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0-07-29
1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毛主席也称赞他是位勇敢的年轻人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兰陵王产生比较深的印象,也是通过同名电视剧开始的。电视剧中的兰陵王可谓是既帅气又武功高强,简直就是少女杀手,同时又配合一定的虚构神话故事,演绎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兰陵王是北齐皇室的第三代子孙,第二代皇帝的四儿子,字长恭,在电视剧中也是被称作高长恭。地位虽然显赫,但是却有一点遗憾,就是历史中根本没有兰陵王母亲的记载,所以到现在这也一直是一个谜团。电视剧开头的一段占卜剧情,直接就引出了高长恭是当时主导历史之人,能征善战,被称为战神,在我看来,高长恭被称为战神,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是神秘。历史中有记载,兰陵王打仗的时候都是带着面具,从来不以自己的面目示人,这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根据史书的记载,是因为他的面貌非常的秀气,虽然身为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但是脸蛋却像个姑娘,这样的容貌在战场上自然是没有太高的杀伤力,没准还会影响士气,所以他在打仗的时候,都会带着面具,这样既能够遮住自己的容貌,还能够起到震慑敌军的作用。

第二点是战斗力高强。出生在皇室中,注定了这一生的不平凡,从始至终都在战斗,因为其能征善战,也被皇帝重用,作为军事领袖。其最著名的一仗当属金墉城一战,长恭带领500人马杀入敌阵,最终解金墉之围,此役过后,军中战士无一不对其是啧啧称赞。除了这次的战役,他几乎参加了和北周对抗的各个大的战役,并获得胜利,成功保卫了北齐不被北周吞并。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称赞兰陵王是一个很会打仗的年轻人,非常的勇敢。

第三点就是相貌好,简而言之就是长得帅。一个人,非常的神秘,同时又武功高强,能真善战,再加上非常的帅气,这样的特点可以说都集中在兰陵王身上了,这就让他拥有了被人们称赞的各项条件,以此看来,被称为战神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在中国的古代,尤其是处在宫廷当中,本身就充满了相互的猜忌与不信任。作为一名武将,经过这诸多的战役,成功的在军队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尽管兰陵王本身是非常的存守古代的君臣礼节,但还是遭到了皇帝的迫害。先是当时高纬的母亲担心兰陵王功高盖主,动摇皇帝的根基,于是以赏赐妃子的名义,派一女子刺杀他,但是该女子进门之后,虽然下过几次手,但是未能成功,长时间的共处之后,还被兰陵王的正气所感化,这也可见兰陵王自身的魅力。

而后,皇帝竟然直接派遣使者,带给兰陵王一壶毒酒。北齐国的皇室素来以心狠手辣,喜好杀人著称,几代人下来都是给人这样的印象,到了高纬这里,虽然此人比较的懦弱,但是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的稳固,不受到兰陵王的侵蚀,这样的操作也真的是把皇室中权利的争斗体现的淋漓尽致啊。兰陵王见到毒酒之后,心里应该是真的凉透了。

想想自己一生为了国家是鞠躬尽瘁,每场战斗都是身先士卒,现在却换来这个结果,一时也是心灰意冷,便喝下了毒酒。一代战神,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美男子之一的兰陵王就这样的死去了。要知道他当时才三十三岁,正当风...

查看详情>>
2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身上体现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个道理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父亲高澄又在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时突遭刺杀死去,其叔父高洋(北齐显祖文宣帝)接过大权,建立了北齐,身世尴尬,父亲早亡,或许便是由于这个原因,兰陵王高长恭形成了与一众北齐宗室格外不同的低调内敛的性格与做风,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兰陵王在之后的战争中脱颖而出,逐渐受到重用。

在文宣王称帝之后,对高长恭很不待见,两次差点杀死这个他,虽然其在生母和奶奶的阻止下得以生存下来,但也被文宣王"赐名"高长恭。意思是,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对文宣王的儿子高殷恭恭敬敬。九岁时,高长恭便偷偷摸进将跟西魏作战的军队里,想要建功立业。点燃金庸城里将士的热血并使得城内守兵跟城外的援兵里应外合成功击退了敌军。

三十岁时,在敌军周军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防御工事中,高长恭跟恩师段韶联手用计大败周军,收回了定阳、姚襄两座城池。 若高长恭能够遇上一位贤明的君主,可惜,坐在皇帝宝座上的那个人是可以昏庸到让一个把打仗当儿戏的女子指挥战斗的高纬。重情重义,并把义排在情的前面高长恭生就不知道自己母亲是谁,幼年时,父亲又被从梁国抓来的俘虏杀死。

因此高长恭特别看中情。而生活在战乱时期的高长恭自小便希望可以保家卫国,愿意为了国家大义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得知哥哥高孝瑜被杀时,不惜举兵进攻邺城。而在得到了周军和突厥攻打洛阳的消息之后,不得已放弃杀掉武成王高湛的想法,转而与其并肩作战对付气势汹汹的敌军。但是高长恭的手下却对高长恭说这样做更加受到猜忌,这不是避祸的办法,而会招祸的。后来北齐后主并没有消除对高长恭的猜忌,最终北齐后主派人给高长恭送去了毒酒。

高长恭多次参加北齐和北周之间的战争,而北齐后主高纬又诛杀了高长恭、斛律光,可就算是出身如此低微,史书也有记载。例如在河清三年(564年)的第二次邙山之战中,高长恭立下大功,而兰陵王也是明白,自己的一句无意之言,给自己带来了天大的祸患。公元573年五月,兰陵王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北齐后主高纬给他送来了一瓶毒药,最后他就这样的离世了。

查看详情>>
3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你有了解过吗?最后他还是难逃生死劫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

一面是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多情王爷,一面是力破万军、纵横沙场的无双战将。兰陵王高长恭一个原本淹没在浩如烟海史籍中的人物,近年来随着影视作品的播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那么真实中的兰陵王是否真如影视中的那么高贵、英俊、勇敢、多情吗?

天潢贵胄 系出名门

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一名孝瓘,字长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是东魏权臣高欢【后被追封为北齐神武帝】的孙子,高澄的第三子,因为母亲出身低微,所以被同年出生的河间王高孝琬【生母是高澄的正妻、东魏皇帝的胞妹元仲华】排挤成第四子。

扶植、掌握着东魏政权的祖父高欢死后,父亲高澄执掌大权,但却在即将夺取东魏皇权时,意外的被手下厨子刺杀而死。最终第二年【550年】,高长恭的二叔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追封高澄为北齐文襄帝。虽然北齐的皇位没能在高长恭的兄弟们中传承,但天潢贵胄身份,无愧于一个王的封号。

丰神俊朗 智勇双全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高澄“美姿容”的基因,成年后高长恭形貌俊朗,神采飞扬,甚至连女人见了都会感到羞愧。因为长相过于俊美,在战场上不足与震慑敌军,所以高长恭每次上阵都会带着面具,但在这俊美的面容、狰狞的面具之下,确是一颗智慧、勇敢的心。

不论面对长弓力刃、善于骑射的突厥骑兵,还是屡兴战端、骚扰挑衅的北周将士,智勇双全的高长恭都能将他们全力击退,最终在560年被正式封为兰陵郡王。四年后不甘心失败的北周调遣十万大军围攻北齐的洛阳,洛阳城水泄不通。千钧一发之际,高长恭率领500名骑兵冲入北周的军队,一路冲杀,到达了被围困的金墉城下,兰陵王脱下面具,城中北齐军也杀出城外,最终大获全胜。因为这场战争,诞生了一部乐曲——《兰陵王入阵曲》!

此后,兰陵王高长恭又率领北齐军多次打败突厥、北周的进犯,先后被封为太保、大司马、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此外兰陵王高长恭治军有方,事必躬亲,与将士同甘共苦,即使得到几枚瓜果也分与士兵,深得的将士们的爱戴。但也因此为他的死亡埋下了祸根。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你有了解过吗?

洛阳之战后,北齐皇帝高纬,也就是高长恭的堂弟,曾问他:“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兰陵王回答说:“国事就是我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就开始猜忌他。

高长恭为躲避嫌疑,大肆收受贿赂,丑化自身形象。属下劝说他托病辞职,但对外战事不断,欲退不能。为此高长恭生病时,不再进行治疗,但还是没能逃过生死劫。

573年皇帝高纬派遣御医徐之范赐予毒酒,悲愤的高长恭对妻子郑氏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今要赐我毒酒?”妻子劝说他当面去跟皇帝解释,但高长恭早已明白皇帝是不会见他的,于是饮酒而亡。死前还不忘将所有欠他钱的借据全部烧掉,据说有千里黄金之多。

皇室斗争 自毁长城

兰陵王悲剧的结局根源在于北齐皇位的不正常传承统系以及高氏皇帝的癫狂变态,兰陵...

查看详情>>
4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死于非命的背景让人气愤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作为有巨大功劳的宗室,死于后主高纬的猜忌之心。北齐统治阶级内部围绕皇权产生的斗争异常激烈,则是兰陵王死于非命的背景。

兰陵王之父文襄帝高澄死于非命

南北朝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由于六镇起义,被分裂为东西两魏,其中东魏是由出身怀朔镇的权臣高欢把持朝政,皇帝元善见只是他的傀儡。高欢为了统一北方,和西魏进行了数次战争,在玉璧之战中,高欢穷尽办法屡克其城不下,一时忧愤成疾,不久后去世,他和娄昭君所生的嫡长子高澄继承了他的权势地位。

高澄聪明过人,十五岁就开始接触朝政,具备非常丰富成熟的政治经验。高欢去世后,高澄整顿吏治、平侯景叛乱、拓地两淮、收复河南,可以说把权势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因此,他在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之后,决定取代东魏建立高氏政权。

然而高澄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行事说话任性。他俘虏了南朝一个将领之子兰京,将他充作奉膳之奴,兰京屡次想以重金把自己赎回南朝,都被高澄拒绝,他因此怀恨在心。就在高澄和亲信密谋商量如何取代东魏自立为帝时,当时高澄为了保密调走了大部分侍卫,兰京趁机和几个对高澄不满的人一起刺杀了他。高澄辛辛苦苦攒下的胜利果实就被弟弟高洋给摘取了。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追封哥哥高澄为文襄帝,此时高长恭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

兰陵王在北齐和北周的军事对峙中异军突起

高长恭长大后,可能生母出身不高,他的早年履历并不突出,直到二十岁时被废帝高殷(高洋嫡长子)封为兰陵王。兰陵王长相俊美,外貌看上去非常温柔,但他内心却有大志和胆气。他的两个叔叔孝昭帝高演和武成帝高湛相继即位后,都对侄子兰陵王给与了重用。武成帝高湛在位的北齐河清二年,北周和突厥联手攻打北齐,兰陵王参与了击退突厥的战斗,表现得英勇突出。

河清三年,北周和北齐又发动了一场大战邙山之战。北周军队围攻了洛阳,兰陵王和北齐大将段韶、斛律光等一起奉命去解围。这次战斗中,兰陵王仅带着五百骑兵突破北周的包围圈,冲到了洛阳金墉城下。当时他带着头盔,城里的北齐军队不知敌我,直到他取下头盔之后,才确定了他的身份,于是兰陵王率军成功为金墉城解围,他也因此战而扬名北齐,士兵们为了赞美他作战的勇敢,而作歌《兰陵王入阵曲》。

一代贤王死于北齐皇室的猜忌斗争

北齐王朝虽然国祚不长,仅仅存在二十八年,却经历了六个皇帝,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程度。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功劳越来越大的兰陵王也不得不试图想办法保全自己。他当官时故意贪赃受贿,让自己的名声受到玷污。但是皇帝的猜忌是防不胜防的。

邙山大捷后,由于兰陵王立下了了不起的功劳,他的堂弟、北齐后主高纬设宴庆祝他的功劳,席间,高纬很关心地问道:“就这样冲进了敌人阵地间,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意外可怎么办?”面对皇帝的关怀,高长恭非常感动,回答道:“国事就是家事,在战场上不会想到这个。”谁知他这么回答,高纬的猜忌之心马上上来了,又因为士兵们唱《兰陵王入阵曲》赞美高长恭...

查看详情>>
5

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他当将军的时候是位什么样的人呢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
北齐

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

兰陵王的真名叫高长恭,是北齐的子民,他的出生地在河北,大家都知道游戏里面的兰陵王一直戴着面具,这是因为很多人都说他是非常的漂亮,当时他被称为四大美男之一。

在高长恭任将军的时候,总是要出兵打仗,为了不影响战士,他便自己选择戴上了面具,而且他的为人处事非常的好,在军中,虽然自己贵为将军,但不管大小事情,或者琐碎的那些杂事,他都会自己处理。他在军队中非常的受欢迎,平时生活中,不管是什么好吃的,他都会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于是士兵们都很爱戴他,在战场上都很听她的话,愿意为他出生入死,他这个将军不仅在军营中是这样,就是在平民百姓中,也受到很大的欢迎。

兰陵王是他受封的一个称号,公元五六零年的时候,他被封为兰陵王,当时他的国家遭到其他的人的攻打,作为将军,他奉命出征,公元五六四年的时候,北周前来攻打,当时他和一位大将军一起镇守洛阳,但是因为这位将军胆小怕事,觉得北周的兵力非常的强大,自己与他们打不过,并不敢出兵。

兰陵王没有办法,因为他只是一个右将军,不能决定所有的事情,于是他只好带着五百骑兵冲出包围圈,去寻找救兵,最后成功的搬来军队,合力消灭北周的军队,此事过后,人们对他的勇敢都非常的称赞,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虽然他功成名就,但是他的结局是非常的惨淡,后来的他官职比较大,但是他依然只做自己份内的事情,他认真的为国家办事,可是当时的皇帝猜忌他,觉得他功高盖主。兰陵王的一生都在奉献自己,他对国家十分的忠心,为了国家的疆土,他宁可丢弃自己的性命。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忠诚的将士,可却遭到小人的猜忌,最后被皇帝赐死,死的时候才33岁。

想想看,他的一生也是十分的悲惨了,与之后宋朝的将军岳飞非常的相似,他们都是一个个的大英雄,但是却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被小人掌权。

兰陵王死后,他的坟墓就在老家河北,修建的非常的高大,到最后候皇帝也后悔了,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但一切已无法挽回,皇帝选择厚葬兰陵王,从此之后,一代英雄兰陵王就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查看详情>>
6

品行优越的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他最后还是难逃帝王的猜忌之心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
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号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同时也有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四大美男中,又以兰陵王高长恭文武双全,既长得美若天人,又是北齐战神,一首“兰陵王入阵曲”荡气回肠,杀得北周军队丢盔卸甲。然而,这位文武双全的美男大帅哥又是一位悲情将军,他屡立战功,国之栋梁,却被喜欢猜忌的北齐皇帝赐毒酒而死,演绎上一场“生在帝王之家,幸,又大不幸”的历史悲剧。

北齐战神,因为美貌不得不戴面具立威

兰陵王全称是兰陵郡王,是北齐高长恭的官职名称。高长恭是皇族,他是南北朝时北齐国开国皇帝高欢的孙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儿子。不过,高长恭并非正妃所生,他的母亲姓氏不详,可能身份低贱史书上未留姓氏,也可能是胡人女子本来就没有姓氏。高长恭长相阴柔白皙,貌若女人。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异族进入中原,高长恭很可能是汉人与胡人的混血,故长得美貌异常。

高长恭并非男人中的“花瓶儿”,他有着男人的血性,渴望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上天既赋予了高长恭美貌,又赋予他非凡的军事才能。传说为了上阵杀敌立威,高长恭戴上凶恶的面具杀敌,在“邙山大战”中大胜北周军队,为了庆祝“邙山大捷”,北齐的军人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历史上有两位戴面具的成名将军,一名是兰陵王,一名是宋朝的狄青。兰陵王是因为长得美貌不足以震慑敌人,狄青是因为脸上有配军印记而戴上面具。兰陵王的美貌还是北齐人的骄傲,当他胜利后摘下面具的那一刻,万人欢呼。

只不过,史书上并未记载高长恭戴面具一事,他戴的可能是遮挡面目的战盔,其他将领也有。只不过高长恭因为美貌出名,后人将战盔演绎成了面具。

品性敦厚,深受北齐军民爱戴

兰陵王的品德也很优良,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史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什么意思呢,他与将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既便得到了一个瓜,几枚水果,也要与将士分享,而不独吞。大家一起吃,哪怕每人吃一口。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出身皇族、身份高贵的人,又是大将军,却与普通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军人们谁不愿以死效命呢。想当年大将军吴起就是这样的人,肯为普通士兵吸脓血,所以才成为百战百胜的将军。

兰陵王还是一位胸怀宽广大度的人,有一次他带着护卫进宫办事,结果护卫被皇宫大内吸引,不知去哪去参观去了。要知道,随意在皇宫走动是犯死罪的。但高长恭却毫不为意,没有惩罚他的部下。史书记载“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这样一位宽厚仁慈的大将军,谁不愿跟着他效命呢?所以,高长恭尽收民心,深受北齐军民爱戴。

品行优越的北齐兰陵王怎么死的?

但正因为高长恭是个完美的“圣人”级人物,长得好、品德好、武功好,出身皇族,深孚众望,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几乎象一块无暇的美玉,所以遭到了皇帝高纬的猜忌。水至清则无鱼,你太好了,名望超过皇帝,本身就是“罪”。如果哪一天你有了反意,振臂一呼,皇帝该如何应付?

兰陵...

查看详情>>
7

你清楚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很有可能有家族性的精神病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

你清楚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1992年,一批戴着面具的日本舞者,出现在河北省磁县的一座古墓之前,一板一眼地随着音乐起舞,用他们的乐舞向墓地主人致敬。而他们的舞姿却依稀可见中国古典风格。

这位墓主人,便是兰陵王高长恭。

来到他墓前的,是由京都大学教授笠置侃一为首的京都奈良雅乐团的成员,他们表演的《兰陵王入阵乐》,是在唐代由林邑僧人佛哲自长安带到奈良的,并加入了沙陀调和日本的壹越调而有所改进,至今仍是日本若干地方举行大型祭祀时的重要表演。

墓前的石碑早已风化斑驳,谁是兰陵王?在漫长的岁月之后,依然在这个世界流传着如此深重的影响?

真实历史中的兰陵王高长恭,虽然生命不长久,但其生平拿到今天来,也会令人扼腕不已。所谓英雄豪杰,风流倜傥,在这名英年早逝的“大将军王”身上,仿佛有形质的存在。虽已历千年,仍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兰陵王”这三个字,对于读者似乎有着永恒的魅力。当还不了解兰陵王高长恭的种种,仅仅这一个名字,便让我们遐想联翩。其千古流传的美男子加不败名将形象,至今犹常现若干春闺梦里。

高长恭,本名高肃,又名孝瓘,生于公元541年,于公元573年被迫自尽,是南北朝北齐王室,以武勇和美貌冠绝一时,却以其悲怆的结局遗恨千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兰陵王可说是集诸神宠爱于一身的。他的出身十分高贵,是南北朝时北齐实际的开国君主高欢之孙,他的父亲高澄已经做好了接受禅让,登基为帝的准备,只是在仪式的前夕遭到暗杀。

北齐的前三位皇帝,即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和武成帝高湛都是他的叔叔,而后主高纬则是他的堂兄弟。他的妻子郑氏应出自五姓七家的“荥阳郑氏”,门第显赫,温婉贤惠。

北齐皇族有鲜卑混血,在中国历代君主中,以出美男子著称。

以高长恭的叔叔高湛为例,他在八岁时便因政治联姻被约定迎娶茹茹公主(郁久闾叱地连),去迎亲的时候不卑不亢,《北齐书》记载他“仪表瑰杰,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

高长恭的父亲高澄也是一名大帅哥,《北齐书》记载“神情俊爽美姿容,善言笑,谈谑之际,从容弘雅”。

作为高澄的第四子,高长恭继承了北齐皇族的俊秀的遗传,而且比之父辈尤有过之。《北齐书》称其“音容兼美”,《隋唐嘉话》中说他“白类美妇人”。

他的俊美甚至影响到了作战——高长恭因面貌秀美,对阵时缺乏威严,于是每次出战便将一个凶恶狰狞的面具戴在脸上,敌人望风披靡。

这件事有些史家以为附会。但笔者查过当时资料后发现,唐代时便有高长恭戴面具作战的记载。《旧唐书·音乐志》云:

“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代面,便是面具。当时其他文献也有类似记载,产生的时间距高长恭的时代并不远。因此,基本可以断定高长恭确有此爱好。

不过,因为秀美而不得不戴面具上阵,兰陵王可谓空前。

除了美男子的风姿,从高长恭的生平来看,他的仕途也颇为顺畅。...

查看详情>>
8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最后被人陷害喝毒酒身亡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
北齐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兰陵王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王爵,原名叫高长恭,北周宗室,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除此之外,兰陵王还是当时著名的将领。

在各类电视剧、小说、游戏之中,高长恭的形象都是有面具覆面的。之所以会这样,据说是因为高长恭长的十分漂亮,“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不足以震慑敌人。所以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威严一点,高长恭就带上了一个狰狞的面具。

个人认为高长恭之所以有面具这样一个形象,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史书记载,高长恭后来曾脸上长痈。所谓“痈”,就是一种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脸上生了这病,自然无法见人,所以外出应该就会带上面具之内。

高长恭在当时被誉为战神,曾多次带领朝廷官兵击退敌军。所以不管是在军方,还是在民间,高长恭都拥有很高的声望。那么这里问题就来了,一个手握重兵,且受到百姓爱戴的大将,皇帝会不忌惮。

高长恭本人十分的忠心,不愿意反叛君主,当然自己也不愿意死。所以后来在对陈朝用兵,派他为大将的时候,他曾经就感叹过,为什么这时候脸上的病不复发呢?

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创造的英雄手游王者荣耀,非常火热,受到许多玩家的喜爱。兰陵王也是其中一位英雄,定位是刺客。作为刺客,兰陵王在对战之中,往往十分猥琐,奸诈的四处游走,收拿人头。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却耿直忠诚的如一杆标杆。

高长恭经常为国家建功,自然受到很多奖励。武成帝时期,就曾经送给高长恭二十多位美人。个个长的是如花似玉,气质出众。若是其他人,也许就心满意足,欢欢喜喜的收了。但是高长恭却只象征性的收了一位美女,表示接受帝王美意,其他的全部都退了回去。

高长恭曾经被人举报收受贿赂,贪污腐败,这事儿的确是有。但高长恭却并不是贪财,若是如此,收了皇帝的奖赏便是。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他在军方和民间的威望太高,害怕引起帝王的不快,所以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贪婪之人。

武平四年,后主高纬以毒酒赐死高长恭。高长恭临死之前感叹,自己如此忠心,朝廷为何还要杀了他。他的王妃让他去宫中解释,高长恭却叹了口气,将毒酒一饮而尽。

查看详情>>
9

你知道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吗?他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
北齐

你知道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吗?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爷。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

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相貌,还有他的武艺,在一点上,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因为长得太过柔美,不足以震慑敌人,因而每次出站都要戴上一副狰狞的面具。不过,至于兰陵王到底戴不戴面具,专家学者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就是说他并不戴面具,因为《北齐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而这里的胄值得是头盔,而当时的头盔是可以遮住脸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是因为受《兰陵王入阵曲》舞者脸上所佩戴面具的影响。

而提到《兰陵王入阵曲》,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邙山大捷,公元564年十二月,北周军起兵二十万,大举攻北齐。

这次的战役焦点在洛阳——北周军以全军围攻洛阳将近两个月而不克。北齐以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帅领兵救洛阳。总兵力大约八万。齐军从晋阳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两军在洛阳的邙山遭遇并就此开始战斗。当时齐军抢占了山坡的高处,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兰陵王领中军。

战役开始,周军以步军为前锋,向前猛攻,齐军步步收缩,向山上退去。等周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势头开始衰退的时候,齐军阵后的精锐从两翼开始了猛烈的反攻,周军顿时支持不住,溃败下来。

这时,兰陵王独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穿透重重敌军,直抵洛阳城下。洛阳城中守军不知来者为谁,不敢开城,兰陵王脱下头盔(即兜鍪),仰面示之。城中认出是兰陵王,欢呼声震天,遂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周军。

在内外夹击下,周军十几万大军全部崩溃,不可收拾。洛阳邙山之战,以北齐的大胜而告终。兰陵王一战成名,威名远扬。《北齐书》记载:“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之曲》。”

世传《兰陵王入阵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

而他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之”。同时,史...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