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董卓废帝另立

发布时间:2020-07-13
1

董卓进京后想要废帝另立,这后面的故事你绝对想不到

董卓废帝另立
董卓进京

在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就在袁绍带领着一干士族人士在皇宫里尽情屠杀宦官的时候,董卓却在北芒奉迎了天子。成了汉末乱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

在这个过程中袁术所放起的大火成了助推董卓的信号。当时董卓正是看见洛阳城中火光大起,知道城中有变,于是就勒兵前往,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已经赶到了洛阳城西。但是在这里他听说天子已经被劫持到了北芒,于是就又进兵到了北芒,并在这里遇见了天子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相遇之后,董卓和天子刘辩交谈,刘辩由于害怕竟然啼哭不已与董卓“不能辞对”,但是陈留王刘协却能够对答如流。按照多部史书的说法,董卓正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刘辩的懦弱和刘协的镇定而产生了废帝另立的想法。

这种说法或许是有的,但要说董卓是因为刘辩懦弱而产生废帝另立的想法,那是万万的不可能。一个懦弱的皇帝,远要比一个镇定聪颖的皇帝要好管理很多。所以董卓废帝另立的真实意图,一个是为自己树立威信,另一个就是因为刘辩年长,而刘协年幼。一个年龄更为幼小的皇帝,对自己日后长久的把持朝政实施统治更为有利。这是任谁都能看清楚的事情。

据《典略》记载,当时有大臣对董卓说道:“有诏卻兵”。“卻”就是“却”字的另一种写法。意思就是让董卓退兵。但是如此大好的时机董卓怎么可能放过呢!他当即说道:“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卻兵之有!”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大臣,但是却不能够匡扶王室,导致国家拨乱动荡,有什么权力让我退兵呢?”

于是董卓拥护着天子和陈留王进驻洛阳城。

在这里我们看,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以何进和袁绍为首的谋诛宦竖,其结局是失败的。因为这件事不但让何进为此而丧生,就连东汉王朝也因此而被敲响了丧钟。

可实际上,如果单从尽诛宦官的结局来看,这场谋诛宦竖却是成功的。毕竟以袁氏家族为首的士人阶级,终于在被宦官压迫了近二十年的党锢时代后,第一次从根基上铲除了宦官,算是得报大仇。虽然这种泄私愤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之于国家更是酿成了天下大乱的祸端,但是对士族阶级本身来说却是一个如愿以偿,值得称庆的结果。

只不过因此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并不在袁绍等人的预测当中,亦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过预测,主要当然就是袁绍低估了董卓的野心。

实际上这种野心从董卓身在西凉的时候就已经时常外露,也曾经被人发现并指出过,只不过没人重视。这的确是袁绍等人的一个失误。这种失误直接导致了袁氏家族整体利益的重大损失。

按照正常的情况,当何进被杀,宦官被尽诛之后,袁氏家族很自然的将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依仗。不单只是因为袁绍袁术分别执掌着一定的兵权,主要还是袁氏家族的掌门人太傅袁隗和副掌门人太仆袁基的政治威望。

但是董卓进京后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野心,使得这种结果并没有发生,甚至让董卓捡了个现成便宜。对于这一点,原本支持袁绍的骑都尉鲍信是有所预见的。鲍信在董卓进京的伊始就曾经劝说过袁绍趁其立足未稳的时候将董卓除掉。他对袁绍说道:“董卓拥...

查看详情>>