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历史上确有此人却为何会下场不明?他就是董卓谋士李儒
历史上确有李儒此人。李儒,三国人物,生卒 144 — ?,籍贯 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临洮] 。据《后汉书·何皇后纪》和《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记载,初平元年李儒为郎中令。
据《东汉曹全碑》:“庶使学者李儒……征传士李儒文优”,李儒字文优,是“学者”、“征传士”,即是一位有学问的士子。郎中令是九卿之一,主掌守卫宫殿门户。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
文学青年历来如此,在政治上本就属于投机取巧的一类。董卓被何进矫旨进京,李儒发现董卓的大腿很粗,于是政治上赶紧右转,摇身一变,成为董卓的座上客。注意正史上李儒以前和董卓并不熟悉,更不是董卓的女婿。
李儒是个很有学问的,自然得到董卓的青睐。为了更好地看看李儒是不是效忠自己,董卓就派李儒前去鸩杀汉少帝刘辩。当时董卓手下握有重兵,已经废掉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而李儒果然恬不知耻,忘记了以前如何去侍奉小皇帝的,居然欣然前往皇帝的宫殿。据《後汉书·何皇后纪》记载:“关东兵起,共讨董卓。
当时(190年),董卓让李儒献毒药给少帝刘辩,毒死少帝。饮酒过程中,弘农王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乃令唐姬起舞,唐姬举袖而歌。歌毕,弘农王对唐姬说:“爱卿是本王的妃子,势将不复为吏民之妻。自己保重,从此长辞!”遂喝毒酒而死,时年十五岁。
范晔《后汉书》:“关东兵起,共讨董卓。董卓置弘农王刘辩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献上毒药,刘辩不肯饮,董卓等强逼之。于是,刘辨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做别后,饮药而死。”袁山松《后汉书》云:董卓使弘农郎中令李孝儒鸩於弘农王曰:“服此辟恶。”王曰:“此必是毒也。”弗肯,强之。这里,李儒作“李孝儒”,不知何故?和《三国演义》里的一样,李儒毒死了少帝,为弑君之人。
《太平御览》言:“《魏书》曰:布后应王允,于门刺杀卓,卓将李儒等阻兵。”董卓败亡后,李儒未死。董卓死后几个月,李傕杀死了王允,控制朝政。李傕曾举荐博士李儒为侍中(李儒当博士,应该很有学问),但被汉献帝拒绝。《后汉纪》:李傕举博士李儒为侍中,献帝诏曰:“儒前为弘农王郎中令,迫杀我兄,诚宜加罪。”辞曰:“董卓所为,非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
汉献帝记恨李儒迫害少帝,还要加罪于他,李傕为李儒说话,保护了他。貌似董卓死后,李儒投靠了李傕。张璠《汉纪》载:太常种拂与李儒战而死。《后汉书·种暠传》也言种拂死于李傕郭汜之乱。诸多证据表明,李儒在董卓败亡后未死,而是追随了李傕郭汜。之后,李儒就下落不明,在史书中消失了。也许李儒随李傕郭汜一起败亡了,也许他逃走隐居了。反正至此,史无所载。李儒并不是董卓的首席谋士,也未见历史上的他为董卓出谋划策。他一生中做的最大的事就是弑君,毒杀汉少帝。李儒是一个助纣为虐的小人,一个品德败坏的士子。
查看详情>>与“历史上确有此人却为何会下场不明?他就是董卓谋士李儒”相关的文章
三国演义有四大谋士,那董卓谋士李儒能排到第几呢?
有很多时候,谋士狠起来,比武将杀伤力更大;现在来盘点下三国时期的四大谋士,简直一个比一个狠,尤其是排第一的存在,弹指间就能让无数人灰飞烟灭。
top、4 李儒
李儒在全书中共出现十一次,可以说全程见证了董卓集团的崛起与灭亡;李儒是董卓最重要的谋士,第一条计策就是让董卓进京勤王,从而占据主动;第二条计策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第三条计策是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后来李儒为了董卓的掌权,带武士十人,入宫弑帝。但董卓后期也开始刚愎自用,虽然李儒识破了王允的连环计,但董卓此时已经不听李儒之言,在董卓死后,李儒就此不知所踪。李儒之毒,主要是鸠杀少帝能有这样的魄力,也是不凡。
top、3 程昱
程昱是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公元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程昱之毒,还是因为西晋史学家郭颁写的《魏晋世语》中关于程昱的一段“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文中指,早期曹操军队曾经严重缺粮,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于是在自己的县城里强夺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这些粮食当中据说更有不少人肉。这些行为令程昱的声誉受到严重的打击,更很可能是他毕生位不至三公的重要原因。
top、2 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公认的“毒士”,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曹丕称帝后,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
贾诩是三国第一谋士,作为一个真正的谋士,他的谋略是非常成功的,几乎没有失误的时候,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但是因为他出谋划策往往都是先考虑自己,最后才回去考虑平民百姓,出的计谋常常会对老百姓造成损害,尤其是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的时候,导致死伤无数,因而被后世的人称为毒士。
top、1 诸葛亮
谁能比贾诩更毒?那就只有诸葛亮了,诸葛亮辅佐刘备从一个落魄的小军阀,成为雄踞荆州、巴蜀的大诸侯,要不是关羽丢失了荆州,还真说不准能成就不世霸业;但是在诸葛亮辅佐刘备的路上,那可是铺着的累累白骨;诸葛亮擅用火攻,几次用计杀敌都是用火。
典型的有火烧博望坡;在平南蛮的时候,火烧藤甲兵...
查看详情>>与“三国演义有四大谋士,那董卓谋士李儒能排到第几呢?”相关的文章
董卓谋士李儒,他知道自己的下场为什么不选择逃跑呢?
谋士往往会善于思考,所谓谋动而后定,三国里面也有位大谋士,此人就是董卓手下的李儒。董卓在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多此人之力。不过李儒也曾得意忘形,此人和后来的贾诩荀攸等人都没法比。
李儒最得意的时候,居然敢鸩杀皇亲贵胄,甚至皇帝和太后,这不是自取灭亡之道吗?却说少帝与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少帝泪不曾干。一日,偶见双燕飞于新三国李儒庭中,遂吟诗一首。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董卓时常使人探听。是日获得此诗,来呈董卓。卓曰:“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遂命李儒带武士十人,入宫弑帝。虽然是董卓所遣,也是其罪通天。
诚然,李儒是有本事的。
李儒曰:“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初次出场,便要董卓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后来的曹操显然步董卓之后尘。
李儒善于察言观色,知道曹操是刺客。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儒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
料事如神。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曰:“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结果呢,曹操果然带兵追来,被吕布等人杀得大败。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
这就是李儒,可惜李儒死得也惨。却说当下吕布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
那么李儒为何不跑呢?
因为李儒如果要是跑,肯定能够跑掉。李儒知道董卓恶贯满盈,和吕布闹别扭之后凶多吉少。次日,李儒入见曰:“今日良辰,可将貂蝉送与吕布。”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卓变色曰:“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其一,为董卓守节。毕竟董卓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连蔡邕都能对董卓伏尸而哭,李儒又为什么不对董卓有知遇之恩呢。也正是有了董卓的赏识,李儒才渐渐成为天下厉害的角色。
其二,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哪有老丈人危在旦夕,而自己独活的道理?
其三,李儒知道自己恶贯满盈,觉得自己走遍天涯海角,也逃不了众人对自己的追杀。这一点和贾诩没法比。
查看详情>>与“董卓谋士李儒,他知道自己的下场为什么不选择逃跑呢?”相关的文章
历史上李儒是董卓不可缺少的谋士,那董卓和他做了哪些坏事呢?
无论是经典童话,还是现代的动作片,似乎终极boss或者那些十恶不赦的大魔头身边,总会有一个出谋划策的阴险小人。就像《指环王》中萨茹曼身边的三寸舌,就像超级马里奥中那魔王手下的恶龙。
而李儒,就是董卓最重要的羽翼,更是董卓这个魔王的大脑,应该说,李儒比吕布更重要。因为李儒对董卓始终保持着忠心,至少尽到了一个作为谋士可以做的一切。不过不得不说,他和董卓的组合,就是狼狈为奸,黑心烂肺。没错,希特勒和戈林这哥俩就是这种类型的组合。更何况,李儒还是董卓的东床快婿呢,没有理由对董卓不忠诚。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李儒这个大脑为董卓这个没脑子的人创造的实际价值。说真的,像董卓那帮人,以他为代表,手下的什么吕布、华雄、李傕、郭汜之流基本上都是小学没毕业,只会揣着大砍刀上街砍人打群架的古惑仔,有个李儒这样的高学历知识分子为他们当智囊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董卓进京之前李儒以他老丈人名义写给朝廷的那篇文采飞扬的表文,什么“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以除民害,从台阁求乞资直”“昔赵鞅兴晋阳之兵,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满篇的之乎者也,义愤填膺,文采之好,生僻字用的之多,怕是董卓等人见都没见过,估计交给周董,又会出现许多根本读不懂也听不懂的中国风歌曲了。
别小看这张表文,至少在法律意义上澄清了董卓进京的合法性,你想啊,这一帮人,凶神恶煞,青面獠牙,左手一把大菜刀,右手一把五连发,全副武装进入京城,不被当做基地组织才怪了。而有了李儒这一张表文,加上杀猪大将军的召集令,一切就都名正言顺了。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李儒这小子,和他老丈人一样,坏到了骨子里。董卓刚进京,就琢磨着废帝。废帝废帝,废掉现任天子,拥立新的皇帝,这事儿可不如说句话这么简单,也不像现代说起来这么轻松。前文提到过,在古代,废立就意味着大逆不道,就意味着纲常尽丧。这是要被全国人民谴责、唾弃,甚至让全国人民群起而攻之的事情。到那时候,你就和卡扎菲差不多了,脑门上贴着个反人类罪的标签。“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聚会百官,若有不从者,立斩之。则指鹿之谋,宜在今日。”你看看李儒这对董卓说的叫什么话。你拥护你主公董卓,我懂的;你急着攫取大权,我懂的……但是你低调点行不?有点良心行不?古人说的好,食其禄而不尽其节,是为不忠。李儒不管怎么样,你还是汉朝的人,你为官,尽管你可能拿董卓发的奖金,但你吃的是汉朝发的工资和津贴,不管现在怎么看待愚忠这个问题,在那个年代,皇帝就是国家的象征,李儒对自己的君主这般,和那些汉奸卖国贼又有什么区别?董卓的废立欲望都没这家伙强烈,李儒一再催促董卓早行废立之事,一直到把可怜的汉少帝赶下了宝座,把更可怜的汉献帝扶上了台才算了事。
问题你出卖也就出卖吧,你废立也就废立吧,李儒做事就是这么绝,有木有?且看少帝退位后,李儒奉董卓之命,带着十数个武...
查看详情>>与“历史上李儒是董卓不可缺少的谋士,那董卓和他做了哪些坏事呢?”相关的文章
汉少帝刘辩是怎么给弄死的?这其中跟董卓谋士李儒有很大的关系
关东以袁绍为首的这些人,又是举兵,又是会盟的,消息自然会传到京城董卓那。董卓一看这帮孙子,我刚封了你们为官,你们就举兵讨伐我。想干什么?这时候的董卓一定很是搞不懂,按理说我对你们挺不错了,把你们一个个都弄成地方大员,可你们却联合起来反对我。一定是有什么问题了?董卓这时候一定也在反思,想这帮世家大族的人,你们都在想什么?给你们高官厚禄,还不行吗?真是搞不懂。
西凉出身、久在疆场的董卓的思维模式和世家大族的这些人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一会我想董卓在懵懂的同时,更多的是恐惧。自己心底里以为能生效的办法,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的这个策略对你们这帮士人不管用,那怎么办?满京城洛阳可都是和袁绍一样的士人啊?他们暗地里搞联合怎么办?高处不胜寒,此时的董卓一定后脊背发凉。
既然你们是以我废立皇帝为借口来反对我,那就先断了你们的念想。于是下令将刚刚被废掉的汉少帝刘辩毒死。就这样刘辩在他母亲何皇后被毒死后三个多月后,父亲汉灵帝驾崩八个月左右,当了没几天皇帝的汉少帝刘辩就这样被毒死了。
汉灵帝死的时候,可以说是“崩”,但汉少帝的死可就不能叫崩了。这时候,他只是弘农王。受命去毒死他的那个人是董卓的谋士李儒,当时的职位是郎中令。三国演义中李儒是董卓最重要的谋士,董卓只对李儒的话言听计从。李儒也给董卓献了很多计策。在董卓讨伐黄巾军的时候,李儒就在身边了。三国演义中劝说吕布投靠董卓这个事,就是谋士李儒他一个人促成的。
查看详情>>与“汉少帝刘辩是怎么给弄死的?这其中跟董卓谋士李儒有很大的关系”相关的文章
董卓为什么会信任他的谋士李儒?李儒最后一次献策后就下场不明了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入京祸乱京师。董卓之所以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全仗他有一个好谋士——李儒。
李儒才智过人,他是董卓身边的第一智囊。每每董卓谋划不定时,都有李儒从中协助,帮助董卓渡过难关。进入洛阳后,李儒为董卓谋划过三策,可谓是才智过人,丝毫不逊色于贾诩、郭嘉。
01
中平六年,董卓进入洛阳时仅有几千人马,兵力恨少如何能控制洛阳?李儒献策,让董卓兵士白天入城,晚上换便装出城然后再进城。这样来来回回几次,洛阳的官员和百姓根本不知道董卓带了多少兵马来。
大将军何进已死,董卓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曲。此时,丁原是京师执金吾(统领禁兵),董卓知道丁原是个大麻烦,便又使计招降了吕布,引诱吕布干掉了丁原,至此整个络邑被董卓控制。
李儒的一策帮助董卓在京师站稳脚跟。
02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犯了重怒。十八路诸侯关东联军气势汹汹扑向络邑,董卓虽有吕布这样的猛将,可关东联军兵势日盛,吕布也节节败退。
面对此种局面,李儒又献一策。李儒告诉董卓,洛阳处于中原,而平原地区地势宽敞、无险可守,可谓是易攻难守。现在关东联军势盛,与其硬拼,不如分化他们。
我们可以迁都长安,昔日高祖建功长安,光武建功洛阳。西迁长安,可以借助关隘防御;再者可以退出中原主战场,保存实力,静观其变、来个渔翁得利。
关东联军面和心不和,我们离开洛阳是非之地他们不会停止争斗,野心家们自然会自相残杀。董卓听取了李儒的建议,迁都长安。
不久后,果如李儒所说。乔瑁和刘岱不和,被刘岱干掉了;孙坚死于刘表部将黄祖手中;青州黄巾又起,刘岱又死于乱军中。
中原乱作一团,董卓因此得意起来。李儒的二策帮董卓转危为安。
03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当董卓以为自己高枕无忧时,令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危险的往往来自内部。
董卓发现吕布和自己的小妾私通,他很是生气,便怒斥吕布。而后,王允从中挑拨,离间董卓、吕布。
李儒是个聪明人,他看出温侯情况不对。他急忙求见董卓,为董卓献上的第三策。在古代社会女人的地位极低,漂亮的女人多得是,吕布喜欢您的小妾赐给他就是,何必因一个女人影响父子之情呢?得吕布可帮太师打天下、守江山,一个女人和此相比孰轻孰重?
李儒说得话没毛病啊!但是董卓还是拗不过这个弯,他气冲冲反问了李儒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将自己的妻子赠予他人?”
一向聪明过人的李儒倒是被问住了,按理说这该如何回答呢?回答说:“不能。”这显然等于说认同了董卓的观点,难道可以回答——能?就算李儒说——可以,董卓还能真让李儒送妻?再者说,李儒忠心于董卓,如果送妻能让主公转危为安,那他多半要做的。
这其中是有隐情,让李儒左右为难。三国演义的说法是李儒娶了董卓的女儿为妻,在正史中的董卓很好色,他留下的子孙也少不了。他至少有三个女儿,其中之一便是嫁给了牛辅。
董卓信任李儒主要有两点,一是其忠心;二是其才智过人、履出妙招。除了这两点外,董卓赏识李儒将女儿许配给他也完全有可能。
如果李...
查看详情>>与“董卓为什么会信任他的谋士李儒?李儒最后一次献策后就下场不明了”相关的文章
李儒作为董卓必不可少的谋士,董卓死后他又去哪了?
董卓的谋士
董卓身为东汉末年一代奸雄,想必他的谋士也是尽出一些馊主意之人,董卓的谋士当属李儒与贾诩二人,但贾诩的功绩主要是在董卓死后,为李傕郭汜集团出谋划策,而那个真正为董卓出馊主意的人正是李儒,董卓的女婿。
正因李儒是董卓女婿这一层关系,才使得董卓对其计策言听计从,董卓入京以来干了无数件丧尽天良的事情,那么李儒到底为董卓出了多少阴招呢?
排名第一的阴招为迁都长安,都城实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并非朝令夕改之事,国之命脉在此,随意搬迁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更是扰乱朝堂纲纪,何况长安一代,遭受王莽篡逆,焚烧之灾,早已是一片瓦砾之地,董卓听信李儒之言,从繁华都城洛阳搬迁至荒废之地长安,劳财害命,使百姓士族遭受流民之苦,实在是自挖根基之举。
排名第二位的阴招为洗劫富户,国库中所存银两尚不足导致日夜荒淫、奢靡度日,李儒竟心生旁门左道,进言董卓从城中富户中抢夺财物,以供自己享乐,如此损招简直是厚颜无耻,无辜人家被冠上反臣逆党之名,董卓部下便可登门入室,抢夺财产,伤人性命。当时冤案惨案遍地都是,民不聊生,人人难以自保。
董卓上台之后,民心尽失,沿着李儒所指的路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尽管没有貂蝉吕布,董卓的死亡也是历史的必然。
董卓死后
公元192年4月,王允与吕布篡谋好行刺计划,令同乡人骑都尉李肃与其他勇士共十余人冒充侍卫,埋伏在北掖门附近。当董卓的步辇经过时,吕布示意李肃,李肃飞身上前行刺,不料董卓内穿铁甲,为能刺中要害仅伤其臂膀,受惊后的董卓跌落马车,惊呼:“吕布何在!”吕布现身声称是奉皇帝诏令,讨伐贼臣,其他余众一改不予追究,令此事速战速决,不托泥带水。
尽管董卓出行前后护卫近百余人,层层守卫,滴水不漏,但只能放得了外贼防不了家贼,吕布仅靠一纸假诏书便使上百士兵弃甲投降,可见董卓在生死关头却要为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买账,无人甘愿为其卖命。董卓要为自己买的账不只这些,当他滥杀无辜,采用极刑重典,搅得朝野上下动荡不安,就该料到他倒台的那一刻,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董卓首级被取下的那一刻,其随行侍卫仅受惊迟疑片刻后,便高呼万岁,丝毫未有为主报仇之意。董卓死讯不胫而走,街头巷尾皆是高呼庆祝,百姓饮酒助乐,妇孺士人皆卖掉首饰笔墨,换来钱财买酒买肉,摆酒庆贺,街市道路拥堵得水泄不通。
董卓的尸首被弃置街头,天气炎热,身上的油脂化成了水状,流到了地上,看守尸体的官兵做了个灯芯,将其点燃,一连烧了好几天。早受董卓迫害过的家族门生将其尸首烧成灰烬,撒遍山头。而董卓的家属极其老家的家族长幼皆难逃灭门惨死,下手之人皆为董卓的原来的部下。但最后谋士李儒却不知下落
查看详情>>与“李儒作为董卓必不可少的谋士,董卓死后他又去哪了?”相关的文章
董卓手下最重要的谋士李儒,他最后的下场真的是被吕布给杀了吗?
如今谈及三国谋士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卧龙凤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等人,毕竟这些人不仅有响当当的外号,而且在三国谋士排行榜上的人气也是居高不下。正因如此,谈起三国谋士我们通常会忽略了李儒,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是汉末乱世首位崭露头角的幕僚,却因效力于奸臣,而鲜有人提及,虽然没有人气,但也不能忽略他在三国前期起到的作用。
李儒作为一名谋士最为出彩的时期应该是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的时候,当时董卓的诸多决定都要先参考李儒的意见,在演义中李儒也是第一个用计打败曹操的人,能让横行于朝堂的董卓乖乖听话,可见李儒并非一般谋士。只可惜董卓采纳了那么多次建议,偏偏最关键的一次却没有听从,在李儒识破王允的连环计后,曾极力劝诫过董卓,并阐明了以后在称帝过程中吕布为其攻城拔寨的重要性,可董卓非是不听呐,最后被吕布如屠猪狗般诛杀于大殿外。
李儒在董卓集团的地位,其实丝毫不亚于孔明在蜀汉的地位,董卓带着西凉军能迅速在帝都站稳脚跟,李儒功不可没。入驻洛阳后李儒毒死了汉少帝刘辩,让董卓下定决心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从此开启了专权生涯。随后又向董卓献计收买来当世第一猛将吕布;在十八路诸侯势头正猛之时,又是李儒建议董卓迁都以避其锋芒,临行时还一把火烧了洛阳城,给诸侯们留下了一片废墟,三国题材类游戏中的“李儒焚城”正是由此而来。在迁都过程中又是李儒献计,结果是让曹操吃到了他辉煌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败仗,小命也差点交代了。
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最后李儒是死于吕布之手,在吕布杀了董卓后,大呼道:“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当即就将李儒斩杀了。但在历史中并没有李儒的死亡记载,他在董卓死后就一直随着李傕的部队游走,并且又一次占领了长安,曹操为了迎回汉献帝,率军击败了李傕,正史也只是记载了李儒在李傕失败后就下落不明了,如果被曹操抓到或者察觉到踪影,以阿瞒的尿性指不定又得招贤纳士一番,总之,李儒就这样低调地失踪了,低调得让世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纵观李儒的一生,确实不失为三国时代的顶级谋士,他的每一次决策都非常精彩,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历史上对于李儒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他是三国时期首位崭露头角的谋士,而在有的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助纣为虐的小丑。遗憾的是李儒没有一个好主子,否则必能大放异彩,只可惜成王败寇,李儒辅佐的终究不是明主,更没啥看似光明的成绩,干的几件大事都是比较阴暗的,所以被世人淡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与“董卓手下最重要的谋士李儒,他最后的下场真的是被吕布给杀了吗?”相关的文章
董卓对他的谋士李儒言听必从,为什么在这件事上董卓却不听李儒的了?
提起“毒士”二字,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汉末三国的顶尖谋士贾诩,但是如果仅站在演义的角度来年,当时有一个谋士,比起贾诩,更加适合这个绰号,他不是别人,正是演义中,第一个出场的谋士李儒。李儒是董卓的属下,他在董卓入京之前,就开始为董卓规划未来,想方设法帮董卓“以图大事”。
之后,为了帮助董卓在京城站稳脚跟,成就大事,他又曾献计利诱吕布,除掉丁原;也曾逼杀废帝刘辩;还曾献计让董卓挟持皇帝,迁都长安,等等。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暴虐无恩,人人恨不能得而诛之的董卓,才没有轻易灭亡。但是,他为董卓所献的,最重要的一计,也是事关董卓存亡的一计,却没有得到采纳——当初王允利用貂蝉,施连环计,导致董卓吕布父子反目,李儒建议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来换取吕布的忠心。
小说第九回中写道:“儒曰:‘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相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如果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大约不会被吕布背叛,整个故事大约都会改写,可是一向对李儒言听计从的董卓,这一次为什么没有依计行事呢?
说以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貂蝉是四大古典美人之一,董卓自然不舍得放手。然后事实真的如此吗?先不说董卓掌权之后,荒诞到了淫乱后宫的地步,可谓阅女无数,就算貂蝉再美,他也不至于迷恋到这个地步。更何况当李儒提出此计时,他并没有直接反对,而是“沉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那么,他最终选择,不听李儒建议,拒绝将貂蝉赐给吕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以下有两点猜测。
一、吕布重要性的下降
如果此事发生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相信董卓会毫不犹豫的将貂蝉赐给吕布,以换取吕布的忠心,毕竟性命要比美色重要的多。但是,当时他已经挟持汉献帝,迁都到了长安,并建起了郿坞,囤积了大量的战略物资,而且十八路诸侯的聚义,也早已解散。这个时候,董卓一时半会根本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吕布存在的意义,也就小了许多。董卓不再认为,吕布值得自己赐下美人,去换取其忠心。
二、他本身瞧不起吕布
虽然在小说中,吕布早就拜了董卓为义父,两人一直以父子相称,而且董卓时常会把吕布带在身边。但是他大约并没有真心把吕布当儿子看,仅是把吕布看成了一个普通的保镖。因此,当貂蝉说“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时,董卓并没有反驳,而是默认了貂蝉的说法。在他看来,吕布调戏貂蝉,他却不怪罪,已经是莫大的宽容了,再将貂蝉赐给吕布,未免太降低身价,讨好吕布。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董卓最终拒绝李儒的建议,将貂蝉留在了身边,虽然与貂蝉无人能及的颜值,以及貂蝉表现出对他的依赖,有一定的关系,但吕布重要性的下降,以及他本身对吕布的轻视,才是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原因。
查看详情>>与“董卓对他的谋士李儒言听必从,为什么在这件事上董卓却不听李儒的了?”相关的文章
李儒是董卓手下的谋士,他尽管知识很渊博,但在人品上很无耻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
据历史记载,李儒本来是当时有名的做学问的行家里手,当时称为博士。因为很有名气,汉少帝刘辩即位,被任命为郎中令。这郎中令本属九卿之一,地位颇高,当时兼管着皇帝身边的保卫工作。
文学青年历来如此,在政治上本就属于投机取巧的一类。董卓被何进矫旨进京,李儒发现董卓的大腿很粗,于是政治上赶紧右转,摇身一变,成为董卓的座上客。注意正史上李儒以前和董卓并不熟悉,更不是董卓的女婿。
李儒是个很有学问的,自然得到董卓的青睐。为了更好地看看李儒是不是效忠自己,董卓就派李儒前去鸩杀汉少帝刘辩。当时董卓手下握有重兵,已经废掉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而李儒果然恬不知耻,忘记了以前如何去侍奉小皇帝的,居然欣然前往皇帝的宫殿。据《後汉书·何皇后纪》记载:“关东兵起,共讨董卓。董卓置弘农王刘辩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献上毒药,刘辩不肯饮,董卓等强逼之。于是,刘辩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做别后,饮药而死。”
也就是这个事实:关东联军在袁绍的带领下纷纷讨伐董卓,董卓大怒,不仅杀死了袁绍的叔父,而且把弘农王刘辩放到阁楼上,让郎中令李儒献上毒药。小皇帝自然不肯喝,董卓李儒等强逼着皇帝饮下。因此,刘辩无奈,和妻子唐姬吃过午茶后,喝下毒药而死。一个学问很渊博的人,只因为贪恋荣华富贵,或者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不想坠入了可怕的陷阱。表面上看来李儒很风光,可惜就因为当年杀了现任皇帝而终身让人诟病。
历史上董卓不久就死翘翘了,当然与貂蝉无关,不过吕布是参加的,当然是在王允的配合下,李儒似乎什么出众的表现。
李儒一直苟延残喘,即使董卓死后,还在看着周围的一切。后来,李傕郭汜继续扰乱朝纲,王允也因此受到牵连。此时李儒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拼命地浮出水面。据《後汉纪·后汉孝献皇帝纪》:初平三年(192年),冬十月,李傕举博士李儒为侍中,献帝诏曰:“儒前为弘农王郎中令,迫杀我兄,诚宜加罪。”辞曰:“董卓所为,非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
看来这个时候,李儒还想在前面表演一番,可惜新皇帝不给他机会,尽管新皇帝翅膀不硬,但是他说当初你杀我兄长的时候,我是记恨你一辈子的。那个叫李傕的,虽然拼命地为李儒开脱,可惜污点就是污点,不会因为他的学问高,会点一技之长而消失。
后来的李儒就杳无音信,或许他觉得自己可能永无出头之日,或许一时间良心发现,不过李儒就是如此,不像当时的的贾诩尽管也替李傕郭汜等人出过力,不过目光一闪,总能发现谁是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人。这说明尽管李儒曾经知识很渊博,可是在人品上却很无耻,在政治上却很低能。
查看详情>>与“李儒是董卓手下的谋士,他尽管知识很渊博,但在人品上很无耻”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