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西夏国的建立者

发布时间:2020-07-29
1

西夏国的建立者是怎样一统了党项羌各族落的呢?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李继迁出生在公元963年(也就是乾德元年),李继迁的高祖李思忠在弹压黄巢暴动战争中阵亡了,唐僖宗李儇赐宥州刺史一职(处于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古城),曾祖李仁颜曾任唐朝时期银州地区的地方执政长官(防御使),祖父是李彝景,父亲是李光呼先后在后晋王朝、后周政权时期,承袭先辈银州防御使的世袭职位。少年时期的李继迁做事就沉稳大气,聪慧过人。

史书记载:李继迁“擅骑射”、"勇悍有智谋"。《长编》

传说:有一天李继迁带着几十个小弟骑马上山狩猎时,猛然窜出一只老虎站在众人前面,李继迁不惊不乱、从容淡定地命令众人后退之身后的树林之中,而他自己却是窜到一棵树上张弓射箭射杀了这只老虎这只山大王被李继迁一箭射中之后不久就死了,李继迁也因而在党项羌族的驻地里成为一个妇幼皆知的枭雄人物。

李继迁是出生在银州的党项贵族,李继捧的族弟,他是西夏国的开创者,被封为夏国主。

公元974年,李光睿任命李继迁为管理吐蕃事务的大臣。而此时,党项族大首领李继捧献土入朝,党项世家大族诸多不服,其中尤以李继迁最为强烈。在宋朝政权安排官吏前去夏州之地催促李氏家族动身赴京朝贡时。

李继迁则对李继捧臣服北宋王朝产生极力不满,李继迁和弟弟李继冲一起商量后,坚决不同意举族迁移,对北宋这样的安排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与弟弟李继冲、汉族谋士张浦商议,表示拓跋氏占据西夏五州三百余年,不能抛弃祖宗基业。

张浦指出如果入朝则再难重返,但现在起事也难成功,唯有暂时先逃到漠北,再慢慢联系党项各部族首领,意图复兴基业。

李继迁言:吾祖宗食兹土逾三百年,父兄子弟列居州郡,雄视一方。今诏宗族尽入京师,死生束缚之,李氏将不血食矣,奈何?

李继冲说道:虎不可离于山,鱼不可脱于渊。请乘夏州不备,杀诏使,据绥、银,可以得志。

而李继迁的谋士张浦却说道:不然。夏州难起家庭,蕃部观望,克文兼知州事;尹宪以重兵屯境上,卒闻事起,朝发夕至;银州羌素不习战,何以御之?

吾闻小屈则大伸,不若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未为晚也。《西夏书事》

众人历经一番激烈的讨论与分析后,李继迁采用了谋士张浦的这一个计划。但是,恰巧此时,北宋的钦差大臣一行人等已经抵达了银州地域。因而,李继迁就撒谎言道说其乳母意外身亡,需要将其安葬于银州城外。

于是就这样李继迁将辎重兵器藏匿于送殡的队伍之中,和其李氏家族几十人,一路逃到了地斤泽地区。后期臣服辽国,辽国皇帝为了制衡北宋,接受李继迁的归顺,并封他为节度使。

李继捧以夏州归宋,其族弟继迁"与其党数十人奔入地斤泽,泽距夏州东北三百里"。《宋史·夏国传上》地斤泽: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

后来李继迁看到党项各部族之间互不附属,各自割据一方,经过一番深图远虑,决议统一党项羌各部,成为了党项族的大首领,先后实施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联盟大辽对抗北宋王朝。

并且按照北宋王朝的体制,设置文武官吏,并积极采纳西夏州境...

查看详情>>
2

西夏国的建立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一步步建立起西夏的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公元982年(北宋太平兴国7年),西北党项部落首领李继迁对外诈称乳母亡故,借着外出下葬的机会率领麾下部族突然叛逃,自此之后北宋王朝在西北一线便多了一个心腹大患。李继迁此人也开始了他不屈不挠的反宋创业之路!

一、李继迁频频出击,北宋朝廷却安于现状

李继迁的叛逃在北宋朝廷的眼中或许仅仅只是边境少数民族首领众多叛逃者之一,但是这个李继迁却和其他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从举旗反宋开始便立下决心,一定要在西北这片土地上为党项族人打下一片大大的生存空间。

接下来从公元983年开始,李继迁开始频频出击。在葭芦川,李继迁所部被使田钦祚与袁继忠率领的宋军击败;万井口,李继迁所部再次被宋军击败;在宥州,李继迁又一次被李询所率领的宋军击败;浊轮川,李继迁再一次失败……

一连串的失败让李继迁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就连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被宋朝的军队所俘获。但是,这一切却并没有消磨掉李继迁心中的壮志,他一次又一次从失败中重新站了起来,渐渐的竟是成为了党项一族反抗宋朝的旗帜性人物。而他麾下的党项族人人数越来越多,部族的规模却是越打越大!

在另一方面,北宋此刻却并没有意识到正在西北逐渐酝酿的危险。宋太宗赵光义自高粱河兵败之后,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应付北方强大的辽国上。他对于西北方面能够屡次挫败李继迁的侵袭非常满意,保持现状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李继迁依辽附宋羽翼渐丰,灵州城下北宋遭遇重挫

一是夹缝之中求生存。李继迁采取了极为灵活的外交策略:一方面向辽国示好,表示自己愿意从西北方向牵制宋朝的力量,同时迎娶辽国公主并向辽国朝贡。另一方面,李继迁又遣使前往宋朝,表达自己的归附之意,并表示愿意接受宋朝的册封。正是这样左右逢源的策略,使得李继迁在宋辽两个大国的夹缝之间获得了自己的发展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继迁的党项部族得到了不断的壮大。

二是蚕食银、夏二州。在宋辽两国之间,李继迁非常敏锐的判断出:宋朝虽然看似强大,但是在浮华背后却存在着虚弱的本质。所以他实际上还是把矛头对准了宋朝。他采取的是“温水煮蛙”的策略,派遣部队不断向宋朝边境发动侵袭蚕食宋朝领土,先后夺取了银州和夏州,借此逐渐在西北站稳脚跟。而每当李继迁获取一定实际利益之后,他又会立刻向宋朝求和,及时抽身而退避免遭到宋朝的报复。

三是夺取灵州,其势已成。当李继迁的对宋蚕食策略取得一系列成果之后,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西北重镇灵州。在此期间,李继迁先后两次出兵围困灵州,其目的在于调动宋军有生力量来援,从而伺机予以宋军重创。而宋朝方面则因为灵州距离宋朝后方较远,各种补给保障困难,而对灵州产生了“守”和“弃”两种意见的争执。正是在这种争执当中,李继迁步步紧逼,最终导致灵州局势难以挽回而落入党项人之手。

三、多种原因导致宋朝对李继迁步步退让

李继迁在西北逐渐尾大不掉,固然有其自身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主观原因,但是北宋朝廷对于其采取步步退让的绥靖政...

查看详情>>
3

关于西夏国的建立者李继迁,我们可以学习他出众的政治智慧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关于西夏国的建立者李继迁

在两宋时汉族政权的相对疲弱导致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都取得不错的发展并相继建立起强大的王朝与两宋政权处于对立状态。与此同时中国西北方的党项民族也在北宋时建立起了自己的西夏王朝,并在多个政权的攻击之下存续了很久,成为两宋历史上的重要角色。虽然西夏建国的皇帝为李元昊,但真正为西夏王朝完成奠基工作的却是他的前任李继迁。

在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保持党项人在夏州地区的统治,当时的夏州节度使都主动向北宋政权示好,并且在几次北宋进攻北汉的战争中都主动出兵支援。但是北宋政府依然担心党项人会对中原政权产生影响,因此借着党项族内乱的机会剥夺了李氏对于夏州的统治权。

但是李继迁却不甘心将党项人多年建立的基业拱手送人,于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斗争之后,终于在契丹人的帮助下夺回了夏州的统治权。这样的成绩在当时已经满足不了李继迁的雄心了,之后他又夺下了军事重镇灵州,并将都城迁移至此,为之后西夏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党项人对于北宋的示好以及李继捧的失势

在五代时期,党项人一直占据着夏州并在这里稳定地发展着,为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政治纠纷之中,党项人对于中原政权一直抱着臣服的态度,但是并不会刻意讨好,更不会为了中原王朝的利益出兵来影响自己的实力。

但是这样的情况到了北宋时出现了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在赵匡胤称帝的时候,中国的局势基本已经十分明朗了,当时其他的割据政权明显都不能与北宋相抗衡,北宋统一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了,党项一族的首领夏州节度使李彝殷担心自己的夏州也要遭受攻击,于是很早就向宋太祖称臣,并且为了避太祖父亲的名讳,主动改名为李彝兴,得到了太祖的嘉奖,他在夏州的统治也得到了稳定。

为了讨好北宋政府,李彝兴还曾主动出兵帮助北宋防御北汉的进攻,这样的事情在五代时期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李彝兴还会向北宋进贡马匹和牦牛,鉴于他的表现,宋太祖也赐予了他玉带,来笼络其感情。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记载:

"宋初,加太尉。北汉刘钧结代北诸部来寇麟州,彝兴遣部将李彝玉会诸镇兵御之,钧众遂引去。建隆初,献马三百匹,太祖大喜,亲视攻玉为带,且召使问曰:'汝帅腹围几何?'使言:'彝兴腰复甚大。'太祖曰:'汝帅真福人也。'遂遣使以带赐之。"

在李彝兴去世之后,其子李光睿接替了他的位置,他延续了其父亲对于北宋政府的态度,在宋太宗进行北伐的时候,他也积极出兵响应,并且也改名李克睿来避太宗的名讳。在李克睿去世之后,其子李继筠继位,也在北宋讨伐北汉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时的党项人与北宋政府的关系还一直很融洽。

但是在李继筠去世之后,其并没有子嗣,于是其弟李继捧成为了继任的夏州节度使。此时的夏州刚好因为继承问题发生了内讧,银州刺史李克远等人发动了叛乱,想要夺权,最终被李继捧平定,并将其处死。不过这个时候李继捧的从父李克文却上疏朝廷,认为应该让李继捧入朝以免发生...

查看详情>>
4

西夏国的建立者是谁?他奠定了一个王朝的胚胎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西夏国的建立者是谁?

当宋太宗下旨让党项贵族迁都汴梁享受荣华富贵之时,时任党项族的首领李继捧贪慕荣华富贵,率领党项贵族迁往汴梁,这个时候是李继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因为他明白如果迁往汴梁,虽然可以享受汴梁的荣华富贵,但党项先祖拓跋思恭所留下来的土地将被宋朝收回,这个从秦朝就开始的游牧部落将再一次回到无家可归、无田可守的时代,所以他没有跟随其他党项贵族去汴梁,而是选择逃亡地斤泽。如果当时的李继迁选择跟随其他贵族一起去汴梁享受荣华,那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西夏了。

获得政治上的胜利

李继迁所带领的党项军队,一直在宋朝与辽国之间生存,一度成为双方都想要拉拢的势力,利用这种政治平衡,他获得了宋朝的赐姓和辽国的册封,宋朝赐姓赵,辽国册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政治上获得双方的认可是一种成功,所以可以说李继迁在某种程度上是战胜了宋朝与辽国,当然这里不是指军事层面。

奠定了一个王朝的胚胎

西夏的建国历史其实是从李继迁开始的,李继迁在攻陷灵州以后,把灵州改为西平府,参照唐宋设立政治机构,经营西平府地区,这个在贺兰山东边的西平府在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了西夏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西平府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往东可以进攻黄土高原,距离夏州银州等地不远,往西经过凉州可以进入河西走廊,参考西夏后期的近两百年历史,他所占领的区域也是在贺兰山和河西走廊一带,所以李继迁的贡献是造就了一个王朝的胚胎,最终这个胚胎成长为一个延续近200年的国家-西夏。

总结

李继迁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在其40年(963-1004)的生涯里,他带领党项族人民和拓跋部落,在宋朝与辽国的双重夹击下,历尽艰辛生存了下来,他经历过地斤泽的惨败,经历过妻子母亲被俘的屈辱历史,也享受过截断粮道夺取灵州的胜利,千里奔袭凉州闪耀出他过人的军事天赋,如果不是在凉州被刺,他有可能继续以凉州为依托,进而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可惜历史容不得假设,留下的只有无尽遗憾。

查看详情>>
5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其实西夏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才建立起来的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公元663年党项人受到吐蕃人的威胁,归顺大唐,迁徙至中原政权疆域。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从663年到1038年建立西夏国,党项人依附中原王朝总共历时375年。

这三百多年的时间,对于党项拓跋部落这样一个弱小的部落,如何成长为一个疆域跨越3000里,能与北宋分庭抗争的强大的西夏王朝,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分析。

党项人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民族。

根据仅有的少量历史资料,现代学者考证,党项人的发祥地在现在青海省的海晏县附近。但这个弱小的民族根本无法抵挡历史洪流的冲击,两个强大的帝国逼迫党项人不断迁徙,躲避民族的灭亡。

公元313年,吐谷浑人在青海建立吐谷浑王国,逼迫党项人(拓跋部落)不得不迁徙到青海、西藏和四川交界的析支之地。

公元663年,吐蕃灭掉北方的吐谷浑王国,然后开始了向东扩张的战略,这对久居析支之地的党项部落直接构成威胁,党项人不得不再次迁徙。

这次迁徙,彻底的改变了党项人的命运,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开明的皇帝,傍上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唐。

党项人获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允许,迁徙至今甘肃庆阳一带的黄土高原,开始定居繁衍下来。

作为中原王朝,从秦、汉起,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后隋朝,对游牧民族都是以一种鄙夷、防御的态度,藩夷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贬称。

但唐太宗却以一种博大的胸怀,626年提出汉夷一家亲的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可以说,聪明的党项人审时度势,抓住了唐太宗抛出这根救命稻草。公元638年,党项首领拓跋赤辞主动上书提出归顺大唐,获得李世民的准许,并获封都督,算是给自己的民族留了一条退路。

这也是为什么663年,党项人面对吐蕃人的威胁时候,能够立马做出迁徙大唐内地的原因。

党项人面对吐谷浑人和吐蕃人的威胁,一直处在夹缝中生存。这种生存状态以依附强大的唐朝而缓解。但唐朝灭亡后,在五代十国,北宋和辽国面前,党项人又回归到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境地。

这种历经千年的生存状态,让党项人一直带着一种危机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个正确的选择就是韬光养晦政策。

弱小的党项人,面对强大的中原王朝,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附,以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一点党项人看的非常清楚。

党项人面对大唐,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态,作为大唐臣子忠心耿耿的效忠。

公元881年,党项人帮助唐政府平叛黄巢的黄巾军起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公元881年初,黄巢的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出逃。半年后,党项人首领拓跋思恭带领军队在长安城外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激战,史称东渭桥之战。

这场战争党项人损失了1000多位勇士,还有首领拓跋思恭的亲弟弟拓跋思忠。但党项人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丰厚的汇报:

黄巾军剿灭后,唐僖宗感念党项人的忠诚和牺牲,任命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北疆四州(夏州、银州、遂州、宥州)。

历史上,很多学者对西夏能够建国的起源,归结到唐僖宗时期,因为党项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查看详情>>
6

位于宁夏的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西夏的文化建设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宁夏银川市西郊的贺兰山下有一座古老、宏大的陵园。陵墓的地面建筑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战争、风雨损毁殆尽,成为了一座座矗立在黄土地上,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的“东方金字塔”,这就是西夏王陵。

谈到西夏,我们印象中的“西夏”似乎都停留在宋仁宗时期,夏景宗李元昊大败宋、辽之军,称帝建国,开辟了辽、夏、宋三足鼎立之局。没错,这一时期确实是西夏王朝的鼎盛期,李元昊之兵锋无人可挡,其统治区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形成了包括夏、宥、银、会、绥、静、灵、盐、胜、威、定、永和甘、凉、瓜、沙、肃等州在内的辽阔疆域。

西夏国的前世

西夏国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度,其主体民族是党项族。党项人的祖先是古羌族的一支——党项羌。但是西夏的统治者却不是党项人,据西夏王自己的说法,西夏王室的祖先是北魏皇族拓拔氏的后人。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兴改革,不仅在服饰、礼仪等方面采取汉家形式,还改姓氏为元,推行汉化政策。这种全面的汉化改革遭到了不少拓拔贵族的反对,在反对无效后,很多拓拔氏的贵族回到代北草原,而其中一部分拓拔氏族人却迁进了关中地区,并和当地的羌人逐渐生活在了一起。

这些拓跋氏人因在中原生活过,深受汉家文化的影响,比起羌人本来的统治者更具政治智慧,于是渐渐的,党项羌的首领便为拓跋氏所取代。

据《新唐书》记载,党项羌“其地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舂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处山谷崎岖,大抵三千里。”也就是说,党项羌在唐高宗时居于青藏高原,与吐谷浑、大唐的松州相壤。后来吐蕃崛起,吞并了吐谷浑,党项羌在大唐的庇护下迁居松州(今四川松潘)。唐玄宗开元年间,党项羌又因吐蕃的劫掠而向朝廷求救,玄宗迁其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安史之乱后,唐代宗迁其至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的“夏国”旧地。至此,党项羌更名“平夏部”,定居了下来。

唐僖宗中和元年,黄巢之乱爆发,平夏部将领拓跋思恭平叛有功,被封为夏国公,赐国姓,拜夏州节度使,成为了唐末诸藩镇将领中的一员,割据银州、夏州、绥州、宥州与静州。

此后,李氏族长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长袖善舞,于这纷乱的世道开辟了一片净土。经过了两百年的猥琐发育,平夏部党项势力逐渐壮大。宋太宗时期,李继迁投靠辽国,被封“夏国王”,占据银州、会州,大败宋军。宋真宗无力征讨,割让夏、绥、银、宥、静五州。至此,西夏国初具雏形,完成了事实上的独立。

李继迁在位时期,内合各部族,外与辽联姻;在开通与西域、吐蕃、宋的贸易的同时,也截断了西域与北宋的贸易,使得宋军无良马,大大影响了宋军的战斗力;在灵州的基础上建设新都“西平府”,奠定了西夏立国的基础,是为夏太祖。

夏太宗李德明在其父的遗泽下,一方面向宋、辽称臣,获取大量赏赐和安稳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向西扩张,南进吐蕃,西攻回鹘,将夏国势力范围覆盖至整个河西走廊。纵观李德明的一生,不但扩大了其父李继迁的基业,还为其子李元昊称帝做了完全的准备,确实担得...

查看详情>>
7

一起了解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西夏也是西北最强大的割据政权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一起了解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王陵在考古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西夏文碑残块,这些西夏文碑是研究西夏王陵及西夏历史的重要资料,但是西夏文字因为笔画繁杂,历史久远,已经变得鲜有人识了。西夏文字是李元昊称帝时,决意和辽、宋平起平坐,三分天下,如果没有自己独有的文字,仍旧使用汉文或契丹文,难免会被文化程度比自己发达的多的辽、北宋所瞧不起。因此,天昊建国后的当务之急,就是文化上的创新,创建出一种能和汉文、契丹文平分秋色的优秀文字来。因此,创制一种代表党项民族文化的文字势在必行。为了创制出党项族独有的文字,和中原文化相抗衡,便命令西夏著名的学者野利仁荣创制出一种专门用来记录党项民族语言的独特文字。创制文字是文化盛事,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西夏文字在当时被称为“蕃书”或“国字”,是西夏国内的官方文字和语言,现在的中国学术界称其为“西夏文”,而国外一些研究西夏文字的学者则称它为“唐古特文”。西夏政权被蒙古灭亡后,西夏民族四分五裂,国灭民散,天各一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的融合,文化的渗透,语言的交流,党项民族被汉、回、藏、蒙等民族渐渐同化,成为消失在历史尘烟中的古老民族。虽然作为一个民族,党项族不复存在,但其创制的西夏文字,则随着碑刻、文物流传下来,虽然西夏文字早已无人能识,成为有着“天书”之称的“死文字”,但这凝聚着党项民族智慧的古老文字,却成为解读西夏历史的重要工具。

《隋书·党项传》言,党项原本“无文字,但候草木以记岁时”,处于非常原始的文化萌芽阶段。历经唐、五代以至宋初的漫长岁月,党项开始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化,从依水草而居到有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地。生产水平虽然不能和中原地区相比,但比起本民族原有的落后的原始部落状态,显然是有了飞跃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西夏文的创制,便是文化事业繁荣的具体体现。党项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在古代社会处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长期以来过着“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文化发展程度低,没有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唐朝及五代时期,党项族大量东迁,和汉族频繁交往,汉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使党项族迅速进入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党项人已经开始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汉文字。李元昊建立西夏王国后,其疆域已经“北连大漠,南至萧关,东尽黄河,西界玉门”,成为西北最强大的割据政权了。

在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中,将党项人称作“党项羌”。这个名字最初是在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出现的,时间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可以肯定,这个字最初必定是来源于某种阿尔泰语系的形式,此后很可能是通过中亚的媒介——可能是于阗语或粟特语,从吐蕃的自称衍生出来的。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习惯上称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

查看详情>>
8

你知道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吗 ?带你了解这个国家的建国历程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你知道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吗 ?

神秘西夏的建国历程

西夏国的主体民族是党项人,党项人最早生活在今天的四川一带,唐代逐渐北移到今天的陕西附近。就在这一时期,党项族人中出现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拓跋思恭。

他凭借着自己超凡的军事素养和领袖气质,领导党项人为大唐镇压黄巢起义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唐皇帝就非常赏识拓跋思恭,于是就封拓跋思恭夏州节度使,从此党项人的地盘有了官方的承认,不仅仅如此,大唐皇帝还赐拓跋思恭姓国姓“李”。

从此拓跋思恭和他所领导的党项族人真正成为了一方豪强。唐朝灭亡后,党项人在五代十国中左右逢源,过得十分滋润,宋朝建立后不久,党项皇族李元昊建立了党项人自己的国家,这就是西夏王朝。

男女平权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的女性地位很高,没有中原王朝女性必须恪守的三从四德,不必成为男性的附庸,甚至西夏妇女在婚姻和恋爱方面的限制也是非常宽松。

根据西夏法律典籍《天盛律令》记载:“女性可以随意跟其他男人私奔,重新组成家庭,自己的原配丈夫没有权利拒绝”。

妇女除了这些权利,西夏竟然还允许女性加入军队作战,西夏女兵一个个骁勇善战,跟西夏男人一样也立过赫赫战功。而且西夏女人从政的机会也很大,出了很多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男女平权的西夏大大释放了女性的生产潜力,这是西夏得以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超的冷兵器锻造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人锻造宝剑的技术非常高,更神奇的是当时的西夏国内并没有铁矿,但尽管是这样西夏国锻造冷兵器的能力也远在周边辽、金、宋等国家之上。

宋朝皇帝就很喜欢在身上悬挂西夏锻造的宝剑来炫耀。除了锻造技术,西夏制作的强弓劲弩也非常强势,能轻松击穿敌国厚厚的铠甲。这些厉害的兵器制造技术是西夏在虎狼环伺下屹立不倒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正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西夏可以在众多强国的环绕下绵延国祚一百九十年之久,比跟自己大得多的北宋、辽、金的寿命还要长。

虽然最终西夏因为军事实力差距过大,被横扫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毁灭,但是神秘的西夏王朝却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西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法律条文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发掘的,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技巧即使在现代社会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余热。

查看详情>>
9

当时西夏国的建立者是谁呢?西夏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当时西夏国的建立者是谁呢?

鲜卑族,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源于东胡的鲜卑山,也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

北匈奴被汉朝驱逐之后,南匈奴内附中原,而整个长城以北便成了鲜卑人的天下。西晋末年的鲜卑人分为三部分:

东部鲜卑: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

中部鲜卑:拓跋部,占据塞北;

西部鲜卑:秃发部,占据河西;乞伏部,占据凉州;吐谷浑,占据河湟。

在整个十六国~北朝时期,鲜卑人先后建立了四个燕国(慕容氏)、西秦(乞伏部)、北魏(拓跋部)、南凉(秃发部)、吐谷浑等政权,最终由北魏一统北方。

而北魏,便是后来隋唐两朝的源头。

那么,当唐朝君临天下之后,鲜卑人便彻底销声匿迹了吗?其实并没有。

比如:唐朝大诗人元稹便是拓跋北魏的皇室后裔,“元”,便是北魏汉化之后拓跋改的汉姓。

而在大唐的周边,鲜卑人也同样存在。

比如契丹,又如室韦,便都出自鲜卑,而室韦便是后来的蒙古族。

本文所要讲述的西夏国,同样与鲜卑有着密切的联系。

1、西夏国君本姓拓跋,源自鲜卑拓跋氏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 ···况元昊为众所推,盖循拓跋之远裔,为帝皇图,有何不可。

这是西夏国的建立者李元昊在向宋朝所进的表文中所说的,所以李元昊本应叫“拓跋元昊”。

西夏国的主体是党项人,党项是羌族的一支,这个没有疑问。党项以姓氏作为部落之名,分为党项八部: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

党项八部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便是拓跋氏,也是党项人的首领,而这个拓跋氏便出自鲜卑,后来拓跋部与党项各部逐渐融合,所以从隋唐开始便将拓跋氏与其他党项诸部视为了一体。

党项人在隋朝之时开始归化,杨坚曾给予其首领拓跋宁大将军的称号。

至唐朝建立,党项人与吐谷浑通婚后关系密切,并开始与大唐产生了冲突。公元634年,李靖攻灭吐谷浑之时,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助战吐谷浑,但最终被击败投降。

2、拓跋思恭成为大唐夏州节度使,赐姓李

唐玄宗之时,拓跋赤辞的后人拓跋守寂被封为西平公,安史之乱爆发后,拓跋守寂由于战功被擢升为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赠灵州都督。

安史乱后,大唐的中央权威开始削弱,拓跋氏利用其在党项人中的威信,逐渐开始自立。

公元878年,黄巢之乱爆发,黄巢之乱的平定是唐朝藩镇割据的真正开始,而党项人其实也是藩镇之一。

公元881年,拓跋思恭率军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因军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氏改姓为“李”。

同时,夏州地区被授予“定难军”的称号,统辖夏、绥、银、宥四州之地,党项人的割据也从此时正式开始。

定难节度使

所以,严格来说,夏州才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国。平定黄巢之乱后,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岐王李茂贞、燕王刘仁恭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而定难军便在晋王李克用和岐王李茂贞之间,其实李克用的“李”也是大唐所赐,李克用是沙陀人,本姓“朱邪”。

3、党项人在宋初一度归化

五代十国,本质上...

查看详情>>
10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党项人也是从弱小慢慢变为强大

西夏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西夏国的建立者

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

对于西夏政权,我们了解的并不多。西夏政权由党项人建立,党项作为游牧民族,一般认为他们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

实际上,西夏政权范围很大一部分以黄土高原为主,那么,党项人为什么会从青藏高原迁到黄土高原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谈一谈党项人早期颠沛流离的历史。

公元4世纪,鲜卑人从大兴安岭迁徙至党项人的居住地,建立了土谷浑王国。鲜卑人与党项人发生冲突,一部分党项人不愿意臣服于鲜卑人的统治,选择向外迁徙,其中力量较强大的一支为拓跋部落,这个部落以后成为党项人的核心,拓跋部落带领党项人向东迁徙到黄河上游的河曲之地。

公元7世纪,吐蕃在青藏高原起,党项人面对土谷浑和吐蕃两股力量,生存境况更加困难。吐蕃的力量越来越大,意图向东扩张,位于吐蕃东部的党项人岌岌可危。公元618年唐帝国建立,唐朝的第二位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实行民族包容的政策,主张各民族相互平等,对归附于唐的少数民族推行羁縻政策,简单点说就是唐朝册封各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行政长官,保留他们在原统治区域内的权力。

面对吐蕃的威胁,公元638年,党项人的首领拓跋赤辞请求归附唐,李世民任命拓跋赤辞为都督,并赐皇姓李,力量弱小的党项人开始受到唐朝的庇护。投桃报李,拓跋赤辞歃血为盟发誓效忠唐朝,他之后也用行动践行了他的誓言。

吐蕃灭亡了吐谷浑王国后,继续向东向北扩张,党项人成为吐蕃第二个吞并的目标。公元663年,党项人向唐求助,唐帝国将长安北部的黄土高原作为党项人的居留之所,党项人再次迁徙,他们首先到达庆州(今天甘肃省庆阳)。事实证明这次迁徙对党项人的发展是有利的,黄土高原为党项人从游牧向农耕发展提供了条件,他们也更接近汉文化的发达地区,加快了党项人汉化的过程。在接下来的200年间,党项人一直生活在黄土高原上。

以上就是党项人从青藏高原来到黄土高原的原因。

公元9世纪后期,唐朝走向衰落。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出逃,号令各地力量收复长安,党项人的首领拓跋思恭出手相助,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农民军,党项人毫不退缩,在与农民军交战的过程中,拓跋思恭的兄弟战死,党项贵族用鲜血践行了当年的誓言。党项成为唐收复长安的功臣之一,随后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为节度使,再次赐皇姓李,统领黄土高原的夏州(今天陕西省靖边县)等四州,拥有了地方实权,这可以说是党项人发展的起点。

通过梳理西夏政权的建立过程,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夺回封地。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党项人失去了庇护。公元916元,北方的匈奴人建立了辽国,公元960年,宋帝国建立,党项处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对于宋来说,党项是地方割据势力,宋意图收归党项人割据的夏州。宋太宗找借口瓦解党项势力,命令党项人迁到宋都汴梁,将夏州交回朝廷。

汴梁作为繁华之都,吸引了大部分的党项贵族,但其中有个年轻人李继迁却不为所动,他虽然只有20岁,但胸怀大志。公元982年,他带领族人伪装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