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汉中之战

发布时间:2020-07-21
1

关羽在樊城之战失败原因,其实跟曹操在汉中之战的撤退有关

关羽樊城之战为什么会败
樊城之战
樊城之战失败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与曹军争夺汉中的刘备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在定军山扎营,逼迫曹军统帅夏侯渊率军来抢定军山。在两军对峙过程中,在定军山上的黄忠乘着地势高,鼓噪大喊,从山上冲下突袭夏侯渊,夏侯渊及益州刺史赵颙等都在此战中被黄忠军斩杀。曹操见汉中战事吃紧,不得不率军亲征。三月,曹操率大军抵达汉中,进驻阳平关。虽说曹操自统一北方以来,仅在赤壁之战中折戟沉沙,战力不容小觑,但汉中乃是蜀地咽喉,刘备要想稳坐益州,就必须占据汉中。正因为刘备有必须拿下汉中的信念,因此他在山上扎营,占据险要,并固守不战,与曹操对持。而曹军在被赵云与黄忠击败后,曹操也有些心灰意冷,于是在五月时,曹操撤出汉中,刘备因此赢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

同年七月,关羽认为北伐时机已到,于是他集齐荆州大部分战兵围攻襄樊。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赶紧向曹操求援,曹操当即派出于禁领七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关羽发现于禁的七路大军都驻扎在低洼处,于是他调集战船与水军,并在汉水暴涨,淹没于禁大营时发起进攻,使得于禁被逼投降,大将庞德被杀。

与此同时,关羽积极发动所有反曹力量,他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响应关羽,随后,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使得曹魏朝堂震荡,曹操几乎打算迁都。只可惜在司马懿等人的劝谏下,曹操与孙权联手,孙权派出吕蒙截断了关羽的后路,最终使得关羽败走麦城,身死异乡。从时间上来看,汉中之战曹操主动撤退,与后来关羽在樊城之战中战败乃是先后关系,那这两件看似不太相干的事是否有联系呢?

虽说樊城之战一般被认为是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发动的战争,但若以当时的战局来看,此战很有可能是由曹仁发动,而且时间要向前追溯到建安二十三年末。因为樊城之战绝不仅仅只是关羽与曹仁之间的战事,而是曹操与刘备在汉中之战的延伸。当时曹仁要配合曹操在西北战线的战略部署,这才不断对关羽进攻,向关羽施加压力,只不过在曹仁与关羽对峙期间,发生了很多与关羽有关的叛乱,这才使得曹操不得不将注意力从刘备转移到关羽身上。

在汉中之战时,不仅蜀汉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境地,而且曹魏的后勤也有十分巨大的压力,正因为徭役大增,这才造成了孙狼与侯音等人的叛乱。也正是因为曹仁先去平了宛城的叛乱,随后又要抵抗关羽的大军围城,这才导致樊城危在旦夕。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曹仁在完成曹操布置的战略部署时没有做好,让关羽有了可乘之机,也让许都受到了威胁,因此在战事结束后,曹操对解了樊城危机的徐晃大肆嘉奖,却对据守的曹仁只字不提,足见曹操对曹仁的指挥不当有意见。

正是因为曹仁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不佳,这才让曹操不得不放弃了汉中的争夺,而将注意力放在了关羽身上,只可惜在曹操倾尽全力阻止关羽时,蜀汉这边却没人及时支援关羽,甚至连占据了上庸三郡的刘封与孟达都没有出兵协助,这才导致了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失利...

查看详情>>
2

汉中之战曹操怎么输的?曹操这也是第一次输给了刘备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汉中之战曹操怎么输的

决定三国鼎立的著名战役——汉中之战,从公元217年打到219年,两年多的时间,最终实力强大的曹操败退,实力相对较小的刘备胜利。

自古以来,战争的胜负,其决定因素往往并不完全是实力的强弱,汉中之战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当时的刘备可以说在曹操眼里都不算个威胁,然而就是这个实力弱小于曹操的刘备最后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那么其中有哪些原由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汉中之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刘备当时拿下了益州,按照当年诸葛亮的分析,三国鼎立的局势基本成型。

曹操率先攻打张鲁,占据汉中,欲图遏制刘备向北发展的势头。汉中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对于刘备所在地的崇山峻岭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军队中转站。北上的军队,就能够在这里驻扎调整,进行粮草补给。张鲁兵败投降曹操时,刘备正和孙权因为荆州的事讨价还价呢。刘备一听张鲁投降,那么益州北方门户大开,稍有差池益州不保,于是赶忙归还孙权部分荆州地块,并和孙权议和,双方在湘水划界。

和孙权议和之后刘备积极准备,调动了张飞、马超、魏延等名将,在公元217年对曹操宣战开始攻打汉中。

曹操这边也是没把刘备放在眼里,拿下汉中后曹操就回许昌了,留下了夏侯渊、曹休、张郃等人坐守此地。

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共打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一开始曹操这边主帅夏侯渊凭借天险地利,多次击退刘备的进攻,双方形成对峙。之后刘备决定举国作战,甚至达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终于击破夏侯渊,撕开了汉中的大门。曹操听闻夏侯渊战死,意识到刘备这是拼了老命了,担心汉中不保,于是赶紧亲自带军支援汉中。

此时双方换了个位置,改为曹操进攻而刘备防守,两方互相掐了一顿后又陷入了僵持。对刘备来说还好,因为背后就是益州大本营,物资粮草补给问题不大。但是对于曹操来说可就犯了难,如果从长安调动军资粮草,中间隔着秦岭,不但路长,而且非常难走。曹操觉得天天耗着也不是个事,最终在公元219年决定全军撤出了汉中,就这样刘备稀里糊涂地,就夺取了汉中。

可以看出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是刘备主动发起的一次战役,那么实力雄厚的曹操为何会败给刘备呢?我认为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战争初期兵力差距,刘备当时对汉中发军约9万余人,差不多把自己能用的兵力都用上了。曹操撤退后,只留下了5万左右的人马。这也导致了刘备在曹操支援之前就攻下了部分汉中,为后续和曹操僵持创造了环境。

二、对汉中的重视程度,刘备知道汉中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对于攻取汉中势在必得。而曹操工作重心不在这边,所以导致刘备军处处赢得先机,让曹操很被动。

三、军队士气差距,虽然夏侯渊成功防御了刘备的几次进攻,但是并没有伤及刘备军元气。而法正黄忠联手诱杀夏侯渊,大破曹操军汉中防守要道,主帅被斩,导致在这场战争中曹操军的士气和信心比刘备军低迷不少。

四、曹操打不起消耗战,刘备背靠老家,轻车熟路,而曹操却跋山涉水奔赴前线作战。如果强行攻打,刘备凭借天险,曹操未必能取得胜利,长期对峙下去,又会有...

查看详情>>
3

想了解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刘备胜利的原因不外乎就这两点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读过三国故事的朋友肯定知道“青梅煮酒”这一段典故,就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曹操曾跟刘备讨论过,天下的英雄人物只有刘备和曹操。等到刘备脱离曹操的阵营之后,每每与曹操交锋都败给了曹操,虽说赤壁之战胜了曹操一把,但赤壁之战主力输出还是周瑜。但后来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与曹操开展的汉中之战,却意外地战胜了曹操,那么刘备无论兵力还是国力都远弱于曹操,为什么能在汉中之战打赢曹操呢?

一:曹操没有及时支援汉中

自从赤壁之战失败之后,曹操已经没有了一统天下的雄心,而是专心内政,并且扫清周围的势力,最后再对付孙刘的势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曹操终于稳定了北方。

公元211年,曹操打着讨伐张鲁的名义,开始对关中用兵,在几年的时间内,曹操完成了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基本平定了关中以及凉州地区,地盘再一次扩大。

平定凉州之后,再向南看,曹操发现原本益州的老大已经由刘璋变成了他的死对头刘备。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刘备要想在益州站稳脚跟,肯定会夺取汉中。曹操自然不会让刘备过得如此安逸,于是在公元215年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曹操就轻轻松松拿下了汉中,但是曹操在拿下汉中时发出得陇望蜀的感叹,放弃乘胜进攻益州。对于汉中,曹操则是留下了夏侯渊以及张郃、徐晃等人在此驻守,提防刘备。

至于曹操为啥不乘胜追击拿下益州,一是益州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加上刘备跟孙权肯定会联合,短期内不一定能打下;而是曹操年岁已高,而自己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想在国内获得更高的权力,国内还有一大把反对他的人,比如一直忠于他的荀彧就反对曹操称王,曹操要回国处理这些麻烦。

公元217年,刘备趁着曹操撤出汉中的机会,立马发起了对关中的进攻。汉中之战刚刚打响的时候,夏侯渊这边只有汉中的几万守军,但是战争初期,曹军一直处于优势。看着夏侯渊优势那么大,曹操就带领主力部队驻守长安,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形势。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边塞乌桓鲜卑又在边疆闹腾,曹操只好派自己的儿子曹彰处理边疆的问题,自己则继续坐镇长安,密切关注着两个战场的情况,哪方不利就派兵增援。

公元219年,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使出一招引蛇出洞,将守在阳平关的夏侯渊引到更适合刘备作战的定军山,并且在定军山打破曹军,同时还消灭了曹军的主帅夏侯渊。夏侯渊一死,汉中的大部分土地都落入刘备的手中,而曹军方面因为失去了统帅,军心不稳,众人推举张郃为临时主帅才勉强稳定军心。

曹操那边等到曹彰平定边境的霍乱之后,就带领大军来到了汉中。虽然曹操亲自来到战场,但是汉中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刘备占领,并且对曹军采取守势,同时派兵切断曹操的后勤补给线。曹操在汉中耗了几个月之后,毫无收获,只能放弃汉中,最终失败而归。

二:曹操对汉中没有刘备重视

前文说了,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如果刘备不夺下汉中,刘备迟早要被曹操给吞并。反观曹操既要为自己称王扫清国内的反对势力,又要预防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同时还要防着江...

查看详情>>
4

关于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其中跟赵云有着紧密的联系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汉中之战是刘备漫长的颠沛流离猥琐发育人生的巅峰之作,刘备打的是中兴汉室的旗号,而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便是他的最大敌人。汉中之战,是刘备第一次在正面战胜宿敌曹操,这次胜利对于蜀汉政权的巩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15年,孙权命吕蒙率兵袭取零陵、长沙、桂阳三郡,刘备领5万兵下公安与之交战。也正是在这一年,曹操攻取汉中,直指蜀地。于是刘备赶忙与孙权讲和,并制定了攻取汉中,与曹操开战的方略。

219年,刘备南渡沔水,占据定军山,夏侯渊前来攻打,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杀。夏侯渊是曹操的西线大将,他一死,曹操便亲率大军来到汉中,与刘备决战。彼时曹操统领北方,相比于刘备,拥有着多得多的土地人口,为何在这场正面的对决中,曹操却败下阵来。

首先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古代战争最最重要的便是后勤保障,十万人的军队有时候要配备几十万的民夫进行运粮修路。而在汉末时期,经过连年兵荒马乱,人口已经从几千万降至几百万,在老百姓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如何保障部队的粮食供应尤其重要。多少古代的重要战役,都是围绕袭粮仓,断粮道展开的。汉中之战亦不例外。

曹操为了汉中之战,便准备了大量粮草,屯于北山之下,黄忠领赵云命前去烧粮,结果陷入曹军包围。赵云见黄忠未如期归来,便领兵前去寻找黄忠,结果遇到曹军。赵云以万夫不当之勇,杀出了包围圈,曹军追击至赵云汉水之畔的大营。危难之际,赵云上演了一出空城计,营门大开,偃旗息鼓。曹军怕赵云有所埋伏,正仓皇撤退之际,赵云命人以劲弩射其后军,曹军大乱,堕汉水死者万数。

汉水之战的大败,虽然只是整个汉中之战的一个局部战争,但粮草尽失,使其失去了和刘备在汉中相抗的本钱。而刘备,则为了汉中之战尽起蜀中的人马粮草,可谓是做足准备,所以曹操在汉中的败退便是理所应当的。而赵云“辱其锋锐之众”,其智谋与英勇令刘备感叹,被军中将士称其为虎威将军。

虽然曹操在汉中之战败退,失去了倚汉中地势进击蜀中的优势。但是,曹操在败离汉中之地时,迁尽汉中人口,使得刘备不得不从蜀中迁移人口填补汉中,以恢复当地的人口和生产。这也对于蜀汉的后续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查看详情>>
5

刘备为什么能赢汉中之战?只因他跟曹操的处境完全不同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此时孙刘联盟还处于蜜月期,曹操暂时无法攻克荆州,于是他转战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在击败关中联军后,曹操乘胜追击,率军攻打张鲁,并夺取了汉中。由于汉中乃蜀地咽喉,曹操攻下汉中,无异于对刚刚易主刘备的益州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来司马懿劝谏曹操趁机占据蜀中,但由于后方发生叛乱,曹操只得留夏侯渊、郭淮、徐晃等镇守汉中,并让张郃进犯巴西,他自己则返回后方镇压叛乱。在此之后,张飞于瓦口关大破张郃,为刘备创造了汉中之战的先决条件,在张郃退走后,刘备在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下,率领大军攻打汉中。

在战事前期,刘备集团打得十分艰难,在两军对峙过程中,蜀将雷铜、吴兰等被曹洪击败而战死,马超和张飞不敌魏军,只能败走,而被刘备派去攻打马鸣阁道的陈式又被徐晃击败,刘备集团的处境十分不利。但在公元219年时,刘备果断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当时夏侯渊率军来抢定军山,却被黄忠乘着地势高,奔袭夏侯渊,此一战,夏侯渊和益州刺史赵颙等人都被黄忠斩杀,蜀军开始转败为胜。曹操见汉中形势危机,于是亲率大军来争夺汉中,但在黄忠与赵云的主动出击下,曹军粮草被毁,大军战败,无奈之下,曹操只能撤出汉中,而刘备则获得了汉中之战最后的胜利。刘备集团在此战中,击败了曾经诛灭袁绍势力,战胜关中联军的曹操,是否可以说明当时刘备集团已经开始比曹操集团强大了呢?

其实,刘备集团之所以能获得胜利,是因为当时他的处境与曹操集团并不相同。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汉中背靠益州,一旦汉中不在他手中,益州将处于唇亡齿寒的地步,因此,汉中是刘备的生死之地,刘备征战一生,好不容易有了建国的资本,成败在此一举,故而他绝不允许曹操将其破坏,可以说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的生死之战。但对于曹操来说,汉中对他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正因为两个集团对待此战的态度完全不同,因此刘备集团出了全部的力气,而曹操集团或许连五分力都没出,自然谈不上孰强孰弱。

更何况在曹操率军攻打汉中时,他还要面对孙权对边境的侵扰,因此曹操当时是以一敌二,腹背受敌。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对于曹魏的补给来说极为困难,再加上蜀地不是中原腹地,没有广袤的平原,曹操的骑兵优势没办法发挥出来,因此尽管曹操的骑兵来势汹汹,又是天下志锐,但也无法在汉中之战中发挥出优势。

正因为曹操的兵力与粮草后勤优势在此战中没能得到发挥,加上他手中的主力骑兵又不能发挥出作战的优势,再加上孙权在背后的侵扰让曹操无法专心与刘备对峙,以至于他只能放弃近在眼前的汉中。更何况对于蜀汉来说,当时战事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程度,经此一战后,益州必将比从前更加疲敝,再加上蜀汉与东吴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造成后来樊城之战时荆州的沦陷,因此在汉中之战中,其实没有真正的赢家。

曹操不仅在汉中之战输过,他还在东征的过程中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但这并不能代表曹魏的实力就弱于...

查看详情>>
6

你了解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吗?其实曹操自己也知道赢不了刘备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在刘备发动汉中之战之时,蜀军和曹军之间是存在着绝对的实力差距,而当时曹军作为防守方,更是有着一定的天然优势。可最后的结果却以刘备战胜曹操为结局。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按道理来说以曹操的实力当时直接发兵灭了刘备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之所以会造成如此的一个结局,只是因为曹操太低估了刘备的实力,太过于看重孙权了。如此的一个说法自然也不是没有理由,当初在曹操赤壁战败之后也就暂时的退回了北方。而刘备也趁机占据了荆州南方的4个郡县,从而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地盘。等到曹操修养差不多的时候,也并没有着急南下去收拾孙权,而是去征战当时的西凉。

当时驻守益州的刘璋,他觉着等到曹操拿下西凉之后,肯定会顺势吞并汉中。到时候若是在攻打益州地区则是非常顺手之事,但是他又觉得以自己的实力很难抵抗住曹操,所以他也就听从了自己手下张松的意见,迎接刘备入蜀。而张松和法正两个人早就不想跟着刘璋干了,所以在他们二人的一顿操作之下,刘备成功坐上了益州之主,而刘璋则是被赶下了台。刘备的统治区还有综合实力就迅速增强。

时曹操得知刘备已经得到巴蜀地区也没有敢闲着。动用了数10万大军,耗时半年的时间将张鲁的汉中给打了下来。毕竟汉中是从关中地区直接进入益州的通道。如果能够占据汉中的话,那么日后在进攻益州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天险可挡,一路也就非常顺势可以将刘备给消灭了。虽然汉中地区人数不多,但是多为多族的杂居状态,所以很难短时间内再次建立一个有效的统治。而且在曹操看来,如果占据了汉中,刘备自然不会有什么威胁了。所以随后也就带军40万前去征讨孙权。

而在此之前刘备和孙权之间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不断的发生一些军事摩擦。等到曹操大军来到濡须双方在此对峙。孙权为了避免自己两面受敌,也就停止了荆州的争议一心抵抗曹操。而当时刘备也就趁着曹军主力已经被孙权牵制。所以就倾尽整个益州之力去攻打汉中。

而当时汉中有曹操的两个大将,张郃和夏侯渊共同把守,由于在汉中的曹军驻兵并不是很多,双方耗上了一年的时间。刘备虽然说没有占上太大的便宜,但是基本上也打通了从益州进入汉中的道路关卡,而曹军从而就进入了一种被动防守的状态。如果此时曹操及时的从濡须撤军前去支援汉中,还有机会收拾刘备。但是曹操除了调遣了一些兵马增加防御之外,并没有做出其他的事情,因为在曹操看来孙权才是最重要的一个收拾对象。

而后来蜀军在定军山一战中,更是将曹军大将夏侯渊给斩杀,而如此的一个结果,也就让曹军陷入了一种彻底被动的状态。由于缺少了一个大将级别的主心骨,所以曹军内部已经乱作了一团,随后在很快时间内也就被蜀军消灭了大半,而且汉中基本上全数尽失。曹操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忙派军队来与刘备对战。但是由于此时曹操已经年迈,而且刘备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双方交战不到三个月早早也就撤兵了,因此刘备也就赢了这场战争。

查看详情>>
7

三国经典战役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以下五点原因让刘皇叔想输都难

三国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汉中之战是继赤壁之后,第二次南北势力的角逐,发生在刘备对汉中地区的扩张阶段,蜀汉自此战之后便完全确立了参与三足鼎立的资格,也正是因为这一战,使得后续的北伐拥有了充足的战略基础。

而这场战争与赤壁的不同之处在于,汉中之战是一场消耗持久战,在刘备发动战役到战役结束,历时两年时间,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曹操阵营逐步退出了汉中地区,最终的战争结果变成了刘备集团的胜利。

首先,先来分析汉中之战的背景,此时正处于刘备集团的上升阶段,刘备开始图谋汉中地区,目的就在于取得之后北伐曹魏的前哨突破口,而此时期曹操集团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恢复,加上两个阵营都处于“元老人物未退场,而新鲜血液又很活跃”的阶段。于是汉中之战,最终演变为了仅次于赤壁之战的精彩对战。

那么汉中之战,刘备是怎样战胜曹操从而取得对汉中地区的统治的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首先最关键的先决条件是,虽然此前是曹操的精锐部队拥有的汉中地区的绝对优势,但刘备在定军山之战已经实现了扭转局势,夏侯渊的战死使得刘备取得了汉中地区最开始的战略优势,面对曹操之后的急忙补救准备的很充分。

二,汉水对峙,是一场对两个方面都消耗巨大的持久作战。而对于统治北方的曹操更加不利,而拥有四川地区的刘备却后方比较稳定。虽然汉水对峙,使得刘备处于巨大的消耗状态,蜀地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打击,但曹操的补给线明显拉的太长了,而且每当曹操辎重部队从褒斜道进入,都会面临刘备对粮草的针对性打击,这使得拥有兵力优势的曹操反而比较吃亏,而且张飞在阳平关与曹洪的激战,也使得曹操无法开辟第二条粮道。

三,长时间的战略空缺使得曹操不能再接受在汉水的继续消耗作战。毕竟荆州的关羽对于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而孙权也紧盯着江淮,如果将本钱全部投入到对抗刘备,那就太吃亏了,况且如果夺回汉中,封住了蜀川,也无力再对蜀地用兵,如果再攻蜀势必还要考虑更大的时间成本,而汉中之战的消耗本身就已经超过了曹操可以消耗的时间成本。

四,站在曹操的视角,汉中的本身是否可以坚守,与蜀汉能否完成立国息息相关。而对于北方的长安一时间也构不成威胁,退出汉中反而将之后进攻的难题留给了刘备,于是乎与其说继续苦战汉中,不如将汉中的问题留给刘备,毕竟孙权并没有拿下江淮,对于防守孙吴,曹操是有充足的的信心的,这样就算刘备取得了汉中这一基点,也恐怕独木难支。于是曹操并没有进行死战。

五,此时期是刘备与曹操二人力量最为接近的时候,双方阵营里几乎所有重要人员都出现在了汉中战场。面对地理位置产生的问题,刘备完美的利用了优势,已经取得了汉中的全部战略先机,曹操也就自然选择了放弃汉中。

汉中之战是刘备一生的颠覆时刻,也是东汉末年的最终定局之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最终使得天下三分由一种战略假设变成了现实形势。


查看详情>>
8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其实这场战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是否还记得,杨修在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途中说了一句话"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其实,聪明杨修早就看出当时曹操对于汉中所持的态度了。但是汉中之战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生死之战"。所以两军交战,对其战役的重视度不同,所以说在这场战争在一开始就是刘备赢了。

在取得益州后,刘备依靠益州和此前带来的荆州兵,打赢了汉中之战。但是,这个所谓的"嬴"其实并非军事上的胜利,而是战略上的胜利。

单从战绩上说,难以认定刘备的蜀军击败曹军,因为汉中之战中曹军并未遭受很大的重创,曹操退走时可以分2次从容的将汉中百姓全部迁走,也佐证了这一点。而汉中之战胜利的原因,也仅仅是刘备的相持战略逼走曹军而非将其击败。曹操失其地却得其民,这在人口稀少的汉末三国时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其实,当时曹操率军攻打汉中之时,他不仅仅所面对的是正面的蜀军,而且还要面对东线兵强将勇的东吴,完全就是腹背受敌。而汉中的地形想必大家都知道,蜀地多山,道路崎岖,险峻难行,所以曹军的后勤补给也是很困难。但是,曹操想要将蜀中收入囊中,蜀道却是必经之地。尽管曹军的骑兵来势汹汹,却很难在地形上发挥其优势。与此同时,刘备在攻打汉中之前,早已和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提防孙权在事后偷袭,形成左右夹攻之势。

而刘备敢于和曹操叫板的"底牌",事实上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蜀军。刘备半生漂泊,直到客居新野时,才通过招募流民的方式建立起了嫡系部队。这些避乱流入荆州的外地流民,由于丧失了家园,所以,完全依靠军队的供养才能生存,属于职业兵,因而战斗力极强。

刘备取益州时,抽调走了大批荆州军精锐(流民军),攻汉中时的攻坚力量,正是当年的荆州军和收编的东州兵。但可惜,吴蜀夷陵之战时,刘备多年积累下的这支精锐损失殆尽(战死5万)。所以,诸葛亮主政时,蜀汉大军的来源才从"外来户"变成了益州编户。

但是,这支蜀军战斗力并不算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后就曾专门提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占据数量优势的蜀军居然被曹军击败,可见战力不高。

不仅如此,益州兵参军热情也不高,《三国志》记载:"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而在诸葛亮死后,更是出现"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的情况。所以,诸葛亮生前不得不从南中地区征调少数民族军队,由夷兵组建成蜀军中坚,所当无前, 号为"飞军"。

所以,真正能够击败曹军的那支精锐,早就被刘备在伐吴时全部葬送了。

查看详情>>
9

三国时期汉中之战刘备能够胜利的原因,其实在我们眼里很简单

三国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在三国时期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最终魏、蜀、吴三足鼎立,谁也灭不掉谁。

而在刘备和曹操争夺地盘的过程中,打了很多次的仗,但是在这些战争中,刘备却是只有一次赢过曹操,而这场唯一一次赢得曹操的战役就是汉中之战。这时怎么回事呢?

刘备之所以被刘璋邀请进入益州,本来目的是要消灭张鲁,张鲁就是张良的后代,刘备在得到益州之后,就开始了攻打张鲁。

在公元215年,曹操就开始征讨张鲁,没想到的是,张鲁根本就没有怎么抵抗,就投降了曹操。要知道汉中对于刘备来说,是抵抗曹操进攻的一个缓冲地带。如果刘备想要取得汉中,那么必然会和曹操发生正面冲突,

只是在这个时候,孙权开始进攻关羽把守的荆州,刘备也开始救援关羽。刘备为此和孙权匆忙的讲和,之后就率领了张飞在瓦口关大破张郃,率领大军开始进攻汉中。就在公元217年就爆发了汉中之战。

战争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这是因为对于曹操来说汉中并没有那么重要,虽然说刘备得到了汉中这个地方,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当地的百姓,因为曹操早已经就把汉中的人给迁走了。曹操之所以不重视汉中这个地方也是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战争没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意外,就是魏国的大将夏侯渊,在战争中被黄忠给杀了,可以说是在战争没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就这样刘备轻松的得到了汉中,这也是在和曹操的战争中,唯一一次赢得曹操的战役。不得不说刘备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曹操并没有把汉中这个地方当作主要的根据地。

我认为曹操要是派重兵把守的话,那么刘备是很难取得胜利的,毕竟刘备和曹操之间的兵力相差实在是悬殊,就连赤壁之战之所以能够战胜曹操,那也是因为有孙刘两家的联合,周瑜为主将使了计策才能战胜曹操。

不管怎么说,刘备子在得到汉中之后,在59岁这一年,(公元219年七月)自封为汉中王,他这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汉室的正室血统。

刘备在早年的时候,虽然出生很不好,生长环境也很艰苦,但他确实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只是刘备在自称汉中王没多久,关羽就开始了北伐之战,一度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把曹仁围困在樊城,而曹操也想要避其锋芒迁都。可以看出刘备这时确实是实力大增,不然的话曹操也不至于要迁都了。

只是后来孙权和曹操都不想让蜀国发展的太过顺利,就开始前后攻击关羽,致使关羽败走麦城而被杀。如果说关羽没有败走麦城被杀的话,那刘备会成为三国的老大吗?

查看详情>>
10

汉中之战中刘备究竟为什么能赢?刘备获胜离不开这三个因素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原因

早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在《隆中对》就明确表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在这里谈到的益州,不仅仅只是包括东西两川,显然同时也包括了当时行政上还属于益州的汉中郡。而且汉中郡作为连接荆州和益州的纽带,更是“跨有荆益”战略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秦末汉初之际,刘邦被项羽徙封汉中王,封地就在汉中,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历史经验。所以,虽然在《隆中对》中没有直接提到汉中,但是汉中显然是刘备集团想要完成霸业必须要拿下的地方。

然而曹操先刘备一步,捷足先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平定了张鲁,取得了汉中。在这种情况下,曹刘两家对汉中的争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建安二十三年曹刘汉中之战正式打响,双方参战阵容可谓豪华,特别是刘备一方,除了镇守益州和荆州的诸葛亮、关羽等人之外,将星尽出,马超、张飞、赵云、黄忠全都出现在了汉中之战。

曹刘双方对汉中都足够重视,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曹军占有一定优势,曾经两度挫败刘备军在汉中外围的军事行动。刘备军的两支偏师张飞马超和陈式均无所斩获,铩羽而归。经过两次作战失利,刘备在建安二十三年亲自引军来争汉中,但是被挡在阳平关外。

曹刘在汉中相持逾年,对于刘备军来说,战争的转机出现在建安二十四年春天。刘备冒险跨越米仓山,占据了定军山。夏侯渊发现形势不对,引兵争山的同时,筑围和刘备对峙。刘备放火烧围,并进攻张郃部,张郃不敌刘备,曹军的主帅夏侯渊分兵助张郃,刘备这个时候渡过汉水捣毁了夏侯渊在走马谷大营。此时夏侯渊阵脚大乱,被居高临下的老将黄忠一举击杀,此战刘备军大获全胜,同时还斩杀了曹操所置的益州刺史赵颙。

曹操得知汉中朝不保夕,亲自引军来争,但是刘备此时已经占据了优势并且居高临下,据险不出。曹操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只能从汉中撤军,刘备自此全面占领了汉中。

《三国志·先主传》:

“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曹刘双方对汉中都高度重视,也做了充分准备,可谓是巅峰对决。那么,刘备为什么能够取得汉中之战的最后胜利呢?笔者觉得较之曹操,刘备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刘备对于汉中志在必得

汉中对于曹操方面来说,更像是一个军事要塞,是前进益州的桥头堡。曹操平定张鲁后,张既就劝说曹操将汉中数万户人口迁往长安和三地区,汉中由是而空。曹操留在汉中的军事力量并不十分强大,所以才会导致后来夏侯渊的极不安全感。此外,曹操还把汉中东部地区,置析了东三郡,利用申氏兄弟进行羁縻统治。应该说,曹操在汉中基本上是摆出了一个防守的架势,力求固守,但是一旦局面不利,也可以选择放弃。

《三国志·武帝纪》: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相比起曹操对于汉中的“鸡肋”之感,刘备对于汉中可以说是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