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李绅的《悯农》还有另外一首?这一首是在为天下农民的疾苦在高声呐喊
李绅的《悯农》还有另外一首?这一首是在为天下农民的疾苦在高声呐喊。
说到唐朝诗人李绅的一首《悯农》诗,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诗人李绅悲天悯人的意境之下,这首并未入选唐诗三百首的五言绝句诗,却成为了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的内容之一,堪称是千年以来中国儿童的诗词启蒙经典。可是即便这首诗的传播度,已然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似乎也并未带动它的另一首兄弟诗的知名度,这首诗就是李绅的《悯农》其一。如若不信,尽可以考考身边诸位,看看有几人能将这组诗完整地背诵出来。
那到底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让我们来品一品:
《悯农二首·其一》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相传,出生于中唐时期的李绅,六岁时父亲去世,剩下他和母亲卢氏相依为命。可是孤儿寡母的生活,眼见着就到了连锅也揭不开的地步。不过幸好李绅有个颇有远见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她将年幼的李绅先后送去了好几个寺庙寄宿,因为寺庙幽静的环境适合读书,更是因为那里还有免费斋饭可供食用。就这样,李绅在半饥半饱的艰难处境中,不负母望,终于学有所成。
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绅就如同那经历了风霜的小树苗,虽遭摧残,却也坚定了他想要立志成才的信念。同时在早期生活的贫苦交加中,让饱尝人间冷暖的李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辛劳更能感同身受。于是,正值热血青春时期的李绅,在二十七岁的年纪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悯农》组诗。这组诗分为二首,人尽皆知的“粒粒皆辛苦”是为其二,今天我们读到的这首是为其一。
此诗前两句描写粮食从春到秋的收获过程。万物复苏的春天,是最适宜耕种的季节。只需要将一颗颗小小的种子种下去,秋天时候的收成就会多到让人出乎意料。此句从“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入题,体现了农耕民族对于耕种的智慧。由“一粒粟”到“万颗子”,虽有夸张写法,实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后终获丰收的喜庆场景。
诗的后两句转折。为什么农民辛苦耕作,到最后被饿死的人却是他们自己?第三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将丰收的意象往上推进,普天之下的农民不畏艰难开垦了无数的田地,这些田地看上去也都是五谷丰登,但偏偏还有无数的农民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诗人的这两句,让人不得不开始思考造成此种悲剧最根本的原因。
中唐时期,刚刚经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百废待举,百姓苦不堪言。而作为社会底层的农民自然承担起了生产缴粮的重任,同时也成为了被上层阶级压榨的直接对象。诗人李绅因为年少时对凄苦生活的亲眼所见,更加了解民间百姓的苦难,尤其是农民这一草根阶层在那时的真实生活现状。这首《悯农》诗虽然用词朴实无华,其背后的寓意却有着语出惊人的文字力量。如果说“粒粒皆辛苦”一诗教会了人们爱惜来之不易的粮食,那么这首“农夫犹饿死”,则是为天下农民的疾苦在高声呐喊,可以说二者同样是关注民生的经典之作。对此您怎么看?
与“李绅的《悯农》还有另外一首?这一首是在为天下农民的疾苦在高声呐喊”相关的文章
写下千古名句的李绅,最终变成了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今天要说的是写下千古名句的李绅,最终变成了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首我们常常用来教育孩子简朴生活、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772-846年),这首短短二十个字的悯农诗《锄禾》,让他的名声响彻古今中外。
说来李绅写的悯农诗,除了为我们所熟知的《锄禾》,事实上还有另外一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风格一致,都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为之疾呼的。然而,诸位不知的是,写出如此充满着爱民情怀诗的他,后来官居高位至宰相,但他为官品性不端,生活奢侈糜烂、对百姓不复有悲悯之情甚至严苛以待。
据一些史料笔记记载,李绅后来官居高位渐渐沾染官僚习气,有一年天大旱发生蝗灾,李绅却竟然向上奏报:蝗虫进入他管辖的地域但却不吃禾苗。这种奇谈怪论,与当年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上报“天虽雨,不伤禾”的笑话何其相似。蝗虫入境却不吃禾苗,这种自然界的奇迹当然不可能发生,该史料记载似乎反映了李绅当官之后却泯灭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官运,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以求这种近似祥瑞的假象以讨得皇帝的欢心。此事上报之后,李绅果然得到皇上的嘉奖,还将这个事情刻石在寺庙里大加褒扬。后消息传出,李绅遭到全天下士子的一致嘲笑。
李绅,文宗开成中,为宣武军节度使,自奏境内,蝗不食苗,有诏嘉之,寻令刊石於州之相国精舍,士大夫无不哂之。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编修
不只是欺上瞒下,李绅的生活也过得相当奢侈,他还给后人贡献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成语来自刘禹锡写的诗: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名叫做《赠李司空妓》,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刘禹锡的这首诗乃是赠给李绅家的一位美貌家妓的。此诗的背景是刘禹锡应邀参加李绅家的宴会,在宴会现场李绅让一个貌美如仙的家妓给他陪酒,酒酣之下,刘禹锡血脉贲张,对这位陪酒的美女也十分中意,于是便当场挥毫写下了这首艳诗赠她。李绅倒也豪爽,当晚就把这个家妓送给刘禹锡陪他过夜。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粗暴!
还有一个未考证真伪但坊间都传的段子,说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耗费多达数百贯,特别是他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要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比如韩愈、刘禹锡等都对他嗤之以鼻。
这个例子比之上面的美妓例子更加恶劣,因为上面的例子只是豪奢,这个例子则是浪费,浪费比豪奢更让人无法容忍。据说现在的饭店就有一道全部是鸡舌的菜,而当时东北王张作霖曾吃过50个鸡舌饺子。难道说鸡舌头真的很好吃?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李绅一生,不管其年少时悯农受人嘉奖也好,官居高位后生活奢华遭人诟病也好,争议最大的毫无疑问是他晚年所经办的“吴湘案”。因为做法官责任重大,正如唐睿宗所感慨的那样:“不冤枉良善,不遗漏罪人。如果不是忠正之人,怎能做到呀!”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记载:“淮南节度使...
查看详情>>李绅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他有哪些诗呢?
李绅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他有哪些诗呢?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李绅的十首古诗,感受一下这位历史上集悯农诗人和宰相两个身份为一身的中唐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和流露的情感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锄禾》(或《悯农》)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相信也是很多中国孩童在小的时候,都背过的一首诗,它在我国绝对称得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人,对这首诗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但如果我问你,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估计很多人都会答不上。《锄禾》的作者——李绅,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也许因为他的争议性,他很少被提及。李绅做过唐朝宰相,也是唐朝著名的诗人。除了这首《锄禾》,他的另一首《悯农》,也极其有名。
李绅的身份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他跟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甚密,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同时,他也经历了宦海沉浮,最后成为宰相。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民间说法不一,最著名的是“吃鸡舌”的故事。
据说李绅特别喜欢吃鸡舌,每一餐都要宰杀300只鸡,只为了吃鸡舌。因为这个典故,很多人痛骂李绅奢靡无度、挥霍浪费,不敢相信这位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情劳苦大众的诗人,现实生活中竟这样挥霍浪费,实在违背道德,所以自古以来各方对他很是斥责。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杜撰的,因为,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和考证。
至于说李绅到底是清廉正直之臣,还是穷奢极欲的贪官污吏,我们在今天不做任何判断,因为没有调查考证就没有发言权,任何简单化或一边倒的结论,都是对一个人的不客观不公允评价。
一、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长门怨
唐: 李绅
宫殿沈沈晓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四、句
唐: 李绅
君咏风月夕,余当童稚年。
闲窗读书罢,偷咏左司篇
五、朱槿花
唐: 李绅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六、江亭
唐: 李绅
瘴江昏雾连天合,欲作家书更断肠。
今日病身悲状候,岂能埋骨向炎荒。
七、答章孝标
唐: 李绅
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八、红蕉花
唐: 李绅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九、龟山寺鱼池
唐: 李绅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
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剃发多缘是代耕,好闻人死恶人生。
祇园说法无高下,尔辈何劳尚世情。
十、别石泉
唐: 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