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欧阳修的一首七言诗《晚泊岳阳》,虽然句句写景,但景中自有情韵
《晚泊岳阳》是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一首七言古诗,写于诗人被贬夷陵途中。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欧阳修眼中的洞庭夜景,也隐含了欧阳修因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虽然这首诗不是很被大家所熟悉,但句句写景,景景关情,其独到的情韵令人回味无穷。
《晚泊岳阳》
宋: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天色已晚,距离夷陵还很远,只好把舟系在江边,独卧舟中,听那从岳阳城里传来的钟声。首联,欧阳修点染了停舟的地点及周围的氛围。意境上则化用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和张继的寒寂不同的是,欧阳修更多的是有一种作为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从容不迫。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颔联两句描写了欧阳修于空旷的江面上的所见,江面的空阔或许映照了欧阳修的渺小孤独,好在还有那有情有义的月亮相伴。明月和空旷的江面或许历来能过引起诗人为它写下传世的篇章,或许诗人此刻也想到了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或许是白居易的“绕船明月江水寒”。但面对“云水苍茫”的大江,欧阳修也情不自禁发出了“路在何方”的疑问和叹惋。
紧接着颈联两句描绘了月下的晚唱:“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可见等诗人想象完后,把注意力放在现实时,时间已是夜深月上,呈现给诗人的就是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但在这里有代表诗人高洁的本心寓意,正面提醒自己要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渔歌和晚钟的互相融合,在浩渺的江面上弥漫,引人入胜。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尾联两句则是抒发了欧阳修内心的情绪。当欧阳修听到归舟晚唱时,在这漫长而寂寞的人生旅途中,便获得了一丝心灵的慰藉,并陶醉于其中,可惜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还没有好好听完这一阙歌声,就已经远去,岳阳城的一切也都消逝不见,这里反映了欧阳修旷达、孤寂的矛盾心境。
综观欧阳修的这首诗,虽然句句写景,但景中自有情韵,抒发了诗人旅中思归的缕缕情思。整首诗语句读起来平易流畅,情意却深婉曲折,难怪方植在《昭昧詹言》中说:“欧公情韵幽折,往反咏唱,令人低徊欲绝,一唱三叹而有遗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
与“欧阳修的一首七言诗《晚泊岳阳》,虽然句句写景,但景中自有情韵”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的著名七言诗《黄溪夜泊》,一起看看欧阳修的旷达
纵观古代诗歌史,诗人大都有着高远的政治理想,但他们却败给了现实,最终落得贬谪之苦。以宋代为例,欧阳修、苏轼就是其中代表。同时,他们也是在诗词中苦极自嘲,抒发旷达的代表。尤其是苏轼,更是将旷达的宋调发展到了极致。
小编今天便向大家分享一首欧阳修的经典诗作《黄溪夜泊》,和大家来一起看看欧阳修诗中的旷达。《黄溪夜泊》是欧阳修被贬夷陵时路过黄溪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抒发了欧阳修无辜被贬的深沉感慨。并在最后两句中一吐心中旷达豪迈之气,是此类诗的千古佳作。
《黄溪夜泊》
宋代: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首联“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两句,欧阳修先是表露了自己的贬谪之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楚国人一直喜欢登山临水来抒发心中的愁恨。我才刚到黄溪,便觉得愁肠百结、烦闷难忍。《楚辞·九辩》中有“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之说。欧阳修心中的愁恨,自然是因为遭受无辜贬谪导致。
颔联“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两句,欧阳修从大处落笔,以壮阔的自然景观来渲染他的愁恨。即放眼望去,莽莽苍苍的树木被烟云终日笼罩,整个三峡看上去都显得阴霾沉沉。明月的清辉则照在平旷的原野上,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暗”和“哀”,既是对景色的形象描绘,也是对欧阳修谪居他乡的愁苦之情的表达,极为贴切传神。
颈联“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即谪居他乡,又逢岁暮年关,叫人心惊。要想得到安慰,适合借酒消愁。这两句诗说明了欧阳修遭受贬谪之苦,已经是经年累月。且以往也都是强颜作欢,借酒浇愁,来暂时宽慰自己的内心。诗到这里,欧阳修依然还是在抒发自己遭受贬谪所带来的愁恨。
但尾联“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两句,欧阳修却是笔锋一转,化悲情为旷达之语。说遇到了美丽的山光水色,不妨就高声长吟。如果不是遭受贬谪,我又有什么机会来看这祖国大好河山呢?寥寥十余字,一股旷达豪迈之气便迸发而出。
综观欧阳修的这首诗,气象阔大,意境苍凉,但最后两句却是旷达至极,令人拍案叫绝。而欧阳修身为苏轼的老师,或许苏轼后来常结合自己多舛经历,在诗歌作品中作旷达之语,便是受到了他的影响。不管怎么说,欧阳修这首千古佳作,写于其被贬夷陵之时,写于他人生挫折之时,所表达出来的旷达,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与“欧阳修的著名七言诗《黄溪夜泊》,一起看看欧阳修的旷达”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经典的七言诗《荷叶》赏析,诗人描绘了怎样一幅画?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诗歌题材多种多样。不过任何一种题材,都不会只有一位诗人所涉及。所以如何就同一种题材,还能写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就非常考验诗人的艺术功力了。以“荷叶”为例,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等都有涉及。如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故对宋代诗人来说,就“荷叶”这个普遍性的题材,再写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按理说就很难得了。不过事实证明,有人珠玉在前,反而更能激发后人的创作能力。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邦彦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小编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荷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诗作。它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与其他诗作相比较而言,它的奇特之处,便在于前两句平淡无奇,后两句化腐朽为神奇。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欧阳修的这首《荷叶》吧!
《荷叶》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前两句“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是如何平淡无奇的?它的意思是说,池面上清风吹佛,波光粼粼;密密相连的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由此可见,欧阳修这两句诗主要是为了总览全池,摄取全景。
“波潋潋”是为了衬托后面的“叶田田”。但它的境界却不如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那样阔大。并且这里的露珠,也没有周邦彦词中所说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那样奇妙。所以总的来说,欧阳修这首诗的前两句,就要显得普普通通了。然后,接下来我们便来看欧阳修的这首诗,后两句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它是欧阳修对池中荷叶的特写,意思是说,是谁在水面上撑起绿色的大伞?伞下的红妆少女正在唱着动人的《采莲曲》。在这里,欧阳修先是设下了一个奇妙的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惊喜发现,即池塘中高高挺起的荷叶,就像是绿色的大伞一样,可谓化平淡为奇特,化腐朽为神奇。
其次,更为神奇的还是最后一句“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由物及人,由如绿伞一样的荷叶,联想到在它下面的红妆少女,正自由自在地唱着《采莲曲》。这是欧阳修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诗到此处,境界全出。另外,既然有采莲女,肯定也有她们所要采的“红莲”。所以一幅动人的采莲少女图便缓缓铺展了开来。
综观欧阳修的这首诗,由面到点,层次分明,画面感很强。尤其是碧绿如伞的荷叶与红妆少女,以及“红莲”的交相辉映。再加上采莲少女的优美乐章,声色俱备,美得令人心醉。所以说这是欧阳修最奇的一首诗,前两句平淡无奇,后两句化腐朽为神奇。
与“欧阳修经典的七言诗《荷叶》赏析,诗人描绘了怎样一幅画?”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的七言诗《玉楼春》赏析,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欧阳修的宋词虽然大多数归于婉约词之列,但是在其中透露着豪放词的因子。所以也才能够启发学生苏轼,并最终在苏轼的手中完成了豪放词的蜕变。
仔细来看,欧阳修的宋词作品内容风格也比较有限,大多数不脱离伤春悲秋,离别相思。而他在人生离别当中抒发的对聚散无常的感慨,赋予了这些诗词更加旷达的人生态度,今天来看还是很有韵味的。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宋词就是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上片最后14个字。“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意思就是说人生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生离死别并无太大直接的关系。
这是一首离别宋词,在离别的伤感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欧阳修直面自己性格中的伤感,直面自己与生俱来的多愁善感。“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诗词的一开始就是离别的酒宴,还未离开就打算讨论着什么时候能够归来,把归期说定。但是还没有开口,相伴的佳人已经是无语流泪。有美丽的容颜,但是却挡不住离别的伤悲。
何等欢乐的场面,但是这送别之人却何等的伤感。以乐景写哀情,赋予诗词本身更强大的表现张力。“人生自是有情痴”,多愁善感的人生是上天注定的,和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毫不相干。其实这些原本都是无情之物,只不过在有情人的眼中,这些都带上了伤感的色彩。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面对离别,不需要再用演奏新的离别歌曲了,仅仅是唱过的这一首就已经让人柔肠寸断。
最后在婉约的离别伤痛之中生出几分?豪壮之语。“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此时一定要将这洛阳城的牡丹“看尽”,因为当初我们共有的春风很快就会消失不见,唯有如此才能减轻我们离别酒席上的伤感,才能够不会带着遗憾离开。
欧阳修这首诗词明明有非常深重的离别惆怅,但是在结尾当中,却出现了豪兴的品格。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而这种追求自然而然的也影响了苏轼对宋词的审美和创作,并最终帮助苏轼让宋词风格为之一变。
与“欧阳修的七言诗《玉楼春》赏析,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的一首著名七言诗《玉楼春》赏析,诗人如何描写相思之苦的?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你会发现不论是唐代的诗人,还是宋代的词人,都逃不过一个情字,也正因为他们尝尽了相思之苦,才能为后世留下许多经典的诗词作品。无论是李白《秋风词》中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还是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中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亦或是苏轼《江城子·记梦》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一首首关乎相思的名篇佳句,无不牵动着天下有情人的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便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笔下一首写尽了相思之苦的经典词作。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是欧阳修早年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所写,它主要表达了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愁绪怨恨。全词哀怨缠绵,美到令人心碎。
其实欧阳修很善于把握女子内心的思想感情,往往刻画得入木三分,不乏名篇佳句。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包括《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中的“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这些都深入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思想感情,着力渲染了与心上人离别后的相思之苦。那么这首词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种相思之苦的呢?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首先,词的开篇两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即自从与你分别以后,我就不知道你离我是远还是近,只知道满目都是凄凉之景,心中有着说不尽的苦闷。从这两句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女主人公之所以会有相思之苦,便是因为不知道心上人的行踪,所以才会触景而生凄凉、苦闷之感。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她应该是被抛弃了。
所以才有了接下来的两句“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即越走越远也断了书信,你音讯全无我又该去哪里找你?这里的三个“渐”字用得极其工妙,它将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就像是她想要追寻他的脚步,却因鱼不传书而没有方向。如此一来,她自然就沉浸在了音讯全无的无穷相思之苦和哀怨之中了。
对于这首词的上片,其实很好理解。它就像我们今天被喜欢的人拉黑了,删掉了所有的联系方式,但你始终无法释怀,想要找到对方却苦于没有途径。于是就陷入到了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失恋的痛苦当中。欧阳修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便是如此。然后,我们接着看词的下片,即欧阳修开始刻画这位闺中女子在失去心上人后的内心世界。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即夜深了,风吹着竹叶的声音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正如张先在《临江仙》中所说:“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很显然,在女主人公的眼中寻常的景物都会触动她的别愁离恨,加深她的相思之苦。这一叶叶,一声声,也就都成了她的诉苦之声。
最后两句“故欹(yǐ)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即我斜倚着孤...
查看详情>>与“欧阳修的一首著名七言诗《玉楼春》赏析,诗人如何描写相思之苦的?”相关的文章
欧阳修一首经典七言诗《画眉鸟》赏析,诗中的黄鹂鸟有什么不同?
我国古代诗人大多数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们既善于总结人生遭遇中的各种经验,又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找到规律。因此在传统诗歌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哲理。这就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谓的“哲理诗”。
譬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这些名篇佳句无不是在诗的形象中,包含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发人深思的哲理意味。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画眉鸟》,便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作。
《画眉鸟》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顾名思义,这首诗的内容便集中在对画眉鸟的描写上。不过同样是写鸟,欧阳修这里与王维“阴阴夏木啭黄鹂”中自由自在的黄鹂鸟又不同,他着重刻画的是养在鸟笼中不自由的画眉鸟。这首诗发人深思的哲理意味便体现在这点上。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它主要是透过画眉鸟的生活习性来刻画它自由自在的形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画眉鸟在山花红紫的山林里,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心所欲地飞翔着、鸣叫着,叫声婉转而富于变化。
我们知道画眉鸟的活动地,主要就是在山丘的灌木丛和村落附近的灌丛或矮树林中。平时最常做的事,也就是在灌丛中穿飞和栖息,不时地到树枝间跳跃、飞翔。且画眉鸟极善鸣唱,鸣声婉转动听,几乎从早到晚唱个不停。可见欧阳修这两句诗是高度概括了画眉鸟的生活习性,以及凸显了欧阳修观察的细腻。
然后,诗的后两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即现在才知道,养在笼中的画眉鸟,它的鸣叫声远远没有当初在林间那样美妙。结合前两句,欧阳修这里是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自由生活对画眉鸟的重要性。而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表面上在写鸟,实际上是在写欧阳修自己。
众所周知,一入宦海,可以说就身不由己。所以诗中笼子里面的画眉鸟,其实就是身在宦海的欧阳修,它表达的是一种迫切希望归隐山林,不再受到世俗羁绊的心。即陶渊明诗中所说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欧阳修在自己晚年,也就是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退居颍州。
我们说自由是天地间一切生灵所共同向往的,因此这首既写了鸟儿的境遇,也写了人处境悲叹的诗,除了有欧阳修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也包含了对禁锢鸟儿(人才)的憎恶与否定。我们向自然界生灵索取精神给养的同时,也应该为它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总的来说,欧阳修蕴含哲理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后却发人深思。
与“欧阳修一首经典七言诗《画眉鸟》赏析,诗中的黄鹂鸟有什么不同?”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