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朱熹的诗句有哪些
朱熹是南宋著名诗人, 朱熹的诗被后人称为“寓物说理而不腐”,读朱熹的诗,我们如果细细品味,就能读出诗中蕴含的深厚的哲理,读朱熹的诗,我们在不经意间被鼓舞,获得学习的动力,找到生活的方向。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朱熹的诗句有哪些吧。
朱熹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翁,别称紫阳。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
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宋宁宗时任焕章阁待制。卒谥“文”。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朱熹的诗句有哪些
一、《泛舟》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二、《春日》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这是一首写春之诗,它描写了春天万物新生、花团锦簇的特点。“新”暗指人们受到儒学熏陶之后的新气象,“东风”指圣人之道如春风化人,“万紫千红”表达儒学内容丰富多彩、遍地开花。
三、《观书有感》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这首诗写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富有理趣。诗的一、二句写景,“一鉴开”点明了湖面之平静,“共徘徊”即进一步强调了湖水的清澈,又为湖水注入了一股活力。
诗人没有单纯地停留在写景上,而是针对湖水之清展开思考,用一问一答把一个哲理性的问题阐述明白。后人经常用三、四两句诗来比喻在工作或学习上要不断汲取新鲜养分,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朱熹的诗珍惜时间
《劝学诗 / 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
1.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
查看详情>>与“朱熹的诗句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朱熹传颂千年的名诗《观书有感》,出自他亲身体验得出的独特感受
朱熹是位教育家、哲学家,他与程颢、程颐共创关于理气关系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即“程朱理学”。他勤奋好学,学问广博,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
下面是朱熹传颂千年的名诗《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观书有感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
查看详情>>与“朱熹传颂千年的名诗《观书有感》,出自他亲身体验得出的独特感受”相关的文章
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哪些经典作品?其中两首被选入课本
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哪些经典作品?其中两首被选入课本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考亭先生,南宋徽州婺源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曾在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讲学。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书,门人辑有《朱子大全》。
一、《泛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赏析:这首诗,是把泛舟比方学道的。昨天的夜里,我到江岸边来,见那春水已经涨起来了,许多大号船只,停泊在水面上的,好似羽毛一般地轻浮。回想从前水浅的时候,空费了多少推移的气力,到了今日,水已涨足,船在江心里,尽可以自由行动了。
二、《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诗人虽是南宋有名的理学家,但这首诗却写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富有理趣。诗的一、二句写景,“一鉴开”点明了湖面之平静,“共徘徊”即进一步强调了湖水的清澈,又为湖水注入了一股活力。诗人没有单纯地停留在写景上,而是针对湖水之清展开思考,用一问一答把一个哲理性的问题阐述明白。后人经常用三、四两句诗来比喻在工作或学习上要不断汲取新鲜养分,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三、《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这是一首写春之诗,它描写了春天万物新生、花团锦簇的特点。但有人认为,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泗水曾经是孔子弦歌讲学、教授弟子的地方,朱熹是儒学大师,以泗水寻芳暗指追寻孔子之道,可能性很大。若真如此,诗歌的意思就改头换面了。“新”暗指人们受到儒学熏陶之后的新气象,“东风”指圣人之道如春风化人,“万紫千红”表达儒学内容丰富多彩、遍地开花。
四、《次韵雪后书事》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赏析:诗作前半扣住诗题“雪后”,写雪后寻梅之事。诗作以“雪后书事”为题,描写诗人的行为和心态,展示了一位为故人惆怅忧虑的哲人形象。诗作结构端严:除首尾呼应之外,颈联的“折寄遥怜人似玉”照应颔联的“昨夜月明依旧开”,颈联的“相思应恨劫成灰”照应颔联的“前时雪压无寻处”,将诗题“雪后”与“书事”两个主体绾合一处。
与“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哪些经典作品?其中两首被选入课本”相关的文章
朱熹的一首代表作品《泛舟》,诗中最有哲理的一句诗是那一句?
朱熹的一首流传很广的作品《泛舟》,诗中最有哲理的一句诗是那一句?
春天里雨水较多,三月的雨密得像牛毛,淅淅沥沥地洒在田野和树林,那些在冬天里快要枯竭的溪流河汊,经过几场春雨,立刻都变得丰盈起来。河边的杨柳似乎也欢乐地迎接这难得的景象,扭动着腰肢快乐地起舞。宋代一位诗人正要出行,一场春雨助力,让他畅游无助。
泛舟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文学修养深厚、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仅善于考证,长于研究,在文学批评方面也有独到见解,而且能诗会词,通晓音律,具有文艺创作才能,这首《泛舟》就是流传很广的作品。
这首诗通俗易懂,写的是作者适逢涨水时节乘船而行的一点感想。他坐着一条大船,像古代打仗所用的艨艟巨舰一般大而沉重,可是因为江水充沛,一泻千里,大船行得飞快,毫无吃力之感。于是,很自然地联想到在这之前的天旱时节,因为水流减落而难以承受大船的运载,只好借助牵夫们艰难航行的情景。
两相对比,不免喜从中来,从而写下了“此日中流自在行”的轻松之感。读了此诗,我们也仿佛身在船上,与作者一起经历了这次航行一样,心中产生一阵轻快的感觉。一首绝句,篇幅有限,我们不能要求它承担力所不及的超负荷内容,但简单的话语,却寓意深刻。
此诗注意发挥绝句之长,把中心内容限制在泛舟这一点上,不贪多务得,不作过分渲染,而是以简洁明快的笔法道出,同时将形象的描写与议论性叙述结合起来,从而巧妙地完成了艺术表达的任务。语言本色、平易,不假雕饰,也与表现手法相统一,显得十分流畅,毫无吃力之感。
一艘大船在小溪里是无法前进的,而在波浪滔天的大河中却行走自由,毫无阻隔。诗人从亲身经历中得到灵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读者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此诗是以泛舟喻学,很多事情千思万索,及至悟来,不思不勉,自然而然,从容中道。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两句诗饱含哲理,回想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从一开始不熟悉到了解,又从陌生到精通,其中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但唯有经历了,才能得到经验,有时必要的失败反而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和更智慧,而这一切都需要踏踏实实地靠亲身实践去摸索,更需要不断地感悟。
与“朱熹的一首代表作品《泛舟》,诗中最有哲理的一句诗是那一句?”相关的文章
思想家朱熹夜里遇雨写下一首诗,《水口行舟》这首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少年听雨歌楼上”,春风骀荡中沉浸着欢乐的情怀;“壮年听雨客舟中”,孤独的天涯羁旅,如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这是南宋词人蒋捷在他的作品中描写的画面,南宋还有一位大思想家朱熹,有一次乘船过江,夜里遇雨,也让他彻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一首诗《水口行舟》。
水口行舟
宋代: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南宋庆元元年宰相韩侂胄(tuō zhòu)擅权,斥道学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一年后朱熹也被削职,凡与他们有牵连的,都不得任官职,不得应科举。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派,通缉在案。就在时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他抵达水口的感时之作。
诗人乘着一只小船,航行在江中。江面的波涛汹涌澎湃,船头的诗人思绪万千,想起这些年来的坎坷经历,再看看这逝水东流,朱熹真是寝食难安。夜幕降临,两岸的崇山峻岭都淹没在浓浓的雾霭之中,只能听见滚滚的水流和稀疏的几声鸟鸣。
晚上下起了雨,朱熹披着蓑衣站在船头,观望着夜景。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岸边也很少有灯火闪现,不远处尚有几首渔船点着渔火,让他稍微感到不是太孤单。船儿顶风冒雨前进,天黑后什么也见不着了,他只好回到船舱。诗人和衣躺在床榻上,倾听着外面的风浪声,还有急雨敲打着船篷的声音,翻来覆去地无法入眠。
“昨夜扁舟雨一蓑”,鲜明地描绘出船在雨中行走时诗人的形态,反映出诗人随遇而安,襟怀大度的心理。诗人晚上冒雨眺望,虽然忧心忡忡,依然镇定自若,希望能从两岸的美景中获得释怀。
夜深后,雨渐渐地住了,朱熹也不知什么时候终于睡着了。清晨醒来,他赶紧卷起篷窗往外看,依然满目是青山绿树,两岸的景色和昨天一样。诗人这时才真的开怀了,本来他担心第二天雨会更大,影响他们的行程,让他在江上航行时百无聊赖。
所以他清晨醒来就急切地想知道,这一夜的狂风暴雨,是否会让昨天所见的秀丽景色改变?读者一定能体会到他见到青山无恙、绿树常青后的欣喜。作者用“依旧”两个字,强烈地表现出这种喜悦心情,同时“青山绿树多”又遥呼首句他冒雨赏春的迷恋之感。
朱熹的诗经常能寄情于景,寓理于趣。这首小诗写他乘舟在江中航行时的所见所思,直书感受,富有生活理趣。诗人对危局的坦然,对青山绿树不惧风雨的赞叹,让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很深的哲理。
那么诗人想通过诗告诉我们什么呢?
诗人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能扛得住风吹雨打的人,处变不惊;能禁得起磨难考验的人,勇气常存。正如岸边的青山绿树,无论风雨如何飘摇,也不管人间有多少沧桑,它们依旧勇敢地矗立在眼前。生活总是与风雨相伴,对于强者来说,挫折是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阶梯。风雨中充满着苦涩,但只要不放弃,也可以嚼出甘甜的美味。
与“思想家朱熹夜里遇雨写下一首诗,《水口行舟》这首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相关的文章
朱熹的一首说理诗《偶成》原文,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今天分享朱熹的一首说理诗《偶成》,也作《劝学诗》。
到唐时,诗歌发展到最为繁盛的阶段,何事何物都能入诗,基本能写的题材都被写了个遍,闻一多先生在说唐诗时总结道:“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这可太厉害了!留给宋代诗人的活路似乎已经不多了!
但奇特的是,唐诗珠玉在前,宋诗却不逊色,独辟蹊径,开拓了别开生面的境地,有人总况道,“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比如说,走心走情到了极致是吧,那咱开始讲道理啊!
苏东坡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人才,将说理诗写得已臻化境,他的《琴诗》写得好妙,他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千古流传,他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更是让人反思人生来何来、去何去……
而朱熹作为宋时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作为文学家,将哲理与诗歌结合在一起,从自然万物中体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反映在诗中,把“理”说得很妙。
朱熹有两首说理诗读书时已经学过,一首《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首《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首诗蕴含的哲理,早已被老师和同学提炼过千百回,在此不赘述。
下面是《偶成》的原文,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呢?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诗歌表现的主题并不新颖,依然是从诗产生以来就已关注到的话题:时间。
时光倏忽流去,转眼间,就已从春走到秋。但偏偏,如此重要的时间却又无形无感,它每一刻都在悄悄溜走,一旦当你察觉到它的踪迹,它已经走远了。而要真切感知它的流逝,只能通过自然物候的变化,才能恍然惊觉。
最早在《诗经·七月》中,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诗句:“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通过记录小昆虫的行迹变化写时节的变迁。
光阴似水,时光如流。如果直写,很难写出触目惊心之感,朱熹则“借物以明道”,通过自然物象的变迁来传达领悟的道理,池塘春草,梧叶秋声,免去呆板说教,把时间的流逝感写得很美,很生动。
再过两天,便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很快,冬季就将来临,一年也终将走到尾声。年少时的梦想实现了吗?年初定的计划完成多少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来时不会告诉你我来了,它走时不会告诉你我走了,可它实实在在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游走。
人,从出生开始,便步入了倒计时,少年,中年,老年,每个阶段都有一定数,匆匆虚度过去后,就真的不能再重来了。
你看,说这么多,实在抵不过两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与“朱熹的一首说理诗《偶成》原文,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相关的文章
朱熹的三首经典的哲理诗代表作赏析,以诗说理,却又不将理讲得多么分明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将“理”与“诗”结合,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哲理诗。他以诗说理,却又不将理讲得多么分明,人们须得透过一层去感知,才能领悟到他“欲说却不着一言”的境界。
下面是朱熹的三首经典的哲理诗代表作。
《观书有感》这组诗大约作于乾道二年(1166)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观物是体贴圣人之学的一种方式,反过来,理学家又将观物所得用于观书问学,从而将二者贯通起来。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文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描写塘水的澄澈明净,后两句则由具象而抽象,寻绎塘水清澈的原因在于有源头活水。诗歌的表现方式很像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类诗歌都是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寓某种道理,是典型的理趣诗。但朱熹的诗与苏轼诗又有不同,后者是诗人观景而引发某种思索,朱熹则是“借物以明道”,是在观书之后,先有了某种具体道理的心得体会,再借自然景物去加以表现。
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点明朱熹想要表现的观书心得,在理学家来说,这种枯燥的读书治学的体会通过自然景物的借喻获得了形象的阐发,而在普通读者来说,形象与义理之间的生动联系也使他们既充分感受到审关的愉悦,又能获得某种智性的愉悦。可以看看朱熹的另一首讲治学心得的作品——《春日》。《春日》这首诗大约作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前后。尽管从题目到内容,作者没有任何字眼明确关涉读书治学,但此作又确乎是一首体现着理学家之思的学者之诗。其关键在“泗水”二字。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文赏析:
“胜日”,节日或亲友相聚的好日子,这里指春腊佳日。此处“寻芳”暗喻治学穷理、探求圣人之道。“泗水”在今山东中部。孔子曾居洙、泗之间,讲学授徒,后死于测上。这里以泗上代指孔门之学说。孔子曾在涨、测之间讲学授徒,死后葬于泗上,所以“泗水”、“泗上”之辞与“舞等”、“沂水”等相类,往往与孔门学说有关。泗水位于山东中部,在南宋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而朱熹一生未曾踏足北地,故“泗水寻芳”有着明显的象征笔法,指代对于孔门学说的探究求索。金履样则认为:“喻学问博采极广,而一心会悟之后,共这是一个道理,所谓一以贯之也。”,此论不为无理
这首诗可以说正形象地阐发了作者探求孔门学说并豁然贯通于“理一分殊”论的过程。“理一分殊”是朱熹的重要学说之一,指的是普遍原理与万物的具体规律、性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诗中,朱熹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形象凝练之语表达了理一分殊与万物一理的思想。尽管诗歌不以阐发哲理为宗旨,但如《春日》一类诗,作者的义理之思丝毫没有牵累于诗歌审美形象的表达,而能将哲思巧妙地暗藏其间,自可称得上...
查看详情>>与“朱熹的三首经典的哲理诗代表作赏析,以诗说理,却又不将理讲得多么分明”相关的文章
朱熹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偶题》赏析,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朱熹的七言绝句《偶题》其中的两首,我们可以通过诗文赏析来了解其中的做人治学的道理。
《偶题三首》是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通过写闲适的生活而揭示做人治学的道理。第一首说凡事都有根源的道理;第二首是奋斗精神的赞歌;第三首诗表明寻求真理必须有笼罩全局的意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唐诗重意,宋诗尚理。在唐人以风华绝代的丰姿情韵,屹立成一座后世远远仰望的高峰之后,宋人另辟蹊径,将绕山的涓涓溪流转作激扬瀑布,划出天际一道绚烂的彩虹,继而汇聚成浩荡大川奔腾东去,这一脉主流,便是宋人以才为诗,以议为诗,以文为诗,使天地万物背后的哲理寓于景中,道于诗里,由此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哲理诗,而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诗作则为其典型代表。
今天要讲的是《偶题三首》中的前两首,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
偶题(其一)
宋代: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朱熹是做学问的人,很喜欢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寻求做人治学的道理,也喜欢把这些感悟写成诗。这类说理诗在他所作的诗中占很大一部分,他的作品《春日》、《观书有感》等都是这类诗。这类诗字面浅显易懂,但非常耐人寻味。
这第一首诗中,作者终日面对门外青山,看到山中积云成雨,却还想要追寻云的来路。体现了作者探求真理的精神。
诗文赏析:
诗人静观山水,描写眼前景物,“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门外的青山上,草木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像戴着头巾,终日云遮雾绕。首句先说结果,次句道明原因,逆入手法更显波澜起伏。
“青山”堆“翠紫”,诗人偏重描写颜色的渐变过程,仿佛道家的朱砂变成汞,鲜明颜色逐渐改变,功夫亦自在其中。因为终日打坐,才得出“门外青山翠紫堆”的独到感悟与认知。
后两句描写云雨变幻,“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 处来。”人们只知雨从云的缝隙里落下,却不知云从哪里来。世事无常,佛家以静观和虚空的妙悟,排遣尘世的纷扰。看青成紫、云雨翻复,只是静观的表层禅意。禅宗不需推理判断,任凭目中所见、心物化一,却可以感悟大自然的玄妙。
这首诗说的是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
偶题(其二)
宋代:朱熹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山泉瀑布,却深藏机锋。首二句气势磅礴,“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万斛飞泉劈山斩石,汹涌呼啸着,奔出苍翠峡谷,如奔雷闪电,所向披靡。这种咆哮的场面是有悖释家寂、空、净的佛法宗旨,似乎并无禅理禅趣。
但前两句正是为后两句的境界作铺垫渲染,制造先声夺人的效果,“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断枝枯草没有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飘荡,可以感到一股清幽的禅趣扑面而来。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出了崇山峻岭的包围,流成一川清澈平静的江水。其实...
查看详情>>与“朱熹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偶题》赏析,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相关的文章
朱熹的哲理诗有哪些呢?诗词里有着人生万般滋味,你读懂了哪一首呢
朱熹的哲理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六篇经典古诗文,一起连赏析一下吧!
“诗言志”、“诗言情”一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内在根基。直到宋代,才有了诗人集中进行以理入诗的创作。即诗歌在抒情写景中,以意境、象征等方式呈现出诗人关于人生的大智慧。这类诗便是诗情与理趣相统一的哲理诗。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杨万里的“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等。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将“理”与“诗”结合,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哲理诗。他以诗说理,却又不将理讲得多么分明,人们须得透过一层去感知,才能领悟到他“欲说却不着一言”的境界。
1、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成》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前两句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们;后两句是含蓄而形象地写出光阴似箭、时不我待的感受。全诗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
人生易老,学问却不能轻易达成,所以,一点点的光阴也不可轻视、不容浪费。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却总要等到某一刻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时光飞逝,什么叫“往事不可追”。这首诗里,朱熹后两句构建的场景形象生动:还未等到池塘春草的美梦醒来,阶前的梧桐树叶已经泛起秋声。
读朱熹这首劝学诗,能感知到时光飞逝,白驹过隙,就是这般的触目惊心。待到蓦然回首,才知光阴已逝,一事无成。人到中年,或许便是这样的时刻。
有人说,这道理谁不懂得呢?可很多时候,年少时的光阴却真的白白错过了。只在“偶然”间回首,才能真正悟到。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被人“误读”很久的诗,《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者朱熹...
查看详情>>与“朱熹的哲理诗有哪些呢?诗词里有着人生万般滋味,你读懂了哪一首呢”相关的文章
朱熹被削职后写的一首文诗赏析,诗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呢?
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削职。韩胄党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水口行舟二首.其一》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
朱熹的理学对于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明清两朝,他的学说成为了主流思想;所以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他的诗清新脱俗,大部分以说理为主,营造出了高远的意境,讲述了一个个大道理。不过在这首《水口行舟二首.其一》一诗中,却又是不走寻常路,只不过是抒发了当时的情感,写下了内心在的悲痛之苦。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变得怎样?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
宋朝的文人其实在写诗时,更多的还是以说理为主,朱熹是一位理学家,作品自然而然会充满哲理,他也会把思想融入进作品中,但是这首诗却并没有以这样的方式来描写,只不过是以淡淡的笔触描写了当时的感受,所以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写尽了悲痛之苦,还有对于未来的担忧。
宋代理学家的诗,往往纯粹说理,陈腐可厌,用语则俚俗不堪,常被后世攻讦。朱熹的诗,虽然也讲理,但经常能寄情于景,寓理于趣,清巧绵密,令人喜爱。这首小诗,写乘舟在江中航行时的所见所思,直书感受,富有生活理趣,是宋人绝句的成功之作。
诗文赏析:
被削职后朱熹可谓是心灰意冷,所以在这首诗中,看似只描写了寻常之物,还有普通的风景,但是字里行间却是充满了忧愁,道尽了人生的无奈。对于任何种学说,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不被人所接受,再加上朱熹为人正直,最终还是被人诬蔑,还丢掉了官职,这使得他感慨万千。
诗名中的水口,位于今天的福建邵武市,宋朝时称为水寨,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也是进入古田的必经之路。当时的朱熹正是在这个地方,写下了这么一首感伤之作,以此表达了悲痛之苦,还有感伤之怀;原本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去实现人生理想,但是学说不被人认可,还被人称为是“伪学”,这让他无法接受。
第一二句则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这样一起笔,也让这整首诗立马更加立体,“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昨天夜里我乘着一条小船行在江上,当时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披上了蓑衣,站在船头望着远方;只不过才一夜的功夫,江水就变得风高浪急,我在船舱中默默地思念,想着外面的景色现在是什么样子?
这首诗,重点在表现清晨醒来时的瞬间感想。起笔从未睡前写起。诗人乘着一只小船,航行在江中...
查看详情>>与“朱熹被削职后写的一首文诗赏析,诗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呢?”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