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0-07-13
1

曹操能在官渡之战取胜主要原因不是在于用人,而是在于“粮草”二字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

在元朝和清朝建立起少数民族政权的时之前,不可避免地要发动战争,为了打败汉族,他们研习过很多汉族人编纂的军事书籍,但是,如果挑出一本他们最喜欢的读本,那应该非《三国演义》莫属。抛开《三国演义》的通俗性质不说,三国时期,确实发生了很多历代奉之为经典的战例,人们费尽心机,想要从这些战例中找出一个决定战争胜负走势的因素,今天,笔者就要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个关键因素,唯二字而已:“后勤”。

所谓“后勤”,在现代军事观念看来,应该是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能力以及手段,放在久远的三国时期,这个“后勤”的概念,完全可以概括为另外两个字:“粮草”。交战双方的粮草数量的多少,是决定一场战争走势的关键性因素。举一个很经典的战例--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经典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在和袁绍对峙数月,屡战屡败之下,凭借奇兵突出,烧毁了袁绍大军的粮草而一战成功,击败了数倍于自己的袁绍大军,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第一,袁绍和曹操的实力对比。在官渡之战爆发前,袁绍拥有河北全境,大汉治下的四个大州,而且,袁绍的后方只是一些匈奴、乌丸或者是鲜卑的少数民族,这些人都被袁绍的强大所威慑,袁绍的一些政策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处多多,为此,袁绍的大后方十分稳固,基本没有风险,这使得袁绍可以倾其所有,把几乎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和曹操的决战之中。

反观曹操,仅仅拥有中原之地,面积,人口和袁绍的相差甚多,而且,曹操在多年的中原混战中虽然获得胜利,却也耗费了极大的实力,使得袁绍曹操二人之间的实力差距十分明显,还不止于此,曹操的大后方,是波涛暗涌,西边的马腾,南边的刘表,东边的孙策,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曹操必须留下相当的兵力提防他们,这就让差距更加拉大了。

第二,袁绍的名声要好过曹操非常多,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绍,比之曹操这个宦官之后,孰优孰劣高下立判,世家大族们自然更喜欢袁绍而非曹操。曹操在战胜袁绍后,在邺城缴获了不少自己的手下和袁绍互通的书信,这就是证据。在三国这样的时代,世家大族的态度,基本可以代表民心的指向,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官渡之战爆发前的民心,是倾向于袁绍的。

第三,运用现代经济战的想法,袁绍治下的经济水平和曹操治下也不是一个量级的水平。中原虽然比之河北要兴盛不少,那是在和平年代,当战乱爆发的时候,那些富商自然会逃往较为和平的地方,资本也就随之外流,袁绍治下的冀州,正是中原资本流入的最佳场所,袁绍的二儿子的老婆甄氏就是出身于冀州的富商之家,可见,袁绍治下的经济水平绝对不会落后,这就是袁绍的另一个优势。

官渡之战,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决战,袁绍以压倒性的优势进攻曹操,而最终胜利者,却变成了曹操。这就是“粮草”的威力,当曹操烧毁袁绍的粮草之后,所有的优势都荡然无存了。

查看详情>>
2

曹操最终在官渡之战"以弱胜强"战胜强大的袁绍,主要还是靠着这几大主要原因

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
曹操战胜袁绍

官渡之战,袁绍兵强马壮,拥兵数十万 ,而相比之下曹操显得“寒酸”多了,无论兵马还是形势都相差堪远。而曹操最终之所以"以弱胜强"战胜强大的袁绍,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次,曹操善于指挥。官渡之战前,曹操主要一条就是抓住了袁绍遇事迟钝行动迟缓的特点;白马之役,他声东击西,分散了敌人的优势,也是由于掌握了袁绍胆小怕事的特点,袁绍如果分秒必争地强渡黄河,同颜良会师,曹操未必能在白马之役中打胜仗。特别在最后的决战中,由于许攸的到来,曹操摸清了袁绍的底牌,看准了袁绍的薄弱环节,才能作出一举战胜袁军的决策。

其次,曹操善于用兵。在官渡之战中,我们看到了曹操善于充分运用自己兵力的许多好例。他的一万人马,在东征中,既打了刘备,又防卫了袁绍。一个兵当了两三个的路上又打了文丑,也是一个兵当了两三个用;在最后决战中,五千人马,北打淳于琼的护粮部队,南打袁军大营,也是一个兵当了两三个用。而袁绍呢?在曹操东征、后路空虚的情况下,他的十万人马基本没动窝,一个兵顶不了半个用;白马之役中,上当受骗,被敌人牵住鼻子来回折腾,形同疲劳游行,后头打了一个追击战还失败了,也是一个兵没顶半个用;最后决战中,他的主力部队放弃了曹操的主力不去打,等于没起作用。荀彧说,袁绍是庸人中的雄杰,只会集聚人众,而不会运用。这个批评,真是一针见血。

第三,曹操多谋善断。官渡之战中的曹操是多谋的,但同时,他又是善断的。有时在决策战略的大间题上表现得很犹豫,但是确定之后,却又很果敢。在官渡之战最后决战的关键时刻,我们甚至看到了他一往无前毫无犹疑的性格。这时他一点也不反复,一点也不退缩。在决战的进行中,他的左右害怕袁绍的援军到来,要求分兵抵御。这个建议受到了他严厉的斥责。为什么?因为战斗已经到了生死的紧要关头了,曹操的士兵不比淳于琼的多,分兵势必减弱进攻能力、拖延解决战斗的时间,弄不好,甚至会全盘失败。这种时候,每一分钟都是关键,只要尽快打垮淳于琼,就是袁绍的援兵来了,也没有关系;而拖延时间,打不下淳于琼,敌人的援兵一到,两面夹击,就是分兵抵御也很困难而且根据—一般推算,从曹操向淳于琼发起攻击到袁绍的援兵来临,有一个时辰的间隔,敌人援兵未到跟前就分兵,等于白白浪费自己的战斗力,减少自已战斗胜利的可能性。

第四,曹操有粮可依。军队的后勤供应特别是粮食问题的尖锐性官渡之战双方的困难都尖锐地表现在粮食供应问题上,这个情况再一次说明了个古老的军事原理的正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徐晃对袁绍运粮队的第一次轻袭是曹军由相持中的被动转入主动的开始,曹操对袁绍运粮队的第二轻袭则引起了袁军的混乱,直接导致了袁绍集团的全面崩溃。粮草问题作为影响全军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官渡之战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最后,曹操有后台。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曹操所以能打胜仗就是他善于运用自己的智囊团,在战争问题中,他在战争中的些重要决策,几乎没有一条不是与自...

查看详情>>
3

这三个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其中缺一不可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
曹操

官渡之战,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曹操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地击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这一战,使曹操最终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当时中国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奠定了他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袁绍太过自大,刚愎自用,不听良臣忠言

袁绍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曹操,于是集结军队,备好兵器,声势浩荡的就出发了,但此人太过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而曹操力弱,在选址和战术上是避其锋芒,选择合适的战术去完成这场战斗的。袁绍一直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还把曹操当做是自己的附属,但是没有想到曹操来了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眼红,后悔的不行,要求迁都到一个离自己近的地方,便于控制。

官渡之战爆发,沮受劝袁绍打持久战,袁绍不听,倒是听信谗言瓜分了沮受的军队;田丰劝袁绍趁曹操攻打刘备,从后方突袭曹操,一定会扭转战局,袁绍不听,曹操击败刘备,袁绍才攻打曹操;田丰又进言说要不打持久战吧,袁绍还是不听;沮受劝袁绍不要渡河,袁绍渡了,折损了很多兵力;沮受还在坚持不懈地劝袁绍打持久战,袁绍还是”我不听“;袁绍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是由于多次不听谏言,刚愎自用,错失战机,最终战败。

二、许莜叛逃,一到曹营就献计烧粮草,并指出袁绍的粮草存放地

袁绍帐下得力谋士之一。袁绍兴兵将大军十万围官渡攻曹操,在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久守官渡城,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都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献计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自军相持日久,许都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则许都可一举拿下,曹操亦可擒也。如若袁绍用许攸计袭许都,攻官渡,曹操必定全军覆没。

遗憾的是忠言逆耳,袁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认为曹操诡计多端,此催粮书信乃诱敌之计。因许攸与曹操少时曾为好友,袁绍更是怀疑许攸暗通曹操,充当曹操奸细。怒而欲杀之。许攸投曹操后,建议曹操作速进兵,速战速决,兵分八路攻占邺郡,袁绍仓皇逃跑。袁绍死后,献计决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冀州城,令袁尚兵败逃亡,审配身首异处。冀州城一陷,袁绍基业彻底崩溃。袁绍连死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最终败自己曾经的谋士的手下。

三、张颌投降曹操

张郃其实是袁绍的手下大将,而且还深受重用。那么他为何会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势力占优的情况下投奔曹操呢?那就是曹操进攻乌巢的消息被袁绍的得知后,张郃请求支援乌巢。但袁绍却听从了郭图的计策,让派张郃去进攻曹操的官渡大本营。但张郃是不愿意去的,因为虽然袁绍的像是是攻敌之所必救。但是袁军已经打了几个月都没打下来,今天凭什么能打下来呢?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人物。果然不仅张郃失败了,连乌巢的粮草也被烧得一干二净。而此时后方的郭图又诬陷张郃等人出言不逊。所以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郃和他手下的将领高览一起投降了曹操。之后曹操借此机会发动了决战,袁绍的军队兵败如山倒。

官渡之战以后,当时中国的局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北部中...

查看详情>>
4

他是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为何最后却非死不可?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

发生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氏政治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而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因素就是奇袭乌巢,而这条计策就来自许攸。

许攸年轻的时候跟袁绍、曹操都有交情,在求职的时候,选择了势力更大的袁绍,大树底下好乘凉。

从荀彧的评价“许攸贪而无治”来看,这人的人品是有问题的,跟道德品质高尚的荀彧是没法比,所以他说这句话时语气可能很是不屑。

但是许攸能为谋主,还是有点见识。战前,他向袁绍建议不必跟曹操正面交锋,可以趁许都空虚,派一支轻骑兵绕开曹操的部队奇袭许都。切断曹操后路,曹操便首尾难顾,疲于奔命。但是袁绍不听,他觉得自己有大军十一万,曹操才两万,我就该浩浩荡荡,声势震天地碾压过去,还搞什么小动作?遭天下人耻笑。

许攸计策不被采纳,正在郁闷,正巧家里人犯了事,被审配下狱,许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这就更能看出此人的人品有多渣,自己贪婪不说,家里人也目无法纪,背主投降也跟过家家似的。

曹操一听许攸来了,光着脚相迎。一来可能是太激动来不及穿鞋,二来根据当时的礼仪可能表示尊敬。许攸一来就给曹操送上一件大礼,献奇袭乌巢之计。

当然,客观地说,这条计策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高明,主要是袁绍蠢哭了。袁绍闻知曹操偷袭乌巢,只派轻兵驰援乌巢,派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大将张郃坚决反对,袁绍不听。结果乌巢的粮草被一把火烧没了,曹军大营也没打下来,张郃还投降了曹操。

官渡之战四年后,曹操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自恃立了大功,每次出席,不分场合,都直呼曹操小名了,动不动就叫:“阿瞒,没有我,你进不得冀州。”曹操陪着笑点着头说:“是是是,你说得对。”

终于又一次许攸在邺城东门大肆宣扬说:“没有我,曹阿瞒进不了这门啊!”被曹操得知后,将许攸杀害。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是被许褚杀害,曹操知道后非常惋惜,是为了更突出曹操的奸诈。

曹操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不到忍无可忍是不会乱杀谋士的,那么许攸有哪些原因让他不得不死呢?

一是没有政治操守。身事袁绍,动不动就投降,那哪天曹操跟其他人作战,你又投降敌人,泄露我方的军事机密怎么办?

二是居功逞能。曹操早已是一方诸侯,现在连袁绍的灭了,一统北方,他有自己的地位和威严。如果人人都像许攸这样立点功劳就爬到他头上了,这队伍还怎么带?

三是犯了众怒。许攸对曹操的轻慢,让曹操原来的部将非常不满。曹操深知,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安抚,时间一长,人心将会变味。

所以许攸名虽聪慧,实则愚蠢,他的下场纯属咎由自取,而非小说中描写的是曹操奸诈的牺牲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