《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其实是一位德才兼备,为人清廉的好官,只因为严辞拒绝朋友买官的无理要求,而被怀恨在心写成戏剧中的抛妻弃子,贪图富贵的负心汉模样,流传于民间,再难改变公众的看法。

“黑”你没商量,哪管你是帝王还是将相。历史上这样的“被黑”事件已是屡见不鲜,但那种历史性的渐进式被“黑”,甚至整个家族都被黑的体无完肤的也只有大唐军魂苏定方了。这是历史进程中时代背景造成的,更是演义小说创作者推波助澜,民间盲目传颂的结果。

苏定方是从以下几点被“黑”的:在燕山作战时,用暗箭射杀罗艺;在紫金关外用卑鄙的手段诱杀罗成;为取得李唐王朝信任,且在投降后能加官进爵,便砍杀前来增援刘黑闼的梁王沈法兴。在演义小说中,苏与罗两家仇深似海,恩怨纠缠三代,苏家始终都是以大反派面世,苏定方最后被剖腹掏心而死。被黑的毫无依据。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的那么惨?

01

在《说唐》一书中,罗艺是被苏定方在交战中用暗箭射杀的。这本身就与正史不符,罗艺曾是隋将,后归降李唐受封燕王,和太子李建成结为党羽。于贞观初年(627年)占据幽州图谋反叛,太宗命令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帅兵讨伐,最后罗艺在兵败逃亡的路上被部将所杀。而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兵败身亡后,苏定方便归隐故乡冀州武邑,直到贞观初年(627年)被唐廷起用任匡道府折冲,所以从时间上和历史事件上来看,罗艺的死和苏定方没有任何关系。

罗成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其人物塑造源于猛将罗士信,《大唐秦王词话》罗成登场自报家门“姓罗名成,字士信”。再到后来历史文学创作者为了历史演义小说故事情节趣味性的需要,罗成和罗士信就同时存在了。正史上罗士信死于洺州之战,一个虚构人物——罗成之死和苏定方又有什么联系呢?

另外一个栽赃嫁祸,就是梁王沈法兴之死...

查看详情>>
5

韩国人为什么抹黑苏定方?原来苏定方对韩国做了这些事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苏定方,唐初名将,官拜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作为一代名将,他大器晚成。他青年从军,曾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短期任用。但在立下攻灭东突厥的奇功后,苏定方却意外地坐了20多年冷板凳,直到唐高宗年间才得到重用,此时他已经59岁了。

然而就在苏定方进入暮年之后,却立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奇功:消灭三国,擒三王,并将大唐的疆域拓展到了顶峰。

苏定方戎马一生,征战无数,但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战役莫过于灭百济之战。这场战役,是中国少有的跨海灭国之战,堪称古代版的诺曼底登陆。

百济,位于今天朝鲜半岛的西南部,是一个由东北扶余人建立的国家。自高句丽南进以来,尤其是长寿王十五年 ( 427) 高句丽定都于平壤之后,并与南方的新罗、百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争夺全方位展开,而这段时期被韩国人称为前三国时代。

自东晋到隋唐,高、百、新三国和战无常,均难以消灭对方。唐朝建立后,百济与高句丽、日本组成了联盟,三面夹击新罗国。

当时唐朝与高句丽关系进展,新罗是唐朝在朝鲜半岛唯一的立足点,不容有失。贞观二十二年 ( 648) 三月,百济攻破新罗西境腰车等十余城。对于百新战争,唐朝表示了极大关切,然而百济却悍然中断了朝贡,坚决与唐朝为敌。

永徽六年 ( 655) ,新罗国王金春秋再次向唐朝告急,当时高句丽、百济和靺鞨联合入侵新罗,已经攻陷了数十座堡垒,新罗国已经处于危急存亡的边缘。

唐朝见屡次警告无效,于是决定用武力解决百济问题。在唐朝人看来,攻灭百济,不仅可以解救新罗,还可以从南部包抄高句丽的后路,可以后面灭亡高句丽铺路。

公元660年,大唐13万雄师在14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的带领下,从莱州出发,渡过黄海,在百济西部登陆,新罗国立即派出5万大军进行接应。在熊津口,唐罗联军大败百济军的主力,斩首万余人。

随后苏定方长驱直入,攻破了百济国的都城,并俘获百济贵族58人,统统送往长安问罪。此战后,百济全境投降,收获户口76万,百济自此灭亡。

此战中,苏定方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艺术。要知道早在一年前,苏定方刚刚擒获了西突厥可汗贺鲁,立下盖世奇功。听闻百济有战事,年迈的苏定方又横跨万里,指挥了攻灭百济之战,并同样擒获了敌人的君王。无论是沙漠还是大海,都无法抵挡大唐军队的征服之路。

为了震慑百济遗民,彰显大唐雄师的盖世奇功,苏定方专门在熊津口立了一座碑——《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在碑铭中,首先严正斥责了百济对邻国的入侵,以及百济国王宠信妖妇,陷害忠良的恶行,正所谓:

“窃命岛洲,襟带九夷,悬隔万里,恃斯险厄,敢乱天常。东伐亲邻,近违明诏,北连逆竖,远应枭声。况外弃直臣,内信妖妇,刑罚所及,唯在忠良,宠任所加,必先谄幸,标梅结怨,杼轴衔悲”。

很显然,唐朝彰显自己征服百济的正义性。但是在韩国学者李昊荣看来: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和战均为大韩民族的内部事务,唐朝无权干涉。因此这段话不过是唐朝在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涂脂抹粉。

同时在碑文中,还称赞了苏定方的勇...

查看详情>>
6

唐朝名将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他被黑全归于这两本演义小说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01

大唐三百年,是开疆拓土的历史,是血脉喷张的传奇。

在唐初那些浩如烟海的史卷中,除却威名赫赫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仍有无数遗珠。

其中,苏定方应该是被黑得最惨的人之一。

说他惨,是因为他从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被黑成了奸臣小人,遗臭至今,却依然没有多少人记得他、认识他。

在很多认识他的人眼中,苏定方都是以一个反派的形象出现的。

这都应该归罪于《说唐演义》、《说唐后传》两部演义小说所赐。

在这些年的电视剧当中,苏定方也被画成了大白脸,一提到他,就会想起“那不是杀死罗成的那个坏人吗?”

但真实的历史上,冷面寒枪俏罗成是不存在的。

而苏定方,却是实打实的初唐名将,战功赫赫、扬我国威!

苏定方本名苏烈。

隋炀帝末年,他就跟着老爹苏邕一起,率领乡兵数千人,为州郡讨伐贼寇。

苏定方孔武有力,胆气超群,十五岁披挂上阵,每每都冲在最前头。

苏邕死了之后,他就代替老爹接管了乡兵,当时流寇四起,朝廷根本无力镇压。

那些流寇打着推翻暴君统治的旗号,干的却是劫掠乡里、荼毒百姓的事儿。

苏定方带着他的队伍,多次打败叛军,附近几十里的乡民都依赖他来保护。

那个时候,局面实在是太乱了。

苏定方意识到隋朝快完蛋了,朝廷靠不住了,单靠这些乡兵又能撑到几时?

于是,他就带着部下投奔了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

窦建德手底下有个大将叫高雅贤,他很看重苏定方,并收为了义子。

苏定方跟着高雅贤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621年,窦建德败亡,高雅贤也被杀害了。

唐王朝建立后,苏定方不愿意归顺,于是交出兵权,自己一个人归隐故乡去了。

02

苏定方本已解甲归田,过上了美滋滋的田园生活。

并不是他真的热爱隐居,而是因为当初起义,一心效力的窦建德、刘黑闼等部都是唐军的死对头,如今李渊坐了天下,哪里还容得下他?

(也正因为这段经历,苏定方被描述成了助纣为虐的反派。)

所以,在李渊一朝和唐太宗初年,苏定方一直不得重用。

直到突厥犯边的号角连声,他终于热血一吼,再度出山,慷慨从军。

贞观四年,38岁的苏定方得到了唐太宗的再度起用,跟随名将李靖前往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

苏定方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主动请作先锋,带着两百名骑兵趁夜在浓雾里秘密潜行,寻找可汗大帐。

也许是老天保佑,浓雾突然散去,苏定方一眼就看见了数百米之外的突厥营地,于是立刻纵马突袭,杀敌数百人。

尚在睡梦中的颉利可汗,莫名其妙就做了败军之将,连敌人到底有多少人都没搞清,只有撒腿就跑的份。

苏定方凭着两百将士,将突厥队伍死死控制住。

待李靖大军赶到之时,突厥亏不成军,被唐军斩首一万,被俘十几万。

战后,苏定方被升为了左武候中郎将,这个官并不算大。

此时的苏定方,只是唐初将领中非常不显眼的一个,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边儿都摸不着。

不过,苏定方很快就迎来了逆风翻盘的第二个机会。

永徽六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苏定方奉命讨伐。

此战他以少胜多,从此在初唐军事史上拥有了姓名。

从新罗回来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域,征...

查看详情>>
7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演义里的他并不是真实的他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

苏定方骁勇彪悍很有胆气,少时多次冲锋陷阵,连败张金称 、杨公卿等部叛军,使乡里得以保全。(早时团练乡村者之榜样也)

隋末农民起义中,苏定方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帐下。

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又随高雅贤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参与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

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于是归隐故乡,不为唐朝效力。

贞观初年,李世民久闻苏定方之名,派人请苏定方出山,任匡道府折冲。

贞观四年,随李靖在碛口袭击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百名持弓弩的士兵做先锋,乘雾行进,距离贼兵大约一里,浓雾消散,看见突厥可汗以象牙装饰的营帐,骑马杀死数十百人。

战后,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此后二十多年,他未得升迁,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苏定方在灭东突厥之战中纵兵掠夺而受到处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御史大夫 萧瑀 劾奏 李靖破頡利牙帐,御军无法,突厥珍物,虏掠俱尽,请付法司推科。”)

直到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苏定方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后回师 。战后,苏定方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同年,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即程咬金)征讨西突厥,苏定方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直捣敌人军营。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击溃军二十里,斩杀一千五百多人。右武卫将军王文度因为嫉妒苏定方的战功,矫诏夺取了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的兵权,苏定方数次献破敌良策都未被程知节听取,使得这次平叛功败垂成。到达怛笃城,当王文度杀降谋财时,唯有苏定方一无所取。(定方曰:“此乃自作贼耳,宁曰伐叛!”及分财,定方一不取。)

显庆元年(656年)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矫诏该当判处死刑,后除名为平民;程知节因逗遛不前且追击不力,在减免死刑后,被罢去官职 。

显庆二年(657年)起,苏定方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人生。

高宗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 ,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生擒敌猷阿史那贺鲁“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战后苏定方让西突厥诸部各归所居,在西域通道路、置邮驿,掩骸骨,问疾苦,画疆场,复生业,凡为阿史那贺鲁所掠者,悉括还之”,为唐朝的西北边疆稳定作出了杰出贡献。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一千唐军破吐蕃八万主力,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

同年冬,征战葱岭,大败思结阙俟斤都曼。苏定方因功迁为左武卫大将军。

显庆五年,大败百济,斩首万余,俘虏百济王扶余义慈以下大臣数百人,百济亡国。

同年,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苏定方在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大破高句丽军,屡战皆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退回国内。

龙朔三年663年,西北又开始不平,苏定方再度出征。

年逾古稀的苏定方在...

查看详情>>
8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全因这部《隋唐演义》扭曲了他的形象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初唐名将苏定方,可谓是被黑的挺惨。原名苏烈,字定方,但他历来“以字行”,就是通常使用他的字,以字知名,他在大众文学文艺中的光辉形象,就是为主角的成长制造曲折艰难、引起读者观众的公愤,从而增加对主角的同情和支持度,进一步衬托主角高大全:

在《说唐》和《隋唐演义》里,在窦建德旗下的时候,苏定方设计害死了正面英雄罗艺、罗成父子,尤其是这个少年英武的帅哥罗成,是英雄秦琼的表弟,是天下第一武状元,又是唐军第一勇将,人气高得不得了,结果中了苏定方的圈套,万箭穿身,死得那个惨啊。

就这一条,这大白脸奸人的脸谱苏定方就画定了,所以演义里就安排了苏定方最后死在罗家后人的手上。

但真实的苏定方,开始被唐高宗高度认可并给予好评列入功臣之列的名将。

一.

隋末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定方父苏邕(yōng),在本地组织了数千人的队伍,防护流寇侵扰本乡。定方从小就有大丈夫气,敢说敢做,骁勇异常,同辈均敬服。年十五时,就跟随父亲与流寇作战,常率先登城陷阵。父死后,定方继其志,率领众人追杀流寇。从此之后,流寇不敢再扰本地,地方的父老百姓都赞扬他为乡亲们作了大好事。

后来在群雄逐鹿的整合中,河北一带成为窦建德的根据地。窦建德一代英豪,以信义著称于世,当时亦称帝,国号“大夏”,是天下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即便是他的对手唐人所写的史书都对他的仁义大度赞赏有加,可惜他天命不济,败于李唐。而生在河北继承父志保土安民的苏定方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窦建德的麾下。

当时窦建德手下大将高雅贤非常喜欢这个勇猛善战的少年,把他收为养子。到窦建德兵败于李世民之后,他的部将刘黑闼继承了窦建德的势力继续割据一方与唐为敌。苏定方此时仍然跟随义父高雅贤,替刘黑闼攻城略地,立下不少战功。

在这一阶段的历史当中,苏定方仅以一员猛将的形象出现,跟随着父亲和养父奔驰疆场,并没有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当然也没有害死过帅哥英雄罗成。这倒不是史书没有记载这件事,而是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罗成这个人。就算是带点儿罗成文学原型影子的唐将罗士信也是被刘黑闼所杀,和苏定方也扯不上。

后来,刘黑闼、高雅贤在与唐的战争中先后败亡,苏定方此时已经小有名气,完全可以出仕新朝,但他却选择了返乡隐居,当其良民。

当他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史册上的时候已经八年之后的贞观四年(630年),此时他以勇将之姿出现在李靖奇袭突厥的前锋线上,而官职只是一个“匡道府折冲”这样一个基层军职,逐渐成为以长途奔袭著称的骑兵将军.“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大唐骑兵惊人的战斗力在史书上随处可见,(其中以玄甲军最为出名),最可贵的是,他一直坚守大唐军人的道德底线,自己从不滥杀无辜,战斗结束后,他率领士兵掩埋尸体、慰问疾苦、兴修水利、修整道路,让大唐的恩德广布四方。

这次对突厥的作战获胜后,苏定方被提升为左武卫中郎将。

这是他成为唐军将领后第一次在记载中出现的情景,奇怪的是,当他再次出现在史书中时居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