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杜甫最经典的一首古诗《饮中八仙歌》赏析,饮中八仙,人物身份地位各有不同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时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甫与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算得上是远亲。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风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青年时代,杜甫曾经有过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后踏入政坛渴望能够施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然而,杜甫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后来又遭逢安史之乱,颠沛漂泊,各处投靠。但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之中,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正所谓板荡识诚臣,在国家丧乱之中,杜甫的思想与人格更显得可贵可敬。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更为深刻地了解到百姓的疾苦,更加深刻地将自己个人的生命感怀与对国家前途和黎民苍生的牵挂、担忧紧密结合起来,创作了大量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成就甚高的诗歌杰作。大历五年,减价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泽,但行到未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才得救。后来杜甫由未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本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世时并未获得与之成就相符的应有的重视,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共有约一千五百首诗歌被保留下来,大多被集于《杜工部集》。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魏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蛟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的诗作素来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为人所知。然而,这首《饮中八仙歌》则向人们展现出了杜甫诗作中少有的、轻快谐谑的一面,也从一个局部使后人得以一窥唐人的日常生活面貌。
这首诗为天宝五年前后,诗人初到长安时所作。诗人所称的“饮中八仙”为当时生活在长安的,以嗜酒善饮、豪放旷达著称的八位知名人物。其中“知章”即曾经写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
查看详情>>与“杜甫最经典的一首古诗《饮中八仙歌》赏析,饮中八仙,人物身份地位各有不同”相关的文章
杜甫这首经典的诗《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哪八个人?
杜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表达着对社会的关切和感慨。
在杜甫的五言长诗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被后人誉为史诗般的作品,读这些作品,能明显感觉到诗人在选定感情基调和诗情重点之后,流露出的是无限感慨的语气,让人对唐代天宝年间的社会感觉到一种切身的压抑。
他的诗歌往往在开始的时候,基调简明扼要,对文字的精心锤炼,不加任何描绘或使用更多的形象比喻,以及专用叙述覆体,干净利索,诗情洋溢。
诗人的深厚感情,往往会自然流畅的融入到读者的感觉之中,却在字里行间,很难找到蛛丝马迹,平实朴素,又不乏热烈的感情色彩。比如他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二句,毫无修饰,只以无限感慨抒发胸中的不满。这种“力透纸背”的感觉是我们读杜甫诗的一大感觉,也是诗人艺术表现手法别具一格的天赋,具有浓烈的杜甫特色。
杜甫《饮中八仙歌》这首诗,也是围绕他内心的感情描写人物的性格,我们一起来来品味诗人的感情和诗意。杜甫在《饮中八仙歌》写了八位朋友,个个痴酒如诗,这八人都是谁?他又是如何描绘自己这8个朋友的?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首诗里,诗人写了八个人物,有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分别表达了诗人对这八个人的崇敬之情,甚至还带有一点怜悯叹息的复杂感情。他以每个人的特点出发,又能自如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勾画出他对这八人的赞赏之情、倾慕之情,是这八个人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为什么杜甫的诗作里,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都会自然不自然的流露对社会或者对人生的感慨之情呢?
这跟他的人生有很大关系,跟他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杜甫一生仕途艰辛,晚年四海漂泊,居无定所,对社会现实、人生都有切身的体会,是他有了一颗敏感而又悲天忧人的仁慈之心。
这首诗的开头写的就是贺知章,仅仅十四个字,就把贺知章的醉态描写的活泼可爱,像个可爱的小老头。使贺知章酒醉之后骑马摇摇欲坠的样子如在画中,飘洒自如、笑傲江湖。神笔传神,让人心生倾慕。
贺知章到底有没有因为饮酒过量而导致老眼昏花,醉眠井底的事实,在这里可以姑且不论。但作为诗歌中的一个现实版的人物形象,杜甫成功的塑造了贺知章的鲜明个性,把贺知章的喜欢饮酒的率直以及不为名利羁绊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贺知章的旷达率直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很有名,所以在杜甫笔下,却在贺知章因酒力造成的幻觉中刻画出贺知章内心的旷达浩然性格。作为同时代的诗人,杜甫了解他们的品德,所以对贺知章的醉态不但不反对,反而流...
查看详情>>与“杜甫这首经典的诗《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哪八个人?”相关的文章
杜甫的五首经典写春天的诗赏析,唐代的春天是怎样的?
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吹来的风是暖风,让人懒洋洋的。到处都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这样温暖的时节,着实令人愉悦。古往今来赞美春天的诗词不少,小编和大家一起欣赏这美妙的杜甫写的几首春天的诗。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带来片刻享受。
一、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作者于暖春之日作诗说, 往年此时,山陵上积满白雪,可今年却一齐融化掉了,竟然还长出茸茸 的萱草幼芽。那万千柳条也一同长出嫩黄的新叶,是它们漏泄出大自然 中春的讯息。诗句写出长安地区的早春景象。“漏泄”两字用得精妙。细想起来,春光不是可见之物,何得漏泄? 但用此两字,便令人觉得仿 佛有人将春色偷来人间,引来草薰柳绿的大好光景。注: 侵陵,漫山。还,转成。
二、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唐·杜甫《柳边》
只说是梅 花开放的季节,哪知道柳树已是新绿一片了。每条柔枝都垂到地 上,每片叶子都舒展着一个春天。明明是咏柳的诗句,却偏从梅花着 笔,很是新颖。诗人刚沉醉在梅花的色香世界里,柳树却已经绿了,这 是多么令人惊喜的发现啊——春天来了。后两句诗人从柳树的枝枝写到 叶叶,意在说明一个“新”字。这几句诗通过柳发,描写了初春的一隅 景色,带给人一片清新的气息。
三、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江边的春天快尽的时候,拄着拐杖慢慢踱到芳洲,真让人肝肠 欲断。癫狂的柳絮随风飘舞,轻薄的桃花随水而流。前两句写的是伤春 之情。“杖藜徐步”,可见诗人已有点老态龙钟了,所以对暮春尤其敏 感,以致“肠断”。既然春天给自己惹来了这么多的愁绪,所以作者故作恨语,骂柳絮癫狂,骂桃花轻薄。其实恨之愈深而爱之愈切。诗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一片惜春之情。注:藜,草名。茎坚老可为拐杖。
四、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七
柳絮杂乱地飘满了小路,如同铺着白色的毡子。小而圆的荷叶点缀小溪,好象叠印着一个个绿色的铜钱。这是春末夏初的景色。作者把柳絮比作白毡,极言柳絮之多,几乎可以铺满小径了。把荷叶比做青钱,是戏言荷叶之状,非常浑圆。比喻虽浅显,却很形象。“糁”“点”两字,一写杨花纷乱之态,一写荷叶稀疏之貌,均别出心裁。注:杨花,柳絮。糁(sǎn),杂乱。
五、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唐·杜甫《即事》
暮春三月,巫峡白天的时间显得很长。日光浮在白云上明洁耀眼,慢慢飘过。上句点明时间、地点,下句描写雨前的特有景物。因要落雨,所以云“行”;因“云浮日光”,所以“皛皛”。两句诗并不刻意去写景物,但于极自然的叙写中却能别具一种风采。“皛皛”两字,用以状写云在日光的映衬下光洁明亮的样子,十分准确。注:巫峡,长江上游三峡之一。皛皛(hǎo),明洁的样子。
与“杜甫的五首经典写春天的诗赏析,唐代的春天是怎样的?”相关的文章
从杜甫写的三首诗中看杜甫早期的生活
有人说,杜甫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有人说,杜甫从没有年轻过。有人说,读杜甫的诗是痛苦的体验。是的,他们都没有说错。课本里,他是“忧国忧民”的油腻大叔,生活中,他是“漂泊半生”的失意人,文学上,他是“做诗最苦”的奋斗狗。
你不知道的是:他后半生有多落寞,前半生就有多放纵。
712年,杜甫就出生在京兆杜氏。史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这两家人的地位,都快高出天际了。出生在这样的豪门家庭,他似乎可以没羞没臊的过完这一生,事实上,杜甫也是这样做的。直到15岁时,他还是没心没肺的上树摸鸟、下河抓鱼。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意思是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就像个二愣子一样,在院子了跑来跑去。等到树上的梨子啊、枣子啊成熟的时候,一天不吃饭、不玩耍,就知道上树摘水果吃。
当我们被初中作业、补课压的喘不过气来,杜甫还活在没心没肺的过六一儿童节呢。这才是“别人的童年。”
18岁,是一个分界线。
秦始皇的18岁,已经谋划统一六国了;霍去病的18岁,已经走上了战神之路;苏东坡的18岁,已经名满汴京;
而杜甫的18岁,却在大声宣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杜甫是个任性的人,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身穿皮夹克、脚蹬复古鞋、胯下一匹摩托车,直奔江南而来,毕竟“越女天下白”嘛,况且还有亲戚在那里发展了家族产业。
在江南,他登上姑苏台。
遥想当年的夫差何等威武,越国的勾践又是怎样英雄,王谢豪门风流人物遍天下。只可惜已经到了海边,要是有一艘航空母舰,我一定要去扶桑看看。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至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杜甫同学太任性了,直接在江南玩了3年。还是家里人看不下去了:“龟儿子,你妈妈喊你回家高考。”
理所当然的,杜甫同学光荣的成了落榜生,从没听说过,不好好学习还能考上大学的。但是对杜甫来说,不用上学的,永远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他继续着自己的玩耍事业,这次来到了父亲做官的山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每个落榜生都会背诵的励志名言,杜甫同学,才是“心灵鸡汤”的祖师爷。爬过山、钻过洞、吃过煎饼卷大葱,杜甫对山东早已累觉不爱。由于父亲的资助,他早已鸟枪换炮,皮夹克成了貂皮大衣,摩托车也换了牧马人。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
他在广袤的华北大地来回穿梭,穿着貂皮大衣,身上背着猎枪,一脚油门踩下去,牧马人呼啸而过,看见野兽了,举枪就打。我们可以想象,这段时间杜甫同学没少吃烧烤。
这才叫“青春飞扬”有木有。
也许是杜甫的青少年太过逍遥,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要给他增加点人生难度。可谁也没有想到,杜甫的命运直接从“新手村”跳到了“地狱模式”。这是杜甫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的大幸。
与“从杜甫写的三首诗中看杜甫早期的生活”相关的文章
杜甫最经典的狂诗《狂夫》的写作背景,杜甫的狂,让人心酸
杜甫,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他忧国忧民,为天下百姓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杜甫又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这个“诗圣”和李白的“诗仙”含义不一样。圣:圣人,还终究是人,不像李白,是仙,不食人间烟火,不管尘俗杂事。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不仅看到了很多生活底层的老百姓民不聊生,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杜甫最惨的时候是靠着朋友的接济。而成都的杜甫草堂也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暂时有一个安身之所。为此,他还特别写了一首诗《江村》当中最后一句是:“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只要有老朋友肯周济给我一些生活费,我还有什么奢望呢?
这个接济杜甫生活的老朋友叫严武。当时是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只可惜没过几年,严武就去世了。自然也就断了对杜甫的接济。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杜甫苦中作乐,突然放飞了自我。
写下这首诗:
《狂夫》
唐代: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成都万里桥的西面有一个草屋,就是我的家。那百花潭的水就是来源于沧浪江,十分的清澈。微风吹过翠绿的竹子,清静美好,雨水滋润着红色的荷花,淡淡的飘香。以前曾接济我生活的那个朋友和我断绝了书信的往来,于是我家天天忍饥挨饿,孩子的脸色都十分难看了。我这辈子无钱无官,恐怕会穷困潦倒而死,尸体都不知道会被扔在哪个山沟里,如今,只剩下身上的这种狂放的精神了!看看自己,想想遭遇,不禁自己笑自己:“你这个老头,怎么越老越狂呢?”
这首诗里,看似杜甫是在写“狂”但其实更多的是对于生活无奈的苦笑。别人狂起来,霸气侧漏,杜甫狂起来,让人心酸啊。自己挨饿还好说,但妻子孩子跟着一起挨饿,作为丈夫、父亲来说,那是何等的心碎啊。
再来看看他以前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能回家乡了是何等的高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受到朋友接济的时候是何等地满足“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喜悦总是短暂,安稳也只是暂时。更多的时候,伴随着杜甫的是颠沛流离、忍饥挨饿。
杜甫在58岁的时候就死了。据说是因为洪水围困,他饿了很多天,后来被当时的县令搭救上来,送他一顿大鱼大肉。可是,连年的饥饿和几天的断食,使得杜甫的肠胃已经没办法消化这些油腻的食物。因消化不良而死去了。
当你撑不下去的时候,觉得无比难熬的时候,读一读这首诗。你会发现,你比杜甫的遭遇强多了。也许,这样想着,就又有动力了!
明天不一定会更好,但更好的明天一定会到来!加油
与“杜甫最经典的狂诗《狂夫》的写作背景,杜甫的狂,让人心酸”相关的文章
杜甫写乡村生活的一首诗,欣喜之音中还是透露着悲苦之调
人到中年,重读杜甫的诗集。读着读着,一部分的中年人开始把杜甫视为知音。因为在他的诗里,频频出现他的家事,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爱家庭的诗人了。
忧伤的时候,他最挂念的是家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快乐的时候,他写的还是他的家人: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尽管诗人贫困,生病,但一家人团聚之时,诗人是轻松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公元760年的夏天,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和妻子儿女相聚住在一起,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在这期间,写下了这首《江村》。
江村
作者: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在初夏时节,村庄里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着,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一切都是那么幽静。这时的诗人,历经磨难后,终于可以暂时忘却担忧和烦闷,欣赏起村中的美景!
看看,刚刚新建起的草堂上,就飞来几只顽皮的小燕子,没有人去打扰它们,因而它们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玩得可开心了,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不知不觉走到江边,江中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相亲相爱,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好一幅美好的江中图!
这时候,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大树下,拿着笔正在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从耳边传来,小儿子正在认真地敲着一根针,他这是要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呢生了呢……这样温馨的时刻,诗人已好久好久没有感受到了,这普普通通的乡村生活,尽显了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正因为如此,诗人最后发出感叹:生活在草堂,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的人又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可是我们读起此诗,情不自禁地想到,杜甫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怎会满足于独善其身?说“微躯此外更何求”其实是一种无奈之语,自慰之词。可以说,这首诗的欣喜之音中还是透露着悲苦之调。
尽管如此,这首写尽乡村生活的轻松诗作,特别是“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一句,让人到中年的我们,无限向往。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人到中年的我们,都有一个田园梦留在心底,无法忘却,似乎它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与“杜甫写乡村生活的一首诗,欣喜之音中还是透露着悲苦之调”相关的文章
杜甫的这首诗有一句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很少人知道全诗
说到唐诗,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吧,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我们读一些简单的诗,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了解到的古诗也是越来越多了。唐诗是中国历史文化流传下来的最为出名的一种文体形式,在宋代的词没有产生之前,唐诗一直处于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后来宋词出现,便和唐诗平分天下了。
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的一首诗,大家应该对杜甫不陌生吧,他是唐代最出名的诗人,和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是一名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人们叫做“诗史”。
杜甫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他有着特别高尚的人格,现在我们所知的杜甫的诗,大约有一千四百多首。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的杜甫这首叫做《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全诗如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我平时为人就很是喜欢琢磨那些好诗句,要是我写出的诗句达不到自己心中的那个标准,我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然而我的年龄也不小了,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我写出的诗变得越来越随便。看见春天的花草和小鸟,自己却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忧愁了。
江河旁边新安装了一副木栏,我站在这里倚着围栏可以好好地欣赏景色,还可以垂钓。然后我又准备好了一只小木筏,它的作用就是可以代替在江河上面游荡的小舟。
希望以后可以有像谢灵运和陶渊明这样的大诗人与自己相伴,要是真的能这样,一定会有很多的诗人和我一起写诗畅谈,一起在江上游玩。诗中用了一个“如”字,用来表现江水的气势,而且还提高了江上景色的美丽程度。把江水描写出大海一般的壮阔,足以可见这片景色在诗人的眼中算是奇观了。
但是我们这个时候再来看诗题,说的却是“聊短述”,大家不必惊讶,因为这是杜甫的一向风格。既然是聊为短述,那绝对不会语出平平了,整首诗写得如此精妙,可见杜甫在写诗上的一丝不苟,还敢于创新。
整首诗没有写到海,但是却把大海的气势描写了出来,仔细分析,才知道诗人写的是江水。这个时候难免会感叹杜甫这首诗所用到的以虚代实的手法,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语不惊人死不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却少有人知道这首全诗。虽然整首诗的语言不够华丽,但是却有着最为真实的情感,真的是一首好诗啊!不知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与“杜甫的这首诗有一句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很少人知道全诗”相关的文章
杜甫最经典的小寒诗《小寒食舟中作》诗句赏析,可谓惨淡,令人同情
杜甫这首诗,也是历代评论最多的一首诗,杜甫写完这首诗,半年后就去世了,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创作的。
所以诗人创作这首诗时候,已是漂泊在潭州(今长沙),诗人杜甫晚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是在船上度过余生的。
所以这首律诗名为《小寒食舟中作》这首也是杜甫最有名的一首小寒诗,仅56字,却语言自然凝练,风格苍茫沉郁,全诗文如下:
《小寒食舟中作》
作者·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一、“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小寒食,小寒这天进食,小寒当天吃东西。看到网上解释小寒食,解释一通,也没看太明白。因为杜甫晚年小寒食跟他关系不大。不如就简单点说,因为杜甫的晚年都是在舟上度过的,颠沛流离,温饱都成了极大的问题。吃了这顿,下一顿不知道在哪儿?
所以有些好心人,会送些食物去舟中救济杜甫。但是杜甫是一个非常好面子,另可饿死也不愿意无缘无故就接受别人的救济的。所以杜甫的住在舟上,并非一直停留在哪儿,一直让别人救济着。所以下一站,总是担心温饱。
佳辰,无疑是小寒节气,对于诗人而言,但凡节气,都应该有诗的,杜甫是诗人,自然也会有诗的,所以才有了《小寒食舟中作》这首诗的名字。
强饮,是本来已经穷得叮当响,吃了这顿,担心下一顿。所以若不是小寒节气,诗人是不会去饮酒的,因为没有经济来源,酒是喝一点少一点的。这个强饮,有些勉强的意思,若不是佳辰,这酒也是舍不得喝的。
食犹寒的意思是食物是冷的,所以食物肯定是不好吃的,没有地方生火。舟很小,常年漂泊在舟上,舟上湿气很重,很潮,更别想着有东西可以生火,把食物热一下。所以能伴着酒咽下去,也算是不错的了。
隐几,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几案:长桌子,也泛指桌子。
鹖冠是鹖羽作装饰的冠。鹖:一种像雉而善斗的鸟。
所以知道这些字面的意思,就不难理解诗人杜甫第一行的大概意思了。意思是说,在小寒这个气节里,诗人杜甫,把家中藏了好久舍不得吃的食物以及好酒,都拿出来一起开始庆祝小寒节气了,开吃了。或是忍了好久忍饥挨饿,终于找了个借口,可以把藏了好久的东西拿来吃了。
佳辰不饮酒,不作诗,更待何时?哪怕明天没有酒了,没有食物了,也无所谓了。这就是诗人的秉性,所以诗人杜甫在吃了这顿没了下顿这种情况下,强忍着吃了些酒和食物。他是依靠在一张几乎破烂的长桌椅旁,随地而坐。
开始痛饮,强饮起来。一边吃的很冷的食物。诗人还不忘戴上鹖羽作装饰的冠,不忘自己的形象。再怎么落魄,再怎么颠沛流离,也不忘自己的形象与气质。
二、“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这句很有意思,字面意思很简明。估计是诗人杜甫喝多了,把一江寒冷的水当作春水,感觉船在摇,春来水涨,感觉自己好像坐在天上一样,行在云层之上,摇摇晃晃。
但是下句,诗人很快就明白,可能是自己老了,眼花了。所以才有这种感觉,幻觉。你看自己明...
查看详情>>与“杜甫最经典的小寒诗《小寒食舟中作》诗句赏析,可谓惨淡,令人同情”相关的文章
杜甫雅骂中的经典诗歌《戏为六绝诗》赏析,深得后人赞同
我们常喜欢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没什么文化修养的人骂人是直接了当的,几乎能立马听出来并反驳。但是对于那些有一定文化的人来说,就算被骂,也可能不会第一时间听出来,甚至还会以为对方在夸赞你。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在经济文化上都十分繁荣的朝代,杜甫的诗极具现实意义,他曾经写过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有文化的雅骂就是不一样。
古人语:嬉笑怒骂皆文章,古代处处都是才人辈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之人更是随处可见。出口成章之人即使是在表达不满这件事上也是粗放豪迈,文人墨客时刻都讲究斯文,所以唇枪舌剑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
中国古代的诗文化距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自先秦时期就出现众多诗歌,其中以《诗经》为代表。在唐朝之前涌现过太多才高八斗的诗人,他们或许有多种身份,吟诗作赋只不过是其中一项拿手的,比如曹操父子;又如东晋时期田园派诗人陶渊明、南北朝以山水诗闻名的谢灵运等等,他们开辟了一条不一样的诗歌文化之路。
到了唐朝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这其中代表人物是层出不穷,就不再拿出来列举。这就导致一部分文人骚客志得意满,身处在大唐盛世,就认为自己的创作水平要高出前朝先辈们,甚至班门弄斧的对他们的诗歌指指点点。这种行为不被诗圣杜甫看在眼里,他为此还写下了一首《戏为六绝诗》来批判那些文人,其中最后两句堪称是雅骂中的经典。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三十五岁以前,他读书、游历。天宝年间来到长安,仕进无门,十年困顿之后,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达四川,定居成都。曾经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沉郁顿挫”四字准确地概括出了他的作品风格。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戏为六绝诗》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杜甫针对部分文人贵古贱今之陋习进行了有力抨击,和如今天我们今...
查看详情>>与“杜甫雅骂中的经典诗歌《戏为六绝诗》赏析,深得后人赞同”相关的文章
杜甫的经典诗篇《曲江二首》赏析,一向多愁善感的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很乐观
性格决定命运,听起来有些略显武断,却也十分有道理。李白和杜甫,同为唐代超一流诗人,才华不分伯仲,对后世的影响和名气平分秋色,命运却迥然不同,究其根本原因,与二人性格密不可分。李白豁达洒脱、我行我素,不过分追求名利,看淡得与失,给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
杜甫则相反,虽然满腹经纶,却性格内敛低沉,内心感情比较丰富,忧国忧民且渴望被朝廷重用。在失败或者不如意的时候,李白看得开,不会过于痛苦和忧愁,很快就将不开心之事抛之脑后,饮酒赋诗游山玩水。杜甫就不一样了,他会耿耿于怀,深感郁郁不得志,找不到宣泄的方法,整日为心事烦恼。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杜甫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之际,原本就非常敏感的他,变得更加忧郁。受安史之乱影响,大唐往昔的繁荣一去不复返,杜甫个人遭遇也相当窘迫,甚至养不活一家老小,最落魄时把衣服都拿去典当。也正是在此时,他写出一首经典诗篇,彰显出他身处困境却乐观向上的心态,其中7个字流传千古。
《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从题目可看出,是杜甫到曲江游玩时,有感而发而创作的诗篇。首句“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说明诗人身无分文,每天拿着春天的衣物,到当铺里换些银两维持生计。古代文人大多都喜欢饮酒,杜甫当然也不例外,去曲江岸边的酒馆自斟自饮,酩酊大醉后才回家。
“酒债寻常行处有”,由于杜甫要养家,不能把当衣服的银两全部用来买酒,多数时候都先赊账,到处是他欠下的酒钱。世人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出自杜甫之手,这七个流传千古的字,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能活到七十岁之人,简直太少了。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走在回家的路上,杜甫欣赏沿途风景,看见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蜻蜓在水面来来回回。尾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意思是说,绽放的花儿和惬意的蝴蝶、蜻蜓,无不传递着春意盎然的气息,让我和他们一起感受浓浓春意,快乐的时光短暂,要把烦恼抛开,及时行乐。
一向多愁善感的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非常乐观,尽管如此落魄,口袋比脸还要干净,喝酒的银两都拿不出,但依然保持积极心态。无论如何,生活总要继续,就算再伤心难过也于事无补,何不静下心欣赏身边的美景呢?有些时候,我们要学会“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与“杜甫的经典诗篇《曲江二首》赏析,一向多愁善感的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很乐观”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