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朱元璋曾想让这三个人做他的宰相,都被刘伯温一一否定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武将多是依靠淮西子弟,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而文臣当中只有李善长和刘伯温最为有名,两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献计献策,功劳之大无人超越。然而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赏赐开国功勋之时,李善长被封了一等公爵,而刘伯温只被封了三等伯爵,地位悬殊之大,令人侧目。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李善长的功劳确实大,而且他是淮西人,加入朱元璋阵营又是最早的文臣,在整个朱元璋的军队中威望很高;而刘伯温则不同,他本来是元朝的进士出身,而且他曾经组织乡军围剿过起义军,因此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军队中并不受到待见,始终无法与朱元璋站在一条战线上。
中书省设立之后,首任丞相就是李善长,中书省当时权力很大,上承天子,下辖六部,而刘伯温只被授予了一个御史中丞的官职,说白了就是一个言官。朱元璋如此安排也是有深刻用意的,他明白刘伯温此人不贪财不恋权,作为一个言官负责监督李善长以及淮西勋贵最为恰当,这也导致了李善长与刘伯温的矛盾。
在李善长担任丞相的期间,朱元璋越来越感觉到李善长的权利太大,自己的皇权受到了极大限制,而且李善长又与淮西武将走的太近,这让朱元璋都感到了一种压力和危机,于是朱元璋就有了罢免李善长的想法,可是一旦赶走了李善长,那么由谁来出任丞相最为合适呢?
朱元璋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将刘伯温叫来,朱元璋问刘伯温杨宪如何?刘伯温回答”杨宪具备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回答”他的气量还不如杨宪“,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伯温回答”丞相犹如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把马车弄翻了“,很显然在刘伯温的眼中,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都不合适担任丞相。
朱元璋心中的三位合适人选都被刘伯温否定了,心中有些不悦,于是他又对刘伯温“我的丞相确实只有你最适合了”刘伯温立马磕头请罪,声称自己身体不行,性格也不行,根本不合适最丞相,朱元璋只好作罢,但内心对刘伯温明哲保身的做法颇为不满。
事实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元璋先后让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都担任过丞相,而三人的下场都是一样的全部被处死了,尤其是胡惟庸的被处死之后,朱元璋就下令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个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1600多年的制度,最终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中国结束了丞相制,皇帝独揽大权。
也许朱元璋之所以任用了刘伯温反对的三人为丞相,就是想到达到罢免处死丞相,从而最终废除丞相制度的目的。
查看详情>>与“朱元璋曾想让这三个人做他的宰相,都被刘伯温一一否定”相关的文章
他总共做了七年的明朝宰相,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容不下他?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丞相制度是在明朝初叶由朱元璋废除的,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也就是中国最后一位丞相。
胡惟庸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辅佐朱元璋,大明建立以后担任中书省丞相一职。历史上关于胡惟庸的记载,几乎没有一句好话,总结起来就两条。
第一条,说他阴险,非常小心眼儿。睚眦必报,谁得罪了他,他一定要报复。
第二条,说他独断专行,大权独揽,在他担任丞相的那些年里,大臣给朱元璋的奏折,胡惟庸都要先看一遍,对自己不利的就扣下来,剩下的才上报给朱元璋,而且很多事情不与朱元璋商议,就自作主张直接拍板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朱元璋还会重用他呢?这是一个大谜团,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草莽出生,是出了名的权利怪兽,作为一个曾经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通过自己摸爬滚打走向人生巅峰的人,怎么能够长期容忍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呢?
洪武元年到洪武六年,朱元璋总共任命过三位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从洪武六年一直干到洪武十三年,总共做了七年丞相。如果一个人真的不行,怎么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坐这么久?就如同今天在企业里,一位职业经理人,没有很强的能力和很好的道德,对下不能服众,对上没有业绩,分分钟董事长就要你走人,是一个道理。
朱元璋能够容忍他七年,证明胡惟庸其实并不像我们传统看到的史书那样,他肯定有自己的能力,甚至这个能力已经直接威胁到了皇权。
我们来看看,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就是“拔河”。一头是皇帝与宗室,另外一头就是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在朱元璋时期他搞过一次分封,将自己的好几个宝贝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位靖难起兵的朱棣。
而对内官员一头呢?皇帝不可能一个人将所有事情做完,明朝规定皇帝一天要看180份奏折,这个数量听起来很多,其实对于全国的大事小事而言恐怕连万分之一都不到,这就需要大量的官员参政去操作具体事务,双方之间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随时都会被打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胡惟庸走向绝路的呢?或者说是胡惟庸做了什么事情,让“拔河”的平衡偏移的呢?
我们来看《明史·日本传》里的一个记载:胡惟庸谋逆,欲藉日本为助。乃厚结宁波卫指挥林贤,佯奏贤罪,谪居日本,令交通其君臣。寻奏复贤职,遣使召之,密致书其王,借兵助己。贤还,其王遣僧如瑶率兵卒四百余人,诈称入贡,且献巨烛,藏火药、刀剑其中。既至,而惟庸已败,计不行。
这一整段说的是:胡惟庸与倭寇勾结,密谋造反。不过历史上关于胡惟庸的记录,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全部不可信,他最后的罪名是谋反,被硬生生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关于他是否谋反,从古至今都是谜团根本考证不出来。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他确实通倭,我们再来看一段史料:太祖初定天下,于直隶太仓州黄渡镇,设市舶司。司有提举一人,副提举二人,其属,吏目二人,驿丞一人。后以海夷狡诈无常,迫近京师,或行窥伺,遂罢不设。洪武七年又设于浙江之宁波府,广东之广州府,其体制一同太仓。后宁波寻废,今止广州一...
查看详情>>与“他总共做了七年的明朝宰相,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容不下他?”相关的文章
刘伯温至死都没有成为朱元璋的宰相,为什么刘伯温为什么封爵那么低?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刘伯温是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而且,如同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一样,刘基则是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比如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不过,在刘备建立蜀汉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丞相。与此相对应的是,刘伯温至死都没有成为明朝的宰相。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刘伯温为什么没当上宰相呢?
一
首先,在明朝初期,是有丞相一职的,不过是在胡惟庸之后,朱元璋才废除了丞相一职。当然,对于明清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也被史学家称之为“宰相”。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为什么不让功劳很大的刘伯温当宰相呢?对此,在笔者看来,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有比刘伯温更适合当丞相的人,也即李善长。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二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善长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公元1370年,李善长被晋升为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相对于半路跟随朱元璋的刘伯温,在朱元璋还未起家时,李善长已慧眼识英雄,从众多豪杰中选择了朱元璋作为辅佐的对象。两人可谓一起白手起家,打拼出一份基业。换而言之,从资历上看,李善长要高于刘基。并且,在明朝建立前,李善长负责的就是类似丞相的工作,比如帮助朱元璋处理好各项琐事杂事等。
三
与此相对应的是,刘伯温扮演的军师角色,则更多是要从大局出发,关键时刻为主公出谋划策。换而言之,和李善长高超的协调能力、统筹能力比起来,刘伯温更适合出谋划策,也即不适合担任宰相一职。对此,在《明史•刘基传》中,刘伯温也自我分析了自己不适合担任丞相的原因。按照《明史•刘基传》的记载: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爲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
四
最后,在和朱元璋的对话中,刘伯温说出了自己不适合当丞相的原因:一是疾惡太甚,二是不耐繁劇。对于刘伯温来说,性格上嫉恶如仇,容易情绪化,而且不喜欢处理繁重的事务。在这一点上,刘伯温显然不如李善长适合担任丞相。对于丞相之人,显然需要像诸葛亮这样性格的人,也即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就朝廷的事务,不管事无巨细,都需要关心。总的来说,虽然不是宰相之才,但是这不妨碍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比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查看详情>>与“刘伯温至死都没有成为朱元璋的宰相,为什么刘伯温为什么封爵那么低?”相关的文章
没想到朱元璋废丞相之后,皇帝成了一种最苦逼的职业
明朝以前的朝代设立宰相,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就是帮助皇上处理国家朝政大事,让皇上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琐事中脱身出来。第二就是代替皇上管理朝中大臣,同时作为皇上与大臣们之间的润滑剂,协调处理两者之间的各种问题。
但是宰相制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容易擅权专政。宰相一旦做大,如果没有相应的制约力量,完全可以把皇帝给撤换掉,对皇权产生极大的威胁。
朱元璋经过千辛万苦当上了皇帝之后,非常担心宰相擅权把自己给架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直接废除了宰相,没想到出现了两个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皇帝成了一种最苦逼的职业。明朝的皇帝一个人要身兼双职,除了要完成皇上的工作,还要承担起宰相的任务了。全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由他一个人来处理,工作量大的惊人。简直就不是人干的活。
朱元璋是全国劳模,身体素质好,精力充沛,而且从小吃过苦,能胜任很多繁重的工作。他可以用拼命三郎的精神来处理所有的事情,即使宵达旦也不会感觉疲劳。但是大明朝不只有他一个皇帝,他的后世子孙们长在皇宫,从小养尊处优,过着优渥的生活,肯定吃不了这种苦的,不可能每个皇帝都是劳模的。
后来的皇帝实在是干不下去了,为了减轻工作量,设立了新的内阁制度,专门选取几位有才干的人员,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第二个新的问题就是皇帝直面百官。以前在皇上和百官之间有宰相这个缓冲地带,君臣矛盾不明显,甚至有问题,还可以甩锅给宰相这个替罪羊。现在没有这个缓冲地带了,皇上就只能直接面对百官。百官相对皇帝在数量上占优势,大臣们无论是否结党,都会形成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必然要对皇权产生冲击。仅仅靠皇上一人,是无法与庞大的文官集团相对抗的。面对百官的攻击,皇上急需有可以依靠的力量来与文官集团相抗衡。
在明朝以前,皇宫之中一般有三股力量相互制约,相互制衡。这三股力量分别是外戚集团,宦官集团,文官集团。明朝基本上解决了外戚干政的问题,皇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宦官集团。
虽然朱元璋曾经下旨明确规定,宦官不得干政,并把这话刻在了石碑之上,但是随着情势的发展,后来的皇帝早就把这条圣旨给丢到角落里去了,开始重用宦官,并出现了许多权倾一时的大太监。
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不同,他们的权力来源就是皇权的赋予,一旦失去了皇权,他们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同时宦官也不能对皇权造成威胁,太监再牛逼,也不可能篡位当皇帝。所以宦官集团天然是站在皇上这一边的。当皇权出现了困难的时候,宦官集团第一个冲上前来为皇上出谋划策。宦官集团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帮皇上征税,尤其是征收商业税,让明朝财政有源源不断的补给。有了钱,可以解决很多事,可以赈大灾,可以发军饷,可以平叛乱,没有钱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哪怕你皇帝再贤明,工作认真再也没用。
万历年间最出名的大太监就是魏忠贤同志。魏忠贤以前虽然经常也有昏君出现,但是明朝整个朝政还是比较正常,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因为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相互牵制,防止对方做大,并不会有什么大的...
查看详情>>与“没想到朱元璋废丞相之后,皇帝成了一种最苦逼的职业”相关的文章
朱元璋废丞相是有原因的,只因这几个宰相失信于他令他失望
在中国古代,宰相可以说是人臣之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每一个文臣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终身,因为那个位置,不仅是距离皇帝最近,而且,权势滔天,为官若清,则天下太平,名垂青史流芳千古;为官若浊,则民不聊生,背负骂名遗臭万年。所以,坐上那个位置,就意味着要承担起天下之责。
历朝历代,开国盛世都是以明君贤相著称,而亡国之时,都是相对以昏君佞臣被人厌恶。但是在明朝,这一现象却被朱元璋同志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扭转,这是一代狠人啊。按常理说,宰相一职,在朝堂之内位置其实很特殊,他要高于三省六部,同时除了皇帝之外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所以他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发挥着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这一点,从西汉末年宰相王莽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老朱同志在最初对这个位置其实就是抱着一个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当时是在打天下啊,没有这个官职去吸引手下那些人,那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去辅佐,所以朱元璋心中很是清楚,一旦建国,这个位置肯定是不会留下的。
但是随着明朝根基渐渐牢靠,朱元璋发现,文臣还是要有一个领头羊去带领大家做事,不让三省六部工作效率实在有点低,所以,这个官职本暂时性保留下来。为了保证这个位置既不会制约皇权,又会认真履行自己义务,踏踏实实为老朱家打工,所以,朱元璋选定了第一任宰相人选,李善长。
李善长是朱元璋最早起跟随者之一,一路上跟着朱元璋攻城略地,出谋划策,可以说是为了老朱家操碎了心。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当时受封为国公者,一共有六人,李善长居首位。
但是表面宽厚温和的李善长,内心却十分爱嫉妒他人,并且待人苛刻。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权威,他就会想办法将这人挤出朝堂之外,最著名的就是刘基刘伯温。李善长这样嚣张跋扈的作风最后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和反感,最后因为胡惟庸案遭牵连,于是连同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被老朱处死。
有人会说,毕竟是开工功臣,为什么会被“诛九族”呢,什么案子这么大?连免死铁券都没用。哎,胡惟庸案就是这么大,因为老朱下的定义是,谋反。胡惟庸是李善长留下继任宰相的接班人,但是很不幸,人在获得一定权力之后就不自量力想要更大的权力,一旦不给或者给不起,那就会让人陷入疯狂。
胡惟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为了爬上丞相这个位置,他一直对朱元璋小心翼翼,后来成功上位,开始得意忘形,大肆安排自己亲信,对那些有不利于自己的奏折统统截下,这样一个态度被李善长警告,但是胡惟庸在春风得意时已经忘记了朱元璋的可怕,依旧我行我随,他认为满朝文武百官只要大部分是他的人,那么朱元璋也拿他没有办法,毕竟法不责众。
但是胡惟庸忘记了一件事,朱元璋不是太平盛世皇帝,而是战争中一点一滴打出来的,所以当朱元璋露出刀锋时,胡惟庸才发现,自己和对手相差太多了。胡惟庸案前后被朱元璋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之后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从...
查看详情>>与“朱元璋废丞相是有原因的,只因这几个宰相失信于他令他失望”相关的文章
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前曾经用过这四个宰相,结局无一善终
玩过中国象棋的朋友都知道,在将/帅身边除了贴身护卫的士以外,就属相/象与将/帅的关系最近,这其实也是现实中皇帝与宰相关系的反映。在传统的政治结构中,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是国家的象征,但实际上处理政务时更多由宰相负责。君权与相权就像拔河一样,此消彼长。直到明朝时,朱元璋废除宰相,分权于六部,宰相这一制度才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形成了皇权独大。
其实,朱元璋本来也是想承袭旧制,继续设立宰相制度的。在还没有建立明朝,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其帐下便设有左、右丞相的职位;到建立明朝以后,还设有中书省,左、右丞相仍为中书省的长官,直到洪武十三年才正式废止。
在这期间,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都曾担任过宰相一职。
朱元璋也是在与这四人的相处过程中,愈发感觉君权与相权冲突不可避免,最终为了子孙们的基业而痛下杀手,除掉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废除了宰相制度。
在这四人之中,徐达担任的时间并不长,而且长年领兵在外,因此与朱元璋的矛盾并没有太大的冲突。虽然留传着朱元璋用烧鹅害死徐达的故事,但多是坊间传闻,不可尽信。而徐达死后也极尽哀荣,“帝为辍朝(即停止临朝),临丧悲痛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这一点和李、汪、胡三人赐死抄家的悲凉截然不同,因此徐达之死也算是个善终了。
真正令朱元璋下定决心废除宰相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当上皇帝以后与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三人中,又属朱元璋和李善长的恩怨纠葛最深。
在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部将时,李善长就已经是朱元璋手下得力的谋士了。据说郭子兴曾经还想挖李善长,但被拒绝了。对朱元璋来说,李善长起到了张良加萧何的作用,“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因此朱元璋对李善长极为赏识和信任,在赏赐勋臣时,李善长甚至超过徐达、常遇春被列为功臣第一位,封为公爵。
可是两人的关系在明朝建立以后就慢慢破裂,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李善长此人独断专行,很多事情都不向朱元璋请求而自作主张,让朱元璋感觉被忽视了,权力被架空。李善长也感觉到了与朱元璋关系的恶化,于是在洪武四年便以生病的借口上疏致仕。朱元璋自然也就乐得顺坡下驴,同意了李善长致仕的请求,并且出于拉拢功臣的心思,对李善长的家人特加恩礼,还把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长子李祺。
李善长走了,丞相的活总得有人干吧。于是在李善长致仕当天,汪广洋接替了李善长右丞相的位子。汪广洋也是追随朱元璋多年的老人,是个遇事深思,小心谨慎的人,朱元璋将他提拔上来就是看重他“谦明持重,善理繁剧”的特点。
可汪广洋这人看上去老实,却也是个人精,他敏锐察觉到了朱元璋与李善长之间的问题,于是他选择了和李善长“独断专行”相反的行事方式,那就是遇事处处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一看,我请你来是帮我干活的,你这什么事情都要我拿主意,那要你有什么用呢?于是朱元璋便将李善长推荐的胡惟庸提拔为丞相,并将...
查看详情>>与“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前曾经用过这四个宰相,结局无一善终”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