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采桑子欧阳修

发布时间:2020-07-14
1

欧阳修代表作品《采桑子》十首最后一首是哪首?与其它几篇有何不同

欧阳修代表作品
欧阳修的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写诗作文极多,其词作更是影响深远,深受后人的喜爱,在词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大爱颍州西湖的山光水色,曾经写下了著名的《采桑子十首》的组词,这十首词,大多描写颍州西湖自然风光的美妙,词风清爽澄澈,极富韵味,犹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图画,令人流连忘返。

这十首词,无论是在风格、手法还是在内容上,都突破了一些传统的定式,具有创新意义,这种独特的价值,在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十首词中,前九首主要写景,最后一首却纯粹言情(因此比较特殊)。今天,我们便要向大家介绍这一首“特殊”的第十首《采桑子》词作。和前九首写景、写游的主题不同,这第十首《采桑子》主要是抒情,而且欧阳修在词作中所抒发之情,已经不限于对于颍州西湖的情了,因此这既像是对前面九首词作的总结,又像是对人生感慨的一种升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采桑子

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在多个大小州府、郡县任过公职,游历与任职期间留下了很多着名的诗文,许多地方因其作品而名声大震,如《醉翁亭记》中的滁州,又如本词中的颖州西湖。欧阳修一生与颖州结下不解之缘,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之后,他曾先后8次到颖州。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连上三表二札反复请辞,离任后归隐颖州,并最终病逝于此地。其10首以“西湖好”为主题的《采桑子》中,多描绘颖州山水风光,本首为最后一篇,较为别致,未着墨于西湖美景,而是侧重抒发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上片开头两句,叙述当年知颍州的这一段经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者这里将知颍州和爱西湖这两种感情放在一起,表现出了作者和颍州西湖的渊源,同时也体现着自己热爱好山好水之情。

然后欧阳修说“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从往事拉回到现实。但这二十年中的宦海浮沉,这二十年中的悲喜哀乐,个中滋味,也只有欧阳修自己能够体味,所以他深感富贵如浮云,变幻无常又难以长久,正如杜甫诗曰:“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论语·述而》中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语,欧阳修化用此典,以“富贵浮云”入词,既表明功名利禄如同浮云一样飘忽不定,又是自我剖白,抒发视名利如浮云的态度。“俯仰流年二十春”,年华轮转、岁月偷换,二十年来沧桑轮换、世事变迁。从他“来拥朱轮”到隐居颖州,世间诸事都几经变幻,词人深感世间的变幻莫测,最终决定辞官隐居。

下片首先采用了一个典故,即辽东鹤,取自《搜神后记》,说的是丁令威化鹤归来的故事,正好与上片的“来拥朱轮”形成鲜明的对比。

之后紧接“城郭人民;触目皆新”,短短八个字,将世事沧桑之感表现了出来,突出人事变化迅速,从而逼出最后七个字“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阳修其实对颍州是非常有感情的,但是二十年过去,再次回来...

查看详情>>
2

欧阳修不多见的豪放代表作品《采桑子》,回忆这十年,依然踌躇满志

欧阳修代表作品
欧阳修的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宋神宗熙宁四年左右,欧阳修已经退居颍州,整日流连在山水之间的欧阳修,曾经写下了著名的一组《采桑子十首》的词作。但是在这十首组词《采桑子》之外,其实还有其他著名的同调作品,比如下面这一首著名的《采桑子》便是一个。

这首词,回忆自己人生前后的境况,抒发了自己慷慨激昂的身世之感,感情充沛、沉郁顿挫,读来荡气回肠,极尽一唱三叹之风致,而在词风上,又与当时的主流风气不同,已经颇有豪放之风。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是欧阳修并不多见的一首豪放词作。虽然其中不乏悲凉之意,但是整体的情感基调是向上的。欧阳修回忆的十年的经历,回忆这十年的人事凋零人生变故,想起当年自己满怀豪情的少年时代,依然踌躇满志。

上片开头是回忆之句,“十年前是尊前客”,其实这里的十年只不过是个概数,是指词人以前的生活。欧阳修曾经在滁州、扬州、颍州任职过,也在朝中担任过要职,所有这些经历,都让他感慨万千,但是却以“月白风清”这四个字来概括。月白风清这四个字,色调明亮,是词人人生经历的象征,是顺利的,是向上的,也是词人心情愉快的表现,让人读来觉得美好。

然而,接着却突然一个转变,令人有点措手不及,“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欧阳修在这里这样感叹,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他生活的后期,他的好友梅饶臣、苏舜钦等相继去世,自己渐渐老去的身体也患上了病痛,朋友的凋零,白发的增多,病痛的折磨,都让他平添了许多惆怅。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之下,是发自肺腑的无奈和感叹。

回想光阴如水,实在是让人不胜感慨,感到惊心动魄,此所谓“老去光阴速可惊”。人生就是如此,多年的人生经历宦海沉浮,让此时的欧阳修更加经历人生百味。

下片是接着上片的词意而来的,但是感情上又发生了一次转变,词人说“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虽然时光流逝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老人,但是词人的心却依然是少年的,是有活力的,他是“醉翁”,还是要做醉翁的事情。所以,虽然词人自己有沉闷之情,却将其深埋在内心之中,只将那种历经人世沧桑之后的坚强个性,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就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让自己的思绪飘回到十年之前,“犹似当年醉里声”。毕竟十年前的词人是充满活力的,是有着美好的未来的,是人生的得意之时。那样美好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但是依然长久的留在自己的印记当中。虽然今天欧阳修的世界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但是却并不妨碍词人用曾经的豪情抒写今日的豪迈之歌!

以词人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来结尾,大有双关之意,是说自己听往日的旧曲好像仍和当年醉酒时无异,同时也是说自己人虽老心却无改,仍然有当年那种豪情万丈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词以情取胜,感情充沛,身世之感、豪迈之情,全都表现了出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老辣纵横的洒脱形象。


查看详情>>
3

读这首欧阳修的经典作品《采桑子》,颍州西湖的清明是怎样的?

欧阳修的作品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宋代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北宋皇祐三年(1049年),欧阳修赴颍州任职。颍州的西湖是当时的游览名胜,欧阳修被那里的旖旎风光陶醉了,他把颍州选为晚年居住之所,多次来往其地,并一连写下十首《采桑子》吟咏西湖胜景。这十首词意境优美,风采各异。这首《采桑子》是其中的一篇。

采桑子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很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谁家的车马在抢道争先?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色花朵的车子,为了超前,绕从道旁的柳树行中奔驰而过。游人在日暮时分相随归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这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清明节和上巳节的时候,西湖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满目望去,都是繁华热闹的景象。诗人没有提繁华热闹到什么程度,令读者不由得展开了遐想。桃红柳绿,姹紫嫣红,一定是游人如织吧。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这两句诗人只提“争道谁家”,却是让人立刻联想这要多热闹才会互相争道呢。如果车不多人不多,又怎么会嚷嚷着要争道呢。诗人说,原来是一辆刻着金丝花纹,有着红色车轮的车,从岸边的绿柳下驶过。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游人们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太阳下山了才互相招呼着离去,这时的人们醒的,醉的,无比喧哗又嘈杂。诗人把人们结束愉快一天的场景,写得无比生动有趣,宛如近在眼前。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道路是转弯的,湖的堤岸也有些倾斜,全都是赏花踏春的游人。大家一路欢笑,渐渐远去,一直延伸到城头处,沿途开满五彩斑斓的鲜花。最后一句的“总是花”,充满诗情画意。

在他的诗词描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颍州,到清明,上巳节的时候,踏青和游玩的场面,从早上就开始出来了,一直到晚上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查看详情>>
4

欧阳修著名的作品《采桑子》,最后一句打破了全诗的宁静

欧阳修的作品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为政,23岁进士及第,三朝元老,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从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八人中有五人是他的学生,与韩愈、苏轼、柳宗元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了一代文风。

虽然他古文写得很好,但是他词作方面的成就亦是不小。这里,我来简单谈一谈他的这一首词。

欧阳修《采桑子》共十三首,其中联词歌咏颍州西湖景物的有十首。欧阳修四十三岁时曾在颍州做知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随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二十二年后,六十五岁的欧阳修退休了,回到颍州私宅居住。

颍州西湖在北宋时期是极其清澈优美的。据明代《正德颍州志》卷一:“湖长十里,广三里。相传古时水深莫测,广袤相齐……”

一年后,欧阳修的老同事赵概由南京应天府远道来访,在颍州停留了一个多月,与欧阳修在颍州纵游后才离开。在这期间,欧阳修就留下来一组十首《采桑子》,这首词是其中的的第一阙。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整篇词作,作者以轻松淡荡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中的西湖。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

上片,开头便显得轻松愉悦,“轻舟短棹”,四个字,便足够体现这种感觉。而接下来几句,直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面景色,绿水碧波,芳草萋萋,淡远、悠闲,而伴随在耳边的却是柔和的笙乐之音,在春风中缓缓飘来,绿草碧水,与绵长的堤影相互掩映,一幅淡远的画面就浮现出来。可想而知,气氛是多么的美妙。

下片写湖面平滑如镜,舟行其上的情景。写平静的湖面澄澈如镜,船在水面上,只有船桨滑动时形成的微小涟漪才能感觉到船是动的,而因此惊起的水鸟,反而更映衬出水面的平静,如此大美的景色,怎能不令人心动。从手法上看,前三句以静写动,结尾句以动衬静,大有王维笔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味道。

而在短棹轻纵的过程之中,随船所至,都有柔和的箫声,隐隐在春风中吹送。

这些乐曲处处随着此人的船,好像是专门为他吹的。与小学作文中“走在路上,花儿都在对我笑”异曲同工,显露词人此时的愉悦心情。就这么几笔,读者就被带入一个可爱的冶春季节的气氛之中。

词的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如平静的景色。西湖上下一空,水天一色,滑溜与清澈比之琉璃,再贴切不过了。“不觉船移”更是天下妙语。正是因为春波滑溜,所以不待风吹,不用桨棹,船儿自己自由地荡漾。

但船行走之间,必然不会不触起水波,所以有了“微动涟漪”,词人的观察力和艺术构思,不可不谓细入毫芒。

最后一句“惊起沙禽掠岸飞”这一动态,划破了境界的宁静,使整幅画面都跳动起来。

这首词与北宋前半期的词风相符,语言清新自然,好似素面佳人,不施粉黛,就已足够动人。相比起来,南宋...

查看详情>>
5

欧阳修的最经典作品《采桑子》赏析,作者这首诗足以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欧阳修最著名的诗词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组词《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此词写暮春依栏观湖游兴之感,描写了颍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词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闲适之情。上片写暮春之景,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全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词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于落寞中尚有空虚之感,文字疏隽,感情含蓄。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这首词是欧阳修晚年归隐颍州(安徽)后,所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在当地有颍河和泉河交汇出,有一个天然的大湖,被当地人称为西湖,绝不是杭州的西湖。这个西湖景色非常优美,欧阳修经常在这里游览,而留恋忘返,这里是早年欧阳修仕途不顺时被贬谪此地做官的地方,对此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因而晚年在此地归隐。

这首词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甚爱颍州西湖风光,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欧阳修的这首采桑子,是欧阳修在晚春季节,观赏西湖时所写,作者站在高楼之上,凭栏远望,所领略到的西湖景致。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暮春时节,百花已经凋落,但西湖的景色却依然美丽,还有很多没有彻底凋落的红花,点缀在绿色的枝叶间,格外的夺人眼目。

这首词的词眼即是这个“好”字。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虽然是暮春时节,但西湖却别有一番景致风韵,让作者痴迷。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柳絮漫天飞舞。像雨丝一样迷濛,柳枝在风中摇摆,错落交织在一起,分外窈窕多姿。一般的宋词,描写残春抒发的都是伤感情怀,然后。欧阳修这首词,作者抒发的情怀却是赞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傍晚降临的时候,笙箫歌舞已经散场了,游人也都走光了,此时才感觉到春天的空虚寂寥。这句词说明了西湖白日里热闹无比,只有到了晚上,才归与平静。

西湖的“好”实际上和“群芳”关系不大,倒是与“游人”有很大关系,由于游人的离去,人的思绪发生了改变,感觉到了“春空”。这里用到了“始觉”二字是值得寻味的。“垂下帘栊”,是由于“始觉春空”的缘故。双燕归来,细雨蒙蒙,诗人感觉到了西湖的美好。细雨蒙蒙中的双燕,掀起了诗人感情的波澜。燕语呢喃,虽然别人听不懂,但是诗人认为它会了解人的苦闷或欢乐。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回到居所,等待着双燕从绵绵的细雨中归来,才...

查看详情>>
6

欧阳修《采桑子》十首赏析,西湖到底美在哪里?

欧阳修最著名的诗词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采桑子十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组联章词。欧阳修晚年退居州颍州,极喜爱颍州西湖的景色,在此写下这十首词,其中前九首写景,最后一首抒情。全词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这十首词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之作,从内容、手法和风格上都实现了对传统的突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词史意义。

这十首《采桑子》是欧阳修以旷达的胸怀和潇洒的态度去啸傲湖山、流连光景的即兴之作,每一首都是他对颍州西湖的自然风光“欢然会意”时的产物。

01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的强吸引力。

02

采桑子

宋·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

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飏管弦。

这首词如一幅风景画,春深时节一场豪雨过后颍州西湖的热闹景观。这种展示是两个景物层面的有机合成:一是湖岸四周无比繁盛的花草,二是是湖面上管弦高奏的游船。首句“春深雨过西湖好”是一篇之关纽,它告诉我们,湖岸四周与湖面上的热闹景象都是春雨给带来的:是春雨催开了百花,从而招来了无数的蜂蝶;是春雨使湖水猛涨,更便于泛舟行乐,从而招来了众多的游客。

03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

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

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这首词是作者十首《采桑子》联章体中的一首,即事即目,触景生情,信手拈来,不假雕琢,而诗情画意却油然而生。此词写春天载酒游湖之乐及乘着酒兴所见的西湖美景,尽兴尽欢中,透露出主人公几分豪逸情致。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词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方法,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形象巧妙地刻画了主人公的醉态、醉意和醉眼中的西湖之景。

04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此词写暮春依栏观湖游兴之感,描写了颍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词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闲适之情。上片写暮春之景,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全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词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于落寞中尚有空虚之感,文字疏隽,感情含蓄。

05

采桑子

宋·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

查看详情>>
7

欧阳修一首最著名的诗词《采桑子》解析,欧阳修笔下的西湖有多美?

欧阳修最著名的诗词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我们今天读古诗词发现其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是笔下有秀丽山水的诗人或者词人,大多数人生都比较得意。比如晏殊,他的诗词就是如此。虽然不乏几分感伤,但对春天和秋天独有的景色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闲情逸致。

北宋另外一个诗人也是如此,仕途相对比较顺利,而且还亲手发掘了苏轼和苏辙两个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在他晚年归隐杭州西湖之后,针对西湖美景所写出的精美宋词。更是成为了经典之作。他就是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这就是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这首词的一开始就极力夸赞西湖的景色之美。西湖的美丽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呢?不管是什么时候去都能看到最为美丽的景色,无论何时都是美景。不管是春天,夏天,秋天,还有冬天,都各有各的妙处;在一天当中不管是早晨、中午还是黄昏,景色都各具特色。

所以也就吸引很多的游客,而且也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看到到处都是游客。人们在美丽的风景当中饮酒,在醉意朦胧之中感受到这人间最美的风景。直到尽兴了才回归。

西湖确实是非常美丽,不但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还赋予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唐朝的白居易,宋朝的杨万里等人都在吃力留下了非常经典的诗词作品,也都在作品当中反映了这一方水土的精美至极。

而在欧阳修的笔下,这里更是呈现出说不完的美景。下片一开始,词人还是推选出了最美的景色是在什么时候?“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虽然西湖之景一年到头天天都是美景,一天之中时时都是秀色可餐。但是要说到其中最美丽的景色的时候,还应该是黄昏之时。

诗人下片用22字尽力描摹其中美景。“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看到一片斜阳,含情脉脉地洒在西湖之上,和周围的景色完全融为一体,更让人感觉到几分惬意。最后11个字更是精美。“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水边草地上,高洁潇洒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虽然宋词长于抒情,但欧阳修的这首词对于景色的描绘完全不在任何唐代诗人之下。


查看详情>>
8

欧阳修写荷花的经典作品《采桑子》赏析,暗示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

欧阳修的作品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欧阳修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选入课本,还有很多有名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从他的诗词中可看出欧阳修特别柔情的一个人,情怀缠绵悱恻,个性又豪放风流。

他的这首荷花词是浪漫无比,荷花自古来是高洁,美好的象征,泳唱荷花的诗词很多。

我们最熟悉就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很多冷门诗人写得也很好,如苏泂的"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宋伯仁的"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都写尽了荷花美丽娇态,和夏季湖天一色,水光潋滟的自然风情,引得诗人雅兴浓厚,题诗相和。而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历来被人传诵。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 ·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这首词上片是描述荷花美丽盛景,下片写词人泛舟荷花深处,饮酒听曲,赏花饮酒的活动,也暗示作者无比热爱生活和洒脱的个性。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起句直白平叙,荷花开了,诗人泛舟载酒来欣赏,自古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最美的地方,当然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平时西湖都美的令人流恋,何况是荷花盛开之时,荷叶无穷碧的西湖呢,美的无法比拟了,就只有一个好字来形容,勾得人载酒来赏。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这里用比喻手法,把荷花比作的“红幢绿盖”,创造了一个美丽童话般的仙境。把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随着自己前呼后拥,写出了荷塘荷花开放的旺盛姿态。紧扣前面的好字。

旌旗:古代旌旗仪仗。

幢:古代的帐幔。

盖:古代一种似伞的遮阳物。

古代帝王,高官出行,都有这几样东西,浩浩荡荡特别有气势。作者灵笔一点,这些荷花,荷叶就是我的仪仗队了,反映出诗人潇洒和幽默。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这里描写游船驶进荷花深处,酒杯上也沾染了荷花的清香。如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如诗人的另一首采桑子中"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可见欧阳修特别喜欢江南,喜欢和朋友在西湖画船上开宴会了,歌舞美酒,醉意浓浓,不负醉翁称号。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此景结更让人心旷神怡,这时蒙胧的烟雨让西湖更添一层诗意感。从侧面告诉读者,游湖之人不只醉翁一人。还有朋友相随,描绘出载酒游湖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一个"醉里归"...

查看详情>>
9

欧阳修的一首代表作品《采桑子》,描写的西湖与苏轼诗中的西湖是同一个地方吗?

欧阳修代表作品
欧阳修的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疑成为这些地方的最好的名片。虽然诗句中没有出现地名,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里分别写到了泰山、庐山和南京。与这三处景点类似,

很多风景名胜区并不是一开始就名满天下,享誉中外的,而是因为古代某一骚人墨客曾经来到这里,给这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文,从而令世人皆知,于是迅速走红,并因此发展为人们趋之若鹜的风景名胜地。但是,有一个地方,却很不幸,虽经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再三推介,却始终没有火起来。这个地方就是颍州西湖。

据说欧阳修曾经用《采桑子》这一词牌,为颍州西湖写过二十余首词,比如人们熟知的两首: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栏杆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应该说欧阳修也是颇费心思,不遗余力,一口气写了二十多首,但最终颍州西湖也不为多少人知晓。反倒不如他在《醉翁亭记》中只提过一句“环滁皆山也”的滁州有名气,而且这一句也似乎成为了滁州的名片。

与颍州西湖不同的是,杭州西湖却很幸运。杭州西湖可以说是一炮而响,苏轼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不但成就了杭州西湖,也成就了这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能够名传四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轼这首诗的影响。因为这首诗写得太美了,你看,天晴之时,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怎不令人向往!但至此,诗人并未停笔,接下来把杭州西湖比作大众心目中的女神,说西施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杭州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其实,西施之美,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而越是这样,越增加了她的神秘感和人们的想象力。也正是这一出色的比喻,让人们想一睹西湖的面貌。这也就是杭州西湖一炮而红的原因了。

当然,除了苏轼的这首诗外,杭州西湖的出名还有柳永、白居易、杨万里等一大批诗人的功劳。也许,颍州西湖本就与杭州西湖相差甚远,但不管怎么说,欧阳修的二十余首词,不及苏轼这一首小诗,这也应该是事实吧!


查看详情>>
10

一首欧阳修的经典诗词作品《采桑子》,诗人晚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欧阳修的作品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采桑子欧阳修

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爱极了颍州西湖的秀美景色,曾经写下了一组联章词《采桑子十首》。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大牛,自然不同凡响。这十首词,前九首全是写景,最后一首抒情。十首词,连起来便是对颍州西湖绝美风光的绝妙注解。

欧阳修的这组词,恬静、澄澈,富有韵味,像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另外,这十首词,无论是从风格上还是手法上,都是对五代、北宋初年传统词作的创新,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标志性的词史结点意义。后世对这十首词,赞赏有加,比如近代的陈寅恪便说过:“欧阳修工于静景,《采桑子十首》可谓其晚年一大力作。”

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其中的第八首,这一首,也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首。这首词写颍州西湖的天光水色,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西湖夜景图,将欧公那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从中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欧公晚年那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整篇都很美,而我个人更喜欢最后一句,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气息,所描绘的意境,实在令人羡慕。

采桑子·其八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上片首二句便直抒胸臆,毫不掩盖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对颍州西湖的绝妙美景进行了极高的赞叹,突出了湖上风光的清新怡人。所以作者从白天游赏到黑夜,一句“鸥鹭闲眠”便将时间自然推移到了晚上,欧公这里对鸥鹭写得有趣,说道:“应惯寻常听管弦”。

原来,宋代的士大夫们游湖,都喜欢带上歌女,什么丝竹管弦一应俱全。所以,栖息在湖边鸥鹭们,对这些管弦之乐的声音,早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它们休息它们的,完全不被这些声音所干扰。欧公隐居颍州之后,陶然山水之间,俨然如世外高人,相信即便是与鸥鹭同处,也会十分融洽吧!

下片开始,写在夜色中的西湖醉美之情。当然,夜色中的颍州西湖虽然多姿多彩,但是留给欧公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具诗意的,就是“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了,试想,此时泛舟湖心,头上月光皎洁,湖面一片晶莹如碧的湖水,这种美好放松的意境,足能够让人远离尘嚣,获得心灵的放松。

所以,此时欧公也分不清这到底是仙境还是人间了,只好说,“人在舟中便是仙”,多美的说法,可以说十分能够表达词人的心境了。正所谓,“妙处难与君说”,此情此境,不置身其中,很难感受到那种舒适。

总体来说,这首词,虽然通篇写景,但是写景中不难感受到作者浓浓的陶醉之情,词境清隽非凡,意境开阔,清新质朴,可以说一扫北宋初年那种浓艳风气,读来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