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五胡十六国

发布时间:2020-07-27
1

五胡十六国中这三个政权是由汉人建立的,你知道是哪三个吗?

东晋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西晋末年,司马氏诸王为争夺皇权,引发了“八王之乱”。边境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趁中原王朝战乱之际大量内迁其中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五胡在北方建立的众多割据政权,后世称为“五胡十六国”,其实在十六国中有三个政权,并非少数民族所建立,他们是由汉族人士建立的,具体情况如下:

1.前凉(301年-376年)

前凉的建立者名叫张轨,此人是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聪明好学,文雅端庄,凭借父祖恩荫在西晋朝廷为官,与张华、杜预等名士关系甚好。张轨对时局非常清楚,他鉴于世多灾难,便暗自图谋占据河西之地,并向朝廷上书请求担任凉州刺史。

301年9月,西晋朝廷正式任命张轨为凉州刺史,此后西晋王朝无暇顾及凉州地区,张轨则劝课农桑、设立学校,扩建城池,开始割据统治。314年张轨病死,其子张寔袭位。317年,匈奴人刘曜攻破长安,将晋愍帝迁徙。张寔闻讯后,曾派兵东赴国难。320年张寔被杀,其弟张茂袭位,他改元永元,前凉彻底成为割据政权。

324年,张茂病死,张寔之子张骏继位。345年,张骏自称凉王,建都姑臧。张骏在位期间,扩张国土,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宁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346年,张骏去世,其第二子张重华继位,此后前凉王室内部发生内斗,实力大为削弱, 354年,凉王张祚称帝,改元和平。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派十三万步骑兵大举进攻,前凉末代皇帝张天锡被迫出降,历经八代君王,割据七十六年的前凉政权灭亡。

2.北燕(407年-436年)

五胡十六国中有“四燕”,其中前燕、后燕、南燕都是由鲜卑慕容部建立,唯独北燕是由汉人建立的。北燕的建立者是汉人冯跋。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冯跋的父亲冯安在西燕(不属于十六国)担任将军。西燕灭亡后,冯跋一家东迁至和龙地区。

后燕皇帝慕容宝继位时,冯跋被任命为中卫将军。407年,冯跋与二个弟地结谋,将后燕皇帝慕容熙袭杀,并立高云为主。409年,高云被近臣离班、桃仁杀死,冯跋平定祸乱,被推举为天王(十六国中一些政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天王)。

冯跋在位期间,废黜苛政,颇有一番作为。430年冯跋死后,他的弟弟冯弘杀死太子冯翼,自立为帝。436年北魏大军攻打北燕都城龙城。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东渡辽水,逃亡高句丽,立国28年的北燕灭亡。438年高句丽王将冯弘杀死。值得一提的是北魏著名的改革家冯太后就是冯弘的孙女。

3. 西凉(400年-421年)

十六国中共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五凉”,其中前凉、西凉均为汉人建立,北凉由匈奴人建立,南凉由鲜卑人建立,后凉由氐人建立。西凉的建立者名叫李暠,陇西成纪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

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包括今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一小部分。西凉力量较弱,且经常与北凉作战。420年,沮渠蒙逊击杀第二代凉王李歆,进占酒...

查看详情>>
2

东晋十六国的寿命都很短,后凉和南凉仅仅十八年

东晋
东晋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提起西晋王朝死亡以后——五胡十六国的这段历史,预计许多人都有点抓狂。“五胡”这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还好说,但这“十六国”的名字简直不太好记,而且实际上其时还远不止有十六个国家,只是后人取其中实力比力强劲的十六个国家作为代表而已。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十六个国家的名字: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仔细一看,其中带“凉”的国家有5个,带“燕”的国家有4个(实际上也有5个,因为西燕的实力比力弱没有被算在内),带“秦”的国家有3个,带“赵” 的国家有2个,其他的也就只剩下成汉和夏这两个国家了。

所以说要搞清这段历史的脉络,那就必须先相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这五个国家的兴亡。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带“凉”的国家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们的寿命都比力短,最长的五六十年(北凉64年),最短的才十几年(后凉和南凉都是18年)。

那么问题来了,这五个带“凉”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关系,又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就“凉凉”了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其中最早建设的国家——前凉说起。话说西晋时期,汉人张轨(张姓为凉州大姓)被封为凉州刺史,公元316年西晋被前赵(也就是匈奴人刘渊建设的“汉赵”)死亡以后,张氏据守凉州,外貌上划分向东晋和前赵称臣,实际上却逐步生长成为一个盘据政权,史称“前凉”。只惋惜前凉开国后便因为皇族内部争权夺利而迅速衰弱,在公元376年,前凉被实力强劲的“前秦”所攻灭。

这里顺便提一下“前秦”这个国家,因为它不光灭了前凉,还一度完全统一北方地域和发兵西域(自东汉以后中原王朝再次攻占西域),甚至还差点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灭掉了东晋(公元383年,志在必得的前秦天子苻坚率八十万雄师攻打东晋,效果被东晋谢安等人的八万军队击溃)。

正因为苻坚“淝水之战”的失败,导致北方地域重新陷入破裂,其它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拥兵自立——其中比力典型的是鲜卑族的冠军将军慕容垂建设“后燕”;北地长史慕容泓(鲜卑)建设“后燕”;羌人将领姚苌建设“后秦”;攻伐西域取告捷利——刚刚回军凉州的汉人将领吕光建设“后凉”。

“后凉”建设没多久,其开国君主吕光手下的秃发鲜卑族将领“秃发乌孤”拥兵自立,建设“南凉”;建康太守段业(后被匈奴沮渠部的沮渠蒙逊取代)自称凉州牧,建设“北凉”。再厥后,这个“北凉”治下的安西将军、敦煌太守李嵩又拥兵自立,建设“西凉”。

说到这里,这五个带“凉”国家的“来龙”就都清楚了。后凉是在前凉死亡的基础上建设的,北凉和南凉是在后凉的基础上破裂出去的,而西凉则是在北凉的基础上破裂出去的。

查看详情>>
3

五胡十六国中最强的是哪个政权?它是由谁建立的

东晋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指的是从西晋末年(公元304年)巴氐人李雄和匈奴人刘渊划分建设“成汉”和“前赵”政权开始,到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死亡“北凉”为止的这段时期,由匈奴、鲜卑、羯、羌和氐等民族在中原地域建设了十六个实力比力强劲的国家——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西秦、后秦、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

这段历史上的大破裂虽然连续了一百多年,中原地域的政权犹如走马观花般更迭,但其中只有一个国家的领土和实力是最强的,而且没有之一,那就是由氐族人苻健在公元351年建设的“前秦”政权。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即是前秦天子第三位天子苻坚在统一北方后,对东晋政权提倡的一场规模浩荡的统一战争,这险些和曹操当年发动“赤壁之战”的战略意图如出一辙。

有意思的是,“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不仅战略目的和战争规模比力相似,其了局也是相同的——均被南方政权以少胜多,而且战争的失败都和南方将领的“诈降”有着莫大的关连(淝水之战是朱序,赤壁之战是黄盖)。有所差别的是,最后曹操的势力退回北方尚能自保,而苻坚的前秦则在三年之内土崩瓦解,破裂成了八个大巨细小的国家,让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又重新陷入破裂状态。

我们不妨先来相识一下“前秦”这个国家的历史。

氐族首领苻洪曾先后担任前赵和后赵(从前赵投降到后赵)的将军,后赵天子石虎去世后,后赵政权也陷入内乱?,苻洪于是乘隙自立。苻洪去世后,儿子苻健继位,正式建设“前秦”政权。

由于苻健的儿子苻生在位时暴戾无凡人心尽失,效果被苻坚等人攻杀,“大秦天王”苻坚也由此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即位后的苻坚重用汉人王猛,接纳“休养生息,增强生产”的国策让前秦迅速变得强大起来,并先后灭掉前燕、前凉、前仇池、代国(北魏前身)等政权统一了北方。

不幸地是,苻坚虽然统一了北方地域的各少数民族,但由于他们之间积怨深重,而且苻坚用人不择贤愚忠奸并蓄,导致许多少数民族首领在黑暗生存实力积贮气力,所以前秦政权内部并不稳定。然而,急功近利的苻坚不听王猛等人的劝阻执意南征,发动“淝水之战”,意图一统中华。

史载“淝水之战”前,志在必得的苻坚号称“有众百万,资杖如山”,“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但其实际战斗力远不如东晋朝廷新组建的“北府兵”,以至于前秦前锋受到强攻受挫后,百万雄师瞬间兵败如山倒,也引出了“草木皆兵”、“土崩瓦解”等著名典故。

“淝水之战”失利后,苻坚仅率战前十分之一的军力回到北方,前秦国力大不如前。不久,苻坚被其手下羌族首领姚苌(后秦开国君主)所杀,北方各少数民族首领也乘隙纷纷自立,三年内中原地域便冒出了八个国家,他们划分是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后仇池、后燕、西燕、北魏(北魏不属于十六国之列)。

正所谓天下局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后,前秦被后秦所取代,而北魏又逐渐死亡其它几个国家统一了北方,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查看详情>>
4

东晋十六国有多乱?百年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歇

东晋
东晋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南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在五胡十六国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部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时期代表北方(有时包括巴蜀,云南)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此外,北方亦非仅十六国,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

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而在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冉魏、丁灵翟氏建立的翟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汉人谯纵在蜀地所建的谯蜀、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及北魏等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暂。在这百年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

八王之乱的爆发,使晋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陆续叛变。晋惠帝时期,益州内乱,巴氐势力扩大。大安(太安)二年(303年),李特为大将军,大赦,改元为建初元年 。之后益州刺史罗尚击杀巴氐领袖李特。其子李雄继立后击败罗尚并于304年十月称成都王,大赦改元,约法七章 [2] 。李雄于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匈奴刘渊统领五部匈奴,成都王司马颖结其为外援。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围攻,遣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304年十月(也有记录为十一月)他乘机宣布独立,称汉王,自称继承汉朝正统,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大赦天下 [3] 。308年刘渊称帝并迁都至平阳,国号“汉”,后称前赵。304年成汉与汉赵的建立,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结束后,刘渊为了扩充版图,遣子刘聪掠夺洛阳,大将石...

查看详情>>
5

五胡十六国的历史简介,十六国指的哪些国家?

东晋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三国演义》开篇写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也就活在明朝,有着2000来年的历史“经历”,才敢这么写,若在三国时期,他凭什么敢断定天下“分久必合”?

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184年)开始,到司马炎灭吴(280年),动荡不安持续近百年,虽说其大半时间,仍挂着“汉”字旗,可天下早已不是那个高祖、光武帝的天下了。本以为乱了百年后,西晋天下会持续久一点,哪知道灭吴不过20年,天下又陷入战火中(八王之乱)。

西晋八王之乱,前后持续十几年,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越真真你方唱罢我登场,将本已糜烂的西晋局势,推入深渊。西晋的有生力量,损失在不断内耗中。“八王”之间的内乱,给归附于晋室的胡族可趁之机,也就有了五胡之乱与两晋南北朝。

很多人对这一段历史不熟悉,或者不愿意去熟悉,因为这是一段不亚于南宋的屈辱史。只有当我们正视历史,才能吸取教训,不让曾经的悲剧,再次上演。当然,这一段历史时间混乱、人物、事件繁多,也成了了解这段历史的难点,本文就带大家简答了解五胡十六国的历史。

五胡,指的是匈奴、羯族、氐族、羌族、鲜卑,十六国指的是成汉、赫连夏、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成、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

除了上述十六国,还有不少割裂势力,丁零族的翟魏、汉人冉闵的冉魏、氐族的仇池国、鲜卑慕容的西燕、汉人谯纵的谯蜀。这些势力没有收录到崔鸿编撰的史书《十六国春秋》中,因此没算到十六国中。

十六国中,先搅起风云的是氐族李特。李特率领流民在关中、汉中作乱,后进入蜀地,将其一点点占据。李特死后,他的儿子李雄接过大权,于306年称帝,国号为成。后来成主皇帝李寿,改国号为汉,因此李氏的蜀地势力,被称为“成汉”。

成汉是西南割据势力,对中原形势影响不大,类似的还有五凉。五凉属于西北势力,围绕凉州一带先后形成的五个割据势力。前凉由凉州大族汉人张氏所建,算是给北方汉人提供了一个栖息之地。西凉也是汉人建立的势力,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

十六国势力除了后赵、前秦,曾有过短暂的统一外,大多时候都是东西对峙的状态,而南方的东晋则忙于内部的争权夺利,南北处于一种诡异的“平衡”中。

五胡中率先建国的是匈奴刘渊,他以匈奴质子的身份,长期生活于洛阳,有极高的汉文化修养,不仅熟悉晋朝的制度运作,还懂得利用人心。他将国号定为汉,还将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汉烈祖刘备立为三祖,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汉显帝刘庄、汉肃帝刘炟立为五宗,以拉拢汉人。

刘渊建立的汉制,为其他十六国势力提供了经验,使得五胡势力纷纷效仿,建立汉胡结合的“另类”势力。到了第三位皇帝刘曜,他将国号汉改为赵,因此匈奴建立的汉国,又称汉赵、前赵。

前赵的势力范围在关中、洛阳一带,当时的河北(幽州、并州)是羯族石勒的地盘。石勒一开始归附前赵,等到他吞并幽、并二州后,势力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