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纳兰性德的词

发布时间:2020-07-27
1

唐朝边塞诗的主要特色,纳兰性德边塞词有什么特点?

唐代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今天小编要谈谈唐朝边塞诗的主要特色,纳兰性德边塞词有什么特点?

唐朝边塞诗主要特色:

一.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

盛唐边塞诗题材丰富,既有反映边塞生活的佳作,也有描绘边塞景色和边塞风情的名篇。而在众多的边塞诗章中,又以表现边塞征战为主要内容。边塞诗可以窥见盛唐边塞诗反映边塞战争生活、表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说盛唐边塞诗反映了广阔的边塞军旅生活,具有题材的开拓性;那么,盛唐边塞诗人用七言歌行体抒写边塞战争引起的复杂生活现象,以揭示出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表达丰富深厚的思情内容,则是一种写作上的创新。高适的《燕歌行》就具体显现了这一创新特点。

二.豪放的风格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随着国家强盛而逐渐形成的豪迈壮勇、自豪自信、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在展现边塞生活,特别是边塞征战的诗篇中有着具体而又鲜明的表现。盛唐边塞诗人追求从军边塞以建功立业,这种追求功名的精神反映到边塞诗里,便呈现出豪迈昂扬的情调,展示出雄浑阳刚的盛唐风骨。王维的边塞诗具有豪壮的风格,他的《老将行》是写一个老将“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可是最后被朝廷抛弃搁置了;这个老将虽然被人遗忘了,但他不甘心衰老下去,还想要从军戍边报国立功。诗歌表达了老将欲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读之令人感动。

三.悲壮的格调

读盛唐边塞诗,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感觉。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通过描写塞外荒寒壮阔的景象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艰苦和思家的哀怨,流溢出悲壮的情调。

四.新奇壮丽的美感

盛唐边塞诗人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诗歌来描写边塞风光,读这些描写边地风光的佳作,有一种新奇壮丽的美感展现在眼前,让人称奇叹妙。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刻画了祖国大西北雄奇壮丽的美好景致,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境高远,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又给人以明朗雄壮的审美感知。

纳兰性德边塞词主要艺术特色:

纳兰出生正值满人入主中原,满汉交融之际。受儒学的影响加上自身性情过于惆怅。让纳兰的边塞词少了范仲淹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豪情壮志,少了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怀才不遇的凄切落寞。 纳兰的边塞词更多的是凄切惆怅。纳兰的边塞词特别偏好寒、秋、荒等字。

纳兰的出塞词可分为思乡、咏史写景以及行猎之作。

(一)意象凄凉

《青玉案·宿乌龙江》中“几时相见,西窗翦烛,细把而今说。“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虚实相生。思念是实,离别是实。翦烛是假。欢聚也是假。真真假假,似梦似幻中营造出一副夫妻相见图。正好用来衬托现下的凄苦。更加深刻的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和思念。词人将自己放入这首词的意境中,有情有景,...

查看详情>>
2

纳兰性德写月亮的一首词《虞美人》,具有抒情美的相思离愁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小编带来了纳兰性德写月亮的一首词《虞美人》,同篇都是具有抒情美的相思离愁。

古代诗人对于月亮,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月圆月缺。自古以来,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所以对于情感的表达也是最为明显的了。夫妻爱情两人本为一对,月圆之时,正是两人团圆之时。而两人的离别,在月亮上的反映就是月缺。

纳兰性德对于这样一种具于具有抒情美的相思离愁,自然也会有很多的感悟。下面这首《虞美人》: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怕听啼鴂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这一首诗词想要写的是相思之愁,尤其是相片的最后两个字,最后那一句“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更是把月亮圆缺的规律和两人的相思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

当然对于纳兰词来讲,任何意象的使用基本上都是为了悼念他的妻子。卢氏在18岁的时候嫁给纳兰性德,但是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因病去世。纳兰性德对于这一段婚姻经历非常感慨,写出了很多悼念他的诗词作品。

《蝶恋花》词,更是运用天上月亮的意象,来表达对妻子最真实的情感。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天上的月亮月圆之日很少,大多数时间都是残缺的,其实也正如同诗人和妻子两个人的分别时多,相聚时少。所以在这首诗词的一开始是人就把天上的月亮纳入到自己的诗词意象当中,表达对两个人生死离别的伤悲。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明月,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重泉纵无双鱼可寄,但天壤之间却有盟誓常在:如果爱妻若象天上的明月那样永远皎洁,那么为了给你带来温暖,我情愿卧冰踏雪。

但非常可惜的是,妻子过早地离开了人间。“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这种愁绪应该向谁来诉说呢?“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月亮代表的是相思,代表的是两个人之间最真切的情感,代表这些诗人对妻子最炙热的爱情。可惜月亮依然在天上,虽然圆缺,但终究有其规律;而纳兰性德和妻子却是永别,今生再也无法相见。


查看详情>>
3

纳兰性德的最后一首《虞美人》,通篇都寄情于景,凄景为愁情铺垫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曾风靡朝堂与民间的宋词到了元明两朝,早就被新兴的通俗文学所替代,没了昔日的风光。正因如此,清初文人纳兰性德就成了词坛不可忽视的人物。纳兰性德的存在,让词这种文学形式在清初迎来了它最后一次辉煌。所谓“家家争唱饮水词”,那时纳兰性德每有词作问世,便传遍街头巷尾。只是这样的名气并没有让纳兰性德从情伤中走出来,他依然沉浸在失去爱妻的悲伤中。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纳兰性德为爱妻卢氏写下的一首情词,词名《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在现存的上千个词牌中,“虞美人”是颇有名气的一个。在这个词牌下李煜、苏轼、秦观、辛弃疾等名家都填过词,其中最经典的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可惜两宋以后,这个词牌下就鲜有精品,一直到纳兰性德的出现。纳兰性德在这个词牌下写过3首佳作,本期的这首是他离世前两年所写,是他最后一首《虞美人》,也是词坛最后一篇拿得出手的《虞美人》。全词一开篇就够惊艳,最后一句更是堪称神来之笔,让我们来品一品: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清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写此词时卢氏已离世多年,而纳兰性德却始终无法释怀。词的上片前两句由井栏边的梧桐起句,“银床”指的是井栏,“淅沥”是风雨凄凄声,“屧粉”是女子的代称,“秋蛩”指的是蟋蟀。在秋风秋雨中,梧桐树渐渐老去,爱人曾经的踪迹也在秋蛩声中消失殆尽。

接下来的后两句,词人顺着爱妻曾走过的小路前行,却发现地上早就布满了野草。“拾得翠翘”是捡到了爱人遗失的翠饰,这让他心中的燃起一股无法言说的遗恨。在这上片中,词人描绘了自己一路行走时看见的秋景,每一句都在诉说着物是人非的无奈。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而下片则是寄情于景。词人来到院中回廊,独椅阑干,这昔日夫妻恩爱之地如今却成了令人伤心之处,爱妻已不在,词人只有一轮落月相伴。在月光下,为了找寻过去的踪迹,词人走向花阴。事隔多年,眼前的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词人那颗真心。最后的落笔叠用了两个“十年”,让全词的感情达到高潮,可谓神来之笔。

纵观这首词,从意境的渲染上来看,通篇都寄情于景,凄景为愁情铺垫,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妙境。而从遣词用字来看,更是清丽而又灵动,写得是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虽然它无法与李煜及两宋名家的经典之作相比,但却不失为一篇佳作。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查看详情>>
4

纳兰性德的爱国词《浣溪沙》,诗中诗人为什么生恨呢?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今天小编带来了一首纳兰性德的爱国词《浣溪沙》。

没有读纳兰性德这首词之前,相信我们也都有过类似起伏不平的心情。人的心情总是这样,不管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总有久久不能平静的时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三折。就像有的人家庭里遇到了喜事很高兴,这个高兴还没有完,又遇到了喜事,真事双喜临门。

我们大家也都是憧憬着自己一生遇到开心的事儿接连不断地发生。但现实中,并不是如我们所愿。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想要怎么样,老天好像听到了一样,跟个小孩子似的越是跟我们开玩笑。让我们遇到烦心事儿,接连不断,让人感到崩溃,让人感到倒霉透顶,让人感到欲哭无泪。

比较让人不开心的事儿,倒霉的事儿,比如说早上上班叫滴滴打车,碰到一个不熟悉地方的司机,绕半天绕不到我们定位的地图来,导致我们迟到了,心情特别不好,影响工作。工作当天又遇到一个客户投诉,让人心情瞬间更不好了,解释半天,才平息。

中午吃饭又莫名其妙被扣错款,吃一碗饭明明二十几元,回公司才发现问题,被扣了两百元,结果跟下班后去找店家,店家说金额打错了,这才把钱找回。晚上下班回去想做饭吃,叫外卖送菜,送来的肉都不是新鲜的,是臭的,弄的一屋子臭味。

倘若一个人一天遇到这些事儿,谁的心情能平静的起来?恐怕无语到极点,唯有睡觉,早点过完这倒霉的一天吧。而纳兰性德的诗,可能不会令我们有现实中那么触动,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心情,也是令心潮起伏不平。究竟是什么样的词呢?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文字如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倘若是一位很爱国,爱和平的人,读了纳兰性德这首词,或许更能激起心中的不平。因为首词前面都是场景的渲染,让人很是喜欢,后面就令人想起了一些古今战场的故事,让人心情很难过。这首词写得很好,前后词运用的都很美妙,都不错,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段仔细欣赏一下。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读诗词,很喜欢这个“畔”字,畔上、畔下、河畔、湖畔、田畔、畔山、畔水、这些风景,都是在农村才能看到的风景,现在大城市真的难见了。除非还没有开发的地方。这段不仅“畔”字令人喜欢,还有“北风吹断马嘶声”,这句也可谓是推陈出新。

这段意思是说,一路身向着北方那边疆的畔上前行,风景宜人,北风按耐不住寂寞,沙沙声硬是将马声给淹没了,而这正是深秋远塞之时。深秋的边缘的塞北,畔上,是什么样的一种风景呢?是如泰戈尔的死于秋叶静的风景,处处落叶黄、枯草黄、田野黄,是这样一种场景。

这样的场景,一般诗人看到了,都会感到一种凄凉在心头,感叹时光稍纵即逝,此时此景令人容易悲秋,更是感到春已逝,秋也失去,迎来的则是寒冬腊月。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

正是以上的一段又一段愁绪,才有了下一段,在夕阳西下的黄昏,不是很美,荒烟弥漫了废弃的营垒和关...

查看详情>>
5

纳兰性德的代表作《金缕曲》,虽无丽辞藻,却字字动人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清朝顺治年间曾经发生一次科考案,由于主考官作弊而牵累了很多人。当时有一位叫吴汉槎的考生,是当时有名的江南才子,放榜后他发现自己中了进士,心中非常欣喜。可是很快他也被牵连其中,而且被充军宁古塔,一呆就是20年。他的朋友顾梁汾想尽一切方法营救朋友,一直到康熙时代仍然无济于事。

后来在康熙年间,顾梁汾后来在纳兰家里做他父亲的幕宾,也与纳兰成为好友。顾想起自己的好友在边塞受尽寒苦,于是就写了两首金缕曲寄给吴汉槎。后来纳兰明珠出力,大家再凑了点钱,终于把吴汉槎赎回来。纳兰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同情朋友的遭遇,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词。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峨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一时间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纳兰性德的这首词,起句就让人陡然一惊,全篇更是脍炙人口。上片起句,词人以鄙薄不屑的口吻自称“狂生”,其实是对自身贵族身份的叛逆。

“偶然间”三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稀罕高贵的门第,甚至讨厌这种富贵喧嚣的生活。“有酒惟浇赵州土”,这一句感情跳跃,紧接着又一波三折,希望自己能像爱惜贤才的平原君一样,“好客埒三君,能令千载后,买丝绣其真。”这是针对当时清代当权者漠视人才,甚至迫害人才而发的感慨。

当然,纳兰也深知这种礼贤下士的想法是得不到重视的,所以他反问,谁会成生此意?在郁郁寡欢地倾诉了满腹牢骚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写自己遇到顾梁汾、并成为知己的喜悦。他想和阮籍一样,对梁汾将青眼目之,放声高歌,举杯痛饮;可他又不禁生出悲哀,毕竟自己壮志难酬。尾语用景语,与下片过渡和谐衔接。作慢词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纳兰深得其中三昧。

下片从同情顾梁汾的遭遇着笔,“须沉醉”事出有因,原来是“峨眉谣诼,古今同忌”。屈原无力改变的现实,纳兰在现实中同样无法避免,只有惟求一醉。这里面掺杂着消极无奈和愤怒。“身世悠悠”二句,由顾梁汾写到自己的生活毫无意味,不值一提,所以发出“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

从词的开头至此,词人连续数次表达对自身生活的强烈不满。他与顾梁汾之间,其实是同病相怜,一样的彷徨苦闷,一起承受着现实地折磨。最后,“一日心期”三句,表明自己要与顾梁汾结下永恒的友谊,直到来生;不惟如此,还叮嘱再三说,“然诺重,君须记。”

这首词结构完整,情感起伏,笔调屈曲摇曳。虽无丽辞藻,却字字动人。全文既显得酣畅淋漓淋漓,又耐人寻味。纳兰重感情,不贪图功名,甚至视富贵为粪土,虽然自己如金枝玉叶,对待朋友却竭尽全力。只可惜才子在爱情上太过执着,让很多读者更为之心碎。


查看详情>>
6

​纳兰性德的惊艳之作《如梦令》,这首诗的特点在哪呢?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纳兰性德的惊艳之作《如梦令》,这首诗的特点在哪呢?

纳兰性德,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纳兰容若,清朝满洲正黄旗,其父是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他是清朝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多以风格哀婉,韵格极高的词风著称,有些像北宋时期的花间词风格,但是纳兰的词更胜一筹,后人评其为“清初第一国手”!

纳兰性德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活了31岁,但是他却十一年的时间用心守护着他所爱的人。纳兰性德的很多词均是关于令他自己缠绵悱恻的爱情的,比如之前我们为大家介绍的那句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带给多少恋人以慰藉!

纳兰词颇类似北宋花间婉约名家,后更有纳兰词集《饮水词》流传于世。从原来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变成了“家家争唱饮水词”,当时纳兰性德一有新的词作问世,便传遍街头巷尾。

纳兰性德所作之词很多,比如《虞美人》、《梦江南》等,其中《如梦令》是纳兰最擅长做的词牌之一。说到《如梦令》,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的是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

一首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首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可是,除了这两首,能够成为经典鲜见纸上,其实苏轼苏东坡和秦观秦少游都有过该词牌的作品,虽然也属佳作,但还是少了些许李清照词中的意境和惊艳。

可是,惊艳之作不是没有,比如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一首纳兰性德的《如梦令》。此词名为《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的一首高明这作,仅用33个字就写出了一场绝美的梦中重逢。他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康熙二十一年,此时的纳兰已被封为三等御前侍卫,伴随康熙出巡北行,一天夜里辗转反侧多时才得以入睡,梦中与那位“佳人”相逢,醒来就写下了这首词。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首句讲明了“相逢”的时间和地点:在围着栏杆的金井边,落花满阶的暮春时节,经过一夜的风雨侵袭,满阶已经落满了花瓣。首句给整首词营造了一种“冷”的氛围,也奠定了词的基调——凄婉绝美。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这一句则是与恋人相逢的场景。在这样一个春雨过后的清晨,落满花瓣的金井边上“我”和她蓦然相逢,“我”对她一见钟情,即使这样,“我”也没能明白她那迷离的眼波背后所暗藏的心事。

从首句能够看得出来,这样的相逢是没有经过相约的偶遇。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如梦令》的特点就是如果刚开始留有疑问,一般会在最后的十个字中得到答案,接下来则是对答案揭晓的时刻。

谁能明白呢?谁能明白呢?从此以后,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无论是在簟席上彻夜难眠的时候,还是独对孤灯、独自院中徘徊之际,我都会想念她。

可是,她的内心为什么会忧愁呢?是否是和自己一样在思念彼此,还是在宫中受了欺负,谁又能知道呢?在这场春雨后的重逢中,彼此谁也没有说话,只有通过眼神就能交流,但却足以让纳兰在孤灯下思之成狂。

有人则据此猜测这是写给...

查看详情>>
7

纳兰性德在妻子亡故后写下的一首相思词,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纳兰性德,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纳兰容若,清朝满洲正黄旗,其父是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他是清朝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多以风格哀婉,韵格极高的词风著称,有些像北宋时期的花间词风格,但是纳兰的词更胜一筹,后人评其为“清初第一国手”!

纳兰性德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活了31岁,但是他却十一年的时间用心守护着他所爱的人。纳兰性德的很多词均是关于令他自己缠绵悱恻的爱情的,比如之前我们为大家介绍的那句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带给多少恋人以慰藉!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首纳兰的悼亡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一生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有两个女人:一个是青梅竹马的表妹,另一个就是后来的妻子卢氏。

上次我们所介绍的《如梦令》就是纳兰容若在表妹被选入宫中为妃后所写。当时被母亲极力促成与两广总督的女儿卢氏结婚,可是心系表妹的纳兰容若对于新娘子视若无睹。

是善良的卢氏却没有因此而懊恼或者生气,反而在生活中对纳兰照顾得无微不至,折让感情细腻的纳兰容若很感动,这样深情的陪伴对于一个男人而言其实已经足够了,终于纳兰在表妹身上的心也全部给了身边这位贤惠的妻子卢氏。

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一个深秋的日子里,纳兰容若看到满地的秋叶,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词: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诗文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秋风阵阵,吹在身上有丝丝凉意,可是身边的人却已不在,这样孤独的我还有谁会来关心?窗外因风吹来的片片黄叶落在屋内,即使关上窗户也无法阻挡对你的思念,站在夕阳下,一幕一幕的往事迎上心头,怎叫人不痛苦呢?

首句交代了词的写作背景——深秋时节,这也是让很多词人愁意满满的时候,往日一道秋深之际,妻子卢氏肯定会敦促自己添加衣裳,以免着凉。可是现在阴阳两隔,即使再冷,耳边也再不会有她的嘘寒问暖,再也不会有她的无微不至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纳兰容若难道不知道是“独自凉”吗?可此时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其中的“凉”字又何尝不是在写纳兰此时的心境呢?

纳兰容若看到“西风”、“黄”、“疏窗”、“残阳”、想起了往事,怎能不思念往日一直陪伴自己的妻子呢,或许只有一闭“疏窗”,来逃避痛苦换来内心短时的平静。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回想春天的时候,自己在家中独酌后小憩片刻,妻子总不会惊动自己,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两人在一起那段快乐的时光中总也少不了以茶赌书,互相去猜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家里也总是洋溢着茶香。这样的情景,相比易安居士和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日子相差无几,可是平时如此平常的事情现在却成了奢望,...

查看详情>>
8

纳兰性德写给妻子的悼亡诗有哪些?纳兰的深情令人动容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纳兰性德写给妻子的悼亡诗有哪些?纳兰的深情令人动容。

纳兰性德在二十岁的时候,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当时卢氏年方十八,婚后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但仅仅过了三年,卢氏因难产而死,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的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纳兰性德为卢氏写下了数十首悼亡词,其中不乏“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等千古名句,今天我给大家收集了纳兰性德悼念卢氏的7首词,让我们来体味一下纳兰的深情。

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所做。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2、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纳兰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结发妻子卢氏已离世多年,长久孤寂的纳兰,总是抹不去与妻子在一起时的那些点滴快乐,总是抹不去心头似被月光镌刻上去一样的温暖回忆。于是写下此词以舒缓自己相思之苦。

3、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卢氏死后纳兰痛苦之余还有一份自责,虽然夫妻感情不错,但他心中还一直忘不掉表妹,因此觉得对不起卢氏,这首词就是表达了这么一种自责的情绪。

4、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性德和卢氏成婚,三年后卢氏去世,又过了六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纳兰和妻子相识十年之际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

5、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首词作于卢氏去世三周年之时,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

6、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这首词作于卢氏去世的当年,词中他浸着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7、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

查看详情>>
9

纳兰性德的边塞诗《菩萨蛮》,既让人体感难捱,又让人无限回味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今天小编要讲一个不一样的纳兰性德,我们都读过他的爱情诗,其实他还有边塞诗。下面小编就说说纳兰性德的边塞诗《菩萨蛮》。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清朝纳兰性德

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纳兰性德的仕途,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塞外的行程上。自23岁正式踏入仕途,他的职业圈定在天子侍卫这个角色。23岁任三等侍卫,28岁升二等侍卫,30岁升一等侍卫。这是清朝五官的品级,正一品侍卫是武职正三品,主要由满清上三旗中的子弟担任。而纳兰性德的品级尤其高,是御前侍卫。虽然常常可以看到皇帝,以维护皇帝的安全为自己的责任。但实际上这一个职位并不能太多的施展自己的抱负。它通常是有严密的制度和强化的责任心。

这既是皇帝笼络贵族子弟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安全的内围化,以贵族子弟保护皇帝安全,福祸共担,同仇敌忾。

纳兰性德在这个职位上,做了7年之久。对于正常的从仕途上想有所作为的人来讲,这7年并不算长。而且塞外风雪磨砺,康熙又委任纳兰性德出使梭龙,委以军事和政治的重任,如果纳兰性德天假以年,或会有更大的委任。又或者,随着人到中年,纳兰性德的词风,会从清旷轻灵转入更加雄浑的境界。

清朝由于词坛寂寞,文网苛刻,所以诗人词人都出得少,更遑论塞外诗词。纳兰性德是不多的,以真挚的眼和心,写下大量塞外诗词的诗人。虽然吴兆骞背后是称为满清唯一的塞外诗人,当纳兰性德占据着词坛高端的位置,所以纳兰性德的塞外诗词,更加为人所知。

虽然纳兰性德以情词见长,以细腻悱恻之笔,描写了情感的深邃和迷离。但实际他的塞外诗词,洗练清俊,景致开阔,比情诗更加清远写实,每有情景好句,有男儿本色,所以我更喜欢。

“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有诗词作“惊飚掠地冬将半”,我认为这两句都是纳兰的亲作,”惊飚掠地冬将半,是世人刚写词时的一种亲身体感“,康熙21年的11月,纳兰性德28岁,秋天初始梭龙,从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回到北京,来回三个月,而11月份正在回程。领受着塞外征程的风霜雨雪。而让诗人最为感受的是巨大的风,席地卷天,掠地二字,人马不稳,行行如逆。

那么“白日惊飚冬已半”,要么就是过几天的回望,要么就是后来站在历史高度的回忆。他回忆那几天的情形,并没有下雪,是大白天的狂风,卷地而来。这个中间添加了白日二字,更显出白天边地冬天的鲜明,一边是蓝天白日,一边是狂风走雪。

“解鞍正值昏鸦乱。”有人算过纳兰性德的每日行程,约每天200里。朝行暮宿,虽然有驿站接待,冰雪苦寒之地,真是人疲马倦,夕阳西下,看得见苍茫的树木,万鸦投林。

那么在北方的晴朗的冬天的傍晚,纳兰性德在驿站小憩,他看到了什么呢?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此时北方的江水已经封冻,黄昏里反射出暮色余光,茫茫一片,那感觉,是一片忧愁。这句话也只有在晴天暮色里,才能感受到长河冰雪的反光,那些细碎的反光,在暮色里,生出的...

查看详情>>
10

纳兰性德的经典词作《蝶恋花 出塞》,这首词刚柔并济,悲凉浸透了整首词作

纳兰性德最著名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诗

在清代词坛,纳兰性德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词人。他虽然出生豪门贵族之家,却没有一般贵族子弟的纨绔习气,反而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在个人情感上,他更是深情无比,与妻子卢氏伉俪情深。在妻子难产去世后,他哀痛无比,将一腔深情化成词作,惊艳千古。

对纳兰性德而言,身份地位,功名利禄都如过往云烟,唯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平生所交之人多是一些品行高洁,才华满腹,独具个性的文人狂士。也正因为如此,纳兰性德的词作,至纯至真,独具魅力,不仅在当时就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被后人推崇备至。他是宋代冷门词人,名字却十分惊艳,一生仅存一首词,堪为绝唱!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一首纳兰性德的经典词作《蝶恋花 出塞》。这首词刚柔并济,开篇横空出世,结尾柔情似水,意境苍凉,令人叫绝,堪称清代词坛最苍凉的一首千古佳作。全词如下: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从词作的题目“出塞”,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一首咏怀词。写这首词的时候,纳兰性德的28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对于其他文人士子而言,也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可是,他却对官场生活十分厌倦,时时流露出归隐江南的的意愿。

可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份,纳兰性德又不得不深陷官场,难以随心所欲。这次,他奉命出塞,远赴蒙古调解各部落之间的争端,就是以康熙皇帝的特使身份随行的。在这首小词中,词人在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中,抒发了强烈的历史兴亡感,令人感慨万千。

词作开篇首句“今古山河无定据”,犹如横空出世,写尽塞外古战场的荒凉。从古至今,多少王朝更迭不断,兴衰交替,成王败寇,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由此,整首词就被放置在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历史空间中,令人震撼。

此时,边塞战争频繁,各部落之间你争我夺,战马飞驰,死伤无数。战争过后,放眼望去,平沙万里,凄凉无比,好半天都难找到一个人影。只见飒飒西风中,几株枫树红叶似火,令人忍不住联想到,人们为争夺这块土地互相厮杀,血流成河的惨象。

词作下片,词人借景抒情,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无限感触。想当年,王昭君为了和平而远嫁塞外,幽怨无比。可后来,还不是铁马金戈,战争频发。那些只想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们,谁又会记起那个埋在“青冢黄昏路”里的佳人?真是何其痛哉!古今兴亡多少事,唯见黄沙埋尸骨。

至此,悲凉浸透了整首词作。词人心中感慨万千,可是又不知如何传达?最后,只能化作一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他无处诉说,只能自问自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沉痛至极。“深山夕照”,已经悲凉至极,而“深秋暮雨”愈发令人悲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