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江山社稷

发布时间:2020-05-27
1

太阳与江山更迭到底有什么关系?难道都是因为天人感应?

古代君王
天人感应
江山社稷

关于太阳的形成,承古代“元气创世观”,认为是“日积气之中有光耀者”,并说它是“阳之精”,因此认为太阳是“阳德之母”。而在封建时期,君王为最高统治者,圣人扶阳而尊君,古代便提出“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类,中国之应也”的说法(汉·刘向)。鉴于此,我们就来说说太阳与君王及江山社稷的关系。

《文子》曰:日出於地,万物蕃息。这句话是说“太阳升起,大地万物沐浴阳光而生生不息”。《尸子》载:圣人以日圆盈尺,光满天下。这与《礼统》里说的“日者,人君之象”的文化是相同的。古代所谓的“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正是结合太阳的特征。同时如《易传》提出:圣王在上,则日光明而五色备,这就以太阳象征了明君,与江山社稷有了关系。

西汉刘向在《洪范传》里说的明白,圣君就像太阳,出现在天空则天下光明,太阳不见就天下幽暗。他认为贤良之士各尽其用,天下和谐稳定,黎明百姓的生活健康安定,这时候正如太阳彰显它的阳德,使江山风景秀丽,这就是天下的大吉祥。在《尸子》一书中,作者尸佼把“君与国”以“太阳与天”做对比。他认为“居不高则不明,是不尊则不远”,这就是以“日光高照”象征“皇恩浩荡”,意思是只有居庙堂之高,才可如日照江湖之远,恩威施与天下方可使社稷久远。

那么古代认为太阳与江山的关系,自然要涉及到君主人臣。《春秋感精符》曰:群臣恣则日黄无光,群臣争则日裂,人主排斥则日夜出。

在《礼斗威仪》中,认为太阳颜色,直接与治理朝政有关的几种情况:如果江山太平“日五色”;百姓歌颂政通人和,太阳“黄中而赤晕(红色晕圈)”;朝政使天下无战事,则“黄中而黑晕”;朝政开始使天下呈现太平景象,则“黄中而白晕”;天下慢慢变得更繁荣富强,就会“黄中而青晕”。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的说法后,后世如唐朝《望气经》也有相关记载:日上有黄气,君喜;下有黄气,君永福。

太阳与君主的关系,还涉及到帝王出生和朝代更迭。比如“周文王曾梦日月着身”,《史记》记载汉武帝母亲梦日入怀生下他,还有三国东吴孙策,也是其母梦日月入怀。另外在《谈薮》说“魏文帝为王时,梦日坠地,分为三,已得一分,而内怀中”。而每逢治世的君主在位,也常见此类的描述,比如说汉文帝时期,曾见到太阳中间有“王”字;尧帝,其仁如天,就之如日(施行仁政,像天造化万物,靠近他的人如沐暖阳)。

对于太阳与“江山更迭”的关系,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桀无道,两日并照,在东者将起,在西者将灭”,即表示殷商将代夏。在相关记载里,还说夏桀经常看着太阳自言自语的说“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按照“天人感应”的逻辑,何为“日亡”?就是牵涉到日影、日食的问题了。《范子计然》载“日者火精也。火者外景主昼,居昼而为明,处照而有光。日食为失德,月食为失刑”。


查看详情>>

搜索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