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伯虎的著名爱情诗句《一剪梅》赏析,这首诗除了相思,还表达了什么?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不同于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潇洒倜傥,历史上的唐伯虎一生落魄,失意潦倒。《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这首词,不仅是相思少女的苦闷,更像是一生感情不顺的唐伯虎自己的心声。读罢本词,字字真切、声声哀怨,这千年的相思谁解
?更觉人世之荒凉。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苔阶红遍枝头绿满,杜宇在声声啼叫,它的声音是那么地悲伤!相逢不久便要再次离别,彩凤孤独地飞行着,它孤独地栖息。
离别后相思会到什么时候?谁知道会不会再见?谁知道何时能再见?我的这般情意该如何向你表达?只能凭这一首情词,一首情诗罢了。
雨水敲打着梨花禁闭门窗,忘记了青春,耽误了青春。这赏心的乐事能够向谁倾诉呢?只能是在花下暗自伤神,在月光下暗自伤神罢了。
愁绪凝满眉头不经意间展露出来,这是千点的啼痕,万点的啼痕。早晨望着天空傍晚看着云朵,走起来的时候想的是你,坐下来的时候想的还是你。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杜宇”和“彩凤”两者都是诗词中常用的描绘悲伤哀怨的景象,唐伯虎在这里用了一种循环往复、前后交叉的修辞手法,用时光的流转循环,衬托了自己心中的那种苦闷哀怨,将心中的那种发人肺腑的深沉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唐伯虎在这里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明知故问,更是渲染了这种相思的难以忘怀,令人不可自拔。这句词的妙处在于词句的清圆流转,唐伯虎准确地把握住了为相思折磨的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那种失落感自然地溢于言表。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两个人虽然有着空间的间隔,却仍然无法忘却彼此。在花间,在月下,整个记忆里都是对方的身影,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就在岁月的侵蚀下无声无息地被残酷地消耗,更添几分悲伤在景中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这句词写出了被时空折磨的相思女子,朝思暮想着情郎的迫切心态。尤其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一句,把一个无时无刻都在思恋对方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展现了唐伯虎高超的笔端手法,无愧于唐伯虎最经典的一首词,其文笔为后人所折服。
与“唐伯虎的著名爱情诗句《一剪梅》赏析,这首诗除了相思,还表达了什么?”相关的文章
唐伯虎的经典爱情诗句《一剪梅》赏析,一个痴情女子苦苦相思
今天我们对于唐伯虎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在影视作品当中经常出现唐伯虎的形象,而且往往是以一种喜剧化的姿态来展现。不过如果翻阅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可能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
抛开这些所谓的个人恩怨我们不谈,我们所谈到的是他的诗词,绘画才华。他是著名的江南四才子之一,明代最为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不过和他的绘画名气相比,他的诗名要低了一些,但是却也有非常经典的作品。
比如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诗词,是唐伯虎最精彩的一首诗词,尤其是清丽词句下的痴恋女子最为动人。且看: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诗词的题目是《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写的是一个痴情女子苦苦相思的场景。关于这一主题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很是常见,但是唯有唐伯虎的这首诗词,由于清丽无比的语言,再加上自然明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使得这首诗词最为精彩,最为经典。
这首诗词的一开始就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一下子就让读者感受到其中凄凉的场景。“未久又分离”,两人相遇时间很短,马上就又要分离,所带来的场景只能是“彩凤孤飞,彩凤孤栖”,一个人的孤单。
接下来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发问,“别后相思是几时”,离别之后的相思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后会难知?后会难期”,下一次的相聚又在何时何地?“此情何以表相思”,这种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表达?恐怕只能以“一首情词,一首情诗”来写明了。
接下来也用的是五代李重元的宋词,“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雨打梨花深闭门”是一副独具古典诗词意味的场景,所指向的情感也很明确,那就是抒情主人公一个人的思念。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时光的流逝,抒情主人公沉浸在思念当中,以至于“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接下来依然写抒情主人公沉浸在两人相聚的美好回忆当中。“赏心乐事共谁论”,那美好的瞬间又能向谁诉说呢?尤其是那“花下销魂,月下销魂”的美丽,和今日“雨打梨花深闭门”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更让人内心感慨满腹凄凉。
最后写女子满腹愁绪,“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脸上满带着愁容,脸上满是泪水,满是泪痕,这一切都是因为女子内心相思而带来的伤心。“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抒情主人公无论望到哪里都会思念着意中人;无论是行走在路上,还是一个人孤单坐着发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依然牵挂着那个远行的人。
唐伯虎的绘画作品当中,画美人画得不少。这样一个风流才子,对于女子的内心世界也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和感受。所以他笔下的美人才会栩栩如生;所以他的这首诗词,才会有如此清丽的词,也才会有如此痴恋的...
查看详情>>与“唐伯虎的经典爱情诗句《一剪梅》赏析,一个痴情女子苦苦相思”相关的文章
唐伯虎最深情的一首爱情诗,看他与沈九娘的爱情有多深?
提起唐伯虎你会想到什么,风流才子、文武双全、点秋香还是九个老婆?在很多电视剧中他的形象的确是这样,满腹才华、风流倜傥,一个有钱的公子哥。每天都沉迷于花天酒地,身边美女无数,但现实中的唐伯虎并没有这么潇洒。
唐伯虎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经营一个小酒馆,虽然不太富裕但也算衣食无忧,唐伯虎从小就十分聪明,于是他父亲便让他读书考取功名,他也不负父亲所望,博得“江南四大才子”的头衔。
但是好景不常,在唐伯虎2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和妹妹相继去世,而家境也逐渐衰落,悲伤不已的唐伯虎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之后唐伯虎又娶了一个继室(姓名不详),但却因为唐伯虎随后陷入科场舞弊案前途尽毁,他的继室便离他而去嫁入一个大户做了小妾,唐伯虎的人生陷入了低谷。
心灰意冷的唐伯虎开始流连青楼妓馆,而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人,那就是他第三个妻子沈九娘。在沈九娘的陪伴下,唐伯虎逐渐振作起来,生活也有了生机,天长日久两人产生了爱情,但因为沈九娘的身份(官妓)问题,他们的感情得不到亲友的认可,甚至唐伯虎的同胞弟弟都以和他断绝关系来迫使他放弃沈九娘,但他们两人却互相扶持,同甘共苦,排除种种阻挠,最后结为夫妻。
婚后,他们过着非常平均的隐居生活,并在苏州桃花坞买下一座闲置的宅子,这座建造于宋代的别墅虽然已经荒破,但周围风景依然优美,后来唐伯虎又在园中种满了桃树,并为这座宅子取名“桃花庵”,之后“桃花庵”便成了唐伯虎和几位好朋友饮酒作画的地方。
就在桃花庵建成不久,沈九娘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桃笙。夫妻二人相濡以沫,过着平凡而快乐的日子。
而且好景不常,他们婚后的生活全靠唐伯虎卖画所得,但又因为唐伯虎不肯趋奉权贵,导致他们生活颇为艰难。结果又遇到苏州水灾,这让唐伯虎的画更加难以卖出,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沈九娘一人为富家洗衣做杂务维持,终于,仅仅38岁的沈九娘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
唐伯虎虽然尽其所能求医拜佛,尽心服侍,但仍然没能挽回沈九娘的生命。临终前,沈九娘紧紧握住唐伯虎的手说:““承你不弃,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尽我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于诗画,成为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唐伯虎禁不住潸然泪下。这一年,唐伯虎四十三岁。
沈九娘死后唐伯虎便没有再娶,他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对沈九娘的思念,一直伴随着他的余生,在一次前往扬州的途中,他写下了一首《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的诗,真挚沉痛,催人泪下: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
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
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几年后,唐伯虎看透人生,出家皈依佛法,号称六如居士,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虽然沈九娘和唐伯虎的爱情故事既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惊天动地,但平凡的爱情一样可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唐伯虎的著名古诗《题拈花微笑图》,是爱情诗吗?
唐伯虎点秋香的爱情佳话,以浪漫唯美的风情姿态流传至今,始终历久弥新,为人称颂不已,然而这终究只是佳话罢了。事实上,唐伯虎一生情路坎坷,前后共有三次婚姻,却都以悲剧告终。
第一任妻子徐氏死于难产,第二任妻子何氏拜金,在“会试泄题案”后因唐寅被革职而选择了改嫁,第三任妻子是官妓沈九娘,二人举案齐眉、气味相投,可惜没过多久九娘便香消玉殒而去。
从此之后,唐伯虎与爱情彻底决裂,转而皈依佛门,专心潜读诗书。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短暂过后就是失去的痛苦,这个道理非常适用于唐伯虎的爱情生涯。但是唐伯虎并未自怨自艾,反而将短暂的快乐发挥到了极致。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世人只记住了唐寅的潇洒豁达,却殊不知他浪漫起来,同样不可匹敌。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唐寅最经典的一首爱情诗,妻子问他一个私密问题,他却故意回答错误,成就浪漫经典。
《题拈花微笑图》
明·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将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好的爱情诗不会直接描述,总是抛砖引玉,以美物喻痴情。唐伯虎开篇以海棠起笔,说它昨夜经受了细雨的滋润而变得娇艳欲滴,鲜活得仿佛要开口说话。写海棠之娇艳,实则是写美人之娇羞。
唐伯虎选择用海棠喻人,是有考虑的。陆游有“碧鸡海棠天下绝”之赞言,唐寅自己也曾写下“一片春心付海棠”的句子,再加上苏轼“一树梨花压海棠”的香艳,所以海棠便有了两层含义:第一是美艳无比,第二是春心荡漾。如此之后,唐伯虎才引出了“佳人”:她早早地走出闺房,来到镜子前细细地拾掇红妆。
如果这首诗第一句就写佳人的活动,没有海棠前面的铺垫,那么会显得逊色不少。因为有了第一句的潜入,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将海棠的两层含义添加到佳人的身上,所以当“佳人”二字出现后,我们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她美艳娇羞,她闺门怀春。如此一来,下文中佳人的问题仿若呼之欲出。
尔后,佳人抛出了杀手锏:“问郎花好侬颜好?”我好看还是花儿好看?别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打情骂俏,但正确回答它所需要的情商还真不能低!如果唐寅说花儿好看,那就折煞了佳人的面子;如果唐寅说人好看,又未免太矫情。但是考量一下损面子和矫情的利害关系,退一步讲,也要回答是人好看。然而,唐伯虎偏偏剑走偏锋:你啊,不如花儿窈窕。
同时,这又是一个非常私密的话题,为何私密?有两大原因。唐诗宋词中以花喻人的句子太多了,但都是诗人对别人的评价,没有自己喻自己的。倘若一个化了美妆的女孩子,拿着花儿含情脉脉地问你哪个好看,那么她不是对你有意思,就是一朵交际花。这是第一个私密的原因。
所以说,“花好侬颜好”的对话只能发生在情侣之间,可以视为闺房调情的悄悄话。听到这一问题,唐伯虎故意惹佳人生气,就是为了欣赏她“娇嗔”的样子。而“娇嗔”也表明,美人并非真正生气,她略带撒娇地说:我不信活人还比不过死花儿了!
伴之而来的...
查看详情>>与“唐伯虎的著名古诗《题拈花微笑图》,是爱情诗吗?”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