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在三国历史上可以说,袁术才是推动孙坚之死的幕后主使
看过三国演义的我们,最早知道孙坚的时候,是在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的时候。当时的孙坚是长沙太守,也是因为黄巾之乱的时候,聚集了一波人马,和袁术关系密切。
袁术没有能征善战之人,孙坚没有粮草,所以两人就形成了合作关系,孙坚打仗袁术提供粮草。但是这一次,袁术开始耍小聪明了,他怕孙坚作战勇猛抢了头功,就在孙坚关键的时候,断了孙坚的粮草,导致了孙坚被华雄打的落花流水,还失去了大将祖茂,孙坚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孙坚拿到传国玉玺是在董卓焚烧洛阳之后,孙坚作为先锋第一个进入洛阳城的时候。当时董卓因为吕布的作战失利,还有迫于十八路诸侯的压力,听从了谋士李儒的建议迁都长安。在董卓走的时候,吩咐手下焚烧了洛阳城,给诸侯留下一个废墟。孙坚进入洛阳之后,是漫天的大火,绵延几百里,孙坚命人扑灭皇宫火势时候,士兵在一个枯井里打捞出了传国玉玺。别的人都不怎么认识,程普还是见多识广。
普日:“此传国玺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息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于汉高祖。后至王莽算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孙坚偶然得了传国玉玺,本来想着拿到了以后,神不知鬼不觉得溜掉,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孙坚身边的一个军士是袁绍的同乡,想通过举报孙坚立功谋得更好的差事。孙坚要走先给袁绍辞行,袁绍问及传国玉玺的事情,孙坚是矢口否认,袁绍拿着证人出来作证,两人就红了脸,最后是不欢而散了。孙坚走了以后,袁绍以盟主的名义写信给刘表,让刘表截住孙坚,夺回传国玉玺。刘表也很听话,派兵包围了路过的孙坚,话不多说就是要玉玺,孙坚发誓,说我要是拿了传国玉玺,就死在刀箭之下。刘表不相信非要盘查,这双方就打起来了,因为程普、黄盖、韩当三个人拼命保护孙坚,孙坚带兵逃回了江东,这孙坚和刘表的梁子也就结下了。
其实,孙坚可以不用那么早的领盒饭的,主要就是袁术这个人太爱捣乱了,袁术在当时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一个人。本来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袁绍得了冀州之后实力大增,袁术想问大哥袁绍要一千匹马,袁绍不给他,袁术生气了以后兄弟没法做了。这袁术又问刘表借粮食二十万石,刘表可能也是知道袁术的为人不怎么样,也没借给他。袁术就更生气了,感觉似乎大家都看不起我一样,我就非要做一件事让大家看看,至于袁术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
不过就是继续挑拨刘表和孙坚之间本来就很紧张的关系,给孙坚写了一封信,让孙坚去攻打刘表,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前者刘表截路,乃吾兄本...
查看详情>>与“在三国历史上可以说,袁术才是推动孙坚之死的幕后主使”相关的文章
孙坚错信袁术有恢复汉室的愿望,最后却惨死在埋伏之中
在三国时期荆州户口有百万民殷物饶并且地处南北交界之处,这就注定了荆州注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东汉末年占据着荆州的军阀是刘表,在历史上刘表被评价是个胸无大志疑心重重的人但是在刘表活着的时候荆州还是始终在他的掌控之下的。刘表最为著名的一战便是射杀了孙坚,那么刘表和孙坚是如何结怨的呢?
事实上孙坚和刘表并没有什么仇,孙坚攻打刘表按照史书记载的说法那是受袁术驱使的。先说孙坚攻打刘表的这场战争,一开始孙坚攻打刘表的军队就像驱逐豚犬一样大败荆州军并且还围困了当时荆州的治所襄阳。然而本来这场必胜的战争却被刘表帐下将军黄祖的伏兵所逆转,这一小队伏兵在岘山遇到了独自出行的孙坚并将其射杀。三国一代将星孙坚就这样陨落了,而失去统帅的孙坚部也只得撤军而去。孙坚的死也是后来的东吴孙氏势力和荆州势力势不两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三国志 吴书 孙破虏讨逆传》
那么回到上面我们的问题,孙坚为何甘心听从袁术的驱使攻打刘表呢?有人说孙坚当时是袁术的部下,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首先孙坚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拥兵数万了其实力不在袁术之下,其次孙坚南征北战用的都是自己的兵除了讨伐董卓的时候向袁术有过借粮(从借粮就可以看出孙坚并不隶属于袁术)以外袁术对其并没有对其有资助。我认为孙坚和袁术的关系更为确切的说应该是盟友的关系,而他后来愿意听从袁术驱使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两个。
1: 孙坚和袁术是盟友
孙坚和袁术比出身要逊色的多,尽管史书上说孙坚是孙武之后但也只是用了推测的语气。最初孙坚只是一个县吏后来因为参加平定地方叛乱被提拔到了下邳丞。而真正让孙坚成名的是后来参与平定黄巾军和讨伐董卓这两次战役,孙坚遇到的第一个伯乐是中郎将朱俊。当时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俊被朝廷授命带兵平叛黄巾军,正是朱俊向朝廷请求让孙坚担任佐军司马一同出征的。
在平叛黄巾军时孙坚表现出色引起了当时司空张温的注意,西凉边章作乱时张温上表朝廷让孙坚共参军事随军一同驻在长安。当时张温以朝廷的名义征召董卓前来拜见,董卓姗姗来迟并且面对张温的责怪还表现出不恭顺的样子。孙坚当时在场建议张温处死董卓以正军法却遭到了张温的拒绝,不过之后不久孙坚便被朝廷提拔为了议郎。后来长沙地区发生叛乱,孙坚便被任命为了长沙太守前往平叛。
孙坚到了长沙之后很快便平定了叛乱,而不久之后董卓进京把持了朝政袁绍等人也打起了讨伐董卓的旗号。孙坚素知董卓残暴不仁便在长沙起兵响应了袁绍等人。孙坚一边行军一边扩充军队等到达南阳之时他的部队已经有了数万人(孙坚在讨伐董卓期间杀死了向来对他无礼的荆州刺史王叡和南阳太守张咨)。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孙坚得以在鲁阳城和袁术相会,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之后袁术便占据了南阳为此袁术也向朝廷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孙坚和袁术已经是站在同一战...
查看详情>>与“孙坚错信袁术有恢复汉室的愿望,最后却惨死在埋伏之中”相关的文章
称帝后的袁术觉得自己要“起飞”了,其实并不然,带你了解袁术是怎样的人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最终魏蜀吴从多方势力中脱颖而出,雄踞一方,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但是,在三国里第一个称帝的,并不是曹操、刘备,也不是孙权,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袁术。
早前袁术任朝廷的虎贲中郎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他负责粮草供给。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能够主管盟军的军需供给,可见其身份地位之高。
他还有个身份,与袁绍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甚至他的出身比袁绍要更好,因为袁绍的母亲是婢女,后来袁绍被过继了出去。
袁家在三国是大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交遍天下,所以袁术可以说衔着金钥匙出生,起点颇高。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以他的身份和家族号召力,到哪里都能拉起一支队伍,有人追随,最终却将一手好牌打烂,弄的众叛亲离,吐血而亡。
01
野心很大,格局太小
传说袁术出生的时候,有神仙托梦给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一段天命在身。所以,很多年以后,他得到了象征着皇权的玉玺,认为自己称帝是宿命,自视为天命所归。
其实,一直以来袁术都是有称帝的野心和梦想的,算得上是一路英豪。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想除掉宦官集团十常侍,结果被这些宦官们先下手为强,诱进宫中给砍了。
袁术和袁绍带兵攻入皇宫,袁术火烧宫门,十常侍们慌乱之中逃出宫,后来董卓入主洛阳,为了拉拢袁术,封他为后将军,但是袁术没肯跟着董卓混,逃到了南阳。
在南阳,袁术与刚刚杀了南阳太守的孙坚联手,后来孙坚被袁术派去打董卓,袁术在后方提供粮草补给,孙坚连续大胜,袁术却在这时候打起了小算盘。
他担心孙坚如果一直打下去收拾了董卓,那么他的功劳和实力将远在自己之上,相当于又多了一位强劲的对手,所以他不再给在前线作战的孙坚提供粮草。
所以,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同样有这样的桥段,十八路诸侯之中就属孙坚是猛冲猛打型的,一路打败董卓的军队,负责盟军粮草供给的袁术,因为害怕孙坚做大,便故意延缓粮草供给,以至于孙坚无功而返。
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及人马依旧在袁术的麾下,孙策少年英雄,比父亲更能征善战,袁术便利用孙策接连出去扩张势力,但出征前许诺的条件,等到回来后往往得不到兑现。
可以看出来,袁术这个人的格局太小,见不得别人做大,在合伙人的背后使绊子;对自己手下也是能哄则哄,能骗则骗。
按理说,以袁术的号召力和当时在南阳的兵力实力,他如果和孙家联手是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的,就算不和孙家人联手,和自己的大哥袁绍联手也是可以成事的,但是都没有。
袁术和袁绍也闹翻了,其实袁术一直以来都是看不起袁绍的,因为袁绍的母亲是婢女,袁术一直认为自己才是袁家真正的继承人。
很多人评价袁绍这个人心胸狭窄,格局太小,袁术与袁绍比起来,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是差了好几倍。
这也难怪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的时候,刘备首先提到袁术,曹操对此嗤之以鼻,说袁术算不上英雄,而是狗熊,是一个在苟延残喘等死之人而已。
02
荒淫无度,众叛亲离
袁术是怎么走上称帝这条路的呢?
因为玉玺,当时孙坚出去打董卓的...
查看详情>>与“称帝后的袁术觉得自己要“起飞”了,其实并不然,带你了解袁术是怎样的人”相关的文章
三国里袁绍与袁术相比谁更强点?袁术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袁术生平简介
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是司徒袁逢的嫡次子,而袁绍是袁逢的庶子。所谓“嫡子”,就是正妻生的孩子,而“庶子”,则是妾或者婢生的孩子。就拿这点来比,袁术的身份比袁绍高贵多了。因为按照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嫡子才有继承权,可以继承父亲的身份和家产,而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只能受尽别人的冷眼和。
袁术年纪小于袁绍,所以在公开场合,他得“以兄事之”。但是,袁术打心眼里就很看不起他那位哥哥,在私下里经常跟别人说袁绍的坏话,比如他说:那群家伙不追随我,反倒去追随我家那位奴才(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这也就罢了,袁术还写信给公孙瓒,污蔑袁绍,说他不是袁家的亲生骨肉。显然,袁术是很看不起袁绍的,甚至认为他不配当袁家人。后来这件事不知怎么地,流传了出去,袁绍面子上很挂不住,开始愤恨袁术。这件事,为他们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注解:历史学家,对袁绍的身份有争议。有认为他是袁逢的儿子,跟袁术是同父异母兄弟。也有人认为,袁绍跟袁术是堂兄弟关系。但是袁绍要长于袁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这篇文章中,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我采纳前一种说法。
袁术的祖上,有四个人当过三公(具体参见我写的上篇文章)。袁家的势力是很大的,可谓是门生故吏遍天下。靠着家里的关系,袁术被举为孝廉,后来又担任郎中、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等职,真可谓是青云直上,羡煞他人。
二、袁术是个什么样的人?
1、胆小如鼠,懦弱无能
大家别看袁术出身在富家豪门,小时候世面估计也见得多,但他是个很懦弱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董卓之乱”,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董卓被召入京城后,挟持了天子和文武大臣,残杀无辜,陷害忠良,遭到了天下人一致的谩骂。而袁术的家族,号称“四世三公”,他本人也屡受汉恩,过着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在董卓把持朝政,霍乱朝纲的时候,他应该挺身而出,跟董卓血战到底。可是袁术一听说董卓将汉少帝废掉后,就逃走了(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
袁术的做法,真是令人不齿!想那袁绍,还跟董卓有过一次冲突呢!在董卓问他对废帝的看法时,他还表示一脸不屑,坚决不同意。而当董卓咄咄逼人,拔出刀,想杀了他时(尔谓董卓刀不利乎)。袁绍的表现也很让人佩服,他也拔出刀,做出要跟董卓拼命的样子(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2、奢靡无度,横征暴敛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袁术的评价是:
“奢淫肆欲,徵敛无度,百姓苦之。”
“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后汉书》的范晔对袁术的评价是:
“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恣为厌。”
陈寿和范晔,都是很严谨和正直的历史学家,他们都这样说,大家可想而知袁术有多“坏”了。
3、心胸狭隘,器量狭小
第一,前面说过,袁术只因袁绍不是嫡子,就在背后诋毁他。
第二,袁术为了牵制袁绍,防止他势力壮大,居然联合外人公孙瓒。
第三,袁术逃到九江后,杀死扬州刺史陈温,霸占了扬州这块地盘。
由此可见,袁术的心胸有多么狭小了。
4、愚蠢至极,自作聪...
查看详情>>与“三国里袁绍与袁术相比谁更强点?袁术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文章
历史上的袁术是什么样的人的?其实大家都误解他了
提起袁术,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认为他只是一个狂傲的纨绔子弟,不但没头脑,而且做事冲动,最终贸然称帝,结果不得好死。
后世许多读者都发出过疑问:“袁术给人的感觉并不强大,他哪来的底气称帝呢?”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两点:
一、史书只记载袁术僭号,同时自称仲氏,也就是第二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袁术很可能只是有了不臣的想法,但还没来得及称帝;
二、所谓的“袁术并不强大”只是大家的误解。事实上,当时的袁术可以算是最强大的军阀,没有之一。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僭号仲氏。那个时候,江东六郡(即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和庐江郡)几乎全在袁术的掌控之中。
除此之外,豫州的汝南郡,徐州的广陵郡和下邳郡都在袁术的掌控之中,说当时的袁术占据汉室半壁江山,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按照东汉末年的人口估算,大致有2300万,而袁术称帝之时,其麾下约有800万人口。
单看袁术的情况,大家恐怕对于这个“当世最强军阀”缺乏了解,我们来对比一下袁术的对手们。
曹操已经迎奉天子于许昌,但此时的曹操连袁绍都不敢得罪,袁绍说要个大将军,曹操就得巴巴地把官服给袁绍送过去。
除此之外,曹操还迎来了一场惨败:宛城之战张绣降而复叛,杀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曹操本人负伤逃亡。
曹操倒霉,袁绍也好不到哪去:东郡实力派臧洪宣布与袁绍决裂,袁绍大怒之下发兵攻打臧洪,这一仗打了一年多,袁绍始终搞不定臧洪。
为了摆平臧洪,据说袁绍还打算与黑山贼张燕谈判,希望张燕能帮助自己夹击臧洪。大家想想,袁绍是个多么骄傲的人,现在为了摆平臧洪,居然和贼寇展开谈判,可见局势不妙。
此时的公孙瓒同样活蹦乱跳,还在河间郡筑城,摆明了要袁绍好看。
看看曹操和袁绍当时的局面,别说给袁术造成多大麻烦了,就是想挺过当前的危机都不太容易。
虽然袁术实力强盛,竞争对手也比较差,同时很可能并未实质性称帝,但当时毕竟还是汉家天下,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做“出头鸟”呢?
根本原因还在于:汉献帝登基的合法性是值得质疑的。他之所以能上位,完全是董卓力挺的结果。
甲戌,卓复会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董卓一个人的意思,袁隗也是支持废立皇帝的。”
就算袁隗是出于本意要废立皇帝,可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关东联军还考虑过另立刘虞为帝,主谋者就是袁绍。
韩、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
从这个角度来看,袁术认为汉道不昌,自己可以取而代之,也不完全是白日做梦。
既然袁术称帝(可能只是僭号)不完全是白日做梦,可他为什么又会惹得天怒人怨,最终在众叛亲离中悲惨离世呢?
从表面上看,这是汉末诸位军阀思想道德水平高,虽然自己内部打得不可开交,但毕竟都还是汉室忠臣,听说袁术称...
查看详情>>与“历史上的袁术是什么样的人的?其实大家都误解他了”相关的文章
袁术的下场最后是怎么样的?他称帝的后果只能怪他野心太大
袁术和袁绍,其实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他们的亲生父亲都是司空袁逢(四世三公中的一世),至于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也可能他们俩差不多大小,因为毕竟不是一个妈生的。
袁术之所以看不起袁绍,就是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妻,而袁绍的母亲是妾,据袁术说,这个妾还是由丫鬟转正的。
而且袁绍已经过继出去,成了袁术的伯父袁成(不是三公)的嗣子。
所以其实袁术比袁绍更当得起四世三公这个称号,而且就两人自身而言,袁术担任的官职也一向是比袁绍大的。
袁绍最早是担任尚书郎,袁术被汝南郡举为孝廉,开始就当了尚书,是袁绍的直接领导人。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是司隶校尉,而袁术已经是后将军,可见在董卓心目中,袁术是要强于袁绍的。
董卓窃夺了洛阳朝廷的政权后,废少帝,立献帝。袁绍先出走,到冀州去号召各州、各郡一致讨董;袁术后走,带了自己的部队去到鲁阳。
袁术从这时候起,表面上就已经被袁绍反超了。因为他们家四世三公那些门生故吏,大多数投靠了袁绍,而且袁绍还被推为了盟军的盟主。
事实上袁绍那边虽然是盟主,却是“军合力不齐”,而袁术这边虽然只是其中一镇诸侯,手下却有联军里唯一能打的江东猛虎孙坚。
就在此时,袁术驾驭人才能力的缺陷表现了出来。他既想要孙坚充当自己的马前卒,又害怕孙坚攻下洛阳之后,声势和名望超过自己。于是就断了孙坚的粮草供应,害得孙坚连夜奔波数百里,来向他要粮草。
遗憾的是,这最能打的孙坚,不久之后也在攻打刘表的时候,中了黄祖的暗箭身亡。孙坚的兵,改由侄子孙贲统帅,袁术上表保荐孙贲为豫州刺史,继续让孙家军为自己卖命。
孙坚的死后果是严重的,第二年,袁术就放弃南阳,跑到了陈留郡,他之所以放弃南阳,一是因为南洋的油水已经被他榨干了,二是因为没有孙坚的他害怕刘表派兵由襄阳北进攻击他。
可是他这一跑,离刘表是远了,但是离真正的枭雄曹操的地盘却近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何况是一向被认为有野心的袁术,两人之间的战斗不可避免。
这也是袁术的误判,大概是他觉得曹操还是当年讨伐董卓时那个愤青。其实论兵力,还是袁术强。而且他还联络了黑山余党和左贤王於扶罗的匈奴部队为外援。然而,此时的曹操身经百战,早已不是那个被徐荣打的满地找牙的关东诸侯。匡亭一战,袁术大败,一退再退,先退守雍丘、再退到襄邑,再退到宁陵,最后逃到寿县(九江郡),赶走了他自己所任命的扬州刺史陈瑞,自称“徐州伯”——不知此时陶谦作何感想,估计没有发兵打他已经算是客气了。
这时候袁术的地盘已经被压缩在九江一郡。这时候他的另外一个机会来了。
孙策向袁术要还了父亲孙坚的旧部一千多步兵和十名骑兵,以及老将韩当、黄盖等人,由寿春开往历阳,沿途招募新兵,在到达历阳之时,有了六七千人;然后,一口气夺了刘繇的横江与当利口,渡过长江,占领曲阿,部队扩充到两万多兵,一千余匹马。其后,孙策又打下了会稽郡和豫章郡,势如破竹,威震江东。
孙策本来可以成为袁术东山再起的力量。然而袁术言而无...
查看详情>>与“袁术的下场最后是怎么样的?他称帝的后果只能怪他野心太大”相关的文章
三国时期袁氏家族的袁术怎么死的呢?曹操其实早就预言了他的死亡
孙策,小小年纪,便起兵江南,手握百万之众,虽然说是百万,实际也就十几二十万,古代就是喜欢夸大自己,但是孙策厉害,那是肯定的,这个时候,孙策二十岁不到,所以让曹操赶到害怕,毕竟,这孙策太年轻了,谁知他日后会干出什么事来,所以,曹操极力的拉拢孙策,正好这个时候,孙策的上司袁术要称帝了,而孙策并不赞同,曹操也不赞同,毕竟你说假如所有的诸侯都相仿袁术自己当皇上,那么曹操养的汉献帝就没用了。
于是曹操就联合孙策去攻打袁术,袁术知道自己的小弟孙策这么不鸟自己,就给气病了,心想如果没有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你,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啥说的了,只能打了,袁术称帝,成了众矢之的,而孙策就与朝廷扯上了关系,可以说,孙策与曹操扯上了关系,并且官拜讨逆将军,封吴候。
而这个时候,孙策账下还来了一个奇人,这个人就是鲁肃,在戏剧里面,鲁肃是一个大好人,而且还糊里糊涂的,有点犯楞,懦弱,但是在三国的历史当中,鲁肃可跟戏剧里面的大不一样,在历史中的鲁肃,为人豁达,文武双全,国之栋梁,当时周瑜没有粮食,向鲁肃求救,鲁肃就将手里的一仓粮食全部给了周瑜,于是两人就成了非常要好的同事。
周瑜和鲁肃都曾经被袁术看好,任命,但是两个人都拒绝了,因为他们知道袁术这个人成不了什么大事,用曹操的话讲,穴中枯骨而已,已经和死人没什么区别了,所以两个人就拒绝了袁术的任命,抛弃了官职,渡江来投靠孙策,孙策是非常的高兴,任命周瑜为中郎将,鲁肃更是把一家老少全部搬到了孙策这里,算是死心塌地了。
袁术看着自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而自己曾经的小弟孙策则是如日中天,那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于是就借江东的地方势力,打击孙策,可是没想到,这孙策先是收服了祖郎,后收服了太史慈,最后还把章豫给合并,算是整合了江东一代,而这个时候,天下大局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袁绍终于击败了公孙瓒,统一了北方,公孙瓒,也就是刘备曾经的老大,现在刘备跟着曹操混了,而袁术,袁绍的堂弟,落魄而亡,怎么会落魄而亡呢。
袁术这个假皇帝,非常的奢侈淫乱,就嫔妃有二百多人,每天山珍海味的吃着,而他的将士们却每天吃桑叶充饥,他都不管不问,终于,他储存的那点资源全部耗尽了,于是他就去投靠自己的部下,自己的部下才不要他呢,最后他的兵也散了,将也走了,死前,他对自己的侍从说,给我拿点蜜水喝,我渴,侍从说,还蜜水呢,水都没有了,就还有点泥汤,你喝不喝,袁术听完之后,叹息良久,说我袁术怎么落的个如此下场,最后吐血而死。
也不怪当年曹操说道袁术:冢中一枯骨而已,吾早晚擒之。
查看详情>>与“三国时期袁氏家族的袁术怎么死的呢?曹操其实早就预言了他的死亡”相关的文章
袁术称帝后成为了众之夭夭的讨伐对象,“皇帝”袁术是怎么死的呢?
袁术称帝后,先是被吕布打败,后又被曹操打败。建安四年,袁术烧毁宫殿,前去投奔部下陈简、雷薄,却被陈简等拒绝,又想去青州投靠侄子袁谭,却被曹操派刘备拦截,袁术只好退到江亭。此时正值盛夏,袁术想喝蜂蜜而不得,坐在床上叹息良久,突然大叫一声说:“袁术至于此乎!”吐血而死。
袁术是东汉末年豪门望族子弟,其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他自己也先后被封为虎贲中郎将、后将军、左将军,割据江淮地区多年,可谓家大业大。那么,袁术何以“至于此乎”?
1、目光短浅、兄弟反目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董卓曾对人说:“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这里的“二袁”,指的就是袁绍、袁术这对堂兄弟。
诚如董卓所言,汉末乱世,如果袁绍、袁术兄弟俩能够精诚团结,加之其家族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力,他们进可以取汉而代之,退可以成为匡扶汉室的功臣。
然而,袁绍、袁术兄弟为了各自的利益,不仅没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反而还可着劲儿窝里斗,互相给对方背后捅刀子。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袁绍被推举为盟主,袁术心有不服。袁绍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术便趁机抬杠,表示反对。
袁绍、袁术因此产生隔阂,袁术联合公孙瓒,袁绍联合刘表,二人各自结交党羽,伺机打对方的主意。袁术派孙坚攻打董卓,袁绍就派部将周昕夺取了孙坚的根据地豫州。袁术大怒,命公孙瓒之弟公孙越协助孙坚还击周昕。
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攻打刘表,公孙瓒出兵攻打袁绍。袁绍于是又和曹操联合,击退公孙瓒的进攻,而孙坚则被黄祖的伏兵射杀。
也就是说,在这一轮兄弟相残的闹剧中,袁术输给了袁绍,在诸侯争雄中落了下方。
2、纨绔子弟、心无士民
袁术年轻时就以“侠气”(所谓侠气,其实就是流氓气)闻名,经常与相熟的公子哥们一起飞鹰走狗,田猎游玩,后来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骄傲放纵,自尊自大,瞧不起他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
十常侍之乱时,袁术让士兵放火烧皇宫,可谓胆大妄为。董卓之乱时,袁术惧怕董卓,便撂挑子逃路,欺软怕硬的个性一览无遗。
袁术逃到南阳郡,南阳郡尚有数十万户、几百万人口,这是与群雄争霸的宝贵资本。
但袁术却不懂珍惜,不注意整治法令制度,用心经营,而是把南阳当作掠夺的对象,靠抄掠南阳士民的积蓄来满足自己的奢侈与放纵,且贪得无厌, 惹得南阳百姓都对他十分厌恶,这就为他后来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3、不懂韬光养晦,急于称帝
在与袁绍的争斗中落了下方后,袁术不仅进行彻底的反思,反而是加紧了对辖区内民众的盘剥,以满足其个人欲望——称帝。
袁术虽然才能不足,但心高气傲,野心极大,很早就有称帝的心思。他年轻时,见到谶书上说“代汉者当涂高”,以为自己名字中的“术”和“路”都与“涂”字相应。又因为袁氏出于陈国,是舜的后代,五行属土德,而汉代因为刘邦斩白蛇的传说,五行属火德。火生土,黄德代替赤德,符合五德运行的次序,所以,袁术在那时候便有了僭越称帝之心。
后来孙坚攻入洛阳,无意中得到传国玉玺,袁术更加高兴,马上扣押孙坚...
查看详情>>与“袁术称帝后成为了众之夭夭的讨伐对象,“皇帝”袁术是怎么死的呢?”相关的文章
袁术称帝后一直被曹操追赶,最后袁术是怎么死的呢?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中,袁术是最为搞笑的一个。他家世显赫,连续四代五人位居“三公”(东汉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他的叔父袁隗曾经位居太傅,同胞兄弟袁基也官至“九卿”之一的太仆。毫无疑问,要是在太平盛世期间,袁术将会比曹操更有优势,或将成为政治核心人物。
董卓乱权后,袁术逃离京城。奇怪的是,作为兄弟,袁绍和袁术两人关系一直紧张,在袁术经营南阳的时候,袁绍也占据了青、冀两州,他们反目成仇,各自思量着如何谋害对方。其时,曹操在袁绍手下效力,本来曹操和袁术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之间都相安无事。
可是袁术犯了一个错误,他于初平三年公然前去挑衅曹操,两军接战袁术根本不是对手,被打得落花流水。曹操马不停蹄,将袁术一直赶到了扬州九江郡。这一路袁术可谓是狼狈至极,若非曹操就此打住,真不知道袁术还能逃到哪里?
逃到九江的袁术,赶走了他亲自任命的扬州刺史陈瑀,自领扬州刺史。虽说名为扬州刺史,但一开始袁术只有九江郡,即便是在兴平元年(194年)仰仗孙策打下了庐江郡之后,他的地盘也仍然很小。可以说,在各路诸侯中,袁术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起码是二等开外了。
可董卓的余孽李傕,这位长安朝廷的新掌门人却将袁术当做是可以用作外援的地方实力派,因此以朝廷的名义,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同时赐爵阳翟侯。袁术自认为没有能力攻占遥远的阳翟(今河南禹县)做名副其实的阳翟侯,可他还是恬不知耻地接受了委任状。
做了阳翟侯的袁术,并未心满意足,他早就对皇帝的御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过一把皇帝瘾。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实在无法拒绝帝位的诱惑,宣布建立了的皇朝,自称“仲家”。后世史学家认为,“仲”字可作“冲”字,是袁术的国号。
新兴的袁氏皇朝,以寿春为首都,将京畿所在的九江郡升格为淮南尹,广置公卿百官,大搞郊天祀地。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摆弄出丝毫的承平气象,隆重的开国典礼,庞大的财政支出,显然不是区区的九江、庐江两郡的税收所能支撑的。可是袁术“荣登大宝”后,非但不理朝政,反而是纵情声色,每日与数百位妃子花天酒地、寻欢作乐。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袁术登基当年的九月,江淮一代旱情严重,颗粒无收的百姓嗷嗷待哺,只能以树皮充饥。称孤道寡的袁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他的处境还远不如在许都做笼中鸟的汉献帝。身在危局的袁术不仅要担心曹操派兵来攻,还与哥哥袁绍结下了梁子,昔日的部下孙策也和他断了交。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袁术还是有滋有味地当了两年半的“皇帝”。
穷途末路的袁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投靠被他一直羞辱的兄长袁绍。他想毕竟血浓于水,再不济,袁绍也不至于把老袁家的人往死里整,而且目前来看,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他写信告诉哥哥,愿意将皇帝的称号让给他,信中满是对袁绍的奉承拍马。袁绍看到从不向自己低头的弟弟的来信,很是开心,随即指示他的长子派人前往迎接。
不过,这一趟袁术没去成,因为曹操害怕两袁联合于自己不利,派出刘备、朱灵...
查看详情>>与“袁术称帝后一直被曹操追赶,最后袁术是怎么死的呢?”相关的文章
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袁术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袁术第一个称帝,最后因为一口蜂蜜吐血而亡,这是为什么呢?
在东汉末年,西凉董卓进京,废立汉少帝刘辩,之后立了陈留王刘协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各路诸侯组成了联军,想要讨伐董卓,最后袁绍被选为了联军的盟主,成为了威震四方的霸主。
袁绍还有一个弟弟,那就是袁术,他是袁氏家族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继承人,但是他一直都被袁绍的名声所累,后来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在所有的诸侯里第一个称帝,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最后悲惨的因为一口蜂蜜吐血而亡,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虽然说乱世出英雄,但是也有一句话叫枪打出头鸟,而袁术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他却是第一个称帝的,就这样成为了众矢之的。
但他也是第一个死的,要知道在当时都是诸侯的时候,大家的社会地位是差不多的,也可以说是平等的,也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讨伐董卓。
但是在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也有了所谓的天命所归的预言,就认为自己是上天选中的,理应当称帝,也是名正言顺的,所以他就成为了第一个自立为帝的人。
要知道在讨伐董卓之时,各诸侯都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出兵的,有着名正言顺的理由,但是现在袁术却是自己做了皇帝,不管从哪里说都是说不过去的,可以说是大逆不道,所以说他也是成为了众多诸侯相互攻击的第一人。
不仅各诸侯对袁术不满意,就连袁术手下的人也是有着不满的,在孙坚死后,孙策就跟着袁术,但是孙策在袁术称帝之后,就离开了,带着自己的嫡系部队,就回到了江东,也想要建立自己的地盘。
对于其他的诸侯,比如说吕布,曹操,袁绍也都开始攻击袁术,攻势还很凶猛,在以前的时候是有黑山军的,能够抵挡这些攻击,只是曹操和袁绍联合把黑山军给灭了,导致袁术没有抵抗之力。
除此之外,袁术的地盘上还有了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没有产量,也就没有了多少粮草,士兵也是饿着肚子了。
就这样在袁术当了皇帝两年之后,他的梦也该醒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了,所以袁术就拿着传国玉玺,想要去投靠自己的哥哥袁绍。按理说他们两个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就算再怎么样,袁绍对于袁术也不至于见死不救。
事情总会有意外的,在袁术去找袁绍的路上遇到了刘备,现在的袁术的军队是军心涣散,士气不振,和刘备打的话,那肯定是必输无疑的。
对于袁术来说,他只有去投靠袁绍,因为除此之外,他根本就没有可以投靠的人了,本来说他还可以去找雷薄、陈兰,毕竟他们是袁术以前的手下,可是却遭到了拒绝,因为就是和袁术的观念不符才分开的,那现在肯定也不会在接纳他了。
袁术就这样成为了众叛亲离的人,要知道他手中有传国玉玺,其他诸侯也肯定想要,得到玉玺之后,也免不了被杀的命运。所以说袁术就带着十几个士兵,进入了深山里。
在深山中,袁术有一天实在是又渴又饿,就想喝点蜂蜜水,可是这怎么可能有呢?就一时心急就吐血而死,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
袁术之所以有这样的悲惨的结局,是和他的野心是分不开的,明明是没有当皇帝的命,却偏偏想要和天意抗争。他没有看清形势,这么多...
查看详情>>与“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袁术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