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一起详细了解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他篡位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听取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开始采取“削藩”政策。
先帝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巩固疆土,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藩王势力日积月累,成为朱允炆登基后的巨大阻碍,其中燕王朱棣的力量一直是朱允炆的心头之患。
建文帝朱允炆毫不手软地向他的叔叔们举起了屠刀,几位势力较小的藩王先后被削,被贬庶人。与此同时,朱允炆和亲信大臣密谋逮捕燕王朱棣。采取逮捕行动的张信是朱棣的旧部,将消息偷传与朱棣。
朱棣得知,装疯以自保,并训练死士,积聚力量,准备反攻。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攻占金陵,而朱允炆也在皇宫大火中不知所踪。朱棣即位,江山易主。
建文帝书生气十足,毫无治国经验,并不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相反,朱棣有勇有谋,与明太祖朱元璋颇像。《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太祖谓“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一直对朱棣寄予厚望。朱棣在看到侄子朱允炆登基后,心有不甘,一直隐忍,在封地培植自己的力量,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总而言之,朱棣造反,就是为了自己登上皇位。
朱元璋与朱棣是父子关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并不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而是起兵推翻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得。
他们这对父子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并谓“一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在位时,特别欣赏四儿子朱棣。朱元璋其他的几个儿子流氓气重,在封国内成天饮酒作乐,沉迷女色。唯独朱棣勤政务实,深得民心。朱元璋认为朱棣是继承皇位的好人选。朱元璋看朱棣,就像看到了从前的自己,有着非同寻常的气魄、胆识与性格。不得不说,朱棣具备了成为一国之君的禀赋。分封时,他将分量最重的燕地予以朱棣;娶亲时,他赐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长女给朱棣。朱元璋对朱棣尽显器重。但是,事实却出乎人的意料,朱元璋却让他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帝位。
朱允炆“性至孝”,孝顺聪明,从小受到儒家教育,书生气十足。朱棣则是有勇有谋,好战。孰优孰劣,谁更适合继承皇位,也难下定论。
但是,鸟飞留影,水过留痕。后人认为,朱元璋并非器重朱棣,而是朱棣下令让明初官修史书,将他的皇位合理化。在《明太祖钦录》中收录了这样一句话“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吗,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企图心重的朱棣是有所提防的,更是担心朱棣会对皇太孙朱允炆的继位形成巨大威胁。
但是,重重迷雾的背后,朱棣与朱元璋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也不能妄下断言。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与朱棣父子俩的亲情关系永远无法改变。他们都为明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靖难之役的意思是:“清君侧,靖...
查看详情>>与“一起详细了解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他篡位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相关的文章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其实最主要的是建文帝朱允炆配合的好
1402年初夏,燕王朱棣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涌入南京。此刻,离他在北京起兵发起“靖难之役”,才短短3年。
这3年多来,朱棣一路上磕磕绊绊,打的仗败多胜少,控制的地盘也少得可怜。可说来奇怪,当他孤注一掷地迂回山东、直取南京之后,竟然成功了。不但将南京顺利攻克,还江山易主,做了大明王朝的新皇帝。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
这主要是朱棣的对手、建文帝朱允炆配合得好啊。
朱棣自打发起“靖难之役”后,实际上就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困境。虽然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可傻子也看得出,这就是造反嘛。所以,当朱棣率领大军进入南京那一刻,心里一定是忐忑不安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处置建文帝朱允炆。
这要分三种情况来说。
——如果建文帝在组织抵抗时被杀,朱棣的罪过可就大了,“弑君”的恶名必定跟随一生。全国各地的军队一定会向朱棣发起反扑。就算朱棣凭借过人的本领,将这些反抗一一平息,那也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
——如果建文帝在大军进入南京前逃走,朱棣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中国地域辽阔,建文帝完全可以逃到朱棣控制不了的地方去,继续组织抵抗。建文帝哪怕已经逃跑,仍然是大明王朝唯一的正统皇帝,在这一面大旗下,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自各地的勤王军队。鹿死谁手,谁也难以预料。
——如果建文帝选择投降,那么恭喜,朱棣就有了一个“烫手山芋”。当然,朱棣可以学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辈子将建文帝掌握于指掌之中。但也等于在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爆发了——毕竟,建文帝的号召力,可远远不是当年那个穷得叮当响的汉献帝相提并论的。
上面这三种情况,都是朱棣所不愿看到的。可是,最后的结局偏偏不是以上的任何一种。当朱棣大军进入南京后,建文帝在皇宫中放了一把火,然后就不知所踪了。朱棣在一片废墟之中找到一具类似建文帝的尸体,执其手大哭:“傻小子,何苦如此!”
随后,朱棣以天子礼埋葬了这具身份不明的尸体,造成建文帝已经自杀身亡的假象。接下来,朱棣登基为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时候,朱棣恐怕是要对建文帝大声说“谢谢”了。
不过,饶是如此,朱棣的登基也是一波三折。为了驯服建文帝的旧臣们,他一度大开杀戒,不但处死了当初与自己作对的铁铉、齐泰和黄子澄等人,还杀掉了练子宁、高翔、景清、方孝孺不肯与他合作的人。而且动不动就凌迟处死,诛灭九族。以至于整个永乐元年都在朱棣毫无节制的屠戮中度过。
朱棣掀起的血雨腥风,抹红了帝国的天空,让人回眸历史时都感到心惊胆战。
查看详情>>与“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其实最主要的是建文帝朱允炆配合的好”相关的文章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成功的背后竟然是两位朱姓男子帮了他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
在古代封建王朝太平时期,造反成功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造反成功的王爷也只有朱棣一人而已。=
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明史》
一,建文帝的“帮助”
其实,无论是兵力,还是后勤保障,以及舆论方面 ,建文帝都是占优势的。然而即使是这样,朱棣还是造反成功了,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源于建文帝的“功劳”。那么在朱棣成功的背后,建文帝究竟做了怎样的贡献呢?
错用李景隆
有一句老话叫做“虎父无犬子”。但是李景隆的存在彻底诠释了什么叫将门无虎子,如果李文忠泉下有知,可能会再气死一回。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打败长兴侯耿炳文,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任南军大元帅。于是李景隆带领五十万大军浩浩汤汤的出发了。同年十一月,朱棣与李景隆在郑河坝会战,李大败,撤回德州。这是第一败。
建文二年,建文帝授予李景隆“专征伐”的权利,同年四月,李景隆合军六十万,驻守白沟河,这一次李景隆再次不负众望,被朱棣打的丢盔弃甲。六十万大军折于李景隆之手,也让造反初期的朱棣士气大振,得以喘息。
景隆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军出紫荆关往救,无功而还。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四月,景隆誓师于德州,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帝始诏景隆还,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 --《明史.李景隆传》
但是事情永远不会这么简单。在这次大败之后,建文帝虽然免掉了大元帅的职务,但是并没有对李景隆进行处罚,反而让他镇守南京城门。这时候的建文帝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李景隆和朱棣从小就是青梅竹马,幼时的好友,因此在后面朱棣打到南京城的时候,李景隆打开城门,放朱棣大军长驱直入。真的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错用李景隆是朱允炆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严禁斩杀朱棣
其实在靖难过程中,朱棣并非总是打胜仗,他也打过几次败仗。但是奇怪的就是朱棣总是能全身而退,如果从概率学的角度分析,可能性是不大的。那么朱棣是怎么做的每次都能逢凶化吉的呢?原来,在出兵之前,建文帝就特意交代过将士们,千万不要杀掉朱棣,让他背上杀亲的凶名。于是在每次大战中,将士们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朱棣。
其实现在看这句话真是十分搞笑,这是典型的想要享受权利,又不想履行义务。因此到最会弄巧成拙,让朱棣总是能死灰复燃,最终造反成功。
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明史》
朱允炆的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他对朱棣的另一波助攻了。
二,朱元璋的帮助
朱棣之所以可以夺得皇位,与朱元璋的一些决策也是密不可分的。
杀尽功臣良将,无人可挡朱棣
朱元璋此人在杀功臣方面可以说是十分出名的,其中在胡惟庸一案中杀掉李善长、唐胜宗等人,鞭死朱亮祖,蓝玉案中杀掉一批能...
查看详情>>与“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成功的背后竟然是两位朱姓男子帮了他”相关的文章
明朝历史里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谜团让人困惑
明朝历史里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
朱允炆其实,以朱元璋那么多心眼儿,他也早就想到了他死之后,他的那些儿子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就干脆在临死之前下了诏书,说禁止分封各地的儿子,禁止他们回京奔丧。但是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朱棣还是一溜烟的就直接往南京跑,去奔丧去了。当时的兵部尚书发现之后,赶紧拿出了朱元璋的遗照,这才把朱棣赶回了北京后,后来朱允炆就是建文帝顺利当皇帝了后,没过多久也不掂量自己斤两,就开始削藩,朱棣就逮着机会了,就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三年左右的叔侄大战,朱棣终于把侄子给赶跑了。夺得了侄子的皇位,自己登基当了皇帝。为了让文武百官,还有天底下老百姓都相信他才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朱棣就开始动心眼了,他就安排手下人销毁了献文帝时期的一切档案资料,而且还大量修改了《明太祖实录》。像当时的史书一概不准称呼侄子建文帝,要么是直呼其名,要么称为建文君。还有比如公元1402年,应该是建文帝四年,但是朱棣硬是给改成了洪武35年。这么一来,朱元璋的洪武朝莫名其妙地延长了四年,而建文帝的时代,就突然就全消失了。除此之外,朱棣还大造舆论等说朱元璋临终之前,实际上是要把皇位传给朱棣的,要把燕王朱棣从北京召回南京,打算传位给他。但是没想到朱棣走到半路,朱允炆胆大妄为,伙同同伙假传朱元璋圣旨,又让朱棣回北京去了。这样一来,朱元璋死的时候仍然苦等不到朱棣到来。随后朱允炆则篡改遗诏,登上了帝位。当时明朝的官方历史,就是这么写的,等于说朱棣只不过是为了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他那个表面文弱的侄子,其实是居心叵测,才是真正的篡位者,朱棣只是夺回了自己应该得的。说到这确实是让人很感慨啊。历史真的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谁胜了那就谁说了就算。但是真相究竟如何呢,刚才说了朱棣修改的档案,就把朱棣的夺位之战,变成了是他来帮侄子朱允炆除掉奸臣,而最后朱允炆羞愧难当,一把火自焚了。
朱元璋但是当时也有野史记载说皇宫确实着了一把大火,不过最后,太监们从火堆里找出来的,可不是建文帝的尸体,而是建文帝皇后的尸体,到了乾隆年间还修改了明史,更是直接修改了所谓的建文帝自焚的说法,说朱棣在火堆里面找到了建文帝皇后的尸体,他就干脆当场宣布,这就是建文帝的尸体,反正尸体已经烧焦了,谁也认不出来,而且当时朱棣手下人还告诉他,既然把建文帝的尸体给找到了,应该以天子之名来安葬所谓建文帝的尸体,于是越隆重大家越不会猜疑,朱棣想想也有道理,虽然痛恨他的侄子,但是也没办法,皇位要紧,只好捏着鼻子,当众进行了一个人格很分裂的表演。这边史书上说,建文帝是篡位者,十恶不赦,那边又在史书中说,自己是按照天子级别为建文帝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非常诡异的事情。但是更诡异的是,既然朱棣为朱允炆安排了天子级别的葬礼,但是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建文帝陵寝的记载,埋在哪儿不知道。到了明朝末年崇祯年间,当时有大臣上书请求祭祀建文帝,崇祯皇帝...
查看详情>>与“明朝历史里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谜团让人困惑”相关的文章
你有听过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吗?他能篡位成功也有运气好的成分在里面
明朝前期,自朱元璋建国后,国家繁荣昌盛,一片祥和。朱元璋本是农民出身,凭借着一身勇猛果敢的本领,一路杀敌无数,建立了大明王朝。对于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他用心经营,但是,这大好的江山也需要有后人来继承。
于是他有了26个儿子,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的这26个儿子里也是良莠不齐,真正能担当大任的还没有。而且,朱元璋想实行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于是他选择了他与马皇后的儿子朱标立为太子。
你有听过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吗?
但是最终登上皇位的并不是太子朱标,而是皇孙朱允炆。因为立太子的事情导致后面四年内战,最终被叔叔篡了位。
其实朱标能力不错,悟性也很高,是一个好的接班人,而且朱元璋还专门请了名师指导他学习。但是,朱标的身体却是不行,总是疾病缠身。最后,在朱标的长子朱允炆14岁的时候,终于身体被累垮,病死在床榻上。朱标的去世,让所有的皇子都野心勃勃,想要成为第二个太子。
其实,朱元璋的儿子里有一位燕王朱棣,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属于上乘,不过可惜的是,他并不是马皇后所生。所以朱元璋一直就没有考虑他,直到朱标的去世,让朱元璋对立太子的事又开始头疼。他思来想去最后把皇孙朱允炆立为了太子,此决定一出,皇子们都大失所望。本来觉得大哥去世了,终于可以轮到自己了,结果被自己的侄子抢走了,皇子们都心有不服,但是也不敢当面反对。
特别是朱棣,他认为自己用功做事,能力超群,在道义上他理应能当上太子。其实,这个时候,朱棣内心已经有了想篡位的苗头。但是朱元璋还在位,他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夺得皇位。于是他默默的开始给自己的侄子暗中使绊,在暗地里处处刁难朱允炆。
结果就是朱元璋一去世,朱允炆刚登基后,朱棣就开始展露自己的野心,开启了长达四年的内战,最终朱棣篡位成功,朱允炆被逼逃跑,下落不明。那么,朱棣经历四年内战,朱棣起兵时,他已被解除兵权,他能调动的军队至多不过数千人。反观朱允炆这边,动辄调兵数十万,以举国之人力财力与一隅相争,道义上也占上风,但是为何最终朱棣能够篡位成功呢?
从自身方面讲,朱允炆善良孝顺,宅心仁厚,看似是一个贤君,但是毕竟年轻气盛,执政经验不足,心浮气躁,缺少一些霸气。反观燕王朱棣,心狠手辣,根基深厚。掌握的燕辽地区,素有大志。他战功赫赫,为人骁勇善战,无论脾气秉性还是作战风格都与朱元璋相类似,才能或许更胜一筹。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用人方面,朱棣身边有个厉害的军师姚广孝,这个人对于朱棣来说非常的重要。他不断的提醒朱棣,让朱棣的目标明确化,而且将朱棣从一次次想要放弃中挽救回来,帮朱棣出谋划策,收买人心。如果没有姚广孝,估计朱棣是会放弃的。
再看看,朱允炆这边,重用不懂军事的李景隆,要知道,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从小就娇生惯养,纨绔子弟,根本不会打仗,百万军队都被他瞎指挥掉了。再加上,能够打仗的精英都被朱元璋给猜忌杀害了,剩下的都是这些不懂军事的人,所以再好的资源也打不过朱棣。
其实,这样看来,朱棣不仅是凭借...
查看详情>>与“你有听过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吗?他能篡位成功也有运气好的成分在里面”相关的文章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来看看他造反的这几年里是怎么度过的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
朱棣造反以后的两年时间里,燕军和南军就在河北山东一带打来打去,朱棣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却也打了不少败仗。不仅济南迟迟打不下来,在东昌,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聊城,燕军就差输得只剩裤衩了,朱棣呢?都陷入包围圈。这时候一个奇怪的景象又出现了,南军虽然围困了朱棣,却不敢对他下手,赖谁呢?因为皇帝朱允炆说过“不要伤害我叔叔”。就这样,朱棣逃之夭夭。
造反好几年,地盘没能扩大多少,兵力却日渐损耗,这就如同一盘棋,朱棣已经下到了死局,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速战速决。关键时刻,朱棣的谋士姚广孝道破了天机。他告诉朱棣,不管这仗怎么打,说白了就是你和朱允炆叔侄两人之间的事,你们俩只要死一个,这仗就结束。对旁人来说,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坐天下,谁当皇帝都一样。所以,你与其在山东、河北耗着,不如直奔南京,找你侄子去拼个你死我活。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棣大腿一拍,对啊,我傻啊,成天在外围敲敲打打个啥呢!二话不说,他点齐人马就向南京进发。
听到燕军又要来了,山东等地的军队纷纷严守城池。然而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燕军不仅不攻城,连后方都不要了。所有人马轻装前进,直扑南京,沿途的城市,容易占领的就占领,打起来费劲的直接就绕道走。当时,朝廷主力驻扎在山东济南,带兵的铁铉、盛庸等人完全是一头雾水。这是闹哪样啊?燕军浩浩荡荡南下,既不攻城也不略低,干啥呢?旅游啊?
但是,很快他们也一拍大腿明白了:坏事,燕军这是冲着南京去了!可是,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大事已晚。南军紧急撤离济南,星夜兼程向南追。这帮人跑了十几天路,追得上气不接下气,费了老鼻子劲才追上了,结果呢,那边以逸待劳的朱棣给了他们个大大的伏击战,南军大败。
获胜之后,朱棣进军浦口,准备渡江。在这里,朱棣遇到了盛庸的顽强阻击。燕军的士兵经过长期奔波,体力和精力已经到了极限,甚至朱棣自己都有点扛不住了。但就在这个时候,朱棣的二儿子、性格跟个悍匪一样的朱高煦,率生力军火速赶到。朱棣大喜过望,对他说:“好好努力!你哥身体不好!”
朱高煦可能是抽风了,以为他爹这话的意思是要把未来的天下交给他,疯了一样地率军大砍大杀。盛庸抵挡不住,南军溃散而逃。就这样,燕军杀到了南京城下。面对杀气腾腾的叔叔,朱允炆有点慌了,他问大家怎么办。这时候,他老师方孝孺站了出来:皇上,您别慌,死守南京就行了。南京城防坚固,还有十几万军队,只要拖上十天半个月,等到各地援兵到了,到时候就是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朱棣即便是个燕子,他也插翅难逃了。如果打输了,天子死社稷,又有什么好怕的?朱允炆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于是调兵遣将,安排守城。
其实方孝孺的想法并没啥毛病,毕竟朱棣之前连济南城都打不下来,要他打南京难道不是搞笑吗?然而,还是那句话,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克的。生死关头,朱允炆再次给自己当了一次猪队友,他居然派李景隆去守城门。这还不够,,他又加派谷王朱穗监督守门。他以为朱穗坐镇过宣府...
查看详情>>与“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来看看他造反的这几年里是怎么度过的”相关的文章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这个原因是促使他上位成功最重要的一个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
自朱元璋开创明朝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执政了三十一年之久,这使原本被战火摧残的中国人民重回了和平发展的正轨。
按照中国传统制度,皇位的相传由嫡长子制确定,但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不得不对皇位的继承进行深远的考虑。由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受到朱元璋的喜爱,所以朱元璋将皇位交给了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
这使远在北方的燕王朱棣很不高兴,因为朱棣也受到朱元璋的喜爱,并且为明朝做出许多大的贡献,这就让朱棣有了谋取皇位之心。建文四年(1402),朱棣凭借军事实力获得了明朝皇位的继承权,并获得了管理明朝国家事务的权力。
在传统思想下,朱棣的皇位是不正当谋取的,那么朱棣是凭借什么获得了明朝二十二年的掌控权?
如果朱棣没有适当的调整国家政策,朱棣的统治是很容易推翻的,在对朱棣时期的历史进行发掘和探索时,找到一些促使朱棣篡位成功的原因。
在官员的选任上,明成祖朱棣有着独到的眼光和高尚的品行,由此使原本混乱的谋反重归正轨,并被明朝子民所认可。对永乐年间的官员选任进行分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朱棣篡位成功的原因。
滥杀反对大臣以立威
在朱棣打入南京之后,就开始着手掌握明朝朝政的管理。对于相关政策的执行,当然离不开大臣的支持,所以,如何选任官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建文帝的旧臣,朱棣酌情引用,对于那些强烈反叛朱棣统治的建文旧臣,朱棣使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无赦。
方孝儒,是洪武时期有名的大儒,在朱棣反叛时,曾写下讨伐燕王的诏书。在朱棣夺取南京后,方孝孺拒绝合作,以示忠诚,受到朱棣的反感和排斥,由此被诛灭十族。还有时任左佥都御史的景清,刺杀朱棣未成,被朱棣剥皮悬于城门。
当时朱棣还不解恨,发动了“瓜蔓抄”,景清全家不仅被诛杀,其左邻右舍,甚至于整个村庄都被清洗,前后被杀人数达到数万之多。
由此可观,朱棣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对于敢于反叛他的大臣,他都进行了严厉的打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朱棣的统治,但是也影响了世人对他的评价。
这使朝廷上的官员开始畏首畏尾,生怕被牵连,更使一些有识之士,拒绝与朱棣合作,由此影响了国家的正常秩序。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以上不好的结果,并没有发生。
因为朱棣对于人才的选用上,有着自己的原则与标准,对于敢于反叛他的人,他要进行了强烈的打压,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严,但是对于肯于与他合作的人,朱棣却欣然接受。
选拔忠义的大臣
在人才的选用上,朱棣也非常清楚,想要使自己的权力得到巩固,并使国家大治,从而被百姓接受,就必须选拔正直忠义的大臣。
在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使不少曾在建文时期遭受排挤的大臣,开始投机取巧,曲媚于朱棣之前。还有许多贪生怕死的大臣,望风而倒,看到建文帝毫无希望,并希望朱棣能继续保持他们的高官厚禄。所以,对于朝廷大臣的选任,是一重大难题。
在人员的选任上,朱棣并不昏庸,因为他深知恩威并行的良好成效。郑赐原本是建文时期的...
查看详情>>与“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这个原因是促使他上位成功最重要的一个”相关的文章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他上位后就开创了“永乐盛世”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
明成祖朱棣,从始至终,他都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储君人选。在洪武三年,他就被册封为燕王,离开京都前往封地历练。作为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极不起眼的那一个,为了能够让父亲看重自己,他努力提升自己,并且亲自率领军队打败了北元,因此在军队和朝堂上都拥有了非常高的地位,名列诸王之首。但是尽管如此,朱元璋仍然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
在建文帝登基后,为了牢牢地控制住自己手中的权利,他发动靖难之役,一举夺下了南京,成功的登上了皇位。登上帝位之后,他励精图治继续实行父亲留下的政策,恢复连年战乱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还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改变国家政治局面:
在政治上,他花费精力和时间改革官制机构,并且设置了内阁和东厂。
在军事上,多次御驾亲征蒙古,维护了主权的稳定。
在对外交流上,他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外国的联系,宣扬了国威。
在他统治期间,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局面也一片祥和,百姓生活也日渐富庶。
出生便不受重视,青年时便体验民生
与众星捧月的皇长孙建文不同,朱棣在他出生的时候,他便收到了父亲的忽视。在他出生那晚,前线突然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的告急文书,要知道如果陈友谅贡献了太平,那么就会对局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虽然儿子即将出生,但是无奈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来不及看儿子一眼,便又到前线去指挥军队打仗了。
受到出生背景的影响,朱棣直到七岁才有了自己的名字。渐渐地,朱元璋也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而作为皇子的朱棣便必须和其他的兄弟一起到外地去当藩王。或许是为了让儿子们体验到治国的艰辛和百姓生活的困苦,朱元璋将所有的儿子全部安排到安徽凤阳的老家中,让他们感受自己小时候曾有的经历。
在老家住了三四年后,或许是看到百姓们生活的艰苦,朱棣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他登基之后,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百姓的利益,在这段生活结束之后他就被朱元璋派到外地去当藩王了。
掌握重权,终得皇位
朱棣是藩王期间,或许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他礼对下属并且在每次战役中都冲在最前面,这样一来他就赢得了众多士兵的支持。再加上朱元璋为了防止外族势力的入侵,在位期间曾经多次纷纷自己的儿子为藩王,使藩王的权力不断增加,拥有的军队数量也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棣的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当建文皇帝继位之后颇为忌惮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他开始削弱藩王势力,但是这时的朱棣已经不受控制,再加上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所以他们也正式变成了敌对关系。而这朱棣本来就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所以在他麾上有许多将领跟随。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战斗,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朱允文,带领军队攻陷了南京,夺得了皇位。在他登基之后,他便开始论功行赏,封赏了一大批追随他的大臣,以此来安抚了人心,巩固了皇权。
采取措施巩固皇权,开创永乐盛世
在夺得了皇位之后,朱棣便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统治。首先他开始排除异己,将一大批支持建文皇帝的大...
查看详情>>与“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他上位后就开创了“永乐盛世””相关的文章
今天就带你了解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朱元璋为了让皇太孙朱允炆登上皇位,他将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在各地为王,防止他们反叛。但是建文元年的七月,朱棣在北平反叛,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最后通过武力夺取了政权。今天就带你了解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
第一,人才决定一切。朱棣身边聚集了张玉、朱能等能征善战的将领,也聚集了足智多谋的谋士,例如姚广孝等人。史书上记载,朱棣起兵谋反之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掀掉了房顶上的瓦片。众人大惊失色,朱棣觉得起兵之际,天空刮起大风,掀掉了房顶上的瓦片,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姚广孝却哈哈大笑说,“此乃是祥瑞啊,老天爷刮此风,是想把你的黑瓦换成黄瓦呢。”众人听后,更加坚定了起兵造反的决心。
第二,成功往往属于有准备的人。一是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战绩显著,他每次战斗身先士卒,在军中威望极高。在与北元的战争中,锻炼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成就了他在军中的威望。二是朱棣在姚广孝等人在建议下,下定了决心通过武力来夺取政权。他一方面暗中在燕府中收养了很多奇能异士,一方面还在燕府里头挖了地下室,日夜打造兵器。他们怕打造兵器的声音惊扰外边,就在燕府的周围养了很多鸡鸭,以此来掩盖打造兵器的声音。
第三,善于伪装自己,麻痹对方。史书上有记载,说燕王极其狡猾,为了迷惑朝廷,他故意装疯卖傻,大热天的时候,穿着很厚的衣裳围在火炉旁;有时候躺在大街上睡觉,见人就说胡话,还抢别人的饭吃。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燕王府的不寻常行动还是被朝廷察觉了。建文元年(1399)六月,朝廷派了北京的按察使张昺、北京都司的都指挥谢贵、还有一个北京都指挥使司的指挥使张信等人,准备对燕王下手。但是张信得到朝廷的消息以后,知道要对燕王下手,回到家里头坐卧不安,被其母亲发觉,在母亲的追问下,张信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他母亲告诉他,燕王不能动。第二天,张信坐着一顶女轿到了燕王府,见了燕王后说:”我已经知道你要造反,朝廷让我来抓你。“燕王却继续装疯卖傻,张信急道:“你不要瞒我了,我诚心诚意来向你报告,你再不说实话,我就按照朝廷的旨意抓人了。燕王这才向张信说了实话。
史书上还记载一件事情,说燕王带着财宝来到大宁想拉拢宁王,见到宁王后,他握着手宁王的双手,不禁潸然泪下,说我们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儿子,都是建文帝至亲的人,可是现在朝中出了奸臣,诸王死的死,废的废。宁王听后感同深受,也黯然神伤,但是却不想跟朱棣一起反叛建文帝。好吃好喝地款待了几天朱棣,就把燕王送出城外。哪里知道,燕王早在城外布置了军队,而且还用重金收买了宁王身边的将士,控制了宁王,燕王朱棣说:“我们联手反抗建文帝,将来得了天下,你我各一半”。宁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宁王手下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也顺势都归了燕王。但是燕王打败建文帝,登上皇位时,却不兑现当初的诺言,还怕宁王反叛,将其分封在江西南昌,尽夺其兵权,最后,宁王郁郁而终。
第四,朝中无将。明初是个名将辈出的时代,...
查看详情>>与“今天就带你了解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相关的文章
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正统名义的建文皇帝就这样被夺走了皇位
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从起兵到谒陵即位,仅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他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
一,起兵有名
燕王起兵反抗朝廷的名义是“清君侧”,是“靖难”,为国家除去奸佞。朱元璋定下的制度的国家的宪法,是不容更改的。诸皇子封藩建国,统帅军队,就是朱元璋在《祖训录》中定下的规矩。建文帝竟然听信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谗言进行“削藩”,对诸王皇叔进行迫害,这不是违反国家宪法吗?而且很多“削藩”而栽赃诸王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比如逮捕周王的原因是周王的儿子告密周王谋反,但是其实这个告密的儿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堂弟年方十岁,十岁儿童告密自己父亲谋反,岂不是笑话。根据《祖训录》,当朝廷出现奸佞,诸王有权起兵。那么,修改祖制就是最大的奸佞,燕王起兵有名。
朝廷却一直没有宣布燕王是谋反,燕王是罪宗。建文帝还一直告诫朝廷的将领,不要伤害朱棣本人,防止天下人说他杀叔叔。
二,燕王为长
朝廷有奸佞。其他藩王都顺从,为啥燕王要出头呢?为啥建文帝就盯上燕王了呢?因为燕王为长。朱元璋封建诸王,北方和西北的几位王爷兵权、财权都很大,称之为“塞王”。截留当地税收养兵数万,都有这些王爷节制,是朝廷最大的威胁,建文帝当然着重关照,但是当时,秦王(老二),晋王(老三)都死了,燕王(老四)就是实质的最年长的王爷,威望也最高,在诸“塞王”中就更加是建文帝的眼中钉了,催逼他也最急,于是他被迫起兵。
三、燕府班底
燕王由于年长,在朱元璋统一中国时期就开始封王建府,建立自己的班底,再经过数次北伐蒙古形成并锻炼了自己的班底、人脉。这些人都希望成为从龙功臣,而不愿意成为罪王的下属,所以死力为燕王出力。朝廷这边,经过朱元璋的清洗,明初的开国大将凋零殆尽,统兵的将领也多为勋旧的后代,未曾经历战阵,有过实战经验的也就一个李景隆,也还是朱棣的亲戚,朱棣被灭他是大功,他被朱棣打败他也是大功。
四、燕王战略
其实朝廷的军力、财力一直比燕王府的强。如果拼消耗,燕王迟早完蛋。燕王经过三年的战争,虽然屡战屡胜,但仍被朝廷逼迫在北京周围。燕王也看清了这样作战的结果,肯定是被朝廷耗死。于是决定赌一把,利用燕王府、宁王府的起兵,奇袭突进,避开朝廷的重兵防线奋力向南,不攻重镇,不占名城,直接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君臣一时乱做一团、毫无主意,其实建文帝只要移驾,而不是自杀,则燕王及时占领南京,建文帝调集勤王军队,再切断燕府的补给,则燕王也必败无疑。建文帝书生气太重,认为国都城破,君王自焚才是古礼,才给燕王一个莫大的便宜。
五、藩王的利害
朝廷和燕王府的战争。对于其他藩王,尤其是有兵权的几位“塞王”来说,朝廷赢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燕王赢了,按照燕王的宣传,或许他们还能重新过上好日子。但摄于朝廷的正名威力和朝廷的兵马钱粮众多,在开展初期,他们是表示支持朝廷的,只是实际保持中立罢了。宁王,名为被燕王挟持,其实暗自是愿意跟随燕王的,毕竟“平分天下”的许诺是吸引人的,否则,...
查看详情>>与“朱棣怎么夺得皇位的?正统名义的建文皇帝就这样被夺走了皇位”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